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8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

——《写在人生边上》

正如钱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所说的那样,人生是一本大书,每一个人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不能有半点懈怠地去认真研读。只有真正领悟到了这本书的内容之后,才能算是真正地读懂了人生。

钟情于书的钱先生,不仅仅只是好读书而已,他还把自己对读书的这种执着精神融入到了对学问的研究之中。从古到今的博览,中西文学的广泛涉猎,再加上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终于让他成为一代智者。有人曾经对钱先生的文章进行过仔细的研究,他们发现,在钱锺书的身上,既有鲁迅的犀利言辞,又有着梁实秋的幽默风骨,与此同时,还涵盖了金岳霖的痴情不悔。他看透了媚骨奴颜,誓要做完整的人,不过有一丝一毫奴颜媚骨的生活。而钱先生似乎也吸取了前人的智慧,在他的人生中,不骄不躁,慢步徐行。

钱先生是一个通透豁达的人,有人将他的处世方法定义为一种圆滑,也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世故。但不管是哪一种的定义,这些都是对钱先生处世的不同看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样的。

钱先生喜欢读书,在他看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十分有道理的。譬如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经意间读到的一个小故事,在他的眼中,就有很深刻的人生道理。浅显的人,不懂得读书的人,自然是没有办法领悟这其中的道理。所以,钱先生在饱览群书的时候又收获了一种处世哲学。

《围城》是钱先生的代表之作。在《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一部《围城》勾勒出了人间众生相。凡是读过《围城》的人对钱先生的认识都会更深一个层次。一段平实的文字,还原一段民国时代的人生故事,不管你经历过,还是没有经历过,你都会对当时社会有很深的认识。写着《围城》的人,却并没有被围城包围,这样的人是自由的,自然也是能够看破世俗的。

“人谓我狂,不知我狷。”狷者,并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想做狷者也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行。拥有真才实学恰好是一个狷者应该有的资本,而钱先生就拥有了这种资本。“狂生”成为了他的代名词,他毫不做作地进行批评,为人坦荡的同时又时常反躬自省,他的这种批评既不装腔作势,又不妄自菲薄。他总是让人在接受这种批评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思考哲学。

一个真正的文人,只懂得批评是不行的,还要懂得充实自己。钱先生自然是不满足于做一个只会移动的两脚书橱的。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不能定义的概念。学习是没有境界的,无涯的学习是不能用有涯的时间来丈量的。文以载道,以文读人。文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做通透人生的凡夫俗子,不做人云亦云的盲从狂者,这便是钱先生的处世智慧。

钱先生的人生智慧,其实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为人篇,一部分为处世篇。就钱先生的人生智慧而言,其实并没有很清晰的分界点。为人处世的智慧往往是透过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人生态度来表现的,就像在这本书中所写到的一样。一个故事,诠释一个道理;一个道理,蕴含着一种处世哲学。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人生,这不一定和钱先生的人生经历对号入座,但也可以用同一种智慧来对待自己的人生。

同类推荐
  • 中国的哲学

    中国的哲学

    本书是胡适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系统论述,是其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以及庄子等人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论说与评判。此外,作者还对各家学派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演变轨迹进行了考证。从孔子的儒家学派到韩非子的法家学派;从墨子的“兼爱非攻”的思想到庄子的“无为而治”理论,胡适先生都做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走近冯友兰

    走近冯友兰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与中国整个现代化命运相关联,其经历与著述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冲突。本书的作者,多为冯门弟子、冯学专家和一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们对冯先生的研究、介绍,能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一代哲学大师的真是风貌和人生思考。腰带(正面)读懂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做人为学的必读之作海峡两岸学者陈来、翟志成等研究还原一个真是的冯友兰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我的父亲不孤独腰带(后面)父亲就是这样,各项运动榨不死他,诽谤、攻击毒不死他,谩骂谣言压不死他。他活下来,不仅“照着讲”,还要“接着讲”,写哲学创作,创造新文化。在没有任何言语空间的时代,也要从砖缝里冒出一点点生命的绿色。——冯钟璞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打造最强玄幻世界

