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2400000005

第5章 马帮过街

云南。江南。小时候,这两个地名令我无限神往。云南带给我黑大头菜、山柳红、韭菜花、昭通梨和火腿,还有篾斗笠。江南带给我那么多凄婉怅惘、低回不尽的思乡歌曲。云南只在橱柜里,江南只在吟唱中,但我这个生活在白日梦里的小孩,用想象恣意描绘它们的模样,想象自己在其中徜徉。久而久之,素昧平生的云南和江南变得非常亲切,甚至,用时尚名词来说,成了精神家园。

给我带来江南的,是宁肯流亡三千里不做亡国奴的下江人。给我带来云南的,是马帮。

我外祖母是大山帅家的姑娘。她有两位侄子,兄弟俩迁居城里,经营云南斗笠。这炮台街帅家,是我母亲走动最密切的娘家亲戚,也是我最乐意跟着去玩的人家。他们家人丁兴旺,男孩尤其多,屋子里永远熙熙攘攘,媳妇们永远在大厨房里忙碌,全家最尊荣的老太太和当家长媳永远静坐在上房里,恰像贾母和王夫人。处处显出有一种“老规矩”笼罩于上。我家就没这种氛围,更没有那些巧手嫂嫂们过年必做的“印拓粑”、“粑粑果”和“泡果”。印拓粑用木模压成几种花样,点上胭脂红的梅花印。粑粑果类似后来流行的虾片。泡果是特制的粑粑果,厚如牛皮,硬如木片,放温油里一炸,看着看着就胀成香肠一样的圆胖子,团头团脑笨得可爱。据说做泡果的糯米要浸在水里半月以上,然后舂研、过罗筛,手续很繁复。他们家的人也特别吸引我。云帆大舅不吃鸡,只吃鸡蛋,让以鸡肉为第一美味的我十分纳闷。那位白皙小巧、清秀利落的大嫂,居然肚子里有一条活蚂蟥,一会儿到了这里,一会儿到了那里,她都知道。这是她在厨房做饭口渴了,顺手操起大水瓢,咕咚咕咚喝一气,把那条蚂蟥喝了进去。那大石缸四壁长了青苔,老水瓢通体黝黑,厨房里光线半明半暗,那小小的异物,实在是很容易混过关口的。每次我去,总要怂恿母亲询问这条蚂蟥的近况。大嫂总是笑盈盈地摇晃着金耳环,用浓重的乡音说,还在那里的。直至我离开家乡,她和它还是相安无事地厮守着。这像是一则《聊斋志异》的佚文,但她的小叔子学剑表弟是可作人证的。后来听说蚂蟥是没有了(是手术取出还是死于腹中,不详),但大嫂后来也没有了。

在我心目中,云南与炮台街帅家是合二为一的。关于云南的种种知识,都从这儿听来。云帆大舅还特制了一顶小斗笠送给我。体制比成人斗笠要小些,竹篾特别细,里面的一圈黑白图纹中,编了一个我的乳名。每年清明上坟,我就戴上它,足蹬麻草鞋,掮着大风筝,到春风料峭的山野里去。一次,云帆大舅说,云南有一种特殊的小马,叫“猫狸子”,比一只撵山狗大不了多少,又驯善,又耐劳,还走得快。我立即提出,请他下次带一匹来给我。云帆大舅笑着答应了。当然后来并没有实行。若干年后忽然省悟:所谓“猫狸子”,不就是“毛驴子”么!从小到老,一切具体而微的东西,比如具峰峦壑穴的奇石、有纵横参天之势的树桩、形神俨然的面塑人物,以及课文里描写的刻着东坡与客夜游赤壁故事的胡桃核等等,无不令我心喜。有一次我母亲的寡嫂搬家,有几个白木雕的小神像非常可爱。我开口讨要一个,舅母说,那是菩萨,要供的。我说,那就等供完了再给我。此事在家中传为笑柄。菩萨是要世世代代供下去,永远供不完的。

云南既经成为心仪之地,云南马帮过街,当然是要驻足观赏的节目了。马帮规模不一。小孩一看见马帮过街,就要数马有几匹。通常三五匹即为一帮。如果哪一次数到十匹上下了,就精神一振:碰上大马帮了!马们总是显得疲乏冷漠,负着很大的驮子,低眉顺眼地走。蹄铁踏在石街上的声音很迟钝。连马帮最诱人的标志,那马颈上的铃铛,也变得吝啬,只在马们甩动肮脏的鬃毛驱赶苍蝇时,才懒洋洋地喑哑地响两声。我目送这些从西门来往东门去的马队,眼看它们在暮色中踽踽而逝,心里就会涌起一阵莫名其妙的憧憬和怅惘。

