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700000011

第11章 古柏森森护蜀道

蜀道两旁耸立着排排柏树,古老挺拔,历经沧桑仍郁郁葱葱。这就是古道行道树,被誉为“世界奇观”、“绿色长城”、“森林化石”,民间俗称“皇柏”、“张飞柏”。其中剑门段的行道柏苍翠成廊,清代乔钵冠之以“翠云廊”美名。

第一节 多功能的蜀道行道树

行道树和驿道结合,形成完善的生态配套设施,具有多种功能。

植树表道。古人把路边的树视为路标,指示方向。相传古代蜀道多弯曲且狭窄,常杂草丛生,驿卒传递军令文书,常因迷路而延误大事,因而倡导植树表道。

标记里程。古代以树的距离计算里程。秦代,朝廷下令修全国驰道,规定“三丈而树”。后来改成道旁每一里堆一土堠的办法计里程,但土堠易损毁,北周时期又改成一里一树。

保护路基。古代蜀道路面都是土筑路,下雨季节,雨水常冲毁道路。路边植树,树根深入地下,确保路基水土不致流失。

调节气温。道旁植树,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夏日,地无尘埃,人行其间凉风习习,下雨不用打伞;冬天,撑天大树可挡风,是理想的人行道。

就地取材。历代栈道都用木材做梁柱,耗材量大。因常日晒雨淋,易腐朽,经常要用木材更换。常栽行道树,为就近取材维修、新建栈道提供方便。

第二节 蜀道古柏何时栽

蜀道行道树古柏为何时栽种,对此众说纷纭。其实这些古柏从古代到当代,历代劳动群众都栽种过,并非一朝一代能完成的。据史料和专家的考证,蜀道上规模地栽树大致有以下八次。

第一次是秦代。秦始皇大兴土木,曾在天府之国的巴蜀砍伐大量木材。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的“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怕蜀中百姓由于怨恨而造反,故下令在天下驿道旁大种松柏。因种树是皇帝的诏书,故名“皇柏”。

第二次是三国时期。相传张飞任巴西(今阆中)太守,担任军政重任。张飞考虑军令政务文书往来频繁,怕驿道崎岖,误入歧途,故命军民植树表道。民间广泛流传当年张飞“上午植树,下午乘凉”的传说,故古柏又称“张飞柏”。

第三次是东晋时期。金牛道剑阁一带群众大种“风水树”。尚书郎郭璞撰写《县路谶》,刻石碑记其事。

第四次是北宋时期。宋仁宗下诏令“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道两旁,令逐铺兵士每年栽种地土所宜林木”。皇帝下令,动员金牛道沿线开展群众性植树活动。

第五次是明朝时期。正德年间,剑州知州李璧组织民众对剑阁南至阆中、西至梓潼百余里官道进行整治,并补植柏树10万株。

第六次是清乾隆年间。梓潼县县令潘浡及其子孙两次捐资在金牛道梓潼七曲山一带植树两万余株。

第七次是清嘉庆年间。先后在广元、昭化任知县的曾逢吉,倡导在剑门驿道上植树30多万株。

第八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84年,剑阁县政府在金牛道剑阁段开展大规模的植树活动,种幼树19万多株。

蜀道行道树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采取规模植树和补栽方式而逐渐形成的绿色长廊。

第三节 行道树连片成景

由于自然和历史诸多原因,存活至今的行道树古柏群仅有两个片区,即金牛道上以剑阁为中心的川北片区行道树和米仓道上川东北的南江皇柏林片区。

川北片区行道树以剑阁普安镇为中心,东南至阆中,西南至梓潼,东北至昭化。片区分北段、南段、西段。

北段行道树。从剑阁抄手铺经汉阳、剑门至昭化约40公里的驿道,有古柏1600多株。这段驿道的石洞沟一带古柏茂盛,遮天蔽日,还有因幼树时生长受损导致“长相”奇特的“开膛树”、“挂肚树”、“淌肠树”。

南段行道树。从剑阁普安经龙源、古楼、白龙、碑垭乡镇进入阆中。全长80多公里的驿道两旁有行道树4400多株。这段驿道旁还有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树名,比如古柏上长有大包的“大肚树”、两株古柏夹石碑的“古柏吞碑树”。

