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300000004

第4章 汉画的写意精神及其美学影响(2)

汉画中随意点染的没骨法主要体现在汉壁画中。它不只是以彩笔直接挥抒绘画,处处贯穿着线意识,兼具“骨”与“肉”的塑造功能;而且一笔下去会形成同种色彩的不同色阶、层次或者一笔呈现几种不同的色彩,它于一笔之中融汇了笔、墨、色的三法合一,弱化了形的束缚,更容易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例如“太一阴阳图”,洛阳金谷园新莽墓墓顶壁画,画面中菱形四角各置谷璧一枚,谷璧直接以白色绘涂,虽无墨线,却似有骨线其中。以四枚谷璧定点构图,二龙连接四枚谷璧,在彩云缭绕中自左右璧自由流畅地穿行,首尾相呼应,细而劲韧的线条以其优美的动势描绘着龙身优美的曲线和令人敬畏的神采。虽然龙身时隐时现,笔迹时断时续,笔意却气势连贯,予人以“笔断意连”之神韵。又例如偃师辛村汉墓壁画中,宴饮图下层画面中,左边三人为两个侍女搀扶一身着紫红色长裙的女主人,被命名为“醉态女主人”[10]。从三人的大小比例关系而言,为了突出女主人的身份地位,主大仆小,对主人的刻画相对细致、传神,体态修长苗条,服装色彩艳丽高贵;仆人则形体概括、夸张,身形矮而瘦小。为了表现女主人的醉态,人物造型及服饰采用了没骨法大笔上色,一笔之中已然出现色彩层次感,果断而准确的用笔用色在线条极少的情况下,将造型之骨肉关系表现得生动而形神兼备。正因没骨法的使用,突破了线对形体的束缚之感,更适合将醉酒左右不定、东倒西歪之不确定的动态表现得跃然纸上。

汉画中还发现了渲染法的运用,已经开始采用针对不同部位的不同特征进行分区分色分层的逐步渲染法,借助色阶的变化、丰富的色彩层次关系,表达物象的质感、空间感、立体感等,形象更易于塑造得生动、丰富、多样,感染力更强。例如“西方蓐收图”,洛阳金谷园新莽时期的墓室壁画,神话传说中的秋神蓐收。壁画中,蓐收双翼开张,人面虎身。为了强化虎身强壮之感,以朱砂渲染近虎脊处,然后逐渐加明黄向虎身过渡,颜色也调整为橘黄色。利用色阶的变化所带来的体积感,以向明黄中逐渐加白粉的渲染方法,色彩由淡黄色向白色渐变。腹部间以红色的豹斑和点白,将腹肚溜圆的体积感和质感表现得较为生动。

这两种技法因其特征较适用于写意画的艺术创作而被后世经常运用。汉画中以线造型、没骨法及渲染法等笔墨色技法的出现和运用,对不拘泥于形与结构的束缚,营造气韵生动的意境大有裨益,已然为写意画的真正出现奠定了主要的技法基础。

三 汉画中书画合璧的特征

汉画笔法的特征与汉代书法的大发展密不可分。“在书法史上,汉代的重要性怎么说都是不过分的。这不仅意味着,隶书这种根本改变汉字形构的字体在汉代,特别在东汉已完全成熟,而且楷、草、行等后代各种书体也都产生于汉代。”[11]隶书的出现,使笔法上出现了革命,由圆转方折、由弧线转直线;“蚕头”和“波磔”体现着用笔的丰富,行笔速度和笔势上发生了变化,字形自象形中脱离出来。虽然楷、草、行等各种书体仅是雏形,但其产生从侧面反映了汉代线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东汉时代还出现了真正的书法美学思想,东汉末年,蔡邕在《笔论》中所提出“任情恣性”的书画美学思想,也冲破“功用”论、“写迹”论的藩篱,实现由“外”而“内”、走向“写意”及“观美”的审美追求。这种书法上的变化,也反映到汉画之中。线条“刀斫斧凿”的力度,予人以“力透纸背”的金石力度之美,呈现出“拙”、“朴”之面貌。线条的巧妙运用传达着充满动感和力量的形体刻画,扑面而来的是生命之美和运动之力;线条的粗细、浓淡、转折、顿挫、方圆、快慢、轻重、刚柔、虚实等简约、充满张力而富有概括性,种类和形式多样。而且线条的多样性除了在造型中运用外,还与宾主、起伏、聚散、疏密、繁略、节奏韵律等构图法则结合起来,形成了画面的形式美与音乐美。吴冠中曾如是评价汉画:“其艺术的气概与魅力,已够令人惊心动魄了。那粗犷的手法,准确扼要的表现,把繁杂的生活场景与现实形态概括、升华成艺术形象,精微的细节被统一到大胆的几何形与强烈的节奏感中。其中许多关键的、基本的艺术法则与规律,正是西方后期印象派开始探求的瑰宝。”可见,线条技法及表现力的丰富多样为以书入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画中的书画合璧,一方面体现在汉代书体的笔法运用在汉画之中,这在之前已有所涉及;另一方面是较为普遍的图像与榜题的结合,为绘画题款及书画合璧奠定了形式与内容的基础。潘天寿在《中国画题款研究》中如是说:“后汉武氏祠石室石像石之十一图,刻有‘曾参杀人’的故事,在图的左角上刻有曾参的赞语说:‘曾子质孝,以通神明,贯感神祇,箸号来方,后世凯式,以正抚纲’。这就是吾国绘画上题长款的远祖。”榜题的发展历经了由简到繁的发展历程,内容由简单的名字演变到较长的篇幅,由单纯的记名到车骑出行、祥瑞图像、记人记事等再到格式内容颇为讲究的辅助理解的长篇美文。其形式一般为石刻,也有墨书形式,还有极少部分以印章形式出现。

