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2100000011

第11章 作弊高手烧包

0.

那时候不断有人跟我说,烧包是同性恋,让我小心点。

烧包去年来北京开会,开到第三天,说实在太无聊了,让我请一天假去陪他开会。

去了后,我们就在某知名酒店最大的会议室的第三排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来讲课的人全部是一些知名外企的首席执行官,讲的是什么人力资源乱七八糟的。

烧包最近要离婚了。

烧包这小子那时候动不动就半夜一两点来找我,我们出去吃麻辣烫。全县城的麻辣烫摊子都混熟了,有的半夜看到这小子来了就马上收摊。

烧包吃起来能吃到天亮。

女人喜欢吃的玩意,烧包都喜欢。

后来才知道烧包是典型的夜食症,白天不吃,晚上出来造。

然后跑到他喜欢的那个女孩子家开的面鱼店里天天吃面鱼,吃得人都吐了,最终还是没见过一次那个女孩来店里。

倒是和那个女孩她妈妈关系杠杠的。

动不动给我们多加点韭菜。

烧包喜欢的那个女孩子还有个很邪乎的名字叫:杜绿绿。

到现在看见韭菜,我就想起杜绿绿。

烧包原名邵宝。

“烧包”的意思是“有点钱总想花出去”。

烧包的打扮总是油头粉面,然后常穿着各种带润滑油和摩配零件logo的衣服。

1.

初二的时候,我们县的考试试题全县统一。

那时候我们那里还没电话和手机这种东西呢。

然后每个乡是独立考试,为了拿到一个好分数,我们集思广益,和其他乡的同学联合,互换答案。

像我这种人脉资源匮乏的人,只能跑腿,跑腿的人还有我们老大的弟弟。

我们老大很牛,从小学起我们就跟他混。

外校学生来霸占我们学校篮球场,我们只能傻瞪眼,只有老大敢上去和他们抢篮球。

外校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他的名字叫爷爷。

虽然老大被揍得很惨,但我们还是很敬佩老大,老大还会降龙十八掌,这是他说的,没见识过,我们一直把这当作老大的必杀技,每次去找别人麻烦,我们心里都想着,最后不行了,我们老大会用降龙十八掌的。

老大的弟弟和我一样是个废物,于是我们老大联系好了临近一个乡镇的一名同年级学生,我和老大弟弟中午骑自行车去交换答案。

他们乡早上考语文,我们早上考历史。初二一共九门课,每天考两场。

每个乡的考试安排不同,也就是说,只有第一场我们得不到答案,其余八场考试,我们都能得到答案。

中午回家,我烧了四个荷包蛋,撒了一把盐,吃完就去老大家接上老大弟弟,出发了。

早上考完第一场后,需要下一场答案的人回来给我们俩开动员会,并来慰问我们俩,会交一些东西给我们老大。还嘱咐我们一定要在下午考试前,拿到下一场的答案。

并返回来参加考试。

A乡和B乡之间十五里路,我们骑飞鸽牌自行车。

2.

按照老大指定的B乡街道“小马百货铺”前,我们第一次见到了烧包。

真好认,就像老大说的,烧包的鼻子不是一般的歪。我不由发出一声赞叹,哎哟我去,亲人哪。

见面第一件事情,把我们的考试表和他们的考试表交换了一下,天意,竟然没有一场考试是对撞的。

换完答案,各自撤退。

回去的路上,悲催的事情是老大弟弟的自行车链子断了,我们只能找路边的人家寄存,然后赶回去考试。

老大拿到答案,抄了60分、70分、80分的答案分别一份,他把答案中故意弄错了一部分,不然全年级都一个样子,老师会怀疑。在这一点上,老大是足智多谋的。

后来的两天我们都是去找烧包换答案,第四天的时候,发现老师发下来的卷子变了,其中确实有些傻蛋,还是把我们搞来的答案填了上去。

老师在阅卷的时候,已然发现大规模作弊。

这场考试后,获得最大收益的人是烧包。

他没有把答案给别人,自己一人独吞了,各种成绩加起来成了牛逼闪闪的B乡第一名。

3.

我们几个数学和几何两科的满分,引起了老师的高度猜疑。

其实是我们几个太贪心了。其他学科我们万死是不敢考满分的,只是数学和几何我们学得都还不错,想拿个满分虚荣一下。

老大故意写错的那道选择题,也在我交卷的时候,趁老师不注意改了过来,出了考场,我给老大说了,老大对我这种做法不太满意。老师为了获得证据,打算叫我们几个重新考一次数学和几何。

单独监考,好像是拿出了去年的旧题让我们做,还好,我们几个虽不是满分,但是都在96分以上的成绩。

自从我们几个改邪归正、快马加鞭好好学习后,学校大规模作弊几年内没发生过。

4.

后来在高一全校报名时见到了烧包。

烧包的出彩是因为被一个负责报名的快要退休的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骂了一顿。

事情的起因是,烧包给老师说:“老师,我们几个一起报名,能不能便宜点?”

