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2400000007

第7章 小戏台,大戏台

我小时候把看京戏视为最高享受,暗暗崇拜那些唱主角的演员。虽则大人都瞧不起他们,说起“戏子”二字无限轻蔑。

先父是创业者,对吃喝玩乐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玩乐尤所不屑。我却生来耽于幻想,喜爱的是小说、字帖、戏剧之类的闲物。写字是受鼓励的,读还珠楼主是可以偷偷进行的。电影话剧也不被反对。唯独看京剧难。父亲是安顺大戏院的股东,持有一个免费看戏的红皮折子,他却交给挑水的刘大哥去消遣,不让我们染指。他主要是对旧戏班有成见。与两个姐姐随母亲进戏院,最为理直气壮,但这种机会不太多。我曾受同学怂恿,一起偷看了连台本戏《封神榜》的雷震子出世一集,目的在于看雷震子背负文王冉冉升天的机关布景。自始至终心惊肉跳,何曾看得进去。只盼文王尽早飞天,好及时赶回家去。然而这点噱头是必须最后才出现的,散戏已是午夜十二点了。一路飞奔回家,父母和另外一些人已等在院子里。一问是看戏去了,父亲一言不发转身进屋,母亲一顿痛骂。是否还挨了打,记不得了。后来猜想,全家人不知找了我多少时候、多少地方,心里很歉疚。同班好友薛和灿可以自由看戏,因为后妈不管他。他常在教室里模仿昨晚看来的丑行马志宝的数板,什么“上山流水唏哩哩哩哩,下山流水哗啦啦啦啦”之类。另一位倪君(忘其名)更令我妒忌,因为他头晚看了苗溪春陪路过安顺的杨玉华,唱了一次杨(小楼)派的《霸王别姬》。我从小爱看苗溪春的戏,特别是他的关羽戏。有一次吃了晚饭,到前面店堂来玩,店员大朋友罗启明说,苗溪春带着全新的行头从昆明来了,下午有人送来了《古城会》的票,怂恿我去讨来一道去看。我犹豫又犹豫,受不了这份诱惑,硬着头皮去向父亲开口。他正在宴客,气氛很热烈。他沉吟片刻,居然给了我。我与罗兄赶去,戏早开了,但大轴的《古城会》还早。等到关羽出场前,那一通锣打了足足两分钟,令我兴奋不已。二十多年后,在乌蒙大山里教书,给学生组织宣传队,开台前也打了两分钟锣鼓。事过年余,一位公社干部见到我还提起说,那通锣鼓太激动人心了。他不知我是小时候从苗老师学来的。

抗日战争中后期,大批难民涌入安顺,给小城带来短暂的苦中寻乐的繁荣。许多辗转于非沦陷区的京戏好角,都曾在安顺露演。多年以后,京剧知识多了,回忆起来,海派戏占多数。我看戏虽不很自由,却也几乎没错过他们的拿手戏,可见为看戏很有点钻头觅缝的精神。待到抗战胜利,归心似箭的流民们争先恐后离开安顺,小城就骤然冷落下来了,到处空空荡荡,令爱热闹的小孩无比寂寞。

自小到老,我对那些身怀绝活的艺人们都心存敬畏。大约因为自己做什么都不十分用力,就佩服苦学的人。流光溢彩的舞台,具有神秘的魅力,那时我觉得连那些龙套底包也不寻常。其实心里也明白他们是卑微可怜的。有一个丑行,晚上登台,白天挎着竹篮走街串巷卖葵花子。因扮过皇帝,一从东大街经过,店员们就叫他“卖葵花的皇帝”。有一位二路老先生叫谭富龙,会戏不少,但总是无精打采的,也没有嗓子。有个星期天,随罗启明兄去戏院玩,见谭富龙在前台的黯淡光线中,正给一位票友说徐策跑城。还是那样闷恹恹的,不久就贫病而死了。

坤伶即女戏子们的命运,不知道应说更悲惨些呢,还是应说略好一些。她们多一种改变环境的可能:嫁阔人。一次我上学路过钟鼓楼,见墙上贴着戏报,一位叫曹丽君的坤角来安顺演出。那时候的规矩,所有挑梁的角子,都要加上种种头衔,如谭派正宗、勇猛武生之类;女角就夸张成什么美艳亲王、劈纺皇后等等,类似今日的天王巨星。等而下之者,连“风骚花旦”的字样也公然出现在大戏牌上。为曹丽君加的荣衔是什么,不记得了,但她的剧目正是纺棉花和大劈棺。这是两出海派玩笑戏,当时很走红。真正公认的劈纺皇后童芷苓有绝活:在剧中学唱四大名旦乃至更多流派和行当的唱腔,惟妙惟肖。等而下之者,往往唱民间小调、流行歌曲,甚至演成庸俗色情的东西。所以两戏很为正统观众所不屑,还一再被禁演。曹演得如何不知道,但她的戏报很快就撕掉了。似乎三天打炮戏也没唱完,就被警备司令蔡雨时娶为小星了。蔡住南街,是我上下学必经之路,于是就多次见到蔡司令胳臂挂着个娇小柔媚的女子威严踱步。

