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4000000003

第3章 浙江豫籍移民之子

知名学者陈鼓应[3]是雷震老友台大教授殷海光的学生,也是雷震晚年交往甚多的晚辈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雷震出狱后,陈鼓应经常邀请雷震去家中做客。此时的雷震,在政治上已成为边缘人物,“尽管有时还有议论政治的兴趣,但已很少有再从事政治活动的精神和体力了,偶然与他有所接触的‘民主人士’,还是以老一辈者居多”[4]。尽管如此,雷震的行踪仍受到当局的严密监控,在他寓所的对面,有一个长年监视他的行动小组。陈鼓应的住处与雷宅隔着一个小山头,骑自行车去雷家只要十几分钟时间,雷震时常来他家谈天,陈鼓应回忆,“他一到我家,就可以看到特务的身影,偏偏我家的围墙又低,因此只看到一颗头晃过来又晃过去……”[5]在陈鼓应心目中,雷震是一位为台湾民主自由奋斗的前辈,具有政治远见、对民主宪政持有坚定信念的先驱人物。

陈鼓应形容雷震“南人北相”,个子高大、心胸开阔,性情坦诚,是一个完全没有心机的人,对人没有任何设防,即便遭受很大的打击,也照样睡觉,照样谈天,照样会见客人。有一件趣事:当年一位专门盯梢雷震的情治人员(情报与治安)“老陈”,经年累月之后,竟成了雷震的好友,甚至还买下了一块与之相连的墓地,打算身后也要与雷先生相伴至永远。陈鼓应开玩笑地对他说:“你不但生时要和雷震在一起,连死了也不放过他呀!”

陈鼓应所说的“南人北相”,透露出雷震这位浙江豫籍移民之子的血脉之承。雷震出生在浙江省长兴县,祖籍是河南省罗山县周党畈,祖上世代务农,皇天后土之下,男耕女织,与世无争。1884年(光绪十年),近而立之年的雷震之父雷锦贵(1857—1909),因捻乱[6]之后,生活愈发艰难,便独自南下浙江去寻找自己的堂兄,欲以谋求垦荒之事。未料来到浙江之后,垦荒之期已过,惟有一些不毛之地,雷锦贵无心开垦,便又在堂兄的介绍下,来到长兴县小溪口一户童姓人家中做佣工,一年酬金为九块大洋。雷锦贵整整做了两年,分文未用,攒得十八大洋,购良田九亩,返回豫中老家将家室接来,从此落籍于小溪口镇。

小溪口镇跨于长兴、安吉两县,以苕溪支流的“小溪河”为界,市镇以“小溪口”命名,中间有一座古老的石桥连缀两头,这里的店面与学校,大都以“长安”或“安长”而命名。长兴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的北部,与苏、皖两省接壤,东临太湖,西倚天目,南靠杭州,北接苏州。当时小溪口镇连一个邮政代办点都没有,只有少数的篾竹店和铁匠铺,可见一时的古老和落后。

其时雷锦贵的原配夫人范氏依然健在,他们已有二子,继续以农营生,日夜勤耕于江南这个天然富庶的“鱼米之乡”,家境渐有好转。十年之后,范氏不幸过世,壮年雷锦贵续娶十九岁浙江诸暨女子陈氏(1875—1938)为妻,雷门遂另生一支。第二年,陈氏即生长子用邦;翌年,即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阳历6月25日,雷震出世,取名用龙,学名雷渊;之后,又有一弟和二妹。

