登陆注册
6257200000002

第2章 多少素笺寄深情——沈从文与张兆和(1)

卷帘又见春风,春风已忘了旧颜。人世间,还是山长水远,迢递高城。你看,天空依旧明蓝,大地依然广博,那个曾怀揣爱情和梦想,仰望北平的天空只想下跪的人,却已如烟霓消逝无踪。

——“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望着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彼时,他那么年轻英俊,他喷薄的才华如朝阳初升,在思潮纷涌的民国年代,点燃了无数仰慕的心;那个被他爱着的女子,也正明媚青葱,她像一只黑凤掠过他的眼帘时,便落在他的心底,成为一生永不褪色的美丽虹影。

他是从边城凤凰走出的才子沈从文,而她,是他的月亮,张兆和。

[第一章]不知为什么忽然爱上了你

一、被冷落的情书

是谁说过,当爱情来临,往往我们不懂爱情。

一朵花悄然开了,美得心惊。她自己尚不知觉,却灼痛了爱她的那颗心。刻骨铭心地爱一个人,心是会痛的,尽管,他愿意这样不计后果地为她燃烧,愿作那劫后灰烬。

我无数次想,被他这样用心爱着的那个女子,是何其幸福。

1930年2月的某一天,对名门闺秀张兆和来说,是她一生情缘美丽的起点。这天以后,她成了爱情传奇中风华绝代的女子。

在这个寻常冬日,一封信,辗转抵达她的手中。她展信来读,开头第一句便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信的落款人是沈从文。

我无法揣度半个多世纪以前那个妙龄女子的心思。以我现在的感觉去想,若换了别一个姑娘,那一刻,一定会有一个盛大的春天,铺满了她整个身心,在她心底捂不住地要发芽。

可这个姑娘偏偏是张兆和。这个脸庞微黑、清丽俊秀的女子,彼时是上海吴淞中国公学的学生,一个习惯了在无数追慕者的热烈眼神中淡然自处的美丽姑娘——世家门第合肥张家的三小姐。

她读着那封浸满爱意轻愁的信,没有怀春女子的惊喜,眉端轻锁的,是不知所措的苦恼。这个追求者不同以往那些青涩的学子,他是中国公学主讲现代文学选修课的年轻讲师,张兆和不止一次去听过他的课。

而在此之前,沈从文三个字,已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

彼时,正逢沈从文最好的年华,他在最好的年华中饱经历练。人世的张皇局促、生命的无常悲喜,他在生养他的湘西,在童年少年的成长岁月中,已尽数品尝。这些浸满生命血泪的体验,像一块黑色土壤中的养分,洇进他的血脉,滋养着他敏锐的心灵,使他的创作丰富灵动,也使他整个人,有了深度和内容。

这样的年轻男人无疑是有魅力的。青布长衫,英俊儒雅,鼻梁上架一副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蒙眬,有沧桑的阅历,也有正正好的风华年岁,当他在校园里穿行,就像他笔下的作品曾打动了无数读者那样,也不难打动女孩的心。

在当时,沈从文的外形算得上儒雅出众,因为早在几年前,丁玲就曾听胡也频说沈从文“长得好看”,一起专程去北京沈从文的“窄而霉小斋”看望过他。

然而这一切对兆和小姐来说,都不足以令她怦然心动。她并非不懂这个男子的好,只是她情感的成长稍许有些迟慢。

她是那枝伸出篱外的带露花蕾,春风爱了她,忍不住来轻吻,蝴蝶也恋了她,止不住为她蹁跹,她却只顾酣甜地,沉沉睡在梦里。关于爱情的萌动风情,她的情窦尚未开启。

因而,像对待此前任何一封求爱信一样,对年轻老师的示爱,张兆和选择了沉默不应。

沈从文的第一次爱情告白,虽如初阳,如暖风,却无法照彻他爱着的这个女子,无法拂开她的心扉。

这个冬天,依然萧寂寒冷。窗外的老墙下,衰草枯黄,藤萝悬壁,沈从文耐着性子和它们一起,等待春的讯息。

佳人的回音迟迟不来。万般痛苦的沈从文又接二连三给张兆和写了多封情书,均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他离她这样近,在中国公学,他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这个面庞黑黑、俏丽沉静的女学生。在他眼底,她纯净如一枝水莲,千种芳菲在她面前,都作了背景和陪衬。见了她,他似乎看见故乡的沱江和清澈的沅水,以及他动荡不宁却无比亲切的青春少年。

