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2100000010

第10章 日内瓦湖畔的插曲

在日内瓦湖畔,靠近小小瑞士的维诺弗的地方,191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个渔夫把船向岸边划来。他在湖面上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划近一看,原来是一只用几根木棍松垮地捆在一起的简单木筏,上面有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用一块木板当桨在笨拙地划着。渔夫惊骇地划到跟前,把这个精疲力竭的人拖到自己的船上,用渔网盖住他的下身,随后他试着同这个蜷缩在船上一角冷得浑身发颤的、畏怯的男人攀谈。可是这个人用一种陌生的语言答话,这种语言和渔夫说的没有一个字相同。不久,这个热心肠的渔夫只好作罢。他收起渔网,快速地向岸边驶去。

岸边华灯初上。这个赤身裸体的人的面孔慢慢清晰可见。他那宽大的嘴边满是胡髭,脸上泛起孩子似的笑容,举起一只手向对面指着,结结巴巴地说着一个词,听起来像是“露西亚”[1],小舟离岸越来越近,这个词说得越来越热烈。渔船终于靠岸,渔夫们的家室都在岸边守望自己的男人。她们观望渔夫的湿漉漉的捕获物,可她们一看出在渔网里的竟是一个一丝不挂的男人时,便慌乱地四下逃散,就像瑙西卡[2]的侍女发现裸体的俄底修斯的情景一样。慢慢地,村里的一些男人向这稀有的“人鱼”聚拢来,他们随即负责尽职地把他送到村长那里。出于战争期间的直觉和丰富的经验,他立刻就觉察出这个人一定是个逃兵,从湖岸法国那边游到这里来的。于是他公事公办地进行审问,可是这种一本正经的做法很快就失去了严肃的意义和应有的价值,这个一丝不挂的男人(在此期间有几个居民掷给他一件上衣和一条粗布裤子)对任何问题只是重复地、疑问似的说:“露西亚?露西亚?”声音越来越畏葸,越来越含混不清。村长对此感到有些恼火,于是以不容误解的手势让这个陌生人跟他走。身边围着一群吵吵嚷嚷的年轻人,这个湿漉漉的、光着大腿的男人,穿着一件上衣和一条短裤,被带到村公所去,好在那里把事情弄清楚。这个人顺从地一声不响,只是他那对明亮的眼睛由于失望而变得黯淡无光,他那高耸的肩膀像是在重压之下垂了下来。

这条被捕捞上来的“人鱼”被安置在就近的一座旅馆里。在单调的日子里,这个令人开心的插曲给人们带来了乐趣,一些女人和男人都来这里参观这个野人。一个女人带给他糖果,可是他像个猴子似的多疑,动也不动;一个男人给他照相,所有的人都谈论他,高兴地在他周围七嘴八舌说个不停。终于,有一个曾在外国待过并能说多种语言的饭店老板来到这个惶恐不安的人身边,轮换用德语、意大利语、英语,而最终用俄语问话。刚一听到家乡话,这个惶恐不安的人就抽搐了一下,他那善良的面孔上堆起一片宽厚的笑容,突然间他镇静而直率地谈起他的全部经历。这个故事很长,也很杂乱,一些个别地方连这个临时翻译也搞不懂,但是这个人的遭遇总的说来还是清楚的:

他在俄国打仗,可有一天,他同成千上万的士兵被装进军车,走了好远好远,随后又被装上船,船走了更长时间,经过一个非常炎热的地区,用他的话来说,热得肉里的骨头都软了。最后他们在一个地方登陆,又被塞进军车,然后向一个山丘冲了上去,随后他什么都不知道了,因为冲锋一开始他的腿上就中了一弹。通过翻译,听众马上就知道了,这个逃兵是属于那个穿过西伯利亚和经过海参崴,越过大半个地球来到法国前线的俄国军团的士兵。这马上激起了人们怀有怜悯心的一种好奇,是什么促使他能够进行这次稀奇的逃亡。这个性情随和的俄国人,面带半是宽厚半是狡黠的微笑叙述说,他的伤还没有好,就问护士,俄国在什么地方,护士把方向指给他,他通过太阳和星星的位置大体确定了方向,于是就偷偷地溜了出来,夜间走路,白天躲在干草堆里逃避巡逻兵。吃的是采到的浆果和讨来的面包,走了十天,最终他到了湖边。现在他叙述就有些不清不楚了;好像是这个来自贝加尔湖畔的人以为,在晚霞中他眺望到日内瓦湖另一岸的摇曳不定的轮廓,认定那就是俄国。他想方设法从一家农合里偷了两根木梁,他躺卧在上面,用一条木板做桨,划到湖中间,在那里那个渔夫发现了他。在他结束他的这段糊里糊涂的故事时,他胆怯地提出了个问题,是不是他明天就可以到家。还没等翻译出来,这个愚昧无知的问题先是唤起了一阵哄堂大笑,可随即这笑声变成了一种深切的同情。每个人都塞给这个东张西望、显得手足无措、可怜巴巴的人一两个铜板或几张纸币。

在此期间,一个较高级的警官从电话中得悉此事,由蒙特沃来到这里,他费了不少气力才就此事写出了一份记录。这不仅是由于这临时的译员无能为力,也是由于这个人的无知无识,西方人对此是难以想象的,可现在总算是清楚了。他对自己的身世,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叫鲍里斯之外,几乎毫无所知;而对自己的家乡,他只能极为混乱地描画个大概。他是麦合尔斯基公爵的农奴(虽然农奴制早已废除了好几十年了,可他还是说农奴这个词),他同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在离大湖有五十俄里的地方等。现在谈到下一步该如何办的问题了,一些人开始争论起来,而他目光呆滞地蹲在这群人中间。有些人认为应当把他送交给伯尔尼的俄国领事馆,可另一些人怕这样做他会被重新送回法国;警官在权衡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该把他当作逃兵还是当作一个无证件的外国人来对待;村秘书立刻排除上面提到的后一种可能性,这要地方上养活一个外来人,还要为他准备住处。一个法国人叫了起来,人们对这个可怜的俄国兵不该这样顾虑重重,他可以劳动或者被遣送回去;两个妇女激烈地反对说,他的不幸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让人背井离乡到外国打仗,这才是一种犯罪。这个偶然的事件几乎要引起一场政治上的争吵。这时突然一位老先生、丹麦人——在此期间他来到此地——断然表示,他愿为这个人付八天的生活费用,这期间行政当局应同领事馆进行交涉达成协议。这个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使官方之间和持不同意见的个人之间都避免了争吵。

在越来越激烈的争辩中间,这个逃兵慢慢地抬起畏怯的目光,老是望着饭店老板的嘴唇。他知道,在这场争论中,这是唯一能告诉他该怎么办的人。他对由于他的出现而引起的这场争吵显得毫无所谓,现在当争吵声平静下来时,他不由自主地在寂静中间向老板抬起乞求的双手,就像女人在圣像面前祈祷那样。那令人感动的姿势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板亲切地走上前去安慰他,告诉他不要怕,他可以住在这里,在旅馆会有人照料他的。这个俄国人要吻他的手,可老板迅速把手抽了回去。随后老板把邻近的一座小旅馆指点给他,他可以住在那里,有吃的东西,又再次说了几句亲切的话,安慰他;之后他顺着马路走回自己的饭店,临行时还再次和蔼地同他示意作别。