大约也是这前后,我家二进的左侧小屋,借住给一位姓东的营长,其妻很年轻,相貌端庄,脸无血色,没见笑过。穿着也十分朴素,像个在校女学生。她的本领是能唱清醇苍凉的余派老生。琴师就是她父亲,十分苍颓恭谨的模样,不知另住哪儿,每天过来操琴,女儿唱。我出进经过,遇上在唱,就驻足而听。我听唱片多,能辨好坏,她确实唱得好。店员也常站在院子里听,无不赞赏。有一次,小屋里很多客人,那女子正自拉自唱,才知她还有此绝活。忽一日,一个青年女子风风火火闯了来,扭住东营长大吵大闹,惊动店员和我们小孩出来围观。玲珑姣好,一口吴侬软语,虽是撒泼骂街,也有点音乐性。听听就明白,这是旧欢探得新欢的金屋,前来寻衅了。东营长恼羞成怒,拔出驳壳枪相威胁,那女子毫无惧色,拍着胸膛叫他开枪,江湖豪气可掬。大家纷纷解劝。那位岳父更是死死抱住东营长拿枪的胳膊。女子终于留下这事没完之类的话头,悻悻而去。余派女老生一直躲在小屋里没露面。不久东营长带着她搬走了。当时我虽是小孩,却也明显感到此女过得不快活。至于那位泼辣的风尘女子,还在东门坡看见过她在一间小屋出入。显然她也是一个坤角,不会是正式的营长夫人。

隔了一段时间,驻扎安顺的荣誉军人第七临时教养院的军官们忽然要在安顺大戏院唱一场戏。如今回忆,此前戏院发生过一次伤兵因看白戏与守门人发生冲突,抱着冲锋枪扫射的事件;可能这场戏就是经人斡旋调解后,表示释嫌和好的行动罢。那晚戏码很多,前面由戏班演,如今全无印象了。后面唱主角的,是几位“由内行变票友”(与票友下海相反)的军官太太,姓名和身份都用大字写明立在台口,如“特烦蔡司令夫人曹丽君女士”等等。戏班垫演的剧目演过,压轴戏是一个拥有两位戏子太太的军官,与其中一位合演《游龙戏凤》,这出表演正德皇帝微服出游,在梅龙镇小酒店中调戏店主小妹妹的戏,我从小非常反感。那位军官的下流表演和台下看客的放肆哄笑更是讨厌极了。几十年后,我还在谈戏的文章里骂这次演出。大轴是那另一位戏子太太和曹丽君的《贩马记》。蔡夫人曹丽君饰李桂枝,还则罢了;那位太太扮的小生赵宠,实在出色得很。唱得固然宛转圆润,身段更是举手投足无不美妙,引起彩声如潮。现在回想起来,她大概本是越剧艺人。以越剧小生的身段演昆曲,自然更显得潇洒倜傥,而又带一点柔媚了。散戏后走在凉爽的街上,听见一条苍老的嗓子用外省口音在嚷:“《贩马记》看得多了,没一次有这样好的做工!”

这一场荣军与戏园子的冲突,结局是化干戈为玉帛,但当时的情景却是十分严重的。多年以后,苗溪春老师向我说起,还有点谈虎色变。安顺大戏院的结构是倒的,观众进场,先经过后台、前台,才到池座,转身坐下看戏。其时苗老师正在后台扮妆,正好对着街口。忽然之间枪声大作,子弹飕飕穿壁而进。他全然蒙了,反应不过来。幸亏老板刘宝庭是行伍出身,有临战经验,一把拉着他逃向侧屋,方脱此难。

荣军院的戏迷似乎特别多。其中有一个下级小军官甚至脱离军籍,以票友下海,加入戏班。那晚的大轴戏《武家坡》我也看了的。他唱薛平贵,当家青衣新艳霞唱王宝钏。露了这回脸,次日起就属底包,只能扮老家院什么的了。上行下效,所以荣军们天天要看白戏,耍横撒泼,场外几乎天天闹事。当局为此在末排设了“弹压席”也不怎么顶用,终于闹到提枪横扫的场面。

抗战胜利的爆竹一响过,归心似箭的流亡客们退潮般迅速消失。戏园子失去了最主要的需求者,也就立竿见影地萧条下来。这时候还不离去的艺人,也真是无路可走了。刘汉培算得上湘桂滇黔的名老生,也已落到骨瘦如柴,有气无声的景况,眼看随时可能倒毙沟壑,那些戏份最低者,可想而知。但这个生存能力顽强到不可思议的群体,多数人终于熬过了鬼门关,迎来了不虞饥寒的新生活。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今天说到的这些优伶,算算该是老死殆尽了。如果其中还有一二耄耋健在者,他会忽然间心血来潮,念及居然有一个当年的戏迷小孩,还没忘记半百年前的城西旧事么?

