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2400000002

第2章 总序

八十之年,能有机会选编一套文集,可谓幸甚;书稿粗定,喜后之愧又袭上心头;弄了大半辈子笔头,这张答卷未免寒酸了些。诗人唐湜在为三十五年前旧作写的序言中说:“该临流映照,在这岁月的长河上,我留下了点什么?而在这水波上,我又能留下点什么?”逝者如斯,我能留下的少而又少。

我从小嗜读闲书,放学回家,进大门就掏出小说走着看,穿过三个小院,进屋连人带书包倒在床上继续看,看到吃中饭才放下。进了中学,图书馆数我借书最勤。直至现在老眼昏花,仍是不可一日不读书。后来走上写作这条路,一些“不懂行”的长辈和同学认为是顺理成章,不知道读书和写作是两回事。我很明白自己的劣势:人生平淡,涉世不深;读书杂乱无序,囫囵吞枣。这两条正是文学写作的致命伤。再加上不善于自我规划,种种念头,十不偿一,到头来只能是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我的写作历程,非常醒目地分为两截:“文革”前十年总共不到十万字;文革后四十年大约一百五十万字,两截之间是十年空白。年龄和阅历固然也是原因,但主要是时代使然。在我这个年龄段的文友中,类似的例子不少。

我学习写作,开始是写诗。一九五六年读到艾青的叙事诗《黑鳗》,觉得这种体裁好学,就用一位乡兄讲述的民间传说,写了一首《鱼鹰王》,寄给韦君宜主编的《文艺学习》,居然给刊出了,还配了几句编者评论。后来又在报刊上发表了些民歌体的短诗,但很快就明白自己无诗才,及时抽身,不再花精力做无用工。

不写诗了,也写不成小说。当时文艺政策是写工农兵,我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对三种法定主人公根本摸不着风。一九六〇年年底,因“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大饥馑达于极点,我奉派参加农村整风整社工作队,去到乌蒙山区农村。这段经历,于我是一堂震撼灵魂的人生大课,让我睁开了正视社会的眼睛。近一年后回城,觉得有点生活基础了,才写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包谷熟了》,采用的还是“背面敷粉”的手法,主人公是个农村小孩,肤浅得很。后来调入新闻部门,又奉派参加报告文学写作组,在黔北一个地气回暖的富裕村寨,与农民朝夕相处了大半年,写出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纪实散文《夫妻》。但随即来了“四清”运动,仓皇离村回单位参加运动,这篇《夫妻》也和同组文友们的文稿一并上缴销毁。机关运动结束后,我被下放乌蒙山区当中学教师。

从省城突然到山区,没有了书店、影院、剧场这几项城市因之可喜的“硬件”〔其实当时这三“硬件”也都有名无实了〕,没有了可以聊文学艺术的朋友,一时间难以适应,浑然不知这是塞翁之福:不到半年,“文化大革命”横空出世,搅得周天寒彻,我才发现上天把我从大漩涡送进了避风港。原在单位〔省广播电台〕的同事们卷入政治狂潮,兄弟阋墙,此消彼长,把时间精力用来打派仗,争话语权;而我在大山里却白拿工资读闲书。山区中学固然无什么藏书,随身带去的百来本却都是耐读的经典。从小爱好的篆刻书法也捡起重温。但心境很荒芜,很茫然,因为省城里,还有父母亲人〔我家被居民委员带着“红小兵”抄了两次〕;我自己头上也不知会不会掉下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在阅读的书中世界,常与妹妹书信和造反小报所描绘的现实世界相交错,引发种种联想。当时对写作已完全绝念,完全没想到还会有一天,能把这些联想中的人物〔顾贞观、纳兰容若、龚自珍、秦桧、朱熹等〕一一写出来。

一九七二年冬,忽然间峰回路转,几个“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受到极峰斥责,各省市又开始“大抓”戏剧创作,这股东风把我吹离山乡,吹到贵阳剧团任编剧,写了两三个本子。一九八〇年参加筹建贵阳市文联,算是得其所哉:协会和刊物工作为正业;写作为副业。于是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小说、散文随笔、戏剧影视,乘兴而作,兴尽而止,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一九九八年退休后,烦人的事没有了,读书、写作和书法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几本有整体构思的书都是退休后写的。

