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1800000005

第5章

第二天早上,蕾切尔上学后,我查了一下电邮,布伦达已经回复——她要么是地球上最有效率之人,要么就和我一样有失眠症。她查对了手头的资料,并没有任何有关本·辛克莱的信息。

我喝着咖啡,查了一下日程。还要给中西部互惠保险公司写一个脚本;这家公司是我最主要的客户和经济来源,不过截止日期要到下周。我拿起那封信,打电话给露丝·弗莱希曼。

“你好?”声音听起来微颤而尖利;我想象着一个染发、浓妆并且珠光宝气的女人。

“弗莱希曼太太,我是艾利·福尔曼。昨天收到您的来信了。”

“啊,对。谢谢你打来。这整件事儿都糟透了。我接收房客已经二十多年,当然是从莫里死了之后,但我从没给哪一位办过丧事。这段时间真是糟透了。”

外加假指甲,亮橙色指甲油。

“我能理解。不过,恐怕我并不认识辛克莱先生;说实话,我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个人。”

“天,我还指望你会认识他呢。”

“为什么呢?”

“嗯,因为,嗯,当然,我们看过你的节目。”

“我的节目?《欢庆芝加哥》?”

“对。”

我等着她说自己有多喜欢这档节目。

“我付不起那些特别好的电视台,HOB[1],Showtime[2]之类,莫里留给我的财产刚能勉强过下去,所以我凑合着只看基本频道。”声音里有种恼人的鼻音。“很好看,”她补充道。“你的节目。”

“谢谢。”无论她说的是什么。“辛克莱先生提过没有,他是怎么知道我的?”

“嗯,是这样,要知道,辛克莱先生不怎么出门,当然,除了去图书馆。他年纪挺大的,九十多岁了,而且又一向独来独往。不是说他这人不好。他一向按时付租金,而且也从不找麻烦,甚至那次风暴特别严重,断电两天,他都没说什么。当然,他自己没有电视,所以有时候我会请他下楼,一起看个节目。不过他倒是挺喜欢带布鲁诺散步的。”

“布鲁诺?”

“我的狗儿。看门狗。我肯定需要一点保护。从……几年之前那件事儿开始。”罗杰斯公园就是丹·桑顿闹事儿的地方。“所以,你看,福尔曼小姐……呃……是福尔曼小姐,对吧?”不知怎么,她的声音听着过于热切。难道她有个单身的儿子或者侄儿?

“是福尔曼夫人;我有个十二岁的女儿。”

“哦,”她失望地说。肯定是有个男亲戚。“嗯,就这样吧。我说到哪了?”

“你和辛克莱先生一起看《欢庆芝加哥》。”

“对。那天早上我做了咖啡蛋糕,那会儿正切着。我能看出来,辛克莱先生很喜欢。我是说,这个节目。尤其是有关朗代尔的那段。”朗代尔是我们的一个主题街区,在芝加哥西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是芝加哥的犹太人聚居区。“最后,你知道,就是他们会说谁做的节目,谁参演了……”

“演职员表?”

“对,演职员表。嗯,他一看到你的名字,表情就变了。”

“表情?”

“对。那种表情——好像他认得你,但又觉得很惊讶。他大声叫出了你的名字。”

“艾利·福尔曼?”

“没错。他就是这么说的,还有点疑惑的语气。”

“接着说。”

“就这些了。”

“他只说了这个?只有我的名字?”

“接着他就上楼了。”

“他从没说过别的?我是说,在那之后?”

“我也这么问过自己,在……那以后。但没有,他确实没说过。其实,我都已经忘了这事儿了,直到后来我发现你的名字和照片。”

“照片?”

短暂的停顿。

“是老式的快照。你知道,一张黑白照片,带齿状边儿的那种,这是肯定的。”

“肯……什么照片?”

