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9200000017

第17章 隋唐五代人民生计(4)

臧贿之可考者,数亦颇巨。《隋书·刘行本传》:雍州别驾元肇言于高祖曰:“有一州吏,受人馈钱三百文,依律合杖一百。然臣下车之始,与其有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则臧不及千,罪已颇重,然史之所载,其数乃有十百千万于此者。杜黄裳纳高崇文赂四万五千贯,乃荐之讨刘辟。弓箭库使刘希先,取羽林大将军孙璹钱二十万,以求方镇,事发赐死,辞相告讦。事连吐突承璀。李齐运荐李铸为浙西观察使,受赂数十万计。王锷在河东,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旧书·李藩传》。伊慎为金吾卫大将军,以钱三千万赂宦人,求帅河中。皆以赂求官者也。婺州刺史邓珽,坐臧八千贯,湖南判官马彝,举属令臧罪至千贯。《旧书·窦参传》。窦易直为京兆尹,万年尉韩晤奸臧事发,易直令曹官韦正晤讯之,得臧三十万。宪宗意其未尽,诏重鞠,坐臧三百万。易直以贬金州。陈子昂,县令段简闻其富,欲害之,家人纳钱二十万,令薄其赂。捕送狱,竟死狱中。浑瑊子鐬,累擢至丰州刺史,坐臧七百万。此地方官之臧贿也。崔元略任京兆尹,为桥道使,造东渭桥,被本典郑位、判官郑复虚长物价,抬估给用,不还人工价直,率敛工匠,破用计臧二万一千七百九贯。杨虞卿为吏部员外郎。大和二年(828),南曹令史李等六人伪出告身签符,卖凿空伪官令赴任者六十五人,取受钱一万六千七百三十贯。虞卿按得伪状,捕等移御史台鞠劾。称六人共率钱二千贯与虞卿厅典温亮,求不发举伪滥事迹。此下吏之臧贿也。金部员外郎韩益判度支案,子弟受人赂三千余贯,半是拟臧。《旧书·归崇敬传》。则又家人藉势而受臧贿者也。唐玄宗时,中人出使受贿之多,已见第五章第一节。《旧书·郑馀庆传》云:自至德已来,方镇除授,必遣中使领旌节就第宣赐,皆厚以金帛遗之,求媚者惟恐其数不广,故王人一来,有获钱数百万者。《孟简传》:简在襄阳,以腹心吏陆翰知上都进奏,委以关通中贵。翰持简阴事,渐不可制。简怒,追至州,以土囊杀之。且欲灭口。翰子弟诣阙进状诉冤,且告简臧状。御史台按验,获简赂吐突承璀钱帛等共计七千余贯匹。是中叶以后,又变本加厉也。太平公主之败,籍惠范家产亦数十万。《旧书·外戚传》。则方外亦不免矣。《新五代史·袁象先传》:子正辞。初以父任为飞龙副使。唐废帝时,献钱五万缗,领衢州刺史。晋高祖入立,复献五万缗,求为真刺史。拜雄州刺史。州在灵武之西吐蕃中,正辞不欲行,复献钱数万,乃得免。正辞不胜其愤,以衣带自经。其家人救之而止。《闽世家》:泉州刺史余延英,尝矫曦命,掠取良家子。曦怒,公下御史劾之。廷英进买宴钱十万。曦曰:“皇后土贡何在?”廷英又献皇后钱十万,乃得不劾。则虽人主亦躬为之矣。

敬宗、穆宗之立,赐神策军甚厚。盖因得之不以其正,非可以常理论。李万荣谋代刘士宁,乘士宁畋城南,召所留亲兵告曰:“天子有诏召大夫,俾我代节度,人赐钱三万。”刘悟之反,李师古令曰:“入郓人赏钱十万。”皆见《新书·藩锁传》。《旧五代史·周太祖纪》:广顺二年(952),平慕容彦超,诸处差到人夫内有遭矢石者,各给绢三匹。皆与历代平民之赐,数略相近。《旧书·刘玄佐传》:谓李万荣谋篡士宁,许其兵人赐钱三千贯,盖三十贯之误也?武元衡之死,诏京城、诸道能捕贼者赏钱万贯,仍与五品官。乃积钱三万贯于京都市。《旧书·宪宗本纪》元和十年(815)。此亦特异之事,不可以常理论。

