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2900000007

第7章 梁惠王上(5)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1]?抑为采邑不足视于目与[2]?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3]?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5],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6]。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7],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8]。”

“今王发政施仁[9],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0],其若是,孰能御之?”

【注释】

[1]为(wèi):因为。与下文“抑为”“岂为”“不为”的“为”字音义同。肥甘:指食物。轻暖:指衣裘。俱作名词用。[2]采邑:即彩色。[3]便嬖(pián bì):左右被宠爱的人。[4]辟:开辟。朝(cháo)秦、楚:接受秦楚两国来朝。莅:临,至。中国:指中原。[5]若:人称代词,你。[6]殆:大概,可能。[7]邹:国名。国土很小,都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8]盖(hé):与“盍”同,何不。反其本:返回到根本上以求得解决。[9]发政:开展王政。[10]疾:仇恨。赴愬(sù):前往申诉。愬,同“诉”。

【译文】

孟子说:“大王所要达到的高远的目标,能够说给我听一听吗?”

齐宣王笑了,却没有回答。

孟子说:“是好吃的东西不能满足您口舌的需要吗?是又轻又暖的高级服装不能满足您身体的需要吗?还是各种色彩不能满足您眼睛的需要?音乐不能满足您耳朵的需要?眼前使唤的人不够吗?大王的臣下,完全能满足您上述的需要,您为什么还要追求这些呢?”

齐宣王说:“不,我不追求这个。”

孟子说:“既然大王不图感官的享受,那么大王的高远目标就很清楚了。想拓展国土,让秦、楚等大国向您称臣,君临中原而安定边境的蛮夷。但用您的办法,想达到您的目的,就好像爬到树上捉鱼一样。”

齐宣王说:“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可能比我说的还要严重。爬到树上去捉鱼,纵使捉不到鱼,可也不会有什么后患。但用您的办法,去追求您的目标,下很大的功夫去做,将来一定会招致灾祸。”

齐宣王问:“能听您说说原因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与楚国打仗,大王以为哪国会取胜?”

齐宣王说:“楚国胜。”

孟子说:“小国本来就不是大国的对手,少也不可敌多,弱国也不能对抗强敌。天下像齐国这样方圆千里的共有九个国家,齐国的土地加在一起才占九分之一。靠一个国家去降服另外八个,与邹国对抗楚国又有什么区别呢?您为什么不从根本处着手呢?”

“现在大王若能施行仁政,让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在您的朝廷有立足之地,种田的人都想在您的土地上耕种,商人都想在您的城市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想走在齐国的大道上,天下痛恨他的国君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做到这一步,还有谁能抵御得了呢?”

【历代论引】

朱子曰:“所为,指兴兵结怨之事。缘木求鱼,言必不可得。”

又曰:“齐集有其一,言集合齐地,其方千里,是有天下九分之一也。以一服八,必不能胜,所谓后灾也。”

又曰:“发政施仁,所以王天下之本也。近者悦,远者来,则大小强弱非所论矣。盖力求所欲,则所欲者反不可得;能反其本,则所欲者不求而至。”

【评析】

这一节孟子首先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宣王的心理,问他最大愿望到底是什么。宣王已领教了孟子的厉害,所以笑而不答,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孟子果然厉害,你不说,他照样分析不误,而且是欲擒故纵,先虚设幌子,一连串问了五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孟子显然是在虚晃一枪。所以,当宣王否定说自己不是为了这些时,孟子马上就收回花枪,切入正题,一下子和盘托出了宣王心中最大的愿望、最大的秘密。然后不等宣王承认与否就直杀本质,指出宣王已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缘木求鱼,即爬到树上去捉鱼。

