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2900000004

第4章 梁惠王上(2)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大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在一定的时候才进山林伐木,木材就会多得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多得吃不完,木材也多得用不完,这就让老百姓养生送死都没有什么遗憾了。养生送死没有什么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宅院,在里面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不失时机地畜养起来,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农田,不去妨碍农夫适时耕种,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认真真地办学校,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来教导子弟,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都有绸缎穿,有肉吃,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没有过的事。”

“狗和猪吃着人的粮食,却不懂得去制止,路上有人饿死,却不懂得发放仓库里的粮食;人死了,便说:‘不是我的缘故,是收成不好的缘故。’这与刺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大王如果不把罪过加到年景上,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都到这里来了。”

【历代论引】

程子曰:“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犹知尊周之为义,故春秋以尊周为本。至孟子时,七国争雄,天下不复知有周,而生民之涂炭已极。当是时,诸侯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此孟子所以劝齐梁之君也。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之改与未改耳。”

杨氏曰:“移民移粟,荒政之所不废也。然不能行先王之道,而徒以是为尽心焉,则末矣。”

朱子曰:“古者网罟必用四寸之目,鱼不满尺,市不得粥,人不得食。山林川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此皆为治之初,法制未备,且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撙节爱养之事也。然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所急而不可无者。今皆有以资之,则人无所恨矣。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故以此为王道之始。”

又曰:“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义;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故既富而教以孝悌,则人知爱亲敬长而代其劳,不使之负戴于道路矣。衣帛食肉但言七十,举重以见轻也。”

【评析】

在孟子看来,梁惠王的这点小恩小惠,还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和邻国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老百姓的日子好不好过,固然与年景的好坏有关,也与政治是否清明有关。如果官家的狗吃老百姓的粮食而不加以检查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打开国家的粮仓加以赈救。老百姓饿死了,国君就怪罪年景不好,老百姓怎么会不逃走呢?对人民生死的冷漠,是古今很多官员的通病。孟子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

用类比的方法讲抽象的道理,是晚周诸子普遍的习惯。孟子“以战喻”,就用了这种方法。

【史例解读】

“五十步”与“一百步”

东汉末年的蔡邕博学多才,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编纂汉史,作灵帝纪以及个人列传四十二篇。他同时还是个大书法家。

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中记载:蔡邕受艺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董卓听说蔡邕有才,于是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来朝里当官,要么等着被灭族!蔡邕只得入朝为官,很受董卓器重。虽然蔡邕并不认同董卓的专权与暴虐,但是到了董卓被杀时,他想起董卓待他不错,轻轻叹息了一声,结果立即触怒了踌躇满志的王允,被关进了监狱。

蔡邕入狱后,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来替他求情,请求王允网开一面,使得蔡邕能够继续编汉史。而王允的回答却证明了他指责董卓残暴不仁,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王允说:“当年汉武帝没杀司马迁,结果世上多了一部谤书。如今要是留下蔡邕,不是又要多一部谤书来迷惑天子,诽谤你我吗!”

蔡邕就这样死在了狱中。大家一看,走了个跋扈的董太师,又来了个骄横的王司徒,也开始心怀不满,牢骚满腹。王允诬杀蔡邕两个月后,董卓部将攻陷长安,捉拿王允,连同他的妻子儿女一齐处死,并把王允的尸首拖到闹市任人参观,没有人为他收尸。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1]。”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2],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3],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4]。兽相食,且人恶之[5],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6]?仲尼曰[7]:‘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8]。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1]安:乐意。[2]梃(tǐng):木棍。刃:刀。[3]庖(páo):厨房。[4]率:放任。[5]且人恶(wù)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6]恶(wū):疑问副词,何。[7]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8]俑(yǒ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始作俑者:指最初来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象:同“像”。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很乐意听到您的指教。”

孟子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没有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回答:“没有不同。”

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食,马棚里有健壮的马匹,民众却面黄肌瘦,野地里到处躺着饿死的人,这就等于放纵野兽吃人。野兽互相吞食,人们尚且憎恶,身为民众父母,施政时却免不了放纵野兽吃人的结局,为民父母的身份又体现在哪里呢?孔夫子说过:‘第一个制作土偶木偶来殉葬的人,该让他断子绝孙!’遭这种咒骂,是因为他用像人形的器物作殉葬品。对于使老百姓活活饿死的,又该怎么对待他呢?”

【历代论引】

李氏曰:“为人君者,固未尝有率兽食人之心。然殉一己之欲,而不恤其民,则其流必至于此。故以为民父母告之。夫父母之于子,为之就利避害,未尝顷刻而忘于怀,何至视之不如犬马乎?”

朱子曰:“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又曰:“俑,从葬木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孟子言此作俑者,但用象人以葬,孔子犹恶之,况实使民饥而死乎?”

【评析】

孟子认为,用木棒杀人和用刀刃杀人没什么不同,用刀刃杀人和用政治杀人也一样。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基本的职责。如果自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人民群众却在挨饿受冻,那简直就像是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

孟子的言论并不深奥,道理也是大家都懂得的,不外乎是一种民本主义的思想。问题还是出在实施上。梁惠王固然是实施得不好,不然怎么会出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现象呢?但是,无论是与梁惠王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统治者,还是后世若干年的当权执政者,又有多少“父母官”实施得很好呢?

