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4100000008

第8章 长安的波斯美女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这是李白的《少年行》。

五陵是长安之北的地名,那里有五座汉朝皇帝的陵墓。汉武帝为使自己的陵墓附近不至冷清,特意让天下富豪聚集此地。《史记》曾提到,有个名叫郭解的侠客,拥有的财产并不够格移居此地,但却以过人的权势得以名列其中。可见五陵这个地名自有魅力。家住五陵的年轻人,来到长安金市之东。金市是长安西部的市场,附近居住着众多胡人。

配以银鞍的白马,一定非常耀人眼目。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是驾驶新式跑车奔驰而来的感觉吧。五陵的富家子弟们不是驾着跑车,而是骑着银鞍白马踏尽落花,之后又将往哪里去呢?

他们旁若无人地高声笑着,走进了胡姬的酒肆。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群走在当时流行最前沿的富家子弟的生活画面。其中不可缺少的背景是五陵、金市之类的地名,以及银鞍白马,还有胡姬的酒肆。

胡姬指来自异国的女性,尤指波斯系的美女。她们个个能歌善舞,可能还要斟酒赔笑。波斯诗歌,例如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集》(四行诗集)中,常常出现“萨基”这个词,原意指斟酒。

但是在波斯诗歌中,“萨基”指男性,似应译作“酌童”。此外,也指给人们带来欢乐的人。

作家萨基与欧·亨利并称为短篇小说的两大高峰。据说在外国旅馆客房里,必备的书籍除《圣经》外,常常还有萨基的短篇集。他的作品属于“小小说”,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得阅读的快乐,并且翻到哪一页都可以随意开始阅读。带给人快乐的人——萨基,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笔名。

而长安酒肆里的“萨基”却是女性。当时酒肆的建造样式我们已不知其详,因为没有留下任何详细记录。

有一个表示在酒肆中招呼客人的词:

——当卢。

这里的“卢”字也可写作“垆”或“炉”等。

汉武帝时期,以擅长美文而闻名于世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记载于《汉书》

——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

司马相如变卖车马,购入一间酒馆,让妻子卓文君“当卢”打理。据后人注解,“卢”呈四面隆起的形状,那么卖酒人大概就站在中央凹陷的位置吧。由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酒吧里吧台的形状。

看来,两千年来酒馆的构造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胡姬酒肆的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凹陷的地方站着的是波斯美女。那里不仅有中国酒,也许还有西域产的葡萄酒。可以想象胡姬的纤纤素手拿起葡萄酒酒瓶的模样。

胡姬的工作不只是在酒肆中斟酒、唱歌。在来客不多的时候,还得走到门外去招揽客人。李白送别裴图南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在何处作别?最好是在长安的青绮门。胡姬伸出素手召唤,用金樽斟以美酒,让客人一醉方休。总之,送别的酒宴当以胡姬的酒肆为佳。李白似乎对胡姬酒肆情有独钟。他有一首诗题为《前有樽酒行》,最后一段是: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笑春风,舞罗衣。

君今不醉欲安归?

如前所述,“当垆”即立于柜台后招待客人喝酒之意,给客人斟酒应当也是工作之一。胡姬当垆,貌美如花,笑颜更让人如沐春风。

胡姬不但带着春风般的盈盈笑意为客人斟酒,兴之所至,还会从垆台后走到客人面前翩然起舞。

“罗”是一种薄纱。舞罗衣,即身穿飘逸的衣裙,翩翩舞蹈之意。面对胡姬的款待和舞蹈,为什么不趁此一醉而要走呢?也许是在酒肆喝到酣处之时,却有人大煞风景说“走吧”。作者因此反驳道,来到这么好的地方,你到底要往哪里走呢?

