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1000000009

第9章 嘉道萧条(3)

这些礼节性的陋规,只是小头,对官员们来说不过是零花钱而已。陋规中的大头,则来源于火耗、关税、盐课、漕运等。以火耗为例。地方州县在征税之后,要将碎银铸造成五十两一个的大银锭。在铸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损耗。正常铸银的损耗不过百分之一二,官方就将这些损耗额外摊派到民众头上。

对于征收火耗,政府没有明确规定,地方官员就将火耗加派到十分之一二,或者十分之三四,捞取巨额利益。州县一级捞到钱了,自然要孝敬督抚,督抚们则孝敬京官,彼此共享此项巨利。火耗之外,在盐业,漕运、驿站等领域,官员们通过各种手法,也捞取巨额陋规。

陋规收入在正常工资的十倍,乃至百倍以上。根据地区不同,陋规的收入也不同,但即使最偏僻的地区,陋规的收入也很可观。

与京官相比,地方官获取陋规的机会更多,所得更为丰厚。如雍正元年,河南巡抚一年各项陋规不下二十万两,素称贫瘠的贵州巡抚每年的陋规在二万两左右。道光年间,张集馨担任以“肥缺”而闻名的陕西督粮道,每年陋规有三四十万两。京官刘彬士得知自己被外放到浙江任巡抚后,踌躇满志地道:“老夫穷翰林出身,在京二十余年,欠下一屁股债,今番须要还债了。”浙江人闻听后,惊呼刘彬士如“饿虎出林,急不能待。”

陋规拿不上台面,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存在,且都分了一杯羹,达成利益共享。陋规的危害极大,它既造成了国库的损失,也加重了民间的负担。嘉庆年间,有大臣提出将陋规的数目明确、合法化,以杜绝弊端,嘉庆批复“实不可行”。

道光刚当上皇帝,将颇有创新精神的英和调入军机处。英和一入军机处就建议将各省陋规加以清查,应该革除的就革除,可以保留的就公开、明确。刚当上皇帝的道光还有点锐气,立刻同意,摩拳擦掌,要大干一把。随后十几天,道光接连颁布谕旨,指示地方官员必须清查陋规。不想督抚们却联合起来,给了新皇帝一个下马威。

各省督抚们认为,陋规这种丑事,怎么能明确公开?可以说一套做一套,但是绝不能给民众知道,一旦知道了,怎么进行统治?陋规一禁,官僚怎么维持生活?谁来帮你统治?

道光被督抚们这一逼,顿时没话说了,只好收回成命,下令停止陋规改革。道光尴尬地解释:“朕刚没了老爹,心里乱糟糟,听了英和的话乱搞。朕刚当上皇帝,没啥经验,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多多原谅。”道光在谕旨中还灰溜溜地道:“为君之难,诸臣亦当谅朕之心。”

为了向地方督抚表示歉意,道光不得不将英和作为替罪羊,将他赶出了军机处。两江总督孙玉庭反对废除陋规最为激烈,却被赐给了“公忠大臣”的匾额,于是群臣叹服,竞相赞叹道光为天下圣主。

既然不能改革,那就保持原状,拖延一日是一日了。道光主政时,清国这艘大船已是锈迹斑斑。道光是个没有魄力的皇帝,他无胆无力推行改革,也无心将船的内部构造换掉,重新起航,他只是想将船涂抹一把,不沉即可。但要想这艘船不沉没,对多年积习总是要有所整顿。也正是这一定程度上的整顿,才给了曹振镛一方天地,以收拾颓败之局。

清代关系国计民生的,不外漕运、盐、国库存银粮之类。在曹振镛辅佐下,道光就漕运、仓库、盐税等,做了系列整顿。曹振镛从政经验丰富,又深得韬光养晦之道,行事不似英和那样咄咄逼人,锋芒毕露,所以能连续担任首席军机大臣十四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弊政加以整顿。

漕粮弊端,首在浮收,根源在旗丁。运送漕粮的旗丁,在各州县索要帮忙的小费,不给就在漕粮上捣鬼。各地官员为了应对勒索,不得不多征收漕粮。由于漕粮“浮收”严重,各省督抚不堪重负,纷纷打报告给中央请求将上交的漕粮打折。

