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400000001

第1章 男儿欲遂平生志

楔子

一出京城就是河北地界,南下六百余里,在太行山脚下,有县名灵寿。自汉置县以来,传到大夏,已有一千多年。千百年来,朝代更迭,岁月变幻,灵寿县名传承至今,从未更换,也算是难得的奇迹了。

距离灵寿县城二十余里,有山村名叫中山村。中山村取名于战国时的中山国。一度和战国七雄并列的中山国,被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曾经辉煌一时,以千乘之国的实力对抗七雄万乘之国二百余年,称之为战国第八雄也不为过。

中山村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村中不过三百余户人家,鸡犬之声相闻。村民一姓,皆是国姓夏姓。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风景优美而宁静。隐没在巍峨的太行山脉之中的中山村,几乎与世隔绝,是一处世外桃源。

大夏国立国已有一百余年,如今四海升平,天下安宁,称得上是太平盛世。自从太祖太宗两朝,由河南之地强渡黄河北上,扫荡北方游牧民族,将之赶到草原和漠北之后,河北北至草原,东北至白山黑水之地,西北至大漠苦寒之处,尽归大夏版图。当年临死之时大呼“过河,过河”的宗老元帅泉下有知,当含笑瞑目。

现今太平多年,不闻战事不见兵戈,若要拼一个出身,除非读书。大夏第三代皇帝臻宗的劝学诗历经数十年依然流传甚广——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然而中山村自从大夏立国以来,竟无一人考取功名,村民安居乐业,小富则安,仿佛遗失在了盛世之外,也被盛世遗忘了。

直到三年前,一个落魄的私塾先生从京城意外来到了中山村……

正文

四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初夏的季节,群山再披绿装,中山村村口的长亭,一名弱冠少年长身而立,唇红齿白,面如玉耳如轮,额头宽广而白净,一袭青衫衬托得他如柳树挺拔。

长亭内,和他对面而立的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男子身穿洗得泛白的长衫,头戴方巾帽,瘦脸横眉,三分书生气七分威严相。

中年男子身边,站立一名十五六岁的女子。女子眉眼如画,春衫,轻腰,蛾眉,双眼如雾如月,妩媚天生。

虽然年少青衫薄,少年却不减英气,淡然而立,手持一根柳枝,神情毅然之中,又有一丝淡淡的不舍。

“受教先生三年,深感先生才学冠绝天下,不逊于当朝泰斗司马饰,为何不北上京城,向司马先生递上一纸文章,赢一个功名或是博一个名声,易如反掌。”少年侃侃而谈,风吹长衫,他玉树临风,微抿嘴唇,神情坚定,“先生也一再教导学生,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我辈读书之人,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当今正是盛世,应当上报朝廷下不负黎民,才不枉饱读圣贤书。”

李鼎善手中折扇打开,轻轻摇动,微微一笑:“司马先生确实提携过许多后进,只不过我已无心于仕途,只愿一生忘情于山水之间,修身齐家足矣,至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任,就由你们年轻人担当了。”

女子接过夏祥的柳枝,在手中轻捻几下,肃然说道:“先生并非不受圣贤教诲无心仕途,也不是不上报君恩,何况说来先生也不需要司马饰的提携,他和司马饰……”

“不必说了,葭儿……”李鼎善摆手制止了肖葭继续说下去,朝她使了个眼色,离别在即,心中既高兴又隐有一丝担忧,他合上折扇,目光扫过折扇上的“风雅”二字,在落款之上停留了片刻。

落款题名赫然是司马饰。

司马饰不但为当朝文坛泰斗,也是翰林院学士兼龙图阁学士,他在任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时,曾录取了连车、连易兄弟二人。司马饰曾说读到连车文章之时,不觉汗出,以他的才学也应当退让三分才能避其锋芒。连氏兄弟后来文名名扬天下,司马饰提携后进慧眼识珠之名,由此传遍大江南北。

“你我就此别过。”李鼎善微一拱手,转身离去,大步流星,竟不回头,“不必再虚礼,也不必折柳相送,他日若有机缘,自会再次相见。切记,你进京之后,不要贪玩,也不要惹是生非,只管考试就是。”

肖葭微一迟疑,将手中柳枝递还夏祥,依依不舍地看了夏祥一眼,想说什么,摇了摇头,也紧随李鼎善而去。

“先生……”夏祥知道李鼎善去意已决,想起三年来的教诲和相处,不觉潸然泪下,朝李鼎善的背影长揖一礼,“山高水长,此去不知何年才能相见,愿先生不负平生所学,德行天下,桃李满园。”