西段行道树。从剑阁凉山经柳沟、捶泉至武连,进梓潼。这段驿道全长50多公里,尚存古柏1900多株。这段驿道昔称“种松之乡”。宋代古碑种松碑云:“县路翠,武功(县名)贵;县路青,武功荣。”看来古人早就认识到植树造林对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性。这一段也有一些奇异的树木,如:一到春天便飞蛾满树的“飞蛾树”,古柏环绕似吻颈的“鸳鸯柏”,七株排列有序、一般大小的“姐妹树”。

这三段驿道共160多公里长,有古柏8000多株。

米仓道上的行道树——巴山“皇柏树”。南江城西榆铺至下两、白杨坪沿南江河北岸约25公里的古道边,尚存2900余株古柏。据《南江县志》,明正德年间,县令杨某倡植柏树,以示路径,并得到皇上护谕,故名“皇柏树”。柏树群中,有一株特大古柏树干高30多米,树身五六人双手合围,人称“皇柏王”。

第四节 官民共护行道树

蜀道行道树历经两千多年沧桑,部分线路仍郁郁葱葱,得力于官民同心保护。

历代各级政府重视行道树的管理,并作为列入路政管理法规的重要内容。

周代提出“植树表道”制度,各诸侯国共同遵守。

北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皇帝诏令制定一套道路植树管理保护、采伐的政策条文。规定官道两旁每年栽植树木,其管辖使臣、令佐都要亲临查看,统计上报。

明代剑州知州李璧制定“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这是蜀道上最早的群众护林公约。

清代,对蜀道行道树实行挂牌编号保护制度,规定地方官离任时要办理移交清单。

民国时期,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道中古柏遭损毁、砍伐,引起各级政府的极大关注。当时行营参谋团电令剑阁县:“公路路幅以外之古柏,应予保存,不得擅自砍伐。”剑阁县政府多次发出“禁止砍伐损伤夹道古柏”的通令、“严禁摧毁损折火烧古柏”的训令、“严禁擅伐以作燃料”的训令。为保护古柏,专门成立县级古柏保管委员会,乡、镇设分会。由于各级政府的呼吁和保护,行道树古柏才幸免于大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行道树的管理和保护。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北行署发出电令:“严禁砍伐川陕公路之皇柏。”剑阁县人民政府发出《严禁放火烧山及砍伐川陕公路剑阁路古柏》的通令。1964年,剑阁县人民委员会对古柏进行清理登记,制牌编号,与古柏所在社队签订管护合同,使古柏保护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四川省人大、四川省农业厅、剑阁县人民政府相继发出加强古柏保护的决定、意见、通报等。为了保护、管理好行道树,制定了奖惩制度。要求砌石培土,对树根裸露、树干倾斜的古柏,以条石扎围、培土护根。划定行道树周围15米为保护区。1984年,省、市、县拨专款配发药液防治虫害,使行道树始终充满活力。剑阁、梓潼分别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政府官员和知名人士开展古柏认养活动。蜀道沿线老百姓也仰古柏之久远、高大,十分注意保护古柏。群众护林意识的强化,使护林传统代代相传。

第五节 行道古柏多芳名

行道树古柏形态万千,风姿各异。人们根据古柏的形状和传说为其取了许多雅号。

状元柏。在剑阁拦马墙处,胸径两米,绿叶遮天。相传一举子进京赶考,在此树下躲雨、读书,后中状元,特来培土拜祭,人称“状元柏”。

望夫树。在剑阁清凉桥头,主干弯腰,叶如香烛。传说一新婚的男子被征去修长城。临行前,小夫妻在道旁植一小柏树,象征二人恩爱万古长青,永不变心。新娘常来此灌水培土,小树长成大树。新娘黑发变白,望穿眼也不见丈夫归,终跪在树下痛哭而亡。

蝴蝶树。在剑阁柳沟驿,高13米,胸径2.4米,400多年树龄。每年4月,银白色的小花开满枝头,宛如蝴蝶飞舞。花香吸引蝴蝶飞来,场面十分壮观。

松柏常青树。位于大柏树湾,高27米,胸径1.16米,树干似松,树叶似柏。1963年,朱德视察翠云廊时指示“要好好保护这棵松柏常青树”,故名。后经林业专家鉴定为濒临灭绝的古老树种,被命名为“剑阁柏”。

寿星柏。剑阁南段有巨大的古柏,胸径2.3米,根围12米,高达35米,像绿色大伞盖,人称“寿星柏”。

阿斗柏。阿斗,刘备之子刘禅的乳名,蜀汉后主。相传,蜀亡时,阿斗被押往洛阳途经剑阁,在大柏树湾一株古柏下躲过雨,故名。

同类推荐
  •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美不胜收:九寨沟(文化之美)