漕粮运输途中,旗丁也暗中捣鬼,比如将石灰撒入米上,再将温水灌入舱底。待米粒发涨后,每石米可以多出数升。多处来的米就被旗丁盗出贩卖,至于入库的漕粮,因为受过潮自然容易发潮霉变。经过千里运河,江南漕米运抵京仓。一路上各种开支,导致米价暴涨,一石漕米需银十八两,是正常价格的十八倍。

曹振镛建议从源头上着手,各省督抚及漕运总督,打击旗丁勒索州县,一旦查出即从严处理。但曹振镛的办法,不过是周期性的严打运动,时间一长,旗丁照样。所以道光六年,英和主持了漕粮经海路运输北上的试验,效果极佳,成本更少,运输更快。不想各地反对声四起,因为无数人的饭碗将要被断送,无数的利益链将被切断。屈从于压力,道光最后还是选择了走内河运送漕粮。

漕粮之外,盐政更是弊端诸多。一些经过官方许可的盐商,暗中贩卖盐引。清初发行盐引时,好比发行原始股,招商购买,买到盐引的盐商,将名字及盐引数目登记入册,然后按册派给盐引。盐商手中的盐引,可以世代相传。当年没有买原始股的人,眼红于盐业的暴利,就从盐商手中再买盐引。如同股票一样,买的人多了,价格自然被推高,盐价也跟着走高。官府卖的盐价格居高不下,民间贩卖私盐的人自然也就更多,导致官盐卖不掉,政府税收减少。

道光十年(1830),两江总督陶澍整理盐务,决定打破原先盐商对盐引的垄断,开放盐引,让资金涌入。陶澍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极大阻力。曹振镛家族很多人在扬州从事盐业交易,陶澍本人则是曹振镛的门生,一时间投鼠忌器,难以下手,就写信给曹振镛讨教。曹振镛看了信后,回复他道:“只要有利于国家,你就放心去做,不要担心我家,世上有饿死的宰相吗?”曹振镛这样表态了,陶澍遂一展身手,整顿盐政。

面对危局,道光初期曾有诸多系列整顿措施,诸如改漕入海,裁撤兵员,清查浮收,裁定陋规等等,但这些措施,或是受到官员抵制,不得不提前中止,如裁定陋规;或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如改漕入海;或是收效甚微,一如既往,如清查浮收。唯一能推行下去的改革,也就是陶澍主持的盐引改革。但这改革也仅限于两淮地区,并没有推广到给全国,也不能挽回道光朝衰败的局面。

道光不是个有勇气、有担当的人,所以选了小心谨慎的曹振镛辅政。才气卓著,率性敢言,勇于任事的英和则相应地被冷落。曹振镛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没有英和那样直率敢言,但终究还是能恪尽职守,本人也能洁身自爱,非贪赃枉法之徒。后世对他虽然评价不高,终究未将他列入“奸相”的行列。

在走向萧条的时代,作为首席军机大臣,曹振镛实回天之力,也没法开出根治的药方,只能小心谨慎地辅佐着道光。而在这样的时代,有识之士人都意识到了危机,他们期待着中枢能够振起,有所变革,有所进取,有所突破。然而,曹振镛却让他们失望,于是乎,在众多的民间野史之中,曹振镛也成了庸碌的代言词。

清史稿中,也不见他的显赫政绩,野史之中,更无他的风雅趣谈。后世对曹振镛评价极低,常以“庸庸碌碌”、“只会磕头”来评介他,但曹振镛不是“庸碌”二字所能简单概括的。在道光萧条之中,他小心谨慎的维持着平稳局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整顿,也是着实不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林则徐就将曹振镛赞誉为国朝第一人。

无疑道光喜欢曹振镛,并把他当作是可以依靠的人。曹振镛死后,道光在追悼词中夸奖他:“实心任事,体用兼优,外貌讷然。”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曹振镛所辅佐的是充满情趣,附庸风雅的帝王,所处的又是一个蒸蒸向上的时代。他木讷的面具一定会脱下,表情一定会更丰富,也会留下更多的文人逸闻。在政治舞台上,他的拳脚也会从慢柔的太极转为刚猛的泰拳。

