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3900000003

第3章

1.1

父亲很早就在敲门。打开房门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的情绪非常糟糕。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说。我什么都不想说。我又缩进了被子里。我将头蒙在被子里。

父亲在我的床边坐下。“你不想安慰我一下吗?!”他说着,在我的被子上轻轻拍了几下。

我很不喜欢他的这种身体语言,但是我并没有表示自己的反感。我什么都不想说。

“昨天又输了,”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输惨了。”

我什么都不想说。

“不知道今年又要倒什么霉了。”父亲接着说。

他说“又”是因为他去年已经倒过霉了。他去年接受了整整十个月的调查,最后在十一月底被开除了公职。他的“历史问题”出在十多年前的那场被称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政治运动中。他个人的历史中到底发生过什么,我不知道,也没有兴趣。但是我知道“组织”做出的决定对父亲这种一生都依赖“组织”和信任“组织”的人意味着什么。他从此变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他从此一蹶不振。他开始出入地下的赌场,靠赌博来打发时间。

当然,这不关我的事。我什么都不想说。我蔑视父亲。这是一种天然的蔑视。也就是说,我蔑视的不仅仅是我的父亲,而是所有的父亲:亲生的、继养的、修辞学意义上的……我蔑视象征着权威的“父亲”这种身份,这个词。

“不知道这些天的手气为什么会这么差?!”父亲说着,又在我的被子上拍了一下。

他的动作突然让我失去了控制。“不要说了!”我突然隔着被子对他大叫着说,“不要把你的晦气传给了我。”

一阵沉默之后,我听见了父亲的脚步声以及他开门和关门的声音。我掀开被子,想透透气,却发现父亲并没有离开我的房间。他站在门边,好像知道我会将被子掀开。“我怎么会把晦气传给你呢?!”他不安地说。

我没有说什么。我什么都不想说。我甚至根本就不想再见到他。我决定整天都不出门,甚至整天都不下床。将近中午的时候,来自身体内部的一阵阵燥热让我怀疑自己生病了,但是很快我又闻到了从厨房里飘来的油烟味。这给了我一点安慰。我知道,如果真的病得很重,我不会对气味有那样清晰的感觉。不过我还是不太放心。我起来吃了一片退烧药,接着又躺回到了床上。

1.2

上午来了好几批客人。他们都主动跟我说了很多话。我直到最后才清楚了他们的动机。他们都是母亲请来劝说我的。他们劝说我去看望正在住院的外公,去向他说“新年好”。

这些年来,母亲与我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了。她总是要通过朋友或者亲戚来向我转达自己的意愿。其实我更讨厌这些亲戚或者朋友,因为他们居然会接受母亲的驱使,就像牲口一样。也许他们会说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可是我憎恶这种受人指使的关心。我憎恶。

我向最后那两位客人解释了自己昨天为什么没有随家人一起去医院。“我发烧了,”我冷冷地说,“一整天都没有下床。”

我的解释表明了我的退让。我看到外婆欣慰地笑了一下。她刚才一直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在看电视。

“那就今天去吧。”那两位客人说,“今天还可以说‘新年好’啊。”

我去了。这是我第一次去医院看望已经在医院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外公。不大的病房里摆着五张病床,显得非常拥挤。只有一盏瓦数很低的灯悬挂在很高的天花板上。每张病床上都好像覆盖着一层阴影。

外公面无表情。许多年以来,他一直就好像是这种样子。看得出来,他根本就不想说话。我的目光在床头柜上的闹钟和外公干瘪的下巴之间来回移动。我在想象这样躺在病床上让病魔一点点将生命吞噬的感觉。

我不会有这样的时候,我肯定。我肯定我会死于旅途。那种无人问津的死亡很了不起。哪怕我有这样的时候,我也不会希望有人坐在我的床边。我相信,外公其实也根本就没有希望我来看他,他甚至可能还讨厌我来看他。病人需要探望大概只是健康人的幻觉,就像死人需要葬礼一样。