他为她着了魔般,一想到她,他的心便又温柔又疼痛,仿佛整颗心都被她生生地掠夺卷走。这个喝湘西水长大、经历过漂泊磨难、又奇迹般崛起于中国文坛的年轻人,为一个女学生,陷入了炼狱般的单相思。

多年后,回首这段不尽如人意的初逢,会有微笑在心底绽开:原来,这一切,皆是一种成全。

命中注定,他们的情缘,要以这样的方式开始。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方换得今生一次擦肩。那么佛有没有说过,要多少次的人海擦肩,才能换得今生的相遇结缘?他和她相遇,必是那前世注定,无论曲曲弯弯错过多少风景,最终都会相逢在同一座桥上,默默对视。

所谓缘,是千丝万缕织就的那张网上,必然要连缀的结;是繁复迷宫中,必定会相逢的曲径。这样那样的安排,坦途也好,迷障也罢,都是通往终点的必经之路。

沈从文日思夜想的,是能够被张兆和接纳;但同时这个女子对他的缄默疏远,和骨子里的淡定孤傲,对他又是致命的吸引。他痛苦着她的冷漠,却又为这冷漠而着迷。

能被他看上的女子,必然是生在崖壁上的仙草,脱俗孤清难以企及,他才会愈发珍惜。

这或是他爱上她的理由。也或者是上苍的刻意安排。

这个沅水边曾经的少年,他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完成了成长历程,然后翻越千山万水,历尽世事浮云,最终来到上海教书……似乎所有的前事铺垫,都只为了这一刻的来临——像一株临风碧树,出现在她的面前。

二、沅水边的少年

湘西凤凰,我喜欢这个地名,有古老绣画的精致,也有图腾般的大气神秘。但在民国二年(1913年)前,它被称为镇竿,这个名称,隐隐有肃杀之气。

唐宋以前,镇竿基本为苗民控制,剽悍的苗民以长竿为武器,时常挑起事端与汉人冲突厮杀,因此到了满人治下,朝廷便派军队在此屯丁驻扎,以武力镇压苗蛮“竿子”,镇竿由此得名。

镇竿城内有一座凤凰山,明代曾在此设凤凰营,清朝时改营为厅,民国二年又改厅为县,这个古老小城自此便有了当下这个美轮美奂的名字——凤凰县。

如今,这只凤凰被无数人造访寻幽,只因她生养哺育的那个少年,日后成了让世人瞩目的传奇。

一个人的品质秉性,与生养他的水土有着本质的联系。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柔软秀丽的沱江和沅水,没有湘西苗民野性淳朴的生活积累,还会不会有中国文学史上的沈从文。地域环境的不同,可以成就一样的人生,但生命呈现的基调和特质总有不同,也许是江南的黄梅雨,也许是大西北的荒漠与高原。

因而,《雨巷》属于杭州人戴望舒,而《边城》,只能属于湘西人沈从文。

所以,在沈从文生命轨迹中留下清晰烙印的,无须置疑,是湘西凤凰原始神秘的影子。

世事无常,又似乎一切皆有定数。1850年,当那位名叫沈岐山的清贫男子,带着一家老小,从贵州铜仁县搬迁到湖南省凤凰县的黄罗寨时,命运便从那时起,开始酝酿着一个传奇。

黄罗寨,现今是凤凰县林峰乡的一个小村庄,村内有一栋古旧的沈家四合院,幼年的沈从文曾到那里居住过。显然,它浸在时光长河中已有些年头,朴拙的马头墙,古旧的镂花门窗,似乎能看到浩荡长风从它身上吹过后留下的痕迹。