这个逃亡者动也不动地凝视着老板的背影,在人群中间,只有这个人懂得他的语言。他畏葸地躲在一边,一度明亮的脸色又阴沉下来。他眷恋的目光直到老板的背影消逝在位于高处的饭店才垂了下来,对其他人则望也不望。那些人对他的这番举止感到惊奇,笑了起来。其中一个人同情地动了动他,让他进旅馆去。他垂下沉重的双肩,耷拉着脑袋走进门去。有人给他打开睡房的房门。他蜷缩在桌旁,女仆把一杯烧酒放在桌子上表示欢迎。他整个上午动也不动地、茫然地坐在那里。村里的孩子们不时地从窗外窥视,大声笑着,朝他喊叫,他连头都不抬,一些人走进房来,好奇地观察着他,他目光不动地盯着桌子,弯着腰坐在那里,畏葸、羞赧。中午吃饭的时候,饭堂里聚集着一大群人,笑语喧哗,他周围的人都在高谈阔论,在喧嚣嘈杂的人群中间他又聋又哑地坐在这里时,他的双手哆嗦起来,几乎连用勺子舀汤都舀不出来。蓦地,两行粗大的泪水顺颊滚下,沉重地落在桌上。他畏怯地环望一下四周。其他人看到他流泪,一下子就静了下来。他感到羞愧,把沉重、蓬乱的脑袋越来越低地垂向黑色的桌面。

直到傍晚,他一直这样坐着。人们来来往往,他对此毫无感觉,而那些人也不再理会他了。他坐在火炉的阴影里,本身就像一截阴影,双手沉重地摊放在桌子上。所有的人都把他忘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在朦胧中突然立起身来,像只野兽似的、闷闷地顺着路向那座饭店走去。走到门前,他手中托着帽子,站在那里,一个钟点、两个钟点动也不动,对谁都不看一眼。在饭店的入口处,光线黯淡,他犹如半截枯树,僵直、黑黝黝地竖在那里,像生了根似的。终于这个奇怪的景象引起了饭店的一个小伙计的注意,他把老板叫了来。当老板用俄语向他打招呼时,他那阴沉沉的脸上又泛起少许的光泽。

“你要做什么,鲍里斯?”老板亲切地问道。

“请您原谅,”这个逃亡者讷讷地说,“我想知道……我是不是可以回家。”

“当然啰,鲍里斯,你可以回家。”被问者微笑着回答说。

“明天行吗?”

这下子老板也变得认真起来。当他听到这乞求的话时,笑容从他脸上消失了。“不行,鲍里斯,现在还不行,得战争结束才可以呢。”

“那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战争结束?”

“上帝才知道。我们这些人是不知道的。”

“不能早一些?我不能早一些走?”

“不能,鲍里斯。”

“很远吗?”

“很远。”

“得走许多天?”

“许多天。”

“先生,我还是要走!我身强力壮。我不会累的。”

“你没法走的,鲍里斯,这中间还有国境。”

“国境?”他呆钝地望着。这个词他太陌生了。随后他固执地一再说:“我会游过去的。”

老板几乎要笑起来,但这使他感到难过啊,于是他和蔼地解释说:“不行,鲍里斯,这不行啊。国境,就是另一个国家,他们不会让你过去的。”

“可我并没有得罪他们哪!我早就把我的枪扔了。我哀求他们,看在基督的分儿上,为什么不能让我去我老婆那里?”

老板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他感到一阵揪心的痛苦。“不行啊,”他说,“他们不会放你过去的,鲍里斯,现在人都不再听基督的话了。”

“那我该怎么办,先生?我总不能待在这里啊!这里的人不懂得我,我也不懂得他们。”

“这你可以学会的,鲍里斯。”

“不,先生,”俄国人垂下了头,“我学不会。我只能在地里干活,除了这我什么也不会。我在这儿能做什么?我要回家!您指给我路好了!”

“现在没有路,鲍里斯。”

“可是,先生,他们总不能禁止我回家,我回到我老婆、回到孩子跟前去呀!我现在再不是个大兵了!”

“他们还会要你当兵的,鲍里斯。”

“是沙皇?”他蓦地问道,由于期待和敬畏而浑身颤抖。

“没有沙皇了,鲍里斯。人们把他推翻了。”

“没有沙皇了?”他愁眉不展地望着老板,目光中的最后一丝光泽消逝了,最后他疲惫不堪地说,“那么我是不能回家了?”

“现在还不能。你必须等着,鲍里斯。”

“等多久?”

“我不知道。”

在暗中,他的面色越来越阴沉灰暗:“我已经等了好长时间了!我不能再等下去。告诉我路!我要自己试着回去!”