“嗯,亲爱的,我就想问你这件事。”

露丝·弗莱希曼所在的罗杰斯公园片区,五十年来一直都没什么变化——低矮的平房,狭窄的街道,两边挤满公寓楼,这一切纵横交错,织成了一张细密的网。滨湖一带,重新启动的区域绅士化[3]进展迅速,大量高档住宅不断涌现,而且湖景宜人、绿叶如盖——尽管如此,依然掩饰不住那种无人问津的荒凉气氛。

我停了车,走到4109号。砖砌的房子,很窄,有一座门廊。门廊底下安着格子型挡板,前面掩着几丛稀疏的连翘。几朵水仙花迎着春寒绽放,星星点点散落在屋前。我走上三阶已经松动的木质台阶,按了门铃。正对着门廊有一扇大窗,掩着白色的帘子,我正顺着窗缝往里看,门开了。

露丝·弗莱希曼脸上涂着厚厚的粉,胳膊上套着一堆手环,只是没有染发;看上去七十岁开外,头上戴着一顶蓬松的假发,颇有几分像年轻时代的杰奎琳·肯尼迪[4];要么曾身患癌症,要么就是必须要戴圆顶小帽的正统派犹太教徒,——后者可能性更大些。罗杰斯公园的这个街区已经取代朗代尔,成了芝加哥的犹太人生活中心,再说她看着很精神,实在不像经历过化疗的人。

她带我走过杂乱的客厅,沙发上有一团毛茸茸黑白相间的东西,它抬起头嗅嗅,跳下沙发,好像认定我是一个新鲜味道,需要进一步探索。

“这就是布鲁诺吧,”我说,它跑过来,使劲儿摇着尾巴,都快要飞起来了。“你的看门狗。”

弗莱希曼太太肩膀动了一下,扬起眉毛,表示认同。我弯下身子拍拍它。这是一条有比格猎犬血统的杂种狗,它把头探到我手下,让我拍,我抚弄了一下它的耳朵。一停下,它就跳起来抓我的裤子,好像在说“我让你停才能停。”

“来吧,上楼。看看他的房间。”声音刺耳,比起指甲抓黑板还要难听。

我们上了楼,布鲁诺在后面跟着。

“辛克莱先生什么时候去世的?”

“4月12号。”

“怎么死的?”我问。

她的声音沉下来。“警方认为他把普萘洛尔和拉诺辛[5]搞混了。那天我带布鲁诺去散步,回来以后布鲁诺就跑上楼大声叫,就这样发现他死了。真可怜。虽说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一个人就这样突然去世,还是挺难受的。”

她打开一扇正面朝向的门,屋里满是尘土和酸腐的气息。一张双人床,床垫已被撤下,立在墙边;另一面墙边靠着一个五屉木柜,窗户底下放着一张小桌;还有一个衣橱,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个衣架;地上堆着几个纸箱子。

弗莱希曼太太走过去,打开窗,一阵冰冷的空气涌进来。“所有东西在那里面了。”她指着纸箱子。“前两个是他的衣服,我打算捐了;那个箱子里是他的个人物品。”她转过身,看到我在门口踌躇。“进来吧,亲爱的,这东西又不咬人。”

我不太情愿地走进屋里,帮她把其中两个箱子搬到一边,她示意我坐在地上。我盘腿坐下,打开第三个纸箱,最上面是一个塑料袋,用扎口线系住的,里面是剃须刀,一袋刀片,剃须膏,还有两个棕色的塑料药瓶。我看了一下标签,是拉诺辛和普萘洛尔。

“这些就是他的药——?”

“不是,那些运走他的人把药也拿走了。这些应该是他以前剩下的。”

我隔着塑料袋研究这些药瓶。“你是说,他是因为把吃的药搞混了?”

弗莱希曼太太点点头。“本来他应该一天吃四次普萘洛尔,一次拉诺辛,但这些药看着太像了,很容易搞混。我有时候还这样呢。我就在厨房里贴了张表提醒自己——当然啦,吃过药就得马上去填表才行。”

我曾经目睹父亲的生命随年龄而衰退;但我和大部分婴儿潮[6]期间出生的人一样,从未放弃自己的青春,对于老年生活的诸多不便,几乎没什么意识。优雅地老去是一门艺术,一门我还必须掌握的艺术。

塑料袋下面放着一摞书,有一本《西都尔》,是正统犹太教的祈祷书,其他的好像是从公共图书馆借来的。我拿起几本一看:《二战秘闻》,《**医生》,《影之战士:美国战略情报局[7]》,还有几本勒卡雷[8]的小说。

“他差不多天天都坐公交去图书馆,”她说。“附近新开了一个。”

我把一本书翻到最后一看,已经超过归还日期几个月了。我递了一本给弗莱希曼太太。“这些书该还了。”

