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400000002

第2章 阿苔蜜斯神庙神秘之处

公元前21世纪,古代有位著名的旅行家,昂蒂帕特,他在土耳其见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月亮女神阿苔密斯神庙。这座结构复杂、规模宏伟的神庙建于公元前560年。当时的以弗斯是吕底亚王国的工商业中心,地处交通要冲,非常繁华热闹。后来波斯王大流士一世修筑著名的驿道时,即以以弗斯为起点。以弗斯人非常崇敬月亮女神阿苔密斯。开始,这里只有一座很小的神庙,在一棵空心树干中放着一尊神像。随着以弗斯的日渐繁盛,在公元前560年修建了这座巍峨壮丽的阿苔密斯月亮女神庙。庙基长127米,宽73米,有10级台阶。台基四周共有127根19米高的柱子,分两行排列。柱子上面是方形的大理石屋顶。其中32根柱子的基座上还装饰着神话故事浮雕。19世纪6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在这里进行发掘时,找到了一些雕柱残片,其中有一块浮雕残片高约100米,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现珍藏在大英博物馆中。

以弗斯城里有个叫埃罗斯特拉特的人,一心要做出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使自己名扬天下,结果在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大帝出生的那天晚上,潜入月亮女神庙,放火烧毁了这座驰名全球的建筑杰作。这个纵火犯被捕获后,法官对其判处了极刑。法官为了不让他的图谋得逞,下令不许提及他的名字,否则也将被判死刑。2000多年过去了,埃罗斯特拉特这个名字还是被传了下来,不过,它已被当作“疯子”和“精神病患者”的同义词了。

被烧毁的月亮女神庙很快又被重建了起来。公元262年,哥特人入侵以弗斯,将月亮女神庙里的财宝劫掠一空,然后付之一炬,把它彻底摧毁了。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以弗斯阿苔密斯月亮女神庙,就这样永远地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月亮女神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终将解开这个谜。

巴比伦空中花园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千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距今约3800年前。

巴比伦的含意是“神之门”。大约公元前19世纪,叙利亚沙漠地带的闪族人东迁两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建立巴比伦帝国。该国六世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建都城,立法律,制日历,形成巴比伦文化。公元前1595年,巴比伦城遭到西北方的赫提王国的洗劫。公元前13世纪后期,巴比伦被亚述人征服。在此期间,古城多次被毁坏,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新巴比伦王国再度兴起,巴比伦城又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公元前563年在位)东征西伐,于公元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俘虏大批犹太人,史称巴比伦囚虏。他以囚虏的无偿劳动来大兴土木营造宫室和城墙。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摆脱幼发拉底河地下水的侵蚀,将祖先营造的城垣和宫殿都填平了,在这个更高的地基上重建新城。据对遗址的实测,全城占地41平方千米,由护城壕、外城墙。内城墙三重环绕。外墙长16千米,内墙长8千米,均以砖砌成。犹太俘虏就囚禁在内、外墙之间。9个城门,门高4米多,宽2米多,上有塔楼。最漂亮的阿什塔尔门以彩色玻璃砖饰面,雕有野兽和各种图案。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宫在城南,俗称南宫,面积5700平方米,由5个建筑群组成。闻名于世的空中花园就在王宫旁边,据说是座110米高的假山,依附于两堵城墙之间,层层种植花草树木,以人力引河水上山,既浇灌了花木,又制作了人造溪流和瀑布奇景。相传王后来自满目葱绿的多山之国,看到巴比伦平平荡荡,无山无林,郁郁寡欢。尼布甲尼撒二世为此特建了空中花园,以取悦爱妻。

为什么埃及的金字塔、神庙、古墓能保留到今天,而同时期的巴比伦却荡然无存了呢?这与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有关。尼罗河两岸有的是石头,什么建筑都是用石头建造的。而巴比伦千里之内,无石可取,只有就地取材,使用土坯或土坯烧成的砖,土坯其内,砖包其外,大小建筑无一例外。这样即使砖墙无恙,泥坯墙也会软坍下来。而建筑物坍塌之后,当地居民又把墓址上的砖块挖走去建造住宅,这样古城遗址上就出现了一个个被挖走砖块的深坑。就这样一块块、一层层地扒下去,直至出水没法再挖为止。与此同时,巴比伦城还遭到地下水的浸淫、盐碱的腐蚀、洪水的泛滥,从而使它难以长存人间,而外族的多次入侵,每一次也都给巴比伦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现代强盗以考古为名的掠夺,更使巴比伦遭到彻底的毁灭。1901年德国人以“考古”挖掘为名义,用了18年时间,把阿什塔尔门搬走了,甚至一条近百米长的沥青和砖块路面也被挖走了,然后复原于柏林帝国博物馆的门前。

