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2000000021

第21章 投资不是投机,谨慎为赢(1)

1.要用99%的时间去考虑失败

李嘉诚从22岁开始创业做生意,超过50年,从来没有一年亏损,而且还一步步成为华人首富。当有人问到李嘉诚是如何在大胆扩张中不翻船时,李嘉诚回答说:“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相当于台风),你怎么应付。虽然天气蛮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我会不停地研究每个项目在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的时间去考虑失败。正是因为这样,从1950年到今天,长实并没有碰到贷款紧张的情况,从来没有。长实上市到今天,假设股东拿了股息再买长实,现在赚钱两千多倍。就是拿了股息,不再买入长实,股票也超越一千倍。”

据调查显示,一些创业者创业之初普遍乐观,摊子铺得很大,任何业务都想涉足,常常喜笑颜开,想象规划自己的第一桶金如何赚得。做为商人,第一想到赚钱这很正常,但对精明的商人来说,越想成功,越会失败。

在香港,长和系企业以其过去20年无论顺境、逆境,甚至业务巨亏或经济危机都能保持盈利著称,广阔的版图和多元化的业务类型为李嘉诚的资本腾挪造就了空间。做为全球“财技”最高超的商人之一的李嘉诚,仍然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2014年2月,和黄透露要出售陪伴港人40年的百佳超市。李嘉诚出售百佳的理由很简单,这个香港第二大超市,新鲜食物销售市占率超过40%,大中华分店多达345家的庞大百佳去年盈利只有区区8亿港元。

第二步,在出售业务之后紧跟着的是将资本投入新的业务。30年前,李嘉诚以29亿港元“抄底”,演化至今天的电能实业市值已超过1400亿港元。但是,随着电力市场即将开放,全港用电量降低。在超人家族中,港灯如同一个即将迟暮的美人,虽然依然仪态万方,但再不“嫁”,恐怕就佳偶难求了。这就到了李嘉诚资本腾挪的第三大范畴:分拆上市。运作成熟,增长趋于平缓,尤其拥有高现金流可以用来派息的业务,是李嘉诚最佳的上市融资工具,也最受市场的欢迎。港灯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最后,李嘉诚大耍“财技”并不仅仅为了融资扩张,也缘于他对负债率的警惕。在连环套现后长和系至少可以削减约1500亿港元的债务,而分拆港灯上市后电能持股量低于50%,则可以将近500亿债务转移。

李嘉诚在2015年第9天,宣布将旗下长实、和黄两大公司重组,坊间称为“世纪大重组”。长实及和黄将重组,分拆成地产及非地产企业,并将在开曼群岛注册。这个消息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而这次业务重组似乎是他本人为退休(或日后淡出商界)所做的准备。有些人不只视他为“点石成金”的商人,而是奉他为“超人”。李嘉诚此举背后的目的,在于消除长实持有的和黄股份的控股公司折让,借此释放股东价值,令包括李家在内的股东受益。

李嘉诚总是考虑失败多过成功,正因为如此,他总是能够提前布局,在风险出现之前,就将损失减到最低,尽可能地规避掉企业在危机到来时造成的损失。

李嘉诚说:“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100%或50%之差别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所以当一个项目发生亏蚀问题时,即使所涉金额不大,我也会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所付出的时间和以倍数计的精神都是远远超乎比例的。”

李嘉诚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毛病,你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弱点,就可能失败。因此,要常常想失败,了解细节,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失败的因素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因此要多加考虑,做好准备。史玉柱曾说:“90%的困难是你连想都没想到过的,你都不知道那是困难。”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已经到了危险境地,都不知道已经到失败的时候了还蒙在鼓里,那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要多花费时间拿来考虑失败,李嘉诚说:“军队的统帅必须考虑退路,例如一个小国的统帅,本身拥有两万精兵,当计划攻占其他城池时,他必须多准备两倍的精兵,就是六万,因战争激化后,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到的变化,一旦战败退守,国家也有超过于正常时期一倍以上的兵力防御外敌。”

思考失败是一种对商界保持警惕的态度,做任何投资之前都要去考虑自己能否承受得住失败。只有从失败和思考失败中得来的东西,才会有一种历久弥新的力量。创业之路总是充满坎坷,布满荆棘,一帆风顺者很少。要想走得远,首先必须学会做一项生意之前,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以及出现危机时,你所能做的应对措施,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此才能在失意时保持冷静,从容应对。

