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7300000009

第9章 筚路蓝缕(1939—1943)(6)

1936年1月,沈钧儒、孙怀仁、周新民、潘大逵、吴清友、张定夫等,发起成立大学教授救国会。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四周年纪念日上午,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宣布成立。当天会议由沈钧儒主持。他说——

今天是我国最惨痛、最光荣的一天!四年前的今天,十九路军在敌军进攻面前分期抗战,历时三十四天,不惜重大牺牲,写下光荣的历史篇章。肉体给炮弹摧毁,鲜血流遍了庙行、吴淞、江湾、八字桥等地,使这些地方成为永放光辉的地名,而军队番号如十九路军的七十八师、六十师、六十一师和第五军的八十八师也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总结教训可归为三点:(一)军人应捍卫国家,以尽天职;(二)民众要团结起来,支援抗战;(三)当前求保持和平是梦想,只有抵抗侵略才能求得民族生存。

这段文字摘自《爱国主义的丰碑——中国人民救国会纪念文集》一书。

193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圆明园路169号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礼堂秘密举行。会议通过了救国会章程和大会宣言,并确定《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四十多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王造时、孙晓村、曹孟君、何伟等十四人为常务委员。6月12日,沈钧儒、章乃器把救国会宣言和纲领等文件面交上海市长吴铁城,希望取得合法地位。吴铁城不予承认,表示将取缔一切救国团体,逮捕救国会负责人。沈钧儒、章乃器也表示,“忠于宣言中的每一句话,宁可坐牢而不愿卖国”。

梁漱溟在《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晚年口述》中也说到沈钧儒和救国会——“沈老(钧儒)主要奔走的事儿是组织了一个‘救国会’。所谓救国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反对蒋介石打内战、不抗日,救国会就是说不要打内战,抗日还是第一,要跟共产党和其他的党派合作。救国会提倡的是这么一个主张。这个主张不合蒋的意思,蒋老是想打共产党。……可是全国都同情他们救国会的主张,都主张抗日,特别是那位孙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她就反对蒋……”

潘光旦的见识

1948年,潘光旦著《政学罪言》一书由储安平主持的观察社出版。4月初版,7月再版,11月三版,可见受读者欢迎。

书中有《国难与教育的忏悔》和《再论教育的忏悔》两文,皆写于1936年,对当时的教育弊端作了痛切的分析与批评。前文中说——

近代所谓新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自国难一天比一天的严重,而此种对不起之处才一天比一天的无可掩饰,至最近且到一完全暴露的程度。这种对不起的地方可以用一句话总括起来说:教育没有能使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

近代中国的教育没有能跳出三个范围:一是公民、平民或义务教育,二是职业或技能教育,三是专家或人才教育。这三种教育和做人之道都离得很远。第一种目的在普及,而所普及的不过是识几个字,教大众会看简单的宣传文字;说得最好听,也无非教人取得相当的所谓“社会化”,至于在“社会化”之前或“社会化”之际,个人应该有些什么修养上的准备,便在不论不议之列。第二种教育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专教人学些吃饭本领;绳以“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的原则,这种教育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至少那一点“荣辱”的道理应当和吃饭的智能同时灌输到受教育的脑筋里去……第三种所谓人才教育最耸人听闻,其实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专家教育以至于文官教育,和做人做士的目的全不相干……

……

国难的形成,自有它的内因外缘,若就其内因而论,我始终以为教育要负很大的责任。教育没有教一般人做人,更没有教一些有聪明智慧的人做士,没有教大家见利思义,安不忘危,没有教我们择善固执,矢志不渝,也没有教我们谅解别人的立场而收分工合作之效。我以为近代的教育不知做人造士为何物,是错了的,错了,应知忏悔。

后文中说——

最可痛心的还是师道本身的扫地……师不过是一个教员,不过是一个教书匠,与百业的员司匠工根本上没有分别。他最多也不过是一个专家,与专门智识的传授与间或替毕业的学生帮同寻找职业的出路以外,别无责任。……现代教育真可以说是十分可怜了。……教育又往往以服务相号召,说教育的一大目的是为人群造福,这是和“官吏便是公仆”的议论一鼻孔出气的。自服务之论出,而个人人格修养之论便等于废弃,识浅之徒往往己未立而欲立人,己未成而思成物,此种学成的人越多,社会生活便越发走不上健全之路。西洋一位人文思想家说得好,“这世界所责成我们的东西,还有比服务更重要的一件咧,那东西就是我们的榜样”。