“没有路,鲍里斯。在国境上他们会抓住你的。留在这儿,我们会给你找到活儿干!”

“这儿的人不懂得我,我也不懂得他们!”他固执地重复说,“我在这儿不能过活!帮帮我,先生!”

“我无法帮你,鲍里斯。”

“看在基督的面上,帮帮我,先生!我实在受不了啦!”

“我无法帮你,鲍里斯。现在没有人能帮助别人。”

他俩站在那里,面面相觑。鲍里斯转动手上的帽子。“那他们为什么把我从家里弄出来?他们说,我得保卫俄国,保卫沙皇。可是俄国离这儿那么远,你刚才说,他们把沙皇……您怎么说的了?”

“推翻了。”

“推翻了。”他懂也不懂地重复了这个词,“我现在怎么办,先生?我得回家!我的孩子在喊我。在这儿我没法活下去!帮帮我,先生,帮帮我!”

“我无法帮助你,鲍里斯。”

“没有人能帮助我吗?”

“现在没有人。”

俄国人把头垂得越来越低,突然间他闷声闷气地说:“谢谢你,先生。”随后转身走开了。

他慢步顺路而下。老板长时间地望着他的背影,看到他没有回到旅馆,而是向湖边走去,感到十分奇怪。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回到自己饭店里去。

事也凑巧,翌日清晨还是那个渔夫找到了一具溺死者的赤裸裸的尸体。死者生前一丝不苟地把送给他的裤子、帽子和外套摆在岸边,然后走进水里。关于这件事做了一份记录:由于不清楚这个陌生人的姓名,只在他的坟墓上竖了一个简陋的十字架,这是那许许多多小型十字架中的一个,它象征着无名者的命运。现在整个欧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插满了这样的十字架。

(高中甫译)

注释:

[1]俄语的音译,意为俄罗斯。

[2]古希腊神话中阿尔刻诺国王的女儿。由于雅典娜的指使,瑙西卡和她的侍女们在河边嬉戏时发现了漂流到该岛的俄底修斯。当时俄底修斯一丝不挂地出现在她们面前,侍女骇得四下逃散。

同类推荐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

    这童话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纪的读者爱戴,相信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 绿光

    绿光

    作品中的绿光与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据说凡是看到绿光的人便不会再在感情方面做错事,绿光的出现摧毁了谎言与幻想;谁要有幸看到它,便会把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看得一清二楚。海伦娜·坎贝尔小姐知道这个传说后,就一心想看到绿光,否则决不结婚。她的两个舅舅为她选定了一位未婚夫,为了使他们相见,特安排一次奥班之行。这次奥班之行,使坎贝尔小姐经历了一次奇特的旅行,也使读者跟随她享受了一次艺术对餐。
  • 绝代双骄(胡一天、陈哲远主演)

    绝代双骄(胡一天、陈哲远主演)

    胡一天、陈哲远主演!《绝代双骄》是古龙本人投入至多心血和热血的长篇巨著,让一个天才完成了他的成长。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倪匡。《绝代双骄》中登场的经典人物:小鱼儿、花无缺、铁心兰、燕南天、江玉郎、苏樱、十大恶人。小鱼儿与花无缺,一对孪生兄弟。无论是性格还是命运,他们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尽管一个在至卑至贱的恶人谷,另一个在至高至洁的移花宫,但他俩有一点始终相同,那就是少年人的热血与生命力!就像小鱼儿说的:一个人做的事若都已在别人意料之中,他活着岂非也和死了差不多?
  • 儿童法案