三年前,李鼎善和肖葭来到中山村,当时的他犹如乞丐,衣衫褴褛不说,还形容憔悴。好心村民收留了他们二人。李鼎善和肖葭以父女相称,却并非同姓。二人只是自称从京城而来,是何身世,为何而来,皆不回答。好在中山村村民民风纯朴,只当二人是一对落难的父女,并不疑心有他。

李鼎善父女二人先是住在村西废弃的草房之中,忽一日狂风大作,草房被吹成废墟。二人没有了容身之处,无奈之下想要离开中山村时,宋定娘将自家的房间腾出两间,收留了他们。

宋定娘是夏祥之母。

说来夏祥和母亲宋定娘也并非土生土长的中山村人,夏祥三岁之时,跟随母亲来到中山村,从此定居于此。爹爹是谁,是生是死,母亲讳莫如深,从来不提,也不许夏祥问起。中山村村民久居大山深处,虽也遵循孔孟之道,却并不迂腐,对于来历不明的夏祥和宋定娘既不排斥也不怀疑,坦然地接纳了他们。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山村的生活安稳而平静,夏祥和宋定娘也完全融入村民之中。夏祥自幼聪明,只是奈何家贫,读不起私塾,宋定娘就以柳枝为笔沙地为纸,教他识字。夏祥也算争气,在大地的纸张上博览群书。等他到了十七岁的时候,他已经学有小成,母亲已然无力再教他什么。

夏祥家中并不富裕,李鼎善父女入住之后,日子更是举步维艰。李鼎善和肖葭也不愿在夏家白吃白住,就提出可以开设私塾教书,以补贴家用。

私塾开办之后,前来上学者寥寥无几,也是中山村与世隔绝,村民追求功名之心并不强烈。除了夏祥之外,只有二人,一人名夏来,一人名夏去。三人的私塾,李鼎善倒也认真教学。夏来和夏去顽劣成性,不求上进,勉强识得几个大字之后,就无心再学了。

李鼎善也不在意,夏来和夏去所交的学费减轻了夏家的负担,也算是莫大的欣慰了。当然,让他最惊喜也最满意的是夏祥的聪慧,堪称神童。他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夏祥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全部融会贯通。

见夏祥学有余力,李鼎善便改变了主意,本来以他所想,只让夏祥饱读圣贤书即可,其他杂家,不必一观。但见夏祥之才可以海纳百川,他就拿出轻易不示人的藏品书籍,交与夏祥。

夏祥如获至宝。

又一年后,夏祥上至天文,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在李鼎善看来,夏祥就算不是百年不遇的大才,也是数十年才有的奇才,至少不比十九岁高中进士的苏确差上多少。

大夏立国以来,十八九岁高中进士者,不下十余人,其中尤以苏确最为引人瞩目。倒不是苏确最为才高,而是苏确最为刚正。为官之后,数次当面顶撞皇上和王爷,固执己见,从不因对方的皇权或王权身份而让步半分。

“爹爹,为何我们不同夏祥一起进京,他一人进京赶考,谁来照顾他的起居?”站在一处山头之上,俯视群山环抱之中的中山村,肖葭微簇眉头,一时心忧,“此去京城,山高水长,诸多艰难,他一人万一有个闪失,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鼎善折扇遥指北方:“他一人前去京城,确实路途艰难,但总好过我们的陪同。京城有人发现我们的踪迹了,说不得不日就会来到中山村。如果现在不及时离开,会让夏祥大祸临头。”

肖葭轻叹一声:“若是让人知道夏祥是爹爹的门生,他别说会高中进士,怕是连命都不保了。他此去京城,凶多吉少。其实让他安稳一生,不求功名富贵,只求平安,不也很好?”

李鼎善却是摇了摇头:“大夏太平百年有余,虽无外患,却有内忧。以夏祥的才学,只当盛世一小民,就太可惜了。国家有难时,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国家太平时,当兼济天下,报效朝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不枉为男儿。何况眼下,朝廷会有一场风波,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当顶天立地,迎难而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肖葭轻轻一拢额头散落的头发,神情有几分茫然:“让他从中山村一步迈入凶险的京城,是不是太难为他了?”随后目光迷离而失落,“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葭儿……”李鼎善脸色一沉,语气严厉了几分,“夏祥和你只能是兄妹!”

