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600000038

第38章 日语译作 (3)

“思想定型化使我的生活起了剧烈的变化,我从此更加注意社会活动了”。除了1924年12月到宜兴参加社会调查外,“我参加了一九二五——二七年的大革命运动,也参加了一九二七年的‘八一’起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研究中国社会革命的实际问题。郭沫若以他所翻译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为媒介,直接求教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思想大转换,不但抛弃了无政府主义,而且非常积极地与形形色色的无政府主义者展开论战”。为了争取舆论导向,郭沫若一连写了不少文章,与国家主义斗,与无政府主义争,这些文字收集在《水平线下》和《盲肠炎》里。它生动地记录了郭沫若与无政府主义决裂的过程。此外,还“关注中国思想文化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与导向问题的讨论”。

郭沫若就这样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并不断将它化为行动的指南,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洪流中。他在1924年7月23日致腾固的信中说:“我不久又要回国了。武昌师大的同学们要找我当教授,当教授虽不是我愿意的事情,但是能跳到中国的中央,跳到中国人生活的海心里去尝盐味,这是我乐于干的”。郭沫若说:“不能仅仅为了个人和家人的生存而活着,该回到中国去,在中国的土地上发挥自己的才智。即使是饿死、累死、也要死在祖国”。“到达上海的心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准备随时争取机会,跳进变革现实的洪涛巨浪中去”。

4.从文艺运动的阵营里转进到革命运动的战线里来了

中国知识分子在剧烈的阶级斗争面前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发生了深刻的分化。这时的郭沫若,在大革命形势的鼓舞和教育下,世界观包括文艺观都有更大的变化。他进一步批判了个性主义。下决心要改变“从前深带个人主义色彩的想念”,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洪流,从文艺运动的阵营转到革命运动的战线。我自己转向马克思主义和固定下来,这部书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当然,我在译这本书之前,早就有革命的情绪和要求,希望对于马克思主义能够有一番深入的了解,因而我决心翻译这一部书。翻译了的结果,确切地使我从文艺运动的阵营里转进到革命运动的战线里来了。我译了河上博士的书,不仅使我增长了关于社会经济的认识,坚定了我对于正确理解理论的信心,而同时所产生的一个副作用,便是使我对于文艺的见解也全盘变了。

译作评价

郭沫若在谈到该书的翻译时说:那书的译文曾部分地在学艺社的《学艺》杂志上发表过,后来又由商务印书馆把它印行了。但发行不久便由出版处自己停了版,我自己手里现在是没有存本的,连那用毛笔写的译稿也归了商务,恐怕早已成了“九一八”的炮灰了。商务既承印了那书又把它停版,这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便是怕那书中所说的理论对于社会要发生影响。然而影响毕竟发生了,是在我自己身上。

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爱国主义者。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几乎无例外地走着这样一条必由之路: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郭沫若是这些优秀分子的杰出代表之一。

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及文化名人都曾从不同的角度对郭沫若的翻译作出过评价:

周恩来指出:“我们的郭先生正确地走了他应该走的为唯物主义的研究的道路”。“郭沫若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带着大家一起向前的向导。”同时指出,郭沫若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丰富的革命热情。……他心中笔下充满着革命的愤火,也充满着对人类的热爱”。陈毅同志说郭沫若“很早就翻译马列主义著作,用马列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历史问题,成为一个开山的祖师”。邓小平同志1978年6月18日在郭沫若追悼会的悼词中指出:“他是马列主义的热情宣传者和忠实捍卫者。”

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国学大师顾颉刚评价郭沫若是“研究社会经济史最早的大师”,“郭老首先介绍了这本著作,给当时许多青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是其中之一”。被鲁迅先生称赞“最优秀的青年作家之一”的我国著名作家艾芜在《你放下的笔,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来》一文中对郭沫若的评价:“……更重要的一点,郭沫若同志还指引我们从文艺的道路走上革命的道路”。

中共早期军事工作者李翔梧在《沫若,我要站在你的旗帜之下》的署名文章中,坚定地表示:“愿站在这面旗帜下做一个‘小卒’”。

《日本短篇小说集》作者与作品

《日本短篇小说集》选译了芥川龙之介的《南京之基督》《蜜柑》、志贺直哉的《真鹤》《正义派》、里见弴的《雪的夜话》、葛西善藏的《马粪石》、丰岛兴志郎的《工人之子》、藤森成吉的《一位体操教员之死》《阳伞》、小林多喜二的《“替市民”!》、德永直的《“抹杀”不了的情景》、贵司山治的《贞淑的妻》、武田藤太郎的《色彩》、林房雄的《铁窗之花》、片钢铁兵的《小儿病》、井伏鳟二的《顽童》、中河与一的《跳舞场》、横光利一的《现眼的虱子》和《拿破仑与疥癣》共15位日本近代作家的19篇短篇小说名作。

