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0400000001

第1章 与美国同在

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而活?尊严,爱情,事业,还是只是为了活着?

华盛顿,则是为了美国的自由,不停地战斗,成就了自己,也造就了美国。

权力是诱人的果子,不由得让人垂涎三尺。但凡有机会掌权者,皆恨不能削尖头颅横冲直撞,可华盛顿是个例外。

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明显,但在封建等级制度上,可谓有着高度的默契。西方称至高无上的那个人为“国王”,东方则是“皇帝”,尽管称呼有所不同,但所握有的权力大同小异,即万事一个人做主,手下一群人参政、议政,可最后定夺者,只能是高高在上的那一个人。

当国王,谁不想?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华盛顿眼前,他却提不起半点兴趣。别人热衷的,未必是他所想的,一大群人等着他点头示意,可他偏偏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新生的美国需要的不是君主,而是民主,而他也不想当皇帝,他想的是造共和!

经历殊死搏斗后,迎来了约克镇大捷,胜利让华盛顿的声誉更加显赫,民众开始将肉眼凡胎的他奉为神明,甚至称其为救世主。

战斗是胜利了,可摆在眼前的棘手之事不得不考虑。虽千辛万苦建立了联邦政府,可并没有形成紧密完善的组织结构,本应掌握的权力也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看得见却摸不着——没有征税的权力,没有制定州际商约的权力,没有权就意味着没有钱,联邦政府的经费还要依靠各州摊派,同军队的关系也并不和谐,军界对联邦制度不满意,普遍向往建立君主政体,同时,各州却仍然保留财税大权和商贸大权。通俗地讲,各州没有联邦政府照样可以生存,可联邦政府缺了各州的支援,将举步维艰。

鉴于窘迫的现状,许多人想要改变,推选华盛顿当国王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当时大的环境下,这也不乏是一种选择。论“天时、地利、人和”,华盛顿都具备,至于当还是不当,这即是他的事情了。

经过思考,华盛顿决定站在人民这一边。他对君主制深恶痛绝,对国王也着实没有什么好感,现在让他穿上国王的袍子,接过国王的权杖,别人愿意,可他不愿意。

在美国还没有独立前,13个殖民地通通归属于英国国王统治,各殖民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其任命权也在英国国王手中。日不落帝国历经1688年革命后,十分不情愿地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与国王并驾齐驱,制约着国王的言行举止,而北美各个殖民地在议会中并没有自己的代表,作为英王的臣民,其由内而外只有“忠于国王”的观念。

《独立宣言》引发了各殖民地争取独立、反对英王的运动,一向作威作福的总督、官吏、王党分子伺机逃亡,掌管大权的人没了影子,原有的统治机构也即将破亡。“不破无以立”,各州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在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指引下,制定各州的宪法,建立全套的行政机构,跳出了封建君主制的禁锢。

尽管如此,君主立宪制并不是没有市场。

放眼国际,欧洲仍由封建君主制度主宰,德意志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沙俄帝国由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掌权,法国则是国王路易十五执政,遥远的东方也不甘示弱,君主专制掌管天下。

纵览寰宇,试图建立共和政体的美国,无疑是历史上的异类,美国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存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封建传统在美国并不盛行,可想要君主立宪的人,却不在少数。

曾经属于英王的这片土地上,殖民统治时期的总督、官吏,遗留下的业主和特权商人,以及军队中的军事独裁者,在革命大潮中是不可忽视的保守势力。他们妄图说服华盛顿登上王位,重拾君主的荣光,以此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不至于损失太多。

1782年5月,曾经担任过米夫林堡指挥官的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他在洋洋洒洒的长信中,用漂亮华丽的措辞列举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归根结底在于共和制度,他指责共和政体耽误了国家的繁荣,只有建立像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政体,才能为美国带来蓬勃的生机。

可华盛顿心知肚明,为美国带来蓬勃生机的,绝不会是君主立宪制!他清楚,尼古拉无非是想让他登基为王,并且提升军队的地位,使之成为强权政府的根基,从而完成军事独裁政治的构建,这种想法与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背道而驰,经过一番血腥斗争好不容易获得改变的机会,断然不能忘了初衷。

