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7200000004

第4章 多少素笺寄深情——沈从文与张兆和(3)

他于是变得义无反顾,下定决心要去北京读书。当他向陈渠珍说起这个决定,这个凤凰出生的军人给了他有力的支持和温暖的鼓励。随后,带着几十块钱薪水,和陈渠珍给他的一个手谕以及一份勇气,他离开了生养他的凤凰小城,离开了沅水流经的故乡土地。

十九天后,一个风尘仆仆的青年,站在了北京前门火车站。

他在歇脚客店的旅客薄上一笔一划地写:沈从文,年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

他终于来到了北京。他曲曲折折走了那么久,终于,走进了梦想那扇大门。

此时,正是1922年北京的夏天。

那时他并不知道,他写下的那个名字,将是一个传奇。

三、合肥张家的三小姐

此时,我仿佛坐在时间的荒涯里,闭上眼,耳畔有忽忽的风声。时光多么无情,就像浩荡长风,不停歇地疾飞而去,吹皱了多少胭脂面,吹过了几多离合,几多悲欣。

每天穿过柳林,仰头就能看见小城的钟楼,分分秒秒在眼前不急不忙地流走。我总要发一会呆。前一分,还是今生今世,这一秒,已是旧梦前尘。

身后,似乎涌起了一座时间海,分分秒秒的浪花,都在唱着远逝的曾经。

有些事情,有些风韵,只在历史的某一段缝隙中,才能被完美地雕刻诠释。

数年前一个深秋,夜宿一处前清老宅。良夜幽静,老宅内漏了一天井的月光。坐在旧式紫檀木大靠椅上,抬眼看天井上四方的星空,看到痴绝处,竟恍惚是坐在光阴的井底,刹那间,遍野都是漫漫时空的孤寂,浩瀚无垠。

那一刻,无我。在那样古旧的老宅,我显然是个多余。

只适合时光退转回去——纸糊的灯笼,穿旗袍的闺秀,咿咿呀呀的昆曲,和一大院子当时的月色。那时,没有我们。

我们穿不起那样的时光。它太含蓄典雅,太有内涵和风韵,是一袭端淑的旗袍,只有名门闺秀,才能与它两相合契。

合肥张家的世家名媛,民国最后的大家闺秀们,个个都是风华绝代,后世里再也找不到那样的佳人。曾有新时代的导演想拍“合肥四姐妹”,但他知道,他拍不了。他找不到那样的演员,可以演绎那个年代的优雅和记忆。

那么,只能原谅文字的贫乏,让旧时光幽长的影子在这里隔世重现。

就从这里开始翻页吧——辛亥革命前夕,合肥龙门巷张家府宅,诞生了一位三小姐。

1910年,夏末秋初。那时,远在凤凰小城的沈从文已满八岁,他正想着法子逃学,和野孩子们四处疯玩,或者趴在学校的孔夫子牌位前罚跪受笞……他不知道,那个将使他无比甜蜜又无比心痛的女子,来到了这个人世。

9月15日,合肥张家年青美丽的少夫人陆英撑起产后虚弱的身体,只看了一眼刚落草的小人儿,失望地哭出了声。又是个女孩,这已经是第三个了。婆婆很不高兴,她只希望添个孙子。

父亲张武龄倒十分开心,他给三女儿取名兆和。虽然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他却是个含蓄儒雅之人,既博学多才,又开明民主,给子女们取名也极为讲究。张武龄一生共有子女十人。大女儿元和(字伯元),二女儿允和(字仲允),三女儿兆和(字叔兆),后来出生的四女儿取名充和(字季充);六个男孩,分别取名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女孩的名字不仅没有半点含花带草的妩媚,并且都有两条修长的“腿”,张武龄希望女儿们读书成才,像男子那样走向社会,立足名世;男孩的名字都有家字头,显然,儿子们长大后是要光大祖业、承继家声的。自不必说,这是他的愿望。

