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5500000005

第5章 大师:从中国禅宗到第七感(1)

【今天,激烈变革的时代特征需要一种新感知,它将引领历史的走向】。

如果说第六感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那么第七感注定是为今天的连接时代而生。未来数年里,一场斗争将在拥有第七感和没有第七感的人之间展开。确切地说,这场斗争已然开始。

“永恒的力量问题,呼唤新的感知”

1.

1943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一位名叫南怀瑾的中国年轻人打点好行装,离开成都,沿岷江一路南下,登上峨眉山。峨眉山深入四川腹地,距离成都100多英里[1]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南怀瑾年纪轻轻便非同凡响。18岁时,他击败对手,问鼎全国剑术大赛;23岁时,他已成为中央军校政治教官;而在之前的一年,他带领三万人的队伍驻扎四川山区。回看当年他离开成都、深入山区时的照片,不难发现,南怀瑾长得一表人才,细嫩的脸庞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双目炯炯有神。细细打量一番,可以看出,在他俊朗的外表下,是一个经历抗战时期而铁骨铮铮的刚毅汉子;在他凌厉的目光后,是一个在赛场上全力以赴的剑客。若干年后,南怀瑾成为当代传承中国文化及思想的典范,被尊为一代大师。1949年,他离开大陆,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旅居生活,并最终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这种种际遇在南怀瑾身上一一展开,而照片中的他朝气蓬勃,目光坚定。

青年时代的南怀瑾在练剑之初便意识到,要想驾驭手中的剑,必先将自己的心志磨炼到至高之境。因为无论防守还是进攻,真正的高手定是剑随心动——心先至,剑随之。正是抱着修炼内心、磨炼内心之剑的希冀,南怀瑾遁迹峨眉山,潜心阅览大藏经,修持禅宗。在佛教各宗派中,禅宗是最能塑造修行者坚韧心性的教育之一。依照禅师的阐释,修行者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心志专一到足以锻造,乃至击碎金刚石一般,从而才能达到禅宗“开悟”的境界。一旦开悟,则预示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悉,这绝非常人所能企及。

后来,南怀瑾辗转来到峨眉山的一座禅院。三年如一日,在此习禅,最终得证个中“三昧”[2]。心于一境,外界与内心变得清净如水。此刻,恐惧、欲望及生命的深层次困惑都没了踪影。此时如僧人所说,心性韧如山泉——无论混入何种淤泥,汩汩流出的泉水总是清澈明净。

峨眉山禅院的修持,给予了南怀瑾全新的境界,之后,他开始追寻心灵的更高境界。年复一年,他探访天下名师,足迹所及处,一座座寺院、一所所大学,甚至是康藏的乡间小屋。这些地方,还承载着些许最古老的中国传统,在经历百年动荡后仍保留着传统智慧。南怀瑾云游四方,寻师修行,仿若千年前僧侣们跋山涉水,四处聆听禅辩。禅辩在圣贤间展开,旨在更准确地揭示世界的本源。遁世的僧侣们大步走进一座座禅院,于众人中坐定,聆听最有智慧的住持讲禅、辩论,在获胜者的言论中得到顿悟,从而真正明白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这大千世界产生震动、爆发革命、出现诗歌。一次禅辩中,著名的云门禅师有言:“万般巧说争如实。”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仅从对话中可以汲取。

南怀瑾努力修持的是那种深刻觉知世界的能力。通过云游修学,他在多个宗教法门得到证悟。从医学到书法,他无不精通。年轻时在武功上的成就,足以体现出他的过人天赋。南怀瑾被奉为20世纪保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大陆修学几年后,南怀瑾去往台湾地区。在随后的数十载里,他辗转于台北、美国和香港地区。正是在这段时间,他以老师的身份声名鹊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受中国高层官方的邀请,南怀瑾回过大陆。不少人想探求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身份的认同感,他们希望汲取南怀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将其化作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有力工具。中国古老的习俗及其传统根基,真的有可能对这个受到现代化冲击国度有所帮助吗?南怀瑾在离上海不远的江苏太湖之滨设立学堂。在选址上,他颇费了些心思:学堂旁湖水平静,如一汪清泉流入20世纪90年代冲劲十足的中国大地,使之阴阳平衡、融汇和谐。夏日炎炎,学堂里的香樟树为教室遮阳蔽荫,春光明媚,粉白相间的牡丹花竞相开放。

正是在太湖大学堂,我第一次见到了一代大师南怀瑾,那时他已是89岁高龄。

2.