尼古拉的心思,华盛顿懂,根本用不着考虑,他在5月22日,以严厉的口吻给尼古拉写了回信:

……我怀着突兀和惊奇心情,专心阅读了你要我深思的意见。请相信,先生,在战争进程中发生的任何变故,都没有你告诉我关于军队中存在的这种想法更使我感到痛苦了。对此,我极其憎恶并严加斥责……使我困惑不解的是,究竟我有哪些举措足以鼓励你向我提出这种请求。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的灾难。如果我不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话,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计划的人了……如果你对你的祖国、对你本人和你的子孙还关心的话,或者对我尊重的话,你应该把这些想法从心中排除净尽。从今以后,无论你自己还是其他任何人,再也不要提出同样性质的意见。

一字一句,表达出华盛顿无意当国王的想法,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声明,他绝对不会当国王,而且也坚决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到底哪一种政体有益于新生的美国,他心里很清楚,而他对君主立宪制的痛恨也不是两三天了,若是没有起初的愤懑,也就没有热血奋战的这些年,无数人献出生命后,联邦政府才得以成立,《独立宣言》更是浸透着向往民主的人们的鲜血。

确实,以联邦政府目前的状况,没有能力解决眼下的困难,更谈不上治国兴邦,在承认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华盛顿有他的一套治国方案:

第一,鉴于安全得不到保障,议会应该加强权力;

第二,尽快修改《联邦条款》,使之适应当下的需要,并为长久做打算;

第三,妥善解决军队的问题,既然都是自己人,就要排除根本上的分歧,团结一致。

为了更加明确地传达他的想法,他给各州州长分别去信,就他对美国未来的设想加以阐述。他认为,美国人能通过对人类思想的研究,了解人和政府的本质,创造和改革美国的政治机构。反对君主立宪制,反对国王一人独大,主张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主张13个州彼此相互依靠,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他主张民主,却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确切来说,他是忠实的共和主义者。

抛开国王的诱惑,他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权力或是金钱,都不能撼动他内心的根基。他所做的一切,出发点就不是为了名誉或利益;他带领殖民地的兄弟姐妹杀出一条血路,绝不是为了最后自己“黄袍加身”;他期冀的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获得自由,主宰自己。

1783年5月6日,传来和平的消息,华盛顿和英军司令卡尔顿爵士,在奥林奇城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移交英军在美国占有的据点,以及把财产交给美国人的问题。

同年9月3日,美英两国在巴黎签订了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确认了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疆界为北接加拿大与大湖区[1],南至佛罗里达,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达密西西比河,总面积230多万平方千米,比独立战争初期扩大了一倍半。

8个年头,换来了和平、独立和民主,华盛顿备感欣慰。想当初,一路荆棘,多少次差点命丧黄泉,好在福大命大能等到今天。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有了好的结果,献出生命和鲜血的人们,终于可以安息,他们的子孙后代终于可以不用活在阴影之下。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美国,开创了世界史的先例,此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都以美国独立战争为先驱,其影响之深远,可谓空前绝后。

同年10月18日,大陆会议决定解散军队,所有官兵不论军衔,从11月3日起停止服役,战争结束了。为了战斗集合起来的人们,终于等来了胜利的消息,终于可以身披荣光重归故里!

11月2日,作为统帅,华盛顿颁布《向美国军队告别令》,他感慨万千:“由于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已经确立,展现在眼前的广阔无垠的幸福前景,几乎无法用言语描述,……在我们这个条件如此优越的国度里,无论经商或务农,只要为人勤勉,必可谋得富裕的生计。”最后他说:“在本司令即将退役之际,谨以此表示祝愿和祝福。分别的帷幕即将落下,我的军事经历的一幕将永远结束。”

对美国的未来,华盛顿充满信心,在这里生活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必将获得神的庇佑,享受国泰民安。对他而言,这一刻的满足感远远胜过成为一国之君,黄袍再华丽,也不如布衣的非凡意义。

国王与平民,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平民,若是需要理由,华盛顿能列出上百条,可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原因,即是他的心属于人民,他有一个共和梦!

