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700000015

第15章 蜀道回声响天下 (2)

蜀汉亡后,后主刘禅赦命姜维降。姜维和战士们个个怒目,拔刀砍石,声震长空。后来,姜维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假投降,利用钟、邓矛盾,重振军威,复兴汉室。可惜,其计谋被魏国司马昭识破,姜维见大势已去,自刎殉国,其赤胆忠心卫国之精神长留人间。

四、邓艾奇袭阴平道

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曹魏大将钟会、邓艾率20万大军分兵强攻金牛道上的剑门雄关,久攻不克。足智多谋的邓艾铤而走险,奇袭阴平古道。精选3000兵马打前站,来到云遮雾锁荒无人烟的摩天岭,但见万丈峡谷,深不见底,马不敢前进。邓艾取出毡毯,裹在身上,带头冒险滚下崖去,副将也跟着这样做。无毡毯的将士们用绳子系在腰间,攀木挂树,鱼贯而下,越过摩天岭。

邓艾部队越过摩天岭后,士兵士气高涨。接着,马不停蹄地沿阴平道进入龙州(今平武)南坝凤翅山,居高临下,包围了江油关。守将马邈见大军压境,兵临关口,不战而降。

邓艾取得江油关,收编了马邈降兵,补足了军需后,沿涪江左担道攻下涪城。蜀汉都城益州无险可守,全蜀震惊。诸葛亮之子、辅国大将军诸葛瞻临危受命,率七万都城御林军保卫绵竹关。邓艾分北、中、西三面发动攻势,蜀军拼命突围,诸葛瞻等守关将士壮烈捐躯。

邓艾部队攻下绵竹关,大军直逼益州,后主出城投降,蜀汉政权亡。

邓艾为灭蜀汉立下头等大功,并为扭转纷争混乱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曹友闻血洒古道

气壮山河,名垂竹帛,跃马横戈杀鞑虏;

恨惭史位,身殒大安,捧香洒泪哭忠王。

这是朝天关褒忠祠为纪念抗元英雄曹友闻而题写的一副楹联。

南宋末期,政治腐败,偏安一隅。北方女真崛起,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并屡屡南下犯宋。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九月,汪世显部为了夺取南宋兵粮后勤供应基地,从甘肃入古道,取道阳平关攻打蜀门。

宋将御前诸军统制、利州都督曹友闻进兵保蜀门户仙人关。仙人关在陕西略阳白水江,嘉陵道上的曹友闻派重兵扼守雄关口,并鼓励全体将士:“国家安危在此一举,誓死打退来犯之敌!”

蒙古大军浩浩荡荡进入陕南略阳,曹友闻据险埋伏,火烧栈道,弄得蒙军晕头转向,逃到汉中。这时宋军骑兵助战,深夜渡江,突然袭击,双方激战数小时,蒙军死伤4000多人,12只木船沉入江底。

正当曹友闻军队乘胜追击的时候,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兴总府以“寡不敌众”为由,强令曹友闻退兵到大安。宋军撤退时,恰逢下雨,路滑难走,蒙军增援部队又赶上,宋军遭遇前后夹攻,曹友闻、曹友万兄弟在阳平关突围时双双受伤,战士们把兄弟俩抬上,边走边打。最终,抗元英雄曹友闻血洒古道。

曹友闻余部转战到朝天关,大部分壮烈捐躯,蒙帅无限感叹道:“蜀将真男儿也!”

南宋朝廷闻奏,对曹友闻“追谥曰节”,赠龙图阁学士。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护国英雄,在朝天关关顶修建褒忠祠。明人黄辉《曹友闻祠》一诗云:

卷地尘来可奈何,大旗风雨动关河。

荒林不辨将军树,古岭空传壮士歌。

深夜有人闻铁马,斜阳无事看金戈。

空江萧瑟英雄泪,流入岩石怨恨多。

六、红军鏖战剑门关

在川陕苏区时期(1932年12月—1935年5月),红军在金牛道上的剑门关与川军进行了一场浴血战斗。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为了会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撤离了川陕苏区。剑门关是北上必经的险关:东西横亘数百里,绝壁倚天如剑,关口一线悬天,三层关楼,铁门紧闭,万夫莫开。民谣云:“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四川军阀邓锡侯为了堵截红军,指派宪兵司令刁文俊率四个团严密把守,精锐嫡系杨倬云团镇守关口。关口内外,层层防范,修筑工事,明碉暗堡,固如金汤。邓锡侯还抬来四万大洋作为奖赏。

4月1日,红军抢渡嘉陵江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副总指挥王树声制订了从东西南三面包围敌人的作战计划,由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主力部队担任攻击关口主峰的任务。战斗打响,红军先头部队小分队七名战士,化装成川兵由一农民带路,经金牛峡混入关口附近,消灭了守关哨兵。关楼上的敌人发现情况不妙,用机枪不断向下扫射。黄昏时分,小分队点燃拴在100多只山羊尾巴上的鞭炮,顿时火光冲天,响声不断,守护关外阵地的敌军纷纷外逃,红军顺利夺取了敌人关口外围据点。

接着,红军开始向敌主峰进攻。红九十三师二七四团二营担任主攻,调整了作战部署,炮兵瞄准目标轰击压住敌人火力,步兵发起冲锋,击中敌人主峰最后一个堡垒,红军战士把红旗高高插在大剑山主峰上。

剑门关守敌失去了制高点,杨倬云团一片混乱,几百残敌既不敢前进,又后退不得,挤在一条300多米长的槽沟里。红军将士冲向关槽,双方展开了肉搏战。敌团长杨倬云处在四面楚歌之境,绝望地跳下万丈深渊。

剑门关战斗结束,红军击溃川军两个团,全歼杨倬云团700余人,扫除了西进北上抗日的一大障碍,巩固了红军嘉陵江沿岸阵地。

第三节 苦力汗洒蜀道

蜀道上活动的人群中,苦力人数最多,且经常穿梭于古道,忙于生计。这些苦力中陆上有背二哥、轿夫,水上有船工。

一、陆路苦力压弯腰

旧时,崎岖的蜀道上,常见一群群苦力,头包白帕子,腿缠“人”字形裹腿,脚穿麻窝草鞋,背上背架子里的重物高出头顶,手持一根“丁”字形打杵子,这就是古道沿线古老的民间运输队——背二哥。

蜀道交通不便,行路难,古时山区百姓运送东西,全靠人力背运。随着社会发展,手工作坊兴起,人口增加,物流加快,背二哥成为山区运输主力。

背运是高危行业。背二哥身背重物,不是爬坡下坎,就是涉水过河。山区小道有些路段丛林密布,常有野兽出没,时有土匪拦路抢劫,又时有山体塌方,威胁力夫生命安全,故背二哥一般都结伴而行,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背运活长途跋涉,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夏天汗流浃背,冬天手脚冻裂,易患腰酸腿痛的职业病。背二哥为了养家糊口,生活非常俭省,常自带口粮,合伙煮饭,泡菜下饭。夏天露宿路边,冬天住“鸡毛店”(简陋的集体大铺)。川陕盐道上的背盐儿睡的“千足床”,看了更叫人心酸难受。直径两丈多、中间有立柱的大圆床,睡时人头朝边缘,脚蹬中间木柱,呈放射状排列。为了省钱,一床30多人睡。

旧时,由于古道出行不便,所以出行代步的轿子、滑竿十分盛行,并形成一个职业。

轿子,按形制可分为二人抬——两肩各扛一扛,抬行平稳,四人抬——加“牛子”即两头带套绳的短杠,形成“工”字形抬法,俗称“四人大轿”。按功能分有:官轿,封建社会地方官员上任或外出视察时乘坐的一种特别的轿子,并配有轿班;花轿,装饰华丽,描龙绘凤,供妇女婚嫁之用;民间小轿,供民众出行使用。

