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500000004

第4章 形势第二

【题解】

“形势”所指的是事物存在的形态和发展的趋势。本篇主要探讨事物的形态和趋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事物所具有的规律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道”即自然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天道是不可违的,但是天道又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如果君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能够谨慎地遵循天道,就能拥有辉煌的政绩。本篇从“天道”论到“君道”,重点探讨了后者,也就是探讨君王治理国家应该遵循的规律。

【原文】

山高而不崩,则祈羊[1]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沉玉[2]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3],古今一也。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4],而威可载也。风雨无乡[5],而怨怒不及也。贵[6]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

【注释】

[1]祈羊:指祭祀所用之羊。[2]沉玉:指祭祀河川用的玉器。[3]节:指四季对于物候的调节。[4]得幽:得,借助。幽,幽深,指深山丛林。[5]无乡:乡,同“向”。没有固定的方向。[6]贵:尊贵,这里指君主。

【译文】

山高而不崩颓,就有人用羊祭祀;水潭幽深而不干涸,就有人投玉求神。天不改变它的常规,地不改变它的法则,春秋冬夏不改变它的节令,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蛟龙得水,才可以树立神灵;虎豹凭借深山幽谷,才可以保持威力。风雨没有既定的方向,谁也不会埋怨它。君王能够推行利于百姓的政令,低贱的人能够不计较自己的卑微,那么人民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贫穷,有的富贵,这些就不会凭白无故而来。

【原文】

衔命[1]者,君之尊也。受辞[2]者,名之运也。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3],而庙堂既修。鸿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纣之失也。飞蓬之问,不在所宾;燕雀之集,道行不顾。牺牷圭璧,不足以飨[4]鬼神。主功有素,宝币奚为?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斫削[5]也。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注释】

[1]衔命:奉行命令。[2]辞:言辞。此谓君主的指示。[3]抱蜀不言:蜀,祭器。手执祭器不说话。[4]飨:同“享”,享用。[5]斫削:砍。

【译文】

百姓能奉行命令,是君主地位威严的体现;百姓接受指示,是由于君臣名分的作用。君主不亲自过问,人民就会自己去做事;手执祭器不说话,祭祖的祠庙就能得到整治。天鹅发出动听的声音,人们会齐声赞美;西周人才济济,殷遗民也会被感化,这是纣王所缺失的。对于没有根据的言论,不必听从;对于燕雀聚集的小事,行道者不屑一顾。用牛羊玉器来供奉鬼神,不一定得到鬼神的保佑。只要君主的功业有根基,何必使用珍贵的祭品?后羿射箭的功夫,不在射箭的表面动作;造父驾车的技术,不在驾车的表面动作;奚仲的技巧,也不在木材的砍削上。招徕远方的人,单靠使者是没有用的;亲近国内的人,光说空话也无济于事。只有认真践行德行之道的君主,才能够获得百姓的拥戴。

【原文】

平原之隰[1],奚有于高?大山之隈[2],奚有于深?訾讆之人[3],勿与任大。譕臣[4]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于天地也。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故曰伐矜好专[5],举事之祸也。不行其野,不违其马;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注释】

[1]隰:低湿之地。[2]隈:山凹,小坑。[3]訾讆:诽谤贤人,吹捧恶人。[4]譕臣:譕,古谟字,指谋略。臣当作巨,巨,远大。[5]伐矜好专: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译文】

平原上的洼地,怎么能够算高?大山上的小沟,怎么能算深?专门诽谤贤人、吹捧恶人的人,是不能委以重任的。谋虑远大的人,可以同他共图大事;见识高超的人,可以同他共行治国之道。但是,对于那种贪图速效而只顾眼前利害的人,走开了就不要召他回来;注重长远利益的人,见识也就深远;材器伟大的人,会得到众人的依赖;要人们感怀自己,一定要行德而不可厌倦。不应得而求必得的事情,是靠不住的;不应承诺而完全承诺的语言,是信不得的。谨小慎微也不能成大事,就好比挑拣食物不能使身体胖起来一样。能够不放弃以上这些格言的,就能与天地媲美了。从三仞高的崖岸上跳下来,人是很难做到的,但猴子却毫不在乎地跳下来喝水。所以说,骄傲自大,独断专行,乃是行事的祸患。虽不到野外跑路,也不要把马丢掉。能够做到只给人们好处而不向人们索取报酬的,那就同天地一样伟大了。

