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700000010

第10章 谁是《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首先倡议者

廖静文女士著《徐悲鸿的一生》[1]一书里,认为是她的丈夫徐悲鸿首先提议将《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来很多报刊以及广播电视里都采用了这个说法,长期以来广为流传,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是根据我去中央档案棺查阅的1949年首届政协开会的原始历史资料与会议发言记录,以及对有关当事人的采访、核实,证明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一 第六小组的审议

为筹划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1949年6月15日在北平(今北京)开幕后,即分成六个专门小组开展工作。其中第六小组负责研究和制定国旗、国歌、国徽、国都、纪年的方案。组长为马叙伦,副组长是叶剑英(不久因他担任新解放的广州市市长,增加沈雁冰主持此组的日常工作),加上组员田汉、郭沫若、马寅初、郑振铎、张奚若、翦伯赞、钱三强、蔡畅、李立三、张澜、陈嘉庚、欧阳予倩、廖承志共16人。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彭光涵担任小组秘书兼任会议记录。

7月4日第六小组召开首次会议,决定:(1)以新政协筹备会的名义公开发布启事,向全国人民征集对国旗、国徽、国歌的意见和方案……(2)设立国旗、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与国歌词、谱评选委员会……推选郭沫若(召集人)、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五人组成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另外聘请数名专家为该委员会委员。该《征集条例启事》经周恩来和新政协筹委会常委会批准后,7月15日起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报》等报刊连续刊登了8天,各地以及香港、海外华侨的报纸都纷纷予以转载。

8月5日第六小组第二次会议决定聘请徐悲鸿、梁思成、艾青为国旗、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专家顾问,聘请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姚锦新为国歌词、谱评选委员会专家顾问。到征稿的截止日期8月20日为止,该小组共收到解放区、待解放区、港澳同胞、海外华侨等各界人士应征的国歌歌词632件,国歌词谱694件。

8月24日第六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1)从应征的国歌歌词中复选出13件排印200份,以备提供参考。(2)因复选出的歌词似尚未臻完善,仍由文艺家继续拟制。(3)复选提出之歌词,经常委会通过后即制定曲谱,并登报公布,征求群众团体试唱后,再做最后决定。

第六小组9月14日召开的第四次会议,只是讨论国旗与国徽的问题,没有谈论有关国歌的事宜。其间还召开了数次专题座谈会。

筹备会议期间第六小组经过多次讨论,认为国歌的应征稿件虽然很多,可是都不理想,而短时间内要创作出满意的国歌词、谱是很困难的。因此大家都倾向在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上海电通影片公司1935年拍摄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为国歌。但是有人认为其歌词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句,已经不适合当前新中国的形势,应该修改一下。为此曾推选郭沫若等人起草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修改稿(共三段歌词),排印了200份发给小组成员和政协筹委会的常务委员,请常委会审定。

新政协筹备会议结束前,9月17日召开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根据常委会的意见,决议将第六小组负责的国旗、国徽、国歌等的审定工作,移交给即将正式开幕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团领导处理。

二 政协会议的决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9月21日在北平开幕后,次日的全体会议决议成立由各党派、民主人士、解放军、工农商学妇、科教文化、民族、华侨、宗教等各界人士共55人(其中原第六小组成员有马叙伦、欧阳予倩、廖承志、钱三强、沈雁冰、田汉、徐悲鸿、郑振铎、翦伯赞、陈嘉庚、梁思成共11人),组成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召集人仍为马叙伦,秘书是徐寿轩、彭光涵,继续办理国歌等有关事宜。

新政协的600余位委员,9月23日曾分成11个小组共同讨论国旗、国徽、国歌等方案。各个小组讨论得都非常认真、热烈,特别是关于国旗的图案。对于国歌主要仍然是前面提到的那两种意见。

开国大典举行在即,可是国旗、国徽、国歌等重要事宜还久议不决。9月25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宴请各民主党派及文化界人士。当晚8时就在毛泽东的住处——丰泽园,召开了一次协商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的座谈会。(毛泽东、周恩来审定工作人员拟定出席者名单时,特意删去了某些共产党员,增加了一些党外与文化界人士。)当晚出席会议的有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李立三、洪深、柯仲平、艾青、马寅初、梁思成、徐悲鸿、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共19人。由彭光涵担任会议记录。

讨论到国歌时,首先由召集人马叙伦介绍以前议论的情况——新政府就要成立,合用的国歌目前一下子还制定不出来,大家认为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也有人提出歌词要修改一下。李立三接着发言说:“这歌的曲子是很好,但歌词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最好词修改一下。”张奚若、梁思成都说该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它的完整性,主张词曲都不修改。徐悲鸿说:“该进行曲只能暂代国歌。”郭沫若说:“我赞成暂用它当国歌,因为它不但中国人会唱,而且外国人也会唱。但是歌词修改一下好些。”黄炎培说:“我觉得词不改好些。”田汉说:“该曲是好的。我写的歌词在过去有它的历史意义,但现在应该让位给新的歌词。”(发言的顺序与内容依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当日座谈会的记录)