第二节 地权

自北魏立均田之制,周、齐皆仍之,隋亦承之。《通典》云:隋文帝自诸王已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至百顷。少至三十顷。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并课植以桑及枣。其田宅,率三口给一亩。《新唐书·食货志》云: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永业之田,树以榆、枣、桑及所宜之木,皆有数。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其地有薄厚,岁一易者倍授之,宽乡三易者不倍授。工商者宽乡减半,狭乡不给。凡庶人徙乡及贫无以葬者,得卖世业田。自狭乡徙宽乡者,得并卖口分田。已卖者不复授。死者收之,以授无田者。凡收、授,皆以岁十月。授田先贫及有课役者。《旧书·职官志》:户部,凡授田,先课后不课,先贫后富,先少后多。凡田,乡有余以给比乡,县有余以给比县,州有余以给近州。《旧书·职官志》:户部,凡给口分田,皆从便近。居城之人,本县无田者,则隔县给授。又云:自王公以下,皆有永业田。又云:凡新附之户:春以三月,免役;夏以六月,免课;秋以九月,课役皆免。徙宽乡者,县覆于州,出境则覆于户部,官以闲月达之。自畿内徙畿外,自京县徙余县皆有禁。四夷降户,附以宽乡,给复十年。奴婢纵为良人,给复三年。没外蕃人,一年还者给复三年,二年者给复四年,三年者给复五年。浮民、部曲、客女纵为良者附宽乡。案乡有宽狭,授田又须先贫后富,先有课役而后无课役者;即可见其田不给授。《困学纪闻》引刘氏曰:“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又引范氏曰:“唐初定均田,有给田之制,盖由有在官之田也。其后给田之制不复见,盖官田益少矣。”案隋开皇十二年(592),因京辅、三河地少人众,议者咸欲徙就宽乡,文帝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小又少焉,事见第十六章第四节,则如法授田,隋初已不能行矣。《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正月,诏天下均田。《通鉴》同。《地理志》:是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干九百五十六,垦田五千五百八十五万四千四十一顷,亦人得一顷余,然计账之不实久矣,文帝所不能行者,而谓炀帝能行之邪?此所谓均田者,当亦是均税,与周世宗事同,见下。

田不给授,非由生齿之日繁,实由豪强之兼并。盖人不能无缓急,官无救贫之政;货力为己之世,任恤亦非可常恃;则土田之卖买,必不可免,卖买盛而井授之意荒矣。《新书·食货志》述开元时事云:初,永徽中禁买卖世业口分田,其后豪强并兼,贫者失业,于是诏买者还地而罚之,此其势岂可行邪?《通典》谓其时并兼逾汉成、哀。至于代宗,卒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德宗相杨炎,遂立两税之法,丁税与田税分离,而均田之法,告朔饩羊之意尽矣。自晋武帝定户调式至此,适得五百年。

租庸调之法既废,则卖买愈得恣行无忌。《旧书·宪宗纪》:元和八年十二月,敕应赐王公、公主、百官等庄宅、碾硙、店铺、车坊、园林等,一任帖典货卖。其所缘税、役,便令府县收管。盖赐田本不许卖,至此亦不能禁也。《卢群传》:贞元十六年(800),拜天成军节度郑滑观察等使。先寓居郑州,典质良田数顷。及为节度使,至镇,各与本地契书。分付所管令长,令召还本主。《新书》云:群尝客于郑,质良田以耕。至是则出券贷直,以田归其人。云质田以耕恐误。观《旧书》之文,其田必分在数县,不徒躬耕,即雇人耕而己督之,力亦岂可及邪?合上条观之,而知卖买之外,典质亦甚通行矣。《哀帝纪》:天柘二年十月,敕洛城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张全义葺理已来,皆已耕垦。既供军赋,即系公田。或恐每有披论,论为世业,须烦案验,遂启幸门。其都内坊曲及畿内已耕殖田土,诸色人并不得论认。如要业田,一任买置。凡论认者,不在给还之限。如有本主元自差人句当,不在此限。如荒田无主,即许识认。此诏虽指旧私田为公田,然于自行差人句当者,仍不夺之;已耕垦者,虽禁追认,亦仍许买置;则所谓既供军赋,即系公田者,乃谓当其耕垦时,国家视同公田而许之,非谓既经耕垦之后,仍以为公田也。

