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3900000004

第4章 陈九小说三题(4)

张北光只当这是客气话。世界这么大,哪儿会这么巧啊?纽约的北京人多了,不是有个电视剧都叫《北京人在纽约》吗?可再一打听,绝大多数要么只在北京上过学或工作过,要么就在大院儿里长大的,什么海军大院儿、几机部大院儿,或大专院校等等,真正像他这样胡同生胡同长的少而又少。张北光觉得吧,只有经历胡同生活的才算是真正北京人。不是有人把胡同里长大的叫“胡同串子”吗?听上去比市井无赖强不了多少。可胡同串子怎么了,胡同串子更有文化底蕴你信吗?你以为文化就是学位高低呀,告你说,文化的根儿是民族性。北京的文化就在胡同里,只有胡同才是民族的,没胡同就分不出北京东京啦。张北光始终以胡同串子为荣,在他看来,胡同的内涵深不可测。甭管你说什么,敞开说,是琴棋书画还是宫廷传奇,是鸳鸯蝴蝶还是慷慨陈词,随便论吧,就没胡同够不着的。别小看胡同,街那边晃晃悠悠过来个老头儿老太太,没准就是段祺瑞冯国璋他娘家二舅的孙媳妇或大侄子。哪座宅门儿不包含着世事沧桑,哪棵老树不看尽风雨烟云。你说什么?胡同土,懂什么呀你,胡同本来就代表着世俗文化,咱全中国都是世俗文化,你读读历代皇上在奏折上的批文,压根儿没几句之乎者也,净是北京方言,你才土呢。

正琢磨着,就听老高又问,您住九条几号啊?五十九号,张北光随口答道。老高的眉梢猛地一扬,五十九号,不会是纳兰府吧?北京人管宅门儿叫府,主人姓什么就是什么府,纳兰府想必就是纳兰王爷的宅子。就这句“纳兰府”把张北光整个儿镇住了,他吃惊地睁大眼睛,什么,连纳兰府您都知道!嘿,今儿这是怎么了?

没错,是纳兰府,一点儿不假。

您哪年住在五十九号?老高紧追着问。

应该打五五年起吧。

哦,我去台湾了。纳兰大姑还在吗?

在呀在呀!您还知道纳兰大姑?张北光差点儿喊出来。

敢情,四九城有名儿的美人坯子。

可她疯了,光眼子满院子跑。我见过她,后来就没影儿了。

话说到这儿,老高没有接茬儿。张北光以为说错了什么,卡在那儿不敢吭声。静默中只见老高转身翻动着锅里的油条,一根儿接一根儿,缓了大半天才叹口气说,唉,都是王世奎害的,说娶人家,枪一响自个儿跑了,造孽啊。

王世奎?

就是傅作义的副官。

好像有这么档子事。您看,聊了半天,贵姓啊您?

姓高,叫我老高吧。

打这天起,张北光常到老高的摊儿上买油条豆浆。赶上天儿好,干脆就站在旁边跟老高天南地北地闲聊。聊东四九条的西瓜摊儿,专卖一种叫黑绷筋儿的西瓜,嚯,黄瓤红子儿,根本不用切,轻轻一挤啪地就开了。聊“来记饭庄”的烧饼夹肉,得捧着吃,要不酥得不成个儿。聊北京冬天老人戴的尖顶棉帽子,后面有个屁帘儿,跟俄国十月革命布琼尼的骑兵帽几乎一样,不知是他学咱还是咱学他?老高不大明白什么布琼尼骑兵,他对俄国老毛子的事儿不大摸门儿,听张北光这么说也就应和着。

有一回俩人说得起劲儿,老高激动地从怀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照片给张北光看。照片分明被剪过,原来应该不止一人,现在上面只有个年轻军官,身着美式军装戴着大盖儿帽站在胡同口,背后墙上有个蓝地儿白字的牌子,写着“东四九条”几个繁体字。哎哟,还真是东四九条!张北光惊呼起来。等等儿,不对呀,您不是当兵的吗,这可是军官哪?张北光正纳闷儿,老高好像没听见他的提问,反倒问起张北光来。

记得“福子”早点铺儿吗?天津人开的,在九条西口儿。

“福子”?不知道,没见过这么个铺子。

那油条炸的,最后一口都是脆的。豆浆上有层皮儿,比奶油不差。

您这手艺一准儿是“福子”真传!