曹振镛身处萧条之世,他也很是无奈,他没法如盛世的名臣那样,扬眉吐气,扬鞭万里,开拓疆域。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站在经进水的船上,辅佐皇帝,操控着大清这艘巨轮。他如果稍一用力,开的过猛,大清可能就会沉没。

曹振镛主政的十四年间,以无为清静为目标,小心谨慎,如履薄冰。道光十五年时,曹振镛走到了最后,他以八十一岁高龄死于任上。道光赐给他象征着文臣最高荣誉的“文正”谥号。

人性极其复杂,很难用一个好字,抑或一个坏字来笼统、绝对地评判一个人。对曹振镛这样的重臣,史书很难评价他,乃至于没法评价他。他就如同一池清水,你仔细看,他是清澈见底的,再细看,其中难免也有污浊。更重要的是,这一池清水,却是一潭死水,死水中沉淀的不仅仅是曹振镛,更是大清帝国。

秦桧再世穆彰阿?

提起清代的权臣,鳌拜给人的印象是飞扬跋扈,和珅是贪腐无度,曹振镛庸庸碌碌的话。那么,一提起穆彰阿,立场坚定的士大夫们无不咬牙切齿,恨不得冲到他面前,指着他鼻子痛骂他是“秦桧再世”。但穆彰阿这个“再世秦桧”,青年时却对岳飞崇敬无比。在岳飞墓前,穆彰阿无限感慨,作诗祭奠忠魂,声讨贼桧,不想几十年后,自己却被称为“秦桧”了。

秦桧不是一日炼成的,穆彰阿也不是生来就奸坏的,他早年为官,勇于任事,政绩累累。乾隆四十七年(1783)穆彰阿在北京出生,老爹光泰在嘉庆年做到右翼总兵。大概酒喝多了,光泰毛遂自荐,请兼任兵部侍郎,反而丢了官。所幸儿子穆彰阿争气,嘉庆九年中了举人。此年是英和主考,穆彰阿也算是英和的门生了。

嘉庆十年,穆彰阿初入仕途时,老师英和因为政坛纠纷被连降三级,但不久再被启用。英和也是科举正途出身,对同是满人,才华横溢的门生穆彰阿额外照顾。有人提携,在官场上升起来也快。到嘉庆十九年,穆彰阿已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此后又转任刑部左侍郎。

嘉庆二十年,官运顺畅的支持穆彰阿突然被降职。此年刑部所进呈死刑立决人数多达五十二人。嘉庆素称“仁义”,用刑主张宽缓。现在一下来了这么多死刑案,嘉庆认定是刑部拖沓,积压了案件所致。受此牵连,穆彰阿也被降职以观后效。降职这回事,其实也是嘉庆磨合下穆彰阿,让他吃点苦头,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前途。到了次年,穆彰阿果然又被大用。

道光朝前期,形成了汉人以曹振镛为首,满人以英和为首的辅政格局。在老师英和的扶持下,再加上办理昌陵(嘉庆陵墓)工程有功,穆彰阿成了道光最亲信的臣子之一。

由于漕运弊端连连,道光朝有改漕入海之说,其中倡议最为卖力者就是英和。道光五年,英和上《筹漕运变通全局疏》,请将漕运改为海运。但地方官员,如两江总督孙玉庭、漕运总督魏元煌等人,对此反应消极。道光遂以陶澎为江苏巡抚,穆彰阿为漕运总督,琦善为两江总督,主持漕运改海运。漕运总督也是个不可小觑的官职,与总督一样,都是正二品。

为了漕运改海运,两江地方大员竟全被撤换,穆彰阿等人自然不敢怠慢。九月份,穆彰阿亲自押送漕船,经海北上,至通州交卸后才回京。初次试验成功之后,次年海运正式启动,第一批八百艘漕船由上海北上。穆彰阿此时改任工部侍郎,以钦差大臣身份在天津验收漕米。验收过程中,穆彰阿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海运章程,加速了漕米入仓的速度。因为办理海运极有功劳,穆彰阿此年被授工部尚书,进入了一品大员行列。