用沈从文的话说,这是一个松杉挺茂、嘉树四合的山寨,这里居住的,是当时被历史所遗忘的残余种族,他们彪悍而不失纯朴,过着粗放野蛮又原始宁静的生活。

沈岐山是沈从文的曾祖父,虽然他半世贫苦,一生寒素,到他的子辈手里,沈家却开始有了兴旺之相。

沈岐山的长子沈宏富乳名沈毛狗,太平天国运动前,他一直靠卖马草为生。后来,为防御和镇压太平军起义,清政府让这位骁勇善战的青年统率镇竿军。22岁左右,任云南昭通镇守使;年仅26岁,便已升至人生最辉煌的顶峰——满清贵州提督。

沈宏富是沈家的骄傲,尽管他的结局不尽如人意——到最后,由于连日征战导致负伤早逝,但他“留下的一份光荣与一份产业,使他后嗣在本地方占了个较优越的地位”,更重要的,他成了沈家乃至整个凤凰县的精神楷模。像沈宏富那样统兵征战,当个英姿勃发的将军,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沈家儿郎孜孜以求的梦想。

然而,这位功名卓著的骁勇之士却没有子嗣,于是,他的弟弟沈宏芳便将自己的二儿子沈宗嗣过继给他,承继了这一份产业和荣耀。

沈宗嗣果然不负众望,不仅承袭了沈宏富的勇士精神,并且书写了人生的另一部传奇。

沈宗嗣十岁习武,长大后从军征战,后又当了天津大沽提督罗荣光的裨将。遗憾的是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时,炮台失守,罗荣光自尽殉职。这次战争中,沈宗嗣随身携带的珍宝丢失一空,几乎耗尽了沈家的大半家业。

北京失陷后,沈宗嗣回到了家乡,此后他的一生便载浮载沉,风云四起。先于1911年领导当地武装反清起义,继而竞选省议会代表,竞选失败后又去北京组织铁血团密谋刺杀袁世凯,不料刺杀行动泄密未能成功进行,于是他逃往热河,隐姓埋名在偏僻边疆生活了多年,直到袁世凯去世才返回家乡。在此过程中为偿还革命欠下的债务,沈家不得已典田还债,家业日渐萧条以至破产。

沈宗嗣,这位一生波澜起伏、壮志未酬的男人,便是沈从文的父亲。

沈从文的母亲黄素英虽是土家族人,却出生于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她父亲黄河清是当地最早的贡生、文庙书院山长,也是当地唯一的读书人;她的哥哥黄镜铭是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祖父,当过军官,开过凤凰县第一个邮政局、第一家照相馆。黄素英受哥哥影响,读书写字学照相,算得上知书达理的新式女子。对沈从文来说,母亲给他的影响,正如沱江和沅水,潜移默化地滋润了他的一生。

父亲胸怀壮志、刚健骁勇;母亲温柔贤淑、气质不俗,有这样的遗传因子,他们诞下的孩子便得着先天的优势,加上灵秀山水的浸染和造物境遇的恩典,一个有着赤子情怀的男孩便迎着二十世纪的钟声翩然降临。

1902年12月28日凌晨,这一天,冥冥中一定有什么与往日不同,在中国西南沅水边的这座小城里,诞生了一个日后让整个湘西凤凰都闻名遐迩的男婴。彼时,沈宗嗣膝下已有一男两女,这个刚出生的男婴是他的第二个儿子。

沈岳焕,字崇文,是这位沈家男孩的初名。及至长大,男孩对文化和写作倾心热爱,于是又自作主张改了个贴心合意的名字,沈从文。

从曾祖来湘西定居开始,沈家一直靠从军习武建功立业,但命运对这户湘西人家似乎过于垂青,也或许,是因为沈家与生俱来的血性和灵敏,于是,从祖父到父亲,沈家两代人以矫健尚武扬名湘西,而到了沈家的第四代,却以文化的方式被历史铭记。

佛家言,生命轮回中,处处皆因果。时光,总是以漫不经心的姿态验证着因果的合理性。仔细想想,沈家由尚武到习文的转变,仍然有迹可寻。美丽质朴的湘西,剽悍好勇的苗民,秀丽如缎的沅水,多民族群居杂处的生活环境,还有健壮勇敢的男性、温柔贤惠的女性,这些微妙复杂的因素,催生着一个男孩的成长,使他变得独立、坚韧和浪漫。