【史例解读】

始作俑者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朝廷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字狱”。

湖南秀才曾静在一个偶然机会读到已故学者吕留良的反清诗文,十分敬佩他的学问,并开始与他的弟子交往。后来,曾静听说汉族大臣岳钟琪平定边境叛乱立了大功,受到雍正帝重用,担任川陕总督,手握重兵,竟然充满幻想地去游说他起来造反,结果被岳钟琪出卖。

雍正亲自处理此案,一方面“御笔”亲拟了批驳吕留良反清观点的《大义觉迷录》,另一方面大开杀戒:判处已经死去了的吕留良和其子吕葆中、学生严鸿逵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判处吕留良的另一个活着的儿子吕毅中立即斩首;吕、严两家的孙子辈一律发往宁古塔充军为奴;其余如曾和吕、严交往的,曾为吕留良刻过书的,甚至收藏过吕留良诗文的东鼎臣、东鼎贲、孙克用、周敬舆等人一律判处死刑。因此案而受到牵连的有上千人。

虽然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是雍正皇帝,但是无知而盲动的曾静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曾静出人意料地被雍正饶过一命。雍正让他悔过自新,并让官府带他到江南一带现身说法,宣传《大义觉迷录》,以示皇权的宽容和坚固。但是曾静在悔罪并充当清朝的走狗以后,最终仍然被继任皇帝乾隆下令处决。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2];西丧地于秦七百里[3];南辱于楚[4]。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5]。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6]。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7];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8]。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1]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列为诸侯,战国时还被称为三晋,所以惠王也称自己魏国为晋国。[2]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魏将军庞涓。[3]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惠王时,魏国曾屡败于秦国,被迫多次割地。[4]南辱于楚:惠王时,围赵都邯郸,楚救赵,取魏睢、秽之间七邑。[5]比:代替。壹:专一地,集中全力地。洒:与“洗刷”的“洗”同,报仇雪耻的意思。[6]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7]省:减省。税敛:税收。易:治理得很好。耨(nòu):除草。易耨:干净地彻底地拔掉田草,以免影响禾苗生长。[8]挞(tà):用鞭子或者棍子打。

【译文】

梁惠王说:“我们晋国,是天下最强大的,这是先生您所知道的。到了我即位执政,在东方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战死了;在西面被秦国夺去七百里土地;在南面又受辱于楚国。我深以为耻,很想替死在战场上的将士报仇雪恨。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地盘就可以称王于天下。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轻残酷的刑罚,对百姓轻徭薄赋,让他们努力耕田,赶快锄草。对于青壮年,在农闲时要对他们加强道德修养,强调对父母孝顺,听从兄长,对国君尽忠,对朋友讲信用,在家侍奉父兄,走出家门侍奉长官和君王,便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对付秦国、楚国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武器了。秦楚之国侵占老百姓种田的时间,使人民不能深耕锄草从而供养他们的父母,父母又冷又饿,弄得妻离子散。他们让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王去讨伐他们,谁能是大王您的对手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您千万不要怀疑这一点!”

【历代论引】

孔氏曰:“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以论在于救民。所谓惟天吏则可以伐之,盖孟子之本意。”

朱子曰:“百里,小国也。然能行仁政,则天下之民归之矣。”

又曰:“省刑罚,薄税敛,此二者仁政之大目也。易,治也。耨,耘也。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君行仁政,则民得尽力于农亩,而又有暇日以修礼义,是以尊君亲上而乐于效死也。”

又曰:“以彼暴虐其民,而率吾尊君亲上之民往正其罪。彼民方怨其上而乐归于我,则谁与我为敌哉?”

又曰:“‘仁者无敌’,盖古语也。百里可王,以此而已。恐王疑其迂阔,故勉使勿疑也。”

【评析】

从一般的请教到倾诉苦衷,寻求雪耻图强的良方。梁惠王已经对孟子信任有加了。孟子因此也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孟子告诉他,只有在国内施行仁政,政治清明,人民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强盛。而秦国、楚国都在施行暴政,人民贫穷,国家衰弱。在这种情况下,魏国必然会天下无敌。这就是“仁者无敌”的意思。

孟子多次讲“仁者无敌”,都有一个假设的前提:仁德之君使国富民强,老百姓全都乐于为国君效命;暴君国穷民弱,连他的亲人都背叛他。所以“仁者”要么不战,战则必胜。只有满足了这一前提条件,“仁者”才能“无敌”。可见“仁者无敌”并非普遍真理。

当然,孟子要求诸侯施行仁政,减轻赋税,让老百姓都过上富足的日子,这个观点至今仍然是正确的。

【史例解读】

仁者无敌,郭子仪只身退敌

唐代宗广德二年十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兵马南下,郭子仪受命,率军抵御。转年九月,叛军已相继进抵长安附近,京城人人自危,不知所从。关键时刻,唐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返长安。

