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2700000010

第10章 朋友:别来长记西楼事,结遍兰襟(1)

第一节高山,流水

清风拂过水畔低垂的杨柳,夕阳的余晖倾泻而下,恍若灿灿金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而今,逝去的往昔仿佛与当前并无两样。纳兰仍旧喜欢邀上几位朋友,在竹林深处的小溪畔流觞合曲。他们有时抚琴高歌,惊起千万只纵身云霄的燕雀;有时挥墨如雨,写就千万篇洋洋洒洒的美文;也有时临花而行,踏遍千万座郁郁葱葱的山峦。

在他暗沉的世界里,燕雀是自由而浪漫的象征,它们挥舞着坚韧的翅膀在浩茫的天际迂回辗转,无拘无束,甚至有时会掠过清澈的湖畔,留下一道倩丽的身影。总之,哪里洒满阳光,哪里远离黑暗,哪里孕育生命,哪里就有它们欢乐的身影。

只是,他果真如燕雀一样快乐吗?为何每当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有惆怅和忧郁黯浮上来,仿佛缥缈飞舞着的白纱,伴随着自在的清风萦绕心头呢?或许,人生的漫漫长路便是如此吧,有很多崎岖坎坷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即便是他,生活也无法网开一面。好在,他有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而匆匆而去的岁月似乎并没能带走太多美好。

他突然感到很荣幸,觉得那是上天对他莫大的恩赐。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纳兰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

那时他不过十八岁,还是风华正茂,青春张扬的年纪。

在那个万籁俱寂的早上,天空尚是灰蒙蒙的,黑夜即将伴随着清风散去,而破晓的晨光试图唤醒沉酣中的生灵。纳兰和曹寅的初次见面,正是在这样的柔光和环境下。他们迎着夺目的旭光,像是一只放飞梦想的风筝,紧张又忐忑地涌进考场。迎着橙黄色的朝阳,纳兰忽而抬首凝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准备考试用具的曹寅。他们双双相视而笑,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一个眼神就说明白了一切。尔后,两人像是自天际徐徐而下的雪花,缓缓消失在茫茫天地间,融进赴京赶考的人海里。他们不会想到,当时的一撇微笑,居然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更难以预料,此后的七年时光里,彼此竟然成了同僚,而且相伴相随,同甘共苦,好似亲生的兄弟一般。

友情,当是一杯醇香四溢的清茶。每每嗅到在空气中荡漾着的香味,人总是会神清气爽,渐次忘却生活中的苦难和忧思。冗长而曲折的生命历程,少了朋友的存在,该是多么的索然无味?也唯有朋友,才会让万里冰封的冬季有了温暖,人亦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那年,纳兰和曹寅还很年轻。

年轻,人就应该像茫茫青海中荡漾的碧波,有追寻大海深处浩渺无垠的魄力,有面对惊涛骇浪而奋勇前行的勇敢,有不屈不挠亦不怕挫败的执着。那时的纳兰正是一只水波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同样心怀抱负的挚友——曹寅。

这一年,他们双双中了举人,仿佛是上苍刻意的安排,让两个胸怀壮志的人相逢在烟雨朦胧的季节里。当时的正、副考官是蔡启僔、徐乾学,而与纳兰同榜的有韩菼、翁叔元、王鸿绪(榜名度心)、徐倬等清朝知名人士。

谈起曹寅,或许有些人不怎么熟悉。但如果说起他的孙子曹雪芹,恐怕就没有人不知道了。曹雪芹用十年心血所写就的《红楼梦》,宛如一块巍峨雄壮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中国长篇小说的高山之巅。无论经历多少年岁,无论天下如何动荡,无论文学怎样革新,这部传世名著都将生生世世被后人仰望膜拜,也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

不少红学会的专家都肯定一点:《红楼梦》中多多少少有纳兰家族的影子。

相信读过《红楼梦》的人,脑海里总会有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形象——贾宝玉。关于此人,每位读者的心里都有一个模样。假若非要将贾宝玉和纳兰相提并论的话,那他们两人之间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若仔细研究两人,可以发现——他们同是出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他们同样具有非凡的才华;他们同样爱上了自家的表妹;他们的家族同样经受过抄家之祸。