“天哪,”她叹了一声。“他们可别罚我款啊。”靠近箱底还有一个米黄色的金属盒子,长宽大约十二英寸,三英寸高,看着挺适合用来放钓具的。我把它拿了出来。

“我打不开这盒子,”弗莱希曼太太说。“要不你来试试?”我把盒子拿在手里。“噢,试一下吧,亲爱的,”她唆使道。“你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我咬着唇。他人已经死了,我觉得自己好像食尸的秃鹫一样。她夺过盒子,来回扯着锁扣。

盒子纹丝不动。

“对了,我房里好像有东西能用上。”她放下盒子走出去。我听到走廊对面的门打开又关上。一分钟后她回来。“拿去。”她递给我一个金属指甲锉。“看看这个管用吗?”

“弗莱希曼太太,这不太好吧。我又不认识辛克莱先生,这样好像……”

“没事儿的。”她摆了摆手,镯子叮当作响。“辛克莱先生已经不会在意了。而且说不定里面有什么能说明他的身份,是哪里人,那么……”她耸耸肩,好像不必再多说。

我勉强接过指甲锉,试着用它把锁撬开,但没用。然后我又把锉子的尖头插进去,来回扭了几下,想把锁扣弄掉,也没用。想着利用一下重力,我把盒子倒过来,重复撬锁的动作,但还是一样。

弗莱希曼太太不耐烦地看着。最后,她抢过盒子,扔回纸箱。“我看算了。”

箱子最底下躺着一个系绳的布袋。我松开绳子,从里面掏出一个锃亮的银色打火机,正面的图案是一个歪戴帽子的男人,靠着路灯柱站着,反面蓝色的机身上刻着三个首字母:SKL。我打开上盖,摁了一下打火轮,火苗随即绽放。

“看。”我向弗莱希曼太太举着打火机。

“亲爱的,我没戴眼镜。”

“打火机。而且还能用。”我扣上盖子,仔细看那些字母。“上面有首字母‘SKL’。”我皱眉。“不应该是‘BS’吗?[9]”

“是啊。”她也蹙起眉头。“不过,本·辛克莱是有秘密的人。”

“秘密?”

“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不会多过问。只是和人共处的话,这样就可以了。辛克莱先生对自己的事从不多说。坦白讲,我觉得他可能有过,呃……不太光彩的过去。要不是我需要用钱的话,嗯,谁知道呢?不过我也说过,他是个挺好的房客。”

我摸着打火机。可能这是他朋友或亲人的,后来就由他保管了,什么原因呢?这其中肯定有故事,每个人都有。我也是因此才成为影视制作人,帮助人们讲出他们的故事。

“这倒提醒我了。”露丝走到桌前,打开抽屉。“请看看这个吧。”

她递给我一张旧照片,我父母相册里就是这种。这张可能是用广角镜头拍的,说不定是一台布朗尼相机[10]拍的;照片里是一对夫妻,站在某座桥端的卵石道上,桥两侧围着矮石墙,有许多雕像;一座欧洲常见的瓦顶建筑俯瞰着大桥。桥的另一端房屋更多,照片的背景中,有一座高耸于山丘上的城堡,哥特风格的塔楼和尖顶优美壮观。桥下,一条小河流过。

照片里的男人很年轻,精瘦结实,双眼漆黑,眼神犀利,手拿一顶薄边呢帽。女人穿着笔挺的垫肩套装,浓密的深色头发盘在脑后,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虽然姿势有点僵硬,但二人还是对着镜头微笑。

“这是本·辛克莱吗?”

“我觉得是,”露丝说,碰了一下自己的眉毛。“你看那双眼睛。”

虽然心里明白是徒劳,但我还是把照片翻过来,希望能有个名字或者日期。“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照的?”

“看他们的衣服,应该是二战期间,或者那以后没多久。”

露丝摆弄着手镯,不断交换它们的位置。“当初他搬进来的时候,我问过他有没有家人,他说没有,我就没多问。”

我把照片递回去。“弗莱希曼太太,昨晚我查了一下,找到一些名叫本·辛克莱的美国人,名单在我包里,我拿给你吧。”

“这有什么用?”