2.保持最低的负债率

李嘉诚说:“1950年到今天,就个人资产来讲,从来没有一年比去年少。要做到这样,第一原则就是要有大量的现金储备。我的负债是这个(边桌上金属做的小北极熊),我的现金是这样大(指着边桌上金属做的大北极熊)。”

保持最低的资产负债率表明公司的财务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偿债能力强,经营较为稳健,对投资行为的态度比较慎重。资产负债率较低说明企业的经营趋于谨慎。

李嘉诚说:“对债务和贷款问题要非常小心处理,如履薄冰。”现金流和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他一贯最注重的环节,而控制负债也是李嘉诚的公司在危机中能够规避风险、继续稳定经营的关键。

早在2006年,李嘉诚就提示和记黄埔的高等管理团队,要减少债务,筹备好应对危险;而在2007年5月,他以少有的严正口气提示A股投资者,要注意泡沫风险。半个月之后,行情开始拖累A股一路暴跌。2007年8月,“港股直通车”刺激市场呈现非理性飙涨,李嘉诚再次发出忠告,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均处于高位,投资有风险。也正是在此时,他公开提示股民要留心美国的次贷问题,而此时大范围的次贷危机还远未爆发。当时,一些股评家曾尖锐地批驳李嘉诚“不懂股票市场”,但最终事实证明了孰对孰错。

比起在金融危机中栽了跟头的华尔街内行们,李嘉诚的明智并不是起源于任何深邃的理论。恰恰相反,他用了一种过于朴实的语言来说明本身对金融危机爆发的认识:“这是可以从二元对峙观察出来的,举个简略的例子,烧水加温,其沸腾水平是相应的,过热的时候,自然呈现大问题。”

《华尔街日报》曾经指出:中国的亿万富翁可以从李嘉诚那里取经。李嘉诚也在海外大幅收购,但他能够把负债比率维持在低位。当李嘉诚在欧洲大举买入公共事业设备时,为了保持低负债率,他也在考虑让旗下的零售业务屈臣氏上市,分析家称此举可筹资200亿美元。如果李嘉诚肯贷款,银行肯定争着抢着给他贷款,可他宁愿从自己的实业中套现,也不愿背负偏高的负债率带来的风险。

香港“四大天王”都是做地产的,这些人和我们内地的企业家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就是内地企业家没有经历过大萧条,而他们都经历过。这些经历过大萧条的“四大天王”,他们的资本负债比例是多少?20%而已。而且李嘉诚的和记黄埔,这个企业的负债率只有15%,那可是低中更低了。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有些企业的负债经营比率居然高到即使再好的企业也无法承受得了的地步,这种企业的唯一出路就是破产倒闭。他举例坦帕湾地方电视台的并购案。由于该电视台负债过多,它一年所需要支付的利息甚至要超过它全年的营业收入。也就是说,即使该电视台的所有人工、节目、服务都没有成本费用的话,这家电视台仍然是亏损的,最终仍然要走上破产倒闭的道路。

当然,这种情况非常特殊,也很难碰到,但它却非常直截了当地表明债务比率过高必然要导致经营失败这样一个朴素真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美国华尔街上的那些投资机构通常关心的不是投资对象有什么优缺点,而是它可以产生多少收入。明白了这一点,投资者就容易看到,为什么成千上万的垃圾债券会轻而易举出笼的。

巴菲特认为,即使证券市场上那些垃圾债券的市场价只有发行价的一点点,它也是一个雷区。所以,伯克希尔公司从来不投资新发行的垃圾债券,就是因为它的债务比率过高,稍不留神就会全军覆没。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1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的一贯原则是很少负债,所以信誉良好;而这种可靠信誉,又使得它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借款。从这一点上看,企业和银行双方进行的是一种良性互动。”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负债率一定要低;公司负债率越高,那么你的投资风险就越大。当财务杠杆比率达到一定的时候,这样的企业经营必然要导致失败。企业不能过多地依赖银行,依赖负债,否则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走向破产。

万向钱潮是万向集团控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销售的上市公司,万向钱潮一向是以稳健发展的形象著称的。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汽车零配件,产品利润率较低(近几年公司都保持30%的增长率),管理出效益就显得很关键,而过高的负债会增加财务成本,因此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只有31.89%,企业这几年的发展资金主要是通过增资配股实现的。不管怎样,提高资产负债率应建立在市场发展的基础之上。