周恩来这时说:“要嘛就用旧的歌词,这样才能激励感情。修改了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感情了。”毛泽东接着说:“改还是要改,但旧的还是要。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快解放了,但还是受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大家认为以《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最好,意见比较一致,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2]

听完毛主席讲的话,与会者热烈鼓掌表示赞同。会议结束前周恩来提议与会者一同起立,由他指挥大家合唱未来的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热烈激昂的歌声中座谈会圆满结束。(此次座谈会讨论国旗的情况本文从略,国徽因为还没有收到适当的设计图案,座谈会决定暂缓议决,本次政协会议结束后还可以继续征集。)

9月26日国旗、国歌、国徽、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决议”草案提交给第一届政协主席团审定。9月27日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通过了以下六项决议:(一)……(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六)……[3]

三 徐悲鸿与《国歌》

廖静文在《徐悲鸿的一生》一书中说:“……在毛主席召集的讨论会上,悲鸿提出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的建议。这个建议立刻得到周恩来同志的支持。他认为这支歌曲很雄壮、豪迈,有革命气概,节奏鲜明。建筑学家梁思成也说……接着大家都纷纷发言表示赞成,最后毛主席综合大家的意见,表示同意。”

《光明日报》1997年6月24日发表的《廖静文女士讲述〈国歌〉由来》一文,更“生动形象地”把此事引申发挥成:“……讨论国歌问题时,会场一片沉静,各位代表思索再三。这时,著名爱国人士、享誉海内外的画家徐悲鸿站起来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怎么样?’徐悲鸿的建议,立即得到周恩来的支持。周恩来说,《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歌曲雄壮豪迈,有革命气概,而且节奏鲜明,适于演奏,作为代国歌是很合适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宗教界代表刘良模也先后发言表示同意。”

《由来》一文里比《徐悲鸿的一生》相关部分新增加的内容还有:“毛主席说:大家认为以《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最好,意见比较一致,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马叙伦说:我们第六小组都同意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完全赞同主席意见,但有个别要求改某些歌词。周恩来同志接着说……毛主席说……”

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廖静文女士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还说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召集的那次座谈会只是讨论国歌的事情,国旗和国徽此前都已确定了。(这些都不符合历史事实,由此也可见廖文与历史事实有多大的差距。)

事实上以五星红旗作为国旗,也是在25日的座谈会上才确定的。而国徽由于一直没有理想的图案,25日的会议上只是决定本次政协会议结束后继续进行征集。27日首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决议里,也只有国旗、国歌、国都和纪年,而没有国徽。国徽是1950年6月才由第一届政协第二次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讨论、审议通过。1950年10月1日第二次庆祝国庆节时,国徽才首次悬挂在了天安门的城楼上。

根据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的历史事实,徐悲鸿并不是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最先倡议者。(第六小组8月5日决定聘请徐悲鸿等人为国旗、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专家顾问。根据会议记录,9月14日徐悲鸿才首次出席了第六小组的第四次会议,这次会议却没有讨论有关国歌的事宜。而第六小组及其国歌词、谱评选委员会,七、八月份开会时已经多次议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问题。)

即使是在9月25日毛泽东召开的座谈会上,徐悲鸿也不是首先发言者与倡议者——根据会议记录是由原第六小组组长马叙伦首先汇报该组几个月来议论的情况时,已经根据大家的意见提出了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的办法。

另外根据会议记录刘良模那天并未出席这次座谈会,《由来》一文里廖静文女士却说刘良模在座谈会上“发言表示同意”,不知这句话是从何而来?徐悲鸿的发言在那天的座谈会的记录里只有一句话:“进行曲只能暂代国歌。”这不仅难以说徐悲鸿是国歌的首先倡议者,而且看来他对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还有些保留。还有周恩来、毛泽东一般都是先充分听取了与会者的见解以后,最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好像更合乎他们的工作习惯与思想作风,不会在座谈会一开始就那么早地发言表态拍板。

四 周恩来首先倡议

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最早倡议者,其实是周恩来。我1994年采访原第六小组的秘书彭光涵时,他介绍说——早在7月上旬他把要登报向全国人民征集国歌词谱的《征集条例启事》,拿去请兼任大会秘书长的周恩来审批时,周恩来就说“我个人的意见最好就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不过你们大家可以讨论,再征求一下群众的意见”。(政协档案里周恩来签批此《启事》的日期手迹是7月9日。)彭光涵所写的《关于第一届政协讨论和确定〈国歌〉的经过》一文[4]里,也重申“当时是周恩来同志最先提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后来各地寄来的国歌应征稿里,果然有很多人提出同样的意见。第六小组很快也一致赞同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分歧意见仅在于是否要修改某些歌词。这些都是发生在9月25日座谈会之前的事情。