这一切使我们难以见到巴比伦的原貌,巴比伦空中花园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了。

亚历山大灯塔之谜

2200多年前,有一个只活了33岁的短命国王。从他20岁继承王位后,在不到13年的时间里,东征西战,竟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3洲的马其顿大帝国。这个短命的国王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是一个有抱负、有才智,而且勇敢过人的国王。他曾经师从被恩格斯称之为“最博学的人”的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古代最具有科学素养、最懂得科学价值的统治者之一。亚历山大在各次远征中,都带着工程师和地理学家等科学工作者,以便测绘被征服国家的地图,记载这些国家的资源,收集有关自然、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资料。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在埃及尼罗河口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无名渔村建起了一个希腊化的城市,并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亚历山大城”。

亚历山大城里的居民很复杂,有埃及人、希腊人、叙利亚人,也有犹太人、罗马人、波斯人,但其文化在本质上是希腊文化。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后不久,他的将领托勒密在埃及称王,把亚历山大城定为首都。

在托协密统治时期,亚历山大城不仅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而且成为希腊艺术和科学中心。

托勒密在亚历山大城创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曾达70万册,几乎收藏了所有的希腊著作和一部分东方典籍,其中大部分图书是用希腊文抄在纸草上的。不幸的是,这座图书馆在公元前47年被火焚毁了。

托勒密在亚历山大城还创建了国家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既是研究机构,又是一座大学,它分文学、数学、医学和天文学4个部,并设有动物园、植物园、天文台、解剖室和图书馆,聘请了当时最有学问的人在那里工作和居住。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希腊的学术中心一直在这里。当时想学科学,想成为科学家、医生、工程师和建筑师的人,都会从希腊各地,从地中海沿岸,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向世界上一群最杰出的学者们求教。

至于建于公元前280年的亚历山大大灯塔,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被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特列入“世界七大奇迹”了。这座灯塔建在亚历山大城附近法罗斯岛防波堤南端,颇具巴比伦风格。灯塔高达120米,分4层。第一层是方形,高69米;第二层为八角形墙,高38米;第三层是圆塔,像个堡垒;第四层塔顶,放有一只大火盆,熊熊火焰日夜不熄,后面有一块磨得光光的花岗石做的反光镜,使在远处航行的船只也能看到。塔内共有房间近300间。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筑,石缝之间用熔化的铝弥合。塔基则用能耐海水腐蚀的玻璃块填实。

这座被认为是世界灯塔建筑鼻祖的亚历山大大灯塔不幸在公元1302年遭到了地震的破坏。1357年亚历山大地区再次发生大地震,亚历山大灯塔也被彻底摧毁。由于没有留下图纸,塔的形状成了未解之谜。

非洲屋脊上的独石教堂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山地高原国,海拔在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这里的高山几乎全是火山,火山灰同熔岩凝合在一起。石匠们在岩石上开凿出一座座教堂,最著名的是拉利贝拉岩石教堂群。初看起来,这些教堂像是用石块一块块砌起来的,但实际上每座教堂都是用一整块巨大的岩石凿出来的,因此也称这些教堂为“独石教堂”。建造独石教堂时,首先由经验丰富的工匠选择好面积达50~100平方米的大岩石,四周挖出沟壑,使它和山体分离出来,然后根据周密的设计,把它中间凿空,并精心地凿成教堂的模样。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共有11座,分成3群,它们在布局、比例、风格上都各有特点,教堂间由地道、深沟和涵洞相连,这些教堂至今仍在使用,到教堂礼拜已成为当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礼拜者多得惊人。