3.必须有大量的现金储存

李嘉诚对现金的偏爱是有目共睹的。“持盈保泰”策略的执行成果是:旗下和记黄埔多达69%的持有资金,以现金形式寄存,接近1190亿港元;其他重要投资则放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而股票投资所占比重相当之小;企业债券、构造性投资工具和累积期权产品则完全没有投资。2008年5月开端,李嘉诚便不断抛售其名下的上海地产物业。这一度被业界视为外资看空中国楼市、大举套现离场的信号。反而使一些张望者对李嘉诚的做法看得更为淡定。认为这是“现金为王”的明智之举,值得学习。

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以及1985年买下香港电灯,他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巨额现金完成的,这令任何一个竞标对手都望尘莫及。有人揣测此次大手笔的撤资抛售,李嘉诚很可能是在等候另一个危机后的复苏期,届时他确定会将手头的“鸡蛋”投入更好的篮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惜金”行动更像是在养精蓄锐。

和记黄埔逆市扩张现金流模式:通过一系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为投资回报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新兴“准垄断”行业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支持。

和记黄埔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先后对外出售了Orange等资产,通过这些资产的出售获得大量资金,一方面用这部分资金平缓了业绩波动;另一方面可用这些资金大举投资港口、移动通信等“准垄断”行业。

此外,和记黄埔又采取了将各项目分拆上市的战略,使各项目负担自身的现金流,避免和记黄埔股价被严重低估。

李嘉诚说:“对于流动资金你必定要非常留心。因为有的公司有了盈利,但是没有现金流的时候,就会容易撞板。”资产再雄厚在危难之际也不可变身为现金,而现金是可以随时调动的,只要充足,便可以应对随时而来的困境。因此,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强大的资金储备库。

俞敏洪的账上始终“趴着”2亿现金,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遇到“非典”这样特殊时期学生上不了课,能够给学生退钱(“非典”可不是天天会发生,甚至都不会年年发生)。史玉柱的账上也始终“趴着”2亿现金,而且很多资产都可以在一个月内迅速变现,目的就是防止企业经营万一再次出现原来盖巨人大厦时的局面能安然度过。

股神巴菲特的手上曾握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10亿美元的巨额现金,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这或许是因为美元是安全资产,但这并非全部理由。就像有关巴菲特的所有事情一样,这一策略远比看起来复杂。对巴菲特而言,现金并非是一种接近零回报的资产,而是一个可以定价的看涨期权。当他认为资产收益很低时,他宁愿将钱放在利息极低的银行里,也不愿用其购买资产。

1994年到1995年间,香港经济出现持续繁荣。为抑制楼价上升,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银行也一再调高贷款利率,双管齐下使香港楼市陷入低谷。长江实业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在这一年长江实业积极调整财务策略,大幅降低长期贷款,提高资产周转率,使流动资产大于所有负债。

1996年,香港经济逐渐恢复,房价和股市也进入繁荣时期,长江实业的流动资产净值大幅增长,但他并没有为了赢利而大举负债,依然保持原有的线性增长速度。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长江实业流动资产仍大于全部负债,避免了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

    成功的唯一敌人就是你自己。要想改变命运,首先得超越自身的弱点,战胜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这是由原野编著的《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的论点立意所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虚荣、自我、贪婪、懒惰、自卑、胆怯等,这些弱点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 效率在于行动

    效率在于行动

    十个完美的想法也比不上一个实际的行动,因为想象中的成功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一位哲人说过:“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天赋、运气、机遇、才智、好习惯……但最重要的却是这一切要靠行动来实现。好的想法需要行动来支撑,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行动来实现,身体力行、极高的效率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备条件。
  • 李嘉诚讲给年轻人的财富课(全新升级版)

    李嘉诚讲给年轻人的财富课(全新升级版)

    李嘉诚,商界泰斗,香港“超人”,也是财富和成功的象征。他有无穷的智慧和胆魄,总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商机,将财富收入囊中。
  • 提问的艺术:如何问出你想要的答案

    提问的艺术:如何问出你想要的答案

    这是一本全面细致讲述提问的理论书、工具书、指导书。《提问的艺术》从思维方式的转变、问题思维的建立讲起,分析了各种提问技巧的效果,叙述了运用各种提问手段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也讲到了提问必须注意的禁忌分寸,另外还有一些趣味的提问方法。行文涉及了采访、营销、咨询、教育、交际、家庭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将带给阅读的人更真切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提问的艺术》这本书,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提问的知识,学习提问的沟通技巧,从而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学习提问,训练思考能力,促进个人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提升个人的生命质量。
  • 成就事业的秘密