许多年后,当乾隆皇帝端坐在红烛摇曳的书桌前,手里捧着和珅献上的《红楼梦》长卷时,竟不忍释手地翻阅起来。他如饥似渴地读着那些故事,眼前霍然浮现出曾经色彩斑斓的往事。一句“此乃明珠家事”的断论,更是让无数的《红楼梦》爱好者一再探佚,时至今日仍旧未曾断绝。

然而,曹雪芹出生时,曹寅早已驾鹤西去。故而,有关纳兰家族的故事,他自然不能从爷爷口中得知分毫。不过,曹寅的妻子一定在晚年告诉过曹雪芹,她还曾给曹雪芹取名为曹霑,霑字上面是雨,下面是沾,有沐浴皇恩的意思。当年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居住在曹家,想来那时的曹家是何等的风光无限,何等的光芒万丈,何等的意气风发?

曾几何时,流光冲散了回忆,就连那些美好的画面也一并带走了。

不过,纳兰与曹寅的故事,却没有被岁月无情地抛弃。

在斑驳的旧时光里,他们共同担任康熙的御前侍卫八年之久;他们常常在月白风清的晚上同步而行;他们将青春付诸江流,将热忱挥洒云海,将凄风冷雨抛向脑后;他们如是豪情满怀,如是壮志在胸,又如是追风逐月。

清闲之余,他们时常相约在花间草堂,或是把酒临风,一述古今文坛兴衰之事,或是提笔沾墨,挥洒胸中的不快和怅然,亦或是沿湖垂钓,比着彼此的定力和耐心。

那时,岁月仿佛是一颗流星,刺亮深夜,融化自己。他们享受着时间的磨砺,享受着眼前的光辉,享受着那些远去的故事,享受着那些不可预见的未来。纳兰深深觉得,每一天的生活,每一次的相逢,每一回的再见,都是上苍赐予他和曹寅最好的礼物。既然他们这辈子成了朋友,那今生今世,来生来世都不愿辜负,便是对友谊最大的忠诚。

纳兰的一生是短暂的,仅仅在尘世间存活了三十一个年月。曹寅认识他时正是十八年华,他们相知相交的时间,只有寥寥可数的十三年。十三年真快啊,在睁眼与闭眼之间,老友们一个个驾鹤西去,就连曹寅自己也慨叹生命的匆匆。

可是,这个世上哪有能长生不老,与天齐寿的人?大家似乎都是一个样子,生来赤条条,没有衣袂包裹,没有首饰点缀,更没有鞋帽相随。死去时,不过化作一团飞烟,一场轻雾,一滴雨花,或是融进长满青草的土地里,或是穿进繁星如沙的黑夜里。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纳兰过世已十年。

江宁织造府的屋檐上逐次挂起朱红色的灯笼,普天下一片静雅安详之气。前方圆月高悬,星辰如棋,礼花在昏暗的天际绽放开,照亮整个漆黑无比的世界。风轻云淡,疏影摇曳,自有清辉洒在阶前,幻化成一抹冷色。

曹寅斜靠在冰冷的石凳上,默然举起映着圆月的酒杯。酒水早已凉了,一如晚风刺骨。然而,他还不舍得饮下,似乎在等一个人的到来。可是,他知道那个人永远不会来了,就像湖中倒影的月光,看似存在,实则可望而不可即。纳兰走了整整十年,他却再也没有遇到更合适的朋友。因为纳兰懂他,知他,也敬他,护他。一辈子那么短,那么身不由己,交一个如纳兰般知心的朋友,不是难,是非常难。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他吟诵着慨叹万千的词句,眼中斑驳的泪痕像是天边的星辰一样夺目。

曹寅老了,白发如霜,面容憔悴。他日思夜念的纳兰,或许如今不认识自己了吧?

