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400000004

第4章 爱心相助过难关 (2)

舅外公住在檀木场街上,离我家有六十里路,两年前小舅舅带我走过一次。一般地说来,我走过的路是不会忘记的。由黄都场到兴隆场这三十里路比较好走,兴隆场以后都是弯弯曲曲的土路,山坡较多,人烟稀少,有时还穿行在阴森森的树林中,心里本来就有点恐怖,偶然听到鸟的怪叫或树枝哗啦啦地掉下来,吓得毛骨悚然,浑身冒着虚汗。走过沙陀寺后基本上都是平坝,心里就轻松自然了。但到了土主河,心里就发麻了。这里是明月江的一段,我家门口那条河是它的支流。比较起来土主河水深流急,河面也宽得多。涨大水的时候这里是个渡口,小木船是行人过河的工具。平常搭着浮桥,所谓浮桥就是在河中放几个四方形的木架作为桥墩,再在桥墩上并排放上两块木板,两侧没有栏杆或扶手。人在木板上行走时有些摇晃和上下闪动。胆小点的大人都不敢过,更不用说小孩子。两年前是小舅舅牵着我走过去的。这次临走时,妈妈一再嘱咐我:“过浮桥是件危险事,千万不要独自过桥,等有大人过桥时将你牵过去。

”于是我在桥头坐下来,等了一会儿,看见一个挑着担子的人走过来,我立即站起来,迎面鞠了一个躬:“叔叔,请你帮个忙,把我带过河去吧!”那人满身大汗,头上冒着热气,不解地望着我,我又说一遍,他嗷嗷直叫,原来是个哑巴,他眼珠子瞪得大大的,似乎有敌意。他摆摆手,挑着担子匆匆地走了。我又坐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过河的人。我很纳闷,今天行人怎么这样稀少呢?再这样等下去,不知什么时候才有人来。眼看太阳已经西下,我肚子也有点饿了,还有十几里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河水面虽然有四十多米宽,但三分之二是浅可见底的。

我把心一横决定自己过桥,为防万一,我把棉衣和长裤脱下来,与书包捆在一起拿在手上。一旦掉进水里,立即把东西扔掉,凭着自己的水性,逃命是没有问题的。主意一定,我就镇静下来,一步一步,小b翼翼地走在浮桥上。临走时妈妈告诉我,过桥时眼睛要看脚底下的木板,不要看水面,若看着那滔滔的急流,就会头昏眼花两腿发抖,容易出危险。我想着远方正在为我担心和祝福的妈妈,想着马上就要到舅外公家,走上新的求学之路,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竟然到了对岸,当我走完最后一块桥板时,一屁股坐在桥头的沙地上,紧张的心情顿时轻松了,我这才发现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浑身冒着热气,马上把棉衣和长裤穿上,胜利的喜悦使我脚下生风,大步流星地往檀木场方向走去。

舅外公对我的突然到来感到又惊又喜:“天哪!这么远,你,一个小娃儿是怎么来的呀?”我把过土主河浮桥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他更是惊奇,逢人便夸我:“一个人敢过土主河的浮桥,将来肯定有出息。”

檀木场在达县与开江县的交界处,街道沿着一条东西向的小河傍水延伸。联结两岸街道的是一座木桥,桥长约二十米,宽约六七米,桥上有屋梁,屋顶上盖着瓦,这样的桥叫亭子桥。桥面的两边可以摆货摊,中间可以行人。炎热的夏天,河面上习习的凉风引来不少人在这里乘凉、摆龙门阵。最闷热的夜晚,很多人搭上凉床在这里睡觉,很有点热闹的气氛。

舅外公家离桥头只隔一间门面。房屋宽约五米,纵深约十四米,进门右边摆三张方桌,左边是灶和擀面板。后面是磨坊和猪圈。在磨坊猪圈的阁楼上便是住房。住房里横着摆两张床后,剩下就一米多宽了,显得十分拥挤。当时,乡镇上的商店、饭馆、面馆都没有商号,舅外公开的这家面馆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算是老字号了。一个乡下农民经过二十多年奋斗,从杂工、跑堂到师傅,进而在这小镇上占有一席之地,也算他真有点本事。舅外公只有一个独女儿,叫何祥贞,论辈分我应叫她表姑,但他们要我叫她“姥子”(檀木的方言有点怪,如把母亲叫“依呀”或“奶子”)。虽不知为什么这样称呼,我只能入乡随俗了。我的小舅舅在一九四五年大约十五岁时过继给舅外公当儿子,名字由刘自恒改名为何祥寿。