肖葭俏脸微微一红,随即失落了几分,微一低头:“知道了,爹爹,葭儿不敢。”

见肖葭如此,李鼎善未免心软,摇头叹息:“不是爹爹为难你,也不是爹爹有意如此,实在是你的身世原因,不能长伴夏祥左右。”

“我今后该何去何从?”肖葭双眼迷离,眺望三年来朝夕相伴的山水,心情莫名沉重了许多。

“大夏虽然重仕,但并不轻商,也不抑制经商。”

“我一个女流之辈,如何经商?”肖葭并无主见。

“我已有打算,不必多虑。”李鼎善话刚说完,忽然脸色一变,一个箭步跃上旁边的一块石头,朝远处张望,“来得好快。”

远处的山路上,几匹快马奔跑如飞。马上几人,一色的短衣干练打扮,面目冷峻,目光凌厉。

一共五人五马,穿过山间小路,越过小溪,直奔中山村而去。

肖葭脸色大变,声音颤抖:“爹爹,他们是?”

“是他们。”李鼎善点了点头,毫不慌乱,淡淡一笑,“幸好先走一步。他还是贼心不死,非要置我于死地不可。既然如此,我如果为了避祸南下泉州的话,岂不是显得太胆小怕事了?走,北上京城!”

“真的?”肖葭一时惊喜,南下泉州距京城数千里之遥,和夏祥天各一方,也许再难有相见的机会,而北上京城,说不定会和夏祥有意外重逢之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鼎善哈哈一笑,豪气陡生,“他想赶尽杀绝,我就自投罗网。”

同类推荐
  • 秋歌

    秋歌

    写作于1975年。讲述的是一个自尊自重的19岁女孩董芷筠,因弱智的弟弟竹伟闯了祸,认识了富家子弟殷超凡。殷超凡被美丽能干的芷筠吸引住了。
  • 从前记

    从前记

    就像擅长和美丽的姑娘周旋,我哥朱中跟质地善良的老头也能打成一片。杨纯田喜欢上我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说我哥本来就长得花眉大眼,对人与事心肠柔软,理解得过于肤浅,的确,只要看到他们谈吐不俗,嘴角没有白沫,我哥就会觉得对方多少有些动人之处。但是,我哥对杨纯田的好感并不是完全出于偏爱。头一回见杨纯田,是我妈带他去打针。那时,杨纯田四十多岁了,刚把杨纯武家的大儿子杨祖献过继到自己家。
  • 泪水的航道

    泪水的航道

    又到了星期五。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四点,是徐福和陈冰艳约见的日子。今天,徐福特意早来了一会儿,他要休息一下。室内有点冷。这是一片商品房的住宅小区,室内供暖,始终比不了那些公家的宿舍——不但暖气足,还常常超期供应。徐福的一个朋友曾建议他搬到那里,被徐福谢绝了。徐福喜欢安静,徐福对安静的需要,似乎超过了吃饭和睡眠。徐福平时是个不爱说话的人,更少谈笑,即使在他做二老板的夜总会,工作的时候,大家也很少听到徐福的声音。徐福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神,他安排工作只需这儿看看,那儿瞅瞅,一切就不言自明了。
  • 秋庄(中篇小说)

    秋庄(中篇小说)

    河滩上,灯火耀眼,琉璃样的河面泛着青绿。秋庄的眼帘盖不过来这一切,又听到歌声,像挠着耳朵,痒痒的怪舒服的。过去,她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声音,竟不相信是口唇发出的,步子在陶醉中停滞了,头也摇晃着,这动听的声音像是从自己那脏兮兮的脸蛋上走出来一样。秋庄靠近唱歌的两个女人,没有人看她,两个女人穿着合适的蝙蝠衫,对着身子在表演。秋庄捻着衣襟,走三步退一步地过去问了话,原来这是在河上练歌声的,唱不出味儿的……唱得味道浓了,可以到店里给客人唱。
  • 毕摩的故事

