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4400000006

第6章 佳期佳人待佳话

庆云十八年,八月。

孔昭一手提篮一手托壶,循着琴音一路到了书房。

书房外植有几株桂树,此刻中秋时节,树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儿,淡香绕鼻,几枝斜斜伸出倚在窗阁边。

开启的轩窗下,素衣散发的少女纤指拔着琴弦,双眸微阖,面容静然,整个心神皆沉于琴中。秋风拂过,星星点点的桂花籁簌飘落,有的随着风飞进窗里,落在少女的衣襟发上,舞在琴弦指尖。

孔昭静静看着,忽地想起前日采桂花酿酒时郡主曾教过她一些前人咏桂的诗词,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弹压西风擅众芳, 十分秋色为谁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 人与花心各自香。[注1]

心间默念,而眼前,窗外桂花斜倚,窗内人雅色绝,正是“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此人此景,人间无双。

转而又想起先前在园外看到的人听到的话,心头顿时愤愤不平起来,耳边听得琴音渐息,忙收拾了心情抬步入房。

窗边的人眼眸依旧微阖,似乎还未从琴曲中回神。孔昭将手中提篮与托盘放在桌上,然后从篮中取出几碟点心,又斟了一杯茶,一起端至琴旁的小几上。做这一切时,她都轻手轻脚的未发一丝声响,是以房中一直静悄悄的。

“你刚才动怒了,为何?”蓦地一道声音在房中徐徐响起,如深山幽涧流淌而出的水,清澈微凉。

“啊?”孔昭一愣。

“房外时,你气息忽然间急促。”倾泠抬首淡淡看她一眼。

孔昭闻言不由笑了,“郡主的耳朵太灵了。”这几年,郡主的耳力似乎越来越好,便是数丈外的花开叶落声她都能听到,简直是灵得有些不可思议。她曾经很疑惑,郡主则淡淡丢下一句“心静神宁自可听到一切声音”,只不过自己再怎么静心、宁神也不曾听到过花开的声音。

倾泠自小几上取过茶杯,垂首浅浅啜一口,才道:“你今日出园了?”

“嗯。”孔昭点头,“要过中秋节了,宫里赐下许多些东西,大总管让过去取来。”

倾泠放下茶杯,重抬首,目光静静落在孔昭身上。近暮的夕阳已带浅浅的绯红,穿过桂树从窗口悄悄洒入,为窗边的人镀上一层浅艳的华光,本该是灿耀不可逼视才是,可那一层华光却似为无形的镜墙所隔,无法浸染那人分毫,素衣乌发清湛分明,衬着一张胜雪的玉容,清透无垢还带着一丝天生的冷意。

沉默片刻,孔昭终是轻轻叹一口气,道:“回来时正见着了威远侯入府。”

“喔。”倾泠闻言只是有些了然的微微点头,然后重抬手十指落于弦上,指尖拔动,清音再起。

“郡主!”孔昭见之却是忍不住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唤有些重,还带着无以名状的委屈与怒意,只不过并不为自己。“你怎么……怎么就一点也不在意一点也不生气?!”

倾泠指尖一顿,抬眸看着孔昭,那双栗色的大眼因动怒而格外的明亮,两颊上升起一层红晕,显然是真的很气。不由微微一笑,道:“孔昭,我要在意什么?要为什么生气?”

孔昭闻言一怔,然后撅嘴道:“郡主,你和我装傻是吧。眼见婚期将至,威远侯过来肯定没好事,又是……”说到这却打住了,看着倾泠,张口欲言却总是忍住,就怕没有的事给自己说中了。

倾泠却是静静的接口道:“又是来延婚的。”

孔昭瞪大眼睛,似乎在怨怪着她不该说出来。

倾泠不由得摇头,道:“眼见婚期将至,但秋将军依在墨州边城,显然这次依要如上两次般,不能如期行礼。你这有什么好避忌的,本就是铁定的事实了。”

“可……可……总要想想办法啊,总不能每次都这样!”孔昭心里很是着急,“一次情有可原,可这已是第三次啦!”目光落在神色淡然的倾泠身上,心头更是急了,“郡主,这可是你的终身大事,你怎么可以没事人般的一点也不在意!”

倾泠闻言目光微微一凝,指尖拈起琴上落下的桂花,静静的看得片刻,道:“孔昭,你说这花是开在枝头好还是落下好?”

“呃?”孔昭不明所以,但依旧答道,“当然是开在枝头好,那样才可清香长久。”

“可它总是会随风飘落,总有一日会谢光,这予我们是无计可阻的事。”倾泠指尖一弹,一点星黄轻轻落地。

孔昭吸一口气,栗色的眼睛盯紧倾泠,“郡主,花落了和这个没关系,我们是在说你的婚事。你不可以老这么不当回事,不能老被侯府延婚,不能老随他们意!你可知道你这门婚事被他们说成了什么样吗?府里那些人都说你不是王爷的骨肉,还说什么王妃……唉呀,反正那些话都是不堪入耳!”一气说完,猛然间醒悟到自己说了些什么,孔昭不由抬手捂嘴,呆呆的看着倾泠。

倾泠闻言眼波微动,正欲说话,忽然目光移向门外,眉间微皱,转头看向孔昭,微叹道:“侯府延婚非故意为之,秋将军不能归来乃是为国为君为了边疆百姓,当不能苛责强求予他。”

“可……可不能每次都这样啊!我就不明白,为何每次婚期将至,那秋意亭就会因边疆战事未止而不能按期归来?朝中这么多的将军,我才不信就非他不可!没了他,咱皇朝难道就要垮了不成!”孔昭又道。

“孔昭。”倾泠轻轻唤道,声音里隐带些无奈,目光望着门口。

“本来就是!”孔昭依旧气鼓鼓的道,“那秋意亭无论有什么缘由,他敢三次延婚就是对不起郡主!”