比“福子”差远了,没的比,没的比。

张北光一听老高就是客气。北京人讲究客气,有时客气得都俗了。可话说回来,宁可俗气也别像大老美似的净瞎吹,这也行那也行,就显他能个儿,寒碜不寒碜呀!说实在的,张北光是真喜欢吃老高的油条。他觉得这油条古韵犹存,吃的时候总会想起当年胡同的情景,晨曦树影庭院炊烟,把人整得忽忽悠悠的。再说味道也的确跟别家不同,没那股南方的煲仔饭味儿,买回来放个半小时一小时也绝不会皮,连他太太后来都喜欢吃,甚至她自己也跑出去买。哼,上海女人的嘴啊,要多刁有多刁。“高先生,侬个油条米道交惯好。”看看,现在又味道特别好了,不是说人家骗你吗?张北光想着,刚要再夸夸老高的手艺,只听他自言自语嘟囔了一句:淑仪就喜欢这口儿,“福子”的豆浆油条。

淑仪,纳兰淑仪?您是说纳兰大姑?张北光不解地问。

春天仿佛还没来,暑热就咣地不期而至。张北光这次回国讲学,竟然溜溜儿住了仨月。他每年夏天都回北京,一般也就三四个星期。可他这次讲学的学校说要参加什么全国会议,希望他多留些日子,帮他们为会议搞个综合报告。张北光这人脸皮儿薄,副校长又是他大学同班同学,只得多住些日子。不过也好,他正好可以在北京四处走走。特别是东四九条五十九号,三十多年都没回去过,一是每次行程都安排得过满,二是老宅也没熟人儿了。说句实话,若不是遇到老高,听他提起纳兰大姑和诸多往事,张北光这辈子未必再回纳兰府。但他这次必须去,必须去!临离开纽约时他还问老高,要不要一块儿到北京转转呀,我带您瞅瞅纳兰府?老高听了很兴奋,说要去,可后来又支支吾吾变了卦,说替他瞧瞧就行了。嘿,你说这个老高!得,替您看看就替您看看,等回来再跟您念叨念叨今天的五十九号是个什么模样儿。对了,要能打听到纳兰大姑的消息就更好了,老高对她好像挺上心,听着不像一般的感兴趣。

一个风清云秀的下午,天很高很蓝。张北光找学校要了辆车,终于跨进阔别已久的五十九号大门。他凝视着斑驳的墙壁和早已磨烂的石阶,往日时光,老街坊的音容,还有纳兰大姑洁白如玉的光身子稍纵即逝,呼地涌上心头。他定神看看眼前的一切,唉,都变了,都变了。房子虽说还是那些房子,可没人认识他,他也不认识谁。原来房子之间有回廊连着,甭管下多大雨,从这屋到那屋不用打伞。现在可倒好,回廊都被围起来当成了房间,院子中间的空地也盖起小房儿,只留下窄窄的过道儿,原本挺整齐豁亮的院子全被挤成一团,日子怎么过成这副德行啊?想想令人感伤。唯独没想到的是,原来纳兰大姑住的北房窗前的那棵老槐树,依然像从前一样枝繁叶茂插入天空,安安静静,仿佛一直等待什么人的到来,这让张北光不由得感到一阵诧异和欣慰,总算遇到一位“故人”吧,总算把过去今天联上了吧,能联的叫往事,不能联的叫历史,历史都是跟个人无关的事。

咱长话短说。

走的时候是初夏,回来可就入秋了。张北光返回纽约之后,很久很久都无法从纳兰府的图像中摆脱出来。一会儿是小时候的情景,一会儿是这次的样子,安静与嘈杂,完整与残破,像电脑游戏一样交错往返,弄不清哪个真哪个假,哪个是已经逝去的骊歌,哪个是正在上演的吟唱。最让他郁闷的是关于纳兰大姑的消息,他问了好几个人,除了不知道的,但凡能说出点儿门道的都说她早死了。有个老太太还指天对地,愣说纳兰大姑就死在这棵老槐树下,可再多问几句当时的情形,吊死的,撞死的,怎么死的呀?老太太又说不上来。你看看,这么个大活人,当年四九城有名儿的美人坯子,怎么就不知所终呢?

想到纳兰大姑,张北光自然想到老高。原本一回来就该找老高聊聊这次故地重游的事儿,顺便也把关于纳兰大姑的种种传闻告诉他。不知怎么回事儿,拖了一天又一天,就打不起精神来,他真想不好从哪儿说起。这天张北光起了床,猛不丁向太太问起老高的近况,哎,我说,老高最近怎样啊?太太刚洗完澡,裹着浴巾,一边梳头一边答道,伊西他了。张北光砰地从床上跳起来,光着脚冲进浴室。

死了?别胡说八道了,怎么死的?

伊脑里厢血管爆他了。

你是说脑溢血?

侬晓的吧,伊勿姓高,侬做啥嘎要相信伊啦?

不姓高姓什么,又跟我胡扯?

伊姓王,王啥奎,医院里厢讲的。

王什么奎,王世奎?

对对,侬哪能晓得啦?伊还让我把这照片交给侬。

张北光心里咔嚓一下,彻底,歇菜!