如诗中描述的那样,胡姬貌美如花。伊朗如今仍以美女众多著称,很多女性有着高加索人立体而又端正的面庞。然而在看惯了东方美女的人那里,胡姬的容貌特征似乎被加以放大,甚至引发厌恶之感。

唐代以国都长安居住的胡人最多,陪都洛阳也为数不少。另外,如前文所述,位于贸易要冲的广州、洪州(南昌)、扬州等地,也有胡人居住。

在风光明媚的桂林也有胡姬的身影。在唐人文集中,有一首《桂州筵上赠胡子女》诗。桂州正是现在的桂林。作者名叫陆严梦,关于他的来历不得而知。在陆严梦眼中,似乎只看到胡姬异于常人的容貌特征。诗中写道:

眼睛深似湘江水,鼻孔高比华岳山。

这并不是在赞美胡姬容貌美丽。从这七言律首诗的整体含义可看出,作者意在取笑酒席上的胡姬。诗中又用“蹙额”来描述胡姬的容貌,形容她鼻头上皱纹堆积的样子。看来这位胡姬已不年轻。

诗中用湘江和华岳山来比喻胡姬的深目高鼻,虽为取笑,但尚有亲切之意。

接下来的句子却过于刻薄,实在是难为了远道而来的胡姬。

舞态固难居掌上,歌声不应绕梁间。

轻舞的极致是在人的手掌之上舞蹈。当然这不过是一种比喻,我不认为这可以实际做到。

据说西汉成帝的宠妃赵飞燕身轻如燕,行走于地上时就好似脚不着地一般。她能歌善舞,尤其长于舞蹈,有“飞燕掌上舞”的美誉。

赵飞燕本名宜主,因其轻妙的舞蹈被赐予“飞燕”这个别名。她深得成帝宠爱,后被立为皇后。

你的舞姿远远没有赵飞燕那般轻盈——难居掌上,即以这段故事为典故。

——绕梁。

所谓绕梁三日,典出《列子》。古时韩国女子前往齐国,没有食物,便以歌声易得饭食。那歌声极其优美,女子走后三日,余音仍绕梁不绝。因这段故事,人们便用“绕梁”来形容美妙的声音。

你的歌声怎比得上那个韩国女子绕梁三日的美妙之声?

这还不够,还要把唐代之前五百年的古人孟阳也拉出来。孟阳是晋朝张载的别号。张载性格优雅,博学而擅文,唯独容貌丑陋。据说张载有一次走在路上,孩童向他投掷瓦片石块,只因其外貌丑陋,他怅然而归。

孟阳是丑男的代名词。用这个词来与胡姬相对应,只能说是欺人太甚。

要说为何提及陆严梦这个无名诗人的《桂州筵上赠胡子女》诗,只因李白诗中对胡姬的描述多有过誉之嫌。

貌美如花,笑春风,舞罗衣,这些句子让我们觉得胡姬似乎是备受欢迎的人。其实身在中国的胡姬们,并不见得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良好的待遇。

深目高鼻、蓝眼睛、栗色头发以及优美的身姿——胡姬们的确能招来好奇的眼光。然而世间还有一些极端保守的人与极端排外的人,胡姬的异域容貌一定也招来不少厌恶的眼光吧。

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胡姬,她们每个人可能都背负着不为人知的过去。

如前所述,一说到胡人,会令人联想到富豪这个词。但是,那些在酒馆中给客人斟酒,还要靠歌舞取悦客人的胡姬,不可能是富裕人家的女儿。

李白式的奔放使“胡姬”二字以华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我们这些热爱唐诗的读者,难免不被其光芒所眩惑。

每个胡姬都有各自不同的身世,或因来自异域而遭受歧视。出生于西域的李白对待胡姬十分友好,但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这样,例如前面提到的陆严梦的诗作。

另外,胡姬们跳的是什么舞蹈?与中国固有的舞蹈又有何不同?

关于中国古代的舞蹈,详情无从得知。可以肯定的是,舞蹈一定带有音乐伴奏,可惜当时的音乐至今无法准确复原。

所谓“礼乐”,古时总是把音乐与“礼”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见当时音乐也是以庄重的风格为主。

战国时代的魏文侯(前424-前387)是个崇尚古意的君主。他问孔子的弟子子夏:

——听古乐时,我只觉得昏昏欲睡,而听郑国和卫国的音乐时,却可以不知疲倦。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想,昏昏欲睡一定是因为音乐太沉闷。音乐动听悦耳,听者自然不知疲倦。

郑声、卫声属于儒家所说的“淫声”,被认为是靡靡之音。至于这靡靡之音具体怎样,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从魏文侯的这段故事了解到,那并不是会让人昏昏欲睡的音乐。

儒家把音乐规定为善导民心之用。他们主张音乐是用于教化的,对娱乐性质的音乐则不予认同。

过于强调庄重的氛围,音乐节奏因此变得极其舒缓,这也是令人昏昏欲睡的原因之一。反之如果节奏欢快,则不易让人乏味。相对于上层强加下来的拖沓的音乐,更为轻快的所谓“淫声”应该说发挥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