浙江豫籍移民被称为“客民”,因风俗习惯不同而自成一个小社会,与浙江人(所谓“土民”)鲜有往来。当时浙江豫籍移民不在少数,却通常只在族群内进行婚配,很少有人能像雷震父亲那样与当地的女子结婚。陈氏出身浙东诸暨一个望族,但在“客民”这个小社会里,仍未能逃脱在社群内备受族人歧视的不堪命运。初来雷家时,学不好河南话,不知受了多少河南人妯娌之间的闲气。每逢本家或亲戚婚寿喜庆之事,除非是对方真心实意地三请四邀,否则绝对不敢贸然前往,惟恐遭之鄙视,或讥她不懂“中原规矩”而有损于自尊。雷震自小目睹这一怪现状,后来这样评价浙江豫籍移民:“河南迁来的人,尽管都是一些‘老粗’和‘目不识丁’之辈,但他们自视甚高,认为江浙地方乃蛮荒鄙野之地,老百姓不大懂得中原上国的规矩。他们认为河南是中原,中原的一切一切,才是中国的正统文化,才是合乎礼教的规范。譬如说,本地的妇女可以随便和男子讲话,或在客厅里,或在门外,河南人就认为这是不懂礼教的缘故。”[7]

浙江豫籍移民一般看不起浙江人,口口声声称他们为“蛮子”,从不避人。雷震年少无知,一次竟也跟着叫母亲“蛮子”,陈氏听到后,满脸不悦,当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雷震顿感失言,从此再也不敢说“蛮子”之类的歧视语。等雷震上中学时,浙江籍同学反又嘲笑他不会说浙江方言,此事让他苦恼了许久。雷震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在日后“培养出忍耐心与反抗心极强的特质”[8],与少年时代这一段经历有关,尤其是在移民社会特殊的生活氛围中,“让他体认到省籍冲突与歧视是毫无必要的,双方只有和平共处,才是互利之举”[9]。

长兴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茶圣陆羽在这里撰写旷世之作《茶经》,因此,长兴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明代吴承恩任长兴县丞时,为撰写《西游记》在这里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雷震父母虽不识之无,却相当关心子女的教育。只是由于受到豫籍移民传统之风的浸淫,他们并没有利用当地现存的文化资源作为培养子女学习成长之手段,而是聘请河南籍塾师入塾授课,说起来,是为免受“南蛮饶舌之人的影响”。

据雷震回忆,在十二岁之前受的是传统私塾教育,十二岁之后是新式教育。依当时家乡对儿童发蒙的一般认识,当某个孩童识数能达到百位以上,就算是心灵“开了窍”,即可入堂读书。雷震在五岁时,常以铜钱来识数,当他很快就能数到百位数时,父亲雷锦贵脸上顿时泛出异样的神情,大呼“竖子禀赋很高”,应赶紧入学念书,以“光耀雷氏门楣”。母亲陈氏更是时常过问课程进度与选择塾师之类的琐事。实际上,雷震至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虚龄七岁才发蒙入学。最初三年,随二表兄沈幼卿就读,初念《三字经》、《百家姓》,继以《论语》,《千字文》则未读,雷震感到索然寡味,每每要吵着回家,不想念这个书。而这位表兄,虽然授课力有不逮,却十分严厉和粗俗,动辄打人,进而罚跪,无所不为。第四年,雷震改随堂姑丈黄有邻就读,雷震对他的印象同样不佳:“在他的学塾中,一连读了两年,等于糟蹋了两年的光阴。我终其一生就痛恨这个不务正业,好管闲事,迹同讼棍,而贻误学生学业的黄老师。”[10]

1909年初,小溪口镇开办两所新式小学堂,乡下人称之为“洋学堂”,客民、土民各办一所。客民办的小学设在小溪口镇上街头陈家大屋内,取名为“安长小学堂”。刚刚守寡的陈氏觉得这是“大势所趋,不能抱残守缺”,自己的孩子也应当进“洋学堂”读书,于是动了这个念头。此时所谓的“洋学堂”,不过是一个半新半旧的“教育混合物”而已,甚至较之后来的“改良私塾”还不如。由于两所新式小学堂的生源一直有限,致使入不敷出,出资人惟恐负担不起,于是,在某一个冬天,经由地方绅商大佬数度集议,将原有客、土两校合并为一所,公推客民韩宝华(字剑青)先生为校长,校址仍设在陈家大屋内,校名改为“安长两等小学堂”。

