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2700000002

第2章 序

刘润为

追溯起来,我与恩波同志的交往缘起于刘绍棠。早在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我一直没写入团申请,班主任老师在一次班会上不点名地批评我走“白专”道路,且举刘绍棠为例,说他就是个“白专”典型,只写小说不求思想进步,结果成了“右派”。应当说,老师的批评是符合我的思想实际的。那个时候的我,确实笃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不怎么要求进步。至于刘绍棠是怎么成为“右派”的,老师语焉不详,我自然更是稀里糊涂。时间到了1971年,公社推荐我去县里的五七学校学习。给我们讲授“形式逻辑”和“古诗词格律”的杨克田老师,恰恰是刘绍棠在潞河中学的同班同学。一天晚上因为停电,我们几个同学和杨老师聊天。谈到刘绍棠的《青枝绿叶》时,杨老师说:那是他在高一写的,叶圣陶把它选入了高二语文课本。到高二讲到这篇课文时,老师看了一眼坐在讲台下的刘绍棠说,我不讲了,刘绍棠,你来吧。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年轻人喜欢杨朔的散文,也喜欢刘绍棠那些质朴清新的短篇小说,尽管只是在小范围交流。1991年,我到《光明日报》文艺部工作。因为约稿且经常一起参加研讨会,我和刘绍棠很快成了朋友。几次谈起他的作品,他总是说郑恩波的评论最符合他的创作实际。

由此,我开始注意恩波同志。说来有幸,1993年春,在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成立大会上得与恩波同志相识,并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交往。可以说,恩波同志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他不仅研究刘绍棠及其他当代作家作品,也介绍和研究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的作家作品,而且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既得益于他从少年时代对于文学的爱好,也得益于他所受到的高等教育。

恩波同志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曾两次由公派赴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留学。第一次留阿回国后,经周总理提议和批准,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翻译,期间以笔名“红山鹰”发表“阿尔巴尼亚通讯”数十篇,在中、阿两国都颇有影响。第二次留南回国后,一直从事阿、南文学翻译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阿尔巴尼亚文学史》《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当代文学史》《南斯拉夫戏剧史》等著作,翻译出版《亡军的将领》、《居辽同志兴衰记》《沼泽庄》三部曲和《母亲阿尔巴尼亚》等阿、南文学名著12部,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阿、南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现任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库依蒂姆·扎尼在为恩波同志译著所写的序言中说:“毫无疑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了解阿尔巴尼亚语言与文学最好的翻译。”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为什么10年前阿尔巴尼亚作家与艺术家协会专门举行仪式,宣布他为该协会的唯一外籍荣誉会员。1992年,恩波同志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当代文艺研究室主任,期间先后出版《大运河之子刘绍棠》《刘绍棠全传》等著作,主编《新时期文艺主潮论》(该书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同时还应各种报刊之约撰写文学艺术评论200多篇。这本《恭王府文评》所收入的,只是这些文章的五分之一。

读恩波同志文而观其为人,我有三种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勤奋的人。记得20世纪90年代末,另一位曾在阿尔巴尼亚工作的学者写文章,叙述他当年如何和地拉那的美女泡时光、磨嘴皮。反观恩波同志,其生活则显得极为枯燥。无论是在阿尔巴尼亚还是在南斯拉夫,他除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其他时间都用到阿、南文学译介和研究上,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爱好或情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当代文艺研究室主任期间,一有科研项目,他不但要负责协调和管理,还要投入其间,亲自动手写作。如前面提到的《新时期文艺主潮论》,他不仅是主编,还是不少章节的撰写者。退休以后,亦是笔耕不辍至今。“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假托弟子评价自己的这两句话,移赠给恩波同志是非常贴切的。唯其勤奋,他才有成就,才有健康的体格,才有蓬勃进取的精神状态,才永远保持思维的旺盛活力。

