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2200000010

第10章 中国早期舞台上的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是在什么时候被介绍到中国来的?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舞台上演出的?这是中外戏剧界人士一向感兴趣的问题。

据我所知,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达文社曾经出版过一部名为《懈外奇谭》的书,这部未署译者姓名的书可能是《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最早的一个中译本。

1904年,林琴南和魏易二人又合作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一个新译本,书名很有点古怪,叫做《吟边燕语》,而且称之为“神怪小说”。林琴南(林纾)自己并不熟悉英国语文,但译著颇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靠别人口译。而由他进行文字改写的。因此,他的译本只有大概的故事内容,是一种意译本。

以上两种莎士比亚乐府本事的版本,在清末开始向我国传播了最早的西欧戏剧文化的精华,当时中国新剧虽已处于萌芽阶段,却难得在舞台上一睹莎士比亚戏剧的真容!据考,19世纪中叶以后,上海曾有外国人组织的业余剧社演出过欧洲戏剧,当然也包括莎士比亚戏剧的珍品,但这种演出都是用英语进行的,也并非认真的舞台实践,算不得真正的中国戏剧演出。

据我查阅过的部分早期戏剧资料,以及话剧先驱者的回忆,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演出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最早大约在1913年至1915年之间,开始陆续在当时文明戏的舞台上改编上演。

《威尼斯商人》是中国戏剧舞台上最早出现的莎士比亚剧目之一。不过当时叫做《一磅肉》,有时又叫《借债割肉》或《肉券》,以后还叫过《女律师》等等。这出戏壬子年冬十二月(1913年初),上海城东女子中学举行游艺会,曾演出包天笑改编的《女律师》,该戏1913年由新民社首先演出,以后很多剧团都反复搬演过。当时汪优游演这出戏颇负盛名。目前仍保留有《肉券》的铅印幕表剧本。这个剧目对中国的戏剧舞台颇有影响,从文明戏到后来的滑稽戏,以及几十年来的话剧舞台,都反复排演过,可以算是最早的保留剧目。

1914年至1915年间,欧阳予倩等同人组织的春柳剧场,也曾编演过几出莎士比亚戏剧。如陆镜若改编演出过《奥赛罗》,据现存剧情介绍表明,全剧共分五幕,是一部中国化了的改写本,连人物姓名都是中国式的,只是故事取材于莎翁原作而已。此外,春柳剧场还编演过《驯悍记》和《铸情》(即《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翁戏剧。1913年12月9—23日之间在湖南长沙首演。

为了抨击袁世凯称帝,郑正秋的药风新剧社也及时编演过一出《窃国贼》,是根据《马克白斯》改写的。这出戏有的剧团演出时改名为《巫祸》,恐怕是另一种改编和理解的角度了。

此外,大约在1916年或1917年间,欧阳予倩在笑舞台还曾按西欧戏剧的样式,编演过莎翁名剧《韩姆列王子》(即《哈姆雷特》),当时这类演出叫做“西裝戏”,是比较接近于原著的,但还不是最忠实的翻译本。

文明戏演莎翁名剧,一时竟成了风气。比如《口孝与心孝》(即《李尔王》)、《孪生兄妹》(即《第十二夜》)、《怨偶成佳偶》(即《无事生非》)、《从姐妹》(即《皆大欢喜》)、《医生女》(即《终成眷属》)、《孪误》(即《错误的喜剧》)、《维也纳大公》(即《一报还一报》,原译《量罪记》,或译《请君入瓮》),《指环恩仇》(即《辛白林》)、《夏夜梦》(即《仲夏夜之梦》)、《象活》(即《冬天的故事》)、《飓媒》(即《暴风雨》)、《仇金》(即《雅典的泰门》),《柏立格而》(即《太尔亲王配力克里斯》)、《情感》(即《维洛那二绅士》)等等,这批剧目都是在五四运动之前就搬上中国舞台的。当时如此大量搬演莎士比亚戏剧,有一个特定的历史原因:文明戏三天两头需要换演新剧目。演出团体必须大量搜索古今中外的各种戏剧题材,以满足节目翻新的要求。

当然,以上中国早期舞台上的莎士比亚戏剧,几乎都不是真正的原著译本,而是从《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取材的改写本,而且当时大多数演出仍用“幕表制”,真正的原著翻译,那是二三十年代才出现的。对于滥演莎翁戏剧,当时的评论界也持有不同看法。如秋星在《新剧杂谈》中曾经表示:“……盖莎翁戏曲情节,在欧美固相宜,在中国则有格格不入之处。其原文词句锻炼神化,不可方物。描摩社会情形,如温峤燃犀,纤微皆见。我中国新剧家,断不能仔细推敲,逐句模拟。所能者,不过取彼之情节,编我之戏剧,是不啻得其糟粕,而遗其精华。用其皮毛而弃其神理,何有于莎翁之名著……”

即使如此,我们今天仍然感到十分惊异和佩服,因为五四运动之前大量编演的莎士比亚戏剧,甚至超过其后中国话剧舞台的上演纪录。至于戏曲界搬演莎翁名剧的情况,京剧与粤剧都有史实纪录,不过那是稍后一些年代的事情了。

(原载《新剧报》1983年第12期,本文曾收入当年美国莎士比亚年鉴)