退休后几乎专写散文了。上中学时从语文老师袁愈荌先生借得《中国新文学大系》来读,特别喜欢的是周作人和郁达夫选编的两卷散文。但后来学习写作,却不敢涉足散文。那时文学只准以无产阶级感情写工农兵,流露个人情绪是大忌。从延安进北京的作家萧也牧写了个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就被认为有“小资情调”而弄到革职潦倒。“文革”结束后,“伤痕文学”冲决雷池,局面改观,我才写了第一篇散文《蚕思茧绪》,发表在新办的《创作》丛刊上。一九七九年前后,人民日报文艺部的吴培华女士到贵州组稿,省作协为她约了一些作者分别交谈。我说自己阅世不深,只宜写散文和历史题材的小说;她记住这话,回去后来信约稿。我寄了篇《乌蒙杜鹃》去,承她很快发了。以此开始,我陆续寄去六七篇,她都发在了《大地》副刊上。小说只寄过一篇写龚自珍的《放梅》,终审认为不合时宜,毙了;她把编稿寄还给我,几年后重写为《落红》,发在《花溪》上。培华女士年纪比我大,不久就退休了。后来我几次想联系她未果,最近偶然有个机会,却得知她已谢世了。我一直感念这位老大姐。

系统地写陈年旧事,始于《一个人的安顺》。童年记忆一大堆,几十年里一直贮藏在心里。原计划写成小说,还几次设计过人物,拟过大纲。但总是不对劲,那些散乱的人和事顽强地拒绝合并、归纳和改造,故事怎么编都觉得落套,一搁几年。偶然在书店见到帕乌斯托夫斯基〔是我青年时代非常喜欢的作家〕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皇皇巨帙由众多带标题的小故事组成。我从这种结构得到启发,决定写成一部积木型的系列散文。先是在故乡的《安顺晚报》连载,载完后将全稿传给挚友钱理群兄看。他在安顺工作过十七年,读了很高兴,不仅为写长序,还推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杜丽女士。几天后接到杜女士电话,说决定做成图文书,让我尽快搜集一批老照片寄去。这样顺利和快速,出乎我的想象。而且,她通过电话了解我的写作计划后,就提出往下做“贵州人贵州事”书系的想法。一位翻译家在文章里说:一本书的作、译者遇上什么样的编辑,是至关重要的。我很幸运。以后此书收入《人与岁月》丛书,她又编了一次,对内容十分熟悉。几年后与其妹玲玲游安顺,许多地方和物事她都能联系起文字来;我的老乡们也看她俩跟老朋友一样。后来的《物之物语》和再晚些的《茶味行役》也是由她做的。这三本系列散文,基本上反映了我从小到老的亲身经历。有一位年轻朋友好意要为我写传,我敬谢不敏,他不屈不挠,拉出一份年表交我核实,我就扣住不还了。我辈岂配立传。如从平民生涯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旁注这个角度说,这三本小书也就可视为我的自传。我从小到老用眼多用嘴少,动脑多动手少,往好里说顶多一“草根观察员”,我这个“传主”是活在别人身上的。

小说两卷,一卷为历史题材,一卷为儿童题材。前一类是神驰百代,心系今生;后一类是因为我天生喜欢观察幼儿,他们的说话和行为常令我惊喜不已,趣味无穷。小时候最早读到的外国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和《简爱》,印象最深的也是主人公童年生活部分。但我写儿童,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儿童文学,比较适合于我这样喜欢小孩的成人读者,类似契诃夫的《万卡》这种以成人趣味写小孩的作品,他的集子里有多篇这种小说。

《子午山孩:郑珍人与诗》是我的一次尝试:用一种“人诗互证”的写法,让我喜爱的这位贵州大诗人、被誉为“清诗冠冕”的郑珍〔子尹〕走下学者的书架,走进普通读者的视界。这本书的责编仍然是杜丽女士,并得素所尊敬的诗人邵燕祥先生为撰序文。

芜杂文字两卷,一卷偏于人事,一卷偏于议论;选自历年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长短文字。

编入本集的文字,大多作了一次文字手术,只令瘦身,不变原意。我是个语言简约主义者,视赘字赘句为寇仇,一见就打,不能自已。这次就算是定稿罢。

因容量有限,现实题材小说、戏剧影视脚本,以及书法篆刻作品,都不在编选范围之内。

前人有一句含着苦笑的诗“少不如人今且老”,正是我此时的心情。

二〇一六年元月十六日于适斋雨霁

我已久离了我的故乡,

我看它,俨然和昨朝一样……

——屠格涅夫本卷说明:

本卷收系列散文《石城安顺》(原名《一个人的安顺》[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〇四年五月第一版]);收入该社《人与岁月》丛书时改题《安顺旧事:一种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一年八月第二次印刷)。

同类推荐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2:索福克勒斯悲剧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2:索福克勒斯悲剧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栖真之地