“孔昭是要打抱不平吗?”门口一道淡淡嗓音飘来,然后一人走入。

“王妃!”孔昭一见来人不由有些手足无措。

“娘。”倾泠起身,扶母亲在塌上坐下,又亲自斟一杯茶奉上。

安豫王妃将茶杯搁几上,目光扫过女儿然后落在孔昭身上,问道:“威远侯又过府来了?”

“嗯。”孔昭点头,“我刚才亲眼看到他入府,我想……侯爷可能又是……所以……所以……”一句说说得吞吞吐吐的,心头微有些忐忑的看着神色冷漠的王妃,暗想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倒真有些道理,王妃倾天下的美貌不漏一丝一毫的传给了郡主,便是这份清冷的气韵也传下来了,只不过王妃的冷隐带一丝难消的幽恨,而郡主却是天生的骨子中带来的冰清之冷。转而又想到,巧姨、铃姨便算是自己的母亲,那自己便是像她们了……哎呀,每次看到王爷时,也是一副冷冷的模样,那郡主是像他们两个啦……

安豫王妃并不知孔昭脑子里的那些话,转眸又望向女儿,声音却是极其温柔的,“泠儿刚才的话是真心的?没有一丝委屈吗?”

“娘,女儿虽不是什么贤德之辈,但自幼看书,也知国重于家。所以儿女私事怎比边疆之安定。”倾泠认真答道。

“嗯。”安豫王妃冰玉似的脸上微绽一丝笑意,抬手爱怜的将女儿鬓边的一缕长发掠向耳后,目光落在女儿那张毫无瑕疵的面容上,看着她清冷淡漠的神色,心头蓦地一痛。她的女儿难道也要如她一般,这一生皆困老于此,不得一点欢笑开颜?

“娘,你莫为此事担心。”倾泠又道,“女儿反而很高兴,不用那么早离开你。”

“泠儿。”安豫王妃抚着女儿,“娘明白,可是娘不能让你受委屈。”

“娘。”倾泠抬手握住母亲的手,神情依恋,“女儿并不觉得有什么委屈,女儿更愿意这样一生陪着你。”

“傻孩子。”安豫王妃摇头,“娘怎能让你一生老于此。”

“就是!”一旁的孔昭马上接口道,“王妃,郡主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老是不理不睬的,您可不能像她一样糊涂!再延婚下去,郡主都要成老姑娘啦!”

“你多什么嘴。”倾泠睨她一眼。

孔昭本还想说话的,可被她一睨,只得收声。

“孔昭说得对。”安豫王妃却道,目光越过女儿落向窗口,夕辉落入她眼中,如虹霞灿目却带着冰刺,“我的女儿岂能让他们任意摆布。”

“娘。”倾泠唤一声,看着母亲的目光微有些疑虑。

安豫王妃只是抚了抚女儿,道:“你弹你的琴吧,娘不扰你了。”说罢起身离去。

送走了母亲,倾泠转身看着孔昭。

孔昭吐吐舌头,“我可没郡主的好耳力哪知道王妃来了,而且我就觉得应该让王妃知道。”

“孔昭,当年你连一个字都不会说,而今为何就这么多话了。”倾泠叹气道。只不过看着今日的孔昭心中却甚是欣慰的,谁能想到当年那个满身是伤又瘦又小又不会说话的孩子,今日却长成个爱说爱笑活泼好动的漂亮姑娘,再无一丝昔日的阴影。

想来,她天性便是这般明朗的,后天又有铃姨、巧姨熏陶,才可这般无忧快活。

不似自己……真好。

“嘻嘻……”孔昭却一笑,“那都是郡主教得好啊。”

“你呀……”倾泠摇头,无可奈何的笑了,重在琴前坐下。

“郡主,你……”孔昭有些犹疑,但最后依旧说了,“你真的……真的一点也不在意与秋将军的婚事吗?你不中意他吗?”

倾泠闻言欲待拂琴的手就那样顿住了。

不在意吗……

******

其实是在意过的,也曾为那位未曾谋面却闻名久已的夫婿心生漪涟。

初获婚事时,还是个孩子,确实未有感观。只是渐渐大了,懂得多了,便也知事了。

十三、四岁时,看书看到“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心头便生羞涩之意。[注2]

夏日饮着冰梅汤时,会忽然想到“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然后那冰梅汤忽然间似变成了热梅汤,令得双颊有些发烫。[注3]

巧姨、铃姨每每出园时总会打探一些侯府长公子的消息,回来后总是在她面前不经意的说着,她也就不经意的听着。

“听说侯府长公子生得俊美不凡。”

“听说侯府长公子武功了得。”

“听说‘云骑郎’校场比武,秋大公子又夺魁首。”

“听说秋大公子初上战场毫不怯敌反杀敌数十,果然不愧是将门之子。”

“听说秋大公子今日当街打了武家霸王,一拳就把人打趴地上不能起来,满街的百姓都在叫好。”

