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2900000010

第10章 对自己“狠”的人,才不会被生活淹没(1)

不是因为工作稳定,而是你停止了成长

这些天回老家,基本每天都会听到亲戚家人忆苦思甜地说:“社会变化真是太大,十几年前想都不会想到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奶奶今年七十岁,像年轻人一样用着洗衣机、冰箱和空调,谁能想到在她十几岁的时候,为了家人能吃饱饭,要一个人坐船,跨过黄河去乞讨。

我说这段话的目的和奶奶的忆苦思甜不同,而是它让我非常“切身”地触动。在奶奶那一辈里,社会变化已经足够快,而到了我们年轻人这一代,变化的频率只会更快,借助互联网领域的一句话就是:不创新,毋宁死。所谓的“创新”不单单指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多地应该包含生活态度和生活模式的变化、突破。

小勤大学毕业后,便去了广州的地税局工作,到现在已经三年了。现在她面临着换工作的选择,因为她的另一半在北京的军队服役,不能来她的城市,如果想要两个人一起生活,她必须辞职去北京。

她考虑来考虑去,突然觉得自己没有路可以走了。如果一旦从政府部门辞职,再找工作时就是大龄菜鸟了。为了增加工作的筹码,她开始考注册会计师,但两年过去了,也只考过了三门,如果今年再失败,就一点儿退路也没有了。

在我看来,小勤是一个非常想要“稳定感”的人,不管是她大学毕业时选择了公务员的工作,还是在谈恋爱时找了个军人,以及她想去北京和他一起生活,都在说明这一点。当然,没有谁希望和自己的爱人常年两地分居,在家庭和职业中偏向于稳定也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稳定感”是会辐射的,她会把你的生活灌注得满满当当。

在很多人眼里,“稳定感”和“日复一日”是可以画等号的,也许她还没有意识到内心隐藏的这个“稳定”的需求导致了她现在的别无选择。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做了三年公务员的人,就一定会是职场上的菜鸟吗?工作的本质不是你在从事哪个行业或者领域,而是你能力和素质的体现。你以为你是在工作,其实你是在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果在这三年的时间内,你不断地学习,拓展多方面的技能,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坐班,安安稳稳地好逸恶劳,也许现在的你,就有足够的勇气去做“北漂”的选择,勇气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的,此刻的你没有勇气北漂,其实是在说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

这三年的时间,你只是拿了三十六个月的工资而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我之所以如此坚定地评价,是因为她在如此的压力之下,两年的时间内也只考过了三门,一个每天积极向上,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的人,怎么可能会如此没有干劲儿?

之前网上有篇很火的帖子,大致讲的是一个人下班后,晚上八点到十点的时间是如何利用的,决定了这个人会走到哪种程度。作为一个不想特别成功的普通人,你可以不那么严苛地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做有意义的事,但应该保持一个有效而积极的频率,保持学习的热情。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自我要求的事情了,而是社会会“逼迫”你这么做,你一旦长时间“安逸”,将来就真的会无路可走。

《煎饼侠》的导演大鹏说过两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一是现在各行各业做得好的,都不是非要有专业背景的。未来的社会当然会需要非常高精尖的人才,但那都是金字塔顶尖的一小部分人,我们普通大众,即使不能做到特别专,也要做到特别广,更何况,跨界的东西可能会对你的专业有更好的启发,更能促进你的专业。如果像小勤一样,害怕自己因为没有专业背景就不可能做好,那不是专业知识的问题,而是你很可能在你现在所谓的“专业”之内也做得并不好。

第二句话是当记者问他担不担心被别人超越时,他解释一通后,说的一句话“别人追赶我,也是需要时间的”,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不能变得更好,那么社会或者别人淘汰你,是不需要时间的”,你看三年,就足以让你觉得别无选择。

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人不用一生只待在一个地方,一辈子只做一种工作。这是好事,如果你在这个现状面前,感到无所适从,觉得疲惫,那么就要反思一下:你是否还在“老套”地,只是以另一种形式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一生都在进步,乐此不疲地探索和学习,到老依然发现欣喜,不应该才是理想的人生吗?