我最后又瞥了一眼床头柜上的钟。二十分钟过去了。我站起来。外公仍然面无表情。我走出了病房。

回到家里,母亲问我是不是对外公说了“新年好”。我点了点头。

1.3

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在新的一年重逢并没有特别的激动。大家早就习惯了这一年一度的“新年”。像平常一样,大家谈起了这两天的电视节目。“差劲极了。”坐我对面的同事说。“不只是差劲,”年纪最大的那位同事说,“还很恶心。”处长也加入了进来,他说:“我真后悔买了电视机。”

我没有参与他们的抱怨,不仅因为我几乎不看电视,而且因为我已经不觉得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已经受够了。我已经决定“遗弃”。我指的不是又一次调动工作。我指的是彻底的离开。春节之后,也许甚至在春节之前,我将永远走出这间办公室。我决定成为一名“自愿失业者”。第一次从凯恩斯的著作里遇见这个“名”的时候,我就知道它将是我未来的身份,未来的“实”。

我想彻底摆脱公务的纠缠,体制的约束。我想摆脱身边的一切,熟悉的一切。

一位同事取来了这两天的报纸,厚厚的一叠。其他同事们一哄而上,各抢了几张。他们一边翻读着,一边抱怨没有什么东西可读。

坐我对面的同事将翻完的报纸扔到我的办公桌上,我没有任何兴趣,直接又将它们扔到处长的办公桌上。我已经受够了。我已经决定“遗弃”。

1.4

我估计今天会有Z的信。结果却没有。这很扫兴。我们离得太远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不仅让我感觉不到任何的美感,还让我感觉不到她的存在(或者我自己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信也许是一种提醒,一个路标。可是,我们的信却越来越少了。

我自己现在也很少写信。有一段时间,我同时跟五个女孩通信,而且我的每封信都写得非常认真。我不知道那些女孩还记不记得我,或者还想不想我(她们在信的结尾经常说她们想我)。我肯定她们跟任何人在一起都比跟我在一起要幸福。我是无法给人幸福的人。我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挑选“女朋友”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应该具备承受灾难的能力。这很苛刻,是的。这很霸道,是的。可是,难道Z具备这种能力吗?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最后挑选了她。

我们对“性”没有任何知识。我们只是对“信”有兴趣。写信和读信曾经是我们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我们在信中表达自己的想念。我们说的“想”指的是我们想见上一面,想吃上一顿,想说一会儿话,想看一场电影……或者顶多想手拉着手,一起散散步,等等。我们没有其他的杂念。“性”离我们很远……对我来说,“性”甚至非常恐怖,它与我对“父亲”的恐惧和憎恶连在一起,它好像是那个词的同谋。

我今天真的很想收到和读到Z的信。

1.5

快下班的时候,韦之打来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见他刚结识的一位女画家。

“我不大舒服。”我推脱说。

“又有很久没收到信了吧?”韦之说。他总是能够洞察我的“存在之境”。

我不想让他感觉得意。“不是因为这个。”我说。

“但是你很久没有收到信了。”韦之坚持说。

我用沉默回答了他。

“怎么回事?”韦之问。

“我也不知道,也许到剧终的时候了。”

“你还想继续吗?”

“不。”

“我同意。”

“这与你有什么关系?!”

“你肯定自己不会后悔吗?”