“听说秋大公子又立军功,陛下赏赐殊厚。”

……

……

听说了许多许多,于是便会想起幼时隔着长廊见到的那个银衣少年,会想起他舞剑如龙的英姿,会想像他而今的模样……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注4]

每每想起时,脑中总是浮起此诗,他许就是这样的。

白雪飘,红梅艳,十五岁生辰就那么悠然而来。

及笄礼后,威远侯亲自过府议婚。

在皇朝,男女婚姻需经过意约、亲约、礼约、和约、书约五礼方成。

意约,乃婚说。

亲约,乃男、女方先后遣人至对方家提婚。

礼约,乃两家赠以对方婚定信物。

和约,乃男、女方择地相见,共谱琴瑟和曲,以定白首之约。

书约,乃男、女方在长辈、亲友见证之下书誓为约,共许婚盟,同定婚日。

因是皇帝早早便赐下的婚事,又是王府与侯府联姻,是以五礼与民间略有不同。意约、亲约、礼约两府都按礼而行,只和约、书约两礼免了,而是由太仪府将一年的吉日选出,再呈报皇帝,最后由皇帝选定日子。

那次婚期,定于当年的五月十二日。

只是二月中时,然州边城传来南丹犯境的急报。

秋意亭金殿请缨,皇帝准奏。

然州远在千里之外,边疆战情如何她并不晓,只是婚期临近时,然州州府呈上一份奏折“南丹十万犯边,幸秋将军英勇善战数退敌军。五日,敌再犯,秋将军率五万军出战,一箭取敌酋,敌溃。将军乘勇追击,再会路将军三万大军,欲驱敌疆外。战前曰:‘若予追敌恐不能速归,必误婚,汝代予请罪。’”

皇帝阅毕,并未降罪,反下诏嘉奖,又下旨婚期延后。

秋意亭直到七月初才回到帝都,带着南丹臣服的降书。

皇帝令太宰城门亲迎,金殿上又恩赏不断,并召太仪府再选吉日为秋将军完婚。

婚期选在了第二年的三月十五日。

只不过来年开春时,北边的古卢又毁约犯边。

秋意亭再次请缨,皇帝曾婉劝。但秋意亭慨言“国不安,何安家。”

皇帝准奏,秋意亭赴边。

古卢是皇朝的宿敌,数百年来与皇朝争战不止,古卢人是草原上的孤狼,勇猛善战,又是有备而来,是以这一场战事呈胶着状态,从二月打到三月,眼见着婚期又至,秋意亭亲笔上奏“不退古卢不归。”

皇帝金殿上赞其“一心为国”,下旨婚期延后。

那年冬,秋意亭凯旋归来,带着肩上一道见骨的刀伤。

将古卢驱两百里外,斩敌首五万,隔了百年,古卢王再次俯首称臣。

金殿上,皇帝阅降书,龙颜大悦,封秋意亭“靖晏将军”,恩赏无数,再召太仪府,待靖晏将军伤好后,选佳期为其完婚。

第二年,秋意亭伤完全康复时已是初夏,太仪府再选吉日呈奏,定于九月十八日,也就是下月。

十五岁过了,十六岁过了,十七岁也过了……

可婚礼看来似乎是遥遥无期。

怎么会没有在意过呢……

当年,十五及笄,春风暖暖,花开明媚。

那时候,旨意传到王府,面上虽不动声色,心头却有些雀跃,有些期待,有些欢喜,还有一丝无可捉摸的慌恐。

只是……

那年夏天却是失望了。

那年夏天是真真正正的盼过婚期,可也是那天夏天真真切切的尝过失望的滋味。

日子再一日日过去,看花开花落,看秋叶红妆,看青松白头……

光阴似水,那心头的感觉便也随水而过,慢慢的淡了,慢慢的化了。

来年春天,婚期再延时,心里似乎是早已预感到了,从秋意亭的再次出征时便有了准备,所以并不感到意外,便连失望都是淡得几乎没有。

而今年的九月……不知为何,一年的日子里竟不曾有过任何的期待,到今日,也只是平静得没有一丝意外的接受事实。

当年的那一丝无可捉摸的慌恐今日的她已经明了,那是对未来的不可知的人、事、物的恐畏、慌乱。因为要离开母亲,要离开熟悉的集雪园,要离开安豫王府,去到那陌生的威远侯府生活,所以不安,所以慌恐。如今,可以留下,可以继续留在母亲身边,可以继续熟悉的日子,予她来说,似乎更为舒心惬意。所以,婚期无限的延下去,似乎也不错。

因为……

他,秋意亭,似乎……也并不怎么期待这桩婚事。

十五岁时候的她或许不明白,可今日的她又岂能不明白。

若是期待这桩婚事,又岂会数次请缨。

即将做新郎的人,又怎会无惧生命危险在婚期将近时出战。

如孔昭所说,朝中并不只他一人可用。父王与威远侯便是用兵经验更胜他之名将。

或许他是忠君为国。

或许他是一心为民。

或许他是志在伟业。

或许……

无论是有什么样的理由,有一点她很明白。

这桩婚事,予他,秋意亭,可有可无。

更甚至,无奈的延误,许是……有意。

虽不临战场,虽不见兵戈,可家中藏书甚多,兵书也看过几本,非愚人而不知思矣。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在意。