榜题的出现,除了其史料、文化价值外,既反映着当时的书风书貌,又因其图文并茂的丰富形式,成为后来传统中国画的题款与印章的雏形。此外,在汉代画像砖、铜镜及瓦当中,也常常见到图文共存的形式。可见,补充图画功能之不足是汉画中榜题的主要作用之一。未免后人不识、不知或不明,而采取文图并茂或单独的文字进行补充说明是产生榜题的重要原因。被潘天寿认为“已露唐宋文人画之端绪”的蔡邕的绘画,因其为灵帝所作的《赤泉侯五代将相图》壁画上赞书的出现,暗合了后来文人画以题款议论风物、表达所思所想及内在精神之画风。又因蔡邕的文学修养及其书法在当时的地位,形成了书画互美,同时书法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绘画、书法、文法共同服务于整幅画面的“时称三美”之境,从而拓宽了画赞在书画合璧中的使用范围及意义。画赞在此时已不再仅仅只是画的附属品,而是开始迈向与画材同等的地位,体现了构图上的需要及意义,向书画在形式上及内容上的真正合璧推进了重要的一步。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影响了中国画中的绘画与题款相结合的构图布局、题款方式以及画法画风与书法书风的相得益彰,还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境与画境互生的审美文化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四 汉画写意精神的影响

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精神之思的汉画写意精神,成为中国美术的精神源泉。所谓“写意精神”,可以说是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经过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内在精神的艺术加工,立意为象,以“渐悟”和“顿悟”之思,实现物与象,情、景与境的“天人合一”。虽然汉画中的写意精神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它对中国画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从技法而言,汉画奠定了“吾国绘画,笔为骨,墨为肉,色为饰”[12]的造型观、笔墨观和色彩观。汉画以线造型的笔法观,传承和发展了文字书写特征和中国古代美术所具有的符号性的象征性特征,冲破了具象和结构的藩篱,舍弃了在“形”“神”的传达上无关紧要的细节,成就了线条一气呵成、气势流畅、轻重缓急的时间性特征;起承转合、干湿浓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块面分割的空间性特征,以及“形”的塑造为“传神”服务的精神性特征。汉画中以简、拙、朴、活、圆、重等为主要特征的写意线条,已然凝练了造型、内容、构图、创意、精神等多方面的概括抽象之意。线条具有了造型和传神的双重含义。正是线条意义在汉代的突破性发展,到了魏晋时期,顾恺之所提出的“传神写照”的绘画观点,可以说是在秦汉创作实践和理论基础上的总结与思考。自此以后,“形”与“神”的关系之辩延续至今,“传神论”也成为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核心理念。汉画中写意性的笔墨之法在后世绘画中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写意线条在后世写意画中的运用不言自明;南朝张僧繇、唐代杨升、五代黄筌、北宋徐崇嗣、清代恽寿平都是“没骨法”的典型代表;色、墨的涂抹与渲染法更是在写意画中被广泛运用。

在汉画中,书画的结合是中国画书写性特征最完美的体现,由此,中国画进入了真正的写意时代。汉画不再仅仅拘泥于图像的表达,最早出现了书法和绘画的结合,虽然和后世所说的书画同源尚有区别,但是开启了书法入画的先河。汉画中的题识从早期的数字到后期的百十字;字体内容从标题、个体物象的标示到内容简介及画赞和画外赞等都为书画合璧的写意精神奠定了深厚的形式内容基础,实现了由形式到内容再到思想性、精神性结合上质的飞跃,实现了三者在同一画面上共同经营的可能性,成为后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互补互生的写意精神的前奏曲。