有人认为是马叙伦首先提议把《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事实是马叙伦作为政协筹备会议第六小组的组长(首届政协1949年9月21日正式开幕后,马叙伦继任为“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的召集人),9月25日毛泽东召集的座谈会上讨论到国歌的问题时,他综合小组成员的意见,首先发言介绍了大家都同意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但是有人认为歌词应该修改一下的意见。因此马叙伦也不是首先倡议者。

也有人和发表的文章里认为刘良模是此事的首先倡议者。曾经担任基督教青年会学生干事的刘良模,确实是非常喜爱《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从1935年起他就在青年会组织了民众歌咏会大力传唱《义勇军进行曲》。1936年6月7日刘良模在上海西门公共体育场,指挥5000余名群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更是盛况空前。1940年刘良模被国民党政府胁迫出国,他又在美国组织华侨歌咏队传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并教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用中文来演唱此歌。罗伯逊不仅在美国,而且去英国、苏联、捷克等国家演唱此歌,还录制了多张以《起来》为名的唱片。1942年在美国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起来》的封套上,罗伯逊的题词里就预言了《义勇军进行曲》将是中国的国歌。

应周恩来的邀请,刘良模回国来参加新政协会议,9月23日在全体大会的分组会上提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但是查阅刘良模的资料他是1949年8月才从美国归来。这样就可以排除刘良模是“首先倡议者”。因为7月9日周恩来在审批登报征集国歌词曲的《启事》时,就已经提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国歌。刘良模也没有参加在丰泽园召开的会议。

我去中央档案馆查阅了1949年首届政协的会议记录,采访了彭光涵(离休前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顾问)、吕骥与贺绿汀(1949年任中国音乐工作者协会正副主席)等当事人以后,写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纪实》[5]。文中转引了上述彭光涵关于周恩来首先提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说法和过程,想只是从正面介绍国歌诞生的历史事实,力图回避并避免公开否定徐悲鸿是“首先倡议者”的说法。

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光明日报》,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在头版显要位置发表了《廖静文女士讲述〈国歌〉由来》一文;更具普及性的中央电视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播出的《焦点访谈》等数个关于国歌的特别节目里,都没有认真查阅、核对有关的历史资料,采访更多的有关人士特别是直接当事人。仅根据其夫人事后的回忆和一家之言,就广泛传播了徐悲鸿是把《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首先倡议者”这个错误的说法。

廖静文女士1982年在《徐悲鸿的一生》里提出来的这种说法的根据,仅仅是其丈夫徐悲鸿1949年9月25日动身去中南海参加毛泽东召集的议定国旗、国歌、国徽的座谈会时,临走前对她说的那一段话(徐悲鸿后来在座谈会上确实是怎么说的,廖女士并没有记述)。

即使徐悲鸿当年确实是说过这一段话,这也是相隔33年后才由其亲属重述的一个历史事实——这种口头的间接的而且至今没有别的历史事实能够予以印证的孤证。从历史科学“孤证不证”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是难以确立的,是缺乏说服力的。何况现在已经有许多事例——如当时的会议文字记载和当事人的言行,确切地叙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对廖女士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反证。

为此特写作此文,再次说明应该不是徐悲鸿而是周恩来,才真正是把《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首先倡议者”。

(原载《人民音乐》1999年12期)

注释:

[1]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

[2]周恩来、毛泽东的发言均摘自彭光涵提供的他1985年写作的《国旗、国徽、国歌是怎样诞生的》一文。刊郭超:《国歌历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

[3]194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4]郭超:《国歌历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

[5]《人民日报》1995年10月15日。

同类推荐
  • 我的电影缘

    我的电影缘

    一个韩国影评人曾要我写下我最喜爱的十部电影,我答应了,想了好几天。那是拍完《安阳婴儿》一年以后,正要写《日日夜夜》的剧本。这个提议让我有机会搜寻脑海里的世界电影,也自然让我回忆起过去的观影时光。最早还是青少年,喜欢搜集电影连环画。1980年代左右在中国的电影院开始能看到日本、欧洲及南北美各国的电影,且是《远山的呼唤》、《最后一班地铁》、《德克萨斯州的巴黎》、《W的悲剧》、《苔丝》、《砂器》之类的文艺片,不像现在……那时,影片公映后,还会很快出版该片的连环画,卖得也好,我爱搜集,像一本编辑好的电影剧照。1980年代,南京的电影院真让人怀念。
  •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共收录作者关于艺术评论方面的文章83篇。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作为被*钦点的“小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李希凡先生从1955年至1986年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部工作期间,发表的大量文艺评论以及戏剧电影评论文章。二是1986年后,李希凡先生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他对于《通史》的编纂、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改编、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等,发表的颇有影响的文章。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小提琴演奏与音乐艺术创新