合肥张家是名门望族。张武龄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清末淮军将领张树声,是仅次于李鸿章的淮军第二号人物,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职。他留给后世最大的亮点是“儒将”之名,爱好昆曲,重视文化,曾主持重修了苏州沧浪亭内的五百名贤祠,并亲自撰写了宝带桥碑记。

张树声共有九子,长子张云端曾任四川川东道台。巧的是,张云端与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一样,声名显赫却膝下无子,更巧的是,也如沈宏富那样,他过继了自己的侄儿为子承继家业,这便是五房所生的张武龄。

仗着张树声创下的一份庞大基业,张家成了合肥的望族门第。张家拥有的万顷良田,仅归在孙辈张武龄名下的每年就有十万担租。难得的是,张家少爷没有半点纨绔之气,那些抽鸦片逛窑子玩纸牌的陋习,与他两不相沾;与他相投的,是报章杂志、诗词书画,以及从祖上传承沿袭的昆曲爱好。

十七岁那年,张武龄大婚,娶的是扬州大户陆家的二小姐陆英。陆英原也是合肥名门之女,因外祖父做盐务官,才举家搬迁去了扬州。陆英小姐才貌出众,贤淑能干,声名早播。尽管她比张武龄大了四岁,但在那个年代,女大男,反不失为好姻缘。张云端于是托了媒人,定下了这桩门当户对的姻亲。

由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的《张家旧事》一书,收录了陆英唯一一张照片。很文静优雅的一个女子,身穿束腰垂结西式洋裙,头戴盘花西式凉帽,左手拎一只小小坤包,修长的身段,温婉沉静,清丽自谨,是个受过良好教育、古典又新潮的世家名媛。在黑白底色的衬托下,仍能感觉她孤清面庞上的肌肤,有着青春饱满的光泽。

张武龄儒雅清朗,浑身散发学者的沉静气质。他和陆英一样,都有这种沉静博雅之美。他们的儿女,很好地承袭了这一份优点。

陆英出嫁时,“嫁妆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婚礼的隆重程度,数十年间无出其右。

据说,外婆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置办嫁妆,东西多得吓死人。陆府从扬州雇船装载嫁妆运到合肥,婚期前雇夫用抬盒装摆好,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张家所在的龙门巷外到十里长亭摆满了嫁妆,全城轰动。光紫檀家具,就有好几套,不光新房里是全新的,因为张家是几进的大院子,陆家就连大堂、二堂也都陪了全套的家具。金银首饰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翠,因为母亲喜欢翠。嫁妆中一应俱全,扫帚、簸箕也都是成套的,每把扫帚上都挂了银链条。(《张家旧事》)

这样隆重的婚礼已让人目不暇接,然而直到见着了新娘,众人才体会到什么叫艳惊四座。红盖巾揭去,一屋子人都愣住了!那凤眼含羞、眉梢微挑的新娘子,如芙蓉出水、霞光照梁,美得不似凡间人。这光芒四射惊人的美,却让新娘的姨妈隐隐有了不祥预感:太露了,留不住的,怕是不会长寿。

似乎真应了天妒红颜这句话,三十六岁,这位美丽优雅的女子便因拔牙引起的败血症,早早夭亡。十六年间,她为张家留下了四女五男共九个子女,也把自己世出名门的典雅气质,留给了她的孩子。

母亲离世的哀伤,二小姐允和记忆犹新。悲痛欲绝的父亲坐在母亲的棺木旁,久久凝视着那张美丽苍白的脸,任人怎样劝也不让盖上棺盖。后来某一天,他盘腿坐在一张矮方凳上,看着小姐妹们玩耍,眼里泛着泪光,那是允和唯一一次看见父亲饮泣。