入校后的雷震,人小志大,勤学可嘉,无论大考或小考,在校成绩皆为第一,深得校长韩宝华的赏识。1912年初,韩宝华离开“安长两等小学堂”,受聘于距小溪口镇二十华里之外的梅溪高等小学校,托人带信给陈氏,请她将雷震也送来梅溪高小就读,并谓可以“就近照料”。就这样,雷震去了梅溪镇,成为梅溪高等小学校的一名学生。

这时是民国元年,之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掀天揭地,最终导致清帝退位,千年帝制结束,进入一个人人争说的“共和”时代。但此时的中国,仍处于各种政治势力彼此相争、互相倾轧的动荡不安之中。不过,从朝代的更迭来看,在新旧交替之间,也正为国家“百废待兴”之时。这一年春季,浙江省教育司“励志思变”,推行改革,决定在本省各“府治”地方,新设省立中学各一所,并依照浙江省十一府“杭(州)、嘉(兴)、湖(州)……”等府名顺序命立校名,设在湖州府的新校就称之“浙江省立第三中学”,拟暑假正式招生。

梅溪高小校长刘式玉先生爱才如珠,再加上韩宝华先生的推赏,刘校长特别嘱咐雷震也去参加这一次的考试。从未出过远门的雷震,这是第一次去湖州,他在小溪口镇搭乘“夜航船”独自前往,次日拂晓,抵达湖州城内前街码头,投宿在码头旁一个名为“萃牲”的小客栈里。报名时,雷震发现新式中学仍未脱清朝过考的习惯,无一例外要填上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的姓名。

关于这一次考试,雷震始终记忆犹新,当时一共考了三门,即国文、数学和英文。他回忆说:“国文试题为《试述如何振兴工艺》。我不晓得怎样胡诌了近三百字。数学可能有一半对的,而英文一课,在梅溪高小读了半年,除ABCD外,大约认得头二十个生字。不料这次考试,试题由丁师莲伯(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为学校的英文教师)临时用粉笔写到黑板上。信手写草体,已经使人感到模糊,而丁先生又写得很快,在初学英文的人看起来,真是蟹形蛇体,辨认困难,经穷二十分钟之研究,我只认得TREE一字。”[11]尽管如此,他还是被录取了。雷震在“浙江省立第三中学”一直读到1916年毕业,在校成绩名列前茅,偶尔也有例外。

同类推荐
  •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本套图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陈明福所著的《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邓世昌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 李嘉诚传

    李嘉诚传

    李嘉诚是全世界华人商海扬帆的成功典范,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究他成功的原因。李嘉诚的成功是否能被复制?从没有知识,没有金钱的下层穷苦孩子他是如何成长为拥有庞大资产的华人首富?阅读完本书,相信你会得出自己的结论。《李嘉诚传》以时间为轴,用大量详实的资料描绘李嘉诚的成功之路,从他出生、童年、逃难香港,到做塑料花起家、1979年成功取得和记黄埔控制权、建立地产王国;再到介入卫星电视及电讯领域,以详尽的资料展现了李嘉诚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名人传记丛书:林则徐

    名人传记丛书:林则徐

    名人传记丛书——林则徐——他的伟大可不止“虎门销烟”那么简单:“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暗杀风云王亚樵

    暗杀风云王亚樵

    王亚樵的故事虽很多,也很精彩,但由于此人背景复杂,行动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所以多年来,他的生平事迹始终鲜为人知。当时,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因多夹杂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故而毁多于誉。于是,“支那魔鬼”、“名人克星”、“暗杀大王”、“领袖公敌”等便成了他特有的绰号。然而,远在千里之外西北高坡的某孔窑洞里,一个伟人用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给了他一个相反的说法,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无疑是对王亚樵一生言行操守、是非功过最为公正的评断了。
热门推荐
  • 天火始祖

    天火始祖

    无尽的悲戚之下,众神绝望离去,一道人影身覆无数火焰,投身大地之中,义无反顾地喊道:“众神归来之日,禁忌重开之时,诸君,等我!”主角布莱恩身负双生幻宠,又有佳人作伴,在充满幻兽的亚特大陆,谱写一曲属于自己的史诗。本文走幻宠流,另外有军团争霸,神之大陆等诸多热血情节。
  • 不屈的灵魂战神