转年夏天,北京依然还是那么炎热。张北光这次回来没像往常一样通知学校。他生怕当副校长的老同学又带人到机场接他,闹哄哄的。此刻他只想安静点儿,越静越好。他闭目坐在出租车里,一声不吭。司机以为他睡着了,“哎,先生,醒醒儿,到了,九条五十九号到了。”是啊,到了,终于到了。眼前的纳兰府,在黄昏里显得无比安详。张北光把老高托他太太交给他的照片握在手里,看了又看,照片上那个戴大盖儿帽的年轻军官在向他微笑,令他动容,后面墙上“东四九条”几个繁体字格外醒目。过了好一会儿,张北光把照片轻轻放在纳兰大姑窗前的老槐树下,掏出火柴,嚓一声点燃。

火光一闪,在深色的泥土上转眼即逝。院子里似乎没人注意到张北光的存在,更不知他刚才干了什么。

责任编辑 刘升盈

【作者简介】陈九,1982年毕业于人民大学工经系。1986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现供职于纽约市政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原创版》《花城》《上海文学》等刊物。主要著作有小说选《挫指柔》,散文选《车窗里的哈迪逊河》,随笔集《纽约第三只眼》及诗集《漂泊有时很美》等。第十四届百花奖文学奖和第四届《长江文艺》完美文学奖获得者。

同类推荐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5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5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故事会(2017年9月下)

    故事会(2017年9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6年8月上)

    故事会(2016年8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 案例:校园P2P,看上去很美?(第33辑)

    案例:校园P2P,看上去很美?(第33辑)

    近年来,P2P市场持续火爆,平台数量一再创新高,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对新兴市场的挖掘成为了平台存续的关键,除了常规的商企贷款外,一些P2P平台正将目光投向学生消费贷款领域。大学校园不是第一次刮起金融的风了。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让各大银行发放大学生信用卡的热潮降温,但市场还在,需求还在,大学生的消费热情与消费冲动还在,甚至可以说,是有增无减。银行发行学生信用卡仍受政策制约,互联网消费贷款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
热门推荐
  • 大乘入道次

    大乘入道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

    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

    话说天上有一仙人,闲着无聊,做起了和月老相反的行当,拆cp,斩红线,拆姻缘绝不手软,毁了天界十几桩姻缘,令人发指。月老一怒之下,扔她下凡历劫。然而,某个莫名被扔的千晚很是懵逼,她只不过爬了几张喜床偷吃天果而已,怎么就变成这些戏本子里的下场凄凄凉凉怨气深重的恶毒反派了?哀叹一声动手开始散掉各反派怨气的同时,卧槽怎么每本都有你这个小包子!虽然长得是白白嫩嫩鲜滑可口,可你……该叫我一声姥姥啊!父上大人,救命呀!月老:……糟了,拿错戏本了!【1v1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女配很傲娇》,坑品良好~】
  • 我的父亲是贵族

    我的父亲是贵族

    第二次穿越后伊恩·加拉格才觉得自己真正活着。 天本以为成为一个贵族二代后能无忧无虑,却不得不为了目标与所有人勾心斗角。神秘广阔的菲拉斯世界总有一些新的东西值得去看见PS:群号879015594有兴趣的可以加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今天又是追妻的一天呢

    今天又是追妻的一天呢

    “莫情,好不容易放次长假,不出来可惜了。”只见一身形修长气质不凡的少年,修长的手拿着手机静静的听着手机那边传来的声音。
  • 静夜思君

    静夜思君

    夜静怀君佳卿笑若得常见,离离原上草纤纤。那些年华随风去,风清月明云作烟。梦回那年那日前,佛前深深为哪般?卿本佳人月自圆,离思难诉纸上言。(2015.10)
  • 处事技巧

    处事技巧

    我们和别人相处的关键取决于相互间的交流,它决定了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在人们进行交流时,思想上的沟通是必不可少而又至关重要的。古人云:“流水不腐”,只有当思想上的交流如行云流水一样畅通无阻时,才会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并进而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美。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流体效应”,它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与他人进行良好交流的技巧。
  •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他们邂逅在秋风涤荡的午后,秋叶零落,迷藏娇嗔。此后的七年里,两个人频频邂逅,却未能遂愿。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他为了她走上文字的道路,开始写小说。她为了他,从冰山冷美人,变成温柔俏佳人。经历了2012,经历了生与死,经历了爱与恨。到最后,是否依旧难舍难分,扪心自问,心中那一汪清流到底作何解释,那是爱吗?
  • 刀破虚空

    刀破虚空

    我若化仙,必当引导世人,步路正途。我若化魔,必当屠戮苍生,绝杀天下。化仙,却招世人妒忌与坑害,化魔,又招世人唾弃与记恨。仙路渺渺,魔路坎坷,何路能让我踏足。悠悠岁月,天道难寻,我路艰难,时间不曾陨落,我路便不曾消散,世人的妒忌,世人的唾弃,都将凐灭在时间的长河中,唯我独存。傲视天下,谁能与我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