“没有什么好后悔的。我和她都是很好的演员。我们都知道应该在哪里结束。”

“你们办公室没有其他人吗?”韦之问。

我告诉韦之我的同事们都提前走了。接着,我继续感叹自己与Z的关系。“人如果总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我说。

“但是不结婚,像我这样。”韦之打断了我的话。他显然想将我带出过于严肃的情绪。

“生活将会多么有逻辑。”我严肃地把话说完。

“生活从来就没有逻辑。”韦之说,“所以最好还是像我这样。”

电话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断了。我以为韦之还会打过来,但是他没有。

1.6

人们对我刨根问底的时候,我总是感到尴尬。我觉得,语言只是一种有限的工具。每次将大脑里出现的简明想法诉诸语言,就会变成一连串充满歧义的句子。我的语言从来都是混乱的。这也许正是一个缺乏训练的“业余哲学家”的局限?!但是,混乱的语言中往往又萌动着最生动的思想。混乱可能又是一个“业余哲学家”的优势。语言又会怎样影响行动?犹豫和局促使行动变得混乱。我应该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吗?如果说自由是前提,没有自由就可以不对行动负责,我对一切就都没有责任。不需要负责的行动又有什么意义?照透生命的灵光是不能用语言转述的,因此也就不会陷入混乱。但是,它一闪而过,比语言和行动都要短暂,比一切都短暂。它是真实的存在,还仅仅是虚幻的感觉?也许生命本身就是混乱的。混乱的语言只不过是混乱的生命的镜像……

上面是我在去电信局的路上的一些想法。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总是选择在六号晚上给Z打去长途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只是符号,就像电报文稿一样。人们怎么能够从这种符号里破译出“感情”?这是我一直回答不了的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情与真实的感情相距多远?技术是否能够缩短我们心理上的距离?这是我一直回答不了的问题。

每次通话之后我都陷入了更深的迷茫。迷茫是生命的本质。只有死亡能够终止迷茫。人是迷茫的动物。语言和行动都在加深我们的迷茫。我一直这么想着。结果,我并没有走到电信局。当我站在十字路口感觉迷茫的时候,身后的那家电影院里正好有一场电影马上就要开映了。从片名就知道那部影片一定非常差劲,这正好符合我迷茫的心情。我买了一张票。我走进了电影院。我不知道在电话那一端等待我的Z会怎样破译我的沉默。

1.7

中午在食堂排队买饭的时候,打字员站在我前面。她的发型和体型都与Z的非常相像。我很早以前就注意过这一点。不过,她身上的香水气味让我感觉奇怪,不知道是因为香水太好还是因为香水太差。“晚上去跳舞吗?”她挑逗地邀请我。

我摇了摇头说没有时间。事实上,我想起了Z。我想象她此刻也许正向她的一个同事发出了类似的邀请。这种想象让我恐惧。她离我那么远。我们相距那么远。

吃过午饭,办公室里开出了一桌扑克牌和一桌围棋。我对让同事们兴致勃勃的娱乐没有任何兴趣。我躺在沙发上,想睡一下。一位同事在我的脸上盖了一张报纸。

可是,我不可能睡着,因为玩牌的同事们在争吵不休。我记得在大学宿舍里,每次开牌的时候,我都躺在自己的铺位上,通过耳机收听美国之音的新闻节目。我那时候总想着世界很大以及世界的变化很大。可是,我现在对新闻也已经越来越没有兴趣了。我现在觉得世界很小,很无聊。

同事们的争吵几乎要演变成武斗了。坐我对面的同事突然站起来,气急败坏地骂了我们最老的同事一句,用的是最脏的字。

如果还收不到Z的信,我也想大骂一句。可是我骂谁呢?是谁剥夺了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机会呢?是谁这样“安排”了我们呢?

同事们的争吵仅仅局限在午休时间里。下午开始上班之后,坐我对面的同事和我们最老的同事马上就和好了。他们一起诅咒物价的飞涨,一起抱怨女人(他们各自的老婆)的难缠……和平将维持到第二天的中午,他们在牌桌上再次进入战争状况的时候。这是没有休止的重复,就像我们每天处理的那些公务。

