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2600000005

第5章 上智部总序(3)

宋仁宗庆历年间,石介作《庆历圣德颂》,对当朝的人褒贬得很犀利,尤其对夏竦更是极尽诋毁斥责。不久,朝中发生党派之争。石介获罪,被免职回家,不久病逝。当时山东恰有一个举人孔直温谋反,有人说孔直温曾是石介的学生,于是夏竦就说石介实际上没有死,而是逃到北方胡人那里去了,仁宗就下诏将石介的儿子交由江淮地方管制,又派使者告诉京东刺史,挖开石介的棺材验尸查实。当时吕许公任京东转运使,就对使者说:“如果打开棺材是空的,表示石介真逃到北方胡人那里去了,这样就是将他的子孙斩尽杀绝也不算残酷。万一石介真的死了,朝廷无故挖开人家的坟墓,这怎么对后世交待呢?”使者说:“但是要如何回复皇上的旨意呢?”吕许公说:“石介去世后,一定有为他办理殡殓的人,又有内外亲族以及参加丧礼的门生,恐怕不下数百人,至于抬灵柩埋棺材,必然雇佣殡葬铺的人,现在你就发公文去询问他们,如果没有不同的说法,就命令他们立下军令状,写保证书加以证明,这样就可以对皇上有所交代了。”使者照他的话去做。待禀告仁宗后,仁宗也明白这件事是夏竦诬蔑石介,随即降下圣旨,释放石介的妻子儿女回乡。

【梦龙评】

不为介雪,乃深于雪。当介作颂时,正吕许公罢相,而晏殊、章得象同升,许公不念私憾而念国体,真宰相度也!

李太后服未除,而夷简即劝仁宗立曹后。范仲淹进曰:“吕夷简又教陛下做一不好事矣。”他日夷简语韩琦曰:“此事外人不知,上春秋高,郭后、尚美人皆以失宠废,后宫以色进者不可胜数,不亟立后,无以正之。”每事自有深意,多此类也。

【评析】

为人处世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而恣意妄为,应该适当想想会不会给别人,甚至是一些无辜的人带来不便。要想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就要思虑周全。思虑周全就如同行军打仗,如何选点、如何驻军、如何指挥,“谋定而后动”,这样才能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冯谖为孟尝君买义

【原文】

孟尝君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收责[1]于薛者?”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2]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谖至薛,召诸民当偿者悉来,既合券,矫令[3]以责赐诸民,悉焚其券。民称“万岁”。长驱至齐,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4],君家所寡有者,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焚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疑孟尝,使就国[5]。未至薛百里,民扶老携幼争趋迎于道。孟尝君谓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注释】

[1]责:同“债”,欠款。[2]券契:债券。古时以木板书债券,分为两半,各执其一以作凭证,称契,亦称券。偿债时合券而焚之。[3]矫令:假托命令以行事。[4]下陈:宾主相接,陈列礼品之处,位于堂下,因称下陈。古时统治者以财务、婢妾充实府库后宫,炫耀权势,称为充下陈。[5]就国:回到自己的封邑去。

【译文】

孟尝君田文询问门下食客:“谁熟悉账目,能替我去薛地讨债?”冯谖签下名说:“能。”于是冯谖准备车辆,整理行装,带上债券契约出发了。临行前冯谖向孟尝君告别时问道:“债务收完以后,应买些什么东西带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到达薛地以后,将债务人全部召来,当他把债券核准以后,便假借孟尝君的指令把欠债全部赐给了百姓,并当场烧毁所有的债券,百姓们高呼“万岁”。冯谖很快就回到了齐国,孟尝君对他如此迅速返回感到奇怪,便穿戴好衣冠接见了他,问道:“债务收完了吗?”冯谖答道:“收完了。”又问:“你买了什么东西回来?”冯谖说:“您说应买家里所缺少的东西。我看到您的家中金银珠宝堆积如山,牲畜狗马充实外厩,姬妾美女遍布庭院,您家中缺少的只有‘义’罢了,所以我为你买‘义’了。”孟尝君说:“你是怎样购买‘义’的?”冯谖说:“如今公子仅仅拥有一个薛地,不但不体恤这里的老百姓,反而向他们放债图利,因此我就假借公子的名义,把欠债都赏赐给了百姓,并把债券全部焚毁,百姓高呼‘万岁’。这就是为臣为公子所买的义。”孟尝君听后不高兴,说:“先生可以休息了。”一年以后,齐王对孟尝君产生了疑心,便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当孟尝君到达距薛地还有一百里的地方时,百姓们便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前往迎接。这时孟尝君才对冯谖说:“先生为我购买的义,今天我才真正见到了。”