再后来,丧妻之痛渐渐平息,他终于再娶了继室韦均一,并生下一子,此后,张家府宅芝兰玉树,姐弟们个个出类拔萃,便有了世人称赞的张家十姐弟。

三小姐兆和出生的季节,已临初秋。燠热开始散退,合肥龙门巷早晚时分薄凉如水。在朱门大户的张家,她似乎不再像两个姐姐那么受呵护,奶奶一直盼着张家添个孙子,盼了好久,落地后居然又是一个胭脂面。这失望或多或少对她有一些影响,自小她便很少被娇宠,甚至家里的下人和干干(保姆)们,对她的照看也比两个姐姐随意和怠慢了许多。

兆和五岁时,家里请来一位十六岁姓万的无锡女教师。刚开始教姐妹们认字,女教师以为兆和是男孩,便总将她搂在怀里,后来知道她是女孩,便再也不搂了。这忽然间被宠爱的欣喜、又忽然间被冷淡的失落,对幼小的兆和来说,是多么让人心酸的打击。

母亲虽然很爱她,却又总是忙得无暇顾及。于是母亲常常将她放在自己房间里,丢给她一串糖葫芦,随便她一玩多久。家里的男仆拨自己碗中的糙米饭给她,她也一样吃得津津有味。没有人过多地关注她,也没有人为她心疼。

然而,这份漫不经心的疏简,对培养她宽容忍耐的性格却极为有利。儿时的兆和脸庞微黑,温厚善良,全然没有世家小姐的娇贵任性。无论家庭教师拿木尺打她手心,还是姐姐们欺负她,她情愿保持沉默,不哭,也不埋怨。因而,日后她变成一个沉静谦和,不拘小节的柔韧女子,与幼年所受的教育不无关联。

也许是合肥当时的文化氛围不太合张武龄的理想,一九一一年,他带着全家二十多口人,离开了祖辈在此生活并创下基业的合肥,搬到上海居住,彼时,美丽优雅的陆英尚在人世,三小姐兆和也才刚满八个月。一家人先住在麦根路,后又转至铁马路图南里。两层七楼七底的大房子,院子大得足可以摆下十几桌酒席,这在现今寸土寸金的上海,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几年后,祖母去世时的一场意外,改变了张武龄在上海长住的打算。丧事办得极排场,那几日,张家的大院里每天都有十几桌宾客,还请了僧人做法事、放焰口,一时人来人往,隆重而忙乱。就在这忙乱中,张家的大门口居然出现了一颗炸弹!这猝不及防的惊吓,让全家人以为将有巨大的祸端来临,于是,只能将出丧的日子仓促提前,连孝棚里摆放的东西也都是假的。所幸终于平安无事,张武龄却决意要搬出这是非之地。

于是,兆和七岁那年,张武龄再度举家搬迁,来到了柔润秀丽的苏州。对张家儿女来说,若不是一九二一年母亲离世,在苏州的好时光,完全可以用幸福两字来形容。

人杰地灵的苏州,很适合儒雅的张武龄。他在苏州的生活,闲适而充实。除了去会馆看昆曲、浏览当地的报纸,稍有空闲,他还喜欢带着男仆逛书市,后来与书店混得熟了,只要进了新书,书店会直接将书成捆地送到张家,以至张家的藏书在苏州是出了名的富有。

基于张武龄对文化的这一份痴迷,他后来成为著名的开明教育家,一点也不意外。此时,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他怀着对新生活的希冀,以及民主进步人士革新中国的一份使命感,改名张冀牖,字吉友。一九二一年,他在苏州投资创办乐益女中,开学不久,妻子陆英离世而去。从此他看淡得失名利,只专注办学,在书画诗词和水磨昆腔中消弭着生命热情,日复一日送走岁月长流。