同类推荐
  • 演技六讲:创造角色的灵魂

    演技六讲:创造角色的灵魂

    《演技六讲:创造角色的灵魂》(增订纪念版)是波列斯拉夫斯基毕生表演与戏剧理论的大成之作,对方法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初版于1933年的《演技六讲》以英语写成,以导演和表演初学者的对话形式,从注意力集中、情绪的记忆、戏剧的动作、性格化、观察、节奏六个方面生动活泼地阐述了表演的基本理念,至今再版不断,并被译为西、葡、意、土、波兰等十几种语言。此次中译本在郑君里先生经典译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增订,如作者向美国公众阐述斯坦尼体系的23篇演讲,这为其后来提炼“演技六讲”提供了重要语境。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在美国实验剧院的重要合作伙伴玛丽亚·乌斯彭斯卡娅的4篇表演课讲义。因此,本书可说是了解现代表演方法从斯坦尼体系发展到方法派的重要依据,更是今天的表演和戏剧学习者的必读文本。
  • 色彩学:传统与数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色彩学:传统与数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不仅介绍了色彩的产生、体系、特性、分类、属性、构成、调性、感觉等传统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同时对当前色彩设计在不同专业的运用、数字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色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色彩学慕课的建设与应用等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作了全面的分析。
  • 艺术与文化

    艺术与文化

    本书系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出版于1961年的艺术评论文集,系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发表于《党派评论》《评论》《艺术》等期刊的艺评文章的结集。全书收文37篇,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格林伯格的艺术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包豪斯美学的某种辩证法。在本书中,格林伯格对前卫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巴黎画派、纽约画派及其代表画家均有独特而精彩的艺术批评,从中我们也可一窥其艺评文章的现场性、当下性、流动性和丰富性。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1520年4月7日,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
  • 长卷:国画长卷风采

    长卷:国画长卷风采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热门推荐
  • 诗囚:孟郊论稿

    诗囚:孟郊论稿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开中唐一代诗风的大诗人,与韩愈并为“韩孟诗派”领袖。常与贾岛合称“郊岛”,有“郊寒岛瘦”之说。孟郊诗里名句众多,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他写诗主要不靠巧对、机心,他的风格来自他瘦硬、沉潜的精魂,归根结底,来自他磨难重重又不屈不挠的人生。他独具一格的艺术气息,使人一见就能识别。一千多年过去,诗歌风派的一波波巨浪,淘去了许多诗人的面影,但淘不掉孟郊的声音和风貌。韩愈曾表示,愿做孟郊的“小跟班”:“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
  • 茶园日记

    茶园日记

    秧塔位于云南普洱市境内深山中,海拔1760米以上。这里是景谷大白茶原产地,有着四百多年栽培史。2006年7月,30余岁的唐望上了茶山秧塔,开始了自己的有机茶种植之旅。他凡事亲自动手,体会到了劳作的辛酸与快乐。现在他的茶园已稍具规模。晴耕雨读打理茶园之余,唐望抽空去镇上的网吧写一些有关茶园的文字。2007-4-21建好小木楼后,就搬进了茶山。这是一块远离村寨的荒疏之地,周围森林茂密,园子下山泉淙淙。接着请了几批民工,开沟挖渠。又筑了一个大水池与粪池,接着盖羊圈,买羊买鸡,边选育茶苗边搞基础建设。
  • 魔天酒帝

    魔天酒帝

    一片世界,翻手间,日月失色,血光漫天。一片世界,覆手中,赤红大地,江河如血。翻覆之间,酒气弥漫,龙气飘荡,仙气充斥。这是一个充满杀戮与情义的世界,一个异数异军突起,将杀戮与情义完美诠释。一壶美酒,结交天下朋友;一份真情,只为心中最爱。新书《摩诃天数》首发,希望大家喜欢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第三十三个黑夜

    第三十三个黑夜

    我一连在立交桥上等了三十二个晚上。第三十三个夜晚。就在立交桥华灯初放的一瞬间,我终于发现了他。宛如横空平悬的蛛网,立交桥在夜幕下抽出根根银丝,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交织着、缠结着、环绕着、盘旋着,几条粗大的丝干猛然冲出网阵,闪烁着伸向四面八方。在快速车道通向人行道的缓梯路口,他走下了出租车,回头望了望,缓缓向桥下花园走去。心中翻出一股恨的狂潮,也泛起丝丝点点怯的感觉。
  • 本王的爱妃是火系

    本王的爱妃是火系

    穿越?好吧,作为杀手的她也赶了趟时髦,可为毛偏偏是去执行任务的时候,还有三个姐妹一起,要穿就穿吧,为毛不给她和姐妹们做个伴。热情如她,被青楼老鸨所救,从此玩转风尘之地。青楼偶遇,与他针锋相对,冰冷高傲的面瘫脸,居然是这个时空的八王爷,桀骜不驯,却只将她看在眼里。患难真情,为毛还要经历各种磨难?!!是命中注定?是天意弄人?没关系,她才不信这些,她只相信人定胜天,谁要阻挡,她便遇人杀人,遇鬼杀鬼。暗杀?下毒?阴谋?好吧,通通过来,热情如火的她从不惧怕。
  • 后来我们就散了

    后来我们就散了

    如果可以,我想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去爱你,而不是用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的身份。只是,不管是坐错车还是错过车,留下的,都只是遗憾了
  • 风起自灵武

    风起自灵武

    少年龙凌宇是部落的废物,消失三年却化茧成蝶,再结识黄鑫、唐婉、叶磊、白淼等人后生活发生改变,努力和伙伴们一起成神,走上世界巅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雷霆

    雷霆

    岛国留学不忍耻辱愤然回国,潜伏在军宪警内部,具有多重间谍身份,周旋于各方之间,几次生死、几次游刃于枪口之下,误会、暗杀、身负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