这些雄伟的教堂为什么要建在荒凉的山区呢?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安全和隐蔽,以防备入侵者的破坏;也有人认为,这是宗教上的原因,教堂必须同大地连成一体,伸向天空,从而把上界和下界连接起来;还有人认为,当时阿克苏姆王朝的一些先进建筑技术失传了,因此只能开凿岩石来建筑教堂。看来,荒凉山区的独石教堂还有许多奥秘未被揭开。

史前遗物的怪异之处

大石圈是在欧洲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或青铜器时代(距今4000至6000年)的石块建筑,在英国,这种史前遗物发现有150多处,大多是石块围成的圆圈。这些古迹中最著名的一处叫“斯托温亨吉”,位于索尔兹贝里市附近,是一个围在土堤中的石头圈。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古迹是古代人举行宗教仪式和天象观测的场所。在有些石圈附近发现了墓葬。据推测,以圆圈状放置的石块标志着天文上的一些重要地平点。某些天文学家认为,“斯托温亨吉”可用来预报日食与月食。如今,人们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已经成功地确定了许多石圈的石块位置与太阳、月亮和各种星座在一年中的一定日期升起或落下的地平点之间的关系。

围绕这些大石块,一直流传着许多迷信和神话传说。其中某些传说大约起源于石圈建造的时代。

1977年,在伦敦举行的关于大石圈的学术会议会场外,一些代表议论起这一类传说,并当即促成一批热心者结合起来,决心查清在石圈附近并非有所谓“地能”,而是客观的物理异常现象。一位生物学家,曾在一个大石圈附近在夜间用超声检波器研究蝙蝠的行为。那一天,在太阳快升起之前,生物学家惊奇地发现,不仅是蝙蝠,而且石圈的石块也发出超声波来。

当时参加组成非正式研究小组的有物理学家、无线电工程师、化学家和地质学家。他们合资购置了一批仪器设备,并选择离牛津市不远的罗尔莱特大石圈为他们的研究目标。在这个石圈的一个石块旁,他们确实在日出前记录到了超声波,日出后它又很快消失。超声波幅射强度最大与持续时间最长的日期是二分点(春分和秋分),强度最弱与持续时间最短的日子是二至点(夏至和冬至)。据推测,石块是在受到太阳最初光线影响下发出超声波来的。20世纪初,在费恩附近有一个称为“会唱歌”的石雕像,这是古埃及人建造的一个花岗岩雕像。每天早晨,当被晒热的空气从石像的缝隙中钻出时,便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来。后来,它被地震破坏了。罗马教皇下令修复这一雕像,此后它再也不唱歌了,这是因为雕像上的缝隙都被堵塞了。因此,罗尔莱特大石圈的超声波很可能是石块表面的缝隙或者受到不同程度晒热的岩石晶体发出的。超声波强度与持续时间在一年中随着昼夜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便可证实昼夜间的温差在这方面起作用。

在罗尔莱特大石圈还进行了磁场强度的测量。初步的测量结果,石圈竟好像屏蔽了地磁场,石圈内的地磁强度明显较弱。而且更为有趣的是石圈内有磁场加强的螺旋线。这一螺旋线共有7圈,并超出了石圈的范围。这可能是大石圈的建造者在石圈底下埋入某种磁性矿石,并使它们以螺旋状排列。看来,螺旋线对他们具有宗教的含义。在不止一处的大石圈的石块上,发现刻有螺旋线图形(但在罗尔莱特石圈上没有)。

在罗尔莱特大石圈和威尔士的莫埃尔·提乌哈弗大石圈进行的放射性测量取得了令人感兴趣的结果。大石圈所占场地的某些地块与周围地区相比呈现放射性异常,或者较高,或者较低。在罗尔莱特进行昼夜不停的放射波动测量显示出在该处的放射波达到几分钟的短时间“激发”,即放射性强度升高3倍左右,然后重新恢复正常。

如果这些异常不是测量误差,那么如何解释呢?石块本身是从其它地区运到放置地点的,而且有些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当地岩石的放射性与外来岩石的放射性不同,放射性的波动也可以用饱含的放射性元素的地下水的运动来解释。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对英国大石圈所进行的各种测量次数太少,因此,作结论和提出假说为时尚早。自发的研究者们希望购置更完善的仪器设备,继续并扩大自己的研究工作。看来这项研究工作远没有结束。