    毕摩的故事

    这天,像以往一样,吉克葜尔者到别家去做“毕”回来。回来了,打着火把照着明回来了。想起家哟,家有个如花似玉的妻子,妻子名下有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妻子的确漂亮,想起进山撵山的人就这样唱来着:“快点啊,快点/快点逮住猎物啊/逮住了好去讨阿底呷呷做妻子……”猎人们,坐在深山里唱的这支歌谣,唱的就是阿底呷呷。阿底呷呷又是谁呢?正是他的妻子!多少有头有脸的男人梦寐想得到,终归是他的了!终归是他的,他就要珍惜、要爱护、要袒护……他想到这儿,不禁哑然失笑,未了,他又轻轻摇晃起头。就加快了步伐,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热门推荐
  • 佛说法镜经

    佛说法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荣耀不负

    荣耀不负

    “哎,苏总,那”娱乐圈最超黑的大鱼,影后——千淼道。“嗯?”苏总低声应着,轻按着手机键盘,抬头看到一抹黑色的身影。“那不是昨天被你骚扰的那男的?”千淼坏笑着,指着那人说道。苏总看去,见到一张顶级渣男脸,邪笑道:“骚扰?放心,他迟早是我的。”“这么自信啊!苏总”千淼坏笑着说道。某天,苏总揪着眼前顶级渣的衣领,将人抵在墙上说道:“喂,哪个圈里的?”“电竞”顶级渣不紧不慢的吐出两字,又道:“怎么,苏总想包养我啊?”“嗤,电竞圈的,高攀不起啊!那还是算了吧。”苏总满脸遗憾的说道,正想走人。却“那我养苏总如何?”顶级渣将苏总抵在墙上,圈入怀里低声说道。
  • Milestones of Flight

    Milestones of Flight

    Milestones of Flight takes readers soaring through the high points of American aviation: from the Wright brothers and their competitors to the military pilots who first circumnavigated the globe, from the initial space rocket to the moon walk, from the earliest manmade satellite to today's spy drones. The book also describes what inventions—such as rocket propulsion, the wind tunnel, and the silicon chip—helped move flight upward and beyond. Profusely illustrated with objects from the Smithsonian's collection, Milestones of Flight provides an inspiring look at America's contributions to aviation. The book includes a bibliography, author's note, and index.
  • 欲凡成尘

    欲凡成尘

    为寻找一样东西,可历千百万年,或许当年的一切已经置之脑后,不过还好,只要传说继续,梦也就在继续
  • 夺一群之造化

    夺一群之造化

    群员胡乱开脑洞,导致全群被穿越,不收集齐全部群员还不能回地球?群主周子楚表示,这TM无妄之灾啊!但一旦接受这样的设定——周子楚:“为什么别人都在二次元收集破壳萌,我却在修真界收集群员……”
  • 鼓韵

    鼓韵

    大概是一九八三年吧,湖口县城兴起了个锣鼓班子。锣鼓班子不干别的,是专为抬棺材出丧敲打送行的。锣鼓班子八个人,双副锣钹占了四人,再配上小锣、马锣,一个打鼓佬、一个推鼓的,刚好八仙桌一桌人。班子的人不多,气势却最大,是送丧队伍中唯一的响器班子。出丧又叫游丧。湖口县城的街从西门到东门有三里路长,游丧是要走通街的。从鞭炮响棺材起肩,锣鼓先是缓缓起音,鼓点子不快不慢,锣钹合拍按节,稳重低沉,全踩着抬棺材的八仙走步的节奏。使所有送丧人的脚步都有些沉重、凝滞,一下子就把整个出丧活动的悲哀气氛把握住了。
  • 明清十大奇案

    明清十大奇案

    本书精选了明清十大奇案,解读其中的扑朔迷离的案情,包括洪武丁丑科场冤案、永乐帝错斩周新案、锦衣卫烈女奇案等。
  • 精灵宠物店

    精灵宠物店

    原本正经的世界因为一家宠物店彻底脱轨了!“老板,你一定要把这个王者资质的迷你龙留给我,我从小就是资深精灵迷啊,你让我牛做马都可以啊。”一个抱着叶浩大腿痛哭流涕的黄毛说道。“老板,这只伊布要是送给我,你想怎样都可以。”一萌妹子软萌的看着叶浩说道。看叶浩如何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打工仔成为可以搅动风云的宠物店老板。PS:各位兄弟姐妹们,新书上传,多多支持,求推荐,求收藏!!!《精灵宠物店》交流群:348497787,欢迎大家进来探讨交流!
  • 月屋漫稿

    月屋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球路信仰

    球路信仰

    打趴下你不算本事,在你最擅长的领域,打败你,才算牛批!你不勇敢,没人能替你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