这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信仰是什么?就是对某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它是以理论、信条还是偶像形式出现的)的确认、恪守和践行。它是经过思考、怀疑、批判等审视生命的过程,在挣脱本能、欲望的羁绊之后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确认。苏格拉底说得好:“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可见信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更是学者之所以为学者的根本。即使是那些信仰错了的人,只要他一以贯之,我们可以不赞成他的信仰,但对他们的操守却不能不表示尊重。最可怕的是那些没有信仰的人,他们可以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指鹿为马、纵横捭阖,东食西宿、寡廉鲜耻,对任何社会、任何群体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比如我们的那些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们有当年朝圣山学社那般对新自由主义的信仰吗?根本没有,他们什么也不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吃香时,他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向“左”的极端;新自由主义吃香时,他们可以把自己打扮成新自由主义的一贯信奉者。今春见西方某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学者,谈起我国的这些“宝贝”及其他“公知”。这位学者说:美国中央情报局虽然支持、利用他们,骨子里却看不起他们,说他们是“一些过于看重物质利益的人”。恩波同志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信仰这个呢?既不是因为像教徒那样去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解脱,也不是像铁杆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那样出于垄断资本集团的狭隘和偏见,而是为了活得明白、为了劳动大众以至全人类的幸福。因此我们说,这是具有真实性的信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信仰。信仰贵在坚持,贵在毫不动摇、始终不渝。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恩波同志文学研究的高峰期,也是马克思主义遇到严峻挑战的时期。那个时候的文坛,时髦的是新思潮、新花样,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谁就是不入流,就是保守僵化,就是极“左”分子,就是被孤立、被嘲笑的对象。但是恩波同志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平心静气地去研读马克思主义,心无旁骛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文艺观来研究各个课题,而不管别人怎么说。那份淡定,就是信仰的力量,真实信仰的力量!

这是一个朴实的人。朴实是真诚、是智慧、是强大、是自信,是做人的大境界。也正因为如此,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尤其是人文界的知识分子。2000年我们去南斯拉夫访问,途经巴黎逛香榭丽舍大街,天空忽然掉下几个雨点,一位也在南斯拉夫留过学的同志大发感慨:“啊!巴黎的雨好浪漫哟!”其矫情之状令同行忍俊不禁。与这位同志相比,恩波同志的外语水平、国外阅历不知要胜出多少倍,但是他从来不卖弄、不矫情、不媚俗、不作伪、不诡行,本色得依然像他家乡东北的农民。恩波同志为人如此,为文也是如此。他的文章总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语言平实、不饰辞藻,言之有物、不尚空谈,读之如对青山、绿水、白云,一切出于天然。这对于那种以故作高深荼毒读者的学术贵族主义文风,对于那种以空话套话欺世的党八股文风,都是极好的教训。

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说:素园“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我想,恩波同志也是这样的人。然而,正是这样默默劳作的人,才是支撑中华民族的真正脊梁。

读恩波同志文稿,禁不住感慨难收,拉拉杂杂写下这些话而不事推敲。唯愿恩波同志身体更加康健,有更多的好文章出世!

是为序。

2015年7月23日

作者系《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辑,现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

同类推荐
  • 海边有座红房子

    海边有座红房子

    《读·品·悟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海边有座红房子》收入相裕亭短篇小说十余篇。所选之作,散见于国内各大报刊。作者的这一组短篇小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时代精神。《读·品·悟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海边有座红房子》中既有作者青春岁月中的浪漫情怀,又有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既有好读好玩的情趣故事,又有清新隽永的语言意境;既折射出都市的焦灼和浮躁,又蕴藏着乡村的醇厚情感……读来赏心悦目,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 赵树理戏剧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戏剧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是我国现当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前人对他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其小说方面的成就。但他其实还是一名剧作家,本书为他的戏剧集。
  • 奇来前书

    奇来前书

    他在岛屿写作,他的专集已被诺奖评委翻译,台湾杨牧的文学自传收官之作,终于来了。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早期文学自传之结构,探索山林乡野和海洋的声籁、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义,体会人情冲突于变动的城乡社会里,感受到艺术的启迪,追寻诗、美和爱的踪迹,自我性格无限的犹疑和执著,并于回想中作荒辽幻化的前瞻,思维集中,风格刻意一一在多变屡迁的散文笔路下展开。三书自成系列,脉络延伸,止于秘密作别的时刻,合帙为《奇来前书》。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世俗的圣歌

    世俗的圣歌

    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是拉丁美洲文学现代化发展中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拉丁美洲影响巨大,而且对于整个西班牙语诗歌的革新和进步,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他所代表的现代派的文学创作,也是西班牙语诗歌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是研究拉美文学整体成就必不可少的杰出人物。本书收录达里奥代表作《蓝》、《世俗的的圣歌》以及《最初的旋律》、《蒺藜》、《秋声》等。
热门推荐
  • 二世情缘之我真的很爱你