既不在意,又何必理会,甚至动怒。

世间事,顺其自然就好,期待与强求,往往都不得。

她曾经期望过父王的怜爱,曾经盼望过父王母亲能如书上所说的夫妻恩爱,曾经幻想过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只是十多年过去了,父王母亲冰冷如昔,视彼此如路人如仇人,父王对她亦不曾减一分冷漠与憎恶。

今日,她可漠然无波的面对着幼时敬畏又孺慕的父王,可习以为常的看着父王母亲无解无止的恨怨。

所以,一次一次的延婚后,她当可以平静的冷淡的不抱任何奢望的看待这桩婚事。

花开花落是无计可阻之事,那么何妨淡看花落成泥香葬魂。

“淙!”琴弦发出一声轻响,倾泠淡淡的声音和着琴音响起,“孔昭,这婚事由陛下所赐,由两府相议,由太仪府挑选吉日,最后依由陛下决定。”指尖压下按住琴弦,琴音止了,只指下的琴弦幽幽颤动,“从头至尾,并不由我作主,也不由王妃作主,甚至不由王爷作主。”

“郡主……”闻言孔昭不知怎的心里有些酸涩。

“孔昭。”倾泠指尖再挑动,琴音顿起,夹着她淡淡的话语,“在这园子里一生,有娘有你,有巧姨有铃姨,有书有琴,有花有树,有风有水,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真的没什么不好的。

琴音再起,平静清畅,只是抬首间目光穿过轩窗,不经意地落在无垠的碧空。

******

威远侯此次过安豫王府确是为延婚一事而来。

元戎为争昆梧山脉再次兴兵,恰秋意亭代天子巡视各州军务至墨州。他素知长子秉性,既遇兵事,那不退元戎是绝不肯回帝都的。昨日已接他亲笔信,言已奏明陛下。今日陛下果然召他入宫询问,明日便会下旨延婚。虽说延婚是由陛下决定的,但威远侯还是觉得有些愧疚,是以今日还是亲自过府向安豫王先知会一声,另再郑重表示歉意。

这门婚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延后,说起来还真赖安豫王的成全。先别说儿子要出兵需征得他这位天策上将军的许可,就这每次延婚的事,若他不乐意只要稍表颜色,想来陛下就会下旨召儿子回来的。

果然,威远侯的话只是开了个头说明了意思,安豫王便摆手让他省却了后面那一堆的歉意,只道:“意亭为国而忘私,本王只有嘉许岂会责难,秋兄不必多虑。”

与安豫王相识多年,交情非比寻常,再且威远侯向来武人性格不喜文皱皱的一堆虚礼,所以闻言也就真不再客套了。

两人对坐品茶,就墨州的兵事商讨起来,说些了话眼见天色不早,威远侯便打算告辞回府。刚起身,却见刚才还与他有说有笑的安豫王忽的眼睛直直地看向门外,不由惊奇,便也往门外望去,只见长廊里远远的一道身影渐行渐前,看体态似是女子,暮色已重,不大看得清来人面貌,可那人周身似笼华光艳韵,让人难以移目,待到门口看清来人,那夺人的瑰姿顿令威远侯呆立当场。

这是否就是文臣们口中的倾国之色?

也不知过得多久,才缓缓回转神来,却见那丽人已行至了身前,一双妙目正瞅着自己。这女子从未见过,但想来必是王府的女眷,只是怎的忽然出现?威远侯不由转首往安豫王望去,却见安豫王只是怔怔望着丽人,脸上神色似喜似怨,蓦地脑中灵光一闪,明了眼前之人身份。

“小侯拜见王妃。”当下屈身行礼。

“侯爷不必多礼。”丽人伸手虚扶,轻轻浅浅的道,“素闻威远侯威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那声音比威远侯一生听过的所有灵音妙语都要好听百倍。

“不敢。”威远侯起身,依旧垂首不敢对视,“小侯粗人,王妃谬赞了。”

安豫王妃素手回袖,看似随口的问了一句:“侯爷今日过府不知是为何事?”

威远侯闻言不由抬首,正碰上安豫王妃的目光,一时心头微震,不由俱实答道:“小侯前来乃是为小儿与郡主的婚事而来。”

“喔。”安豫王妃淡淡的勾一抹笑,昏暗的厅中顿有华光微耀之感。“其实妾身前来,是想就小女与令公子的婚事请教侯爷。”

威远侯一怔,忙答道:“王妃请讲。”

“侯爷过府,是否是为延期而来?”安豫王妃依旧面上带笑,神色间也是极其淡然。

“这……”威远侯想不到安豫王妃问得如此直接,而且圣旨还未下,这……

“请侯爷具实以言。”安豫王妃又轻轻加上一句。

威远侯只得答道:“王妃所言不假,小儿依在墨州边城,不能赶及与郡主的婚礼,陛下已定明日下旨,婚期延后。”

“喔。”安豫王妃淡淡应一声,然后便久久不曾开口。

威远侯一时弄不清王妃前来之意,又对着这样平生未见的瑰绝丽色有些敬畏又有些局促,心中也奇怪安豫王怎的毫无动静,于是目光悄悄移过。桌前安豫王眼观鼻,鼻观心,仿似这厅中就他一人般,只是在静静的坐着。

“侯爷。”蓦地安豫王妃再次开口,“小女与令公子婚事定下已有十年之久,然而屡次不得成婚,想来是天意不许此姻结成,是以妾身想,这桩婚事不如解除的好。”

“什么?!”威远侯以为听错了。

“妾身想两府解除婚约。”安豫王妃再次清晰明了的道。

这一回,桌边端坐的安豫王也移目看向了安豫王妃,虽惊讶不已,但依未开口。

威远侯大惊,“王妃,这……这怎么可以?”

