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2500000008

第8章 孔子(6)

“参,你平时注意修身,为什么不谈谈你的看法?”

曾参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地说:

“我每天检查三次我的所作所为:

1.我在为别人做事时,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

2.我与朋友交往是否忠诚守信;

3.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他还引用夫子的话说:

“反躬自省,正义应在我身,即使对方是卑鄙之人,我也不会去恐吓他,反躬自省,正义在我,对方即使千军万马,我也要上前去较量。”

孔子听了,夸奖他做得好,说:“这三条反省得好,若能天天这样检点自己,何愁成不了君子!”曾参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被后来的学者广为传颂,大家都纷纷遵循仿效。

后来,孔子的孙子子思便是由曾参教导成才的。子思又收孟柯(孟子)为徒,可见,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他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为孔子学说的发扬光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被后世儒家学派的人尊称为曾子。

孔子的弟子中人才济济。孔子从教40多年,培养出了大量学者和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外交人才。这些人才,孔子曾按他们的品行和专长分为4科。他们的优秀代表是:

德行科:颜渊、闵损、冉伯牛、仲弓。

言语科:宰予、子贡。

政事科:冉有、子路。

文学科:子游、子复。

也恰恰因为孔门弟子中这多方面的人才,也使一些国家对他感到恐惧。

同时,孔子对待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生的潜能。弟子们十分感谢佩服自己的老师。

又是一个山花烂漫的秋日,孔子与弟子们一起出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沁水就在曲阜北门外。出了城门,便看见泗河之水蜿蜒流淌,两岸芦苇摇曳,白鸳飞舞。此情此景,此时此地,没有颠簸流离,没有争权夺利,没有尔虞我诈,师生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清纯之美。

走了一阵,游览了一会儿,他们便三三两两分散活动。孔子见颜回和子路在身边陪着他,便对他二人说:“你们二人说说你们的志向,让老师听听。”

心直口快的子路马上开腔说道:

“我愿把我的车马和衣服贡献出来,供朋友们一同使用。用坏了也不生气。”

颜回听了,想了一会儿,慢慢地说:“我希望自己不炫耀自己的善良,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孔子满意地点头称许。

子路转向孔子说:“请夫子也谈谈您自己的志愿行吗?”

孔子微笑着说:“使老人安逸幸福地度过晚年,使朋友互相信任,让青年相互关怀,这就是我的志愿。”

孔子又对颜回说:“听说你最近写了一首歌,能唱给大家听听吗?”

颜回欣然应允,边弹边唱道:

有利剑兮匿于鞘中,

有美玉兮藏于泥土。

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

凤凰落地兮被鸡啄伤。

生不逢时兮玉石不辨,

不遇明主兮骥锁厩房,

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

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曲罢,孔子赞美他唱得好,他夸奖颜回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能这样做到的只有你和我两人吧!”

子路觉得老师一味夸颜回,把自己撇在一边,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藏不住一点儿事的子路直率地问老师:“夫子,如果您要统率三军出征,您将让谁来陪同呢?”

等了许久,孔子说了这几句话:“空手打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想和他做同一件事。我所共事的人,一定是遇到事情非常谨慎,善于思考而能谋划大事的成熟之辈。”

这分明在委婉地批评子路勇而无谋,遇事不求甚解,意气用事,经常碰壁。听出弦外之音的子路低下了高昂的头,他心里面翻开了五味瓶:有惭愧,有感激,也有不小的委屈!

岁月的年轮转向了第二年春天,绿草如茵,花香阵阵,杨柳抽出了嫩条,小鸟在枝头唱歌,孔子带领弟子到舞零台游览。

这一年,鲁国有些旱情,舞零台要举行祭曲。天气晴和,万里无云,温度适宜,孔子和弟子们早早地就上路了。

等他赶到舞零台时,祭礼已经开始了。围观的人把台前的空场围得水泄不通。台上有一队女巫正在一面跳舞一面祷告。舞巫仪式之后祭曲结束,一群青年男女又围在了一起,自发地跳起娱乐性的歌舞。孔子师生也挤进了人群之中,有的甚至挤到了歌舞人群的最中间,随着节拍,欢舞起来。直到最后,跳得大家两脚酸疼,两腿发木,肚子也咕咕叫唤了,师生们才停下来。