“嗯,你可以打电话给他们。这谁也说不好,可能其中就有人认识他。”她眼里泛起一阵奇怪的目光。想着她可能是担心长途话费,我接着说,“名单里还不到二十个人。”

她耸耸肩,盯着地板。我站起来,拍掉手上的灰。窗外天色阴暗,我映在窗上的形象格外明晰:黑发白肤,相互衬托,一如照片里的女人。

“等一下,”我缓慢地说道。“你——你觉得这照片跟我有关?”她脸一红。“天哪!你觉得我就是照片里的婴儿!”

“我——不能肯定。我们看你的节目,他好像认出你的名字;之后,他去世了,我又发现你的名字和这张照片……”

“然后你就想我可能是他女儿,”我指了一下照片。“一个遗失了很久了女儿,可能就来自欧洲。”可恶。我看起来真有那么老?“对不起,弗莱希曼太太。我生在芝加哥,那时二战都结束很久了,而且我父亲还健在;我从来都不认识本·辛克莱。”

她皱起了眉头。“我知道这不太可能。”她叹了口气,轻揉自己的假发,好像是要放松神经一样。“不过,还是非常感谢你一路赶来。很抱歉耽误你的时间了。”她盯着纸箱,眼睛亮了一下。“对了,我还真的有件事。你能不能帮我个小忙?”

“什么忙?”

“我想把他的衣服捐给‘哦哈达斯’[11],但我没有车,他们又不会来拿。能不能请你把他的东西送过去?离这不远的。”

那是芝加哥的一个犹太慈善组织。初次见面就要求帮忙跑腿——想到这一点,本来应该拒绝的,我已经做得够多了。我看着她,她又在摆弄手镯,看起来一副老迈可怜的样子。我扫了一眼手表,还不到3点。蕾切尔在踢足球,5点过后才会回家。我叹了口气。“好吧。”

“啊,那太好了。书也一起送走吧?”

我努努嘴。她扬起一个满意的笑容。我们一起用胶带封纸箱的时候,露丝的眼神落到那个打火机上。她拿出打火机。“哦哈达斯肯定不需要这个。你抽烟吗?”

“不抽。”

“那你男朋友呢?或者你爸爸?”

“嗯,其实,我父亲要抽烟。”

“何不把这个送给他?”

“啊,这不好吧。我不想让他多抽。”

她把打火机塞到我手里。“拿着吧,他能管好自己。”我看着打火机,它挺特别的。我顺手放在包里。“那就谢了。”

我搬着纸箱子出来的时候,注意到两个男人,他们把车停在我的车附近。开车的那个人长发,梳在脑后扎成马尾,正在摆弄收音机,另一个佝偻着坐在那,低着头,好像在地上找东西。真糟,我正需要帮忙。不过看他们如此专心于各自的事,装作对我的吃力毫不注意,估计就是喜欢看着女人辛苦,那种“小姐,要帮忙,先开口”的类型。我把箱子放进了后备厢,刚关上箱门,就听见弗莱希曼太太在屋里叫:“亲爱的,搬完了就进屋来吃点东西。我这有咖啡和丹麦饼。”

我回到她屋里。其实只要习惯了,她这人也不坏。不管怎么说,有多少人能在罗杰斯公园,享受杰奎琳·肯尼迪送上的丹麦饼呢?

注释:

[1]HOB:Home Box Office,是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

[2]Showtime:Showtime Networks,是美国一家付费有线电视网。

[3]区域绅士化:又译作“区域贵族化”,指在破败地区修建高档住宅吸引富人迁入而改变环境的过程。

[4]杰奎琳·肯尼迪(1929—1994),其夫为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1917—1963,1961年1月就任总统,1963年11月遇刺身亡)。

[5]普萘洛尔和拉诺辛:这是两种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名称。

[6]婴儿潮:指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初至1964年底美国的新生儿高峰期。

[7]美国战略情报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成立于1942年6月13日,美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的前身。

[8]勒卡雷:戴维·康威尔,全名大卫·约翰·摩尔·康威尔(David John Moore Conwell),常用笔名约翰·勒卡雷(英语:John le Carré)。英国著名谍报小说作家。