轿子、滑竿一般都是两人操作,大小路都可以走。但讲究技巧,脚动身不动,换肩不停步,前后步调快慢一致,才能保持轿子、滑竿平稳安全。

轿夫苦力帮行大都是农村少地农民、城里无业人员参加。劳动十分辛苦,往往肩头磨烂,手脚掌磨出厚趼。有时,还被有权势的人拉去送客,干完苦活却分文不得。

二、水路苦力滩上爬

蜀道水路北有汉水,发源于陕西宁强,向东南流入湖北,在武汉汇入长江。南有嘉陵江,东西两源出于陕西凤县、甘肃天水,经广元、南充,在重庆汇入长江。

两江河沿岸有众多船工,一年四季无论寒冬酷暑,都生活、劳动在船上。江河多数地段滩多水急,甚至还有暗礁,更增大水上作业的风险。下水过滩,船只时而在浪尖,时而在波谷,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发生船毁人亡事故。船工们自喻为“在血盆里抓饭吃的人”。

船工拉纤十分辛劳。盛夏,河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船工们挂上纤绳,手脚着地,艰难爬行,放开喉咙、呼喊号子,挥汗如雨,背上晒起疱,脚上磨起趼;三九严寒,下水推船,江水刺骨;雨水季节,风雨迷住双眼。

船工住在船上,晚上停航,把船板拖整一下,铺上被子就睡,所以许多船工患有风湿病、关节炎等职业病。

第四节 蜀道物流兴旺

跨越西南、西北蜀道的开通,使古道成为最活跃、最繁忙的商贸线路。

蜀道商贸和转运始于汉。据史载,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出使西域的张骞在大夏看到中国四川出产的竹杖、布匹,后来得知这些东西是商人从身毒(今印度)买来的。这可以间接说明汉时巴蜀地方产品已经蜀道和南方丝路传到国外。

唐代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商业兴旺。首都长安城开辟东西二市,万商云集。不仅有国内巴蜀、荆襄等地客商,还有来自日本、印度、西亚地区一些国家的富豪巨商。四川蜀锦、川茶由景谷道、阴平道运到陇南。随着汉中、巴蜀物资运往京城长安的增多,为此专门开辟了一条褒斜新线。这时期,还开展边境贸易,以茶与北方游牧民族换马,初步形成“茶马互市”。

由于唐代商业发达,蜀道沿线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除西安外,还有号称“西南大都会”的成都,和南方的扬州齐名,当时有“扬(州)一益(州,即成都)二”之称。古人这样描绘当时的商业盛况:“万井云错,百货川委。高车大马,决骤乎通衢。”(李良辰《蜀藻幽胜录》)金牛道上的蜀门广元水陆便捷,“驿铺相望,商贾云集”,进出物资络绎不绝。古诗云:“舟航日上下,车马不少闲。”(司马光《读书台》)广元成了剑门关外一大商业都会,有“四集之国”之称。蜀道水路上的南充,百姓卷入经商大潮,号称“小成都”。荔枝道上的达州,商业发展快,成了川北贸易要镇,是“四达之州”的宝地。

北宋时期,蜀道干线金牛道经营蜀茶、蜀锦的商人增多,朝廷于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下令,将剑门县隶属剑门关,在此增设征税机构,把住关口收商税,可见当时贸易盛极一时。

北宋末期,金人占据北方大片土地,京城南迁杭州,金牛道成了南宋在川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当时朝廷急需战马,特在成都设立茶马司,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设都大提举茶马司负责在川进行茶马交易。用四川茶叶到陕甘边区换回战马,转运至利州,再通过水路转运至南宋首都杭州。据《文献通考》等资料记载,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宣抚副使吴阶征发民夫转运米至利州15万斛。后又改募商人载西川米到兴州(略阳)、利州、阆州。后在三州设茶场。嘉定元年至嘉定十六年(公元1208—1224年)共16年时间,文州主管安蕃专官护送漕运大米共42.276万石(魏了翁《鹤山集》)。