忽一日,一支浩浩荡荡的大马帮由西而东,穿城过街,给小城带来一个未经预告的节日。偶然碰上的路人和闻声而来的市民,夹道观看。这支马帮共多少匹马,我数了,数不过来,眼数花了。反正带头马已过了小十字,钟鼓楼门洞里还在一匹接一匹地出来亮相。想想总有七八十罢。头马项扎红绸双飘带,绒绣球垂下两耳,鞍上斜插一大面三角锯齿旗,铃铛项圈中央吊着一只特大的铜铃,在一片脆而碎的叮当声中,威严地低五度咚嗡咚嗡。后面的马们颈边都垂着红带,项下都挂着铃铎,隔三岔五也插三角旗,但颜色旧,一副饱经风霜的模样。在一片杂乱而又和谐的铃铎交响中,马哥头们矜持地走在马队与看客之间。一色的打扮。上身是几层各色“短打”,除了贴肉一件白的,扣上密密麻麻十来对布绊扣,其余青的黑的黄的,层层散开。好几个还披着灰白色的赶毡大氅,无比剽悍,令我仰慕不已。头上是黑布大包头。腰系大带。下身黑长裤,两只裤脚宽大如裙子。我听炮台街长辈说,这种裤子,一是透风凉爽,二是便于在山路上边赶路边撒尿。看客们赞叹地看着。马哥头们俨然地走着。一条街只有一片嗡嗡的马铃声和哒哒的马蹄声。

忽然大十字那边的观众喧哗起来。我周围的大人们伸颈观察之后,说是看见猴子了,马队到尾巴了。说是这只猴子是马帮的大管家。宿营时,就靠它看管马匹不要走失,以及报警。次日早晨,马哥头们吃过饭,整队出发,猴子把铁锅里的锅巴抠吃完了,把锅往头上一扣,追上大队,跳上最后一匹马的背上,执行“断后”的任务。说话间,观众们哄笑起来。却是那猴子见众人围观,发了人来疯,把马背当成一条路,纵前纵后,胡乱敲打它认为走得不好的马,吱吱吆喝,观众越喝彩,它越来劲。

好景不长。虽然马帮很大,又走着阅兵式的缓慢步伐,终于消失在东门坡外。看客们又各还其所,各行其是去了。只剩下我还在痴想着它们如何威武雄壮地走向了天涯海角。

与云南相关联的事远不仅此。举其大者,先是修建滇缅公路这项二战中的重要工程,传来许多修路中遇见巨蟒的传闻。其中最富想象力的,一是说修路人偶见远处一座小山,凡飞经山顶的鸟雀,都成群地坠落山头,无一幸免。好事者走近去观察,才知是一条大蟒盘旋如丘,仰头向天,一有鸟雀飞越,就张口吸气,那气流把鸟雀直拉下来,落入其口云云。又说修路民工觅得一个山洞夜宿,次日不见一人出来。派去催促的一拨拨人也有去无还。后来逃回一人,才知洞内有一条巨蟒,踞地张口,上下颚顶着洞壁,进去的人径直走进它长腹之中云云。又说入缅军车在新筑成的公路上夜行,昏暗的车灯照见路边一根大电线杆,行进几公里还不见电线杆到头,下车一看,原来是一条大蟒云云。这些故事里的大蟒蛇,最后结局都是被重机枪或小钢炮处死。这令我感到十分惋惜,觉得应该捉住关起来供参观。随即是兼任安顺警备区司令的戴安澜将军率青年军入缅。此前大十字武庙门外,街檐下摆着长桌,招募青年军战士。大姊明端当时是安顺女中的初中学生,报了名回家才告诉父母。后来当然没去成。但当时血战方殷,青年军是凌晨衔枚开拔的,市民事后方知。不久,从西门到东门的更盛大场面又出现了一次,却是戴安澜师长在缅甸壮烈殉国,遗体经过安顺赴省了。这场路祭,氛围非常悲壮肃穆。集队的学生、公务员和自发的市民,从西门到东关夹道肃立,路两侧摆了许多祭桌奠帷,香烟缭绕。戴师长灵柩缓缓过处,两边响起痛哭啜泣之声。当时战局十分险恶,难民们背井离乡的凄苦,市民们忧心如焚的恐惶,以及平日对布衣蔬食、平易质朴的戴师长的好感,借这个场合尽付一恸。

有了这种种因缘,云南乃成了我童年幻想的源头之一。后来看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竟有故人重逢的亲切感。再后来,一有了出门旅行的机会,我的首选就是云南(以次是江南),亲身印证了云帆大舅的描述和徐迟对云南所下的六字考语:“美丽、富饶、神奇”。见识了由一匹大梁子、一片大林子、一座大海子、一个大坝子所构成的一处又一处诱人的土地,比我儿时的幻想还美。