1.8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重复的。人生是重复的,绝大多数人过的都是别人的生活。甚至时间也只能通过“重复”而被感知和认知。重复赋予时间美感和价值。日历将我们的生活重复地切断,这样,去年的今天、前年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等等突然变成了能够重返世界的阴魂,都与“今天”发生了联系;这样,人们总是在过同样的节日,并且要过一辈子的“生日”。我憎恶这种对时间的曲解,世俗的曲解。我一直深信,时间是最神圣的流动,向前的流动,永不干涸的流动,永不回头的流动。但是,我又不得不接受这种曲解,因为历史是重复的,因为一切都是重复的。我不知道究竟是这一切的重复导致了时间的重复,还是时间的重复导致了这一切的重复。

波动是重复的另一种形态:经济的波动(当然我们的物价好像只是不断地高涨)、政治的波动,等等。今天是“左”的对,明天是“右”的对。今天是“公有化”对,明天是“私有制”对。从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到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无不处在这种波动之中。可是,哪一天我才是对的?

我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一天。绝大多数的“我”都没有“对”的这一天。绝大多数的人都可有可无。他们出生,他们活着,他们死去……他们是毫无意义的重复。

有没有走出重复的可能?有没有可能在死去之前“消失”?

我有一种要爆炸的感觉。这些天来,我的思想为什么总是这样乱糟糟地重复?

1.9

今天中午在马路上遇见韦之的时候,他两只手上都提着东西。他将左手提的那只口袋塞到我的手上。“到我那里去吧!”他说,“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聚会。”

我那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行走在马路上。我没有自己的目的地。好吧,就让我跟着自己这位生活放荡的朋友走吧。

同类推荐
  • 花之恋语

    花之恋语

    每一种花都藏有一个浪漫的告白物语:栀子花象征永恒的爱与约定;熏衣草象征等待浪漫唯美的爱情;三色堇代表挂念;绿玫瑰的花语代表纯真简朴,青春常驻,我只喜欢你一个……
  • 搏杀西伯利亚

    搏杀西伯利亚

    钟伟是乘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专列到达莫斯科的。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一帮先知先觉的中国人把生意做到了莫斯科。这帮人被戏称为“国际倒爷”。挣钱的示范效应,促使不少人加入到倒爷的行列,钟伟就是这样入伙的。启程了,在列车上他很少与人交往,冷冷的面孔、冷冷的目光,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难怪一帮北京的倒爷在背后议论:这主哪像作生意的,倒像是来寻仇的冷面杀手。钟伟随众人住进了一家二层楼的中国旅馆,刚安顿好,天已经黑透了。钟伟这是第一次到莫斯科,也是第一次做生意,心里总觉得没数。他住在二楼最里面的一间屋子。
  • 军统“密杀令”失窃案

    军统“密杀令”失窃案

    1943年5月1日,上海临安路135弄一幢不引人注目的陈旧小洋房内发生了一起莫名其妙的盗窃案。由于被窃的赃物是一份由国民党军统局首脑戴笠签署并报请蒋介石批准的“特别密杀令”,该案遂成为惊动远在重庆的戴笠和时任汪伪政府要职的大汉奸周佛海日夜关注的特别重大案件……这是一条位于上海闹市区中心地带的著名马路,早在1865年就已修筑,属于法租界范围,最初名叫公馆马路,1907年由法租界工部更名为巨籁达路,1913年又改为恺自尔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全面占领上海,遂改名为临安路。
  • 清初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毛评本1

    清初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毛评本1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初,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批注,包括伏笔,情节,使之成为迄今最流行的定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囊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外交、兵法、权谋、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书中描写的四十多次战争,场面波澜壮阔,鲜活生动,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军事知识和战争经验。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犹如在历史广阔的历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 评论家论温亚军

    评论家论温亚军

    身为武警,温亚军是带着陕西人特有的拗劲、闷劲,带着对于西部乡土的记忆和文学的执著登上文坛的。正如评论家孟繁华所言,他“不是那种暴得大名的作家,他是靠自己的韧性,以坚忍不拔的努力和探索获取对小说的理解和成就的,他从新疆一路走向北京,在红尘滚滚的文坛杀出重围”(孟繁华:《作为文学资源的伟大传统》,《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温亚军17岁参军到喀什,一待就是16年。
热门推荐
  •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芒星侦查组

