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900000002

第2章 为什么会是子产(1)

《左传》是鲁史,但写得最多的却是远方郑国的执政者子产——书写者究竟在想什么呢?

为什么不就是季文子?鲁国也有自己的大执政者。季文子是季孙家的主君,整整掌权三世鲁君,评价很不错有贤相之名,他鲁襄公五年死,当时清点过一次遗产,《左传》记录了结果:“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意思是他并不把权力兑换成私人财富。我们晓得,鲁国的权力结构其实一直相当安定,季孙和孟孙、叔孙这三大家族构成一个权力力学很稳固的三角形,也就是有名的“三桓”,鲁国的真正权力中心在此而不是鲁君,这大致上就定型于季文子掌权时日,而且从此几乎谁也撼动不了。事实上,动过拆除三桓脑筋不止一回的孔子一门,和季孙家的关系尤其千丝万缕,孔子自己和他几名最出色的学生都在季孙家工作过,知道的事一定非常非常多。

又为什么不是比方赵盾或者赵武?赵盾和赵武祖孙是晋国时间最长的执政人物,而晋又是整个春秋稳固不动的盟主,时间足足超过百年,鲁国一直是不敢眨眼紧盯着晋的一举一动调整国家方向的,所以,想方设法弄清楚晋国每一任上台执政者的性格、癖好、弱点和想法做法,用本雅明正经的玩笑话来说,绝对是鲁国的“国家大事”。鲁国是当时最惟盟主号令是从的国家,有一种超过实力强弱的顺服,鲁国和晋国之间一直有一道直线,一条鲁国政治交通的高速公路,随时可以看到鲁国的大人物携带着合礼法的礼物和非礼法的贿赂急急赶路中,不是鲁君自己,至少也是排名前三的某一位三桓家主君。

还有,为什么不是管仲呢?日后的中国历史,普遍把管仲看成春秋第一人,以为功业无人能及;而且,管仲的崛起又如此神奇,直接从仇人死囚跳成仲父,像是人的一个梦,这尤其适合语言性的传播和其不断添加,比方说我们今天还读得到(只是不多人读了)的《管子》一书就是,书写材料只多不少;他大概也是千年后唐诗中被提起最多次名字的春秋人物(也许仅次于孔子)。齐鲁比邻几至鸡犬相闻,这些眉飞色舞飘在彼时空气中的种种管仲事迹,应该很容易就随风吹进鲁地来才是。

然而,子产的巨大存在也就是《左传》了,说是宛如流星划过天际,这并不那么符合子产理性的、收敛的、抽丝剥茧带着勤力苦涩味道的一生作为(在日本围棋界,“苦涩”一直是一种棋风,缓慢、坚实、把棋下厚,比方吴清源一生最可敬的对手木谷实)。是《左传》单独地辨识出他这个人来,却也止于《左传》——稍后司马迁的《史记》,几乎看似照抄地以《左传》为春秋史,但巧妙地抽去了子产。子产被司马迁挪到很后头,成为只是个系于某种已消逝时代的人,这意味着往后中国已不(用)再关心像他这样的人和他这样的思维、作为,或者说,往后的中国不再关怀甚至不再承认这样一种人的处境。历史,就在子产稍后,有一道不连续的大裂缝,子产,遂如十九世纪俄国人说的,在如此的历史抽换之中,成为某种“多余的人”。

子产,我们用一句话来说,是想尽办法让他这个不幸的国家,一个小国,可以生存下去的人。

生在一个熄灭中的小国家

郑是中型国家,大致和鲁国尺寸相近,类似的还有宋和卫——春秋这两百四十二年时间(即《左传》时间),对这些国家而言,是无可阻止的一个由中而小、一直熄灭下去的缓缓过程,一个挣扎过程,“只能活在死亡的长廊里”。

真的拉住、减缓这一过程的,其实是彼时人们心中残存的、已说不清楚是主张还只是记忆、但多多少少还相信的所谓周天子封国图像,这是一个基础,或至少是个多出来的依据和游戏规则,让当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游戏方式变得稍稍复杂一点,还因此有使用脑子和话语来讲理辩论、乃至于援引某种价值信念力量的些许空间,不至于马上只剩武力一途。若只是武力,这两百四十二年时间里这几个国家已都分别灭亡过不止一回,其中卫还真的彻底亡过国再重建。应该亡国而实际上没有亡国,招式几乎只一种,那就是无力战斗之后,国君带着重臣把自己绑起来跪那里请罪,拿出传国重宝,说是无条件双手奉送,其实是这一套仪式性说词的道具,收了宝物等于收了我们国家——我们是兄弟之邦,都是周天子分封,让您这么生气当然都是我们错,灭亡不足惜,但想当年你们太公和我们太公不是一起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吗……

