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3800000002

第2章 导读:国家以什么理由来记忆(1)

徐贲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的《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是一部政治性的游历思考记录,就像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和《新大陆游记》或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V.S.Naipaul)的一些游历作品,可以称其为“政治游记”(political travelogue)。梁启超第一次到他不熟悉的欧美进行考察,他是带着中国问题去寻找对强国智民有用的经验,从一开始就是很明确的。然而,布鲁玛却不是这样,无论是在日本或周边国家学习、工作,还是在德国游历,他起初并没有“研究战争”的想法,这个目的是后来才渐渐形成的。《罪孽的报应》便是他的研究结果。然而,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二次大战本身的书,而是关于战后德国和日本如何“应对”各自战时罪孽的不同方式:一个是以悔罪的方式承受责任;另一个则是以抵赖和健忘来躲避报应,但历史失忆同样时刻伴随着罪孽的重负,不拿起只会变得越加沉重。

一、战争与国家罪孽

对孩提时的布鲁玛来说,头号敌人是德国人。他于二次大战结束了六年之后出生在荷兰,对德国的“敌人”意识是他那个国家的成年人传递给他的。尽管荷兰与德国有着文化上的相似性,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战后的荷兰人在地理和心理上都努力与德国人划清界限。一直到四十岁出头,布鲁玛才开始思考德国人如何记忆二战的问题。这时候,他作为学生和编辑【1】已经在日本和周边国家呆了许多年。所见所闻引起了他的思考,“很好奇日本人是如何看待和记忆战争的,他们对战争抱有什么幻想;在了解过去后,又如何审视自我”。他对德国人的相同追问也随之产生。因此,《罪孽的报应》中对日本的观察和思考显得更加深入、透彻,对于作为日本侵略战争受害者后代的中国读者来说,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部分。

布鲁玛注意到,直到今天,日本人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言谈中经常“掺杂着大量德国人名:斯宾格勒、赫尔德、费希特,甚至还有瓦格纳。日本的浪漫主义者越是强调日本性的精髓,他们的口吻就越像德国的形而上学者”。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战前德国吸引日本人的那些元素——普鲁士威权主义、浪漫民族主义和伪科学种族主义——在日本留存了下来,反观在德国却十分不受欢迎”。为什么会这样?正是带着这个问题,他决定拓宽原先的认识,写一本关于日本和德国战争记忆的书。

这是一部由个人游历观察、见闻、对话、访谈,以及对文学、电影、大众文化作品和知识分子争论等相关话题之感想和思考所合成的“游记”。书可以一段段分开来阅读,随处都有亮点。但是,那些似乎独自成章的部分之间有着多重议题联系,贯穿着对战争记忆、国家罪行和民族悔罪等问题的思考。从二次大战结束至今,这些问题一直是世界乃至中国的思想界和政治、历史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不是一部专门的学术研究著作,却以其翔实的具体材料和敏锐的思考在学者中引起了不同寻常的回应。

布鲁玛通过他的政治游记要表明的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不是其种族或文化的固有本质特征,而是政治结构。对德国和日本战后悔罪起到关键影响的,是两国战后不同的政府制度及其形成过程。

这令人想起蒋百里在日本发行的学生杂志《浙江潮》上以笔名“飞生”对梁启超《新民说》的批评。梁启超提出用铸造新民、改造国民文化来改造中国政治。蒋百里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他写道:“自理论上言,则有新民固何患无新政府;而自事实上言,则必有新政府而后可得新民也。”蒋百里认为,政府容易改变,但国民性则积重难返,“不教之以变少数、短年易变之政府,而教之以新多数、积重之民俗,吾知其事之万不可期”。他主张:“治乱国,则当用简单之法……教野蛮柔弱之国民,则当简单直捷,以鼓励其前进之气。”梁启超写了《答飞生》回应道:“大抵有新政府而后有新民欤,抑有新民而后有新政府欤?此二说者,殆与‘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之语,同一理论,互相为因,互相为果,强畸于一焉,均之非笃论也。”能够通过改变政府来改变国民性固然好,但现在的政府不足以依赖,怎么办?还不是非得“从新民处下一番工夫”不可吗?所以,“今日欲改造我国家,终不得不于民智、民德、民力三者有所培养”。