“有何不可。”安豫王的微笑已敛,清凌凌的妙目里一片冰冷,“每次婚期将临,令公子必有国事萦身,足可见小女与令公子无缘。既然如此,又何必束于此约,不如各自另配佳偶,才不至误两人。”

威远侯闻言不只是觉得为难,而是深感为难。“王妃,此婚事乃是陛下所赐,怎可轻言解除婚约。”皇帝赐的婚敢自行解除,那是不要脑袋了。

“原来侯爷是担心陛下降罪。”安豫王妃重绽微笑。

那笑不含讥诮,甚至是非常美丽的,但威远侯看着就是有些脸热。

安豫王妃紧接着又道:“那就请侯爷直接向陛下奏明,此乃妾身之意,若陛下真要降罪,妾身一人承担。”

这话一说出,威远侯微微一凛。他知婚事屡次被延,王妃前来,定是心有不豫,他甚至都做好了准备,伸长脖子等着王妃的怒气,只是他完全没想到王妃不是来抱怨发怒的,她是要解除婚约!而且立意坚定!

于是,他呆在了那。

安豫王妃也不再多言,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等待答复。

侍从轻手轻脚的入内,点亮了厅中灯火,顿时明亮起来,而厅外已笼于阴暗的夜幕下。

沉默了良久,威远侯转首望向一言不发的安豫王,盼着他能有点表示,可安豫王却只是望着面前的茶杯,指尖一圈一圈画着,竟是置身事外。

威远侯按下心中讶异,重望回安豫王妃,那双美目清凌通透,无一丝犹疑与虚妄。于是,心头的决定不再有丝毫迟疑,郑重道:“王妃,婚期屡延皆因小儿之过,小侯明日即进宫向陛下请旨召回小儿。九月,全帝都的百姓都将瞩目郡主与小儿的婚礼。”

安豫王妃微微讶异的睁眸,然后她微微一笑,颔首。

“王爷,王妃,小侯就先告辞了。”威远侯致礼告辞。

“侯爷慢走。”安豫王妃侧身礼送。

“葛祺,替本王送侯爷。”安豫王也起身。

“是。”一直静侍于暗处的葛祺现身。

眼见葛祺送走威远侯,安豫王妃便也转身离去。

“站住!”蓦地安豫王喝道。

安豫王妃脚下一顿,但随即依旧往厅外行去。

“站住!”随着这一声,安豫王妃的手腕被抓住,眼前是安豫王盛怒的面容。

安豫王妃挣扎,但安豫王一身功夫手劲极大,岂是她能挣脱的,挣了半晌只得作罢,双目冷冷的望向他,倒要看他如何。

四目相接,安豫王心头一颤,脸上那怒气便消了大半,只是抓着的手依未放分毫,冷笑道:“王妃好一招‘以退为进’。”

安豫王妃不答,只是沉默了片刻,安豫王依旧未有半分放开之意,于是出声道:“我倒不知什么‘以退为进’,只不过解婚,又或是如期行礼,皆我所欲。”冷冷的目光含讥带讽的望着他,“看来王爷这回是要失望了。”

“本王有何失望的?”安豫王眸光一闪,抓住安豫王妃的手又紧了两分。

“呵!”安豫王妃嗤笑一声,但随即皱眉,被抓住的手腕隐隐作痛,不由得用力一拉手,同时叱道:“放手!”只是依旧没能摆脱,反倒是把安豫王拉近了些,她鼻尖闻得他的气鼻,面色顿然一变,更加用力挣扎。

安豫王看着近在咫尺的人,昏黄的烛火映在她脸上,只为她更增艳光丽色,微蹙的眉尖,薄怒的玉容,让他心头一阵阵漪涟泛开。

她有多久不曾为他动容?

这十多年来,她永远待他漠然如霜,从不曾为他动心、动情,甚至是动怒。

此刻,她眼中望着的是自己。

此刻,她人就在眼前。

此刻,她就在他身边,就在手中。

不由得渐渐痴了,抓着她的手将她缓缓拉近,每近一分便想靠得更近,要再近一些,再近些……只想与她相依,只想着与她相融,最好能化成骨中骨,血中血!与她相依相守生死不离……这本是他一生的念想。

眼见着安豫王越靠越近,怎么也挣不开,安豫王妃又急又怒,心慌之下左手一抬,“啪!”的一声脆响,夹着她冰冷的叱骂:“无耻!”

那一巴掌把安豫王打懵了,但随即醒悟,顿怒目而视,手下用力一拉,便将安豫王妃拉紧紧箍在怀中,咬牙切齿道:“无耻?难道你忘了,你是本王的王妃,是我的妻子,你从头到脚每一分每一毫都是属于我的!”看着闻言更怒的王妃,他更是冷冷一笑,“丈夫对妻子亲热那是恩爱的表示,又怎会是无耻?王妃,你冰雪聪明怎么也有糊涂的时候?”

“放手!”安豫王妃气得眼都红了,使尽全身力气挣扎着,只想摆脱着眼前万分憎恶的人,“你给我放手!”