    六芒星侦查组

    明月阁是中原赫赫有名的侦查员研究基地。能够成功加入明月阁的人都是各个方面领域颇有造诣的大神级别的人物。阁主萧默然更是极富盛名,他不仅功夫了得,人品卓然,更有一个非人类可以养成的大脑。自幼博览群书的他加上过目不忘的特殊本事,更被人誉为行走的百科全书。萧默然不仅聪慧过人,就连外貌也是非常人可比拟,他拥有一张神仙羡慕、妖魔嫉妒的能让所有女人都为之沉迷的魅惑、性感、妖媚的脸,加上他孤傲、冷冽的性情看上去更让人感觉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明月阁自成立以来就以为民请命、为民伸冤、为民做主,一切以真相还原为目标,终以守得云开见月明为原则,深受老百姓和整个武林的拥戴。哪家有重大的案件,均可前来明月阁请求伸冤。
  • 江湖之至尊轮回

    江湖之至尊轮回

    江湖,充满尔虞我诈,很多人为了夺取武林至高权利,从而获取斩杀异兽最先权利,获取更多的异兽内丹,不断提升本门派的实势。
  • 鬼子(卫斯理珍藏版)

    鬼子(卫斯理珍藏版)

    日本游客铃木遇上中国导游小姐,竟然踉跄而逃。目击这个古怪场面的卫斯理,疑心大起,决定追查真相,更不惜远赴日本揭开铃木的神秘面纱……究竟铃木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与导游小姐有什么关係?卫斯理正在逐步掀开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一名神秘女郎,在卫斯理面前离奇死亡。正在疑惑之际,他骇然发现衣袋中竟多了一个圆环!在警方的协助下,卫斯理查得这个圆环原来是具磁力的钥匙。同一时间,卫斯理遇上一连串的神秘事故,更因为侦查一个神秘组织而跌进另一个「环」中!
  • 婚心冉动

    婚心冉动

    新书上线:赖上霍先生护短独宠一对一/双洁/顾苏城A城首富,商界顶尖人物,内敛稳重,为人低调,喜怒不形于色,外界甚少知道他的事情,但唯有一点,不近女色却人人皆知。魏单纯生前暗遭车祸,一遭穿越,重生在恶名昭著的苏子姗身上。重生后,虐渣渣渣,戏耍白莲花,没事更是喜欢逗弄一下高冷内敛的顾苏城。某日,顾苏城骨节分明的手指敲打着桌面上的两本结婚证,他可不记得什么时候有跟她领过结婚证。“这是什么?”富有磁性的嗓音中透着慵懒平静。面对他质问,苏子姗带着腻死人不偿命的微笑,陪笑着说道。“这是误会,绝对的误会。”
  • 对你情深几何

    对你情深几何

    养成系女友,霸道总裁伤痛治愈,虐恋先爱后恋式情感,两人之间的情愫无法言说无法挣脱。男方拒绝承认恋上这个女人,女人一次次地试探都无法得到回应,放她离开。多年后再次相遇他还会放她走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深爱人不寐

    深爱人不寐

    向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与温廷玺能有一丝牵扯,直到那高高在上的学霸来她家补课……温廷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的声音能有其他的用途,直到向歆堵在他面前眸子晶亮亮的看着他……她不曾见过那样的男子,一身黑衣,面容俊秀,高大清冷,仿若一幅画。他就带着敛在眼底的暖意以及唇畔的微笑缓缓地走近她,执起她的手,落下一吻:“约吗?”什、什么?【浅情|人已睡,深爱人不寐。】【走温馨甜暖欢脱风,前一万字留不住你是你的错,前两万字留不住你是我的错。没错就是这么炫酷√】【注:此文后期已崩坏,只想看甜的孩子请跳过第三卷,喜欢暗黑因素的孩子可以看看第三卷嗯ww】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雕清凉传

    重雕清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