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2800000009

第9章 蔡万霖

1924年11月10日,台西平原的苗栗县竹南村,蔡家的第二个男孩呱呱坠地了。老大出生时,正值春暖花开,万木复苏时节,长辈们便给他起名叫“万春”;老二出生时,正值细雨蒙蒙,滋润大地万物,于是大人们叫他“万霖”。

此地除了种田,没有任何收入,一旦遇上台风袭击,就会颗粒无收。老大万春深知生计的艰难,思来想去,决计做点小本生意。兄弟俩走到交叉路口,拦住过路的菜农,以便宜价买下鲜蔬菜,然后到附近市场上兜售。

毕竟是小本经营,卖菜未能缓解家中的困境。当万春从竹南公学毕业后,劝说父母将家迁往台北,当时万霖年仅8岁。

到台北后,挣钱的机会多了。万春带着万霖开始贩卖大米、杂货。弟兄俩渐渐地攒了些钱,便考虑如何扩大经营,挣更多的钱。

经过艰苦奋斗,蔡万春创办了以经营杂货为主的大万商行。由于经营有方,又有蔡万霖作他得力助手,生意做得很顺利。他们很快进入了台北商业圈,并和军界、政界要人都有往来,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后期,台湾的经济渐有起色,但是经济起飞带来的物质利益大都为资本家占有,工人所获仅能维持生计,依靠这点工资要想买房子、置办家具,就得靠平日从牙缝里抠出点钱存起来。信用合作社便成了他们所向之处。

位于台北的第十信用社,地理位置优越,业务又好开展,是个不可多得的理想部门。但这时“十信”的管理权却在别人手里,欲达此目的,非把管理权争过来不可。

智勇双全的蔡氏兄弟,各自施展出看家本领,夺得了“十信”管理大权。1957年蔡万春出任“十信”理事会主席。

经办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才有益于社会和民众。蔡家兄弟就把“信用”、“合作”作为他们经营的信条和准则。

蔡氏兄弟常想,小时候妈妈做饭时,总是从定量的大米中抓出一把米放进小坛子里,日积月累,竟也节余下来许多粮食。不久发现台湾当局特别强调稳定,把发展社会经济作为第一政治需要,他们便在小额储蓄上做文章,宣布:“只要存1元就可以当‘十信’的客户。”

“十信”的1元钱幸福储蓄获得了很大成功,并迅速闻名全岛。人们都知道台北有家“十信”,同时也知道它的经营者是蔡氏兄弟。蔡家兄弟借此良机,乘势在其他17个地区分别成立了分社,以吸收更多的储户和更多的资金。蔡氏兄弟要求台北总社和17个分社一律开办夜间储蓄业务,还要进行“微笑服务”,把储户当成真正的“上帝”。

在蔡氏兄弟及其全体雇员的一致努力下,很短的时间内,“十信”社员竟有10万人之众,存款金额也高达170亿新台币,一跃成为全台湾最大的信用合作社。

纵观蔡氏家族的发迹历史,其实是保险业造就的。而蔡氏跨入保险业还有一段渊源。

1961年,台湾正式开放民间保险公司。台湾省籍名人林顶立创立了国泰人寿保险公司,由于林顶立财力不足,无法筹足2000万元台币的资金,只好求助于台北市商界名人张祥传。不料张氏财力亦不丰盈,转而找上了台北市第一届“议会”议员、大万百货公司的董事长蔡万春。

20世纪60年代初期,台湾的经济开始发生转变,人民生活改善,手里渐渐有些钱了。那时,正值台湾民营保险业蓬勃兴起,人寿保险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国泰”的兴隆,给企业界以极大的震惊和刺激。继“国泰”之后,又有数家寿险公司相继成立。这使得人寿保险业处于激烈竞争的局面,对于“国泰”不能不说是一种压力和威胁。

为扩大公司业务,蔡氏兄弟在加盟后便和林顶立在许多大、中城市广设联络处,就连小集镇也不放过。1962年他们只有9个联络处,到1967年,已发展到47个营业单位。他们委派专人住在那里,长年办理保险业务;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则建立业务据点,尽量做到不出现业务空白点。

1963年,在国泰人寿保险公司开办之初,蔡氏兄弟就聘请地方绅士主持该地区分公司的业务。爱屋及乌,慕名前来的人们络绎不绝。在战略对策上,蔡氏兄弟以储蓄保险代替人寿保险的促销方式,抢占了不少市场。