“不放!”安豫王左手紧紧箍住她的腰身,右手扶住她的脑袋,目光看着那张愤怒中依旧美艳夺目的脸,神思又有些痴然,“不放……我不会放的,你一生都是我的,你要永远的留在我身边,直到……”他低头,缓缓偎近她,一点一点靠近,不顾她的愤怒,不顾她的挣扎,终于,唇落在她的鬓边,那一瞬,他听到自己灵魂的喟叹,半是满足,半是悲切,终于……他又靠近了她!

“直到我死,你也要陪着我。挽华,你我死也要同穴同葬!”

那一声低吟幽幽自耳边响起,原本剧烈挣扎着的安豫王妃忽然静了。于是安豫王搂她更紧,想要嵌入己身,想要融入骨血。唇落在她的眉间,落在她的眼角,落在她的鼻梁,落在她洁白的面颊,最后……轻柔的缱绻的落在那一点嫣红,那是他数千个日夜都在祈盼思念的。

冰冷,死寂!

唇相碰的那一刹,没有半点他奢想着的柔软、温存,只是冰冷一片,如沾黄莲,苦涩不堪。

抬首,只看到一双漠然的脸,一双无情的眼。

刹时间身心不可抑止的颤栗。不!挽华,不要这样看着我!不要这样对我!只要一点点……哪怕你对我只有一点点……就可以了……

手轻轻的抚着那张心心念念刻骨融血的玉容,喃喃轻呢:“挽华……挽华……我绝不会放开你!生不能,死不休!”

那双无情的眼眸终于有了一丝变化,却只是涌起满满的憎恨与厌恶。

“生相恨,鬼相憎!”

那形状优美的唇瓣吐出冰冷的六字,如六道剑光瞬间齐插他胸膛,刹那间心魂俱裂,肺腑间传出阵阵剧痛,绵延四肢百骸,痛不能当,痛不欲生!

看着他脸上涌现的深刻痛楚,安豫王妃面上忽然浮起浅淡的笑容,讥诮的,冰凉的。

安豫王放开她,盯着那张美到极至也冷到极至的脸,手掌挥起就要落下,却猛然后退,落在了身后的桌上,“砰!”一声巨响,桌子四分五裂,碎瓷叮叮铛铛落了一地。

“滚!”仿如受伤的野兽嘶嚎着。

厅中一时沉寂,只有安豫王急促的喘息声。

良久后,冷诮的话语淡淡落下,“今日,你可悔了?”然后便是离去的脚步声。

脚步声远去后,厅中沉于寂静,只烛影偶尔摇曳着,伴着那道倦倦扶椅而立的身影。

许久后,那道身影才移动,无力的在椅中坐下。

悔?今日可悔?

从怀中取出一支玉钗,当年在集雪园中盛怒之下折断了,而后却又命巧匠以金丝缠接,多年来时时带在身边,还曾幻想着哪一日再递给她,哪一日能再为她挽发。哈!无声的自嘲一笑。轻轻拔开花蕊上串着的紫玉珠,露出蕊心一个细小的“华”字,手指抚着那小小的“华”字,眼中露出一种说不出的哀伤与绝望。

还记得当年,年少得意,春风满面。请帝都名匠精心雕琢这支紫玉牡丹,自己亲手刻上这个“华”字,刻进满心满怀的爱恋!那时刻,他无比的欢快无比的幸福,因为明天他将迎娶他心爱的姑娘,他要用这支钗亲手挽起他新娘的长发,一生一世!

只是……那支钗他在新婚之夜插在了他的新娘头上,可紧接着她给了他最狠最毒最冷最痛的一剑!更而且,这支予他来说重逾世间一切珍宝的紫玉钗,予她根本不屑一顾,而是随手可弃!

曾经……曾经希冀的幸福,如一则遥远的神话,永不可及。而那怨恨与痛苦,却如影相随,日日夜夜纠缠他,已整整十八载!

挽华,你想我回答什么?你以为我会回答什么?

悔?不悔?

******

威远侯回府后,夜间久久不能成眠,顾氏看他翻来覆去的,不由起身问他何事。于是说起了今日安豫王府之事。

顾氏听后也不由得万分诧异,“王妃真那么说?”

“当然。”威远侯扯着胡子道,“这事我难道敢乱说不成?”

“那你真的明日要去和陛下这样说?”顾氏拧着眉。

“王妃的话我当然不敢讲,但意亭这次肯定是要回来成亲的。”威远侯披衣下床,在床前来回踱步,片刻后又道:“其实,听王妃的语气,她倒真不在意我将她的话转告给陛下。”

“啊?”顾氏也披衣下床,“这话……这话要是真到了陛下面前,她难道不怕陛下降罪?”

威远侯摇头,踱了一圈,又在床沿坐下,“现在想来,她许真是要借我之口把那话送到陛下面前,她是真的存了心要解除婚约。她并不怕陛下降罪,或者说,陛下决不会降罪予她。”

“这如何说?”顾氏又是一惊。

威远侯面色凝重,沉吟了片刻才压低了嗓子道:“在所有皇家郡主中,陛下对宸华郡主格外恩宠朝中是有目共睹的,究其原由,该是因为这位安豫王妃。”

“你是说……”顾氏一脸惊疑。

威远侯点头,又开始扯着下巴上的胡子,“当年的事你我虽不曾亲眼目睹,但也是耳熟能详了。”略一顿,再道:“今日这话我若真送到陛下面前,陛下不但不会治王妃的罪,反而真的有可能将这门婚事取消。”

“这……王妃的话就这么……陛下能听王妃的?”顾氏有些不敢相信。

威远侯却是毫不置疑,“王妃敢这么说,便是有这份把握。”

“那……王妃为何要解婚?她难道是不喜这门婚事?还是说对我们亭儿不满意?”顾氏一听王妃的话这么管用不由得有些忧心了。

威远侯闻言却是眼睛一瞪,吹着胡子道:“谁家女儿被这般延婚数次,便是泥人也该有土性,更何况是堂堂皇家郡主!她能忍到今日,那是人家大度!”