布鲁玛认为,德国人从**统治转变到民主宪政,之所以发生了民智和民德的改变,表现出新的国民风貌,是政治制度发生实质变化的结果,不是一下子有了不同的德国文化。相比之下,日本的政治制度没有发生这样的实质变化。他在分析日本不能像德国那样悔罪的根本理由时直奔主题地指出,“没有对政治责任——准确地说,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责任——的承担,日本就不可能产生一种面对过去的成熟态度。必须先有政治变革,接着才会有心态变化。修宪只是一部分努力;更换政府起码同样重要。因为只有一个新政府才能与战后秩序一刀两断,而这一秩序至今仍然受到战时政权的玷污”。裕仁天皇便是日本秩序的延续和无法一刀两断的具体代表。

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曾提出一种人类学上的解释,认为德国与日本战后的表现不同,原因在于日本人有亚洲人的“耻文化”,而德国人则属于基督教的“罪文化”。对此布鲁玛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德国人和日本人是危险民族,民族性格中存在某种劣根性”这种文化差异本质论观点是错误的。

在布鲁玛看来,问题的关键是“政治因素”,而不是“文化因素”。他要告诉那些抱怨民族弱点或以民族文化特色为借口的人,文化决定论和命定论都不应是历史发生的解释。无论一个国家曾经在罪孽和灾难中陷得多深,出路还是有的,就是自由民主价值和制度的建立。而即使是德国,在悔罪成为共识的今天,仍然会有新**分子从事政治的而非文化的颠覆。布鲁玛警告:

当领袖掌握的权力不受限制,追随者又获准可以欺凌弱者时,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成为危险分子。脱缰的权力会勾起个体和暴力团伙心中的野蛮。尽管程度和形式并不相同,但奥斯维辛和南京大屠杀永远都是其例证。可是,在联邦德国,或者说在日本,今天的形势并不是这样。人性并未改变,政治格局却已今非昔比。这两个国家的人可以用选票把卑鄙无赖赶下台。那些选择无视这点而去寻找民族性“该隐记号”的人,并未从过去当中吸取教训。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比较战后德国与日本在悔罪问题上的巨大差异。涉及对战争性质的思考和国家认同,它们分别是:政体的改变和国民的政治成熟;民族主义的影响;确认加害者和受害者;天皇制与以希特勒为首的**极权的不同。这四个方面都尤其与日本人不愿悔罪或根本觉得无罪可悔有关,也都归结为布鲁玛的基本论点:不是文化特殊性的弱点,而是政治上的不成熟,限制了国家对过去罪孽的记忆与悔悟。

二、差别的宪政与政治成熟

国家政治制度的改变可以成为转变国民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条件和推动力量。然而,改变主要是通过内部自主发生,还是由外部力量逼迫着强制发生,这二者间有着极大的不同。战后德国和日本便是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形。布鲁玛指出,德国战后的政体重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德国人自己主导的,“1949年,德国法学家起草了《德国基本法》。1954年,西德正式成为主权国家,尽管国内仍然留有西方大国的驻军。德国通过了一部紧急状态法,授权自己掌管本国防务。除柏林以外,占领已正式宣告结束。但在日本,从某些方面看,军事占领至今仍未完结”。

战后日本的宪法是由美国人出于自身利益主导的,布鲁玛评述道,这部“读起来就像是直接从英语翻译过来的宪法,剥夺了日本的自卫权。多数日本人已对战争无比厌倦,且高度不信任军事领袖,于是欣然接受”。这里主要涉及日本宪法第九条:“日本人民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此外“不保留陆、海、空三军和其他战争力量”。但是,冷战的爆发又促使美国人做出一个自相矛盾的政治决定,逼迫日本人推翻自己的宪法,建立一支本不应该存在的军队——自卫队。