蔡万霖赴日考察印象最深的是繁华的街道两旁高高耸立的金融大厦。因此在当时资金拮据的情况下,蔡氏兄弟毅然投资兴建大楼。1964年嘉义大楼破土动工,随后三四年间,又陆续在大城市大力兴建大楼。这些大楼共达109幢之多,它们就像一个个巨大的立体广告牌,向人们展示国泰雄厚的经济实力。

结果使国泰的市场占有率骤升,不到一年的功夫,竟然在台湾同行业中排名第一,为世人所瞩目。

1979年,不满60岁的蔡万春中风卧病在床。蔡氏财团一时失去铁腕,产业随即分裂为四大部分:“强国集团”、“国信集团”、“国塑集团”、“兴来集团”,由蔡万霖,蔡万春的长子蔡辰男,次子蔡辰洲,三子、四子蔡辰洋、蔡辰成分别掌管。蔡万霖见兄长虽威风犹存但再不能统一指挥了,就料定分管的结果必然是分产分家,他暗中培植实力,密插亲信,迅速进入最佳状态,等待时机到来。

他以让出“十信”的经营权力为诱饵,收进蔡辰男三个弟弟手中的“国泰”股票,取得“国泰”的绝对统治权。这一手是蔡万春过去惯用的借刀杀人之计,蔡万霖现在把它用在四个侄子身上,立刻见到一箭双雕之效:一是把辰男挤出“国泰”,使自己真正拥有“领地”,可以着手营建自己的企业王国;二是让辰男四兄弟为夺取“十信”经营权而鹬蚌相争。蔡万霖接着就悄悄地接管了蔡万春与台湾当局的各种朝野关系。由于蔡辰男兄弟自恃有管理才能,对许多老员工“不够尊重”,这些人便转在蔡万霖门下就格外卖力;与蔡万春不同的是,蔡万霖不显山不露水,从不张扬各种势力,可一旦需要时便有人出面相帮。

1979年下半年,蔡万春再也无法继续管理企业,蔡氏家族顿时解体。蔡万霖拥有国泰人寿、国泰建设、三井工程等企业;国泰其余产业由蔡家其他人员经营。

分家之后,蔡万霖把主要精力放在国泰人寿保险公司的建设上。“国泰”遂成为蔡万霖的资金供应站,成为他发展多种企业的经济支柱。

蔡万霖的企业虽然仍沿用国泰的名称,事实上早已自立门户,以霖园企业为招牌,成立了霖园关系企业集团。他抛出了四项独特的经营策略:一是强化“黄埔式训练”,全体员工每天早晨8点半出操、跑步、喊口号、唱《国泰之歌》,每年招大学生作为“储备干部”,派往各地从事培训和监督业务。二是“爱人散财”,他拿出4亿股票分发给科长以上员工的人,让每人白赚100万元,每年奖金额在6个月工资以上,让他们“人人都是富翁”。三是倡导“勤勉敬业”,“国泰”为使内部竞争机会均等,规定中高级主管3年轮调一次,派精干者到各处查看,杜绝营私舞弊,对挪用公款者一律革职。四是推行“质量并重”,他毅然调低“国泰”年营业额的增长率,集中精力优化售后服务。四条奇策很快使“国泰”业绩大幅度上升,仅在8年之内,营业额突破第二个1000亿(第一个1000亿用了20年)。

蔡万霖从不涉足不熟悉的行业,他管理企业的秘诀是狠、准、精,同时注意培养人才,强调管理纪律。

霖园关系企业集团的支柱是国泰人寿保险公司,主要从事人身保险业。蔡万霖于1979年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开始了他事业的重要转折。他强调“重视保护权益,负起社会责任”,并提出争取“人人保险,家家幸福”。在他的领导下,“国泰人寿”将人身保险业推至台湾各个角落,设置了许多分支机构,甚至远及澎湖列岛。现在该公司几乎每天能收人1.5亿元的保险费,而蔡万霖本人每天净收入1000万元台币。

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霖园关系企业集团的另一重要公司。其任务主要是兴建住宅、公寓、商业大厦、办公大楼,然后出售或出租。因注重质量,价格合理,建筑物颇受购房置业者的欢迎赞许。