【梦龙评】

谖使齐复相田文,及立宗庙于薛,皆纵横家熟套。唯“市义”一节高出千古,非战国策士所及。保国保家者,皆当取法。

【评析】

冯谖焚烧的是薛地百姓欠债的券契,而收回的是薛地百姓的人心。或许冯谖已经预料到孟尝君肯定会功高震主,必会遭到贬黜。这种以牺牲小利,来换取人心的做法,是很值得称道的。

远犹卷二

【原文】

谋之不远,是用大简;人我迭居[1],吉凶环转;老成借筹[2],宁深毋浅[3]。集《远犹》。

【注释】

[1]人我迭居:富贵贫贱的地位总是互相转换的。[2]老成借筹:老成,指老练成熟的人。借筹,代指策划形势。[3]宁深毋浅:推测形势的发展,宁可考虑得深远,不要失之浅近。

【译文】

谋略不够深远,做事就容易轻率。别人与我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着,正如福与祸、吉与凶总是相互转换的。老练成熟的人在处理问题时宁可考虑得深远一些,而不是只顾眼前。因此集《远犹》卷。

宋太祖有远虑

【原文】

初,太祖谓赵普[1]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十易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节镇太重,君弱臣强。今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言,我已谕矣!”顷之,上与故人石守信[2]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守信等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惶恐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上曰:“不然。汝曹虽无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何!一旦以黄袍加汝身,虽欲不为,不可得也。”守信等乃皆顿首泣,曰:“臣等愚不及此[3],唯陛下哀怜,指示可生之路。”上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欲富贵者,不过多得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而骨肉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

【注释】

[1]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周时为赵匡胤掌书记。后为太祖罢相。太宗时复为相。[2]石守信: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初期重要将领,开国功臣。官拜中书令,封卫国公。[3]愚不及此:愚蠢而没想到这些。

【译文】

北宋建立之初,太祖赵匡胤对赵普说:“自唐末数十年以来,帝王前后共换了十多个,且战乱不断,这是什么缘故呢?”赵普说:“这是由于节度使的权力太大,君主弱而臣下太强,现在只要稍微削弱一点他们的权力,限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麾下的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下来了。”赵普话还没说完,太祖就说:“爱卿不必再多说,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办了。”没过多久,太祖和老朋友石守信等人饮酒,喝到尽兴时,太祖屏退左右随从,对石守信等人说:“若不是你们的鼎力相助,我今日不能达到这样的地位,想到你们的恩德,实在是深厚无穷。可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难处啊,实在不如当节度使快乐,如今我从早到晚没睡过一天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忙问:“是什么原因?”太祖说:“这不难明白,天子这个地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惶恐不已地叩头说道:“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太祖说:“诚然大家并无此心,但你们的部下将领谁不想富贵?有朝一日,他们将黄袍披在你们的身上,即使你们不想做,也是由不得了。”石守信等人连连叩头哭泣着说:“臣等愚昧无知,还没想到这一步,只求陛下怜悯,给我们指条生路。”太祖说:“人生一世就如白驹过隙,追求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得一些金钱,多一些享乐,使子孙不受贫困罢了。你们何不放弃兵权,购买良田美宅,给子孙后代留下永久的基业;多养一些歌舞美女,每日饮酒作乐,颐养天年。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不也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再次叩谢太祖说:“陛下这样顾念我们,就如同臣等再生父母啊!”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宣称自己生病,请求解除兵权。

【梦龙评】

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若非君臣偷安,力主和议,则寇准、李纲、赵鼎诸人用之有余,安在为弱乎?

