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800000016

第16章 大事不好

打开报纸,赫然看到一则新闻,斗大的标题,说某某政策“事在必行”。愣了一阵子,定了定神,再看,真的是“事”字,有鹌鹑蛋那么大,在报纸上印得油黑漆亮,瞪着我,好像在示威:怎么样,我就来“事”,你能拿我怎么样?

怎么样?我能怎么样?打电话给总编辑,责问他那一双揉不进沙子的眼珠,昨晚是否打了瞌睡,连头条标题出了“事”都视若无睹?还是问人事主管,这样的编辑是怎么聘任的,连“势在必行”这么简单的成语都会出别字,他到底是仗着“人事”,还是“人势”?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算了算了,由他去吧。翻开报纸,继续往下看。没看两页,突然又有一条大标题,说有什么社会活动,正在“大事宣传”。只好再揉揉眼,仔细看。真的,是“大事”的“事”,不是“肆无忌惮”的“肆”。看来编辑是把社会花边新闻,当作“国之大事”来处理了。现在的编辑大都是白话文学陶冶出来的,说白话,写白字,大概没听过《左传》上说的“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因此,歌星登台也可以称之为“大事”,标题也可写作“大事宣传”。

不由想到《西游记》中时常出现的情节,当孙悟空与猪八戒杀上妖魔的洞窟,小妖们跌跌撞撞大喊:“大王,不好了,祸事了。”香港报章传媒的文字水平,就跟那些小妖害怕的一样,不必大肆渲染,就已经是“祸事”,是“大事不好”了。

有人说香港年轻一代的文学水平低落,是因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出了问题,从小没有严格的训练,稀里胡涂就过了没人把守的语文关。还有人说,不能只怪学校的教育,要怪就要怪整个社会文化风气低俗,满街都是以错别字、谐音字玩花样的广告招牌,电视综艺节目更是故意用错别字来逗趣。久而久之,年轻人耳濡目染,再也分不清正误,分不清对错,出现了许多现代仓颉,随意“假借”,甚至任意造字。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因为文字揭示了宇宙的奥秘,把混沌化为知识的秩序,传递给人类后代,其功厥伟,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开创了文明的新章。到了二十一世纪,新新人类出现了一群现代仓颉,扮演了“后现代”的文化批判角色,随时随地以其无知与谬误,颠覆文化秩序与话语系统,像是十九世纪无政府主义者在大街上丢手榴弹,更像近年绑上自杀式炸弹的恐怖分子,吓得我们这些老实人心惊胆战,有世界末日之感,混沌再度降临,也不知是天下“大势”不好,还是天下“大事”不好了。

不久前走进深水埗一家小饭馆,打开菜单一看,见有“九王炒旦”、“九才花”、“牙才”、“有才”、“鸡亦”、“海哲”、“拌分皮”、“正反”等名目。想了半天才知道,是“韭黄炒蛋”、“韭菜花”、“芽菜”、“油菜”、“鸡翼”、“海蜇”、“拌粉皮”、“蒸饭”。这才是百家争鸣,大事不好。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本书采用世界通用公历和农历相对照,并用图表形式详细列出每年的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简单明了;时限为1930—2120年,共190年,时间跨度大,查找方便,实用性强。本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提炼,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更实用。并根据今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编写了涵盖面非常广的生活实用百科知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本书包括天文历法、传统节日、生肖星座、民俗礼俗、民俗禁忌、民间传说、养生保健、居家风水、吉凶趋势等内容。本书编写体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以契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工具书。
  •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聘请楼宇烈教授讲述:反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处境,主要有两个不平衡:一是人文与科学的不平衡,二是传统与西学之间的不平衡。这两大不平衡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国人的心灵困境。环顾现今世界文化,其发展呈现出两大动向:即向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东方愈来愈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重新审视。首先要澄清的是,关注和学习传统是否要求我们盲从?其次,西方世界在历史上及当今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根本精神是什么?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又有怎样的内涵?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左传(全集)

    左传(全集)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以孔子的《春秋》为蓝本而作。全书约十八万字,广泛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本书对《左传》里的一些经典篇目加以简明的注释,还给每篇作品都写了题解及评析,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古典名著。
热门推荐
  • 小树穿新袄