缘木求鱼的荒唐性谁人不知呢?所以宣王说:“我难道有如此荒唐,错得如此严重吗?”心想,你莫不是在危言耸听吧。殊不知孟子告诉他说,不仅有如此荒唐,如此严重,而且问题还远远超过了缘木求鱼。这就是孟子的本事,铺张扬厉,逐步升级,让你听他说话连坐也坐不安稳。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宣王一听这话,真是吃惊不小,一下子跳了起来,也不顾国王的矜持和威严了,马上脱口而出:“可得闻与?”可以说给我听听吗?这下还有什么问题呢?孟子已完全掌握了说话的主动权,于是便把宣王原本所想的靠战争来解决问题的“霸道”做法与自己要向他灌输的靠仁政来解决问题的“王道”做法作对比,并指出两种做法的两种不同结局。

这一节的最精彩和最深刻处是缘木求鱼的比喻。它不仅警醒了宣王,而且成了后世千百年来大家常常引用的成语。就是到我们今天,也仍然有启发而“唤醒”的意义。

【史例解读】

寡不敌众

李广是众所周知的西汉名将,他有勇有谋。

一次,匈奴攻打上郡,景帝派了一名亲随到李广军中,这名亲随带了几十骑卫士出游,路上遭遇三名匈奴骑士。结果,卫士们全被射死,亲随本人也负箭逃回。李广听闻后,即率百名骑兵追击,亲自射杀其中两人,生擒一人。刚把俘虏缚上了马,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等人,以为是汉军诱敌之兵,连忙抢占了一座高地。

李广所带的百骑兵士慌忙上马欲逃。李广大声道:“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如果逃跑就会被追击包围,我们寡不敌众必然被消灭!可是我们如果不逃跑,匈奴反而会以为有大军在附近,不敢攻击我们。”说完,李广带率先向匈奴骑兵迎去,在离匈奴阵前二里远的地方,李广命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弄不清他们的意图,遂引兵而去。

此后,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的称号。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了韩安国。武帝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听说李广镇守右北平,数年都不敢来犯。

缘木求鱼

王莽末年,四方绿林起兵反莽。刘玄参加绿林军,于公元23年被推为天子,在育水之滨(今南阳城南)登坛称帝,年号更始。第二年,刘玄迁都长安,入居长乐宫。

刘玄娶赵萌女儿当夫人,把政事都给交赵萌去管。赵萌专擅大权,不仅随意杀人,而且把与自己要好的一些商人和厨子都授予官爵。有人说赵萌胡乱封官,刘玄却拔剑杀了那个人。长安有人把这件事编成歌谣:“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军师将军李涉上书规劝说:“陛下创业,虽然是利用下江兵、平林兵的势力,但这是临时措施,不可把它施用于已经安定的时期。只有名分与车服仪制,是圣人所看重的,现在给了不应该给的小人,您希望他们能够辅佐您成就大业,这无异于是缘木求鱼,登山采珠。”

刘玄听了以后却勃然大怒,把李涉投进了监狱,从此没有人敢再说赵萌的不是。但是从此政权内部矛盾激化,只过了一年,赤眉军趁机攻占长安,把刘玄贬为长沙王,后又把他绞死。

七(四)

【原文】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1]。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2],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5],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6],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7]。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8]。”

“今之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9]?”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1]惛:神志不清,思想混乱。是:这。[2]恒:常,坚定的。[3]放:放荡。辟:同“僻”,与“邪”同义。侈:不依制度,胡行乱为。[4]刑:作动词用,加以刑罚。罔:同“网”,作动词用,陷害。[5]制:规定,订立制度、政策。[6]仰:上。俯:下。畜:养。[7]乐岁:丰年。凶年:荒年。[8]驱:驱使。“之善”的“之”:往,向。轻:易。[9]惟:仅只。不赡(shàn):不足,不及。奚暇:怎么顾得上。[10]盍:何不。

【译文】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达到这种境地啊。希望先生帮助我,明明白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财产却有坚定的心志,只有士阶层能做到。至于老百姓,要是没有固定财产,也就不会有坚定的心志了。一旦没有坚定的心志,就会胡作非为,什么都干。等到犯了罪去惩罚他,这就等于张网捕捉老百姓。哪能有仁德的君王在位,却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贤能的君主要给老百姓制定产业,一定让他们向上可赡养父母,向下可养活老婆孩子。收成好时能一年到头吃饱饭,收成不好的年头不至于饿死。这之后再引导他们追求善,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现在管理国家,弄得老百姓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老婆孩子,收成好了受苦,收成不好难免饿死。活命都还来不及,哪有闲工夫讲求礼义呢?”