“这……这也不能怪亭儿呀,他可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才担搁的!”顾氏闻言立时站在了母亲的立场上,“要知道那可是打仗,白刀红血的,我每每想起都担惊受怕的,她们难道就不能体谅一下吗?”

“去!你妇道人家懂个什么!”威远侯却叱道。

顾氏闻言眼一横,伸手拧了丈夫一把,“我不懂?儿子可是我生的我养的!”

“哎,放手,放手。”威远侯忙求饶,“其实王妃想解婚我想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

“什么?”顾氏停下手。

威远侯瞅一眼夫人,道:“那些谣言想来你也有听到些。”

“你是说关于王妃与王爷……还有郡主……”顾氏犹疑着要不要说出。

威远侯一摆手,“那些话不必说出来,你听过也就算了,但决不能放心上,记住了。”

“嗯。”顾氏答应,又问道,“这与王妃解婚有何关系,难道是真……”

“刚才不是嘱咐你不要记心上。”威远侯面容一整,顿了片刻才道,“王妃可能是想试探,若侯府是因此而延婚,或者侯府敢因此而有丝毫犹疑怠慢,那么她是绝不会把郡主嫁到我们家的。”

“原来如此。”顾氏微叹,“王妃这是多虑了,就冲着郡主这身份,就冲着陛下对郡主的宠爱,我们家还不把她当菩萨供着,岂敢怠慢。”

“两次延婚已是怠慢。”威远侯却是抚着胡子叹气,“亭儿啊,是把这‘成家立业’给倒过来了,他是一心先立业再成家,只不过……”

“不过什么?”顾氏揪在丈夫胳膊上的手改为推揉。

“不能与安豫王府解除婚约,无论是为秋家也好还是为亭儿自己也好,这门婚事是绝不能失去的。”威远侯浓眉下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

“那是要把亭儿叫回来了?亭儿那性子,你叫他会回来吗?”顾氏又开始忧心儿子了。

“那小子,哼!”威远侯微有些薄怒,但那声音里却是隐含着一丝骄傲,“不听老子的话,但陛下的旨意无人能违!”

“你是打算明日上朝时请旨?”顾氏这刻也明白了。

“嗯。”威远侯点点头,看着窗外的月色忽地叹了一口气。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不要再多想,还是早些睡吧,不是明日要上朝么。”

“嗯。”

两人重新上床,躺下半晌后,威远侯忽然出声,“当年三位皇子争美的韵事你我不曾得见,可今日见着了真人才知不虚。”

“哦?”顾氏闻之不由有些好奇,“王妃真的那般美?长什么样?”

“没法说。”威远侯叹息道,“看了一眼后不敢再看第二眼。”

“呵……”顾氏伸手轻轻环住丈夫,“是不是……”

威远侯抬手握住夫人的手,于是顾氏没有再说,黑暗中只是心满意足的一笑。

“宸华郡主是王妃所生,定不会差到哪里。亭儿得妻若此,想来也是福气。”

威远侯最后如是说。

注释:

[注1]朱淑真《秋夜牵情·咏桂》

[注2]《诗经·野有死麕》

[注3]《诗经·摽有梅》

[注4]《诗经·简兮》

同类推荐
  • 于你恰好

    于你恰好

    几段感情,几段蹉跎。原来我和你最美的相遇是错过。 知你,在我懵懂之时。爱你,在我无力之刻。 他一如既往,风情明月。她仍是当初,不悔不归。理所应当的爱恋,暗夜里的救赎。是谁一开始输了谁? 当我本该不顾一切爱你的那一天,我发现,自己不配。 当我可以奋不顾身爱你的那一天,我才发现,已经没了机会。 我爱你,成了世间最美的情话。 一生一世,成了世间最遥不可及的梦。 世界太多如果,可是本该无果。
  • 清风弗杨柳

    清风弗杨柳

    出生于原生家庭的林清风有幸进入一家报社成为实习生,报道了一系列失踪、情杀、拐卖等人生黑暗面,也曾感怀于亲情、爱情和友情所给足的宽松和美好。还曾见识过抑郁症、皮诺曹症、绝症等病痛缠身的人生。看林清风如何在新闻求真,人生求实的道路上奋斗前行!
  • 爱如烟火转眼即逝

    爱如烟火转眼即逝

    正值青春,因为心软而错过最爱的人,如果能够重新来过,我选择牢牢抓住你,打死也不会放手
  • 嫡长孙

    嫡长孙

    晋江年度金榜作品。腹黑狠毒二皇子VS女扮男装嫡长孙。能科举,能入仕,能当官,因为她是嫡长孙。不能哭,不能怂,不能甘于平庸,因为她是嫡长孙。直到她的身世秘密被人发现,她和整个家族,都面临灭顶之灾——“若不牵连家人,长宁当以命相陪。”“可我不想要你的命。”我要你。
  • 清瞳吾爱