这就造成了德国与日本战后政治发展和国民政治成熟的差异。德国战后有明显的文化断层,德国人通过广泛而积极的宪政讨论,在政治上迅速成熟,相比之下,日本人则一直处于政治幼童阶段,迟迟没有成熟起来。布鲁玛介绍了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哈贝马斯(他们对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参考和新语言),文学家君特·格拉斯等人的思想贡献,以及发生在德国的相关争论,包括对纽伦堡审判的不同立场与观点。是民主制度保障了战后德国思想活力,德国人是在不同意见的存在、交锋和争论中成熟起来的。布鲁玛提供了这样一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德国人政治讨论的热情:“德国电视里,唇枪舌剑的讨论节目比比皆是,人们围坐在圆桌旁,就时下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听众坐在小桌边,边小口呷饮料,边听嘉宾们滔滔不绝的发言。气氛一般很严肃,有时争论会趋于白热化。人们很容易嘲笑这类节目的一本正经,但是其中自有值得称道之处。部分得益于这类谈话节目,大批德国人才对政治辩论熟悉起来。”

相比之下,日本没有德国的那种思想断层和活力激荡,“没有流亡作家和艺术家返回故乡,拷问那些留下来的人的良知。日本没有自己的托马斯·曼或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在日本,所有人都留了下来。不少原左派人士在1930年代正式放弃他们的政治立场,过程颇为正规,被称为Tenko,直译是改宗,但战争一结束他们就重新捡起马克思主义。有的作家,比如永井荷风,曾在私底下表达过对战时日本状态的震惊,并在日记里嘲讽****的粗鄙拙劣。然而,‘内心移民’差不多算是任何日本作家——少数共产党人除外——所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抗议了”。

德国人能从宪政和自由民主的立场反思过去,而日本人则做不到。大多数上了年纪的日本人承认,确实发生了罪恶的事情,然而,就算是那些非常厌恶战争的人士,他们也缺乏合适的道德参照和政治哲学语言,无法像雅斯贝尔斯或哈贝马斯那样对过去进行深入反思和讨论。布鲁玛在文中曾一笔带过这种缺失的“公共发声”:在1990年为期一周的法兰克福书展,德国的君特·格拉斯和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之间进行了一场公开讨论,“两人都在战争期间长大成人,也就是说,都在学校里被灌输了****宣传。他们也因此成为了反***事业的文学倡导者,尽管大江不同于格拉斯,迄今还没怎么就政治发过声”。

美国人对日本人政治上不能成熟负有责任,布鲁玛指出,“日本被置于一份慷慨的《凡尔赛条约》之下:虽丧失主权,财政却未遭压榨。美国鼓励日本人致富,但他们危险的双手不得再染指战争。此时的国家管理者,和当初管理日本帝国的几乎是同一批官僚。选举体制被人操纵,使得一个腐朽的保守派政党在几乎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大权在握。这一安排既合乎美国的心意,也很对日本官僚、自民党政客、大财团的胃口,因为其确保日本一直会是一个富强、稳定的反共盟友。但除此之外,这种安排还扼杀了政治辩论,阻碍了日本人走向政治成熟”。

正是由于在政治上的幼稚,日本社会在对待国家罪行的思考上严重滞后于德国。与善于独立思考的德国公众相比,日本社会里却充斥着沉默的大多数和糊涂的大多数。在日本始终难以形成对战争罪责、人道灾难、记忆伦理、新型国家认同等重大问题的深入反思和公共讨论,也使得日本难以摆脱在国际政治中的被动局面。作为一个强大的、非西方的现代国家,日本需要有更大的国际尊敬和影响,但是,由于与曾经被它侵略的亚洲国家之间的宿怨无法肃清,日本难以真正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敬。日本由于不能彻底地清算过去,所以总是困扰于一些被忽略或不能认真对待的问题,处在道义和政治双重被动的窘境之中。

三、浪漫民族主义和宪法爱国主义

战后日本和德国不同的第二个方面,是日本没有办法像德国那样摆脱战前和战时起过关键作用的浪漫民族主义,从文化的自我认同转变为对自由宪政共同体的认同。日本人的浪漫民族主义原本受德国影响,自认为在“民族性格”上与德国人相似,但战后的德国人摒弃了这种浪漫民族主义。相比之下,日本人不仅做不到,甚至都不能清醒地意识到浪漫民族主义的虚妄和危害。这标志着日本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同时也是政治上不能成熟的必然后果。