同类推荐
  •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为丛书之一。《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内容涉及日食与月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动物进化史

    动物进化史

    一直到今天,动物起源的确切时间依然没有定论;一直到今天,动物依然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是什么力量使得亿万年前的矿物萌发了生命的嫩芽?是什么力量将雄霸地珏的恐龙帝国毁于一旦?是什么力量让狼变成了狗,又让猛犸象从地球上消失?
  •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而是今天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与未来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的关系问题,只要树立现代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就一定能够达到诗意般地安居。《生态资源大搜索》是趣味科学馆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包括认识生态系统、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球的生态系统、认识生态因子的作用、生态的作用。《生态资源大搜索》由刘芳编著。
  •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发生的自然过程,按照内秉属性,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地质过程和生物过程四类,每一类又是由许多个别过程所组成的系统。对这四类过程的研究,相应地形成了海洋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
  • 舰艇:海中雄狮(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舰艇:海中雄狮(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舰艇:海中雄狮》一书教你用专业的眼光看兵器,是一部关于军用舰船知识的普及读物。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美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的战列舰、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两栖舰、潜艇等。《舰艇:海中雄狮》全书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故事性强。本书由李楠编著。
热门推荐
  • 兴的成长故事

    兴的成长故事

    做为一位一级肢体和语言残疾人,我花了两年时间完成这本书,从15年到17年。本书是自己真实故事。
  • 卡米来了

    卡米来了

    以主人公卡米成长为线索,通过卡米和季泽的人生相撞,相离,又相吸,最后,青梅竹马在一起的恋爱,成长故事。本书仅供娱乐,如有雷同,纯属爱情的伟大。
  • 重生医妃:妖孽王爷不服来战

    重生医妃:妖孽王爷不服来战

    前世,她是不受宠爱的十公主,被至亲父皇当做礼物送给权臣,数载折磨终是魂归生产之前,一尸两命。幸得上天垂怜,给她重生的机会,拜师学医,却要和亲他国,意外与那妖孽王爷绑在一起。龙归位,凤还巢,且看二人如何携手并肩,搅弄朝堂诡谲,先复仇后夺权,顺便给不知所谓的小三小四小五秀秀恩爱。文锦禾:“王爷,今日您与那柔妃眉来眼去,妾身这心里不太痛快,所以……夜深了,请王爷去偏榻就寝吧。”
  • 我的游戏改变世界

    我的游戏改变世界

    我曾在春秋时代见证国君秘闻,也曾以狐妖之身在爱尔兰当个小小酋长。我曾于异世界的角斗场与数千同僚展现勇猛,也曾在历史的天空下与传奇人物切磋武艺。我曾横渡大洋与地球另一边的同龄少女交流人生,也曾跨越时间与神话时代的孩子探讨未来……直到我发现,我的游戏影响了现实。
  • 你如清风似朗月

    你如清风似朗月

    “沐先生,您为什么这么宠爱您的妻子呢?”记者采访问道。“我必须宠着她,这需要理由吗?”沐先生如是说道。外人眼中,高冷到不近人情的沐先生,独独对他的那位太太宠妻如命,百依百顺。(这是一本关于主角轮回转世的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将女之王妃要出走

    重生将女之王妃要出走

    被一小定下婚约的未婚夫和姐姐背叛,掉下悬崖身亡,再次醒来,重回三年前......“沐涵汝,我不是以前那个任你们蹂躏的沐涵汐,记住,你们对我所有事情,我都要讨回来!”----------简介二:“王爷,不好了,王妃说是要烧了别院!”栎王淡定的看着公文“问王妃够不够,不够的话,再买下几座给王妃烧!”
  • 乱世贫民

    乱世贫民

    本是一介二十一世纪的花朵,一次意外回到另外一个世界,开始新的人生。有童养媳,有郡主撩拨,还有公主争抢着要嫁,新的人生不要太惬意!
  • 最强驭灵系统

    最强驭灵系统

    当诸神陨落,当世界大崩,当各位英雄觉醒并相聚时,那个这个世界,将是继续大崩,还是走向统一与和平呢?那么又会是谁主临这个世界?可那诸神沉睡前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永不会平静,那么……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讲述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