    二世情缘之我真的很爱你

    一句“如果有我在的一天,我定与你相随”海誓山盟,得来的却是战场上的相遇。………………答应我,下辈子我们不要在相见,下辈子,我们不要在相爱,下辈子,……女孩,闭上了双眼,男孩带着女孩走了。
  • 乾淳岁时记

    乾淳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和我的烟囱

    我和我的烟囱

    我和我的烟囱,两个灰白头发的老烟鬼,定居在乡下。可以说,我们是本地的老住户,我的老烟囱尤其如此,它在这儿栖身的时间与日俱增。虽然我总是说,我和我的烟囱,正如红衣主教沃尔西说“我和我的国王”,但这一自负的表达方式——我借此优先于我的烟囱——恰恰是由事实所支撑的。在任何方面,除了前述措辞,我的烟囱均胜我一筹。沿草皮路走上不到三十英尺,我的烟囱——亨利八世般巨硕、肥大的烟囱——便整个儿呈现在我和我的房舍前方。它巍然矗立于半山腰,犹如罗斯勋爵[4]的庞大望远镜,直指苍穹,不停摆荡以追击天顶的月亮。
  • 活着不能没有爱

    活着不能没有爱

    该书从作者近年已刊发的数百篇小小说中精选60篇,特点是都在较高层次报刊原发,有很大一部分先后被各种选刊转载,在省级以上评奖中获奖,入选各年度最佳小小说、年度排行榜,入编各年度全国性重点选本,有的成为大、中学校教材或译介到国外。何百源小说喜欢表现寻常巷陌凡庸小民的家长里短日常琐事,注重对琐屑人生的世俗观照与感性表现,力图在琐碎平凡的市井生活中反映芸芸众生的人情人性、生存状态和生命进程。
  • 腹黑王子的冷漠公主

    腹黑王子的冷漠公主

    她林羽梦为了认为的真爱不惜放弃自己的千金身份,但却是因为权力、金钱让心爱的男人背叛了她。待她恢复了身份杀负心汉、灭绿茶婊,又开始了自己心的生活。换名字,迎来了新的身世,她又能否换来新的感情,还是又是一场背叛。当她华丽蜕变,再次来到他面前,又会怎么办。当最后,她决定与真心对她的人在一起时,意外又发生了。她,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究竟是圆满的结束,还是另一一场纠纷的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宫斗不停

    重生之宫斗不停

    生在顾家,顾明烟注定逃不开入宫的命运。上一世,她为爱入宫,为爱而斗,却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上天给了她再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世,她决定又一次走上宫斗之路,查清那幕后的真凶。奇怪的是,这一次她的宫斗之路却像开了挂······顾明烟微愠:“墨景元,你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墨景元吻了吻她的额头,坚定地看着她:“上一世错过了你。这一世,就让我来守护你!”
  • 奶爸戏精

    奶爸戏精

    我有一个奶娃她很萌萌哒从今天起,做一个全职奶爸挣钱,宠娃,给娃追回妈我也是一个戏精心中有牵挂不管啥时候演戏,写(chao)书,养活一大家*新书《从拾荒者到救世主》、《斫宋》正在更新,请路过的书友点个收藏,养肥了看情况再杀,万分感谢,谢谢。
  • 陆无衣

    陆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边塞百姓人人皆知陆将军骁勇善战、天生神力、用兵如神、面若好女……陆无衣:等等!前面几条也就算了,最后那句“面若好女”什么意思?!劳资本来就是“好女”好么?!樊长生:能一拳打死一头熊的“好女”么?陆无衣:滚!
  • 断桥是残雪

    断桥是残雪

    一个关于暗恋的等待的故事,一个关于十年的安然守候,一个关于懦弱却又迟到的告白,最后是否能挽回结局?如果所有的等待,只是为了最后的离开,那么又为何需要这个结果?李晓峰就是喜欢一个人,叫苏雪,从高中,到大学,到工作,从未变过。苏雪,是刻在他心里的名字。可最后输给这一人,他却心甘情愿。最好的算计,是最体贴的守护。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爱并不是在一起,而是为她算计好所有。所有黑暗其实才是最真挚的光明,在阳光最明媚洒在窗前时候,他苦涩开口,“苏雪,我们都错了。真正痴情的那个人,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