    不屈的灵魂战神

    我不愿平凡,不愿屈服,我要成为世界之主,杀掉一切不顺眼的人,我就是我,不屈的我。
  • 灵感

    灵感

    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写《灵感》,先是受了古人诗话和笔记的影响,后来又加上今人“手记文学”的启发。由“灵感”“灵感补”“灵感五讲”和“灵感访谈”四部分组成。其中,“灵感五讲”包括“可大可久谈原型”“亦师亦友谈模仿”“成方成圆谈结构”“有隐有显谈比喻”和“求新求变谈造句”。“灵感访谈”包括“美学教授汉宝德谈灵论感”“诗人高上秦(高信疆)谈灵感的滋味”和“小说作家师范谈灵感移植”。此次出版的简体字版《灵感》补充了很多新写条目,新增了灵感五讲,提供了实践的经验。这是一卷闲适小品,也是灵感标本的展览。读这本书,可以从别人的灵感中来,到自己的灵感中去。
  • 霍格沃茨与魔法网络

    霍格沃茨与魔法网络

    魔改版霍格沃茨当巫师的世界连上网络,那会是一副什么画面?邓布利多校长打呼噜游戏,不小心忘记了工作。新生录取将不再由猫头鹰送信,而是一通电子邮件过去。小巫师们将随时查看自己的课表,甚至可以在网上交作业。教授们可以很好的监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上课也轻松了不少。但有一个非土著英伦人米拉奇·特兰特,在他进入霍格沃茨之后就将这原本安宁的魔法学校给搅了个天翻地覆,他是新生代魔法学徒中的泥石流,行事不拘一格。在画像上乱涂鸦,弯弓射雕,湖里炸鱼,坩埚炒牛肉,密室小便,冥想盆洗头,甚至成为第一个破解了沃茨校长办公室WiFi密码的神童。校长邓布利多为了管束好他,头发都掉了几搓,真是招了一个熊孩子啊。……
  • 神凰女帝:傲娇魔君,不服来战!

    神凰女帝:傲娇魔君,不服来战!

    简介:十四万年迷失,十四万年的天劫轮回,十四万年的等待和寻找,难道——你真的忍心杀了我吗?……她,神凰后人,转生成山村捕蛇少女。他,掌控六界,睥睨众生,被世人奉为帝尊。当轮回碰撞,宿命相遇,帝魔尊大大遇上一代小霸(feng)主(zi),到底是整了她一世,还是宠了她一世?
  • 总有一种神圣让你向往

    总有一种神圣让你向往

    该书是一部弘扬时代精神,为英模立传的作品选集。本书收集了四个篇目:第一篇:纪实文学《这一路的风光》,全面记述了全国劳模、现任西安市劳模协会会长苌春福同志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先进事迹。第二篇:报告文学《夕阳依依向谁家》,记述了原西安市副市长靳毅仁同志离休后倾力扶助西电公司残疾人创业的感人事迹。第三篇:报告文学《咬定青山》,记述了全国劳模、灞桥区栗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容茂为改变山区贫穷面貌奋斗不息的先进事迹。第四篇:革命题材剧本《黄龙风云》,歌颂了陕甘红军战士黄罗武奉命独创黄龙山收编土匪的传奇故事。
  • 时间流逝了,她依然在这里

    时间流逝了,她依然在这里

    她才这个年纪,就担心养老的问题了。她忧患,是因为她自尊。记得多年前看过她的一篇随笔,写她散步的时候,看见一个体面的老人犹豫之后,终于向着路边食客的一桌剩菜走去。她说,我发誓,只要我活着,绝不让我和我的家人沦落到这等丧失尊严的地步。这种来自敏感的自尊和骨气,让我想起张爱玲,当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已经濒临乞怜的地步,胡兰成说,她终于不能落到雾数,想要自卫了。敏感自尊的人最怕的,就是这种“雾数”,因此她们会走向决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聆听天堂

    聆听天堂

    《聆听天堂》呈献给:所有在绝望中诞生,美丽的自由灵魂。——薛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