教育不能供给做人的榜样,试问更有何种社会活动能够。这是近代教育在方法上的最大的错误。错误了应该忏悔。

裘法祖考博士学位

1936年年底,裘法祖到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留学深造。对外国医科学生,德国提供一种优待的学位考试——完成一篇论文,参加四门临床学科考试,合格了即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本国学生则必须参加国家考试。国家考试至为严格,全是口试,一个月里考完十四门功课。每门功课要持续半天到一整天。

裘法祖谢绝了对外国学生的优待,决心同德国学生一样先参加国家考试,再参加博士学位考试。

他的导师叫布龙纳,是名家,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早晨七点半准时参加晨会,听取各大病区主治医师汇报。周二早晨率全体外科医生参加病例尸体解剖研讨会,研究上周死亡病例诊断的正确性和手术的适应性。每周四晚上参加新文献报告会……某天,一位年资较高的医生上班前因喝酒有微醉状,布龙纳立即禁止该医生做手术,并辞退其职位,丝毫不予通融。

裘法祖在外科工作一年后,导师才允许他做第一个阑尾切除手术。术后第五天,患者去世。尸体解剖证明,裘法祖的手术没有任何问题,导师仍以严肃目光对他说:“她(死者)是一位四个孩子的母亲。”这句话,裘法祖记了一辈子。

平时上课,主要是实践。必修课第一节,教授会指定参考书,学生自己读。课堂上是请病人到现场,老师讲述这种疾病。有什么病人,就讲什么病。以外科为例,当天有一个脓胸病人,就把他带进教室,先讲病史,续讲诊断,再讲治疗。第二天有破伤风病人,就讲破伤风。裘法祖说,先看了病人和疾病,再阅读这种疾病在书中有关章节,印象极深。

牢记着医科学生曾经的宣誓,经过刻苦求知,裘法祖申请考试。

1939年9月里,按照德国国家考试的严格标准,裘法祖完成了全部十四门功课的考试,取得最高分。体重因此减轻五公斤。

1943年,“二战”中的德军开始溃败,慕尼黑不时遭到轰炸。一天上午的一次胃癌根治手术中,他做布龙纳教授的第一助手。警报响起,美国军机在空中轰炸,他们把手术改在地下手术室继续进行。钢筋混凝土墙壁厚达两米,他们仍能感觉到地下深层的晃动,“灯则像一条船在水里摇摆一样”。

裘法祖在慕尼黑地下深层晃动中施行手术的时候,国内政坛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和活跃,也在发生着深层的震动和变化。

1946年,裘法祖回国。十年后,成为民盟一员。

——主要史料见《旅德追忆——二十世纪几代中国留德学者回忆录》

闻一多的风采

为筹备纪念李公朴、闻一多的活动,接触到一些过去没有见过的史料,如赵元任拍摄的照片,袁复礼手绘的地图,闻一多1945年当选民盟云南支部常委的选票,等等。

这些散落多年、蒙尘已久、偶然碰上的史料,记录了民盟前辈的风采和足迹,标志着知识分子走出书斋、投身民主运动的情怀。

当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途中,曾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长沙也待不下去,继续南迁,组织了师生混编的湘黔滇旅行团。团里又设有辅导团,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闻一多是辅导团教授之一。

“万里长征,辞别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不无悲壮。

“离别”时,确定了三条进入云南的路线。冯友兰、朱自清、陈岱孙等走广西入越南去昆明一路,有车有船,还可沿途观赏桂林山水。闻一多很想和他们同行,后来得知这一路条件虽好,费用也很高,就放弃了车船观景的想法,改为和学生们一起,步行去云南。师生们听说闻教授报名步行,多有惊异。杨振声甚至开其玩笑说:“一多加入旅行团,应该带一具棺材走!”