布鲁玛从政治而非文化的角度提出德、日两国的浪漫民族主义问题:“在对战争的看法上,日本人和德国人之间存在一道鸿沟——我们这里姑且暂时抛开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区别。问题在于,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德国人的集体记忆看似和日本人如此不同?是文化原因,还是政治因素?答案是从战后,还是从战争本身来找寻?或许德国人更有理由哀悼过去?”德国人更有理由对浪漫民族主义恋旧,但德国人并没有这样做,而日本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同类推荐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天命十三州

    天命十三州

    地球的灵魂来到不一样的周朝,眼前并不是历史周朝。大陆名为『尊龙』,分为十三州,历经几次统一又几次四分五裂。留下诸侯之间互相吞并,扩大领土。唯有集齐五块天命令,有机会才是统一天下的皇帝。这就是生存之道。那么问题来了?我、夺宿、某位公子的身体,排名最幺,人称『七公子』。黑坏恶全,银之豪涩。无所不欲,天乱之人。最标准反派的人物模板,如此身份,人恨人痛。这可怎么办?没机会洗白,接下来未来就要被主角们进行消灭。对于这样的身份,很讨厌自己,问题没办法。那一天,发现原主,可有一名惊城四海的女子,她是战略类军师,最佳辅助选手,为何原主不去统一天下呢?读者群:675578320
  • 猎明

    猎明

    大明的锦衣卫与忠勇将士、朝鲜的僧人与青楼义女、日本的忍者与武士,共同激荡在四百多年前的东北亚战场上,万历皇帝、丰臣秀吉、朝鲜王子、努尔哈赤、西洋传教士等各大派别人物陆续登场。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三尺寒锋开天地,一腔热血为谁流?!
  • 西方通史

    西方通史

    《西方通史》一书,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历史,主要包括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历史,以及当今西方几个主要大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的历史。不仅讲述了其中的主要历史事件,还讲了那些历史上名人的人生故事,例如亚历山大、恺撒、屋大维、拿破仑、丘吉尔等。既能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又能了解这些国家历史上的伟人生平。可谓是了解西方的入门书。惊心动魄的事件,波澜壮阔的场面,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人物,鲜为人知的趣事与细节,使我们犹如穿行时光隧道,感受西方的性格与脉动。全书文笔优美流畅,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 如果这是宋史4:南渡北望

    如果这是宋史4:南渡北望

    本书中再现的两宋之交这段历史,更像是一部魔幻悬疑大剧,充斥着意料之外、荒诞不经的大逆转,令人时而热血奔涌,时而义愤填膺,却总是欲罢不能。富足、繁华、文明的北宋盛极一时,传至徽宗已是八世,统治集团奢华腐化严重,历经四代革新无果,大厦将倾。六贼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他们主导实施的一连串错误的重大举措,彻底掏空了北宋的国势。与此同时,金国崛起,挥师灭辽,国势正盛,与北宋形成鲜明对比,靖康之变在所难免。尽管有岳飞、韩世忠、吴玠等悍将强兵的血战,有黄天荡、仙人关、朱仙镇等振奋人心的大捷,看似扭转了南宋的劣势,实则不然,这些还不足以撼动南宋统治集团的偏安理念,他们心目中的北伐,目的不是北归,而是北望。
热门推荐
  • 狂婴记

    狂婴记

    侠之行事,倾心相予,先人后己,重义轻生;可官道却是,认准目标,遇事能忍,出手要狠,善后必稳。侠官相合,幸乎?悲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探龙

    探龙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玄学之精髓尽在奇门遁甲,奇门遁甲六部六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八卦九宫、甲子、节气,包罗万象,更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古村诡事、山野奇闻,六门异士,勾心斗角,阴谋阳谋齐出,斗天斗地斗人!六芒神珠,九大名人,以山为棋,以川为子,大明历代钦天监的数百年奇局,黑山白水暗藏玄机。中州风雪眼,海天神罗窟,婆娑影壁峰,绝岭探龙行,铁血狂沙舞,无妄得幻生,三元定格局,龙行布九星,凶险无数,步步惊心!奇门遁甲的终极之谜,究竟隐藏了什么?六册无字天书,揭开一个世界之外的世界!
  • 如果你生来没有翅膀:独立女神香奈儿传