注释:

[1]大湖区,指美加边境间的伊利湖、苏必利尔湖、安大略湖、密歇根湖和休仑湖。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系。

同类推荐
  •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

    全书共分三集,以谈话的形式,将梅家旧事、学艺经过及登台演出、创作等情况娓娓道来,读来有与之围炉夜话、对坐闲谈之感。时间上来说,前两集集中在梅兰芳早年学艺、崭露头角,及1913—1917年间艺术创造实践的历程,对创作时装戏《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等的尝试有较详细的记载;第三集则记述了他从1917—1923年间演出《奇双会》,编演《天女散花》《童女斩蛇》《霸王别姬》等戏的情况,以及同余叔岩合作时期、杨小楼合作时期、承华社时期的艺术活动。本书还述及梅兰芳对唱腔和表演的创造、伴奏乐器的增加和舞台装置的改革,以及观摩前辈或同辈名演员表演的心得等。
  •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

    千年更迭变换,他们或是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或是平平淡淡,但是在他们身上总有一点历史的缩影,或深或浅的足迹中隐隐约约的展现了中国封建历史的发展轨迹。《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参考了诸多史料,从历代帝王中精心挑选出富有代表性的一百位帝王供读者赏阅。它融历史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是一本常看常新、常思常获的大众读物。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太极之一代宗师

    太极之一代宗师

    张三丰幼年时曾患有严重的眼疾,已经快到睁眼瞎的地步了。但是当碧落宫的宫主白云禅师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便决定收他为徒,不仅治疗他的眼睛,还要传授他道法和武艺。这一年,张三丰只有五岁。从此,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向张三丰打开了。日后,他以自身的所作所为证实了他对道家以及中华武术的杰出贡献……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热门推荐
  • 深宫有只咸鱼精

    深宫有只咸鱼精

    听闻白家有一女,吃了就是睡。对此白茶茶表示你懂啥我还会吃喝嫖赌,杀人放火强抢民女!入宫后白茶茶表示争宠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撩小哥哥不香吗?啥皇帝是个女装大佬?太后是个穿越人士系统被她玩丢了,江茶茶沉默看了眼脚边的系统现在去讨好太后不迟吧?……太后:“据说皇帝今天女装准备去调戏当朝宰相。”白茶茶:“那还那不去看戏,带上瓜子和薯片我去拿肥宅快乐水”【甜宠1v1】
  • 道破轮回

    道破轮回

    轮回腐朽,有人选择终生为奴,有人选择宁死不屈,这是古老的寓言,还是终结的启示!这是生灵的恶梦,还是天下的宿命!执剑在手,剑斩虚妄苍瞑破;吾命如归,踏碎世间一切敌。诸天万道,道破终来见轮回!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如果晨光在午后

    如果晨光在午后

    应该在一起的人不管绕多大一圈都会在一起;小五遇见四季那年才17岁,最好的年纪遇见最好的人。只可惜这个年纪的他们都还不懂爱情……多年以后再次相遇,你已意气风发而我也并没有在这黑夜沉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身上的奇怪秘印

    我身上的奇怪秘印

    我只想好好的做一个平凡的人,生老病死,怎么这么难呢?都怪这个该死的秘印!
  • 考古寻踪:穿越人类历史之旅

    考古寻踪:穿越人类历史之旅

    这是一部普及型著作,向广大读者介绍考古学和考古研究成果。书中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顺序,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世界范围内各国考古工作者,尤其着重介绍了德国考古工作者所取得的最新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是对英、法、美等国家同类著作的重要补充。《考古寻踪:穿越人类历史之旅》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概括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猿人几百万年的生理进化和物质文化的漫长发展,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畜牧和定居生活,以及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在冶炼加工金属的基础上逐渐出现劳动分工和贫富分化,最终产生社会阶层,出现世界文明古国,一直描述到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近现代历史。作者恰到好处地抓住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类社会的演变发展进程,同时突出了考古学在研究各历史时期的卓越贡献。
  • The Subjection of Women

    The Subjection of Wo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波盐业史研究

    宁波盐业史研究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 三角形太阳

    三角形太阳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兆林的作品。刘兆林,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辽宁作协名誉(原)主席。有《不悔录》《啊,索伦河谷的枪声》等小说、散文作品集四百多万字。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冰心散文奖、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系国家特殊贡献专家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