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7100000005

第5章 我们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2)

人,就像一棵树,根深才能叶茂,初中太小,在对母国文化还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出国,结果可能会东方文化一知半解、西方文化稀里糊涂,进而对自身的归属、价值都出现迷茫和混乱。无论出国还是不出国,出去后留下还是回来,留下后是否加入外国籍,我们是中国人,这个标签是印在骨子里的,如果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事儿,还是要做的,这是根本,不可忘却。

中国人的美国强迫症

王冲

美国赫德森研究所访问学者约翰·李曾在《外交政策》杂志撰文谈“中国的美国强迫症”,认为中国人过分关注美国。

李先生写道:“中国官员和战略家过分关注美国,他们无时无刻不盯着美国。我对社科院一些学者最近写的100篇文章进行研究后发现,约五分之四的文章都是关于美国的——不是想了解美国的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就是讲如何限制和减弱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李先生一语中的,中国人关注美国实在有些过。从学者到学生,从白领到农民,对美国的关注总是比其他国家多。

在李先生看来,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用广泛的新现实主义方法看待国际政治。中国的战略家们认为当今世界的权力分配将决定着明天的冲突。中国人有种观点,一贯认为中国与美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是决定全局的战略竞赛。按照这种观点持有者的想法,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紧张气氛是可以控制的,但永远解决不了。出现紧张状态有着结构上的必然性。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中国文化有着崇尚强者的传统,中国历史的潜规则是最强者说了算。放眼全球,暴力最强者、有可能对中国构成有效杀伤者,美国毫无疑问居于首位。因此,中国人看美国的目光特殊一些,复杂一些,关注也更多一些。

这是从国家关系的角度看,而从中国人内心的思维逻辑看,更有意思。关注美国,其实是中国人尊崇权势的反映。中国的教育,从以前的崇尚英雄,到一度的以王朔为代表的虚无主义,再到今天崇拜权势和金钱,一直缺乏一种平等基因。社会的评价体系也是成王败寇,有权有钱有名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对美国的过多关注,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权力崇拜和金钱崇拜的国际版映像。

其实,从人类的发展看,在西方社会中,欧洲是现代文明的典型,北欧的民生社会主义更是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模板。在欧美文明体系里,美国是最强大的,但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医疗保障等体系不如欧洲,最明显的例子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还在为全民医疗保险而苦苦奋斗。

中国人为什么不羡慕欧洲,而更崇拜美国?除了上面说的权钱崇拜,还说明内心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和平等意识。中国人很多时候在抱怨不平等,但抱怨不平等的人很多时候不是为了追求平等,而是希望自己成为占据优势获利的一方。

学术以及媒体方面也是如此,迎合大众口味,都去研究美国、报道美国,成了美国的义务宣传员,这也是学界和媒体界功利主义的表现之一,和整个社会的浮躁相吻合。

世界不只是西方,西方也不只是美国,在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际,在中国人对世界的感性认知越来越多之际,对美国的这个世界超级大国的认知,也应该更平和,更理性。无需仰视,也无需把它视为敌人,更没有必要太多关注美国媒体说什么,美国官员说什么。美国媒体夸奖中国,未必是好事;美国媒体批评中国,也未必是坏事。以平常心看美国,多角度看世界,自己的心态才会平和。

外国人对中国有哪些困惑

杨佩昌

由于长期在中国和德国两边跑,因此,遇到事情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进行中德对比。以我个人的观察,最让德国人吃惊的是,中国人太能忍了:忍受空气污染、有毒食品,忍受低工资、高物价,忍受贪官的层层盘剥和小吏的欺压,忍受教育不公平,忍受看病难、药价贵。这事要放到德国,早暴怒了,中国人居然很淡定。不少德国人都想知道,中国人为啥不生气?

