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600000023

第23章 德语译作 (10)

《华伦斯太》对于它的译者郭沫若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席勒关于历史剧和悲剧的创作理论,郭沫若可以说是全面接受了的。席勒在《论悲剧艺术》中认为:“如果一部悲剧激起别人的同情,不是由于题材的功效,更多是由于充分发挥悲剧形式的力量,这样一个悲剧,大概可以说是最完美的了。它可以算作理想的悲剧。”又认为,悲剧具有“力量”,能把“历史真实隶属于诗艺的规律之下”,“严格注意历史真实性,往往损害诗意的真实性,反之,严重破坏历史真实性,就会使诗意真实性更能发挥”。 在《论激情》一文中,席勒又重复强调:“审美的效果是建立在诗艺的真实,而不是建立在历史的真实之上。”郭沫若在《我怎样写棠棣之花》(1941年12月9日)一文中阐述了类似的观点:

写历史剧并不是写历史,这种初步的原则,是用不着阐述的。剧作家的人物是在把握着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历史的事实并不一定是真实……故尔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象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历史剧作家不必一定是考古学家,古代的事务愈古愈难考证。绝对的写实,不仅是不可能,而且也不合理。假使以绝对的写实为理想的目标,则艺术部门中的绘画和雕塑早就该毁灭,因为已经有照相术发明了。我在这些认识之下,不仅在人物的配置上去的自由,如无中生有地造出了酒家母女,冶游男女,盲叟父女,士长卫士之群,特别在言语歌咏等上我是取得了更大的自由的。

在《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1951年7月25日)一文中,他说:“悲剧的戏剧价值不是在单纯的使人悲,而是在具体地激发起人们把悲愤情绪化而为力量,以拥护方生的成分而抗斗将死的成分。”在《谈戏剧创作》(1958年6月)中又说,“写过去,要借古喻今,目的在于教育当时的观众,这就是革命浪漫主义。有人说:写历史就要老老实实的写历史,那倒是一种超现实的主张了。” 在《〈武则天〉序》(1962年6月20日)中,他讲到“我是想把科学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合起来,想把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郭沫若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获得巨大成功的历史剧,如《棠棣之花》(1941年11月)、《屈原》(1942年1月)、《虎符》(1942年2月)、《高渐离》(1942年5月-6月)、《孔雀胆》(1942年9月)等,可以说都是这一理论指导下,历史的真实和诗意的真实高度结合的产物。

《查拉图司屈拉钞》作品简介

《查拉图司屈拉钞》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最负盛名的著作。在世人眼中,这本书和尼采、“超人哲学”三者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查拉图司屈拉钞》由序言和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序言十节,第一部二十二节,第二部二十二节,第三部十六节,第四部二十节,于1883年至1885年间陆续成书并出版。

查拉图司屈拉是波斯拜火教创始人,中国唐朝古籍已有记载,古译苏鲁支。尼采正是假借查拉图司屈拉传教语录之形式创作该书,抒发了他对于友谊、欢乐、失望、痛苦和悲愁等之独特感受,阐发了“永远轮回”的观念、超人哲学权利意志论。

翻译背景

该书自五四时期起逐渐进入中国读者视野。最早的节译当属1918年鲁迅用文言文翻译的《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的一至三节,但译稿当时未正式发表,现存于北京图书馆中。1919年11月15日和12月1日茅盾译出第一部分中的《新偶像》和《市场之蝇》两节,发表于《解放与改造》第一卷第六号和第七号,并附前言一则。这是在中国最早发表的该书的节译。1920年8月10日鲁迅用白话文译完《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共十节,并作《译后附记》,发表于1919年9月《新潮月刊》第二卷第五期,署名唐俟。文收《鲁迅译文集》第十卷。从鲁迅和茅盾的译文的附记中可知,茅盾的译文是从英文转译的,鲁迅是从德语原文直接翻译的。1923年郭沫若也加入了翻译该书的行列。下录郭沫若的《〈查拉图司屈拉之狮子吼〉译者识文载1923年5月13日上海出版的《创造周报》第一号。》一文:

《查拉图司屈拉之狮子吼》译者识

尼采的思想前几年早已影响模糊地宣传于国内,但是他的著作尚不曾有过一部整个的翻译。便是这部最有名的《查拉图司屈拉》,虽然早有人登了几年的广告要移译他,但至今还不见有译书出来。我现在不揣愚昧,要把他从德文原文来移译一遍,在本周报上逐次发表;俟将来全部译按之后再来蓃集成书。这部书的内容共分四部,第一部的开首有一段《序说》,其余各部在形式上是由各段可以独立的教喻组织成的,所以在本周报每次译一两段发表,于全书的整个的精神正无甚割裂之虞。至于《序说》一篇,听说国内已经早有两人翻译了,我在此不想急于重译,只从各段的说教译起,俟将来出单行本时再来补译《序说》。

译者识五一劳动纪念日起译

“听说国内已经早有两人翻译了”,一人便是前文提到的鲁迅,另一人是肖赣,译文刊于1921年《出版周刊》。《创造周报》自1923年5月13日至1924年2月13日登载了郭沫若所译该书的第一部全部二十二节和第二部四节。1928年6月15日 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了第一部的二十二节,书名为《查拉图司屈拉钞》,列入《世界名著选》,印数两千册。译本的目次为:

三种的变形 道德之讲坛 遁世者流 肉体之侮蔑者 快乐与狂热 苍白的犯罪者 读书与著作山上树 死之说教者 战争与战士 新偶像 市蝇 贞操 朋友 千有一个的目标 邻人爱 创造者之路 老妇与少女 蝮蛇之噬 儿女与结婚 自由的死 赠贻的道德

1935年鲁迅把《尼采自传》的译者、留德归国的徐诗荃(梵澄)推荐给《世界文库》主编郑振铎,推荐他翻译该书的全部。1935年12月第九卷起至1936年4月终刊的第十二卷,陆续刊登了徐诗荃翻译的《苏鲁支如是说》全文。详见赵家璧著《鲁迅梵澄尼采——回忆鲁迅,介绍出版梵澄译〈尼采自传〉》一文。文收金惠敏,薛晓源编《评说“超人”:尼采在中国的百年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至此,中国读者才得以始窥该书全貌。苏鲁支为波斯拜火教创始人,中国唐朝古籍已有记载。尼采在书中所宣扬的个性独立和精神奋进,破坏一切传统,创造新价值、新文化的主张,极大地迎合了五四觉醒时期中国青年的思想情绪,加之作品的辞藻华丽,感情奔放,才思横溢,具有强大的雄辩力和煽动性,自然打动了包括郭沫若在内的中国青年文学家的心。郭沫若以其在德语方面的优势,决意翻译此书,当然是情理中的事情。

没有译完的外部原因是读者反响寂寥

至于该书的影响以及自己为什么没有将该作品译完,郭沫若在《创造十年续编》《沫若文集》(七),第261-262页。中有一段十分生动的叙述。文中讲道,1926年初郭沫若到江苏吴县东南偏僻山区参加友人严良才的婚礼:

——“郭先生,我是喜欢读《创造周报》的。”这是新娘的第一声,“我喜欢尼采的《查拉图斯屈拉如是说》,为什么不把它译完呢?是思想变了?”一鸣惊人,实在出乎意外。全平到这时才替我解说了一番。原来良才的夫人,和良才是旧相识,在某地的小学校同时担任过教职。他们的恋爱本是自由了来,而婚礼暂且通俗下去而已。真没想到新娘要问到尼采,那时的尼采已经老早离开了我的意识中心了。我在《周报》上译《如是说》,起初每礼拜一篇,译的相当有趣,而反响却是寂寥。偶尔在朋友间扣问,都说难懂。因此便把译的勇气渐渐失掉了。早晓得还有良才夫人那样表着同情的人,我真是不应该把那项工作中止了。

后人每每从“偏僻山区”,“小学教师”着眼,以此作为《查拉图司屈拉如是说》在中国流传广泛的证据。实际上,《查拉图司屈拉钞》在民国期间算不上是畅销书,虽然继梵澄的《苏鲁支如是说》后,又有各种译本陆续问世,但均没有出过第二版。不仅在中国,《查拉图司屈拉钞》当时在德国也算不上是畅销书。

《查拉图司屈拉钞》的确是部“难懂”的书。尼采在自传《瞧!这个人》中称《查拉图司屈拉钞》“不但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书,是真正属于高山空气的书——一切现象、人类都是躺在它足下的一个难以估计的远远地方——而且也是最深刻的书,是从真理的最深处诞生出来的;像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任何盛器故下去无不满载而归”。他还把该书称为“一部给一切人读也是无人能读的书”。鲁迅在《查拉图斯忒拉的序言》一文中认为“尼采的文章既太好;本书又用箴言(Sprueche)集成,外观上常见矛盾,所以不容易了解”《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39页。。