真正纯武力相向的那样一种世界,最精彩的那部分子产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看到的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批人,我自己至迟三十岁以后就不怎么瞧得起的那另一批人——号称无义战的春秋其实并不生产名将,这两百四十二年里只有名臣、勇士和天生神力的力士。名将要到稍后的战国才出现,孙子理论上是春秋吴将,名将史的第一人,但在整部《左传》中我们从没看到这个人。

由此,我们似乎也可以这么说,春秋这两百四十二年同时也是人们既有世界图像的缓缓瓦解杳逝过程,中国的历史向着某一个人们并没预备也没足够经验细节的未知世界不回头而去;中国的历史走过去了,往后有它不尽相同的工作和想象,这里有个历史断点,这些攀挂于昔日世界图像才得以存活的国家暨其命运、才得以成立的人的作为,帮我们证实此事。

郑和鲁的国家尺寸以及根本处境很相似,但郑国明显的不幸多了,原因就只是地理位置,这真叫人沮丧,人的自主自为有效空间再再被证实真的并不大,人的自由意志是真的吗?如博尔赫斯怀疑的。鲁国躲在远远东边,真正经常性应付的只有还不算真正强大起来的姜姓齐国,很长一段时间,齐鲁的冲突还是因为一连串的联姻乱伦引发的,是情欲问题惹祸;登泰山而小天下,鲁国的确拥有春秋诸国最好的旁观者位置和角度这没错,这个国家好像是正为着负责记住这段历史而存在的。郑国则一整个被曝现在中央四战之地,尤其从鲁文公之后,持续南下的强晋和持续北上的强楚在此相遇纠缠,你的国家就是人家的战场(两千年后的日俄战争在中国重演了此事),郑国原有的那一点点从容空间几乎完全消失,所有稍微有意义的目标都显得太远也太奢华了,这正是子产上台时的既成状态及森严限制。

子产执政中后期(那一年孔子是十六岁左右的才抬头看世界的年轻人)铸刑书,意思是把郑国刑法(显然没几条)明文铸于大鼎上,让人皆得见,有成文法的味道,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很难认为这有何不妥,应该有所谓的“进步性”吧。但这马上引来他晋国的好朋友、也是当时最重要国际政论家叔向的一番严厉批判。我们说,这本来是一个可以好好讨论的问题,包括会不会如叔向所担心的,把一整个社会的根本规范往下降一大阶,人们从此只要懂得在具体行为上避开就这几条明文刑法即可,从而,那些长时间才得以缓缓获取并习成的、归属于价值信念的、既是整个社会的自律也是整个社会自我向上寻求的更高尚美好东西,那些区区一个鼎装不下写不完的东西,很可能就不再被人认真讲究了,整个社会是否会变得就那么现实而且粗糙荒凉云云;只剩法律没有道德,或至少法律挤压了、夺去了道德价值的生长空间。但子产只这样简短而且谦卑地回复:“侨(子产名)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

如果说这并非场面话,那就意味着子产基本上同意叔向,他很可能也看出来叔向所看到的东西,担忧叔向所担忧的东西,只是叔向在晋他在郑,这个不幸的国家并不给他这样奢侈的空间,生命中某些他或者也相信的、心向往之的、源自于某种年轻干净心志的东西,他一样也拥有的某一幅世界应然图像,这在他上台执政的那一刻起,都只能狠心戒掉,像人戒烟或戒酒那样,生命只此一回,你的生命却无法完全归自己所用,这感觉很寂寞。

日后,我们都知道了不是?法律,中国以及世界的,这上头走的是子产之路而非叔向之路,法律不仅明文书写而且愈来愈厚,也可以说他们的共同忧虑成为遍在的事实(还生长出律师这种东西),是非得失,一言难尽。