空寂苍茫的院落里,月光挥洒着苍凉。匆匆而去的岁月啊,能否放慢脚步,能否像从前一样,将封存于脑海深处的往事,一点一滴地揪出来。他年纪大了,好多事都不记得了,甚至连纳兰的模样、纳兰的举动、纳兰的言语,都记不清了。

可是,他好想回到当年桃花盛开的地方,回到两人初见,相视而笑的考场。

然而,斯人已去,何其悲凉?

他的脸颊上挂着泪痕,一首小令跃然纸上。

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

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

曹寅比纳兰小三岁,年仅十七就担任起康熙的御前侍卫。他与纳兰相识十余年,彼此知根知底,情谊笃深,不知历经了多少故事。当年纳兰在宫中担任“弼马温”之职,管理朝中大大小小的马匹,曹寅则管理着宫中的御犬,整日整夜伴着犬吠入眠。

他们同是康熙身边的当红侍卫,他们同样掌管着宫中的牲畜,他们同样谨小慎微,同样艰涩而行。在那段消失的岁月里,他们还曾互相嘲笑对方,尽显年轻时的顽劣本性。时间总是那么匆忙,蓦然转首,往事早已不见。

凉风袭来,夜幕已落,趴在石桌上的曹寅被冷酒浇醒。

然而,怀揣旧梦的纳兰,终将沉沉地睡去,不复醒来。

曹寅卖力地呼喊,撕心裂肺地发狂,却仍旧唤不回老友的转眸一瞬。

或许,执迷还是看淡,人各有志吧。

第二节临花照水,相知许

人的一生,漂泊在南北,奔走在四处,果真像一场美梦。

然而,谁的一辈子,不是历经风雨,在迂回辗转的路上踽踽而行?谁的一辈子,不是有苦有悲,在凉薄的人世和流转的光阴中穿梭往复?谁的一辈子,不是朋友相伴,在月华流照和芙蓉花开的暗夜里把酒天明?

“朋友”两个字,足可以撑起一片天。哪怕岁月苍老只剩回忆,哪怕容颜消散只剩印记,哪怕家族败落不留人情,哪怕人丁稀少唯余自己。

然而,时过境迁之后,最难以割舍的,最难以忘怀的,最感激涕零的,仍旧是冬天里熊熊燃烧的那一束炭火,夏季里纳凉送风的那一叶芭蕉,秋天里扫尽落叶的那一把笤帚。

人的一生,因为有了朋友,才有了四季轮回的期许。我们在嗟叹着,今生太过短暂,只愿来生相见,依旧情比金坚,胜似手足。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九岁的纳兰在一个落叶纷飞的黄昏里,遇见了鹤发满头的严绳孙。那年,严绳孙已过五旬,岁月早已掩埋了他青春的模样,就连曾经的豪言壮志,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一往无前,也都渐渐消散在流光里。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两个年岁差距颇大的人,竟然在一番彻夜交谈之后,成了堪比父子的忘年之交。彼时的纳兰尚年少,好像是江畔一株茁壮生长的幼苗。而严绳孙,则宛如水岸边历经沧桑的老树,粗壮的枝干、茂密的叶海,彰显着成熟和睿智。

天那么蓝,水那么清,远去的过往,如水晶般透彻清明。

纳兰渐渐被严绳孙深厚的学识和刚毅的为人所折服。他诚恳地邀请严绳孙来明珠府常住,而严绳孙亦是欣然所往,并且一住就是两载光阴。

每个旭光镀金的清晨,两人时常早早起床,或是坐在柔风徐来的石凳上,沏一壶清香四溢的浓茶,述一段浪漫飘逸的诗词,或是走在春风和煦的小径里,沐浴慵懒而柔和的晨光,蹉跎着不经意而流逝的岁月。

故事的开始总是美好的,然而,有些故事猜得中开头却猜不透结局。即便有的人曾经风光无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待到时光远去之后,不也是无可奈何、悄怆了模样吗?