    打造最强玄幻世界

    我们开创文明,我们传承文明,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我们曾经都拥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后来灾祸降临了。失去光芒的星星在黑暗中静默,一个声音在阴影中低语,但很少人能听得到。在毁灭中重生,死亡的人重新抬起头。为了我的家园!为了我的信仰!等你们再次降临的时候,我会让你们明白,什么叫做绝望!
  • 此花最知心

    此花最知心

    幽冥佛历劫百世入凡尘。蓝知意:慕容博,你心里可有我?慕容博:佛曰,不可说……
  • 我的火车

    我的火车

    大学四年寒暑假火车往返,遇到的人间百态与留下的温暖记忆。
  • 青春hold不住:唯有爱永伤

    青春hold不住:唯有爱永伤

    凌晨三点,孙叶躲在医院的洗手间内默默垂泪。她来例假了,可是他支走了舍友,赶走了护士,她一个手臂骨折的病人,无力的看着眼前的卫生巾……不就是小时候说过他“别以为自己长的好看就可以欺负人!男大十八变,你肯定越变越难看”嘛!不就是在他说他是处男的时候,趁机要挟了一句“我可以不说出去你不举的秘密,但是我的毕业论文就交给你了”嘛!他至于怀恨在心嘛!王辰皓守在门外,奸笑腹语,亲爱的小怪兽,我看你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 心中有树

    心中有树

    你的心跳已经停止,你的血液已经流干。你需要重新唤醒你的器官。一棵正能量的小树,遇到一个乐观坚强的灵魂,开启一段有趣而又暖心的复苏之旅。“树哥,我的骨头有点不对劲。”【你成功炼化骨骼,得到一具恒星之骨】“树哥,我的腰子有点虚。”【你成功强化肾脏,得到一对烈日之肾】“烈日?哇哦……”
  • 不负寒光不负你

    不负寒光不负你

    新书《众里寻觅千百渡》重生复仇文,希望支持! 五年前,他和她的婚礼上,他冷冷地说道:“安寒,今天的婚礼取消,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她从婚礼台上跑下来摔倒在地,眼看着他和另一个女人离去的背影,哀莫大于心死。五年后,消失的男人归来,她早已带上冷酷的面具,他亦不再是她的全部。她幽幽叹了口气,看着男人的睡颜,说道:“南宫晨阳,你又何必再来沾染我?”假寐的男人待她走后苏醒,墨瞳睁开眼底一片深情,“安寒,你是我今生不能放手的执着!”
  • 酒客行

    酒客行

    昆仑派二弟子离漠染,接到师门任务到少林寺借少林寺的镇派之宝易筋经,当离漠染将易筋经交到师门手里的时候,少林寺的高僧也随之而来。称离漠染偷盗少林易筋经,离漠染来不及喊冤。就被挑断手脚筋脉。逐出师门。虽之牵扯出易筋经消失,智空被杀,几位宗师陆续被杀,江湖中突然腥起了腥风血雨。金人与大辽有共同入侵中原,这一切是阴谋,还是?因为易筋经而恢复的离漠染也被卷所在江湖与战场之中··················
  • 唐朝新计划

    唐朝新计划

    天外陨石,带魂强穿,贞观四年,西域三十六小国楼兰国中,秦千岁蓦然睁开双眼,天赋异禀,搅动风云,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之巅,数强列国皆为蝼蚁,三六归一,骑马攻突厥,炮轰马六甲,抽刀下倭国,南征入罗马,搬运喜马拉雅.............天朝建立,历史由此改写。PS:本书纯属虚构,与真正历史不符,如有雷同,那他就雷同了你想怎样。PS:书友吹水交流1群:725058538。PS:新书幼苗,还请多多关照。
  • 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通过曹操割发自罚、孙中山不让大哥当都督、林肯替受冤人洗掉罪名等100多个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伟人遵纪守法的故事,目的是让青少年读者感受到遵纪守法的必要性。
  • 详刑公案

    详刑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