《临时大学学生军由湘经黔入滇行军计划要图》规定:“行程第一星期每日不得超过二十公里,尔后逐渐增加至三十五公里,为最大限度。”图上详细标明宿营地(较大之村镇)、大休地(较小之村庄),说明每天行进间大休息一次,每到一个县城休息一天。走这条路线的师生跋山涉水,历经湘、黔、滇三省二十七县,为期六十八天,行程三千三百余里。

有一幅渡江照片,记录了他们“涉水”的场面。照片上,闻一多按照船夫要求,屈身低头,蹲在宽窄仅容一人的小船里,旁边就是急流。一路凶险之状,略可想见。

即便如此,闻一多仍有从容气象。有学生日记记载:“闻教授以年逾知命,参加步行,尤得团员敬佩。渠蓄有长须,沿途识与不识,皆以‘大胡子’称之,但颔首微笑,不以为忤。其手持之旱烟杆长达三尺,可以代替拐杖,倦则路边席地而坐,点火吸旱烟,几口瘾足,精神百倍,继续上路。其平实旷达作风,有足多者。”

其实,闻一多的胡须是上路以后无暇顾及才留的。另外还有李继侗、冯友兰等,都留了长须。闻一多途中给夫人写信说:“这次临大搬到昆明,搬出好几个胡子。大家都只说我与冯芝生的最美。”

旅行团到达昆明,学校举行了盛大仪式。闻一多见到杨振声时,没忘记那个玩笑,他对杨说:“这次我要是真带了棺材,现在就可以送给你了。”两人大笑。

回到课堂上,闻一多又进入如鱼得水的环境。

《联大八年》中有回忆文章描述他讲课的场面说——

初夏的黄昏……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的手稿抄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之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他的纸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们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蔼然的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接受这gentleman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增添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

张申府受冤枉

张申府的女儿张燕妮写回忆文章,说其父当年先是受蒋介石的冤枉,后是得到共产党的帮助,过程如下——

日本侵华期间,武汉失守后,人心浮动。一次,蒋介石召见国民参政会的部分参政员座谈局势。张申府第一个发言。言犹未了,蒋介石突然发难,指责张申府“反对政府”,说:“你不但写文章反对政府,还在防空洞里反对政府。”蒋介石表示其指责有根有据,是曾任山西财政厅长的某人在防空洞内亲耳听到了张申府的话。张申府被蒋介石的话弄得莫名其妙,辩白说,根本没有这回事,纯属无中生有。蒋介石仍然一口咬定,不依不饶。局面一下子很僵。此时,陈布雷出面打圆场,让蒋介石下了台阶。会议结束后,走出会场,左舜生对张申府说:“您今天是代人受过。”张申府才知道,激起蒋介石愤怒的那番话是章伯钧说的。

张申府说——

我平白无故挨了蒋介石一通骂,怒气未平,就提出要离开重庆去打游击。当时政治部长是张治中,他听说后跑来一再慰留,我才未走。但到了1940年底发布第二届参政员名单时,我和章伯钧都被除名了。

接着,政治部设计委员的名义也被取消了,这样薪金也就没有了。我没有别的收入,生活拮据,日趋困难。就在这个时候,党了解到这种情况,及时给了我热情的关怀和帮助。周恩来出面让我在《新华日报》上办一个《科学专页》副刊,每月送给我一百五十块钱(包括投稿费)。1942年2月,《科学专页》创刊。这个专栏,集中介绍世界著名的学者,并且翻译一些科学名著。我的生活因此得到了保障。

——史料见《肝胆相照见真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民主人士的交往》第606页

胡愈之出版《西行漫记》

1938年1月24日,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写下一句话——“向英勇的中国致敬”。

这句话写于《西行漫记》“1938年中译本作者序”结语。作者“致敬”来历话长。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我是庞仁