漕运改海运,轰轰烈烈地搞了一年之后,却突然停止。所有人都知道海运的好处,但漕运一改海运,十几万旗丁、水手、纤夫就要失业,流落在江湖,走上亡命之路,运河两岸的无数城镇也将因此而衰落。道光下不了决心,就在道光七年下旨,所有海运停止,一切漕粮照常河运。

道光七年,穆彰阿受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军机大臣名称很多,有军机大臣、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之类。军机大臣名目虽多,区别不大,都是军机大臣,只是加上“学习”二字的是实习生。清代在军机处学习“行走”的大臣很多,实习期满,合格的自然留在军机处,皇帝就不再下旨实授了。唯一的例外是穆彰阿,“学习”行走了一年,次年被实授军机大臣。

在军机处近二百年历史中,满、蒙翰林担任军机大臣者,前后共六人,分别是尹继善、梦麟、那彦成、英和、桂芳、穆彰阿。穆彰阿入军机处,也是英和力荐的结果。英和是穆彰阿的双重座师,即举人和进士的老师。穆彰阿入仕之后,英和对他大力提拔,在重案审判、漕运改海、视察河工等重大事务上,都可看到英和频频带着门生穆彰阿出入。道光八年,穆彰阿被实授军机大臣之后,英和大喜道:“词林传为盛事,亦门墙之光也。”

不过此年英和本人倒了大霉,因为监修的孝穆皇后墓地工程渗水,差点掉了脑袋。最终皇太后出面,劝告道光“不应以家法诛大臣”,才保住了一条命。

道光八年(1828),英和被发往黑龙江做苦差,两个在官场上正如日中天的儿子也被革职一起同行。英和所有家产被充公,临时寄居在一个古庙中,身患重病。此时穆彰阿伸出援手,不但亲自前去探望英和,更每年接济他一万两银子。

在道光朝的历史上,英和的作用被大大的限制了。道光对英和也有深刻了解,认为“英和人本明白,性复敢言。”但英和的一生也是悲催,老碰上倒霉事,一直没能得到施展身手的机会。

同类推荐
  • 缔造盛唐

    缔造盛唐

    刘亦辰,一个发烧驴友,因为一次探险活动迷失在了古城遗迹中,意外发现一块外星文明遗落的系统模块等他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贞观年间!拥有无敌神器的他,如何在大唐世界里兴风作浪.....一个不一样的大唐盛世就此展开……
  • 贵州榜样

    贵州榜样

    本书是贵州省委宣传部牵头,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编写的30余位贵州先进典型人物。他们有盲人教师刘芳;有呕心沥血的县委书记姜仕坤;有为民引水,力拔穷根的81岁村支书黄大发;有“中国生态英雄”、“贵州造林王”吴庆贤……贵州榜样的名字在全社会广为传颂,贵州榜样的感人事迹,在人们心中久久回响,他们是在贵州崇山峻岭深处挺起的铮铮脊梁,他们是贵州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丰碑。展示创新发展的新形象,凝聚苦干实干助跨越的精气神,传递同心同德奔小康的正能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无比强大精神力量。
  • 汉末大都督

    汉末大都督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字公瑾。三国英谁与争锋。新创了qq群:706094815(欢迎加入哦,才创的哦。)
  •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男主李凤年是生于21世纪的一个普通的演艺圈经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唐朝,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当时最著名的李龟年三兄弟的经纪人,把自己变成了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 红二十四军始末

    红二十四军始末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北方第一支工农武装——红二十四军的筹建、发展以及在险恶环境下最终失败的辉煌历程。它存在时间虽短,但意义重大。
热门推荐
  • 巧姐bitchplus