【原文】

熙宁中,作坊以门巷委狭,请直而宽广之。神宗以太祖创始,当有远虑,不许。既而众工作苦,持兵夺门,欲出为乱。一老卒闭而拒之,遂不得出,捕之皆获。

【译文】

宋神宗熙宁年间,作坊因门巷弯曲狭窄为由,请求改直拓宽。神宗认为门巷是太祖创始的,必有远虑,不准许改建。后来,很多工人因为工作太苦,心生背叛,拿着兵器想夺门出来作乱。一个老兵站在巷口挡住他们,他们才没有出来,全被擒获。

【原文】

神宗一日行后苑,见牧猳猪者,问:“何所用?”牧者曰:“自太祖来,尝令畜。自稚养至大,则杀之,更养稚者。累朝不改,亦不知何用。”神宗命革之。月余,忽获妖人于禁中,索猪血浇之,仓卒不得,方悟祖宗远虑。

【译文】

有一天,神宗在后园里走着,看见有人养公猪,就问道:“养公猪有什么用?”牧养的人说:“从太祖以来,就命令养猪。把它从小养到大,再杀掉,然后换养小的。几代都没有改变,也不知道有什么用。”神宗便命令把这件事废除了。一个多月后,宫内忽然捉到施放妖术的人,仓促间要找猪血来浇他却找不到,神宗这才领悟到祖宗的远虑。

【评析】

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就是因果循环,今日因成他日果,今日不为他日打算,等到他日成今日时,必然会有许多忧虑。这个小故事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需提前作好准备。“不打没把握的仗”用意即在此。

李沆为相

【原文】

李沆[1]为相,王旦参知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2]。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3],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语曰:‘外宁必有内忧。’譬人有疾,常在目前,则知忧而治之。沆死,子必为相,遵与虏和亲,一朝疆场无事,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及不孝恶逆之事奏闻,上为之变色,惨然不悦。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且丞相每奏不美之事,拂上意”。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常怀忧惧。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狗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见,此参政他日之忧也!”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4]、祠汾,大营宫殿,搜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乃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注释】

[1]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真宗时官拜参知政事,死后谥号文靖。[2]旰(gàn)食:指因政务繁忙天晚了才进食。旰,晚,天色晚。[3]忧勤:此指令人忧愁而劳苦的事。[4]封岱:景德四年,真宗用王钦若言,造作天书,准备封禅。次年以“天书”下降,改元大中祥符,真宗封禅泰山,耗资八百余万贯。岱,泰山又称岱岳。

同类推荐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书选取了民国时期九个颇具代表性的名人爱情故事,以三男三女以及三对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何事秋风悲画扇”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三名女子为萧红、苏青和吕碧城,“那年花好月正圆”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微,胡适与江冬秀。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热门推荐
  • 庶出小药妃

    庶出小药妃

    全燕川国都知道,容王府有个矮胖矮胖的丑丫头容宓,颜值不高,身材不好,还臭不要脸疯狂地喜欢全燕川国最英俊,最有才华的言王爷。小肉包子逆袭走上人生巅峰。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某王爷皱眉:“闹够了没,不知道我在等你回家吃饭吗?”
  • 幸白鹿观应制

    幸白鹿观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纪末的黑洞

    世纪末的黑洞

    1988年夏,广东沿海某市。混混周继才与政工干部谈志军在偷渡船上相遇,二人此前有过矛盾。被边防巡逻队发现,偷渡分子纷纷跳海。周继才受伤被抓,谈志军因准备充分而逃脱。
  •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书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终末帝国

    终末帝国

    英雄拯救了世界,迎来了万古的和平与复兴。“要我说,都他妈的是扯淡。”曾经的英雄背弃了他所拯救的世界,而如今机械师艾兰迪所代表的新的希望再次崛起,但—这新的希望会是所谓的英雄吗?这个世界还值得被拯救吗?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征战异变世界

    征战异变世界

    全面核战后一千年的世界,地球已经变成了怪物横行的世界。为了生存,幸存的人拿起武器不断战斗。面对异变且拥有超越常识力量的怪物,人类靠着残存的科技和练气功法顽强抵抗。遭遇大变之后,强势崛起的蔡阳,为了家人为了种族踏上了争霸之路。为了彻底消灭不断异变的怪物,他踏上了征战一个又一个绝境的旅程。
  • 万有灵力

    万有灵力

    万物有灵,生生不息,此生彼灭,万界守恒。恒则有定,定则昌盛,盛则多欲,欲而无尽。崩天碎地,追名逐利,江山美人,梦断长生。“回首此生,所得所失,不过云烟,一入轮回,终归于无。”“那我就踏破天地,斩断轮回,即使毁掉万界定律,我亦往之!”几度岁月,几度恨……少年云小天,下山入世,闯荡天下,一世经历,又入轮回梦。于现世之中寻身世,于天机之中寻生机。所见所闻,所失所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还是轮回至此?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