    清瞳吾爱

    大一新生白清瞳,与英俊教授顾奈二见钟情。然而十一岁的年龄距离,让两人望而却步。就在清瞳准备鼓起勇气的时候,顾奈却将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介绍给她…颇有心计的默温迪更利用一个实验,成功离间了顾奈与清瞳,清瞳负气出国…而那封漂洋过海的书信,抬头写到:清瞳吾爱,你还没回来,我怎敢老去。
热门推荐
  • 安禄山亡命长安

    安禄山亡命长安

    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平定三次宫闱之乱,经过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但是,在他的心底,有一种强烈的不满足渐渐滋生。这种不满足是什么,连他自己也一时弄不清。天宝十年的夏天,他的这种感觉,竟像日甚一日的酷热,越发强烈起来。尽管宠妃阿环能歌善舞,亲信太监高力士善解人意。
  • 体育资源管理

    体育资源管理

    《体育资源管理》讲述了体育资源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进一步证明,对体育资源进行科学地、合理地开发、供应及利用是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体育,资源先行,为满足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体育资源的生产和供应量,亟待大幅提高。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体育资源的供给方面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即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与国家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且这一矛盾将长期地存在下去。
  • 岛上来信

    岛上来信

    《岛上来信》是豆瓣热门作者胡子沉潜多年倾心打造的生活之书。全书分为“故乡”、“在岛上”两个部分,一共收录了37个迥异、让人久久回味的故事。从儿时的回忆到研究生毕业出国,人与事、景与物,杂糅在一个个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浓墨重彩,但每个地方都透露着平凡的乐趣与哀愁。不要因生活里难念的经,就参不透众生的美丽。没有宏大的人生观,没有轰轰烈烈的理想誓言,有的是平淡而普通的生活,有的是把这平淡而普通的生活过得丰美的心境,这是他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 摩尼光佛教法仪

    摩尼光佛教法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ne of Green Gables绿山墙的安妮(III)(英文版)

    Anne of Green Gables绿山墙的安妮(III)(英文版)

    Anne of Green Gables is a 1908 novel by Canadian author Lucy Maud pgsk.com for all ages, it has been considered a children's novel since themid-twentieth century. It recounts the adventures of Anne Shirley, an11-yearold orphan girl who is mistakenly sent to Matthew and Marilla Cuthbert,a middleaged brother and sister who had intended to adopt a boy to help them ontheir farm in Prince Edward Island. Since publication, Anne of Green Gables has sold more than 50 millioncopies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20 languages." The original book is taught t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It has beenadapted as film, made-for-television movies, and animated live-actiontelevision series. Plays and musicals have also been created, with productionsannually in Canada since 1964 of the first musical production, which has touredin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Japan.
  • 仙玉尘缘

    仙玉尘缘

    废材林暮偶然破获家传宝玉之谜,喜得玉中三亩灵田,种仙草炼灵丹修为突飞猛进,赚灵石购法器日进斗金,生死斗大败恶敌,过关斩将大显神威,声名鹊起横扫修真界成绝世仙尊。
  • 学生会长是女生温少你等着

    学生会长是女生温少你等着

    她,是家族里的小公主,是英国女王最宠信的皇家侦探,亦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学生会会长。他,是家喻户晓的温柔王子。但当他遇上她时,形象全无“楚煜辰,我日你大爷!”“我没有大爷就算有那也已经是老态龙钟了,你是多重口味啊。”“……”当她的身份曝光时,“楚煜辰,真名楚雪霏。性别,女!”某男盯着眼前心虚不已还强装镇定的某女冷笑道“你就没什么想说的?”说着朝她那边走了过去。看着某男一步步逼近,楚雪霏心虚道“那啥,咱有话好好说。”“……”但当他的那个她回来时,他与她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
  • 大唐日不落帝国

    大唐日不落帝国

    穿越到开元二十四年,成为唐玄宗早夭的幼子,面对这坑儿的爹,李璥生怕在长安被人玩死,挖空心思想要逃离长安,享受逍遥藩王的日子。然而,距离安史之乱只有十九年,他却只有五岁,这盛唐即将落幕。主角别无选择,为了大唐,为了自己,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变历史。而这一改,整个世界彻底被颠覆了。
  • 如何与“麻烦的人”不麻烦的相处

    如何与“麻烦的人”不麻烦的相处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时常会遇到爱抱怨的人、木讷的人、不讲诚信的人、行事拖沓的人,还有的人自私、狭隘、功利、猜忌、城府很深……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麻烦人。对于麻烦人,我们如果选择忍受,那么自己就会痛苦;如果选择逃避,又会感到孤独。本书从从古代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独特的角度去思考和揣摩麻烦人的心理特点,详细描述了我们与各种麻烦的人相处时遇到的种种麻烦,分析了产生这些麻烦的原因,并提出了与他们打交道的实用建议。翻开本书,看透麻烦人的本来面目,正视人性的弱点,理解和包容他们,增进彼此了解,从而与他们和谐共处。
  • 末代公主荣寿

    末代公主荣寿

    她是慈禧皇太后的养女,恭亲王奕訢长女,身为郡主却破例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位公主。她当面批评慈禧打扮妖治,调和慈禧与光绪的矛盾,安排慈禧光绪的丧事,满清倒台也余威仍存。她的夫君在属于她之前,已经是试婚格格的男人。她被心爱之人视作不供戴天的灭族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