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6700000057

第57章 齐王重伤

杨季修当然早已料到太子会有如此请求,闻言先是一怔,而后微微点头。

太子见状,心中稍安。而一旁的太子妃却是喜色言于表,脸上满是期待之色。

相较之下,站在杨季重身后的杨越遥此刻却冷静了许多,眉宇之间不见喜怒,脸上只是一副淡然表情。只是在其心中,此刻却已心潮澎湃,只要今日之事一成,那什么太子,什么齐王,呵呵...

不多时,蒙旭便命人牵来了几匹红黑相间的战马。

只见这几匹战马,毛色蹭亮,骨骼高大,四肢修长,一看便是万中无一的好马。

果不其然,太子走到马前,从马头到马脚细细查看一番后,面露惊奇之色,“此马耳如撇竹,眼如鸟目,尾如垂帚。前看如鸡鸣,后看如蹲虎。上唇欲急,而方下唇欲缓而厚,口欲红而有光,如穴中看火,千里马也。”

太子爱马,世人皆知。所以他这一番论断,众人倒也不敢不信。

杨越遥见状,行到太子身旁,“大哥还未试过,如此断言不怕言过其实吗?”

太子不疑有他,当即摆手道,“七弟哪里话,大哥虽无其他长处,但相马一道颇有研究,便是仅此一观能断言该马能跑几里。”

但杨越遥对此似乎并不相信,摇头道,“大哥如此一说,小弟还真不信了。即是如此,大哥与我各试一匹如何?”

太子闻言,本想立刻答应,但正要开口之时却想起杨季修刚才在府中说的话,不由得侧目看去,似乎在征询这个小叔叔的意思。

杨季修抬眼看了看杨越遥,而后又看了看太子,微微点头。

“好,那咱们哥俩便各试一匹。只是在六叔府中恐怕难试其脚力,只怕要到城外一试了。”

太子牵着刚才自己所相之马,一边抚摸着马头一边对杨越遥道。

杨越遥闻言笑道,“好!那咱们就到城外一试。”

眼看两人各牵一匹马就往府外走,程月棠脸上并无半丝意外。昨晚与杨季修商量之时,两人只想到今日太子妃恐怕会来试马,可事实却是太子和杨越遥各试一匹。但程月棠对此似乎早有准备,仍是镇定自若的看着两人出府。

太子和七亲王城郊试马,众大臣自当相随,但众多女眷却是不便跟去,只得留在王府。

“刚才听闻七弟提及令弟重病,不知是否还有大碍?太子常处东宫,这消息自然比七弟闭塞了一些。”

太子妃见一众男人尽皆离去,随即转身拉着程月棠温声问到。

谢王妃见太子妃有意亲近程月棠,当即会意,“咱们也别站在这里说话了,进府去吧。”

路上,程月棠神色黯淡,“小女多谢太子关心,只是舍弟之病非一般药石可治,家父为此愁眉数月也不得其法。”

程月棠自是明白太子妃的用意,程景况在朝中并未涉及党争,也从未明确表示支持太子。但程景况何等身份,二品大员,位列三公,太子妃想要拉拢程景况自然要从程月棠着手。

只是程月棠前世已对朝中的明争暗斗了如指掌,此时见太子妃有意示好,自然也不能拂了太子面子。

她与太子在前世只是匆匆几面,杨越遥夺得皇位之后便命程景况清扫京中其他皇子,太子首当其冲之下,根本无暇反应,仅仅数日便被杨越遥网罗罪名拿将下狱。

“如此说来,令弟之病可谓奇症?民间虽有一些深藏不漏的医术高手,但毕竟少数。程小姐,今日回宫之后我便命东宫的御医前去府上为令弟诊脉可好?”

