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800000002

第2章 释中国

大约有二十年了吧,读到于省吾先生的一篇文章《释中国》,印象深刻,至今仍然萦回脑际。于先生是古文字大家,解释“中国”两字,与众不同,让我这个不通小学的人,茅塞顿开,但又同时感到迷惘,莫如所从。王国维说这种心境是开创大事业的肇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无限惆怅,眼前只是有待追索的漫漫长路。二十年后,我还是无限惆怅与迷惘,想到“中国”两字,依然不知确解。

先说于先生是怎么解释的。

我们一般总以为“中”字和“上”、“下”一样,是个示意字,当中有一片或方或圆的面积,一条直线贯穿正中,就是“中”了。这应当与先民最原始、最基本的方向感有关,前后左右中,上下中,东西南北中(古代还没有“发、白”,不要乱想)。于先生说不对,甲骨文及金文的“中”,都是“有旒之旂”,也就是有旌旒的旗帜。当中贯穿的直线,其实是旗杆,环绕着旗杆的一圈,是扶持旗杆的手臂。因此,“中”是权力的表象,权威的中心。

“國”字,按《说文》:“或,邦也,从□(音围)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是说國字本来作“或”,可以分剖成三部分。一是□,指包围的范围,有疆域才有國;二是戈,指武力,有武力才能保家卫國;三是一,指土地,更直接了,有土斯有國。于先生说,全错了。按周代的金文资料,或字不从戈,而是从弋,后来写成戈字是讹写。或字分三部分,一是口,二是包围口的上下两横(或上下左右四横),三是弋。前面两部分合起来是古“邑”字,最右边的“弋”是注音。因此,或(國)就是邑。

中國,就是权力中心的邑,就是发号施令的中央。原来,政治挂帅是古已有之。

我不明白的是,难道中国人在看到旌旗飘飘之前,没有“中”字的想法?没有基本的方向图像观念?一定要看到“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才能创出中字?难道不可能先有个方向示意的中,后来才有旌旗飘飘的中?

一个简简单单的“中”字,一旦探究本源,就成了极其复杂的问题。古文字学家说,“中”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出现的时候,一般都写成,作旌旗飘飘状,而不是我们今天所写的“中”字。唐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殷虚文字记》,就说“中”字在甲骨文里指的是旗帜,作旌旗飘飘状,而现在写的“中”字是省略变形的结果。

“中”字的本源,不是简单的“中间”之义,而是由旌旗转变出来的衍生义,实在令人感到奇怪,简直就有点不合情理。以普通常识来推断,古人造字,应当就近取义,以日常身边最基本、最直截的意思造为文字。“中间”当然比“旌旗”要根本,是任何人最早要认识的概念之一,因为是空间方位最基本的观念。原始人的生活,一定会接触到这个基本生存概念,总是应该早于旌旗的出现吧?唐兰一定也觉得,“中”字先有复杂的旌旗飘飘之义,后有“中间”之义,是个怪现象,因此自问:“中为旂旐之属,何由得为中间之义乎?”

他倒是有清楚的答案:“余谓中者,最初为氏族社会中之徽帜,古时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然则中本徽帜,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申为中央之义,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完全赞同此意,并指出,甲骨卜辞多有“立中”之辞,如“卜夬贞王立中”(人九七二)、“己亥卜夬贞王勿立中”(粹一二一八)、“丙子其立中亡风八月”(存二·八八),可以确知旌旗飘飘就是“建中”、“立中”,是中央的原义,真的是“政治挂帅”,“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

再看看容庚编的《金文编》,所举的几十个中字之例,都是旌旗飘飘。引申作为“仲”字,才简化成“中”。

难道“中间”、“中央”这种方位空间的概念太抽象,不易为古人掌握,非得有了政权,有了象征权威的旗帜,先有了权力的中央,才逐渐出现抽象的方位的中央?