    小树穿新袄

    选有吴少山童谣作品《抢太阳》《找春天》《西湖全绿了》等33首童谣。这些童谣具有文字浅近、童趣盎然、简短上口、易于吟诵的特点,符合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接受程度。这些童谣在描写孩子的天真浪漫生活中充满炽热的感情。比如关爱动植物,和它们友好相处。如《还蛋》《小松鼠》《小树穿花袄》等作品,都是表现这样的感情。
  • 从遮天开始签到

    从遮天开始签到

    于九龙拉棺之日,泰山五色祭坛之上签到,奖励:至尊骨!于荧惑古星大雷音寺签到,奖励无上功法:神象镇狱劲!于青铜仙殿之中签到,奖励:鸿蒙母气源根!……穿越遮天世界,踏遍绝地,战遍星空。无敌的传说,从九龙拉棺开始!
  • 匪王传奇

    匪王传奇

    抢掠行动胡子四梁八柱冲锋在前,前打后别,不然不配做四粱八柱,威望是杀出来的,危险时刻方显英雄本色。生死换来荣誉、成就、地位、板力,流贼草寇论功行封,立功要用鲜血换。小胡子的话令她震撼:不死几回当得上大爷?她竟然爱上了匪首,警察局长逼婚不成害死铁匠铺掌柜,在嫁给土匪头子和警察局长的选择上,她毅然决定做压寨夫人,后做上土匿大当家的……
  • 恋恋有你

    恋恋有你

    唐恋恋是一只熊。嗯,确切的来说,是一只刚成仙不久的熊。为了找寻八百年前救自己的恩人,她不惜把整个天宫都大闹了一遍,因此,天宫的人听到唐恋恋这个名字都闻风丧胆,唐恋恋不负众望成了新一代的“弼马温”。哦呀呀,找寻恩人的过程中,又被一个毒舌腹黑王给救了,怎么办,先报嗯呗,结果这报着报着,咋还把自己给赔进去了呢?
  •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西方文明经典文献之一。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以科学家的智慧和化学家的严谨为统治者开出政治处方。马基雅维利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从研究君主个人行为出发,将政治斗争与谋略技巧在心智上做了诚实并饱含深意的思考。
  • 我在东晋建了座城

    我在东晋建了座城

    五胡南下,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主角带系统穿越到东晋,给汉人创造一片世外桃源。。。。
  • 侠客行(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侠客行(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此书上下共两册,《侠客行》中最独特的一点,是女主角丁珰对待爱情的态度。她明知所爱的人是浮滑浪子,但仍然爱他,而不爱另一个外貌完全一样的正诚君子,说明了爱情和理智是两回事。《侠客行》主角石中坚是一个完全不识字、完全不通世情的人,反而能领略到上乘武功的真谛,而许许多多博学多才之士,反倒钻进了牛角尖中,走不出来。至巧不如拙,再蠢笨的人,也自有他的际遇,《侠客行》中表现的哲理至深。
  • 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

    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

    王晓红博士2002年人吉林大学,在高清海先生门下深造。2004年,先生仙去,她转而跟我学习,于是我们既是师兄弟又成为师生。在高清海先生智慧之光的照耀下,王晓红博士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理论性质有很深入的理解,使她敢于去触碰已经被许多人论述过的理论问题,从人性理论变革的角度去阐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书中,王晓红博士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细致而又十分清晰的阐释,既贯彻了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的理解,又有自己的思考。本书可以看做是对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全面而有权威性的论著。
  •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一个21世纪的灵魂回到唐朝贞观盛世,开始了他在古代的苦日子,看他怎么混成了我们心目的应该活着的样子
  • 没有人像你

    没有人像你

    作者通过十五个短篇故事,呈现青春的不同状态。擦肩而过的感情,成长岁月里的暗恋、遗憾和错过……这里记录了与青春有关的所有情绪。不管你随意翻开哪一篇,都能找到一种共鸣,这是一把打开时光大门的钥匙,带你重回年少时代。可是无论舍不舍得,我们都要对过去说声再见,都要去往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还是会流泪,会欢笑,会与旧人告别,与新人相逢。还是要全心全意、好好地去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