【原文】

怠倦者不及,无广者疑神,神者在内,不及者在门,在内者将假[1],在门者将待[2]。曙戒[3]勿怠,后稚[4]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邪气入内,正色乃衰。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5]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注释】

[1]在内者将假:假,同“暇”,悠闲自得。进入室内的人悠然自得。[2]在门者将待:待,同“殆”,疲惫不堪。在门外的人疲惫不堪。[3]曙戒:早晨。[4]后稚:晚上。[5]进退:举止行为。

【译文】

懒惰消极的人总是落于人后,勤奋努力的人,办事利落。如果说,办事神速的已经进入室内,那么,落后的还在门外。进入室内的人可以从容不迫,在门外的人必将疲惫不堪。所以,黎明时玩忽怠惰,日暮时就要遭殃。早上忘掉了应做的事情,晚上就什么成果也没有。一个人邪气侵袭到体内,正色就要衰退。君主不像君主的样子,臣子当然就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当然就不像儿子。君主不按照他的身份办事,臣子就会超越应守的规范。上下不和,政令就无法推行。君主的衣冠不端正,礼宾的官吏就不会严肃。君主的举动不合乎仪式,政策法令就不容易贯彻。一方面关怀臣民,另一方面再有威严,为君之道,才算完备。君主不能使臣民安乐,臣民也就不会为君主分忧;君主不能使臣民生长繁息,臣民也就不会为君主牺牲生命。君主不懂得回报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忠于君主。

【原文】

道之所言[1]者一也,而用之者异。有闻道[2]而好为家者,一家之人[3]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国者,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天下之配也。道往者,其人莫来;道来者,其人莫往;道之所设,身之化也。持满[4]者与天,安危者与人。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形,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注释】

[1]道之所言:指道的基本内容。[2]闻道:认识了道。[3]一家之人:治家的人才。[4]持满:保持强盛。

【译文】

道的理论是一致的,但运用起来则存在差异。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家,他便是治家的人才;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乡,他便是一乡的人才;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国,他便是一国的人才;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天下,他便是天下的人才;有的人懂得道而能使万物各得其所,那便和天地一样伟大了。失道者,人民不肯来投;得道者,人民不肯离去。道之所在,自身就应该与之同化。凡是始终保持强盛的,就因为顺从天道;凡是能安危存亡的,就因为顺从人心。违背天的法则,虽然暂时丰满,最终必然枯竭;上下不和,虽然暂时安定,最终也必然危亡。想要统一天下而违背天道,天下就不可能被他统一起来。掌握了天道,成事就很自然;违背了天道,虽然成功也不能保持。已经得道的,往往不觉察自己是怎样做的;已经成功了,往往又不觉察道是怎样离开的。就好像隐藏起来而没有形体,这就是“天道”。但是,对当今有怀疑则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查阅历史。万事万物的发展过程虽然不同,但是规律却相同,从古到今都是一样。

【原文】

生栋[1]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2],慈母操棰。天道之极,远者自亲。人事[3]之起,近亲造怨。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4],不可复振也。

【注释】

[1]生栋:新伐的木头。[2]弱子下瓦:小孩子从房上拆瓦。[3]人事:违背天道的私心。[4]怀其凶:怀,招致。招致凶兆。

【译文】

用新伐的木材做屋柱而房子倒坍,人们不会抱怨木材;小孩子把屋瓦拆下来,慈母也不会鞭打他。顺天道去做,远者都会来亲近;事起于人为,近亲也要怨恨。万物之于人,是没有远近亲疏之分的。高明的人用起来就有余,愚笨的人用起来就不足。顺乎天道去做,天就帮助他;反乎天道去做,天就违背他。天之所助,弱小可以变得强大;天之所弃,成功可以变为失败。顺应天道的君主,就能成就伟业;违背天道的君主,就要招致祸患,且无可挽救。

【原文】

乌鸟之狡[1],虽善不亲。不重[2]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毋与不可[3],毋强不能[4],毋告不知;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见与之交,几于不亲;见哀之役,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独王之国,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自媒[5]之女,丑而不信,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日月不明,天不易也;山高而不见,地不易也。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