    如果你生来没有翅膀:独立女神香奈儿传

    自香奈儿去世以来,关于她的传说就不绝于耳,在她的身上,罗曼史与奋斗史都同样辉煌,而比她的作品更让人心动的,其实是她的人生。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通过详实的史料,优美的文字,带领你穿过时光的重重迷雾,去揭开传奇女性可可·香奈儿的神秘面纱,展示她一生中的大小事件及重要的人生转折,触摸她的灵魂与情感,看她是如何一步步从一贫如洗的乡下土妞蜕变为呼风唤雨的时尚女王。
  • 碎袖破镜

    碎袖破镜

    熬夜猝死的她穿越到一个名叫唐诗雅的“天下第一美”身上,这个唐诗雅此前刚被王爷强行娶了回门,心有不甘于是投湖自尽。她顶替唐诗雅做了王妃,在她眼中王爷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年轻,这个小年轻竟然要和她同床共枕,就在她吓得脚趴手软当机立断准备一死百了的时候,王爷竟然不碰她,原来……且看假王妃如何与王爷,丫鬟,前未婚夫斗智斗勇,驱逐愚昧换来科学的澄澈天地
  • 一路悲伤一路歌

    一路悲伤一路歌

    一个爱与拯救的故事。<br/><br/>只要一天,只要他们晚相遇一天,他的生命就如天空中滑过的弧线缓缓消逝。<br/>烟花生命短暂却有着绚烂的美丽,而他的生命,只有遗憾。<br/>她,十八年的生命中只有快乐,茁壮的生活着,直到遇到他,才体会了生命的晦涩、难过、悲伤、心痛……<br/>终于,她成长了,她成熟了,她蜕变成了真正的女人。<br/><br/>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交叉,两个不同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

    诚信到任何时代不会落伍的,而且有待提高和推崇。作为一名职场人,恪守诚信同样是我们在职场中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想要加固诚信的“防线”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感恩就像诚信背后的一股无形力量,始终支撑着我们的诚信屹立不倒。当我们因为利益即将欺骗同事时,对同事信任的感恩让我们悬崖勒马;当我们由于诱惑即将背叛企业时,对企业无私给予我们机会的感恩让我们迷途知返;当我们急功近利想靠出卖朋友寻找“捷径”时,对友谊的感恩让我们浪子回头。因为感恩,所以诚信;因为诚信,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我们心怀感恩。
  • 黑骑集·仁战集:汉译与欣赏

    黑骑集·仁战集:汉译与欣赏

    斯蒂芬·克兰的诗,写法自由,无韵,诗无行数、音节数限制,文笔精练,用词精当,构思殊妙,视角独到,洞察入微,刻画深,意象奇,似寓言,启深思,抒幽情。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斯蒂芬·克兰的诗歌原文,第二部分是译文,第三部分是欣赏。译作基本按原作诗行数意译,诗行齐整字数相当,有形式之美、语言之美、音韵之美,从中可窥见译者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
  • 方舟史前生物进化

    方舟史前生物进化

    于淼:我的金手指到账啦,无限进化哈哈哈,我要崛起啦!巨齿鲨:呦,来新人啦,系统有啥不明白的问我。霸王龙:啧啧,新人快来向十万前辈们问好。含肺鱼:噗,小子现在就一三叶虫,除了向天怒树那啥,还能干什么?于淼:o.o,怎么系统这么廉价了君羊号:951549339
  • 初恋草莓

    初恋草莓

    人生若只是初恋,再恋很难。一次有缘无分的在相遇,是爱情的摩擦,情感的深温。还是无分的在遇,生活的冲击。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或许只是一个故事,我或许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但是我愿意把这段感情融化在文字中,插入图片里。记录下人生第一次恋爱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