同类推荐
  • 详解易经系辞传

    详解易经系辞传

    《系辞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使之不仅止予占卜,还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系辞传》的思想十分复杂,内涵极深。故此,历来有不少人去注释和研究它。作者穷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这套很多现代人用于占卜术数和商业管理的伟大的中国哲学理论,化为现代人人人能读、能用的思想宝典,还原《易经》的本来意义,使大众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不致使这部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典籍没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系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几十年来在台讲授《孙子兵法》的集大成之作。《毓老师说孙子兵法》重在告诉读者要懂得变局,知晓为人处世之道;要有智慧,遇事要以智取;更强调,凡事要留余地,得势时不可以赶尽杀绝。《毓老师说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最终的目的是使人类和平,天下一家,所有人类都同一尊贵,应同等对待!如能用此一眼光读《孙子》,相信人人皆可用智慧,为自己也为家人谋得一幸福的人生。如果社会因为智者多了,大家遇事能以智取,不作无谓之争,和睦相处,社会、国家也就日趋于安宁。大家共存共荣,互不侵害,最终才能达成天下一家的理想。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300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地球篇,动植物篇,历史篇,军事篇,人体篇,宇宙篇,恐龙篇,信息含量大,内容丰富。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
  • 说孟子

    说孟子

    《说孟子》是许仁图先生论述孟子学的深入发挥之作。《说孟子》全书探究孟子学说,重视孟子的好辩。许仁图先生认为,要贴近孟子思维,就不需要把孟子捧得高高在上,应该学孟子,好好跟孟子辩说,才能体悟孟子哲学的要义。
热门推荐
  • 体育传播学导论

    体育传播学导论

    《体育传播学导论》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强调了体育传播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数据比较丰富,其中关于手机媒体和户外媒体的体育传播,在我国体育传播学同类著作和教材中尚属首次出现。《体育传播学导论》对各类传媒中的体育新闻传播工作者、官方和民间体育组织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体育相关企业如俱乐部和经纪公司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社会体育工作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等相关人士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魔医归来

    魔医归来

    饱经风霜的相陪,干柴烈火的碰撞,转眼相忘于江湖,留下的只有怨恨。前世的风晚竹为保玄皇宗不惜大陆任何代价,换来的是被至亲挚爱折磨致死,形神聚毁。曾毁天灭地,改变御灵大陆运作轨迹的‘诛魂灵魅’,一朝重生,成了修为尽失相貌丑陋的废柴别人嘲我太癫狂,我笑他人看不穿。再弃正途,修炼邪术,绘箓召万物邪灵,修肉白骨,救天下苍生,却独独救不了自己
  • 复苏武道

    复苏武道

    地球灵气复苏,人类成立联邦,苏楠凭借一只青铜小瓶,踏上了武修之路。苏楠:“武者必争,只要我没有倒下,就不会放弃。”
  • 祭义

    祭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陌上棠云落

    陌上棠云落

    主角:晋墨殇施忘川配角;孟怀磊晋墨殇:燕国国主施忘川;辽国公主孟怀磊:燕国将军故事主线:燕国太子晋墨殇前往国寺途中偶遇偷跑出来玩的辽国公主施忘川,十六岁的懵懂女孩对丰神俊朗的晋墨殇颇有好感,跟随在太子身边的随行将军孟怀峰也觉得这个女孩甚是可爱。但一切都随着太子借刀杀人致使辽国灭亡,面对国破家亡,施忘川将何去何从....
  • 我的英雄学院之纣临

    我的英雄学院之纣临

    在这个充满个性的社会,善与恶越发变的混乱正义的象征已经倒下,可那星辉之光,仍未成长起来命运的齿轮转动,世界又会交替出怎样的轨迹但这目前都不是最重要的当你感兴趣的对象,对你发出约会邀请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然是意气风发的前往但她们向我表明了心意,却是让我帮她们追我自己的“好友”,这种局面该怎么破?在线等急急急!
  • 爱你不知深情启

    爱你不知深情启

    他马上就要结婚了,但新娘却并不是她。像所有小说里的可笑故事,而她就是那个毫无价值的配角。从八岁到二十四岁,十六年,她一无所有,举目无亲,唯一有的,就只有他。而现在,他不要她了……当她决定放弃他离开时,这个男人却还要抓住她不放,但她已经不想在夹杂他和另一个女人中间了……
  • 至尊女帝:男色不好撩

    至尊女帝:男色不好撩

    女帝重生,闲人勿近。上赶着往前凑的——虐、虐、虐!
  • 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

    这位老人,这位老兵,叫徐钦林,是1949年10月参加过金门战役的老战士。现住在故乡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村。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唯一打败了的一场战役。我军出动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350人),其中牺牲5000多人,被俘3000多人。国民党军阵亡(一说伤亡)9000多人。徐钦林是这场战斗之后唯一逃回大陆的战士。他的右小腿受伤后,靠身上穿的国民党军装才幸免被俘被杀害,并“混入”了国军。1950年2月,他随国民党部队去了舟山群岛。5月份在敌军撤退时,他乘机跑到了山里,后找到了攻岛的我军部队,才返回了大陆,返回了部队。先介绍一下金门战役。
  • One Basket

    One Bask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