在太湖大学堂,南怀瑾传授的学问与他当年离开成都、远足修行的内容相差无几。面对激烈变革、时代更迭的世界,怎样才能培养一种可以了解事情发展本质的认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提出,人类需要具备“第六感”,才能在当时看似疯狂的工业革命中生存下来。他并非让人人都去研究历史,至少,这不是他的全部意思。他认为,第六感是对历史规律的感知。尼采曾说,人的生命有着特定的节奏和基调,就像在长跑比赛中,选手需要对整个路线有所把控,才能控制好速度。没有对路线的整体把控意识,就有可能在不恰当的时机减慢速度,或因速度过快而精疲力竭,仿佛大山压顶让自己喘不过气来——尼采尤其担心后一种情况的发生。他指出,世界在建立社会新秩序的进程中,必将面临布满荆棘的陡坡,但19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是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仿佛前路一片平坦、全是下坡。尼采多么希望,人们能够感知历史规律,看清现实。但他内心十分清楚,当时没有人具备这种新的意识,对于结局他也就持悲观的态度了。尼采说:“真相越深奥,越需要对历史的感知。”但当时沉浸在流金岁月的人们完全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几乎没有人让自己的感知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日渐逼近的灾难,尼采不幸言中了,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书将要讲述一种新的感知——“第七感”。如果说尼采提出的第六感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那么第七感注定是为今天这个连接(connection)的时代而生。这里所说的连接,不单是指与互联网的连接,还有与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整个网络世界的连接,诸如金融网络、DNA(脱氧核糖核酸)数据库、人工智能网络、恐怖主义网络、贩毒网络、货币平台等,不一而足。更加快速而精准的连接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正如火车和工厂洞穿了尼采所处的时代。身处其中,让人既兴奋又不安。金融危机似乎无休止地延续下去,纵有最强的智力支持和央行的重拳出击也是枉然;过去10年的反恐战争投入惊人,结果恐怖主义却愈演愈烈;全球生态系统惨遭破坏,似已无法修复;各种新型流行性疾病每年如期而至;难民潮一波接一波地涌来;国内政治斗争转型为喧嚣的极端主义。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网络,弄清楚网络系统是怎样运作的,我们就能塑造这个时代,而不是被时代左右,这就是本书的要点。历史学家查尔斯·库尔斯顿·格里斯皮(Charles Coulston Gillispie)在其著作中指出:“人类的习惯比其感知转变得更快。”没错,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新时代——手机、电子邮件、电脑键盘、免洗手消毒液,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务之急,是培养新的感知。因为在当今网络时代,任何事物(包括政治、经济、国家安全和教育)如果不是专为新时代而生,那么注定会在新时代的压力下分崩离析。

本书第一部分讲述了今天的一切网络系统是如何与人类历史进程相契合的,这正是尼采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应该怎样与我们对启蒙运动、理性时代或中世纪的看法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正处于非同寻常的时刻——今天具备这种感知力,如同曾经拥有第六感一样重要。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几乎将所有欧洲社会制度撕得粉碎,随后的工业革命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最激烈的战争。同样,我们也会认识到,今天无处不在的相互连接全然代表着又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或许,这场变革比前两次影响更深远。

本书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网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们会讲到网络黑客、激进分子、外交官和恐怖分子,这些人都拥有这种新的感知力,即第七感。他们深知如何运用网络力量背后蕴藏的种种思维模式来创造或摧毁世界。正如一些人看了毕加索的画作,就能说出背后包含的全部故事与情感,具备第七感的人看到任何事物,都能发现其后蕴含的潜能,而这是其他人无法看出的。一旦拥有第七感,企业家看到一间闲置的卧室,就会想到建立统一的网络来取代酒店的地位;金融家看到一种货币,就会想到如何实现交易算法的优化。“网络科学”这一新兴学科将为这种想法构建起理论体系,它解释了像人脑和Facebook(社交网站)这样完全不同的系统其实遵循了相似的运转模式。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这样就能弄清楚网络中力量何在,以及应当如何运用这种力量。

本书第三部分试图以第七感探知未来。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如果我们不有所行动,只是静候新时代的降临,可能很快将无法掌控这个时代。今天,影响人类生活的许多重要力量快要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了,它们要么在技术上太过专业、要么发展太过迅猛。而我们一旦深入这些力量所形成的网络内部,用改革者所拥有的第七感来看待网络,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应当怎么做。举例来说,我们可能需要为新时代重建大部分的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本书第三部分对这一问题有所论及,但重点将放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未来的世界秩序会是怎样的呢?很可能任何一位专家都会告诉你,世界将陷入一片混乱,美国将不再强大。可一旦将目光投向网络,你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答案。诚然,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由战争与国家间的力量抗衡所决定,这正是欧洲在过去500年里所经历的。但放眼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你会发现有些体制延续了成百上千年,如罗马帝国、中国封建王朝、亚述帝国、莫卧儿王朝。今天,美国的衰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对美国不甚友好的国家。但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理解今天的各种网络,就会发现时局的走向可能截然相反。确切地说,网络恰恰是要告诉我们如何解决那些最伤脑筋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网络所带来的)。