【注释】

[1]狡:同“交”。交结。[2]不重:不慎重,轻率。[3]毋与不可:不要结交不该交往的人。[4]毋强不能:强,勉强。不勉强能力不够的人。[5]自媒:指自己做媒。

【译文】

乌鸦般聚集在一起,其实并不亲密;不重合的绳结,即使坚固,也一定松脱开解。所以,道在实际运用的时候,贵在慎重。不要交与不可靠的人,不要强给做不到的人,不要告知不明事理的人。交与不可靠的、强予做不到的、告知不明事理的人,就叫作劳而无功。表面上显示友好的朋友,也就接近于不亲密了;表面上显示亲爱的交谊,也就接近于不结好了;表面上显示慷慨的恩赐,也就接近于不得所报了。只有内心里认真行德,四面八方才会归附。独断专横的国家,必然疲于奔命而祸事多端;独断专横国家的君主,必然卑鄙而没有威望。这就好比独自议定婚姻的妇女,一定名声不好而没有信誉。但对于尚未见面就令人仰慕的君主,应该去投奔;对于久别而令人难忘的君主,应该来辅佐。日月有不明的时候,但天不会变;山高有看不见的时候,但地不会变。说起话来,那种只说一次而不可再说的错话,人君就不应该说;做起事来,那种只做一次而不可再做的错事,人君就不应该做。凡是不能重复的话、不能重复的行为,都是君主最大的禁忌。

同类推荐
  •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国际谈判深受其影响。在两国的谈判竞争中,军事等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为什么在国际谈判桌上很多时候不占优势?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对文化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常常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二是对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够重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媒体已经开始主导社会舆论的话语权,特别是网络世界的兴起,舆论浪潮席卷而来。谈判是最直接的文化角力。我方人员的文化积累,对对方文化背景的熟悉与洞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应对……小而言之,关乎在某次谈判中是否可运筹帷幄、长袖善舞;大而言之,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外在形象,以及在国际谈判席上主动权和话语权。
  •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之第一本《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数年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作为本书编撰者,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此书稿因为是编撰,在成书过程中,我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并参考了大量一手或二手文献资料,均一一注明了出处,在此向众多原作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给您支付一些稿酬,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热门推荐
  • 苑殇

    苑殇

    八年前,她在流山下为他所救,从此便随侍左右,为他做尽一切。曾经被她所嗤笑的一见钟情,就那么猝不及防的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他呢,他的目光,又在看向哪里?“你曾说过,我穿着紫裳会令你愉悦,才为我取了这个名字。”“紫苑,我希望你能拥有一个爱你并且你爱的人,,而他不会是我。……若你有一天厌了现在的生活,我随时放你离开……”究竟,谁成了谁的牵绊,谁又为谁留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PROFESSOR

    THE PROFESS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omplete Angler

    The Complete Angler

    To the Right worshipfulJohn Offleyof Madeley Manor, in the County of Stafford Esquire, My most honoured FriendSir,-- I have made so ill use of your former favours, as by them to be encouraged to entreat, that they may be enlarged to the patronage and protection of this Book.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不逢君

    余生不逢君

    花季少女安然,过了十多年平平淡淡的校园生活,没成想,高考来临之际,她竟邂逅了一个阳光少年,他还好巧不巧地成为了自己的同桌,那一刻,她的心悄悄的荡起了一层涟漪。一次偶然,她再次发现,校草同桌,竟然住到了自己家对面,她和他,从此变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原以为能铸就一段甜蜜的校园回忆,却因为一个从来不曾露面的停留在他记忆里的人,不欢而散,时隔三年,再见,却还是因同一个人,让重逢演变成了一场相逢亦陌路的意外,他只得到她一句问候“你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段一厢情愿的爱情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 只愿从未嫁给你

    只愿从未嫁给你

    洛清雅是喜欢项文轩的,也愿意嫁给他,可是没有想到在成婚的当天得知他有喜欢的人,那么她算什么?他为了他喜欢的人而仇视她,厌恶她,甚至折磨她,让她与他越来越远。就在她决定放弃的时候,为何他偏偏又不放手?
  • 宠妃养成实录

    宠妃养成实录

    重生的宛瑶,在满蒙格格中最不起眼,吃货一枚,只待有朝一日,嫁给青梅竹马,相夫教子平淡一生。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吃的这样圆滚滚,还是被前夫留了牌子,是她的打开方式不对,还是嘉庆眼神不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世不了情

    一世不了情

    一直在等一个人,一直在等一个回头,一直在等一份笑容,终于等到我自己都没了笑容。可是为什么,我向左走,向右走,还是走不出爱你的圆。哭累了,沉默了,想放弃了,冷淡了,可是时间一过,却又开始想念你……
  • 生活拾珠

    生活拾珠

    这是一本散文集。是作者生活的积累、体验和灵光闪现。不求受人追捧,但愿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