    小提琴演奏与音乐艺术创新

    音乐是一种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好的音乐,会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那么,现代音乐艺术又如何能在实践中得到创新和发展呢?本书亦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热门推荐
  • 冷王缠之庶女谋略

    冷王缠之庶女谋略

    【人生之初见】她古墓谜情,香消玉损,一缕孤魂再次重生。他初见她时,被那一双坚毅的眸子所感动。他救她于屠刀之下,那一刻,或许他已经动了心,动了情。南柯一梦,她重生为候府庶女,受尽欺凌,她为报复那些伤害过她的人,步步为营,步步算计,亦是步步惊心。侯门深似海,看她小小侯门庶女,如何奋力崛起,如何逆转风云。他再见她时,她生死一线间,他爆发出他从未有过的怒火。扬言:“害她者,必须死。”他的冷酷为她,他的笑亦为她,宁可负天下人也不负她。前世无爱,今生无情,她初见他时,内心抵制,神色冷漠。他无法承受她的冷漠,于是强吻了她,那一吻令他弥足深陷。那一吻,或许她亦乱了心神。当看见他为她而伤,为她而痛,那颗冰封的心也慢慢柔化。且不管他朝如何,今朝爱了便是爱了,亦无怨无悔。【精彩小片段】今日艳阳高照,正适合干点打家劫舍的事情。南衡国的官道上,一名劲装蒙面女子,手持一把长剑,身后立着几名手下。官道另一端,一名面戴烈焰面具的男子,正笑得满面春风的迎面走来。男子温润而言:卿儿,你这是准备干嘛呀?女子白了男子一眼:白痴,穿成如此,还能干啥。男子一点也不生气,装得恍然大悟:“喔,原来卿儿是要劫持南衡国的官银。”女子闻言:“你若是害怕,乘早赶紧离开,别在一旁碍手碍脚的。”男子一脸无所谓:“打劫,真是太刺激了,爷还没干过呢,反正咱两都被人传成是雌雄大盗了,让爷也加入吧。”“爷可是以一当百,抢来的东西一九分,你九,爷一。”女子:……表示无语。官道上,官兵押着马车缓缓而来。女子手持长剑,横跨在官道上。扬言: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打此过,留下买路财……男子看着女子,一脸宠溺文文一对一,坚决抵制二奶,小三,落实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宗旨。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指点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新人、新文,希望给大伙带来新欢乐。
  • 乌托邦旋律

    乌托邦旋律

    漆黑的轨道上,落着浅浅的日光。飞驰而过的列车,尖啸着逃离城市,把风声和树影都划得生痛。来自未来的少女站在废弃的城市边,漫不经心地吐着泡泡。埋藏在地下的某个角落,庞大而繁复的时间机器,发出运作的轰鸣声。
  • 云恋殇

    云恋殇

    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却不曾想,本想说的一字一句话语,最终化成泪落在纸上成了一幅画。今生以不能如愿与先生小酌一杯薄酒,望来生望能与君长守。
  • 玄光天宗

    玄光天宗

    十万年后,沧海桑田,昔日宗门早已破败不堪,在人群散尽之日,他回来了。
  • 崖月里

    崖月里

    民间尚武成风,和官府之间时常有武力冲突发生,当今皇上为了避免这种不可控制的情况,遂成立了六扇门,六扇门是朝廷和江湖之间沟通的一道桥梁。忽然有一天,六扇门天降了一个女捕快,展凌,她的加入,搅乱了一池春水。展凌办理的第一个案子,就和白沂有关,白沂出身神秘,又带着不合时宜的天真烂漫。与此同时,朝廷和江湖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六扇门摇摇欲坠,展凌和白沂如何打破成见,相互帮助,携手度过难关?
  • 超凡物种入侵

    超凡物种入侵

    夜晚望向星空,似是月狼嚎叫。行车途经墓园,看着墓碑松动。想象还是梦境,这一切为何如此真实?我为何会困在这里,又该如何逃脱。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葭月郡主

    葭月郡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21世纪资本新论

    21世纪资本新论

    以欧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正陷入破产和革命的前奏,《资本论》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此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切中要害,直指本质。本书通过对《21世纪资本论》的进一步引申和解读,给出了解决方案,认为资本在21世纪有两层含义:其一,用货币资本推动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构建消费生产的平衡性;其二,用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构建共产、共享的人类美好家园,其实质是人学的复兴和回归。只有以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来指导货币资本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才能具有生命力、延续性、革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