成名后的沈从文一直称自己为“乡下人”,其实在当时的苗乡,苗民为避免自己的种族身份被外人歧视,于是对外总是含混地以乡下人自称。纯正的汉族血统在边疆凤凰,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沈从文的曾祖父虽是汉人,他的母亲却是土家族女子。后来,直到母亲去世前,沈从文才知道了另一个与血统有关的真相:他一直称为祖母的那个女人,并不是他的亲祖母,他的亲祖母,其实是一个地道的苗民,因此他有着部分苗族血统。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却又是一个真实的悲剧。

当年,沈宏富膝下无子,夫人将他的亲侄儿沈宗嗣过继为子,而沈宗嗣的生母却是一位年青的苗族女人。按照彼时当地的习俗,与苗民生养的儿女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没有社会地位。为了让沈宗嗣长大后有一个好前程,沈家精心设计了一个骗局,一面将那可怜的年青苗女打发到乡下改嫁;一面在黄罗寨匆匆垒了个假坟,对外谎称她是汉人,并且,已经离世。

这个弥天大谎,直到沈从文成年才约略从父母口中得知事情的全部经过。那个为沈家生下了两个儿子、却被扫地出门被迫改嫁的苗女,她彼时的悲恸,隔了百年,仍然锐利地割得人心痛。

年仅四岁,沈从文便跟着两个姐姐到一位女先生家上学,女先生其实就是他们的四姨。彼时,那个小男孩健壮如一只小豚;六岁时,却与两岁的弟弟同时出了疹子,病势危急,气息奄奄。家人用竹簟将两个病恹恹的小人儿像卷春卷一样卷好,并已在廊下预备了两具小棺木。然而,命运再次眷顾了沈家,奇迹般地,两个小男孩痊愈无虞。

年幼的沈从文聪颖明慧,因此很得父亲的喜爱。沈宗嗣觉得,这个儿子虽然天生不适合做军人,但以后无论做什么,总会比当个将军更强。因他爱京戏,便寄了一份梦想,希望这个儿子去学戏,长大后做第二个谭鑫培。但很快,这梦想却被失望打了个七零八落。

同类推荐
  • 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

    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

    本书依据费伯出版社1969年出版的《托·斯·艾略特诗歌戏剧全集》中的戏剧部分译出,收录了艾略特的五部主要戏剧作品:十七世纪以来最著名的英国诗剧《大教堂凶杀案》、融合希腊戏剧和十二世纪中期侦探戏剧元素、展现主人公自我就赎过程的作品《家庭团聚》;以探讨扭曲的人生观为主题的、艾略特最受欢迎的剧作《鸡尾酒会》;过去三十多年里唯一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戏剧作品《机要秘书》;以及作者的最后一部作品《老政治家》。他的现实主义手法和故事情节以及作品中对深层次象征意义的追求,对同时代的剧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用爱创造生命美

    用爱创造生命美

    本书稿中,作者希望读者能用爱对待一切,读过阅读本书让读者能找回最真实的自己。通过真实的案例,作者想告诉读者当一个人不断学习与成长,让自己拥有爱的能力,能够爱自己、爱别人、爱周围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的时候,内心会时刻充满喜悦与平静,不仅身心健康自在,而且在面临难题时能够认真思考,做出合乎情理的选择,同时能够推己及人,善待周遭的一切人和事,创造内外和谐的完美世界。
  •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写的是隐居九江的陶渊明,不畏艰险,远足西安县(今武宁),搜神探奇,并以武陵崖为原型,写出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作品以西安古县美丽的山水为背景,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娓娓道来,仿佛是一幅疏淡别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作者以“一介草根、随意领悟、走笔文字、快乐生活!”的心态,让读文字的人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她的文字,朴实不华丽,真实不造作,题材小而给人的体悟却深。亲情、友情、爱情皆入文章,家事、小事、世事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着生活的醉美,读着亲切,回味醇浓,字里行间处处弥散着生活的清香。
热门推荐
  • 夜莺与玫瑰(修订版)

    夜莺与玫瑰(修订版)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所著的童话作品经典选集,共收录了他的《夜莺与玫瑰》《幸福王子》《巨人的花园》《忠实的朋友》《驰名的火箭》和《星孩儿》七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由民国时期著名的大才女林徽因翻译而成。林徽因的文字优美自然、富有灵气,充满了恬静的女性美。译文后面并附录了完整的英文原文,读者可以感受英国天才作家王尔德的语言魅力。《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童话的经典选集,于1888年首次出版,问世后立即引起轰动,并永久地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由此奠定了王尔德在童话领域内不亚于安徒生的伟大地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混世小农民