陈旧的观念将把我们引上危机重重的道路。结果就是,今天的美国领导人常常令民众陷于危险而不自知。坦率地说,这些身居高位的人还没有做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任何类型战斗的心理准备,无论这场战斗是打击恐怖分子、消除收入不均,还是抵御流行性疾病。或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做好准备,因为新时代的语言和习惯对他们而言太过晦涩难懂。不过,本书并非为他们而写。本书是为那些将要掌握网络力量和已经掌握网络力量(即使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而写,为那些将上一代人种种发明创造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发扬光大、同时承担上一代人所犯错误的人而写。他们在高速连接的时代成长起来,将成为新时代的第一代领导人、学者和斗士,面对数字力量,他们并不觉得奇怪,反倒认为这种力量的形成是自然的,并对它充满好奇。他们可能会在将来制造并管理比人类更智能的机器,可能会创建一种新的网络,面对激烈变革的时代,他们希望将时代的破坏性力量转而用于构建一个安全、平等的新秩序。

但在这一天来临之前,在真正有能力用新时代的工具创建未来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些工具是怎么运转的。因此,我们需要先对自己身处的时代好好探索一番,这一次,让我们穿越这个风起云涌的世界,开启心灵启迪之旅——正如1943年南怀瑾去往峨眉山的那次修行之旅一般。

3.

2002年,动身前往北京前,一个朋友把我拉到一旁,建议道:“在中国的生活将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要想从中获得更大收益,一定要记得,深谙两国文化与掌握两国语言一样重要。”老实说,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在我此行计划之列,但朋友的说法似乎有些道理。此后,我一直将了解当地文化作为自己去到另一个国家的目标之一。从来到中国的第一天起,我的日常生活几乎全是和中国人打交道。这些年来,我在中国与西方人进餐的次数,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我听从朋友的建议,努力去熟悉中国文化,这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在中国的生活经历,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我的直截了当和刨根究底有时也会带来困惑,例如和中国朋友交谈时,我能听懂每一个字,却不明白对方话里的真实意思。但了解中国文化的决定为我带来一次幸运的邂逅,让我有机会去往一代大师南怀瑾创办的私立学堂。

来到北京几年后的一个傍晚,我与一位中国的朋友外出聚会。中国能在空前短的时间内从贫穷走向繁荣,部分原因在于这个国家聚集了一批像这位友人一样出类拔萃的人才。朋友在中国学习长大,出国留学掌握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专业知识,学成归国后,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朋友比我大不了几岁,但她能力非凡又对祖国绝对忠诚,这使她有机会零距离目睹中国经济的腾飞——奇迹与机缘并存的高速发展。

同类推荐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本书沿着中国早期思想家追求救国真理的脚步,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中国早期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合理性的初步论证。
  • 动物界经济学

    动物界经济学

    从动物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本源,从经济学上找到指导我们的哲理。将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与富含生活智慧的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并对人类的社会现状做系统分析,会让我们对自己正在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的难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
  •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本书谈到的12个经济指标是大多数分析工具都会参照的重要经济指标,浅显易懂地阐释了每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的涵义、应用、计算依据及解读方法。无论你是投资者、投资中介、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还是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都能够独立地对经济指标和经济走势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也是普通读者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入?性读物。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大职能,也是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那么,央行又是依据哪些经济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热门推荐
  • On the Parts of Animals

    On the Parts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

    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

    姜唐,星际第一大恶人。性别:女性格:社会平头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撸起袖子抡起膀子,来啊!决斗啊!年龄:十八岁?一百岁?系统斑斑,系统界拼命三狼(对,狼),连续十年荣耀榜第一统。性别:????性格:统界人厌狗嫌,疯起来连狗都咬,压榨宿主,没心没肺。一人一统,横行霸道,坦然迎接渣渣们的臭鸡蛋,然后将他们的脑袋踩爆。 本文1v1,腹黑柔弱娇妻:朝朝VS邪魅狂狷霸总:姜唐 宠文,姜大佬宠妻日常。 群号:941366427,欢迎来玩。
  • 领主是穿越之子