民谚有云:“戏台小人生,人生大戏台”,一点不差。

同类推荐
  •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壹力文库)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壹力文库)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精选了现代文学家沈从文关于湘西和凤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涵盖了他《湘行散记》中的一些精彩篇目,同时也选取了少量他其他时期的散文佳作,以期较全面地呈现沈从文的散文创作成就。
  • 黄土地 乡亲们

    黄土地 乡亲们

    1970年5月到1975年10月,我在晋东南度过了5年半的插队生活。那5年半,让我认识了中国社会,了解了生活底层,奠定了我以后人生的基础,留下了一生最难忘的记忆。我始终认为,没有那一段生活经历与磨砺,就不会有后来的我和我的人生。这里记述的是我所生活的农村现实,可以说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样本,或许有助于现在的人们了解那个年代。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隐去了某些地名、人名,同时尽可能少写与农村现实关系不大的知青生活,但这里记述的人和事都是真实的,并且许多依据是我当年留下的日记或书信。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灵魂的独语

    灵魂的独语

    “言必胜希腊“,“我们都是希腊人”,生活于现代西方人为什么对那个久已逝去的古希腊文明如此情有独钟,为什么对那个曾活跃于地中海的蕞小民族如此神往?这是因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人是西方人公认的文化祖先。就是这个由大约200个弹丸邦组成的希腊民族几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热门推荐
  • 原始大时代

    原始大时代

    一觉醒来,林洛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原始的世界。这里有身穿兽皮的原始人、有早已灭绝的史前巨兽、有无尽苍茫的原始密林……更有神奇的异草灵石、守护部落的灵、以及凶残嗜杀的凶兽……
  •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很多人觉得自己职场浮沉多年,已深谙职场之道,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些揣在领导心里的盘算,潜伏在深处的游戏规则你未必知晓,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你职场走向的关键。本书通过发生在经理助理爱琳娜、市场部经理郑言、市场部助理许晴、公司高层之间的故事,为你详尽解析公司的重磅秘密,职场的绝对潜规则。相信这些绝密情报会为你的职场打拼推波助澜。
  •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界之旅

    诸天界之旅

    狐妖,魔道,一人之下,西行纪,武庚纪,少年穿梭于诸天之中,隐藏在诸天后的阴谋浮现,最亲近的人却是敌人!唯有成就无上之位!(写的只是暂定的穿越位面,有想法的可以写在评论里,我都会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宿主崩坏了

    宿主崩坏了

    【宿主她渣了全书反派(预收)】 【完结全文免费:大佬今天也戏精】 系统(?▽`)?:宿主,今天要怎么死?姝末:割腕。系统:这是倚天屠龙刀,削铁如泥,实乃自杀必备之首选。系统:宿主,九味断肠草了解一下~姝末:毒性太差,三步夺命丹拿来。系统:宿主英明神武~位面众神(?`?Д??)!!:你们在干什么,攻略呢,任务呢,能不能不要日常血腥求死!!!本书又名【我家宿主总在求死】【花样求死手册】
  • 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

    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

    【已完结】那年他十七岁,她十五岁,两人初遇在桃花树下。她抬眉,他回首,她白衣胜雪纤尘不染,他红衣裹身倨傲似火。她的声音沉静如水,温润中自有一股冰冷孤傲:“你是谁?”他剑眉一剔:“你又是谁?”多年后,片片桃花落,飘扬的雪花幻化成浮影伤痕。她扬起这世间最美的笑容,妖娆的白发在风雪中飘散,圣雪白袍似是与漫空雪花融为一体。成千上万的御林军汇聚在并肩崖的顶峰:“你这个妖女,迷惑我皇,引起战乱,以致生灵涂炭!”如果说相遇是一场悲剧。那么前世就注定了这凄苍的结局。此情可待成追忆,唯独你——是我终结不变的宿命……
  • 征途

    征途

    上古,一场横扫诸界的旷世之战爆发,三界尽毁,天国坠落,参战各族传承断绝,损失惨重,史称浩劫之战。战后人族虽迅速壮大,但因人皇陨落,致人族长期兴而不旺,分化十国百派,更有万族掺和,数千年来征战不休。千年之后,浩劫之战的端倪再现,灭世之火重新点燃。且看身负妖皇血脉的穿越者天佑,如何隐于仙门之内,以现代眼光造战车、铸傀儡,收妖王于帐下,揽美人在身侧?如何克服入道过晚的困难,从零开始,打破阴阳、解析术法,铸一身混元道体,搏一次五行同修?“来吧,诸位战士、法师、道士、医仙……加入我的征途,终结战的时代!”
  • 拐个将军来种田

    拐个将军来种田

    一个纯正的农家女,奶奶强势,爹娘包子。看她如何用精湛绣技绣出自己精美人生。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着唐二主征东或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唐二主即唐太宗,薛仁贵则是唐初有名的军事将领。唐太宗为了收复辽东,统一天下,征讨盖苏文弑逆,援救新罗,曾三次出兵征讨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