他们来到树阴下的一块大青石上,拿出随身携带的饼子饭团,不顾一切地大嚼大吃起来。饭后,孔子靠着树根闭目养神。这时,参加祭典的人们已经离开了,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凉风习习,孔子感受到了一种融身心于大自然中的逍遥之乐。休息了一会儿。弟子们都向老师围拢过来,交谈着。

挨孔子坐得最近的几个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等。大家闲聊了一会儿之后,孔子稍稍提高一点嗓门说:“我们何不各言其志!”又说:“我的年纪虽大,又是你们的老师,但不要因此有什么拘束,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各言其志吧!你们平常老是说没有人赏识自己,那么如果有人赏识了你,并起用了你,你会做些什么呢?”

子路第一个抢先说:

“一个拥有千军万马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中,外有敌国侵扰,内有天灾人祸,如果让我治理,不出3年,就可以使人民不但勇于冲锋陷阵,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微微一笑,又问:

“冉有,你呢?”

冉有说:

“一个六七十里见方,或者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只要3年时间,就可以让人民丰衣足食,至于礼乐教化,就得再请高明了。”

孔子指指公西华,问:

“华啊,你打算怎么样呢?”

公西华答道:

“我不敢逞能,我只愿学着干罢了。例如祭祖,或者与外国会盟这一类的事情,我只能身穿礼服,头戴礼帽,或者去做个小小的司仪而已。”

孔子又问:“点呀,你怎么样?”

正在弹琴的曾点正陶醉在乐声悠扬之中,一曲将近尾声之时,听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轻轻放下琴,站起来慢条斯理地回答说:

“我的志趣可没有他们三位讲的那么好啊!”

孔子说:“但讲无妨!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理想而已。”

曾点说:“我希望在暮春三月,穿上新买的衣服,约上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到郊外游览。在沂水之滨洗脸沐浴,在舞零台上吹风乘凉,游兴既尽,一路唱着歌,悠闲漫步而归。”

曾点的话,为大家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的太平盛世之景,这也正是孔子梦寐以求的社会。孔子听了曾点的主张之后,长叹道:“曾点的心愿正是我的抱负啊!”

孔子学生中,最有名的三位代表是子路、颜回和子贡。子路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一生忠于孔子;颜回学部渊博,品格高尚;子贡很有才华,是一位善言辞的外交家,曾靠三寸不料之舌挽救了鲁国,乱齐破吴使强晋更强,同时也帮助越国。

谈仁论礼

孔子在晚年时,过着安静的日常生活。

孔子的人格经过长时间的修养,已经达到了圣贤的境界。他在与一般人交往之时,非常谦虚温恭,让人觉得他不善辞令。

可是,当孔子一来到宗庙或朝廷,孔子的谈吐便头头是道,非常善于论辩而又谨慎、谦恭。

和上大夫们谈话之时,孔子的态度是严肃、公正的样子,和下大夫们说话时,他和悦地侃侃而谈。

进入公门之时,他一定恭敬地鞠躬如也。

奉君命去迎接宾客时,他一定谨谨慎慎地进退有度,符合礼仪。

在饮食上,孔子亦很有节律。每餐的食物都是有定量的,酒量虽没有一定,但都能适可而止。

吃东西时,不和人说话,夜晚,就寝后也不说话。

遇有朋友或弟子们逝世时,没有亲人料理丧事,孔子便自动地去帮助料理。

孔子这种日常的生活态度,是很值得我们仿效的。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学说。有一天,孔子给学生讲“仁”。

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博施子民,能济众,这样的人能不能称得上仁?”

孔子说:“这岂止是仁,简直就是圣人了。我想,就是尧舜禹这样的人恐怕也难做得到!”接着又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听得很入神,而且一听就懂。可是,子游却不理解,缠着子贡要他解释。子贡说:“立是立身,立足的意思。‘己欲立而立人’的意思是:你如果想在社会上立足,也要使别人在社会上立足。立,也可以解释成职位。那么,‘己欲立而立人’的意思就是:你如果想要自己取得职位,也要使别人取得职位。‘己欲达而达人’也跟这个意思相近。”子游抢着回答说:

“你如果想自己显达于世,也要让别人显达于世。”

子贡回答了子游的问题之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子舆大声喊道:

“老师,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怎样做?”