    领主是穿越之子

    被自己亲爷爷调换了身份,来到了一年四季都是冰雪的地方当领主。未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是位穿越者,凭空拥有了不一样的知识还有超强的战斗能力,并因此拥有了神格,成为了真正的神。在领地探险期间,发现自己可以能穿越时空,到另外的世界。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不再被欺凌,与不同的世界交流,换取各种资源,在自己的世界发展领地,争夺生存空间,一步步壮大……让暴雪怪在雪原守卫领地,与冰雪精灵建立同盟……拥有稀薄神血脉的同族,一个个来到此处,紧紧拥抱在一起,一个个新神产生,神再次迎来黎明。打开世界大门,带领众神穿梭三千世界。
  • 今天能得到哥哥的芳心吗

    今天能得到哥哥的芳心吗

    当遇到一个颜值爆表,身材绝佳的神秘男人时,要怎么办?当然是追他,追他,追他做男朋友。“总裁,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怎么不说话?不会不给吧。”小声嘟囔。“有需要我会联系你的。”“总裁,你答应我可以实现我一个愿望,那我的这个愿望就是你能实现我三个愿望。”“说来听听。”“想变瘦,想变美,想你做我男朋友。”“……”“老公,你到天上做了神仙也是得把我带上。”“把你拴裤腰带上。”
  •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这是一本温暖而充满启迪的亲子教养书,通过作者亲子互动的日常点滴及生活中的小故事,分析了众多育儿难题背后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亲子沟通的技巧,展现出作者深刻独到的育儿智慧和人生思考。阅读本书,无论是对于提高育儿修养,还是促进自身成长,你都将获益匪浅。
  • 狂婴记

    狂婴记

    侠之行事,倾心相予,先人后己,重义轻生;可官道却是,认准目标,遇事能忍,出手要狠,善后必稳。侠官相合,幸乎?悲乎?
  • 最强修仙软件

    最强修仙软件

    待业青年江未凡,某天发现手机多出了一款卸载不掉的APP。结果发现这里竟然是修真者的聚集地!这款APP不但自动帮他修炼,还让江未凡收割一大波修真粉丝!左拥右抱各界大佬,走上巅峰不是梦想!“我江未凡!从此要做修真界最红的up主,成为这条街上最强的修士!”就这样,江未凡通过这款APP,过上了没羞没臊的修真生活。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7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7

    本书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六十五篇,均是从老兵们的亲笔手写稿中精选而出,是具有“亲历”“亲见”“亲闻”性质的独家一手资料。所忆述的战事,既有广为人知的大战,也有平时鲜有耳闻的小役,无论大战小役,无不体现了国家危亡之际战士们救亡图存的铁血爱国之情。
  • boss大人要崩坏

    boss大人要崩坏

    曾经,她骄阳似火,天之骄女,世界里只有一个他。曾经,他冷若冰霜,高岭之花,唯独厌弃一个她。一个阴谋,命运,彻底截断。再遇见。她无喜无悲,命运打磨之下,珠光璀璨。他步步紧逼,却如流沙在手,无措慌乱。总之,这是一个傲娇到极点的后起总裁找回初恋的简单火葬场故事。夏寒: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楚修言:宝宝心里醋,宝宝要亲亲抱抱举高高!
  • 暖婚之落叶知心

    暖婚之落叶知心

    风雨无阻,独自闯荡,清晨遇飞车,捡一女人。这女人搅她生活,惹她生气,还有因为她生气吵架,吃个饭遇情侣吵架,如果不是被人拉了一把,她都要破相了。倒霉的差点被破相,送医院的出现轻微脑震荡,她怎么这么倒霉。谢知轩因为妹妹喜欢的一部小说喜欢,准备投资,后有事耽搁,最后发现他要找的不接受投资拍摄的作者就是那天在餐厅里倒霉的女孩,缘分啊!就是这么奇怪。什么鬼,她攀龙附凤,她沈落需要吗,她又不是没有手脚,还甩她支票,不知道她一本小说就是钱啊,她家也不缺那点钱,果断迁怒某人,虽然她也是被某个女人连累的。她就是想写小说而已,怎么就蹦出来欠揍欠扁的女人,欺负她没有身份,没有背景是吗?那就拉出来看看谁怕谁,她那一溜串的哥哥是摆设啊!她希望有一天她的小说能够拍摄出来,可有些东西总有不满意地方,而她亦有心结未解,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渐渐明白,渐渐放下,渐渐去努力,既然要做就好做到最好,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着她可以的,她要让人都看着自己在乎的东西都多么的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华夏从来不输给谁,他一直都是傲然与世的存在。而他一直陪在她身边,亦在帮她。在她转身的时候就能看见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