汉画的象征性造型,从精神层面来看,本就是对民族文化精神及信仰的“镜像”映射,它体现着民族审美和时代审美精神。无论是它的符号化象征造型还是形象化象征造型,其本质上都是精神的象征与传达。它的这种象征性剔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因素,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表现力的形式和形象语言,因而成为“写意精神”所需要的“形”的载体。汉代隶书出现所带来的笔法革命,以及草书的兴起直到魏晋隋唐时期流行开来,都为汉画的线条革命、造型及精神特征等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和写意的载体,使其更适宜直抒艺术家的情意、精神。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阐述了心、书、画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源于诸如此类的思考与实践,汉画中所存在的以书入画的创作方法催生着写意精神的产生与发展。

此外,据史料显示,汉代留名史册的著名画家约十二人,西汉的毛延寿、陈敞、刘白、龚宽、阳望、樊育六人,其身份多为专职的“尚方画工”或“黄门画者”;东汉张衡、蔡邕、赵岐、刘褒、刘旦、杨鲁六人多为文人士大夫。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出对绘画的日趋重视,画工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为绘画的审美与艺术表现、丰富塑造艺术精神等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主要的是几种新思潮的出现、哲学精神的主导、信仰的精神力量、社会环境与时代精神的变迁等对工匠艺术家及士人们思想及心灵世界影响颇深,汉代文学中也出现了“自娱之情”,审美走向了自觉,从而也对汉画的审美思想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而言,汉画艺术奠定了传统中国画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基本艺术形式,形成了图文相辅相成的气象以及“书画合璧”绘画面貌的雏形。通过对汉画所蕴含的儒道释思想及尚“简”守“拙”的艺术特征包括象征性造型特征、汉画中写意性的笔墨之法、书画合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汉代是中国画集大成的时代,是其主要艺术特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汉画已基本奠定了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基石。

注释:

[1]黄雅峰:《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2]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193页。

[3]潘天寿:《中国绘画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4]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5]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6]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8]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71页。

[9]《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河南画像砖》,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10]黄明兰:《六博图》,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11]陈炎主编,仪平策著:《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19-120页。

[12]杨成寅、林文霞:《潘天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同类推荐
  •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在对新时期以来全国戏曲创作做宏观把握的同时,重点选择了一批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基本走向进行了系统介绍和理论阐述。书中还对新时期以来以热情和勇气为这个时代奉献出智慧和心血的多位剧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了理论概括。作者从审美理想的视角选择,审美价值的意趣判断,审美感受的形象摹写等方面,论述了从审美理想到审美表达的创作过程。作者还用具体地区的实例,对新时期戏曲创作的成因进行了考论。特别是本书对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少数民族戏剧创作和儿童题材戏曲创作做了较为系统论述和理论总结。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画宝:国画传世瑰宝

    画宝:国画传世瑰宝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阳光下的葡萄干

    阳光下的葡萄干

    “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会有什么下场?/它会不会干瘪枯萎,/像阳光下的一颗葡萄干?”《阳光下的葡萄干》表现了一个非裔美国家庭对美国梦的追逐。亲情、理想、现实在逐梦的旅途中相互冲突……梦想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对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此剧在百老汇上演时一举成名,连演530场,被多次改编为电影、音乐剧等。
  • 设计:文本与语境(汉英对照)

    设计:文本与语境(汉英对照)

    多年前帕里斯教授创办并主编了《设计工业·工业设计》(DIID)杂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能够同时站在历史和当下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设计的真实尺度”。对这些在设计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的讨论,如同围绕着产品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技术和文化的延伸所进行的一场世俗性的辩论,通过复合性的结果来击中移动性的目标。帕里斯教授将DIID作为对设计领域研究的实用性工具,试图在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中去发现和讲述关于设计的故事以及设计本身的定义,将设计作为“人类自身活动的一种延伸”,通过帮助读者对隐含在设计中的物质和寓意的理解,来定义这种“延伸”,从而诠释了设计如何将人们的需求转化为产品,来改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设计所具有的时代特有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你的香尸她的魂