对自己“狠”的人,才不会被生活淹没

和已婚的朋友在一起,她们往往会“语重心长”地劝我说:“千万不要太早结婚,你看,结婚后我们这些女人都成了一个模样了。”她们的确是发自肺腑,我也的确不想过那样的生活:一切重心围绕着工作、丈夫和孩子转,身材臃肿,面目可憎,整个人都写着“风霜”二字。

但是否会成为这副模样,和结婚没有多少联系,我身边也有三十五六岁的女人朝气蓬勃、性感到爆,有激情、有干劲儿。

还是那句我无比坚信的话:活成什么样子,和任何人都无关,只和你自己有关,归根到底是你的选择。

每次我说起这句话,都会有女人来反驳我、质问我说:“你这太绝对了,你不能丢下孩子不管,你不能不照顾好丈夫啊,你还得把家打理好啊。”亲爱的,那些自己活得很好的已婚女人,人家的孩子也健康成长,丈夫也事业有成,家庭也很和睦。

人世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道理,不是你自己过好了,其他方面就会一塌糊涂,世间最好的力量是平衡,是多方面的贯通,如果在“你”这里塌陷,在其他的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些没有被生活淹没的女人,不一定特别有钱,不一定嫁得很好,甚至不一定有好的工作,但在某一点上都一定是对自己狠的人,这个“狠”不是自残,不是让自己疲惫劳累,而是在心中永远有一根弦,无论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它,这根弦可能是身材,可能是韧劲儿,也可能只是无论什么场合都穿得得体。

英国凯特王妃生下小公主十个小时之后,就穿着连衣裙、高跟鞋,得体而大方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面前,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后,无数的网友都操心不已:这个女人也太狠了吧?才十个小时,这样会落下病根的。

这些操心的背后的实质就如同在古代,女子在结婚之前不可能见到将要嫁的男人一样。凯特王妃当然可以选择不出现在公众面前,或者裹着厚些的大衣也未尝不可,但她没有,之所以坚持如何美貌地出现,也许就是因为这是她心中的“弦”——

永远以最美的姿态出现。

不是只有王妃可以做到,在某知名节目中看到过一位选手,为了能参加节目,提早了生产。我当然不是推崇女人要这样做,而是说有些女人对自己的狠,真的让人惊讶的同时,多多少少也让人有些佩服,更不要说人家孩子健康,自己也恢复得很好了。

不说生产一事,单从王妃的角度来看,欧洲国家的元首夫人,都给我们提供了某种范例:西班牙王妃四十三岁的样子和法国第一夫人四十八岁的气质,要完胜多少三十岁出头的中国女性啊。我们可以不是一个国家的第一夫人,但是我们同为女人,要成为自己世界里的NO.1。观望一下自己,你是否有勇气说,你已经让自己觉得赏心悦目。

其实,不管是明星,还是生活中比较让人艳羡的女性,都一定是在私下里对自己“狠”的人,而在自己身上用力,往往是最有效的。我身边这样的朋友不胜枚举:就是普通的上班族,也要每天坚持化妆,一点儿也不含糊,该涂抹的一层不少;已经成为大神级的网络作家,每天雷打不动写三千字,一坚持就是三年;家庭主妇,为了保持自己的身材,每天坚持做瑜伽一个小时,即便身材已经快接近完美了……

有很多时候,当我们得到一个不甚满意的结果时,会悔恨“为什么当初不再努力一点儿,再对自己狠一点儿呢”,而现在放到整个人生里,你其实是不能悔恨的,不能说在此生积累了经验到来生再应用。被日常生活淹没是非常可怕的,你需要有一种力量,能够帮你在即便最无力、最灰暗的时刻,浮出水面,喘口气,最好还能找到让你长久栖息的岸。

人的承受力是无穷的,也像是弹簧,你用力挤压,它会产生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你需要试一试,看看到底能创造出什么样的高度,成为怎样的自己。

给人生设限,也就是给自己“设陷”

最近几年,我一直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学着破除思维上的“墙”,通过阅读,通过写作,通过旅行,通过和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人交流。

我在一座很闭塞的小城长大,那里的人们过着“世袭”的生活,和中国成百上千的小城市民一样,他们认为女孩子过了二十岁就应该开始准备结婚,他们也觉得那些有了“铁饭碗”的人很荣耀,有时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有时又觉得读书没什么用,隔壁的暴发户一个字都不认识,也不妨碍人家在城里买了两套楼房。

按理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我,要么变成“传统”的信奉者,多多少少得有些故步自封。要么变成“现代化”的叛逆者,觉得这些都是糟粕,应该一一推翻,事实是——我不属于任何一种。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从小到大得到的一切都是辛苦付出的结果。如果说此生有一点点幸运的成分,那可能就是,在认知领域,我是一个在成年之前都是空白的人,用《红楼梦》里的一个词形容最贴切——“白茫茫一片”,完全是混沌和无知的。