小舅舅长得少年英俊,瓜子脸,浓眉大眼,高挑的个头,粗犷中透着一种秀美。他聪明勤快,到了何家以后,粗活重活都抢着干,很快就学会了面馆的技术,红案、白案样样都会。舅外公夫妇很喜欢他,视如己出,给他定了亲,未婚妻是舅外婆的姨侄女陈显贞。在他结婚的前夕,一九五O年,一场重感冒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死时才二十岁。他的死对舅外公夫妇打击很大,他们只能用宿命论来解释自己的不幸,来麻痹自己的思想,解脱自己的痛苦。小舅舅死后,舅外公夫妇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姥子”的身上,她是舅外公夫妇的掌上明珠。她聪明、贤淑、性格温良,读书成绩也很好,本来准备上中学的,小舅舅死后,只读完小学就辍学回家,在面馆里当帮手。赶场日子请师傅,冷场日子就全靠她做事。她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在街坊邻里中口碑极好。

其实舅外公对生意上的事和家里的事都管得较少。清晨,他把面搭好了,就去坐茶馆了,一去就是大半天。据说他以前并不是这样的,自从小舅舅死后他就变得心灰意冷了。舅外婆精明能干,无论是生意上的事或家里的内政外交都是她当家。她平常不爱说话,也难得一笑,显出很威严和冷漠的样子。对于我这个远房亲戚的到来,不仅要管吃管住,还要管学杂费,她持什么态度呢?我感到高深莫测。

我心里十分明白:在这里,我一方面要读书,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做事。清晨,我天还未亮就起床扫地,下门板,生炉子,掏炉灰,然后去早自习;放学回来把书包一放就卷起袖子、系上围裙,洗菜、剁肉、跑堂端面、洗碗洗碟,看到什么做什么,忙个不停;晚自习回来就跟着他们守堂。那些开完会的乡村干部或学校上完晚自习后的老师,有的会来吃宵夜,做完这些人的生意已是午夜了,才上门板,清场睡觉,天天都是如此,尽管很辛苦和困倦,但心里却很快乐,一是一日三餐能吃饱饭,二是读书的环境和条件比在老家好多了。 檀木场完全小学在街西边的场口上,是一个叫文昌宫的旧庙改建的。从初小到高小共十二个班。这里向来文化较发达,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校长况余熙出身于县城的书香门第。语文老师杨先成的美术功底也较深厚。街头上那些有趣的宣传画都出自他的手笔。他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搞美术展览。教导主任杨兴林老师,历史、地理教得出色,他讲近代史鸦片战争时,声情并茂,鼓动人心。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很浓,除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外,早晚自习课,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而且所有的老师全程陪伴,

无一例外。当时没有电灯,大家都用桐油灯,晚自习下课后,我们提着灯、唱着歌,浩浩荡荡地从街上走过,给这古老的乡镇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其实,舅外公家的日子也过得很拮据,主要是生意很萧条。大户人家被没收了土地和家产,变得一贫如洗。一般农民暂时也没好起来,大多数人连吃饭都困难,能在面馆里消费的人寥寥无几。赶场日子还马马虎虎,冷场日子来吃面的人稀稀拉拉,少得可怜。尽管这样,每天还是照样开门营业。煮面那个炉子从早晨烧到午夜,有时连当天烧的煤炭钱都挣不回来。

面馆里除用的葱蒜、辣椒、咸盐、酱醋等调料、佐料是用现金买的外,主要原材料如小麦、猪肉、油等都是以赊账的方式买回来的,如果生意好就货如轮转,早晨购进材料,晚上即可付款,皆大欢喜;如果生意不好,买回来的东西销不出去,只有厚着脸皮听债主的闲话。有时相互间甚至会吵架谩骂。多少年来他们就是靠这种现买现卖的小本生意维持全家的生活。有时,家里吃的大米也是吃一顿赊一顿,早晨赊账,下午付钱。“姥子”左脚长了一个疮,没有认真地医治,长期溃烂,几年不愈,每天照样站在炉灶边煮面,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尤其是夏天,高温的天气和炉火的烘烤,汗水把她的衣服都湿透了。她从不叫苦,从不叫累。每当晚上洗脚换药时,她痛得哇哇直叫。但是他们对别人却非常宽厚、仁慈和善良,很多亲戚朋友都受过他们的帮助和接济。在一般人看来,他们在这个家族中是最富有的。只有我在这里呆久了才知道,他们自己也是在困难和痛苦中挣扎着,在艰辛地支撑着这个家,支撑着自己在亲朋中、在社会_[的地位和声誉。

舅外公家的这一切都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努力学习,很快地,我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那时,期终考试后,每个班都要按分数放榜,第一、二、三名画个红椅子在名字下面,在檀木场读书的第一个学期(高小三册)中我得第二名,原来这个班的第一名谭家财名次未变,第二名丁远威被挤到第三名了。到了一九五二年下半年即高小四册毕业班期终考试,我跃居榜首,原来的第一名被挤到第二名了。