有官自为豪强,以事兼并者,职分田、公廨田等是也。唐制,文武官皆有职分田,亲王以下有永业田,其数并不为少。职分田自十二顷至八十顷,永业田自百顷至六十顷,皆见《新书·食货志》。京师及州县,又有公廨田,以供公私之费。内官职分田,皆给百里内之地。永业田,五品以上受于宽乡,六品以上受于本乡。此并不易给,而内官之职田尤甚,故屡罢之以授民,然终不能绝。贞观十一年(637),以职田侵渔百姓,诏给逃还贫户,视职田多少,每亩给粟二升。十八年(644),以京兆府、岐、同、华、邠、坊州隙地、陂泽可垦者,复给京官职田。开元十年(722),籍内外职田,赋逃还户及贫民。十八年(730),复给京官职田。二十九年(741),以京畿地狭,计丁给田犹不足,诸司官在都者,给职田于都畿,以京师地给贫民。《新书·庾敬休传》:敬休以文宗时为户部侍郎,言蜀道米价腾踊,百姓流亡,请以本道阙官职田振贫民,诏可。则并有官已阙而犹不还之于民者矣。其后具籍之以给军粮焉。事在上元后。大历二年(767),复给京兆府及畿县官职田,而以其三分之一供军饷。职田及廨田等,皆由民佃而收其租。《新书·食货志》云:凡给田而无地者,亩给粟二斗,此盖法令所定租额?然《志》又云:开元十九年(731),置职田顷亩簿,租价无过六斗,地不毛者亩给二斗,则三倍元额矣。又云:天宝十二载(753),杨国忠以两京百官职田送租劳民,请五十里外输于县仓,斗纳直二钱,百里外纳直三钱,使百官就请于县。上元元年(760),复令京官职田以时输送。受加耗者以枉法臧论。是佃职田者,又有加耗及输送之劳也。又云:开元末,诏公廨职田有桑者毋督丝课。元和十三年(818),以职田多少不均,每司草粟,以多少为差。则又取诸粟米之外矣。元稹《同州均田状》云:当州百姓田地,每亩祗税粟九升五合,草四分,地头、榷酒钱共出二十一文已下,而诸色职田,每亩税粟三斗,草三束,脚钱百二十文。若是京官上司职田,又须变米雇车般送。比量正税,近于四倍。州县抑配百姓租佃,有隔越乡村,被配一二亩者。并有身居市井,亦令虚额出租者。其公廨田、官田、驿田等,皆与职田相似。要之,官税轻而私租重,官乃自为地主,效私家之收租而已。故曰:官自为豪强事兼并也。

同类推荐
  • 辽河百年

    辽河百年

    大辽河是东北人民的母亲河,可是,近代百年,由于日俄两寇入侵,大辽河见证了东北人民百年屈辱和不屈不挠的抗争。本书以真实的历史资料,还原了当时辽河水运给辽河流域带来的繁荣;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辽河两岸人民自发的武装起来,保家卫国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抗争。大农商人于文斗出巨资协助盛京将军赵尔巽。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利用大漠剿匪,实则大练兵,三年大漠熬兵,终于打造出一支由东北本地爱国精英组成的地区武装,以张作霖、吴俊升、冯鳞阁、马龙潭为首的奉军巡防营,他们通过磕头结拜,凝聚起来。精诚团结,在于文斗财团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奉军四大主力。为在夹缝中生存的东三省人民,撑起一片天。面对社会变革,乌泰叛乱。张作霖于文斗联手,稳定了大局。完成‘奉人治奉’到张作霖主政东三省。为了集全国之力对抗日本收回东三省主权,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前仆后继,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到西安事变。历史不会忘记。
  • 奉天纪事

    奉天纪事

    数百年间,这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发生的事情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奉天”留给人们的记忆,包括政治经济、文教体卫、市井人情、风俗习惯、古迹遗存、名人轶事,可书可写者比比皆是,只要你稍微加以注意,就会令你目不暇接。
  • 初唐第一天才

    初唐第一天才

    预知世事潮流,提前做好应对,所以谓之天才。
  • 降临黑暗前的绯色光芒

    降临黑暗前的绯色光芒

    (短篇小说)晚霞是落日最后的光芒,随之而来便是黑暗的开始。也许黑暗是漫长的,但有了晚霞,黑暗后的黎明能够走得更远。十三世纪,教皇压制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片分裂的景象。冷酷无情的骑士拉尔夫,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等到了为神圣拼死效力那一天,但就在离开公国之前,他却遇到了……
  • 金烽