纳兰结识严绳孙后,第一次感受到曲歌互答的美妙。

那是一种绝然尘世,恍若一叶扁舟荡漾在水波流转的江南的错愕。回眸凝神,自有浩渺无垠的千里碧波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映着娇媚柔和的光,在漫天烟色里偶得一份闲适,一份自在,还有一份遁入仙境的美感。

然而,流光易老,岁月难求。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风凄凉,侵蚀了多少人年轻的模样。严绳孙抬首仰望苍穹,斑白的鹤发已然垂胸,曾经报效朝廷的熊熊烈火亦不复当初。岁月的风无情地咆哮着,光阴的故事也在一天又一天地翻新。

可是,谁又能真真正正解他的愁绪,谁又能看透他万般无奈的模样,看透他千疮百孔的内心呢?如今的官场仍旧像当初一样混沌不堪,即便他拼命扭转,卖力斡旋,到头来仍旧洗涤不尽朝堂上的污垢,仍旧排干不了身前身后的泥淖。故而,他被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后迁右春坊中允、翰林院编修等职。

纳兰明白,严绳孙终究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不会趋炎附势,不会阿谀奉承,不会与人方便,甚至连本该有的人际关系维护,在他的眼中都算官场上的贿赂。当然,这样的行为并非意味着严绳孙多么的不近人情,反而在他的身上处处流露着一种超尘脱凡、别与尘世的豁达之气。敢问世上,有多少官吏看到金银珠宝而不动心的?又有多少人能在权贵面前仍旧我行我素,开诚布公,胸襟坦荡的?如他,世上无几。

宦海沉浮,必有一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严绳孙终于看破官场上的权贵争斗,打算此生隐居故里,过普通人的生活。故而,他告假南返,在长亭与纳兰一别天涯。

那天黄昏,夕阳赤红如血。古道上离愁不去,红花漫天,处处飘荡着撕心裂肺的风吟声。两人把酒不休,一杯饮完,又在一阵惆怅之后缓缓填满酒杯。而今所有的话全都融进了浊酒中,嘴里刚刚想要发音,在一个刹那的执迷后情不自禁地收回。

在清风徐来的渡口,严绳孙居然缄默了。他望着水光潋滟的江畔,竟然不知如何开导郁郁寡欢的纳兰。好在,他的年纪颇大,看问题比纳兰透彻。因而,当他随口吟出一句“吴牛避热先愁喘,朱鹢冲风且退飞”的诗句时,纳兰仿佛在漆黑无比的暗夜里寻觅到一缕残光,尽管那光微弱渺小,尽管那光瑟瑟战栗,尽管那光在一瞬之后不复存在。就是那短暂的顿悟,片刻的体会,已然让他明白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接下来的事该怎样做。

人生有多少事是想不明白,参不透彻的呢,以至于在凄凄凉凉一个人时感觉手足无措?又有多少事是在不经意间,让人茅塞顿开的呢?

同类推荐
  • 看世界

    看世界

    本书历时3年,积累生活点滴而成,部分是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时所作,希望本书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是一条通往韶山冲的路,也是韶山冲老百姓去韶山市或去湘潭的路。105年前(1911年春节后)18岁的毛润之在家过完年后挑着行李从这条路出发,离开了家。那时交通不便,毛润之第一次出门走了一天,到湘潭,然后在湘潭坐船顺着湘江北去省城长沙,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这是毛润之第一次出远门,从此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
  • 我的生命谁做主?

    我的生命谁做主?

    如果死是生的一部分,那“生命教育”就应该包括“死亡教育”。但你这辈子有过“死亡老师”吗?上过一堂与“死亡”有关的课程吗?没有,一个人说“没有”,十几亿人如果都说“没有”,那问题就值得警惕了,这个“缺席”就是铺天盖地,荒草甸子一样没有了一点绿色的生机。
  • 邹韬奋作品集(1930)

    邹韬奋作品集(1930)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间文学名著。阅读《一千零一夜》可以培养孩子卓越的想像力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一千零一夜》是各界公认的优秀译本,由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翻译家翻译。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热门推荐
  • 顶尖管理九定律

    顶尖管理九定律

    无论你从事哪一类的管理,这些定律都适合于你,因为这些定律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在管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性认识,是管理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正确地运用这些定律是进行有效管理的根本保证。
  • 最是晴好的时节