    成就事业的秘密

    很多人都能够重视创新的速度,因为速度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创新更应该适度——在合适的时期,在最能让人接受的地方做足文章。这样,才会使你的创新获得更理想的效益。在走向人生富有之路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拥有资金,而是拥有一流的思维。有一个富翁去一个风景秀丽但是却很贫穷的地方旅游,在领略了大好河山的同时,也被当地的贫穷所震撼。于是生出想要帮助这里的人改变一下的想法,恰好这个时候来了一个放牛娃。
热门推荐
  • 世界神秘现象

    世界神秘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星际法师日常

    星际法师日常

    三千岁的老法师寿终正寝了,没想到一睁眼回到了自己曾经的故乡地球。现在的地球不再是她当年生活的地球而是进入星际时代的地球联邦,虽然时间不一样了,老法师却看的很开,于是这位老法师就开始了她平坦但却不平淡的一生PS:没有CP,主要是写不来感情戏。因为作者菌都是想到啥就些啥很有可能脑洞上天,不喜欢的小伙伴请慎点。
  • 三界第一整容脸

    三界第一整容脸

    什么奶油小生,什么红颜祸水,我三界第一整容机构通通满足你。 ——————本书始于一个人说的话———— “你可知三界的区别在哪里。”“人向上走一步是神,向下走一步是鬼。” “不,你记住,人向上走是人,向下走还是人。”
  • 只要老婆原谅我

    只要老婆原谅我

    【1V1,身心健康】混蛋男人,六年前,在她年少无知,感情懵懂的年纪。欺骗了她的感情、婚姻,还在她肚子中留下一个小混蛋,之后消失不见。六年后,当她差不多已经忘记他,他以商界帝王的身份出现在她面前。人前的画风是这样的。淡然一瞥,仿佛根本不认识她。背后的画面,完全颠覆人的正常思维。“祁洛翊,快点滚去和我离婚。”男人一脸的惊喜和无辜:“老婆,滚去离婚我不会,但是我会和你滚床单。”云非墨直接惊呆在原地,双目震惊的瞪着眼前这个妖魔鬼怪。他的高冷、不可一世、傲慢,都哪去了?难道被狗吃了吗?
  • 周易正义

    周易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脉战皇

    龙脉战皇

    苍冥大陆,天域浩瀚,武者以开辟武脉承载武道,少年云铮武脉被废,却因祸得福,觉醒嗜血龙魂脉源,从此踏天改命,登临武道巅峰。这是一个绝傲少年一步步铁血至尊的故事,凡挡我道者,杀无赦!
  • 遇见你的荣耀

    遇见你的荣耀

    伪大神:来单挑。真大神:你要手下留情啊。伪大神被真大神吊打。真大神表示我真的不会玩游戏只是运气好。
  • 金三角风云

    金三角风云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泰国政府和警方剿灭金三角坤沙贩毒集团的艰难过程。神秘之域金三角,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却滋生罪恶与杀戮,这里曾经拥有一个“主人”——大毒枭坤沙,他的毒品帝国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倾塌?全世界范围内的禁毒更是任重道远。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坤沙毒集团的起源发展,重点描写了泰国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同毒贩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冰莲花开时

    冰莲花开时

    这是一个关于不忘初心,永不背叛的神魔爱情故事。他是神魔禁忌之恋的遗孤,虽身负神魔两族最高贵的血统,却无奈不容于世。他练就无敌天下的禁术――烈焰之眼。狂妄霸气,携父母血海深仇强势攻上神界,妄图颠倒乾坤,终被佛主封印在天山幽潭之下。她是有女娲怜悯之泪所衍生的一朵冰莲,超凡脱俗,至纯至善,在天山幽潭相伴他千年。当她的纯洁善良逐渐打开他冰封已久的心,相爱,是他们的宿命。然而,他与生俱来的诅咒注定他们的爱情无法相守。她违心背叛离他而去,却酿成他的灭顶之灾……神界风云突变,阴谋涌现,情仇难解。圣城被攻破,魔族被屠尽,他失去一切沦为阶下囚。没有了强大的法力,滔天的权势,无敌的魔眼与绝世的容颜,他残败至尘埃……生死一线间,他终于明白一直拥有她至死不渝的爱。生死相随,永不相负!无论历经多少次的轮回,他们永远守着这份不变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