同类推荐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知书达礼

    知书达礼

    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中的一种,着眼于知书达礼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历代关于读书治学、修身复礼的文章,分“博学于文”“读书之道”“好学故事”“约之以礼”“诗礼治国”“知行合一”六个板块,并作简洁明了的注释和解读。本丛书是了解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优秀读物。
  • 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

    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

    海南文化与英国、日本文化一样,也是一种被大陆文化持续同化的岛屿文化。但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海南文化,历史上从未出现反大陆化或去大陆化的现象。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陆移民长期源源不断地落籍海南,大陆封建制度、统治政策及其主流文化逐渐深入海南,使黎族本土文化、村落家族文化、贬官仕官文化、异域宗教等张力元素之间,从冲突到妥协,从对抗到合作,逐渐形成一种根性模式,即由祖先崇拜、宗法社会、实用理性、边疆心态诸多根性所组成的蓝色的农业文化。这些来源于又不同于大陆文化的根性模式,不仅规范着海南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规范着海南女性角色的塑造,并在其现代化的历程中与时俱进,发生了重要转捩。
热门推荐
  • 只音为你

    只音为你

    这是一场声音的相遇她遇到了命定的男神?还是命定的艺术呆瓜?他遇到了命定的知己?还是命定的倒霉克星?意外?还是注定了?或许这样的相遇早已经注定了……
  • 笙入泽心

    笙入泽心

    秦笙从小懦弱,遇事只埋心底。直到遇见少年林优泽,他就像初晨的第一缕暖阳,照进她无尽黑暗的人生里。
  • 有始览

    有始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炅界

    炅界

    勘破那生死轮回,承受那般诸天因果,证道超脱,得道成仙!
  • 幸福是一场修行

    幸福是一场修行

    一个天真单纯的女人带着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五岁的成熟男人。婚后生活短暂甜蜜过后,只剩下柴米油盐、鸡零狗碎的日子了。女人对于婚姻家庭的美好想象全部破碎,这让她一度对丈夫极其失望,争吵不休,怀疑人生,几近崩溃。偶然机缘,女人接触习练了瑜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开悟的良方。从瑜伽习练者到瑜伽会所经营者,瑜伽修行让她心智成熟,心胸豁达。修练瑜伽后的她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并通过沟通解开了夫妻之间的心结,从此坦诚相待,相爱如初。
  • 剑与皇

    剑与皇

    一个已经结束了的故事关于天与人的故事故事
  • 山河如故念你如初

    山河如故念你如初

    冷柔聪颖小助理VS深情腹黑大总裁青葱年少,别具一格的友情。他是众人眼中的天才少年,长居榜首,他亦是她努力追逐的星光。无论窗外烈暑、严寒,或是阴雨,自习室中的倩影始终如一。残酷职场,他创业成功,光芒万丈,她陪伴在侧,不负时光。张爱玲说过,时间,可以了解爱情,可以证明爱情。她为他守住繁华锦绣,他为她撑起一片蔚蓝天空。季璟勋说:“山河如故,念你如初”林千屿说:“时光往复,爱你如初”
  • 医仙小猫妖

    医仙小猫妖

    【不是言情!真·正统修仙,轻松流+热血升级!】【无男主!无脑残!无玛丽苏!智商在线の群像文!】#轻松版简介#前半生,她屠虐四海,血洗八荒,病娇呀!后半生,她改邪归正,一心从医,可能么?她是猫妖花九,文能提笔画美人,武能持剑定乾坤。花九:喵是正经医修,大家不要怕~~众人:_(:з」∠)_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能吃能打的医修!#正经版简介#三百年灵宠生涯,懵懂猫妖身处地狱,历经沧桑。一朝醒悟,宁弃前身不为奴,拼死但求自由身。重修又何妨?且看猫妖花九以这自由之身,剑斩天地只为仙,医济九洲乐逍遥!【首发起点,请支持正版订阅!】【桑莘书友群:148116952,粉丝值1000以上请加~】
  • 地下小夫妻

    地下小夫妻

    我叫范秋生,男,人民教师,离婚。思考再三,我决定将我的一切公之于众……
  • 2号地铁谋杀案

    2号地铁谋杀案

    某天晚上,地铁上发现一具女性尸体,刑警大队队长夏子成和副队长钟明月两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前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