    金烽

    蒙元南下,中原无力抵挡。自此山河破碎,百姓生灵涂炭,饿殍遍野,一步一步的伏倒在地上。神州大地第一次被打断了脊梁,跪了八百年!但是现在这些都还没有发生,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穿越了过来............“野蛮战胜了文明吗?”村口的李全摇了摇头,向远方望去。雨后初晴,大地一片泥泞,但他的内心却如天空般明净。
热门推荐
  • 一世无双:邪医小弃妃

    一世无双:邪医小弃妃

    叶瑾瑜,神域的剑主,要才,有得;要貌,也有得。却不想重活一世,要器灵,没有;血脉觉醒,也没有。她本着先天不足,后天有余的信念,一路闪瞎众人的双眼。待到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某男一脸奸计得逞的模样:“都收拾收拾,准备大婚!”叶瑾瑜一脸的嫌弃:“我说,你就不能挑个好日子,非得今天!”某男委屈极了:“怎么不是好日子了,夫人,你瞧盼着我们大婚的人都排到城门外了,你就将就下主随客便吧!”于是,某女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嫁了。已开新文《至尊驭兽妃》,小仙女们都要来看呦~保证有惊喜,么么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王妃很迷人

    穿越之王妃很迷人

    在整个国家,就连皇帝也是他的傀儡,这是朝廷上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而她,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医学院高材生。她无故成了应家唯一的千金小姐,也成为了他对立面的人的女儿。同时,她也即将成为交换对象嫁给他……但嫁给他第一天,就被安排到了破旧的西院。 但是,在这破旧的西院,为何还有一个五官俊朗的侠客?他是不是侠客应有语不知道,但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 …… “若日后你发现我性情大变,不再是如此性格,那便是真正的应有语回来了。”她与他并肩坐着,看着天空中几颗发着微弱的光的星星。 “你何时会离开?” “我不知道。” 这几日,她愈发感觉身体不受自己控制,有时还会有奇怪的声音喊她,时而喊应有语,时而喊应妙妙,连她自己都快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 缘来缘去,终是一场空。 应妙妙今日在医院上白班,吃过午饭,她正在走廊上走着,忽然急匆匆地冲来一群医护人员,推着一个男人往急救室去。 “快!去喊陈医生。”说完,立即推着担架从应妙妙身边擦过去。 应妙妙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忽的,她竟感觉有些呼吸急促。 “是他?!”————详情见正文~————
  • 故事会(2016年8月上)

    故事会(2016年8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尽管微表情稍纵即逝,但只要你掌握窍门,细心观察,仍然可以锁定这1/25秒的瞬间,让对手无处遁形。《1/25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收集了各种微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手把手地教你捕捉、分析、研判陌生人的微表情,交给你一个“阅读放大器”。而此时你就会发现,读懂人心不再是难事!这不是教你做“心灵神偷”,而是要将你打造成“读心达人”。
  • 无双武巳

    无双武巳

    微风轻轻吹过裂海之崖,海浪不停的拍打着两岸的礁石,有三道人影在悬崖之巅,形成一个三角之势。或是在防守;但又像是在进攻,他们的身上都带着这点伤,或是狼狈。其中一褐袍中年突然哈哈大笑“枉我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在惟镜亭义结金兰,是为何让我们变成生死仇敌!”
  • 将魂阁

    将魂阁

    世人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士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所求的不过是家国平安。飞鸟尽,良弓藏,用累累白骨堆积起来的基业,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不颂帝王,不捧王侯,这回只说一说那苦寒边关的忠臣良将。
  • 流动的飨宴

    流动的飨宴

    《流动的飨宴/海明威全集》是海明威生前写成并经他亲自修改的后一部作品。在书中,海明威回忆了1921-1926年他和一任妻子在巴黎的一段艰辛而又愉悦的生活:初涉作家生涯、窝咖啡馆写作、与文友闲扯、赌马、忍饥受饿、逛塞纳河畔旧书摊、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与菲茨杰拉德邂逅并和乔伊斯、庞德等人擦身而过……
  • 快穿之炮灰不约

    快穿之炮灰不约

    【已完结】华荣不念过往,不问前程,她只想活着。企鹅讨论群→三八七一八,九一七三
  • 从超神学院开始系统

    从超神学院开始系统

    点击阅读和点击收藏的各位你的系统将在24小时后到账,请做好准备。叮:系统绑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