1981年,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台湾的建筑业陷入萧条,许多颇具规模的公司纷纷倒闭。蔡万霖却能审时度势,采取特惠购房等办法冲出逆境。1987年,该公司营业额达55.9亿元台币,居台湾建筑业榜首。

鉴于台湾土地资源有限,蔡万霖所建的百余栋大楼,除自用外极少出售。即使在房地产价格低落不振之际,也始终坚持“只租不卖”的原则。如今,国泰集团的资产正因房地产价格的高涨而快速增长。

国泰自创建以来,年年都招考大专毕业生,作为公司的储备干部。为激励员工的敬业精神,缺乏音乐细胞的蔡万霖,在全体员工中征集《国泰之歌》的歌词,并灌制成录音磁带在公司播放、教唱。

蔡万霖作为台湾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霖园关系企业集团核心人物,有“聚财之神”的美名。其个人财富超过60亿美元,而其整个家族的资产总值则高达3000亿美元。

国泰正在走向更大的辉煌。

同类推荐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本书分为荷马、屈原、司马迁等部分。
  • 心即世界:王阳明传

    心即世界:王阳明传

    本书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太虚法师四位民国大师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太虚法师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此四位民国大师对王阳明本人及其思想、学说的阐述,能使读者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了解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热门推荐
  • 淘气妖妃之王爷请接嫁

    淘气妖妃之王爷请接嫁

    摩崖下,魔谷中,魔莲花开,人魔分两界,勿相容!初见,她女扮男装,折扇轻摇,不喜那花心的沈王,立马潜逃,而他阁楼观望,那淘气的女子调戏买花的花童。再见,她带着猪八戒的面具满大街乱窜,投怀送抱,某人一脸得意,都这般主动,怎的放手?相知,愿做他最得力的助手,随他南征北战,比肩而立,笑傲天下。相恋,愿为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深情凝望“你是我此生的唯一”。熟知,深宫变身,“无论你是什么,我只爱你。”遇劫,我们依旧并肩作战,哪怕魂飞魄散。千年,缘分是否依旧眷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过冬的老鼠

    过冬的老鼠

    这是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四只老鼠,围绕着心果,开发、运作、扩张、崩溃。小故事浓缩了整个经济运转过程,展示了经济社会中的机敏、贪婪、疯狂和希望。它适合任何年龄层,有趣、有味、有料,绝对是经济学首选启蒙读物。它不仅为你揭开了经济学秘密的一角,还让你掩卷深思;当我为生活努力的时候,我会成为哪一只老鼠?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极限暴食

    极限暴食

    小城捕快意外觉醒,竟可掠夺诸天,吞噬万物!
  • 染轻

    染轻

    从遇到苏轻轻的那一刻起,江淮安为自己辛苦铸成的铜身铁臂便顷刻尽毁。不想叫她看见自己违心的样子。他会放手让她飞一飞,用她自己想要的方式。他也会等,用一生不变的痴守,等一个她心甘情愿的转身。“我允许你去尝一尝那些生涩的情爱,也可以放纵你为旁人流泪心痛。可最终你将属于我,只属于我一个人。”“苏轻轻的一生,要握在我江淮安的手中。”“你要记住,无论你走到哪里,在做什么,跟谁在一起。我都会找到你。”“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生生世世,轮回不止……”“怕吗?”男人的手微微的颤抖着,极尽温柔的想要拂去女孩儿脸上的泪珠,却被她眼中的决绝伤的体无完肤,“不要怕,不要怕我……”痛吗?怎能不痛?噬心噬骨,只为换来你一生相守。文案无能,甜虐参半。关于一个女人的成长,关于一个男人的痴守。这世上相爱的人有许多,相守的却很少。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爱而不得的人。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 著名的衰落:阿左林小品集

    著名的衰落:阿左林小品集

    西班牙作家阿左林的小品文尤为出色,特点是喜欢怀旧,富于情调,充满诗意。周作人、唐弢,师陀、傅雷、卞之琳、冯至、沈从文、林徽因、李健吾、戴望舒、何其芳、李广田、金克木、汪曾祺等大批作家都对阿左林亦推崇备至。本书选译了阿左林四部重要小品集,是目前最完整的译本。
  • 殊途殊途

    殊途殊途

    人生路上总会在不经意间遇到影响你一生的人物,从而改变你心中设想的人生之路……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奇怪篇

    奇怪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