    美不胜收:九寨沟(文化之美)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在大一统气氛笼罩的时代,荀子才是儒学的主流。中国文化经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论称赞还是批判中国文化,很自然都会拿儒家的主张、信念作为代表。更进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画上等号。儒家相信什么、主张什么,也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孔子和孟子所说、所主张的。这种常识态度,在历史上不只不精确,而且带着许多误会。那些想当然对儒家的种种说法,其实里面来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过来自《孟子》的。孟子名气大,和孔子并称,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没在背景里,但若从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上来看的话,荀子对于后世建立的儒家传统,影响恐怕大过孟子。
  • 趣民国

    趣民国

    本书从饮食、穿衣、居住、出行、娱乐、情感等方面,通过有趣的名人故事和社会事件,配以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现了民国时期的生活,尤其是文人的生活。作者把碎片化的真实故事,进行了有序的组合,每个故事都有主题性,给读者展现了民国时期的代表性服饰、经典菜肴、居住状况、出行方式、娱乐项目、情感特点等,着重表现了民国生活中有趣、风雅、真性情的一面。
热门推荐
  • 秋水轩尺牍

    秋水轩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至尊

    我是至尊

    药不成丹只是毒,人不成神终成灰。…………天道有缺,人间不平,红尘世外,魍魉横行;哀尔良善,怒尔不争;规则之外,吾来执行。布武天下,屠尽不平;手中有刀,心中有情;怀中美人,刀下奸雄;冷眼红尘,无憾今生。……惊天智谋,踏破国仇家恨;铁骨柔肠,演绎爱恨情仇;绝世神功,屠尽人间不平;丹心碧血,谱写兄弟千秋!
  • 三国之变身关银屏

    三国之变身关银屏

    汉建兴十一年诸葛亮正在准备第六次北伐。孙权封公孙渊为燕王。著名史书《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出生了。也是在这一年,一个2000多年后男子,来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他正准备在这个时代大展身手,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女人,好吧,虽然变成了女人,但是自己好歹也穿越成了官二代,可以不愁吃,不愁喝,大富大贵的过一辈子,可是没成想天不遂人愿,自己竟然连官二代都当不成了。
  • 海贼之不祥暗影

    海贼之不祥暗影

    简介只有一句——再说一遍,你想成为什么王来着?(纯海贼世界,莫得系统,不会写简介,看十章内容决定去留,上一个简介纯属开玩笑。)【书友群667291204,或搜书名《海贼之不祥暗影》】
  • 史鉴节要便读

    史鉴节要便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禁闭校园

    禁闭校园

    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降临阴都,使得数个高校片刻之间成为空城,仿佛里面的人都被凭空抹消。当这个力量再度来临之时,人们如何发现它的真正面目,学生又如何逃过劫难获得生还?看腻了厉鬼凶杀侦破?翻开本书,小宗邀请你一起挑战想象力的极限!
  • 学渣快乐

    学渣快乐

    一个市侩的胜利史,简称《渣快》。著名学渣张定坚,无知无畏,各种搞笑,不择手段,自欺欺人,快乐一生。穿越之后,又是一派新鲜刺激。但他最大的失败却是……。他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所以我只好祝他渣快。
  •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陵秘藏

    龙陵秘藏

    这是一部悬疑小说。一座诡异的江南荒宅中隐藏着一个尘封百年的历史谜团。九龙宝鼎暗藏惊世宝藏,藏头血诗牵出惊天密谋。各大赫赫有名的江湖组织齐上阵,演绎一段风云激荡的传奇。其中人物之间纠结的爱恨情仇,让作品于诡秘的氛围外多了一份情感观照。
  • 禅央前传

    禅央前传

    他,是冀国的五皇子,罪妃所出,父皇不喜,无人问津。为了活得好些,自愿去了小战不断的边境。第一年,染了热疾,吃错了药,从此子嗣无缘。第三年,被人设计成了挡箭牌,让周国的太子撞在了他的刀下丧命。她,是周国元后所出的皇长女。一母同胞的皇兄去了,她成了太女。曾经承诺当皇兄的将军,如今却成了泡影。冀国压着他们皇五子来求和,为先太子披麻戴孝。葬礼间隙,她提着刀,怒气冲冲,将那周国皇子好一顿砍。从惊艳到绝望,他生无可恋。从仇恨到平淡,她运筹帷幄。风起来年,禅音伊然,央语波澜。花落无缘,玟星半点,木槿伤残。月影司相,阙融堕阳,如沐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