第三天竟然发现我和烧包在一个班。

当我们第一次对上眼神的时候,似乎说好了要保守各自的秘密。

第一堂课,大家站起来说自己的理想。

烧包说自己想当个作家。

老师通过同学们的理想会判断这个同学是不是该在以后的日子中重点关注。

我选取了老师最最喜欢的一个理想:老师。

然后我到了安全区。

烧包到了危险区。

烧包最牛逼的作弊手段是把要背诵的课文抄好,贴到自己前面三排的窗子处。老师叫他起来背课文时,他盯着窗外,往自己鼻子歪的那个方向望去,如同朗诵朱自清的散文般声情并茂。

真佩服这小子的视力。

几次后,老师终于发现了烧包的这项高级技能。

老师为自己的智商打抱不平的办法就是揍烧包。

烧包是那时候我们班第一个接触互联网的人,后来也是他告诉我们博客、BBS等概念,烧包也预言过电子商务以后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在拼命学习的时候,烧包在拼命钻研计算机技术。

烧包在高中时期就能做出一个网站了。然后什么办公软件学得叮当响,学校印刷厂的活他没少干。

5.

烧包和我熟络起来我也忘记是因为什么了。

好像是因为我和他分在一个组办什么黑板报吧。

烧包的哥哥是我们县最大的摩托车汽配零件和润滑油的代理商。

他周六周日开着他哥哥的小汽车,上山下乡到处送货,我就跟着他熟悉我们那里的地形,有些地方听都没听过。

每到一个地方那些零售商都会请我们去饭店坐坐,烧包也借机会使劲压榨那些零售商,收一些礼物,然后就直接拉到我住的地方屯起来慢慢吃。

那辆破车常常上坡到半道熄火,烧包就重新起火,油门离合刹车一起踩,这么好几回才能上个坡。

烧包的身高有一米八,腿很长,每天往返县城街道几个来回。中午吃饭去最西边,上学在最东边,晚上睡觉在最南边。

不过这小子的鞋好,都是润滑油厂送的。

烧包有一回给我们班所有男生赞助了球服,上面全部印着xx牌润滑油的标识。

烧包特喜欢做饭。

有心情了就去我住的那里给我做饭,我什么都不用管,负责吃就行。

烧包每次来的时候拎着很多菜,什么稀奇古怪的食材都淘换一堆。

你可千万别插手,插手了出来的饭要是不是他要的那个意思,烧包的鼻子绝对歪得让你很尴尬。

我们每次出去就向收货方要点东西。

后来被烧包哥哥知道了,断了烧包的财路。再也没有送货的机会了。

6.

烧包这个人好像从来不谈爱情。

有过几个女友,但是都不怎么说起。

烧包后来上班时,就动不动来北京找我。

我就给他在我住的小区找个旅馆住下,他动不动就住半个月,有时候我出差,回来他还住在那里。

还喜欢回老家返回路过北京时带着老家食材给我做点吃的。手法和高中时期一样。

烧包大学学的电子商务,毕业后去了一家外企。先是在天津落了户,后来公司给分了房子。

然后烧包给某职业技术学院兼职代课期间,睡了一个学生。

然后这个学生声称爱上了烧包。

烧包拒了这女学生后,被一群人找。

才发现这女学生老爹是有来头的,黑白道都有人那种。

然后结了婚,两年,现在要离婚。

离婚的起因是烧包和杜绿绿开房被女学生发现了。

烧包其实和杜绿绿以前老纯洁了,谈了好几年,连个嘴都没亲上。杜绿绿结婚一年。

他俩是在同学聚会上相逢的。

杜绿绿去开的房,两人觉得谈了好几年,结果一直没做什么事情,想起来呀确实比较后悔。

烧包觉得还是杜绿绿好。

其实女学生早早就在外面偷吃了,烧包发现得较早。

不过烧包后来跟我们说,当年初中那场作弊其实是他自己操作的,我们老大也是执行者。

这让我无比惊艳。

烧包的作弊能力真是强大呀。

这次和杜绿绿的事情不是作弊吧?

烧包说,兄弟,其实我想了十几年,那就是“我喜欢你,要不要告诉你”这个问题。

我说,你活该鼻子歪。

同类推荐
  • 淳香花木缓缓开

    淳香花木缓缓开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你来到我身边。她是美貌厨娘,他是冷峻医师。腹黑如他,巧用心计,夺了她的真心。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淳想,毕业后决定摆脱父母独立生活。搬家来到财迷表姐的出租屋内,遇见了性格怪癖的冷面男苏木。第一次见面,全身脏兮兮的淳想令有着轻度洁癖的苏木厌恶到了极点。两人冤家路窄,彼此不对盘,不断地产生摩擦。可在渐渐接触中,两人慢慢了解了对方,擦出了爱的火花。正在两人那层暧昧快要突破的时候,却发现苏木同父异母的弟弟苏远,竟然是淳想大学时代一段不堪往事的肇事者……年少往事,渐渐浮现,最终,到底牵谁的手呢?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下)