太子妃见程月棠对待自己并未像对待杨越遥一般,只言心领立刻婉拒,当即进一步问到。

谁知程月棠闻言,眉间露出苦涩之意,“若是有御医前来为舍弟看病,那当然最好。只是家父为人想来太子妃也有所听闻,若是太子直命东宫御医前来,只怕家父不允。”

此言一出,太子妃和谢王妃均是神色一顿,脸上露出尴尬之情。

程月棠虽然没有直言拒绝,也未如对待杨越遥一般心领婉拒,但此话的言外之意却与对待杨越遥没什么两样。

程景况身在中枢,在朝中举足轻重,又是武将,在军中威望甚高。想要拉拢程景况,那几乎是不可能。

太子能让御医前来为程夜朗治病当然是好,她程月棠肯定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程月棠不拒绝并不代表程景况就会同意,这一点,太子妃就算再是愚钝也该明白。

程月棠之所以如此说就是因为程景况身为朝中要员,而太子又是将来的皇上,与其说她不想拂了太子的面子,不如说是为了保全程景况在太子心中的印象。再者,东宫若如此亲近秦国公府,不免给他人落下话柄,这不是程月棠所乐意看到的。

太子妃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程景况何种为人即使她常年身在东宫也曾耳闻,程月棠此话不无她的道理。

于此,太子妃眉黛渐低,“程小姐此言也在理,尚书大人向来持身中正,一心为国。东宫若是直命御医前去为令弟诊病,倒会给一些心怀不轨之人落下口舌。”

程月棠见太子妃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即赔笑道,“太子好意,程府上下自然记在心中,须臾不敢忘记。”

太子性子温和,待人宽宥,程月棠前世便已知晓。今生时局变化,既然东宫有拉拢之意,程府虽可拒绝,但不可决绝。程月棠此言便是在告诉太子妃,程府自然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

闻言,太子妃媚眼荡漾,小嘴轻轻上扬,“程小姐不愧是世家嫡女,一言一行颇有程大人的稳重。”

坐在一旁的谢王妃闻言心中只是狐疑,“这程月棠年前还火烧杨尚书府,怎么这大年一过竟变得如此贤淑得体?难不成还真转了性子?”

谢王妃心中虽是狐疑,但嘴中却仍旧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三人谈笑一会儿,太子妃抬头看了看日头,正疑惑太子和几个王爷出去试马怎么还没回来,就看到王府一个奴仆从外院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王妃!王妃!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那奴仆刚一进了内院,就跪倒在地,口中大喊“大事不好。”

闻言,谢王妃和太子妃均是一惊,各自担心自己的丈夫,急问,“何事惊慌?”

“齐王殿下被马踢伤了!”

“齐王?太子殿下和越王殿下可有损伤?”

越王便是杨季重。杨季修在京中向来是不得人待见的一个闲王,太子妃听闻齐王受伤不置一词,只问太子和越王。

程月棠见状心中忍不住冷笑,所谓世态炎凉前世便已感触良多,可此时见太子妃和谢王妃的嘴脸,肚中仍是忍不住有一股怒意。至于为何发怒却连她自己也想不明白。

院中奴仆见太子妃问话,急忙答道,“太子殿下和我家王爷倒没受伤,只是齐王被那疯马踢中了胸口,吐了好大一滩乌血。”

太子没有受伤,太子妃心中连忙松了一口气,当即拂退奴仆,对着谢王妃道,“咱们且去看看。”

太子妃说话间语气渐缓,丝毫没了刚才的焦急,听上去倒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之事。

“等等。”

那奴仆正要离开,却被程月棠叫住了。

太子妃和谢王妃闻言都转头疑惑的看向程月棠。

“此人从城郊跑回的时间里,齐王怕是已经被两位殿下送到城中就医了,不如先听他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程月棠对着两人微微欠身,而后缓缓道。

太子妃闻言点了点头,“也是,越王和齐王最是亲近,应当出不了什么大事。”

说着,太子妃看向院中奴仆,“你且说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齐王怎会被马踢伤?”

那奴仆半途被叫回,一直弯着腰恭候在院中,听得太子妃问话,急忙跪下,“小的只是在远处观看两位殿下试马,前面还好好的,两位殿下骑着马儿在城郊来回跑了四五趟。后来太子殿下驾下的马儿忽的大叫了起来,像发疯了似的,直对着齐王殿下撞去。所以齐王殿下就被马儿踢伤了。”

“这叫什么话!那齐王是木头吗,见马儿撞来也不闪躲?”

奴仆话音未毕,太子妃神色一变,当即喝道。

谢王妃闻言也是紧皱眉头,问到,“齐王殿下身手何等了得,那马儿怎会如此就把齐王踢伤了?”

那奴仆听得太子妃呵斥,本就心惊,“小的也不知道,小的只看到那马儿发了疯似的撞向齐王,齐王殿下不仅没有闪躲,反而还迎了上去。”

闻言,太子妃和谢王妃更是诧异,“迎了上去?”