本书中选译的这些作品,要么在题材上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要么在写作手法上独树一帜,让人叹为观止。在译者识当中,作者写道:

这个集子所选的不能够说都是日本现代文坛的代表作,因为在这个集子上有字数的限制,译者在这个严格的限制的范围内,想要多介绍几个作家,多介绍几篇作品,因此便不免要赶各个作家的短的作品选择,无形之中便又来了一个愈短愈好的限制,因而所选的不一定是各个作家的代表作。尽管如此,由于日本有崇尚短小的传统,不少知名作家都有较多的短篇佳作问世,因此,郭沫若在挑选作品的时候尽管有诸多限制,仍然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份日本经典短篇小说的盛宴,为中国读者了解世界、了解世界文学打开了一扇便捷的窗口。

在郭沫若选译的作家当中,芥川龙之介是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一位专门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日本近代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小说家,他一生从事短篇小说创作,在他35年的短暂人生中,一共创作了150多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作家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却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郭沫若选译了芥川的《蜜柑》和《南京之基督》这两篇作品。其中,《蜜柑》一直以来就是日本近代短篇小说作品的经典之作,多次被收入日本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学国语教科书。

《蜜柑》的主人公在一个冬日坐在火车上,看到一个衣着破旧的小女孩在列车穿过隧道的时候旁若无人地打开车窗,内心觉得十分不快,但是,当他看到列车驶出隧道之后,一个小男孩大声呼唤着挥手和小女孩告别,而小女孩把蜜柑向他扔去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小女孩不顾寒冷坚持开窗的原因,备受感动。从小女孩姐弟之间的亲情当中,作家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暂时忘却了人世的倦怠。在短短一千多字的作品当中,充满了作者对世事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

作品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无非是作者在列车上观察坐在自己对面的一个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女孩。作者当时沉浸在忧郁的情绪之中,手上看的报纸净是无聊的新闻,眼前坐着一个肮脏的农村女孩,更是让人提不起精神,气氛死一般的沉寂。不久,女孩不顾冬天的寒冷打开了车窗,随着寒风,蒸汽机车的煤烟不断涌进车厢,当时作者喉咙正在发炎,被风吹得满脸煤烟,对女孩的这一行为更是感到极为不快。但是,当他最后发现女孩开窗的原因之后,内心涌起的一股温情和先前的不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在此写道:“我在这时把那不可言喻的疲劳和倦怠,以及不可解的下等的人生才略略地忘记了。”

通过这篇芥川的名作,中国读者接触到了极富日本特色的短篇小说创作手法、极具日本文化特色的题材把握。在既往的中国传统的短篇小说当中,特别是以隋唐传奇小说和明清志怪小说为代表的传统中国短篇小说当中,作者仅仅是向读者讲述一个个有趣的甚至是荒诞、虚构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往往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毫不相干,作者天马行空地任意杜撰、编造出怪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为读者提供一时的短暂的阅读乐趣。与此相反,在芥川的《蜜柑》为代表的大量日本短篇小说当中,题材的范围已经进入一个更为深刻的领域,对人的思想、人的感情表达出了深刻的关注。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断,深刻剖析人生、人情的意义、价值,这样的题材无疑站在了更为崇高的文学高度上,具备了更高的文学价值。从这些日本作品被介绍到中国之后,中国作家发现了一个文学创作的新大陆,一批批近代中国作家也开始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同类佳作。在郭沫若的这部译作当中,另一类被选入的作品则属于可以称作哲理小说、讽刺小说的作品。如:横光利一的《拿破仑与疥癣》、葛西善藏的《马粪石》都属于这个类型。

横光利一是近代日本著名小说家,生于福岛县,从早稻田大学退学之后,成为昭和年代日本文坛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和川端康成、片钢铁兵等人一起创办了《文艺时代》,一直是日本新感觉派的干将。在横光利一的《拿破仑与疥癣》当中,拿破仑患上了皮肤病,仿佛是为了医治自己的痒痛一样,拿破仑的军事征服欲望也随着病痛的恶化一天天膨胀。随着他对欧洲征服的步伐,他身上的疥癣瘢痕也像世界地图一样不断地延伸。作者在作品中对拿破仑病态的征服欲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把他的征服欧洲、征服世界的梦想比做侵蚀健康人体的疥癣寄生虫。同时,在高声喊着“我是拿破仑波拿巴!我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同时,拿破仑被小小的寄生虫折磨得不断呻吟。通过这个庞大帝国的君主和小小寄生虫之间的鲜明对照,作者对军事征服表示了极大的厌恶,同时暗示了征服者内心实际的渺小和脆弱。