    巧姐bitchplus

    影凌雨原创小说“红娘,我想喝忘情水”杨轩:“对不起,我这只卖普通酒水,不卖忘情水,要喝忘情水,去孟婆那儿要去!还有不许叫我红娘!”“红娘,我想吃蟠桃”杨轩:“对不起,此店不卖蟠桃,要吃蟠桃找大圣去,别来烦我!还有说了不许叫我红娘了!”“红娘,我想喝威士忌”杨轩:“朋友,你没看外面的招牌吗?我这儿只卖老白干,要喝威士忌去隔壁歌厅找去,都说了不许叫我红娘!”老子要爆发啦!“红娘,红娘,我想跟你做朋友”杨轩:“行啊,不许叫我红娘!”不然老子现在就把你挫骨扬灰。你们难道都tm眼瞎,看不出来我是男人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橙红年代(壹):风云乍起

    橙红年代(壹):风云乍起

    刘子光做保安的父亲在值班时被流氓打成重伤,于是他顶替父亲,成为一家物业公司的保安。他有一双所向披靡的铁拳,这注定他要生活在风头浪尖。他单枪匹马击退了来小区滋事的不良分子团伙,却被物业公司老总当成了眼中钉。
  • 身为女配我只想低调做人

    身为女配我只想低调做人

    慕了了只是一只刚刚成精的小奶狐,不想却“意外”身亡。为了活下去她被迫与系统绑定,开始快穿三千世界做任务。只是……每个世界都有各种形态的某男:傲娇校草/霸道总裁/冷漠同桌/舔狗小弟/病娇邻家……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慕了了:“……”给爷爬!
  • 圣光的命运

    圣光的命运

    同人作品,自娱自乐,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带着地球去修炼

    带着地球去修炼

    【玩转‘地球’,都快把‘地球’玩坏了!】一少年偶得‘地球’,碰到了各种有趣的事。灵气复苏?别紧张!这只是‘地球’接受一星试炼卡任务。海底发现各种庞然大物,别觉得奇怪!那只是‘地球’被人下了一道二星被动试炼任务。如果碰到以下情况:“古代遗址...图腾文...神奇果实...千年干尸...万年仙丹...南北极的奇观...海水下沉....等。”千万别忙着拍照....对了!还有一个神奇的ATM,它有一天要是对您说:“你的贡献值不够,无法兑换东西,请退出!”时,千万别紧张...【PS:喜欢的就加入书架,帮忙投票下,拜谢】
  • 狂想世界L

    狂想世界L

    风系、火系、土系、雷系、空间系...这世间唯一的X级存在!无敌的我,为什么要做厨子?爸、妈,我很爱你们,但有机会再见了。战乱最为频繁的西之美洲,地狱、冥界、海族、神族、魔族、龙族...多族觊觎人族。这里,才是我古傲天的归宿!这个疯狂的世界,将由我来拯救。(非傲天流,不种马,热血、轻松,官方书迷群QQ:87309298,还请读者朋友们多多支持~)
  • 麦子熟了(中篇小说)

    麦子熟了(中篇小说)

    双成住进县医院的第二天,二叔便拖着他那双不灵便的腿来找我。这时距他从徐州回来到我表哥刘大卫的厂里做传达室主任不足两个月。他的头发凌乱而花白,且显得枯萎,很久没洗的样子;面色呈酱紫色,干燥,多皱,如一片秋深时节在风中飘舞很久的柿叶;他的眼睛早已没有了一点光彩,在我自小到大的记忆中,他的眼睛就不曾有过光彩。这样的眼睛再加上一丝胆怯而有些害羞的眼神,令人感到心里酸乎乎的。二叔不说话,我也知道他的来意。在这个时候,除了双成的事,二叔还能和我说什么呢?
  • 重生之前夫要逆袭

    重生之前夫要逆袭

    新书《年代逆袭:某男,撩上瘾》求收藏、求推荐票重活一世,栾宜玥只想要摆脱头婚,好好养活她的包子们,挽补前世所有错轨的遗憾和悔恨——然而,那个跟狗皮药膏一样的前夫,你是要闹哪样?某人果断脸、铿锵有力:你是我合法的妻子。嗤~你、我早就已经事实离婚了!前夫阴着脸、表示不服:放屁,谁敢跟老子抢老婆?老婆、你过来,咱们好好说道说道,谁离婚了?PS:本文架空,每个节点的骤变,就是架空一个小世界。甜宠虐渣文、男女双重生,男主精神领域、女主灵池空间,双视角——
  • 佛说七知经

    佛说七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