“大王如要试一试,何不从根本处入手呢。五亩大的宅院,房前屋后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不失时机地畜养起来,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农田,不去妨碍农夫适时耕种,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认真真地办学校,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来教导子弟,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老年人都有绸缎穿,有肉吃,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没有过的事。”

【历代论引】

赵氏曰:“八口之家,次上农夫也。此王政之本,常生之道,故孟子为齐梁之君各陈之也。”

杨氏曰:“为天下者,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然虽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者,不行先王之道故也。故以制民之产告之。”

朱子曰:“产,生业也。恒产,可常生之业也。恒心,人所常有之善心也。士尝学问,知义理,故虽无常产而有常心。民则不能然矣。”

又曰:“使民有常产者,又发政施仁之本也。”

又曰:“此章言人君当黜霸功,行王道。而王道之要,不过推其不忍之心,以行不忍之政而已。齐王非无此心,而夺于功利之私,不能扩充以行仁政。虽以孟子反复晓告,精切如此,而蔽固已深,终不能悟,是可叹也。”

【评析】

从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开始,以上四节在《孟子》原书中属于一章,是《孟子》中最长的一章。我们为了阅读的方便把它相对分开。这一章长文,是孟子政治学说的重要篇章,在这一章中,孟子对仁政思想的阐述也最透彻。

在本节,齐宣王已经完全被孟子的言语所打动,所以态度诚恳地请孟子“明以教我”,不要绕弯子了。直到这时孟子才完全正面地展开了他的治国方略和施政纲要。归结起来,也不过就是两层意思:

第一层,有恒产才有恒心,所以要先足衣食后治礼仪。这就是《管子·牧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道理。让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土地,这样老百姓才能过上富足的日子,才能“有恒产”。有了“恒产”,才会有“恒心”即仁爱之心;没有“恒产”,老百姓就会变成强盗,就会逃到别的国家去。因此孟子认为在治理国家时,一定要从富民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让他们不仅能够养家糊口,而且还有一定的产业。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再对老百姓进行仁义礼智的教育,把仁政推广开去。

第二层,即较为具体地展示他的富民兴教的蓝图。我们不难发现,他在这里所展示的富民兴教的蓝图,几乎与他在梁惠王那里所展示的一模一样。

同类推荐
  • 死亡文化

    死亡文化

    自人类以外,迄于今日,已有850亿人先后死在这个星球上。他们全是我们的亲族父祖。死亡时一个绝对不可逆转的过程,所以任何人不能重复体验、表达感受,这种无助和未知感让人对死亡有着本能的畏惧。其实,死亡是美丽庄严的,它消弭了人类所有的灾难,让一切生命获得了永恒。人文学者李书崇带领读者步入生死代代交迭的历史长河中,希冀每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可以更理性、更成熟地对待生命。
  • 古罗马神话(上)

    古罗马神话(上)

    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马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动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子孙恶,子不肖,孽孙生,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法。一个家族的家法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声誉和兴旺,更关系到家族内子女的人格塑造与培养。《中国家法》从“家风家教”“人道伦常”“修身齐家”三大方面,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地阐释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成员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有益的引导、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累积智慧,树立影响,让子孙世代受益。
  • 每天读点世界常识(套装共九册)

    每天读点世界常识(套装共九册)