[9]BS:本·辛克莱的英文为Ben Sinclair,英文缩写首字母应为BS。

[10]布朗尼相机:柯达公司于1900年推出的廉价相机,使得摄影在普通人间流行起来。

[11]哦哈达斯(Or Hadash):希伯来语,意为“和平与民主阵线”。

同类推荐
  • 苦秋

    苦秋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倚天屠龙记(第一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一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听凶

    听凶

    林城发生连环恶性凶杀案,死者都是和五年前林城刑警学院被杀两名学生有关系。并且现场都留下了杀人录音过程。林城刑侦队队长罗文正找到了五年前通过现场声音帮助他们破案的林城刑警学院学生陆风,由此揭开了五年前的凶杀案的另一个真相。随着案件的进行,陆风的身世以及和背后犯罪组织的阴谋一一被揭开。面对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遭遇谋杀,陆风的心智慢慢成熟,最后成为一名优秀警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天赋能力,帮助林城刑侦队以及省厅叶厅长破获各种疑难案件……
  • 革命之路(莱昂纳多、温斯莱特主演)

    革命之路(莱昂纳多、温斯莱特主演)

    同名电影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主演,这是两人继《泰坦尼克号》十年后的再次合作。小说主人公弗兰克和爱波·惠勒住在康涅狄格州的郊外,他们所住的那条路叫“革命之路”。那还是1955年。弗兰克(又意“坦白”)一点都不直率,活泼动人的爱波(又意“四月”)也很快就会在秋日凋零。革命之路上的日子是富有戏剧性的。小说以表演开篇,亦以表演收尾,其间则是一场接一场的演出。弗兰克和爱波直视对生活的不满与恐惧,设法在怀孕与雄心间取得平衡,梦想着逃脱一成不变的岁月。可是正如耶茨自己所述:“我笔下的人物都在自己已知与未知的局限内,风风火火地想要做到最好,做那些忍不住要做的事,可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失败,因为他们忍不住要做回自己原本的样子。”
  • 死亡三叹

    死亡三叹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热门推荐
  • 美国的故事4:制宪之路

    美国的故事4:制宪之路

    毕蓝老师留美二十余年,从看到美国到看透美国,以细腻、真诚、幽默的文笔,自2010年起开始在博客上写美国,从“五月花号”开始写起,时至今日,依然持续更新中。网友评价她的美国史“简明而不简单,严谨而不严肃”。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来听毕蓝老师给你讲讲美国的故事……从1783年到1789年,从一位英雄到一个国家,刚刚独立的美国,如何在动荡和争议中摸索着建立一个国家……
  • 寻仙之旅

    寻仙之旅

    江湖与修真界并存,真气与灵力共生,以武修真,武破虚空,成就武仙。以灵入道,羽化飞升,成就真仙。奈何,世间天赋卓越之人很多,终其一生,也难窥得仙秘,这个世间真的有仙吗?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圣灵演义前传

    圣灵演义前传

    这本书借着玄幻的旗号,虽然命名为《圣灵七杰传》,但是内容却平淡无奇!所以我知道很少有人会看。但是能真正看懂我书里的意思的人……很少!正所谓知音难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级萃取系统

    超级萃取系统

    您捡到一块源能石,精粹点+100您捡到了一把武器,精粹点+200您捡到了一个女人,精粹点+???……于是,您为了变强,开始全世界捡东西,终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高冷总裁低调爱

    高冷总裁低调爱

    十二年前他失去一切,无奈远走他乡。十二年后,他化身商界大佬归来。谁知深爱的那个女人却将她忘得一干二净。对外他残酷冷血,在她面前却像个孩子。他将她变相囚禁在别墅里,天天求亲亲求抱抱。她多次想逃,却被抓了回来。他说,“你说过要给我生个孩子,说过的话就得算数!”
  • 8种成功心态

    8种成功心态

    本书综合了人生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归纳出成功必备的八种心态:自信心、归零心、进取心、施予心、平常心、包容心、诚信心和持久心,并引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综述了这八种心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暴远征之旅

    风暴远征之旅

    山岛竦峙的远海岛屿群;黄沙遍地的西北大荒漠;凛冽严寒的北方大草原;战乱肆虐的各大王国领......羸弱的少年,从小岛启航,走向辽阔的大世界。跟随着少年的脚步,见证他漫长的旅途。那即是,一条远征之路。逆天的身世?无敌的金手指?绝世无双的功法秘籍?不,他只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和波澜壮阔的---封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