    混世小农民

    一枚玉瓶神奇的改变了主角命运,从此自社会的最底层,一步步爬上了社会的顶端,立志实现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
  • 凤谋天下:毒妃当道

    凤谋天下:毒妃当道

    前世她呕心泣血为他谋夺皇位,最终却落个惨死。唯一疼爱自己的祖母被火烧死,儿子让人生生的放干了血。云君立誓做鬼也不能放了云家人,不能放了云馨母女。重活一世,她要做的是毁了整个云家,让对不起她的人都生不如死。将欠了她的债都讨回来,哪怕是踩着森森白骨,也都要讨回来!李瑾瑜瞧着面若寒霜的云君,嘴角微扬:“嫁给我,你就是他们的皇婶,逢年过节他们可是要跪地磕头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楼英雄传

    红楼英雄传

    林妹妹没死!宝钗也不会守寡!贾宝玉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废物,最后如他所愿,当了和尚!(历尽沧桑终无悔,望穿秋水人不归。网文神作,百万字完本老书《龙飞大地》,敬请品评)
  • 云天望海深

    云天望海深

    【推荐新书《请照亮我的全世界》,比较贴近生活的新尝试,温暖治愈系,社会混子木雕师和五好学生调酒师的彼此救赎】 (本书1v1甜宠,欢迎入坑,绝不弃坑)女主女扮男装,扮猪吃老虎,高智商低情商,男主在小奶狗和小狼狗中间无缝切换,女主养成男主,各种宇帅与虐渣尽在其中。传言顾家家主顾令璟身娇体弱见不得人,有富贵命,却没富贵运,就一个活在台词里的病秧子。传言顾家七爷顾景深大权独揽狼子野心,实乃顾家之毒瘤,但也只能敢怒不敢言。传言云深阁主人景柒深居简出深不可测,却独独对一人倾尽了温柔,做那一个人的天使。三个天差地别性格迥异的身份,且看顾七爷如何玩出来奥斯卡小金人的高度。顾景深:云河,你说是顾家毁了云家,那我便毁了顾家,如此可能换你欢颜一世?换你我回去最初年华?云河:你救我,爱我,我最不愿就是伤害你,但世事变迁,我只愿你是景柒,可你为何偏偏姓顾……在世人眼中,临城顾家是金字塔的顶端,是金碧辉煌,是高高仰望。但在顾景深的眼里,顾家就是龙潭虎穴,是深不可探的牢笼,是跌进去就万劫不复的深渊。结局he。
  • 全球快穿

    全球快穿

    阴谋,赌局,抗争,救赎……一场不被现实承认的游戏,一群追逐权力、财富和真理的玩家,一位追寻最终宝藏的狂热之徒。这里是懦弱者的地狱,也是勇敢者的阶梯,丢掉杂念,丢掉恐惧,欢迎加入无限世界的游戏。目标只有一个:活着找到宝藏。
  • 恶魔邀约:3日婚令通告

    恶魔邀约:3日婚令通告

    推荐新文《999次宠婚:鲜妻,很撩人》——她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忽然间变成枪林弹雨!纵有美男保驾护航,也难免小命突然喀嚓!面对如此变故,她淡定地喝茶,瞅着眼前红底金字写着‘通知书’的玩意儿,问——“这是什么?”“哦,婚礼通知书。”他瞥了眼淡淡回答。“谁跟谁的?”她喝茶继续问。他抬头瞥了她一眼,继续淡定回答:“3天后,你和我的。”What!她不淡定了!谁求婚是直接扔给对方一张通知书的?鲜花呢?气球呢?戒指呢?罗曼蒂克的烟花呢?!而且,为什么他俩要结婚了,她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 道法修仙传

    道法修仙传

    人生为人,皆为生人。世界万物再是渺小,如蝼蚁偷生,终有一日能扭转趋势席卷而来。我生为人,人小力微,却与众生万般不同。
  • 元丰九域志

    元丰九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