    本套书共九册,《美国常识》解读了留学美国名校的申请智慧,全面介绍了在美国不能不吃的各种美食。《日本常识》用简单的语言让你了解你最想知道的日本常识。《俄罗斯常识》客观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的成就。《韩国常识》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韩生活攻略。《印度常识》盘点了去印度最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和人气美食。《东南亚常识》带你走进陌生而神秘的东南亚世界。《欧洲常识》切合实际解读赴欧生活的实用技巧,全面普及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的欧洲知识。《非洲常识》带你发现神秘而野性的土地,探索狂野又柔情的文明,领略古老与现代的融合。《巴西常识》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巴西生活的攻略。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累害篇

    累害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威世界的奥特曼

    漫威世界的奥特曼

    出生在漫威电影世界的莫夜,偶然间获得了至宝圣闪火花,圣闪火花内收纳着数十尊巨人的石像,被吸入复仇者联盟并与复仇者们并肩战斗中,一一激活奥特战士,同时竟牵出背后隐藏的巨大秘密。谁是猎人?谁是猎物?圣闪火花是什么?萦绕在莫夜脑海中的谜题挥之不去,前两任火花持有者是如何消失的?圣闪火花传到莫夜手里,又将经历怎样的故事?……时光流逝,太阳如流星般划过,复仇者们簇拥莫夜站在雨中凝视长空。“索尔,你该减肥了。”莫夜惆怅的道。
  • 暗淡亦有光

    暗淡亦有光

    一个游戏,名字叫越纪,刚出来便大火,内测老玩家云之峰进入新区——4区。展开了一段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故事
  • 请叫我武神

    请叫我武神

    乾阳大陆以文圣、武帝为尊!有文人圣贤言出法随,一语能使日月无光,一言敢叫众生皆拜!有武道至尊拳掌无双,一掌之威能催城断江,一拳之势可崩天裂地!而主角只想当一个不算太败家的败家子,却无奈被逼上一条主宰无敌之路!(简介就这样了~……)
  • 翊神相

    翊神相

    这是穿越人士沈翊,在发现了随自己一起穿越过来的阴阳八卦镜后,一步步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水神相的传奇故事……
  • 借命

    借命

    儿时好友海外归来,邀我同住老宅,笑说要借命,继而身体发生急剧变化。那座神秘的老宅,那面古怪的铜镜,是否藏有不可知的秘密?整个山区,早已被人布下机关,在这里,有各种阴阳八卦的设置,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还有梅花易数、借命转世,究竟如何才能走出迷局?
  • TFBOYS之我的青春遇见你

    TFBOYS之我的青春遇见你

    故事讲的是女主在父母离开的3个月,遇见了TFBOYS,并签约了公司的种种故事
  • 惑乱红尘

    惑乱红尘

    你既然一定要与我作对,我也不是心慈手软之人,我要你悔不当初,你要守天下,那我便做着祸国之人,惑乱这个红尘...
  • 你已虏获了一只大神

    你已虏获了一只大神

    这是一只猥琐萌的糙妹子和一只贱萌腹黑的闷骚大神的双大神重口味网游故事俗话说的好,明骚易躲暗贱难防。不就是上线想安静的看一下风景嘛?怎么就招惹到老放暗贱的某大神啊!咱专业躺枪三十年啊,三天两头被拉出来挂墙头是什么鬼?为什么大神总想勾搭我呢?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啊!某大神能不能离咱远一点啊,不知道走位太骚会闪着腰吗?貌似大神CP千千万,一天被咱三一个,咱是生命不止,三三不息吗?罪名都定了,咱不坐实一下,怎么能对得起广大群众呢?系统提示:你已虏获了一只大神~
  • 凤霸天下:拒做帝王宠

    凤霸天下:拒做帝王宠

    他是名动天下权势滔天的大将军王,她是一心想要逍遥江湖的淡定小女子……他对她绽开了冰封的心,邀她一世宠,却原来不过是权谋之策。她可以爱上他,也可以忘记他,世上好男千千万,何必单单恋上他。公主曰:吾去也,王爷不见!……他绝色乌瞳映出的是她笑颜如花……对着另一个男人!他允许了么?他年,她剑指中原,他兵临城下。那是怎样一曲袖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