怎么说呢?从小学到高中,我认真读书、全力备考,但我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课本上的知识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只是识字、看字、用字答题而已,即便我在高二历史成绩获得全市第二名时,我凭借的也只是语感,而根本不是我对历史事件有多少理解,我也没有想过去理解。包括语文课本也是,什么中心思想、主旨大意,老师说什么我就理所当然地觉得是,不是真认同,而是根本不会去判断应不应该认同。

不但在读书上如此,在生活中也是这样。邻居说谁家的孩子争气,应该向他学习,我也只是听听,并不会多想什么,更不会去模仿。我有一位表哥,比我聪明且学习好很多,每年过年亲戚聚在一起,都会比较我们,我也乐颠颠地参与其中,对表哥大肆夸奖,多年之后,我妈提到这件事情时说“人家都说你脸皮厚呢,一个女孩子家也不觉得难堪”,说实话,身处其中的时候,我真没感觉到那是比较。当然,这一切都是回想,有时候想到未成年时候的自己,真是觉得她像极了樱桃小丸子或者机器猫之类的,想要摸摸她的头,对她说声:乖。

我之所以强调我在未成年之前的空白认知,是想说后来我所拥有的认知,基本都是我自己一点点建立的。

二十岁之后的五六年的时间,是我成长最快的几年,也是我认知系统从基本没有到差不多成体系的几年,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和阅人,而中间阅读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大学中文系的条件,让我有机会和强迫自己阅读了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文学能让人学到的识人的能力是无数本心灵类或者哲学类、心理类书籍都比不上的。有了阅读的底子,再在此基础上去了解人、体会人就容易能很多。也就是因为我的认知系统基本上都是我自己一点点建立和修正的,所以很少能有不符合自己成长的限制。

破除思维的墙,也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开放、自由,按照理想的样子来生长。而很多人之所以始终生长在“墙”里面,是因为他的认知系统、价值观基本没有自己参与建立的成分,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和环境强加上去的。

一个姑娘二十六岁研究生毕业,没能立刻找到工作,她几乎咬牙切齿地问我:“对于二十六岁的大龄青年,不知道这种前路迷茫的感觉你能否理解?”嗯,我不理解,因为我从来不觉得二十六岁是大龄,它难道不应该是人生非常美好非常美好的阶段吗?她想要我给她关于实习的建议,我回避了这个问题,只给她答复:“如果你觉得二十六岁是大龄,在这种急不可耐的压力下去找任何工作,都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你在给自己设限的同时,也在给自己制造陷阱,浮躁的陷阱,沉不住气的陷阱,以为自己年龄大而想太多的陷阱。二十六岁,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啊,像二十岁的人一样去闯,去经历嘲笑和打击,像狗一样往前快速奔跑啊。只有你在此刻觉得宛若新生,而不是以社会标准来限制自己,才会有光明的未来,否则一步不合适,步步不合适。社会标准是面向总体的,是有缝隙的,你要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

另一个姑娘正面临离婚的困境,她所困惑的是如何才能在这种困难的境地中重新找回自己。也许婚恋专家会给她各种建议,但我在她的信中只读出了一句关键性的话“我的婚姻本就是因为年龄大而选择的归宿,失去他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痛楚”。因为年龄大而选择婚姻的人太多,尤其是女性,这个给自我强加的限制,真是一个大大的陷阱,以为会是归宿,最后却变成了不幸的开始。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解码稻盛和夫工作律

    解码稻盛和夫工作律

    本书从目的篇、行动篇、斗志篇、原则篇、思维篇、领导篇、创新篇、性灵篇八个篇章,解析稻盛和夫工作的规律,为读者揭示稻盛和夫非凡的工作方法,以使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 为国争气的铁人王进喜

    为国争气的铁人王进喜

    本书介绍了中国石油工人王进喜的光辉典范,内容包括:铁人——王进喜、命运多舛的王进喜、干劲十足的王进喜、肯定王进喜等。
  • 跟上巨人的脚步

    跟上巨人的脚步

    在巨人的背后,绵亘着一道什么样的历史与精神的地平线?古今中外纷繁驳杂的思想资源,开阔着青年毛泽东的思想理路。早期大力倡导精神上的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五四运动后则从个体自觉延伸到了群体联合和民主自治,激情主张“民众大联合”和建立“湖南共和国”,他的思想探索显得蹒跚而又坚毅...
  • 老师教你知识 我教你智慧