孔子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学会‘恕’。”接着,又自己补充说:“我们要由自己想到别人,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也要做对别人有利的事情。我们遇事都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推而广之。由于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而爱他人,因为自己的立、达而使他人立、达,因为不想让别人施暴于自己而不去施暴于别人,因为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宁而不去侵犯别的国家的安宁。总之,自己所要的,也是别人想要的,把它给别人,自己所不想要的;也不要对别人施行。这种推己及人的做法,就是实现仁的基本方法。”

这时,子贡突然觉悟到,对孔子说:“老师,我懂了,仁就是爱人。”

孔子说:“对了,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宰予对老师关于尽孝的说法有点不理解,问道:“父母死后,守孝3年,我认为时间太长了。3年之中,我们能做许多事情。比如,我们可以学习礼仪,学习弹奏琴瑟……如果3年之中一点也不学习,就会荒废,3年不奏琴瑟,琴瑟就会忘掉……我觉得,守孝一年就足够了。”

孔子问:“父母亲去世后,不到3年就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你心里舒服吗?”

宰予回答道:“那有什么不舒服的。”

孔子说:“你如果这样做,觉得舒服,你就去做吧。本来,做为一个君子,在居丧时期吃美味不觉得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安全,因此不能那样做。”

宰予退下后,孔子感叹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子女出生3年,父母亲精心抚育。反过来,为父母亲守孝3年,当然也是天经地义的了。”

孔子认为守孝3年是子辈对父母亲养育之恩的一种报答,而且十分重视。

这时,另外一个弟子插进了一句话:“老师,您的意思是说:孝悌是仁之本,是这样的吗?”

孔子说:“对啊,我讲的正是这个意思,孝、悌是仁的基础。所以,如果我们能做到入则孝,出则悌,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出发,推而广之,做到爱更多的人,能做到爱大众是十分高尚的,这就是仁。”

“那么,什么是爱呢?”樊迟问。

孔子说:“爱,虽然会由于亲疏尊卑而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他不是十恶不赦的人,都应该给以爱和关怀。即使是奴隶,他们的生命也应受到关爱。”

这样看来,孔子提倡的“仁”,爱的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兄长,不仅是自己熟识的亲朋好友,而且还要推而广之到社会上更多的人,甚至也包括奴隶。

礼,在孔子思想中,是仅次于仁的。孔子推行的是遵循周礼。

周礼是周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它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详尽地反映了社会成员相互之间,成员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陈桓杀了齐章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他朝见了鲁哀公,他请求哀公出兵讨伐陈桓。“臣弑君”当然是最严重的以下犯上,这种破坏“礼”的作为更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

为什么孔子这样地维护“礼”呢?因为在他看来:“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日》),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破坏了,那岂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当然是不行的。

所以,当齐景公向孔丘问政治时,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样,臣子要像个臣子样,父亲要像个父亲样,儿子要像个儿子样。”

这就是孔子的“正名”思想。

景公听了之后说:“讲得可真有道理呀,如果国君不像国君样,臣子不像臣子样,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齐景公倒是很坦白,公然把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的“礼”的作用。同他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起来。“正名”就是要把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已有的社会地位,不免有非分之想。

同类推荐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 皮草人生

    皮草人生

    本书真实地讲述了孙佐民令人难忘的经历,书中有成长中的温暖与惊险,有创业时的喜悦与艰难,有患难中的真情与无奈,有成功后的荣耀与牵挂。
  • 恩格斯传

    恩格斯传

    本书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恩格斯生平传记,紧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以恩格斯一生的经历为主线,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论著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该书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本书追忆了周祖训先生受其祖父影响,自幼立志教书育人,致力教育兴邦的事迹。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向老天爷要健康:24节气养生大法(春季篇)

    向老天爷要健康:24节气养生大法(春季篇)

    《向老天爷要健康:24节气养生大法之春季篇》以元瑜伽创始人、著名养生专家迷罗在腾讯微讲堂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润色而成,内容比视频更丰富,更全面。作者创造性地将中医、瑜伽和24节气结合起来谈养生,是一套汇集经络、瑜伽、食疗的三合一健康养手册,告诉读者怎样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方法简单高效。本书为系列书第一册,春季养生篇。
  • 青梅仙道