我无法向他们一一解释,而且也说不完,因为让人生气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家楼下有一个门,走出来就到路边,很方便。遗憾的是,此门只是早6:30-8:30、晚6:30-8:30开。这两个时间之外,只能绕到小区其他大门,这一走就得十多分钟。对于我这样的懒人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我的理由看来也很充分:物管是为小区居民服务的,应该进行人性化管理。为此,我多次和小区物管交涉,但均无效果。物管的答复很有官方新闻发言人的味道:“我们代表小区,得为小区居民安全负责。再说,其他人都不同意,我们总不可能为你一个人而把门敞开吧?”我试图妥协,小心翼翼地商量道:“白天开门,晚上关门,行不行?”物管照样严词拒绝。

为了搞清楚同一栋居民的想法,我遇到人就会问:“这个大门老是关着,很不方便。难道你们没有意见吗?”邻居的回答让我颇感意外:“的确是很不方便,但是大家都绕路,我也就没有意见了。”

这样的回答虽然出乎预料,却也道出了很多中国人的想法:尽管自己的利益受到某种程度的侵害,但只要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大家”,中国人还是可以忍受的。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中国人拿着低于欧美的工资,忍受着高于欧美的房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子,一套没有几百万元人民币下不来。拿着这笔钱,到欧美可以买带花园的别墅了。很多人为了买房,拼尽一生的积蓄,甚至不得不当啃老族和房奴。这事要放到欧美,早抗议无数次了,但在伟大的祖国,人们虽然也有不满,但也只是在网上抱怨两句而已。

中国汽车价格比国外至少贵两倍,如果是高档车,贵两三倍还不止。汽车贵吧,可以归咎于进口关税高、中间环节多,但高价汽油就说不过去了。西欧没有石油资源(英国除外),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令人不解的是,中国的油价居然比欧洲还贵(不考虑税收因素)。同样依赖石油进口,而欧洲的人工成本比中国高五倍以上,按理说成品油价格应该比中国贵才是。退一万步说,价格贵也能理解,毕竟是垄断企业,还要打点很多人,往自己腰包揣一部分,但起码得把油品质量提升一下,免得掏钱买油的人还得用肺帮助清洁空气。即便如此,中国人也并不真生气,因为大家享受的待遇都一样:买贵车、加高价油、呼吸同样的雾霾。

价格离奇的不止石油,还有通讯费。据中新网报道,中国移动在香港的68港元(约54元人民币)套餐包括:1700分钟通话,10000条短信,上网流量不限。而价格相似的中国移动内地58元套餐则只包括:350分钟通话,10MB流量。内地网友质疑道,差距如此之大,“难道我们的生活水平比香港高100倍?”质疑归质疑,电话照打,短信照发。

火车站、地铁安检,这显然是中国独有。这么大的人流,搞安检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最多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每天坐地铁出行,搞得和乘飞机一样紧张。把行李放到检测仪上过一下没什么,但恶心的是安检员拿着个大耙子在身上晃来晃去,还不时会触碰到身体。这种毫无必要的检查对人身权利造成了侵犯,居然没有人认为过分。我问过很多朋友,为啥不反对这种无聊的安检?回答是:“人家这样做也是为了你的安全”、“大家都安检,我为啥要生气?”可我这个人较真,反问道:“除了中国,全世界都不在地铁和火车进行安检,难道中国满处是犯罪嫌疑人?”当然,对方是找不到充足理由反驳的,只好无奈地回答:“中国是中国,外国是外国。”

稀奇的事情还很多,诸如求官员办事要表示意思、借读要掏赞助费、去医院要给医生红包、让老师教好孩子要送礼品等。对此类现象,不满的人大有人在,但轮到自己了,该送还是照样送。这样做的逻辑是,既然大家都如此,自己不做会吃亏。

同类推荐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一群没有绝对是非观念的人,竟然成为那个时代的明星和英雄!《战国策》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书中记录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然而此书流传的版本,顶多只能溯至西汉。形式上,《战国策》是战国中纷纭事件的片段记录;内容精神上,《战国策》选择记录的,不见得是对这个国、那个国有重大变化意义的事件,而是纵横策士对各国政治、军事的游说、影响。《战国策》的主角,不是国与国君,不是历史变化发展,而是纵横策士。《战国策》的重点,在于保留当时有名的纵横家的言谈、行为,凸显在那个时代,这些人曾经如此有势力、如此重要。
  • 水深火热在美国:真妮的北美生活故事