    老师教你知识 我教你智慧

    本书用短小精悍的篇幅,说解深刻隽永的道理,涉及了职场、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待人接物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原则,进退取舍的依据,令人醍醐灌顶,回昧绵长,恍然大悟。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运作起来才能变成财富……这里有生存的技巧,也有生活的方式,而它们都是生命的智慧。
热门推荐
  • S151

    S15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来日可方长ya

    来日可方长ya

    你的出现,就足够占据我余生的那些年……?
  • 修真学霸系统

    修真学霸系统

    顺成人,逆成仙,都在其中颠倒颠姜成一直以为修行和学霸是没有关系的,但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每一条道路都在向他阐述着这个观念是如何的可笑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盛世风度

    盛世风度

    简介:桃花扇底香风正浓,菱歌曼舞红绡无数。女主前半生就是个沉溺在繁华盛世的纨绔女儿,整日在脂粉堆里厮混。有时候她行为偏僻乖张,叛逆痴狂,放纵无度。有时候她一副小人嘴脸,多可少怪,做小伏低。凉笛吹破故国的天空。一片梨花急急旋落,惊扰了湖面的繁华盛世。天地倒转,才知原来是乱世一场。女主马上收拾金银细软跑路,乱世就乱世呗,我还能补天咋滴?大佬们权谋的权谋,复国的复国,宫斗的宫斗,打仗的打仗。女主目瞪狗呆,跟个二傻子似的:咱不知道他们在干啥,咱也不敢问,跑了跑了。某位病如西施的美男顺势靠在她肩头做蹙眉捧心状:哎呦,心口疼,要亲亲揉揉才能好。女主狂抽嘴角:完了,这下彻底走不了了。本文群像,女主离经叛道,放纵沉溺,配合食用几个狂拽酷炫屌炸天的女配男配。小剧场里邪魅狂狷的作者也会时不时的客串一下。
  • 陆先生新婚99分

    陆先生新婚99分

    她只是替好朋友捉奸,却捉到了他的头上。惹上他的下场:逼迫她领结婚,逼迫她去爱他,逼迫她生孩子,她不情愿的事情,他都引以为乐。一场精心设计好的婚礼,只是他设计好的局,当她和另一个女人同时被绑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救下了另一个,她在一场大火中逃离了他,在那场大火中,毁灭了她的爱。三年后,她带着两个宝宝,以全新面孔站在他的面前,挽着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却被他拦住。“三你那不见,孩子都有了。”“陆先生,我认识你吗?”某天夜晚,男人爬到了她的身边:“来,亲爱的,让你从新认识我。”
  • 我如星辰卿似月

    我如星辰卿似月

    她闻着他名片上的香气,莫名的,心悸动了起来;她看着被围在孩子中间的他,突然间,心中起了涟漪;她为了追寻这段感情,说:“你若为我拼命,我就为你不要命。”她为了守住这份爱情,痴痴傻傻的盼了一生。她得到了,这刻骨铭心的爱情。然而,却没有守住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男人。本文60%虐,40%甜,介意勿点。感情主线:1VS1,何盼瑶&晓寒生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 撕毁诊断书

    撕毁诊断书

    这是一部反映在年轻人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挣命的故事。错综复杂的爱情,亲情,在传统的大爱里彰显出人伦的熠熠光辉,尤其是主人公祁梅的身世和情爱故事,令人扼腕赞叹,一个好女人就是一轮燃烧的太阳,能够暖热所有的亲人和朋友。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世俗虽然无奈,但永远超越不了人间的真情。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当爱超越了繁衍后代的本能,成了一中保护。看似所有人都为爱做出了牺牲,实则所有人都在极力维护爱。这种爱超越不了天,却像海。每一次的理解都是最大的圆满。
  • 凡人秀仙

    凡人秀仙

    这是一个关于凡人修仙的故事。新婚燕尔,娘子一言不合逃了。老老实实做几年实事,最后连自己的贴身婢女也出嫁了。紧接着金饭碗也丢了,人生如愿之是十无一二,好在捡到她,她从此和主人一起并肩作战。她不会吃醋,也不会撒娇,但是却救了主人的小命。主人为了苟活,开启了凡人修仙的新篇章。
  • 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世界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旧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961年9月11日成立于瑞士小镇莫尔各斯。创始人为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朱立安·赫胥黎,他曾经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并帮助建立了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然保护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