    三国之我是庞仁

    一位东北最底层村小科任教师,穿越到三国成为大儒,集天下英豪而教之,皇子刘辩,美男周瑜,如妖诸葛,小司马懿等都成为他的学生。改变皇帝刘宏的性格,官至腰子太傅,夷州王。抗四川地震,制服黄河沿岸蝗灾。举办大汉运动会,去秘鲁采集土豆,地瓜,玉米种子……说服曹操、刘备、孙坚等对外开疆拓土,引领诸葛、李儒、郭嘉等对内大搞建设,待国泰民安,四方朝拜,终于安下心来开创一学院,开坛教学,著书立说,指引人民找到众妙之门密钥……
  •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六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六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
  •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现代工兵李光辉穿越到明末塞外一位名叫李老二的马贼身上,大厦将倾,不愿见到亡天下的李老二改名为李国栋,国之栋梁,先是袭击晋商商队,又受卢象升招安,打造一支无敌强军,力挽狂澜,拯救天下
  • 汉世祖

    汉世祖

    穿越后汉隐帝刘承祐,辅弼创立江山。其后以尚幼之年,嗣新造之业,保延洪之运,守不拔之基。PS:若不是父兄死得早,这也许会是个再世李二。
  •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江山在手,美人我有。写江山战争的多了,就来写写美人,写写武功与江湖,来一次艳说。一觉醒来,本是太子的赵桓换了了千年后的灵魂,拥有了千年后的思想,他要改变命运,不想做那个倒霉短命的宋钦宗,于是,武功来了,美女来了。金国来了,要抗争与征服;西夏还存在,要灭掉;吐蕃也要收复;还有小小的大理,也要收归版图。高丽还在叫嚣,倭寇竟然横行,这让拥有超越时代千年思想智慧的他怎么忍受得了!这里有才华横溢又昏庸无能的宋徽宗,有艳名流传千古的李师师,有尊贵艳丽的皇后,有权倾天下的宰相蔡京,有流芳千古的文人骚客,有精忠报国的岳飞诸将。*********************************以下是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对本书有建议的可以和我提。加了一个的请不要重复加。群1:45193340
热门推荐
  • 第三种青涩

    第三种青涩

    不瞒你,这是我的第三次初恋。如以往,一场微不足道的卑微的暗恋。我甚至都能想象到他讲话时的满眼星光。那不属于我。
  • 地心的崛起

    地心的崛起

    技术员林宏莫名卷入机密和绝密的漩涡中,开启了地心世界的通道。认识南霄派传人邓三、吴容黛等朋友,拨开层层疑云,解开地下文明之迷。经历了各种惊险,与新月环通展开生死较量,幸得隐秘通途的等级修炼,冲破地球文明的重重险阻后,游历地下文明各大陆,解决地心文明的纷争……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暴力仙姬:横扫三界帅哥

    暴力仙姬:横扫三界帅哥

    她想当个普通人的愿望,因为一次意外,彻底破产了!老天一声招呼不打就把她扔回了原产地:一个凡人、神仙、妖魔并存的古老世界。她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仙族族长继承人!她的另一个愿望:交很多很多男朋友,挑个最喜欢的做老公,却意外地“超标”实现了。她不但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帅得掉渣的未婚夫,还多了一屁股赖都赖不掉的桃花债!更可怕的是,她的桃花之旺横扫仙、魔、人三界,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虽然年龄不是问题,身份不是距离,但是也不用来得这么猛烈吧!小女王征服神仙世界的传奇,保证故事快乐轻松,结局幸福美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菩萨璎珞本业经

    菩萨璎珞本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本书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本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
  • 求你,别卖萌

    求你,别卖萌

    如果渣前男友在分手半年后突然回来求复合怎么办?林惜:一脚踢飞他。可如果这个前男友因为失忆性格变成了柔顺小甜豆呢?林惜摸着下巴嘿嘿笑了两声:那就好好的把绿帽子还回去啊!可就是在把绿帽子还回去的过程中,林惜却惊奇的发现自己舍不得了。随着程绪燃记忆慢慢的恢复,她也渐渐害怕了起来。于是一场努力掰正前男友甜豆属性的战役正式打响。所以每每程绪燃捧着脑袋散发魅力时,林惜都会有种想给他跪下的冲动,“求你,别卖萌。”
  • 宝云振祖集

    宝云振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想恋爱了

    不想恋爱了

    刘奕和今年26岁,肤白貌美大长腿,外加声线迷人,事业小有所成,可是从来没有恋爱过。难道是月老忘记给她拴红线了?还是命里孤单没有红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