寿宁弄八号,这花园式的宅第以及宅第中的童年时光,像一叶载着月光的小舟,在张家名媛们的回忆中搁浅,散发着温馨梦幻的光芒。

回忆,一如往昔,仍有初春的欣喜弥漫开来。

唔呀唔呀踏水车,

水车盘里一条蛇。

牡丹姐姐要嫁人,

石榴姐姐做媒人。

桃花园里铺房架,

梅花园里结成亲。

……

彼时,月光多么美。幽凉如水的夏夜,花园一样的宅院,年幼的兆和与姐姐们睡在竹凉床上,一边看夜空数不清的繁星,一边跟干干们学唱这首苏州话民谣。

萤火虫儿,举着一盏又一盏小灯笼飞过来又窜过去,花园里杏树枣树和各种花草的芬芳,一阵阵袭来,像一个染着悠香的清寂美梦,也像童话里的城堡,住着英俊的王子,也住着美丽的公主。

这座宽敞的花园式宅院,张家在此一住数年。四小姐充和因出生不久,便过继给了合肥的二祖母当孙女,一直在合肥接受最好的教育,直到二祖母去世才与家人团聚。因此她的童年,缺失了姐弟们的这场盛宴。

三姊妹的闺房在第三进房子的楼上,开窗便可看见后花园,花园里楼阁亭台,花廊水榭,似乎是旧戏文中富贵人家的一幅画,然而,彼时还不曾上演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它只是才子佳人童年的摇篮。

花园大极了,有水阁凉亭,有假山,有花草,有果树,粉墙黛瓦幽美雅静,此景只应天上有、梦中有、书中有、戏中有。可它不是“牡丹亭”中的花园,小姐们进去也不必红娘引路偷偷摸摸。每天我们只要离开了书房,放鸟归林,这里就不再安静。我们有时学王羲之“临池洗砚”,更多的时候是疯疯癫癫爬山、玩水。(《张家旧事》)

最有趣的当数拜堂娶亲的游戏。那时节,优雅年轻的陆英还在。仆人用竹片扎了个小花轿,小佳人们便兴冲冲将家里的洋囡囡穿上滚了花边的衣帽,安坐在小花轿里,保姆走在前面“哐哐”地学着敲锣声,张家的小姐弟则抬着花轿,浩浩荡荡从花园这边,走到花园那边。那情景,真是娇憨可爱得惹人畅怀。

后来,玩得不过瘾,三姐妹便将六岁的大弟打扮成新娘,从母亲房中取来胭脂花粉刨花水,搽得大弟小脸儿红一块白一块;母亲找来红头绳,给他扎上四根朝天辫,又取一块绸手帕,塞在他的小裤带上做花裙……直到像个俊俏的小新娘了,便请来二弟当新郎,与小新娘拜堂成亲。一本正经地拜了祖先、父母、客人,磕好头爬起来时,小新郎一不小心,踩掉了小新娘腰上别着的那块手帕裙子,一屋子人便再也憋不住地哄笑起来。委屈的小新娘瘪瘪嘴想哭,大姐一把搂在怀里哄:“弟弟不哭,新娘子不能哭。”

花园里的花厅,是三姊妹读书的地方。书房门前有两株玉兰树,一株紫玉兰,一株白玉兰。一到春天,便开了满树灿烂花朵,似乎闭上眼都是一树一树的花影。实在是美丽得过了分,姐妹们会捡来落了满地的玉兰花瓣,求伙房的厨子放在油锅里炸来吃,又脆又香,居然是爽口的美味。

同类推荐
  • 闲庐谈艺录

    闲庐谈艺录

    《作家文库系列:闲庐谈艺录》分为:文人的根器、秋天的歌手、一条文化的河,三个部分,收入了《乡愁是一次匆匆的登临》《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中国出了个晃晃叫李更》《读了明朝不明白》《绝响的楚凤》等散文。《闲庐谈艺录》适合散文爱好者阅读。
  • 生命中的软与硬