在中国的各个封建时代里,相对于正统音乐,一直存在与其对抗的“淫声”,这似乎可看做民间音乐对官方御用音乐的一种反抗。这种对立一定也涉及舞蹈领域。

1978年,湖北省发掘了一座战国时代古墓,名称为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在出土文物中,有相当于公元前433年的年代铭记,由此断定这座古墓的确切年代。出土的最珍贵文物是一组由六十四个铜钟组成的编钟。

我在武汉市湖北省博物馆见到了它。这组编钟由六十四个铜钟排列组成,最大的重两百公斤,最小的二十公斤。编钟是打击乐器,演奏起来恐怕只有一个乐师是不够的。

编钟奏出的是什么样的音乐呢?我出于对古代音乐的兴趣,询问博物馆的人员。他们告诉我,虽然现在不能实际演奏它,但是有测试演奏时的录音。于是请他们放给我听。录音的乐曲使用出土的编钟进行实际演奏,曲目是古代音乐研究者们苦心复原的古曲《楚商意》。

我听了这首乐曲。

曲调的确庄严凝重,但不似想象的那般单调,音声变化丰富,缓急组合有致,听得出编曲者下了颇大的功夫。我持续听了三十多分钟,并未有枯燥之感,或许是因为我对古代音乐有着强烈好奇心吧。在好奇心尚存的阶段可以听得津津有味,但如果连续听一两个小时的话,恐怕只会感觉无法忍受。

听着这古代之音,我的思绪不由地转向了胡姬们的舞蹈伴奏音乐。

她们随之舞蹈的,一定是与庄重的古代之音截然不同的音乐。能够随着古代之音起舞的,大概只有能剧吧[20]。即便是现代的日本舞蹈,恐怕也不适合。

听着大型编钟奏出的古代之音,脑海里联想到的却是胡姬,这也不足为怪。庄重与轻快,因为两者在人的大脑里是一对相互反应的组合。

胡姬的舞蹈在当时并非正统,而是纯民间的东西。即使在民间,应该也只是一种刺激人们好奇心的、旁门左道的艺能而已。人们在胡姬那里寻求的,是与她们特异的容貌相吻合的特异舞蹈。

虽然中国和波斯属于不同的文明区域,但在构成各自基轴的人类文明上却具有共通之处。相似之处也不少,然而来到中国的波斯女性——胡姬们,把相似之处掩盖起来,尽量地把相异之处刻意加以扩大,因为那是唐朝观众希望看到的。就像现代日本的外国艺人那样,不论原本是什么发色都要给自己染一头金发,应当也出于类似的理由。

从遗存下来的资料看,我们可知慢节奏音乐似乎是中国音乐的主流。音乐与舞蹈为一体,所以中国舞的节奏应该也不会太快。西汉赵皇后的“飞燕掌上舞”应该说是一个例外。

在长安的胡姬酒肆中,波斯女子若要把异于中国之处放大来体现的话,就会选择节奏欢快的舞蹈和音乐。因为那是前来观赏她们舞蹈的人所期望的。

——胡旋舞。

这种舞蹈颇受好评。从字面上看,就是胡人——波斯人的旋转之舞。

在中国的正史中,不时有西域诸国献上“胡旋女子”的记录。有时是康国,有时是米国,有时又是史国。总之这些进献都来自“昭武九姓”的国度,即以现在撒马尔罕为中心的绿洲国家。

贡品自然要选择当地特产的珍奇之物。当时还是人也可以被当作物品进贡的时代,因此在来自史国的贡品中,胡旋女子与豹、葡萄酒并列。

擅长胡旋舞蹈的波斯女子在当时是珍奇之物。被送进宫廷也仅仅体现了一种物以稀为贵的价值,应该不会成为宫廷艺术的主流。唐朝的宫廷艺术相当发达,唐玄宗甚至亲自作曲并训练艺人。众多艺人终日在梨园潜心学艺,占据宫廷艺术主流的自然也是他们。

只有当宫廷贵族腻味了日常的节目,想要换换口味的时候,也许会说:

——那么今天欣赏点不一样的吧……

这时候被叫出来的肯定是胡旋女子。

我想观赏舞蹈的宫廷贵族们,绝不会把胡旋女子的舞蹈技艺看做主流的艺术吧。对他们来说,那不过是一种杂耍而已。

因为胡旋女子曾出现在西域贡品的清单中,人们往往以为她们只在宫廷中活动。其实民间也有胡旋女子,就像有上贡给唐朝宫廷的葡萄酒,也有在长安的胡姬酒肆中出售的葡萄酒一样。

贡品属皇帝所有。心血来潮的时候,一句:

——这个就赐给你了。

葡萄酒就到了宠臣手中。胡旋女子大概也是这样被赐给了下属。从史书的记录来看,贡品中时常包括胡旋女子,所以说不定宫廷中不时也会多出几个胡旋女子。拥有的人数多了,愿意送走一个两个也是可以理解的。

白居易有一首题为《胡旋女》的新乐府非常有名。

胡旋女,

胡旋女,

心应弦,

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摇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

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

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

天子为之微启齿。

以上是诗的前半部分,描述的是胡旋女的舞姿。旋转起来可达千次万次也不停止,速度更是世间无可比拟,连疾速的车轮和旋风都比不上她。

诗的后半部分话锋一转,劝说胡旋女子不必从西域远道而来,因为在中国已有擅跳胡旋的舞者。其中有两位高人恐怕胡旋女也有所不及,他们是杨贵妃和安禄山。

安禄山虽然是体态肥胖之人,但据说他的确擅跳胡旋舞。不过杨贵妃则不可能会跳,她出生在中原,只能跳节奏舒缓的舞蹈。安禄山本是胡人,胡旋舞是他故乡的舞蹈。白居易列举二人为胡旋舞能手,应是一种象征手法,暗喻二人回旋变幻,欺瞒君主以获得权势的做法。安禄山后来终于谋反朝廷,杨贵妃随同唐玄宗逃出长安。在马嵬坡,护卫要挟道:

——如今这般下场,都是因为杨贵妃祸害皇上,若不杀她,我们就不往前行一步。

如果卫队不走,后面安禄山的追兵就要赶上来。若不听从,眼看着大唐帝国的历史就要画上句号。唐玄宗无奈,只好命宦官高力士将杨贵妃缢死。

白居易的这首《胡旋女》在叙述了杨贵妃被杀的一幕之后,以这样的诗句结尾——

从兹地轴天维转,

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

莫空舞,

数唱此歌悟明主。

距杨贵妃的悲剧已经逝去五十年光阴。然而在这五十年里,胡旋舞却没能被禁止。胡旋女子啊,希望你们不要只是徒然歌舞。起舞的时候,一定要歌唱我作的这首诗,让英明的君主能够领悟正确的治国之道。

大概是因为旋转不止的胡旋舞看得人眼花缭乱吧。白居易借此来讽喻曾为明君的唐玄宗皇帝,被杨、安二人的胡旋舞转昏了头脑,以致迷失了治国的方向。

新乐府所录作品大多各自包含与政治相关的主题。关于这首《胡旋女》,作者也明言其寓意在于:

——戒近习也。

即劝诫时人的恶习,为的是劝诫当今皇上万万不可重用混淆视听的奸佞之臣。

胡旋女是无辜的。她们出身贫寒,自幼接受特殊的歌舞训练,想必她们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值得同情的遭遇。她们给皇上带去的是赏心悦目的享受,但从未欺瞒皇上的心。

白居易以诗人的手法,把眩目置换为失心,把欺瞒皇上的奸臣比喻为胡旋舞者。胡旋女子被牵连其中,一定深感冤枉吧。

除了白居易,还有一位诗人元稹也创作过以胡旋女为题材的作品。

……

回风乱舞当空霰。

万过其谁辨终始,

四座安能分背面。

意思是说,胡旋舞动作连绵,让人看不出何处是开始,何处是结束。旋转速度快得连舞者的脸和背面都无法区别。

关于胡旋舞,石田干之助写过一篇题为《胡旋舞小考》的论文。石田在别处曾写道:

——胡旋舞有时也在皮毬上表演。

唐代有一位名叫段安节的学者精通音律,著有一部《乐府杂录》。其中有如下记述;

——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毬子之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毬子上。