但真的还是很可惜不是吗?子产多少该辩护几句的,某些他实际上已察觉的不得不尔理由,乃至于他隐隐已察觉的历史不由人走向,说得破碎、不完整都没关系,人类历史的某些变异都是从这样一点点霜、一点点沁人的寒意开始的,从说不清楚或不像有道理的话语开始的。这至少是应然世界和实然世界一次有意思(尽管当下可能令人难受)碰撞,其实很有机会打开人往后百年千年的不懈思索和讨论,想想西欧这几世纪的思维成果,但这个已确实触摸到的问题就停在这里,后代也不见有人真的捡拾起来。中国的律法,在往后两千年的实务层面,并非没进展、没丰硕的经验自然积累;但人的经验没有再思省再说明,没有如汉娜·阿伦特所说的“伴随着遗言”,人珍罕历史经验里最好的那部分因此总是遗忘消失,人也因此只是贴着现实、离不开这惟一的无边无界现实、困在这个现实经验里。铸刑书这事,后代很多读《左传》的人顺着叔向责备子产(以某种和遗忘意义相去不远的不认真指责方式),但这里,有个该说话的人却始终没发言或说没留下意见,那就是孔子——没不尊敬的意思,“狗为什么没有叫呢?”

除了《左传》这本书或说其作者,孔子极其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或说敬重子产的人,远远超过他自己任何一名学生以及后代奉他之名的读书人(孔子于管仲也类似这样但多几句微词,子产远比管仲全面而且深刻,也做更困难的事;还有,子产在人格、性情和行为上较少弱点);孔子不是个孔子主义者,他复杂太多有意思太多了。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左传》的书写者必定听过孔子谈论子产的更多话语、那些孔子自己修订鲁史春秋放不进去的津津话语,或许直接听到,或者辗转听来。我指的并不仅仅是《左传》讲完某一段子产动人事迹之后引用的孔子赞词而已(次数和强度明显超过孔子说其他任何人),而是在这句、这小段赞词之前,以及何以得出这赞词。我们说,结论不会凭空地、没前言后语地、人神经病突发也似的说出来,我们由此可以想象孔子对他的学生谈论列国和其人物的乐呵呵景况,这是他一直关心而且很喜爱的话题,还是他的亲身经历,他一一走到事发现场,是他生命中几乎可称浪漫的一场大冒险旅程,他是某种意义的堂吉诃德还带着一群桑丘·潘沙。他会告诉后来的学生比传闻更正确更清晰的事实真相,也会告诉他们应该看什么以及应该怎么看才对。师徒制事实上就是时时刻刻的、绵密的、随时触动的话语进行。

还有,记史的赞词本来该由书写者自己来讲,在日后成为一种体例之前,这本来是自然而然的,是重新记忆某一段历史如远地归来的人他无可遏止的感想和感慨,他只有这一处直接讲话的空间,也是一种权利。但《左传》的书写者把这惟一的位置让给孔子,仿佛并不以为自己是作者,或者直接说,他心里认定真正的作者是孔子才对。

也正是说,我以为《左传》如此讲述子产正是孔子的意思,或者说是孔子这一部分思维的记述和保存。也许有日后多补满和发挥的部分,来自于回忆时的必要贯穿和衔接,好较为完整地说出事实;也可能包含某种后来的省悟,常常会这样,有些当时听到的话沉落到记忆深处里,要很久很久以后才忽然听懂,这也才看出某些关键处的跳过和空白,当时并不知道要追问下去,如今只能自己奋力去回答去补满。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雄霸天下

    三国之雄霸天下

    男儿行三国,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战天下英雄。特种兵王炎回到三国,获得霸王项羽传承,一枪在手,万夫莫敌。身处乱世之中,王炎凭借掌中霸王枪,胯下乌骓马,以及无敌的特种战术,攻必克,战必胜,雄霸天下。
  • 帝国权宦

    帝国权宦

    魂穿大明正德十五年,是顺应历史,还是逆风而上?对于白玉京来说这真的是个问题,因为他所穿越的这人身份有些尴尬,居然是个宦官,所以除了想回后世,想有朝一日重新恢复男人雄风,剩下的,便只求能够平平安安的活下来,别哪一天莫名其妙的被人丢进紫荆城内某一口枯井便好……ps:据说好多被简介吓跑了的?其实它一直都在的,只是……老司机,车开的非常稳罢了!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刺客