    青梅仙道

    挥手千尺浪,静坐转阴阳。异世成大道,造化玄元光!
  • 故乡水

    故乡水

    《故乡水》,是“无法寻找到故园”的游子李文俊老先生年届九十高龄遴选出的一本特别的散文集——创作散文加翻译散文。 创作散文部分,涵盖回忆童年在上海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的工作和学习,与译界同仁如钱钟书夫妇、萧乾等人的真挚友情,也有旧时光里淘书、玩古董、出国奇遇等生活记趣。所选篇目文采斐然,语言朴实无华又生动活泼,有情趣有史料,正如作者所希望的,“花些力气,把数年前的种种琐事一一变为可以稍久保存的铅字”,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 翻译散文部分,读者可以静心聆听女作家威拉·凯瑟那场神秘而美丽动人的“邂逅”,或者跟随法利·莫瓦特前去领略诗一般“雪”的王国,更可翻开《密西西比》,走进文学大师福克纳隐秘的个性世界。
  • 一切从约战开始

    一切从约战开始

    “约会大作战的世界又如何?面对自己又如何?我就是靠着这把剑,一样能胜过一切!”这是一个萝莉控(琴里专控)变为“男性精灵”后,穿越到约战中收后宫,打boss,找身世的故事。
  • 青衫无墨

    青衫无墨

    神玄欲毁华夏道统,鬼方欲毁华夏风骨,道家隐宗,以手撑青旻,以身立屏障,从容蹈义,在不为人知的红尘深处,在横亘千年的风云暗流,书写了无数传奇。上古时期,愚公移山,女娲补天,何因何故,封神之战后,怪力乱神消失,春秋时期,老子与周朝典籍莫名消失,三国时期,五石散朝野盛行,两晋时期,奇门遁甲公之于众,南北朝时期,娘化之风甚嚣尘上,媚外之风无端而起,这一起背后,究竟是谁在搅动风云?南北朝第一谋士崔浩身处涡流中心,又将如何搅动风云?面对无法一统的中原,无数热血儿女,持秦汉遗风,续华夏道统,以尸填壑,以骨铺路,谱写了一曲乱世悲歌。
  • 萌主驾到:天才御灵师

    萌主驾到:天才御灵师

    她,始终觉得自己有点悲催,是个孤儿不说,还被万里追杀,就连新拜的师傅都是万分不靠谱,穷的叮当响,还整天玩失踪!但还是有点欣慰的,那个妖孽美男对她实在太好,只要她一瞪眼,立马高冷变怂包:“好好好,你说的都对。”她满意点头:“我说的当然都对,钱不能乱花,人不能乱救,有宝贝拿的时候千万不能手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步点地带

    步点地带

    在这里,没有华丽的魔法,没有仙法的存在,只有的是你想不到的东西。
  • 至尊御灵师

    至尊御灵师

    前世被渣男毒妹戕害,断她筋骨,夺她魂玉。绝境中她自爆,岂料重生在这个同名同姓的废物身上,自此炼药玉,御灵兽,养灵奴,复仇路上混得风生水起。只是这位王爷,能不能拾起你的气节,离本尊远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逮住一个猫系女友

    逮住一个猫系女友

    初识他是游戏里的夺花仇人,再见时四目只隔十厘米距离。万众瞩目的他在台上熠熠生辉,在台下却对她千宠百依撒手不放。她被他热烈的追求吓得想逃跑,只因心里还挂念另外一人。他却更加猖狂,步步紧逼,势要把这只小野猫逮住,揽入自己怀中,好好爱抚。情到深处,她才看清自己内心。曾经的他,游戏里的他,现在的他,原来一直都是苏淮墨一个人,自始至终从未改变。“苏先生,公共场合,请注意你的身份。”“身份?我不就是你的人吗?”“那明天头条可得是大明星倒追大学生了,苏先生。”“媳妇儿开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苏梓芩正想发怒,转头却瞧见苏淮墨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里,落满了晨光和温柔。似以温暖,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