    你的香尸她的魂

    一颗头颅,一座凶坟,一个必死之人,一支不为人所知的诡异组织,一场场惊天血案与传奇······
  • 刻薄皇上暴力妃

    刻薄皇上暴力妃

    我跟叶孤城就是两条平行线,可阴差阳错,原本互不干涉的平行线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擦出爱的交叉点!可是这只是一个点,当我们继续往前走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本来就不是在一个轨道上,相遇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当错误过后,我们彼此继续为这段不应有的感情走在路上。回头望去,那已逝去的情仇好似昨日,一瞬间苍老了我们。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陌生的领域,为什么让我在这本不属于我的地方遇见一段属于别人的爱情?而我,只是这个时空错乱的牺牲品!多年以后,他也许名垂青史,我也许只是一粒沙土,埋没在这黄土之中!甚至,自己也忘了自己到底是谁,从何而来!翩然起舞时,才记得自己只是一个蝴蝶!不曾有过去,甚至未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商女风云

    重生之商女风云

    活了上千年的白浣神尊本身是一只骄傲的凤凰,修炼3000年就登神,也是上古留下的唯一一只神兽,却在涅槃中出了岔子,道死魂消?不,再睁眼,重生在上一世的自己身体里?此时她是白浣,更是云起——一个活了上万年的血族始祖。且看她如何在这繁华的都市风生水起~
  • 穿越之美女保镖

    穿越之美女保镖

    文青华,女,北方医学院高材生,身高1.75m,三围32,23,34,绰号“太平公主”,性格火爆,独立特行,爱好跆拳道,自由搏击,跆拳道黑带八段。一次偶然的日食,带领文青华来到了古代。“这位小兄弟,看我们如此投缘,结拜兄弟可好?”“我打!”一拳打爆对方的鼻子。“我是女孩,OK?虽然是‘太平公主’,但也是公主!”文青华大吼。对方早已捧着受伤的小心灵到墙角哭泣。“呜呜,你只是我买来的保镖而已,竟然带头欺负自己的主子!”对喔,忘记自己的身份,为了一个烧饼,她把自己给卖了!但这个爱哭的主子真的很碍眼,整天的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转来转去,他有这么多的仇家吗?且慢,莫非他有断袖之癖?上官浩野,名震江湖的上官山庄的二少爷,武功卓绝,厌倦了江湖腥风血雨的生活,决心当一名只会吟诗作对的酸书生。正好有一个看起来比较顺眼的小子武功不错,卖身换烧饼,买来当保镖好了!但保镖的脑袋有点秀逗,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女的,开玩笑,该鼓得地方不鼓,头发比自己的还短,哪点像女孩?风云小妖的最新作品《情挑首席总裁》正在更新中,非常的好看,欢迎大家的捧场推荐小妖的文文《滥情总裁》已经完结哦小妖的第四部作品,整蛊搞笑浪漫言情《调教太子妃》已经完结!,请大家前往欣赏收藏哦,谢谢大家的支持!小妖的第三部作品《妖媚金陵》已经完结,阅读网址强力推荐:《穿越时空系列之一天外飞仙》也是小妖的作品,而且已经完结,大家可以一口气的看完,欢迎大家阅读!!!谢谢大家对小妖的支持哦!《诱拐来的当家主母》也非常的好看,大家不妨去看看哦!!推荐好友林夕冉的《穿越之奇女子》一文,地址:很好看的哦!
  • 得以

    得以

    君子报仇,可以马上就报,也可以十年不晚。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你活着;第二,仇人活着。
  • 连少的病美人

    连少的病美人

    连凰,町城里,最尊贵的连家唯一继承人。却不在意她病弱,非要娶她。他在她耳边深情低语呢喃:“荼荼,嫁给我,生同衾死同穴。”病弱又苍白的女孩,单薄的身子瑟瑟发抖,用所有的勇气颤抖的说着两个字:“不要......”
  • 倭变事略

    倭变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丹溪手镜

    丹溪手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风风火火的去接人,被少爷欺负就算了,吃了豆腐又诋毁的路人甲竟然还是黑老大?少爷忙着充当交际花,忙里偷闲还专门‘需要’她,“吃完要买单!”这边冰山黑老大同样闹开了花,手捧鲜花,上交信用卡,拐弯抹角说要嫁给她……
  • 木叶的幻变自在

    木叶的幻变自在

    穿越为平民忍者的部夺关智,在平庸的资质中度过了童年。正当他以为注定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忍界大战中沦为炮灰时。他的金手指到账了,他的变身术可以变成小精灵,或者说口袋妖怪。随着他慢慢成长,能够变身的精灵种类越来越多,掌握的技能也越来越厉害。你有天照,我有雷希拉姆的青火。在下的神速加瞬间移动也可拿个某某闪光的称号。不知绝对防御能否接得住我帕路奇亚的亚空裂斩?我不活啦!仙法,大爆炸!随着技能熟练度越来越高。小智发现自己即使不用变身也能以忍术的形式使用某些技能。新人求推荐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