同类推荐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飘逝的歌谣

    飘逝的歌谣

    现在,我站在城市的中心,身边刮过的是更加呼啸的飓风,内心经受的是更多深不可测的夜晚。我所置身的周围是更多的泥泞和险滩……但我已经不再恐惧和畏缩,我已学会了挑战和跨越。作品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反证和彰显了事物的特性,内容广博,叙述满含深情,语言表述精炼。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丧

    这年冬天,我在沐川寒冷的细雨中与宋氏兄弟夜夜吃酒,太阳好的时候在门前溪沟边的芙蓉树下喝茶。面对绵绵的青山,我写了《宿疾》,试着用《丧》这台时空机器制造一只能看得见的时空匣子,结果成功了。而且这种方式表达之完美令我惊叹不已。在这场与死亡赛跑的游戏中,我们比《丧》更清晰地看见佃户、窑户一家、父亲以及打井的汉子们死亡过程的每个细节,而且每个细节都是致命的,都是自己和其他人逃不过的必死无疑的死亡陷阱。全部的细节既同时呈现在我们眼前,又是每一个细节的发散。在我看来,这些死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何种方式来写死亡。
  • 人生没有返程票

    人生没有返程票

    梁衡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本书是梁衡五十年散文创作精华集,“山水有大美”收录的是梁衡的游记散文精粹,包括《壶口瀑布》等名篇;“把栏杆拍遍”则将千年寒暑道尽,历历人间兴衰遍览,目之所见,即可入纸,山水人物,莫有不议。揽千杂于纸上,凝一思于笔端,本书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念无妖

    念无妖

    那一世,她生于天庭之上,百鸟朝凤,其光璀璨。她被认作神之子,拥有万仙所妒的神躯。她初次历劫,在历劫中遇见一名凡人少年,她想许少年一世长安无灾,但后来,她因失心忘了少年,少年死于她手。她救济,在奈何桥上遇见一名男子。救济凡尘的她为了令一名男子将他亲手杀死,殊不知,这名被她杀死的男子,才是她的真心。而她的命运,就是忘记。她于千年后又遇见了他,他委身相随,可她,偏偏又记不起他……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感恩亲情,是我们情感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会感恩亲情的人,无疑是一个善良的人。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我家系统会作妖

    我家系统会作妖

    蓝溪一分钱没花买了一个衣柜回家,谁知那个衣柜竟然是一个换装系统,天天让蓝溪穿它的那些奇装异服上天入地的四处作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武天尊

    神武天尊

    同门诬陷,丹田被毁,命魂被废,少年不向命运低头,妖兽的功法就是我的功法,妖兽的力量就是我的力量,妖兽的命魂就是我的命魂,于困境中崛起,走出一条不同于其它人的路……成就神位,威压万古。
  • 黑界地

    黑界地

    《黑界地》是我生长的鄂尔多斯高原,秦汉时期曾有过极其灿烂的农业文明,那时郡县林立,直道横穿,后又沦为沙漠草原,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好牧场。成吉思汗的灵寝就供奉在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蒙古民族的圣地。我的长篇小说《黑界地》就是写的一百年前,清王朝开垦鄂尔多斯高原,在草原上建起了无数垦局,洋人、商人、王爷、军阀、地主组成利益团体,他们用尽权力、才华和智慧,掠夺民脂民膏,糟蹋蒙古人的牧场,疯狂种罂粟,用钱欲鼓动庄户人的野心黑心,最后,黑界地被搞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结尾之时,我让金老万即书中的主人公悲壮地扒开了黄河口子,把五里垦局和吞噬人良知的黑界地泡在了滚滚黄河里。
  • 你是我的人质

    你是我的人质

    作者简介:鲍贝,一九七二年出生于浙江象山,现居杭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爱是独自缠绵》、《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散文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在《人民文学》、《作家》、《山花》、《文学界》、《西湖》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万字。短篇小说《空瓶子》选入《二〇一〇年度中国短篇小说精选》。春小坤带着黑社会的人去上海讨钱了。
  • 醒在末世前

    醒在末世前

    当从梦境醒来,睁开双眼,秦汉已经踏上了一条救世主之路。
  • 重修之戒尊霸道

    重修之戒尊霸道

    曹曼宇本来只是一个生活的无忧无虑的小修士,没想到却牵扯进了一场风波之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自爆之后,却到了仙界。为了能完成报复,他斩仙帝,战仙尊,在仙界掀起了一场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