    栖真之地

    多年来桑子一直在诗歌甚至现实中寻找着她的“栖真之地”。由“栖真之地”出发,桑子的诗歌语言具有典型的“梦幻”性——与日常生活相对应的一个文本和精神世界,“通过一个梦境完成一生一次的倾诉”。这一世界如此切近而又遥不可及。从这点上来说,桑子完成的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梦想的诗学”。由“梦想”出发,桑子近年的诗歌几乎是在完成“同一首诗”。这不由让我们想到当年那位伟大的诗人所说的——穷尽一生只为写出一句伟大的诗行。是的,每一个诗人穷其一生只是在完成“一首诗”——这首诗包括他几乎所有的诗歌可能性和个性风貌。“同一首诗”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像油画一样不断累积和叠加。这需要时间之水的反复冲刷、沉淀,正如水成岩一样的艰难。
热门推荐
  •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为什么服装店的镜子要斜着放?为什么商场里的导购员总是说“咱们”?为什么你总觉的别人买到手的东西比你便宜?为什么女性不买东西也喜欢逛商场?为什么超市里的口香糖摆在收银台旁?你明白这些奥秘吗?你是否意识到其后的心理动因呢?……消费,每天都避免不了。每天看一点,你会发现,成为购物达人如此简单!
  • 凤落似锦

    凤落似锦

    【甜爆玄幻】整个玄仓大陆,凤府二小姐的易容之术是最厉害的,可半路杀出来一个花阁阁主。自从凤落去找了花阁阁主之后,这个妖孽一般的男子就对凤落图谋不轨。“花白邪!你到底要干什么!”“干什么?落儿你不知道吗?”某男子妖孽一笑。再次相见,花白邪摇身一变,身份变成了整个玄仓大陆最神秘的人,帝尊! 凤二小姐也是很疑惑。 虽说这凤府二小姐玄灵之术为零,可自从遇白尊大人之后,玄灵之术飚到高峰。 【男强女强超苏】欢迎入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语言陷阱

    语言陷阱

    或许,在这个世上没有不说谎的存在。对于人生,大概尽是谎言堆砌的吧。当我明白自我批判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就懂了一句话:有的人是天命不凡,有的却自命不凡。我,是后者。
  • 走过荒芜的年少

    走过荒芜的年少

    懵懵懂懂,兜兜转转,走过苍白的童年,踏过荒芜的年少,迎来不是岁月静好的今天。谁不是人世间匆匆过客,但谁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故事的好与坏精彩与否都不一样。谁的青葱岁月,谁的花样年华。
  • 福晋不好当

    福晋不好当

    现代女外交官穿越到古代,力挽封建大厦之将倾的狂澜。然而开局却只是一个爹不疼娘早死继母不爱的小白菜,嫁了个郡王还被小三了。这力挽狂澜的终极伟业看起来似乎有些遥遥无期啊......皮一下很开心的女主X外表良善实则腹黑的傲娇男主。男女主“双贱合璧”。
  • 星河入梦:你入我心!

    星河入梦:你入我心!

    这世间,因果报应,皆有定数。在数千年后,有人问煌漓,为何常年守在星云山上?煌漓只淡淡一笑,不语!眼眸凝望着这九州大地,似是追溯到了很久远的时候。“这九天,没有了他,我活着又有什么用?世上那么多的痴男怨女,真可笑,最后,却还是终以遗憾画上句号。”“我活着,就是最好的折磨。”她知道,那个骄阳似火的男人,再也不会回来了。渊明:“星河入梦,你入我心。”这是煌漓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情话。因为是你,才会不同。其实你也入我心了!
  • 一起同过窗之暖暖

    一起同过窗之暖暖

    简介吗??简单明了。一起同过窗同人。就这样。新书《全民武修》已经发布,求各位书友支持。
  • 我俩说好一辈子

    我俩说好一辈子

    【宠文】这是一个警夫甜妻的故事“我现在一无所有了。”“没关系,我养你。”田暖踮起的脚尖,双手紧紧攥住了他警服的领口,闭了眼,轻轻吻上了他的唇。郑伟光伸手将她拦腰抱起,开口道,“我不吃软饭,倒是田医生你,要吃我一辈子硬饭了。”
  • 轻轻松松学国学

    轻轻松松学国学

    “国学”是中国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涤荡我们的心灵,还能鼓舞我们生活的勇气,增强我们工作的信心,健全我们特有的人格,养成有益于我们自身、有益于我们家庭、有益于我们国家、有益于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良好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