南宋蜀道其他线路商贸也不断转运物资,发展商业。嘉陵道转运茶叶到陕西,漕运军粮至兴州、凤州,同时把马匹转运入川。米仓道及支线上的紫阳、大竹等地盐商秘密往来于川陕之间。当时盐业实行官营,为此官方会整顿盐业市场秩序,米仓道上摩崖上刻石记其事:“严禁私运食盐,违者治罪,举报者可得五十贯钱奖赏。”

同类推荐
  • 论文化

    论文化

    《论文化》是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的领袖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写给大众读者的一本启迪之书。伊格尔顿探寻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散文诗一般的语言,风趣而又尖锐的文风,串起了关于“文化”的几个核心议题。《论文化》或许是你了解传统的英式“鲁迅杂文”的好时机。文化使人成为人,《论文化》将为你解析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精神状况,通过“文化”一窥当代人性中的丰满与贫瘠。
  •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摩登中产」:一个面向城市新兴中产家庭的内容服务平台,由专业媒体团队创立打造,深受新兴中产家庭喜爱。用时代的视角,观察中国中产阶层的诞生与成长,也用细致的笔触,解析中产阶层的困惑与烦恼。本书涵盖「摩登中产」的精华思辨,紧扣当下时代脉搏,足以颠覆你对目前生活、职业、投资、未来的一切观点。
  •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是著名作家蔡澜的散文集。其中精选蔡澜回忆悲欢往事,品鉴生活细节,阐述生命哲理,抒发人生感慨的文章。作者妙笔生花,叙事、状物、写人、说理,皆明白如话,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妙趣人生》选文的角度比较独特,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火了

    火了

    当兵的喜欢较劲,跟身边战友较劲,跟一起入伍的老乡较劲,也经常跟自己较劲。用消防兵耿健的一句话说,不较劲的兵,慢慢就烂掉了。耿健是武警c市消防总队特勤中队一名士官,这人长得比较有特点,脑门、颧骨、下颚,都很有棱角,粗略一看,很像画家笔下的速写人物。反正长得比较毛糙。自从入伍那一天,他就喜欢较劲,十多年过去了,中队能跟他较劲的那批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他的老乡牛爽,他似乎还是不依不饶,仍旧跟牛爽较劲。当然牛爽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耿健不跟他较劲,他会觉得日子过得没滋没味了。因此他们经常把普通的训练,搞成你死我活的比拼。
  • 重生之最强女修

    重生之最强女修

    被逐出师门?惨!被同门围攻,还被炸得粉身碎骨!惨上加惨!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随身空间,异宝萌兽,灵丹剑诀!这后福是不是来得有点逆天?那她可真得逆一回天!PS:小舞的书友群98318558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冷魔囚宠:少爷,求放过!

    冷魔囚宠:少爷,求放过!

    她满心欢喜的为他准备生日礼物,等待她的却是恩断情绝。 四年后,再相遇。 他冷冷的丢出一张纸,“签了它。” 她愣愣的看着那张纸,有些反应不过来,刚开口“翼……” “叫少爷。” 听着那冰冷至极的几个字,瞬间红了眼眶。 他拿出签结婚协议,却给了她最疏离,最难堪的称呼,果然,他仍然恨她入骨,可是她仍不知道他恨从何来? 一次次折磨,一次次伤痛,一次次逃离,一次次禁锢。 “音伊沫,休想逃脱,除非我死……”砰―― 一声枪响。她呆滞的看着男人白色衬衫那一片鲜红,瞬间丢掉手里的抢,惊慌失措的跑过去抱着倒地的他,泪如雨下。
  • 终末传说

    终末传说

    EndLessTale-终末传说灾厄与X-G的阴谋(注:书中的boss大部分源于泰拉瑞亚的灾厄MOD)
  • 公子,日久情深!

    公子,日久情深!