    水深火热在美国:真妮的北美生活故事

    说起北美,你会有什么印象?华尔街、“9·11”事件?还是美国总统布什、奥巴马?你知道美国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吗?旅美作家蔡真妮,用幽默亲切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她和周围的中国人在北美生活的逸闻趣事、她亲身经历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撞击,展现了北美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许多故事读来令人莞尔之余,让人对美国、美国人、美国文化有了具体的了解。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热门推荐
  • 每秒都在升级

    每秒都在升级

    每分每秒都在升级,根本停不下来!一觉醒来,穿越重生,融合升级游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在升级。唐君明走了几步,感觉身体健康了一点点。通用经验+1000,等级+1。唐君明对着某美女傻笑,某美女对唐君明竖起了中指,唐君明觉得班花的形象破碎了。通用经验+100000,等级+5。唐君明拔剑出鞘,杀了一只老鼠。通用经验+10000000,等级+10。……让我修炼十一年,敢叫天地换新颜!
  • 史上最奇葩地府之主

    史上最奇葩地府之主

    我是继承了整个地府的人,我要他人三更死,谁敢留他过五更。
  • 祖母绿

    祖母绿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慈悲》、《手摇花束的姑娘》、《伤害》、《先走一步》、《朋友妻》、《忧愁翻身》、《约会》、《鱼》、《感谢莫言》、《鸡蛋》、《妖怪》等。
  • 喀纳斯湖咒

    喀纳斯湖咒

    人的好奇心在面前。人的恐惧感在背后。好奇与恐惧一前一后挟制人类走过了一二十万年的光阴,走到今天人类仍无法真正看清自己、看清面前和背后的世界……太阳落山了,落到树林尽头那个像牛一样趴窝着的土山背后去了,土山上面的天空变成了半生不熟的西瓜的颜色。每天这个时候,爷爷就拎着一只黑色的铁皮水桶往泉水那儿走,他身后一大一小跟随着白尾巴和它的孩子。白尾巴是一匹母马。那时候我很小,一低头就能从白尾巴的肚皮底下跑过去。
  • 坑塘里的树林

    坑塘里的树林

    正月十六早晨,我们又见到了柴小水。在柴窑村,大家有一天见不到柴小水,都会觉得缺少点什么。要说柴小水本人,并无特别之处。在豫东平原,你很容易见到这样的庄稼汉,身材瘦弱,面皮黝黑,一双眼睛像是刚刚睡醒,却又温和、明亮,让人感到亲切。但不知为何,只要提起柴小水,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柴小水出现在村口时,肩上一定扛着一把铁锨。柴小水所到之处,只要路面不平,他便会用手中的铁锨,从附近挖来泥土,垫在低洼的地方,然后把新垫的泥土踩实、踏平。柴小水是个闲不住的人,你可以说柴小水是全村人的劳动力,即便是一个三岁小孩,都可以随时使唤他。
  • 冒险小王子06:神秘的移动湖

    冒险小王子06:神秘的移动湖

    《冒险小王子》系列书是一套优秀的儿童小说读物。故事中的主人公包小龙,天生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和小伙伴汤诺、于萌萌等人,来到了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纳尤古精灵国度,和小精灵们一起对抗力量强大的邪恶精灵师,挫败了邪恶精灵师一个又一个险恶的阴谋。此系列书刻画了一群智慧、勇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优秀儿童人物形象。
  • 乱世逍遥皇

    乱世逍遥皇

    加班暴毙的肖遥穿越到异世大陆,成了云国太子云逍。生在乱世,本想逍遥一世。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上天偏偏不随人意,云逍摊上一件件乱事。
  • 灵念之祖

    灵念之祖

    为父伸冤,陈森踏上了灵念师之路......
  • 二次元传奇

    二次元传奇

    这里是二次元的世界!白瑞枫这个“偶然”出现的穿越者能否继承前辈们的衣钵,铸造出只属于自己的二次元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PS:萌新新作,缺点只管提,想法尽管说。让我们共同探讨,追随白瑞枫的脚步,也创作出我们的传奇!读者交流群:511454946。欢迎各位加入!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