鉴于读者认为《查拉图司屈拉钞》难解的反馈,1924年11月24日郭沫若作了《雅言与自力——告读〈查拉图司屈拉〉的友人》《沫若文集》(十),第71-72页。一文,表示对读者反应的理解,承认该书确实难解,指出该作品是“心血和雅言的著作”,“只为杰出伟大高迈之士而说”,并称“我译尼采,便是我对他的一种解释”;“我是一面镜子,我的译文只是尼采的虚像”。他建议读者对于这样一部深邃的书“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在文中他还说明了自己的计划:“我的计划本想在我把他全部译完之后,再来诉述我跋涉的经历,把他的思想作一个有系统的概括,以供读者参考。”

没有翻译完的内在原因是郭沫若思想起了变化

“早晓得还有良才夫人那样表着同情的人,我真是不应该把那项工作中止了”一句,后人常以此作为郭沫若对自己未能翻译完该书的追悔之情,并认为,郭沫若因为读者反应“寂寥”而终止了对该书的翻译,实属对读者反应的误解。

实际上,郭沫若终止了翻译计划源于自己思想的转变,并无真正的追悔之情。郭沫若在《离沪之前》(1928年)中的一则日记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尼采学说的看法:

二月八日,星期三,晴。

读《查拉图司屈拉》旧译,有好些地方连自己也不甚明了。着想和措辞的确有很巧妙的地方,但是尼采的思想根本是资本主义的产儿,他的所谓超人哲学结局是夸大了的个人主义,啤酒肚子。

在《雅言与自力——告读〈查拉图司屈拉〉的友人》一文后,郭沫若有一则附记,更加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终止翻译此书的原因:

《查拉图司屈拉》结果没有译下去,我事实上是“拒绝”了它。中国革命运动逐步高涨,把我向上的眼睛拉到向下看,使我和尼采发生了很大的距离。鲁迅曾译此书的序言而没有译出全书,恐怕也是出于同一理由。

郭沫若具体何时开始接触尼采,已经无从考证。但在《卖书》一文中郭沫若有这样的叙述:“路从冈山图书馆经过的时候,我突然对于它生出了惜别意来。这儿是使我认识了斯宾诺莎、泰戈尔、伽比儿、歌德、海涅、尼采诸人的地方。”据此推测可知,郭沫若接触尼采是他在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期间,即1915年夏至1918年夏。

尼采对郭沫若的影响

以上事实表明,在1925年以前的十年时间里尼采对郭沫若有着持续的影响。对此郭沫若也丝毫不假饰。在致陈建雷的信中,郭沫若称:“我这人非常孤僻,我的诗多半是种反性格的诗。同德国的尼采Nietsche相似。”在郭沫若诗集《女神》中,尼采的影响清晰可见。例如《我是个偶像崇拜者》(1920年),诗中唱道: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哟!

我崇拜太阳,崇拜山岳,崇拜海洋;

我崇拜水,崇拜火,崇拜火山,崇拜伟大的江河;

我崇拜生,崇拜死,崇拜光明,崇拜黑夜;

我崇拜苏彝士,巴拿马,万里长城,金字塔;

我崇拜创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脏;

我崇拜炸弹,崇拜悲哀,崇拜破坏;

我崇拜偶像崇拜者,崇拜我!

我又是个偶像破坏者哟!

诗集中其他诗歌,如《太阳礼赞》《匪徒颂》《天狗》《梅花树下醉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也都清晰地打上了尼采思想的烙印。从这些诗歌所表现的主题和风格上来看,要么是尼采思想的阐释,要么是直接从其作品中采撷意象,要么是模仿其狂暴的文风。考察郭沫若1925年后的诗歌,尼采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自1925年后,尼采逐渐淡出了郭沫若的视野。

《唯一人者与其所有》

同类推荐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作者以杜月笙的生平为主线,查阅大量海内外档案、史料,真实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一生:一个来自乡下的孤儿,单枪匹马闯入上海滩,一路扶摇直上成为上海滩的黑帮大亨,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领域,成为当时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与蒋介石称兄道弟,与宋子文交往甚密,与戴笠义结金兰……杜月笙说:“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人情。”杜月笙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多棱镜,稍微旋转一下,就能展示出截然不同的色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社交场上,他长袖善舞。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叶辛传

    叶辛传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描摹了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的传奇人生,如何在孤独与困境中挣扎奋起,如何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人生旅途上不断挑战命运的极限,如何坚韧不拔地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走到中国文学高峰的人生足迹;并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在厄运中挣扎、在陡峭中攀越的坚韧毅力和拼搏精神;看到一个卓尔不群、有血有肉的叶辛形象;了解到他曾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及电视剧《蹉跎岁月》、《孽债》等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唧唧复唧唧!