    生命中的软与硬

    本书是著名作家蒋子龙的散文随笔精品集。作者的笔就像一面镜子,观照着芸芸众生、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亲情、友情、爱情;事业、文学、人生感悟、处世哲学;权力、家庭、伦理、道德……世上万物,形形色色,引人深思。作品视觉独特,幽默精妙,博大深厚,触及灵魂,充分反映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思想感情和深厚的文学功底,给读者提供了一场文字的盛宴。
  • 批评论

    批评论

    《批评论》是蒲柏第一部重要的作品,是用英雄双韵体写成长诗。诗歌对于文学批评和创作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代表了蒲柏的文学理念,对现在的文学爱好者依然有所助益。《批评论》带有作者一贯的机敏风趣,其中众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习惯用语。
  • 樱桃园

    樱桃园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契诃夫戏剧集》将选收汝龙译契诃夫的名剧《伊凡诺夫》、《海鸥》、《凡尼亚舅舅》《三姐妹》和《樱桃园》。
  • 男男女女

    男男女女

    这是一本十来万字的、谈论“男与女”专题的、带点儿文化意味的集子,由黄子平选编,共收录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孙犁等23位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大家的38篇文章,文体、主题、语言和观念均驳杂不纯,散而且杂,却也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在看待“男与女”这一亘古常谈话题时各自的角度和有趣的观点,可谓大家小作,阅读起来兴味十足又颇得启发。
热门推荐
  • 高武战警

    高武战警

    “你的动作在我眼中跟蜗牛没什么区别,即使在吵闹的菜市场我也能分辨出你的声音,你身上的气味对我来说就像装了导航一样无处遁行。别跟我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因为我真的像猫一样敏锐,而你却不像老鼠一样会打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关山不绝云千叠

    关山不绝云千叠

    风仍然撒开四蹄,在巴茅草和野昌蒲上打滚,把有青有黄的植物辗出一个个圆形的小坑。太阳用它温暖的胸脯搂紧被它压得低矮的群山,把干牛粪、干稻草和作物成熟的芳香蒸腾入明澈的空气。一些大老鸹无声无息地从草丛里飞出来,风儿一甩尾巴,把它们拍走了。哦,刘光宗心里滑过水一样的柔情。这是他的巴山,他熟悉的、抚育他的、他也就倚靠着它的、透明而充实的巴山。他倚靠着巴山,象眼下倚靠着他那头实实在在的黄沙牛。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同时,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特立独行。
  • 末世狩猎人

    末世狩猎人

    末世行走的独狼,只求开辟属于自己的天下。末日降临一刻,世界成了魔的天下。你没有资料,不了解一切。想活下去,唯有拼命的去探索,去寻找这个末世的终点。但当你发现这个世界的可怕之时,你就需要资料和信息。那么,你会从那里得到?
  • 逐鹿之召唤猛将

    逐鹿之召唤猛将

    风殇雪胤(已换马甲)新书《执剑诸天》已上传,希望各位兄弟们能够支持一二,风殇多谢了。三尺青锋断轮回,一双铁拳震神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漫漫诸天路,执剑话长生!《执剑诸天》书友群:815059449VIP群:680117987
  • 大佬稳住,别黑化!

    大佬稳住,别黑化!

    A城顶级豪门唯一继承人是个病美人。娇弱好似秋风扫过,一咳就见血,再咳……可以一命呜呼。安未了觉得嫁给他挺好,年纪轻轻就能守寡。可结婚当晚——男人竟然从轮椅上站起来了!言煜离邪魅勾唇:“小骗子。”安未了……怎么她成了骗子?言煜离找了五年的小逃妻,竟然是身边的“少年郎”。骗得他好辛苦啊!女扮男装,朝夕相处,他该死地动了心,还以为自己有毛病。安未了转移话题:快看,那个打酱油的小东西是谁?长得真标致!言煜离:那是你儿子!
  • 鸿蒙战争令

    鸿蒙战争令

    武当在流血!人族在死亡!!鸿蒙在崩溃!!!“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智慧尊者“可,我没得选择”封火朱雀顾希夷,执刀弑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英雄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历史前进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