舅外公全家看到我读书这么长进,在家做事这么勤快,非常喜欢我。还有一点:我耿直诚实,在面馆里跑堂结账,经常与钱打交道,我从不私拿一分钱。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钱对我是多么重要啊!我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难得开口的舅外婆有时也夸奖我。她看到我穿得太寒酸,还给我做了几件衣服。“姥子”对我也挺好,她买水果、零食时总会给我一份。

同类推荐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圣彼得堡:行走

    圣彼得堡:行走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的优秀散文作品。作品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与转载,是80后作者中实力派的散文作者。文风大气,沉着,厚重,质朴,铿锵有力,充分的展示了作者的才华,缜密的思考,成熟的文字,激情的探索,是这个散文集的主要特点。
  • 从太行山到渤海湾:范银怀通讯报告选集

    从太行山到渤海湾:范银怀通讯报告选集

    本书是作者的新闻通讯选集,收录的作品大都是作者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公开发表过的。其中《大寨之路》《师徒炉》等一些生动感人的佳作,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学习领悟到采写新闻的丰富经验。
  •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
  • 遍地烽烟话当年

    遍地烽烟话当年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为华北腹地、西北和中原战场依托的山西,成为国共双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大小战役不断。1945年8月30日,日本投降后仅仅半个月,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才两天,晋东南就爆发了上党战役,事实上拉开了后来三年内战的序幕。只是,那时的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对国共和谈抱有极大的希望之中,没有重视这段“插曲”罢了。当时,国内最具影响的大公报还没有北上复员,因而鲜有山西报道。1945年底,大公报天津版及北平办事处相继恢复,并且开始派记者到山西采访,才有了自己的独家报道,直至1949年初平津解放,大公报天津版停刊。
热门推荐
  • 极世武尊

    极世武尊

    大千世界,邪魔纵横,群雄荟萃,天才犹如皓月繁星,颗颗璀璨夺目。肖楚云,一位自南岭走出的桀骜少年,誓要做千万星辰中最耀眼的那一颗,君临天下无敌手。"
  • 夏日热茫茫

    夏日热茫茫

    某小区门口,顾程城停下脚步,他觉得自己快要被这个女的逼疯了一路上像只麻雀一样叽叽喳喳跟着他来到这里,他不禁咬牙切齿问:“你还要跟我到什么时候,你难道不用回家吗?”“回呀,我也住这里呀”她一边回答一边笑嘻嘻从书包拿出门禁卡,在他眼前扬了扬“看,我没有骗你吧。”手上的确是小区的业主卡。青春年少的回忆,是否还能再重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奥法之途

    奥法之途

    世间共存有七元素。上取其一,名为以太。下取其六,演化万物。夏云机缘巧合的获得了元素之灵的垂青。但是,本应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夏岚却是一名实打实的弱者。“克里斯,人的天赋是有极限的,我从这短暂的一生中学到了,人越是依赖于自身的天赋,反而越容易陷入对于人生的困境,无法前进。除非超越人类。”“你要做什么夏云。”“我不做人啦,克里斯。”
  • 关要政颜珺珺恋爱小日记

    关要政颜珺珺恋爱小日记

    甜就一个字青春xxq谈恋爱不就是要甜甜的么
  • 枫叶伊始

    枫叶伊始

    枫树不会枯萎,枫叶不会凋零。故事还在继续,冒险并未终止。书写下属于你的冒险之旅
  • 百诡夜行

    百诡夜行

    夜里救了一个女孩,可她却让我走进了殡仪馆.......后来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叹尘记

    叹尘记

    人与人的相识相遇,是因缘聚合。赞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我们适逢其会。打翻前世柜,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须臾而已。剧本流,不修真。
  • 重生女神为凰

    重生女神为凰

    上一世被渣男贱女蒙蔽,白白毁掉了一辈子。重生后的夏锦执古凰传承,习超然医术,掌古武异能,缔造学霸神话,坐拥暗夜帝国……心情好的时候救救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虐虐渣。好不容易发次善心救了一只小绵羊,岂料几个月后,直接摇身一变,被动成为金字塔最顶端的叶家少夫人。华夏最尊贵的神秘太子?夏锦怒,叶君故你大爷!小绵羊却是一装上瘾,指着嘴唇满脸无辜,“这里已经盖了章,夏锦你可不能始乱终弃。”自此上京传闻:向来薄情寡欲,不恋女色的叶家太子突然有了掌中宝,一纵入瘾,刻刻不离,摇身一变化为妻奴典范。叶少表示,老婆自己选的,宠着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