石田的观点大概由此而来。

依照这样的观点,胡旋舞就成了一种踩球杂技。不过,依我的推理,这里的“毬”字很可能是“毯”字之误,不是在小圆毬上而是在小圆毯上舞蹈。

在敦煌的唐代西方净土变图中,描绘有大量的歌舞场面。从画中女子彩带翻飞的舞姿来看,应该是快节奏的舞蹈。在她们的脚下,画有圆形的地毯。在建于唐初的第220号石窟壁画上,描绘得尤为清晰。

我认为不可能是在皮球上起舞,因为不论旋转多么迅速,要想双脚不踏出圆形的小地毯,需要相当高超的舞蹈技巧。

敦煌相当于西域的入口处,那里也应该有过胡旋女。

跳舞时双脚不踏出指定范围是衡量胡旋舞技艺精湛的标准,由此可知胡旋舞并不需要十分宽敞的场地。在长安城内窄小的胡姬酒肆中,一定也可以表演胡旋舞吧。

胡旋舞要求以飞快的速度将身体不断地左旋右转,对舞者而言应当是一项极其激烈的运动。一旦过了年轻力壮的年纪,大概就无法再跳胡旋舞了。那些以胡旋舞技艺谋生的年轻女性,到了某个年纪不能再继续跳舞时,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和前程呢?

这个问题让我无法释怀。

当垆卖酒的话,稍微上了点年纪应该也无关紧要。

不论地毯上,还是柜台后面,都是狭窄的空间。年轻时,不得不无休无止地跳舞。年老后,只能做想动却动不了的工作。

胡姬的酒肆会是什么样的呢?多么希望能去拜访一次。岑参有诗云:

——胡姬酒垆日未午。

酒肆开店的时间一定很早。

岑参诗中的胡姬给人以明朗娇艳的印象。如果把胡姬比作一个季节的话,非春天莫属。李白诗中容貌如花的胡姬不也是“当垆笑春风”吗?

上述“胡姬酒垆日未午”之后的诗句是:

——灞头落花没马蹄。

显然也是春季。盛唐时期的贺朝也有诗句如:

——胡姬春酒店。

中唐杨巨源的《胡姬词》中有:

——春风好留客。

也是吟咏春天的句子。同样是中唐时期的章孝标的《少年行》中有:

——落日胡姬楼上饮。

在此句之前是:

——手抬白马嘶春雪。

描绘的是早春的景象。

关于胡姬和春天的关系,仍然少不了李白的诗——

银鞍白鼻(嘴部呈黑色的马),

绿地障泥锦。

细雨春风花落时,

挥鞭直就胡姬饮。

胡姬酒肆是最适合于踏尽落花、欢笑而入的地方。

胡姬与春天的联系并非始于唐代。魏乐府中的《羽林郎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据说这首《羽林郎》的作者是辛延年。诗中讲述了一个名叫冯子都的羽林郎想要调戏酒家的胡姬,却反被训斥的故事。

年仅十五岁的胡姬竟敢与近卫将校作对,并且口出名言: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面对言语轻佻的羽林郎,胡姬笑道,男人喜欢新交的女人,女人珍重先前的夫君。所以你也不过是一时轻浮而已。

诗中这位敢作敢为的胡姬也是在春日里当垆而坐的酒家女。

胡姬做的是酒水待客的生意,通常想必不露真情。当垆而坐接待客人的时候,总是和煦如春的态度。但是背地里,一定满怀着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悲哀。为了生存,必须把心中的悲哀隐藏起来。

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李贺(790-816)的这首《龙夜吟》描绘的才是胡姬的真实形象吧。

吹横笛的不一定是女子,也可以是卷发的波斯青年,或是一位老人。静夜的笛声勾起了胡姬的望乡之情。从诗中的氛围来看,季节应当是秋天,而不是春天。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这是岑参送别颜真卿的诗句。西域的音乐并非全都轻曼而欢快。

同类推荐
  • 北宋往事

    北宋往事

    北宋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其成就与失误、荣耀与屈辱,对今天的我们也有不少启发。这部《北宋往事》,取材于明代史学家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精择其中重要篇章,以北宋内政外交为主线,对北宋史事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将北宋的建立与巩固,与辽、夏的关系,寻求变革的历程,以及最终的腐朽、衰亡,全面展现出来。虽说“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可发悠悠之叹,亦可明理益智。我们衷心希望这部书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北宋这个重要时代的认识。、百姓,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和痛苦,关注这些普通人的命。
  • 明后清