    他身背千年骂名隐世于山间林深之处,契约百妖为他卖命赚取解毒之药。那年,他在寒苦之地捡了个天赋异禀的呆萌少女江小夜,从此江小夜成了他唯一的人类跟班。他不仅给江小夜各种危险的任务,生活上的各种也让她干尽。“床冷。”“明白。”她立马将自己热乎乎的身子钻进他的被子里。他看似对她无情,实则宠她无度。世间万物都可弃,唯她不能丢。他本以为可以与她一生如此安静平和的隐世而活,直到某一天,她被一个江湖骗子给骗走了……从此,他不得不再次踏入乱世纷争,与世为敌。
  • 格物求道

    格物求道

    上古神话时代到先秦练气时代,最后到现代末法时代,诸神回归天界,一个纪元结束。一个纪元结束之时并不是毁灭,而是另一个纪元开始。天降金莲,灵气慢慢恢复,新的纪元开始。纪元交替风云起,林启明得机缘乘风而起……
  • 丈夫很冷血

    丈夫很冷血

    在一个极其混乱的月夜!欧阳雪的生命里,出现了一个让她后来痛不欲生的男人!短暂的相遇,她从他的视线里消失地极其彻底!多年以后!当她突然跑到他面前来,说什么那两个孩子是他的?在他来看,这两个孩子不只是麻烦的生物。更是两个祸胎!后来他终于证实和明白了那个女人,为什么死皮赖脸要他签收孩子的用意了!……是要他保护这两个小不点儿!……没错……是货真价实的保护!这俩小鬼的血和心脏很值钱!值钱到那个得了病快翘掉的国际军火头子为保命,亲自砸重金了。而那些想讨好他的人就都不择手段想弄到这两个小鬼!开玩笑……想从他手里抢东西?没门儿……尤其这两个麻烦生物还是他自己亲自造出来的……等等……搞没搞错?他为什么要承认?他是什么人?这样的事情他没遇到过?当他是小孩子?不过……很意外……这两个麻烦生物好像蛮懂事的。还会为他做饼干,烤蛋糕,放洗澡水……他是不是被收买了?为什么当他看到那个一把病骨的女人的时候,却又那么…偶然间!在一次画展里,他看到了一幅画……飞舞的花瓣在两人之间飘散着,有一种怦然的心动似乎穿越了过去和现在。然后点燃了欧阳雪内心深处的悸动!清冷的雨丝飘洒着,带着古代的味道,交融着他身上那股特有的气息,扑在了欧阳雪的脸上。他的眼波甚至没有任何改变,就这样与她擦肩而过!画里的女子是欧阳雪,而那个和她擦肩而过的黑衣人好像自己!这样的情形他遇到过?&&&&&&&&&&&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混乱的!他必须要等那个该死的女人,不再动不动就吐血,时不时因为并发症住院,天天担心她会断气的时候。好好地,实实在在地和他谈谈才成!要不然他觉得自己很像一个傻瓜!对他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不过混乱是混乱了点儿,但有一点他很清楚!是他的!别人休想来动一根手指头!&&&&&&&&&&&&&&&&&&
  • 朔漠月

    朔漠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她是楼兰的女儿,她从楼兰古城中走来。她在人间与地狱间流浪徘徊了十年,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忘记了自己其实还是个人。如果没有那偶然的相遇,她或许会和千千万万在战争、干旱和疟病中死去的楼兰人一样,和楼兰古城一起消失在茫茫风沙大漠,湮没于漫漫历史长河。然而就是那一次偶然的相遇,成为了所有人命运的转折点。多年后,当她站在罗布泊西岸,遥望着渐渐被沙土掩埋的楼兰古城,她心中唯一所想的,只有一个问题:如果那天,我专心守在兔子洞边,我的一生,他们的一生,该会是什么样?如是我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天选之下的他

    天选之下的他

    近百年来,科技大爆发。人类所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探索出来的奥秘呈现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似乎的给了人们一种错觉。只要着再这样坚持的研究下去,宇宙的秘密也都将不再成为秘密。但没有想到的是除了我们生活的宇宙之外,还有着宇宙。是平行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宇宙之间的平行法则,运行规律不知怎样发生了改变。产生的能量影响的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一股强大到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地球的运行能量也灌注到了韩小满的身上。但就是这个被天选中的人好像不太会用这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