“是的王妃,小的站在远处看得清清楚楚。”

“你下去吧。”

拂退奴仆,太子妃和谢王妃脸上都写满了不解,但却没有一丝关心和着急。想来齐王是否受伤对她们来说实在无关紧要,只要她们的两位丈夫没事便好。

程月棠将两位王妃的表情尽收在眼底,脸上虽无一丝波动,心中却已是冷笑连连。但同时,也为杨季修的伤势感到担忧。

虽然昨晚已商议好诸多细节,但这疯马挥蹄可不是闹着玩的。再加上刚才听到那奴仆说齐王吐了好大一滩乌血,程月棠心中更是着急。

“怎么会这样?”

同类推荐
  • 皇上,微臣有喜了

    皇上,微臣有喜了

    二十一世纪同志酒吧女老板,一朝穿越为丞相,半梦半醒之际便被打包送上了金銮殿,赫然不知已被某帝王觊觎已久。从此这贡品丞相便开始了自己身在“狼窟”帝国的悲惨生活……片段一某帝王:苏爱卿觉得这些女子当中哪一个适合皇后之选?苏引:微臣觉得常将军之女文武双全,才貌出众,贤良淑德更兼…某帝王:朕觉得有一人不仅有此女的所有优点而且深的朕心,苏爱卿想知道是谁么?苏引:微臣不知。某帝王: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苏引…~片段二某侍卫:公子,你…苏引:泡温泉的时候不要说话。某侍卫:公子…苏引:静下心来好好放松。某侍卫:公子你怎么好像有…胸?苏引:!!!~片段三某王爷:苏大人我有一件心事憋了很久,一直找不到人倾诉,不知苏大人是否愿意倾听?苏引:王爷请讲。某王爷:苏大人,我…好像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今晚我们一起睡,苏大人好好开导开导我。苏引…~某大臣…某公主…某某某…【貌似又走回了小白风?→大概还有上面↑的诗(乱七八糟)是为了体现“红妆”二字,嗯,这不是耽美文。】【本文文风轻松,美人多多,欢迎跳坑\^o^)~\^o^)~】
  • 团子驾到

    团子驾到

    谦谦君子意,七窍玲珑心。他说:我是你的。你在哪里,我在哪里。他说:我为什么要放弃,你告诉我到底该如何放弃?他说:为敌为友,只为你而已。如果你不来找我,那我便去找你。这次我不会再等。米团说:我只想当个快乐的富二代,上上学,看看美男。可如果你非要赶团子上架,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团子驾到!坏人退散。
  • 医行天下

    医行天下

    繁星点缀着广袤的夜空,如玉盘的皓月当空洒下银辉,照亮这一方天地。此处是楚国与唐国的交界处——万兽山。传闻万兽山乃当世灵山,山内动植物吸天地之精华,但凡植物均枝繁叶茂,动物种类繁多复杂。据说,这万兽山内的动植物皆是世间难求的良药。也正是如此,世间痴迷医术之人、严重伤患的家属、牟取暴利的商人络绎不绝地前往万兽山。但几百年来,能进得万兽山深处且成功走出去的人,寥寥无几……
  • 日食妖后

    日食妖后

    穿越成为身中巨毒被人毁婚的极品丑女,精湛医术,素女功,驭兽术,日食异能,开放思想,丰富阅历和淡泊心境使她重获丽容、逍遥皇宫、笑傲江湖,成为天下名士追逐的绝代佳人。于乱世中救了避难皇帝和小太子,无意中获得逍遥丹容颜不老、逍遥天书窥视天下,几经周折,她被封一国皇后。皇帝患重病昏厥,赐她玉玺,辅佐太子,掌管朝政。她在国内推施仁政,使国家走出绝境,国富民强,带领军队抵御外国大军的侵略。文武百官里,与她关系暧昧的多人。更有国外风流皇帝慕名前来和她约会。天下第一风流美女,妖后之名,传遍天下。带只可爱小色猴,在江湖里玩遍群侠帅哥,在皇宫里色遍文武百官。爱我者,必被我珍爱;伤我者,必将被我丢弃。皇帝、王爷、将军、国师、异人……到底谁是最爱她的人?谁又是她的最爱?古代家族谍中谍,皇族艳史,总有你想象不到的剧情。欢迎阅读芳菲第五部曲《日食妖后》。
  • 丐女为凰