    最是晴好的时节

    青春的滋味如酸甜橙子的味道,我们怀念曾经的无话不谈,我们怀念那时的年少轻狂,我们怀念老师的千般絮叨,我们曾迷茫,我们曾失落又充满希望,也曾精虫上脑,干了无数坏事,曾偷偷暗恋别家男孩(女孩),也“恨”过人家的好孩子,再见了,这些年,放肆的你我;再见了课堂上接老师话吧子的时光;再见了小卖部的辣条、冰棍,还有吃独食的你。回顾曾经,我想我们唯一欠对方的是一句谢谢。谢谢,在最好的青春年华里遇见最好的你!青春就是这样,真是让人爱的想抱在怀里轻轻抚慰,又让人恨得牙痒痒,爱它的多情,恨它的无情,我希望也相信,我们会再见!更相信我们不会遗忘曾经你们是年少的欢喜!
  • 听风在耳蝈密语

    听风在耳蝈密语

    听风和耳蝈失去了联系、听风高考失利、耳蝈忘记了自己与听风的约定,在国外定居,已结婚。听风在自己检查出脑萎缩症时,知道了耳蝈结婚的消息。从此,她没有走出自己的屋子,慢慢的她的肌肉也开始萎缩。她的眼眶里都是黑白灰的世界。听风知道耳蝈死了,她喜欢上了黑暗的屋子,一天24小时,沉浸在自己的二次元世界里与耳蝈见面·····(幸福就在下一秒,这个在不幸中成长的女孩会遇见那个默默守护的白马王子)
  • 劫爱记

    劫爱记

    惠恬恬从不认为自己和高高在上的谢云卓会有什么交集,直到某一天,他突然异常温柔地为她解围……
  • 田园闺事

    田园闺事

    文侯家身娇肉贵的郡主就要挑选夫婿了!左边是身姿英武的大将军,虎视眈眈;右边是权倾天下的太子,磨牙霍霍,面还跟着一个名噪一时的状元爷,吟诗作对……都想娶她?!不会吧?她忙时爱好爬下墙,闲时策划逃了下婚,外加结实的揍了下太子一顿,这也敢娶?即没有旁人漂亮的脸蛋,又没有旁人妖精的身材,怎么突然成了祸水?穿越版的郡主小姑娘正在为难之时,边上某男却炸了:林菀儿,敢给我红杏出墙。不怕摔死吗?此她只好默默画圈圈,一个又一个大圈圈……她真的真的真的不是欺软怕硬的货。
  • 地球神器

    地球神器

    地球和玄武世界之间来回穿梭。悄悄做一点小生意。不知不觉爆富了!不知不觉功法秘籍也全都会了!
  • 凡人武者路

    凡人武者路

    此片不种马,也不舔狗,只是以心中的武来写下心中的武,虽然是无限流,但会凭心中说想,而写下属于自己的平凡之路,平凡之武。谢谢(嗯不喜欢国术的可以从龙族开始观看)爽文,宠粉。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却不多见。国人历来重视姓氏。和人初次相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这个“某”,就是对方的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做人的尊严。
  • 虞美人草

    虞美人草

    小野是色相世界里的一个人。这世界是个色相的世界,它是虚幻的“空华”,人称“水月镜花”。藤尾是小野的学生,她心目中的爱情都是自尊之爱,只准自己玩弄男子,不准男子玩弄自己。小夜子曾与小野缔结婚约,她是个属于往昔过去的女子,怀揣着属于往昔过去的梦想。小野觉得小夜子过日子真够吝啬的,小夜子却浑然不知小野在想些什么。不和藤尾结婚的话,那该上哪儿去找这么一笔钱呢?这桩婚事得趁早办成了才好,也好心遂所愿,把孤堂先生给早点照料好——在书桌前,小野发明了这样一套逻辑。高档挺括的西装背心的内插袋里正装着天皇陛下恩赐的那块表,至于还有一种比这更贵重的金表,自然更是小夜子心灵连做梦都想象不到的。
  • 不度天

    不度天

    顺天而行,逆天而亡,然,何谓天?天行何有道?冥冥之中是否真的存在无意识的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