    刺客

    刺客与刺杀,永远是中外历史上最为触目惊心的一页。刺客这一神秘、古老而现代的另类群体,完全可当作人类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断面,更可视为一部部“英雄时代”的挽歌。本书正是阐述了“刺客”这一历史断面上的终极职业与英雄文化。
热门推荐
  • 嫡女为凤傲娇帝尊强势宠

    嫡女为凤傲娇帝尊强势宠

    她是一个高中生却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女王。他是伽圣大陆夜国的战王也是叱咤风云的魔界帝尊。她不过睡了一觉,竟阴差阳错的穿越成婴儿,终有强悍的战斗力,玩转整个大陆。他是众女爱慕的对象,却只能悄悄的远望,不得近距离远看,不然死无全尸。当命运之轮又一次开启,两人再次相遇,不同的时代,有着同样的溺爱。经历过太多的人情世故,但他们还是有一颗相守的心。“永生永世,唯你不娶。”“永生永世,唯君不嫁。”两人相视一笑“前世今生,我只爱你。”
  • Double Tongue

    Double Tongue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eg Rosoff William Golding's final novel, left in draft at his death, tells the story of a priestess of Apollo. Arieka is one of the last to prophesy at Delphi, in the shadowy years when the Romans were securing their grip on the tribes and cities of Greece. The plain, unloved daughter of a local grandee, she is rescued from the contempt and neglect of her family by her Delphic role. Her ambiguous attitude to the god and her belief in him seem to move in parallel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god himself - but things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y appear. "A remarkable work...A compelling storyteller as well as a clear-eyed philosopher of the dangerous puzzles of being human." (The Times). "A wonderful central character. The story stretches out as clean and dry and clear as the beach in Lord of the Flies."(Independent). "Feline, deadpan and at moments hilarious." (Observer).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域剑帝

    万域剑帝

    浩瀚神荒,武道为尊,实力至上。一代天骄苏旭,遭遇偷袭,跌入最可怕的星河风暴之中,却熬炼出不灭的经文。自此,他铸不灭之体,修无敌剑术,镇神荒太古凶兽练就至强之剑,并斩下当年偷袭自己,而今已尊为神荒之主嬴战的头颅!“一剑破万法,一剑斩万敌!”他自神荒走出,一人一剑,裂千古,镇苍穹,踏无上圣地,踩累累尸骨,诸天万域称帝!
  • 航空母舰基础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航空母舰基础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绝色红妆:仙妃太撩人

    绝色红妆:仙妃太撩人

    上千年前,瑶池神女奉王母之命,借镇妖古灯无上法力,将凶兽数万年雪蟒封印于玉山脚下,并命掌灯仙子看管……千年后,掌灯仙子误时失职,令古灯遭到无间岁月,灯芯断裂,法力渐进削弱,雪蟒趁机逃出玉山,遗祸人间。神女大怒,将掌灯仙子贬下凡间。玉山上,千年相守,神灯化身人形,与点灯仙子与他早生情愫……雪蟒成就妖皇,领九大妖王人间作乱,天下大急……。古灯转世,却遭元神具灭。神女现世,告知点灯仙子,若要救他,需求得万家灯火,重塑元神。
  •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比尔·盖茨如何做生意

    “无农不稳,无工不活,无商不富。”自从盘古开天地,历史纵横百万年。人类从蓄毛饮血到文明开化,从钻木取火到现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商业的发展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商业呢?说白了就是人和人之间做生意。由于做生意可以使一个不名一文的乞丐变成腰缠万贯的贵人,所以,对于那些执著于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拜金者而言,成功的生意经就连他们在弥留之际也不忘记上下而求索。
  • 三国小独裁

    三国小独裁

    东汉末年,朝廷羸弱,诸侯割据,只有用铁血的手腕才能改变这个局面。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陈明不过是个穿越到三国的小人物,却一步步成长起来,搅动了整个中原的局势。骁勇的阵前战斗,辛辣的政治手段,过人的指挥艺术,独到的战略眼光,这都不是陈明与生俱来的,靠的是后世的知识以及不屈的信念。
  • 十年,一念

    十年,一念

    故事来源于许嵩的《心疼你的过去》和《装糊涂》而来,现任和初恋之间的选择,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选择,怀念青春。都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对于过往的种种遗憾,谁又甘心于现在?可,如有机遇再续前缘,谁又堪回首?谁敢决于初心还是现在?生活本就是一出戏,导演和主角你又甘于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