    丐女为凰

    太子殿下到了适婚的年龄,京城贵女、富省高门,无不趋之若鹜,苦心孤诣,为了一个太子妃的名头险些挤破了脑袋。选妃宴上,太子亲自求娶,对象是他家府邸对面的——乞丐窝的女霸王! 殿内哗然。 女霸王心中冷笑,她心中有颗朱砂痣,去之痛彻骨,留之心意乱,不敢爱,不敢恨,陷入其中数年不可自拔。他想娶她便要答应,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求娶之前: 女霸王:不想去太子府,不想住清风苑,不想见白柳风。 殿下:如此甚好,免得府卫受你荼毒,免得药园遭你毒手,免得有人与我抢饭食糕点。 求娶之后: 殿下:给你给你都给你!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幻之第五人

    英雄联盟——幻之第五人

    放弃,还有个偏好听的名字,叫做败给时间。
  • 剑行四方

    剑行四方

    在强者林立的世界中,林泽钰一步一步走上巅峰的故事。
  • 三世两相欢

    三世两相欢

    初春,是夜,月光正盛。有阵阵冷风在空中肆意的旋转,让人忍不住抖腿缩脖。金城国——……
  • 贫瘠的热土

    贫瘠的热土

    二十一世纪之初,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传统分配工作模式已走到历史尽头,取而代之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广大而贫瘠的农村教育土地正对年轻男女发出使命的召唤,一大部分大中专毕业生走上了这条神圣而又苦楚的教育之路……黎洪春就是这个群体的缩影,从工作之初的踌躇满志,到受不良风气影响产生的消极迷茫,再到最终的奋发抗争,淋漓尽致地圈画了一位生活在社会低层和坚守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的人生轨迹。
  • 安乐浅浅陌上桑

    安乐浅浅陌上桑

    玲珑镇酒馆哪家强?镇西巷口常记家。常记酒馆的小掌柜常安乐。做得了一手好面点,断得了无数糟心案。可偏逢这悲催的相亲生涯尽出幺蛾子。常老爹:“闺女,你表个态,今年到底还能不能嫁出去?”常安乐:“爹,我尽量。”荀捕头:“常姑娘,这俗话说得好,不想当捕快的掌柜不是好厨子,你愿不愿意效力衙门,立威百姓,成为一姐?”常安乐:“不愿意。”秦云陌:“我想许你一生平安喜乐,可否伴我身边,看我登上极峰之巅,君临天下?”常安乐:“我只想了却一身掠影浮华,偏于市井一隅,蒸着包子,与良人话家常。”
  • 万古最强圣尊

    万古最强圣尊

    “你骂我开始装纯洁装傻就算了,为何我变得这么聪明强大了你还要骂我?”“你有意见。”某女子说着就要……“不敢不敢!天地再大,老婆最大”某男无害说道。这是一代圣尊成长的故事,至于一些东东小说自会说到,就不一一说了。
  • 圣师

    圣师

    上一辈子,他无法修炼,秘籍绝技拱手让人却惨死爱徒之手!这辈子,圣师重生,必将横扫千军,亲手清理门户!废材怎么了?只要能修炼,他注定是天之骄子!
  • 他来时星河长明

    他来时星河长明

    (宠文)宋妍:“顾熠城,我不想喜欢你了,太累了。”顾熠城:“那好,这次换做我喜欢你。”原本以为这场感情是自己一个人的博弈,但是后来才知道,他才是那个用情最深的人。
  • 超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超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张凡被绑架了,还是被一个美女绑架的,他以为要被割肾,但却送了超能力给他,至于为什么?美女没说,张凡也没问......反正后来很牛逼!
  • 印度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印度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印度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10卷。本书对中国的印度文学研究进行了考察评析,对学科史作了脉络清晰的回顾。从共时性和历时性对中国印度文学研究进行深入评析,既有对总体面貌的展示,也有对文学史和文本研究的分析,对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研究的考察。在研究史的大背景下,对学科的代表人物如季羡林、徐梵澄、金克木、刘安武、黄宝生等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进行了详尽的评价。通过回顾,总结了中国印度文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深入分析了中国印度文学研究的特点,并对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