    儿童法案

    《儿童法案》中的菲奥娜·迈耶是一位高等法院的女法官,向来以严苛的睿智、精确和理性闻名。可她成功的职业生涯却无法掩盖家庭的不睦。多年的不育以及丈夫的出轨令她长达三十年的婚姻陷入了危机。十七岁的男孩亚当由于宗教信仰拒绝输血治疗,命悬一线。时间在流逝,控辩双方都给出了理由,为了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菲奥娜决定亲自前往医院探望男孩。一番恳谈触动了菲奥娜内心深藏已久的情感,最终,她的裁决将给两人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麦克尤恩在《儿童法案》中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道德与法律的困境:到底是尊重宗教信仰、个人意志,还是应该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背负着文明社会的沉重枷锁,人性的天平最终将向哪一边倾斜?“这是自《在切瑟尔海滩上》后,麦克尤恩写得最好的小说。”——《卫报》
  • 情怀

    情怀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热门推荐
  • 你管这也叫金手指

    你管这也叫金手指

    本书又名《时空的魔匣》服从根源者谓之神,窃取根源者谓之王。穿越为大公之子的纨绔少年继承了最古最强之王的记忆与传承,为了拯救妹妹、为了完成对姐姐的承诺,他不得不走上了根源、在时空螺旋中不断成长的救赎之路。当你慢慢长大,你终将知道在这群星闪耀的凛冬中,为了心中的理想,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正确却不正义的抉择。欢迎读者加群:集中营:152470234
  • 我家娘子是月下仙人

    我家娘子是月下仙人

    吾是一名月老,负责牵线搭桥,促成情侣。吾坐拥这红线千千万,全系自己身上却啥用也没有。得道高人推测吾命中无红鸾星,于是……吾云游四海,吃遍四方……呸,找配方,没有红鸾星,孤就自己做一个,反正效果差不到哪儿去!……终于有一天,“小生不才,让娘子久等,三生有幸,得此佳人,实乃为夫之荣幸!”
  • 爱了就是爱了0a

    爱了就是爱了0a

    曾经易杨和刘欣研许诺共度一生,但因为误会,两人从此成为路人。七年后他成为风云人物,设计引她前来,即使知道她身边已有要珍惜的人,那又如何,他定使出浑身解数,让她再次爱上自己。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 最强系统之万界主宰

    最强系统之万界主宰

    【火爆精品】Ps:本书内容极度舒适浩军:”异族不可踏上地球的土地!‘’美女至尊:“那我们就建个浮空岛好啦,好不好嘛?”浩军:“老妖婆,滚回你的老巢去!”美女至尊目瞪口呆,掩面而走!入侵万界,我为主宰!
  • 三生有幸之相思醉

    三生有幸之相思醉

    【短文《初遇伴吾心》完结】诸国分裂,阋墙不断,招致人心惶惶。一朝穿越成妃,她不嫁他强娶,她躲他追,只为她;再见时,她心渐有所动,他一如既往地爱;同携手锄奸人,还安宁。太和三年,她自愿嫁入他国联姻……终是有花无果,相隔万里犹难忘。一首白头吟韶华虚度,百花飘零,过眼云烟浑如昨。
  •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美学史”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编十五章,包括:早期:希腊美学思想形成时期;中期古典时代:希腊美学思想鼎盛时期;晚期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化和罗马美学思想衰落时期。内容涉及: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学派等。
  • 霸天神尊

    霸天神尊

    混沌神珠,久蒙尘埃,今世显现,漫天惊变。黄泉道统,可造轮回,可改天命,与众生为敌。开天神体,欲改天换日,涤清世间污垢。沈锋寒本是一名乡野孤儿,于梦中学得绝世奇功,成就绝世神体,纵横于天地。有兄弟佳人,陪我逍遥于天地,我愿与诸天为敌,霸天为尊。
  • 旧事酒浓

    旧事酒浓

    从青涩纯白的年少到时态沧桑的社会,当那个万丈光芒的少年以不同的姿态走进她的青春,她就固执了一辈子。她永远以巧合的方式出现在他身边,在某个温柔安静的时刻,深切地凝望着他的侧脸,也曾默默的祝福他。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失去心爱的女孩,让以前的美好毁于一旦,他们最终背道而驰。再次相遇早已物是人非,她始终以她的方式去帮助他一切。后来,她终于忍不住在那个不知名的夜晚大喊:“顾新,我爱你了整整十年。”【我要守在你身旁看岁月怎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