    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林制军慷慨视师 琦中堂昏庸误国”到“第一百回 举总统孙文就职 逊帝位清祚告终”的历史。自康乾盛世之后,清朝又开始走向下坡路。西洋异族船坚炮利,屡犯国门,泱泱大国今天割地、明天赔款;国内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等累得清朝君臣顾此失彼,国势也渐渐衰退下去。直至武昌发难,各省响应,竟把大清朝生生地推翻了……
  • 桥上的新娘

    桥上的新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浮生梦

    浮生梦

    海涛是海员,二十八岁了还没找到对象。并不是他的长相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问题,正相反,一米八的个头,相貌英俊,身体也很棒。终身大事之所以拖到今天,是他太相信盘龙山那个道士的话。盘龙山距海涛家百里之遥,那年暑假,他慕名而去。那道士一看他的手相就说他以后会做海员,还说他能走十九个国家。将来能走多少国家暂且不说,单凭算出他未来的职业是海员这点,海涛就感到不可思议,因为那时他还是海运学院的一名学生。道士又说他将来的对象是教师,这更让他深信不疑了,因为他一直希望找个教师做女朋友。海涛毕业后努力找教师为伴,找了几年却没结果,于是,他就怀疑那位道士的话了。
  • 世上没有多余的人

    世上没有多余的人

    那天,一家人坐在一个小饭馆里一起吃最后一顿饭。冯小勇劝爸爸去投案自首。冯勇沉默了半天,拐着一条腿走到对面的小艾身旁。他看看儿子,看看眼神无比清澈的晶晶,垂下头说:“小艾,我答应儿子。可是,可是你能等我出来吗?”小艾没有表情地问:“这是你去自首的条件吗?”冯勇摇摇头:“不是,我就是想,这个家,这个家对我很重要,我不想成为一个多余的人……”晶晶眨动着一双清澈的眼睛说:“妈妈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多余的人。”
热门推荐
  • 必知的未来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未来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菩提化雨

    菩提化雨

    一粒菩提化,百般是非磨。万事因情起,百世今生还。他,一粒菩提所化,因情而来,了情而去。
  • 中国兵家

    中国兵家

    "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中国悠久而灿烂、源远而流长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的推进剂。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本土文化即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东亚文化的母文化,同时又是世界古文明系统中一直迮续至今的文化系统。因而它既有自身独具魅力的特色。又包容着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因而它是传统、现实、未来的统一,是继承、扬弃、拓展的统一,有着永久旺盛的生命力。"
  •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尽管谁都不愿意看到对抗,但中美日三边关系在过去几年里动荡不迭,相互之间的“误认知”是主要动因。中美日需要相互了解对方的逻辑,理解每个国家的决策都是在国内政治的环境下做出的,并在此基础上相互适应,找到共存之道。
  • 炮灰宠妃的逆袭日常

    炮灰宠妃的逆袭日常

    一觉醒来穿越成反派炮灰的初“欢”路人恶毒女配,为了活命装丑卖萌,换男装,可等她回过神把反派大人掰了(?????)这是一个努力走剧情,却在后面才发现剧情歪的无可救药的甜宠故事,男主对女主是宠宠!!
  • 穿越之枫花雪月

    穿越之枫花雪月

    一直以为只是一场实验,一直以为无心的我不会有感情,一直以为我不会为了男人哭泣,可是你的出现打乱了我的节奏,扰乱了我的心神,束缚了我的真心,交错的时空,真的会有结局吗?不同空间的你我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是潇洒的说:“这只是虚幻的空间,我没有遗落自己的心,我可以继续潇洒的活在没有你的世界!”还是,放弃我的世界,在这里与你相守?迷失的空间,我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该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四福晋之死

    四福晋之死

    作为一个80岁的老太太,赵云表示穿越什么的最无趣了,只是她不得不穿越在不同世界里,对付各路渣人。第一次穿成四福晋,赵云果断地坑了四阿哥一把……穿成顺治,康熙,乾隆娘,八爷……现在进入帝王版图,穿成秦始皇,汉武帝,刘秀,曹操,孙权……混乱了啊!
  • 阿迅

    阿迅

    《阿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迅的随笔集,记录了她从出国到归来、从童星到清洁工、从花瓶到花旦、从“海待”到“接盘侠”的悲欢记忆。北京姑娘朱迅15岁“触电”,17岁离开北京留学日本,清苦的打工读书生涯结束后,在NHK初绽芳华,成为日本主流媒体中的一位中国大陆人。十几年后又回到北京。清零战绩,海选进入央视,工作至今。《阿迅》全书以朱迅在每个人生阶段中被人称呼的名字为回忆的书签,“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这些名字似我一路拼来的宝剑,把把悬于头顶。”朱迅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病痛磨难,曾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