    明后清

    这一年,大明败迹更显。这一年,他重生于世,清初,是个什么样的日子。
  • 大宋有匪

    大宋有匪

    唐乾宁三年,晋王车裂李存孝于邢州,天降灾殃!浩劫过后,人类缓慢的进入了新的进化,时人称之为——天地玄变!宋政和三年,一道灵魂落入汴京王庆体内,自此拉开了‘匪乱天下’的帷幕。梁山好汉,说岳群雄,逆天改命。宋金双峙,大辽西夏,谁主沉浮?血漫大地,白骨成山,谁管生前身后名?唯战而已。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 李治的科技工厂

    李治的科技工厂

    李治不是皇帝,武媚娘也不是皇后,更不会成为女帝,长孙没有去世,李承乾还是那个聪明伶俐,没有腿疾的太子,大唐变成了不一样的大唐,李治驾到,盛世来临,万邦臣服。
热门推荐
  •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符元战尊

    符元战尊

    符咒之术震裂天地,符战体镇压万古苍穹,熔炼己身,凌登绝顶尊位,俯视天下。
  • 仙武大融合

    仙武大融合

    这里,太阳黯灭,灵气复苏。这里,动物异变,魔物时现。这里,恐怖降临,灾难不断。仙武大陆崩溃前夕跟地球融合,成群结队的怪物冲击人类世界,洪琨一脸懵逼,这里......这里真的是一千年以后吗?一千年以后,带着神灵之晶的洪琨横空出世,于乱世之中重开天地。
  • 许你放肆

    许你放肆

    她第一次谈生意,好事被他破坏打断,她泼他一脸酒水,却惹来他最冷酷的报复。“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直到,本少爷有兴趣愿意接受你的恳求为止。”再次见面,她屈服,他甩她冷眼外加贱踩她的尊严,“你除了一张脸之外,还有什么值钱的吗?”“如果你对我没有兴趣,现在我应该站在房外才对,不是么?”
  • 狂妃妖娆:王爷滚远点

    狂妃妖娆:王爷滚远点

    大夏国第一赌坊老板,传说,她擅长飞针……“娘子!求针下留情!”被五花大绑的某王爷,看着亲亲娘子,只觉得冷汗直冒……“不想被废,没事滚远点!”“娘子,我滚远了……”“再滚回来!!”
  • 永世帝唐

    永世帝唐

    唐朝,一个胡风犹存的时代。唐朝,一个玄学、佛学、儒学并行的时代。唐朝,一个华夏文明重新崛起的时代。唐朝,一个令后人又爱又恨的时代。.......唐朝多了一个现代的灵魂,开始进入帝国的时代。
  • 我有小说技能库

    我有小说技能库

    这是一个全是岛屿的大航海世界,人类在海上组建各种联邦和工会与异世界的怪物战斗,作为一名贵族单身汉的索克斯发现自己的金手指竟是起点小说报刊...索克斯:黄金梅丽号船长、海域六皇之一、最终的绅士死神、七大域的守墓人...这些荣誉都不算什么,好好看小说,你也可以的ps1:本文有些海贼元素,但不是同人文ps2:本作者精神分裂,吐槽无下限,打斗过于暴力美学,煽情不论泪点,参考火影、巨人,玻璃心慎入
  • Tropic of Capricorn

    Tropic of Capricorn

    Banned in America for almost thirty years because of its explicit sexual content, this companion volume to Miller's Tropic of Cancer chronicles his life in 1920s New York City. Famous for its frank portrayal of life in Brooklyn's ethnic neighborhoods and Miller's outrageous sexual exploits, The Tropic of Capricorn is now considered a cornerstone of modern literature.
  • 手有余香千千结

    手有余香千千结

    余香,是一名刚入职的事业干部。入职不久,她被派到了省定贫困村鲜家嘴村当上了第一书记。命运打了一个圈,从乡村里来,又回到乡村里去。无法逃脱的乡村,犹如心中那片无法割舍的乡愁。爱恨交割,心有千千结。
  • 漫漫仙灵路

    漫漫仙灵路

    漆黑的房间,望着笼中的身影,林雪生仔细一看,才发现那居然是一个女子。只见那女子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因为看不清她的脸,所以一时间,也不清楚对方此时的心情。林雪生试着开口。“能听到我说的话吗?”话音落下,只见笼中女子却毫无反应。林雪生苦笑,也懒得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