同类推荐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冯其庸是我国著名的红学研究学家、著名艺术家、著名考证学家。他出身于贫寒之家,从童年起他就饱受苦难,历尽艰辛,由于家境贫寒和时世动荡,小学和中学曾经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可以说,他主要是凭着不懈的个人奋斗完成学业,并最终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代学术、艺苑大家。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金岳霖回忆录

    金岳霖回忆录

    哲学家金岳霖晚年亲笔撰写的颠覆世人印象的人生传奇段子。金岳霖一眼望去就是哲学家,浑身“散发着哲学的味道”,内在却流淌着魏晋风流,传奇色彩极为强烈。
热门推荐
  •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总结哈佛大学办学300多年来的择生标准、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发展规律,向青少年展现世界一流大学里认可的人才标准,同时也鼓励那些不能进入哈佛深造的学生可以有目标,有方向地自我培养,自我成长起来。每一条规律就像一样帮助孩子成长成才的礼物,是以为书名。
  • 落在尘埃里的青春

    落在尘埃里的青春

    我们的青春都很平凡,在做不完的习题,家长的唠叨,学习的压力下艰难的生根发芽。但是平凡的生活里也有感动,这些细小的温暖,照亮了我平凡的青春。
  •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日方舟Babel

    明日方舟Babel

    “滴、滴、滴......”博士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脸坚毅表情看着他的长耳深发少女,她紧紧握着他的手。
  • 农民们(上(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农民们(上(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帝爷,放开让姐来

    帝爷,放开让姐来

    帝陌寒:“汐汐,爷来了。”帝陌寒说着就把自个儿女人手上的利器扔给旁边的手下,执起纤纤细手并拿出手帕细细地擦拭。雪汐默忍无可忍:“帝陌寒,姐不是娇花。”帝陌寒:“……”帝陌寒活了二十七年,第一次觉得女人太强不是好事。
  • 清风南枝挂

    清风南枝挂

    神有三子——仙、魔、鬼鬼欲称帝,仙魔共封之曰:仙魔之子,即为鬼自此有了条不成文的规矩:仙魔不得通婚!……一朝穿越,白捡一师兄,不料是个嗜血魔头?附赠的侠客动不动就杀人放火要怎么破?我的男二怎么拿了女配的剧本?!女主:为什么我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辣鸡?……“叮——”您有一段来自酒后阿燃的真心话,请注意查收——“好想,把你的翅膀折断……你会不会恨我?好怕,又丢掉我……”【男主光环剧场】源于一次乔装出行。人:“冒昧一问,鱼妹(女主)可有婚配?”燃:“六个月不洗澡,三个月不洗头,一个月不换衣,谁娶?”女主:“???”(对着阿燃就是一脚)燃:“暴力倾向。”人:“告辞!”(跑路)女主(微笑):“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燃:“夸你好看。”【关于两只白眼狼】问:有什么想说的咩?没准会实现哦~辰(微笑):狸姒老妖婆今天死了吗?星(由于心理活动太过丰富所以沉默了半个世纪):【好吵,不想理,还要回答问题,好麻烦……不然杀了好了】……去死。——*注:精分阿燃,小心食用~
  •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县城被吐槽为“18线”城市,连接大城市与乡村。在这里既有田园的安逸也有城居的喧嚣;既有繁华热闹也有贫困潦倒;既有恬静幽美也有困苦挣扎;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并存;亲情友情与冲突矛盾同在……有人说:了解一个时代,看一个县城就足够了。我诚以为然。县城里话题很多,人人都在拥挤中前行,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演绎着各自的人生。谁在编曲谁在听……人生百态,冷暖自知。写下这些老人故事、婚恋故事、“车祸”故事和债务故事,不是批判也不是颂扬,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以我个人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发生在“18线”里的那些人、事、情。
  • 蔓延的蔷薇

    蔓延的蔷薇

    倾蔷薇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集宠爱于一身,却因爸爸再娶一夜之间从公主变乞丐。她为不被赶出家门,装傻充愣委屈长大,成年之际竟被他一眼看破,誓要娶她。都说他痞帅魅力无限大,年轻有为智商高,却是个瞎子,殊不知他的功成名就都来自她当初的一句话......
  • 房东

    房东

    天气好的时候,拾得就骑自行车来到阳光小区。几年前阳光小区还不叫阳光小区,叫永宁村,位于古城东门外一里多地。拾得姓宁,与永宁村同一个字。小时候,在村里跑着玩的拾得抬头便可见东门和城墙。后来,东门外盖起座座高楼,长成大人的拾得走在村子里看不到城门城墙了。永宁村作为本市最早被改造的城中村,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说服谈判,村民们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坚守祖上传下来的永宁村,只好妥协。千禧年这个词在报章频频出现,永宁村变成阳光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