    唧唧复唧唧!

    鸡……鸡鸡复鸡鸡木兰数小鸡~当代女大学渣手抓脐带穿肠而来,手拿鸡毛掸子,玩儿转古代。 木兰:“吃屎解决不了问题!” 马崇飞“啥?” 木兰:“你,你竟然偷偷躲在密室里搓粪球!” 南柯:“......” 本文轻松搞笑,并未遵循历史上的花木兰!!!
  • 山海经(第五卷)

    山海经(第五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The Red Acorn

    The Red Acor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后的隐仙传人

    最后的隐仙传人

    “茅山派翻新道观时,发现符法一卷,据说是魏晋南北朝时典籍,对其门派研究符箓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穷奎派因门派资金被掌门挪作炒股惨遭熊市十连跌,导致门派资金链断裂,门派福利无以为继,于今日宣布解散……”“天机阁从木牛流马中汲取智慧,制造了增加动力的设备,或可用于超铁项目……”“龙山派所属房地产业企业因涉嫌违法低价拿地,被官方叫停。龙山派发出声明,企业行为不代表本派的任何行为和态度倾向……”“侠行天下组织某成员涉嫌滥用超凡力量伤害小动物,天地玄黄正在调查案件真相……”平行时空的现代,当主角机缘巧合得到了隐仙一脉的传承后,才明白仙踪虽然渺然难寻,但还是有的。于是,他踏上了现代都市的修行之路。PS:本书故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纯属偶然。
  • 远大前程(陈思诚、佟丽娅主演)

    远大前程(陈思诚、佟丽娅主演)

    4月1日湖南卫视开播,陈思诚、佟丽娅、袁弘、郭采洁、赵立新、倪大红、刘奕君等人主演。洪三元携母亲和好友齐林到上海投奔严华,卷入两大公司权利斗争。洪三元凭借机智多次在凶险的上海滩化险为夷。在进步思想的感召下,洪三元放弃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到此刻他才明白,这才是他所想追求的远大前程。
  • 时光悠柔

    时光悠柔

    那是一个下着大雪的天,寒风将顾悠柔的脸吹得苍白,她浑身上下满是污泥,看起来可怜兮兮的。慕时瞅着于心不忍,于是将她带回家了。却没想到,代价是把自己的一辈子给搭进去。慕时曾很多次在心里问自己:后悔吗?好像是不后悔的,可为什么心里总是那么疼呢?
  • 暗影格斗王

    暗影格斗王

    到暗影格斗王的过程很艰难,但如果迎难而上,坚持不懈,不就可以达成吗?
  • 名门列传之云海醉月刀

    名门列传之云海醉月刀

    阳光松软,几株稻草摇摆在秋风里,像被一场金色的火烧过。墙上贴着一张告示,已被冷风顽皮地撕开了几處边角,字迹倒还是清清楚楚的。近日城内女采花贼出没,已有数人受害。有年轻男子美姿容者,入夜勿单独外出。有提供缉拿线索者,赏银十五两。一个小姑娘在墙下停住,大眼睛里满是好奇,活像田野里生机饱满的豆荚。只见她瞪着眼睛将告示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 意千宠

    意千宠

    父亲是崩坏版陈世美,继母是典型白莲花。叶浔一生都在和两个人渣较劲,伤人伤己。重新活过,躲过算计,沿途风景流光溢彩。前世无言守候的有情人,此生得以常相伴。不曾奢望的千般宠溺万般深情,尽在手中。
  • 卿本夫人

    卿本夫人

    深宫勾心斗角,江湖恩怨难了,这一世究竟要历经多少劫难?!一篇报道,让她丧命于此,却在阴差阳错间梦回古代?!摇身一变,重生成为白府四小姐,本以为能够安稳度日,却遇上前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不仅对自己百般嫌弃,甚至利用自己陷害他人;直到他的出现,不为那金银细软,不图那江山天下,只为唤她一声夫人!谁知在他的身后,竟然藏着更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