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400000037

第37章 既来之,则安之

幔陀下意识摇了摇头。

夏祥笑了笑:“聪明的大夏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瓷器压在船底,瓷器沉,可以让行船更稳。不料到了南海诸国之后,茶叶和丝绸被抢购一空,没有抢到茶叶和丝绸的商人不甘心,上到船上,想要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以交易的东西,结果发现了瓷器。小娘子,你可知道大夏精美的瓷器在南海诸国的人眼中,犹如玉器一般华丽,他们只能烧制十分粗糙的瓷器,对于光洁如玉精美如云的瓷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本来用来压船底的瓷器,却成为了茶叶、丝绸之后最受海外欢迎的物品。时至今日,瓷器不但深受南海诸国喜欢,也深得欧罗巴、波斯和大食人喜爱。”

幔陀听得入神,一时忘了前来的真正目的。记得小时候经常听爹爹说起海外之事,她便十分神往,向往有朝一日可以乘船出海,远赴异国他乡,体会异域风情。不想多年以后,再一次听到有人说起海外之事,竟是一个素昧平生的书生,还是一个刚刚弱冠之年的郎君。她不免心中揣测,夏祥如此年纪,怎会懂得如此之多?

再一想,是了,兴许正是因为夏祥的才学过人,他才会惹得景王和星王都对他高看一眼。

夏祥平常和张厚、沈包聊天,不是论诗作对,便是纵论国家大事,他的经商理念并不被二人赞同,是以他也不和二人谈论此事。今日难得幔陀用心聆听,一时谈兴大起。也是他近来思索好景常在之事颇有心得,却苦于无人交流,今日畅谈,让他多日来心中的郁积之气一扫而光。

“科举不再只从士族中录取,而是人人皆可考之,让普天之下的学子,都有了谋求出身的进取之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大夏上下兴起读书求学之风,读书人受孔孟教诲,读圣贤之书,风气怎能不清明?人心怎能不归顺?一改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正之风,无数学子秉烛夜读,只为上报朝廷下不负黎民,大夏若不强盛,天理何在?”

幔陀却是冷哼一声,脸色一变:“大夏权臣当道,奸臣横行,怎会强盛?”

夏祥心中一惊,自知方才听到夏去安然无恙的消息之后,一时兴奋之下,多说了许多,说来他现在还不清楚幔陀究竟何许人也是何来历,便问:“幔陀娘子何出此言?”

“三王爷权倾朝野,候平磐独揽朝纲,二人把持朝政,大夏暗无天日,皇上病重,危在旦夕,却没有忠臣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大夏百年基业,若是任由三王爷和候平磐胡作非为下去,怕是要毁于一旦了。夏祥,你身为大夏子民,又是受孔孟教诲的读书人,自当为君分忧为国效力,为何现在还自欺欺人,认为大夏还会强盛?”幔陀忽然火起,本来她对夏祥还大有好感,却被夏祥一番歌功颂德的话激怒了,想起爹爹正是因三王爷和候平磐才死在异地他乡,她便觉得夏祥面目可憎,和候平磐一般无二,当即拿出书信甩到桌子之上,转身就走。

其实方才幔陀有过犹豫,本想等夏祥考试之后再将书信转交与他,否则一旦母亲死讯传来,势必会影响夏祥应试,万一因此不中,岂非不好?不过在听了夏祥一番高见之后,她又改变了主意,夏祥中或不中,与她何干?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将信带到即可。

夏祥顿时愕然,幔陀突然变脸,他先是一愣,随即想通几分,忙追出房间:“幔陀娘子请留步,再听我一言。现今虽有奸臣当道权臣横行,我辈读书人更要奋进,求得一官半职,才可为君分忧为民请命,而不是空有一腔愤怒,‘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又有何用?”

幔陀站住,回身看向夏祥一双明亮且清澈的双眼,说道:“你的意思是说?”

“若要说到忠君报国,空谈自然无用,激愤之下的匹夫之勇,也不可取。现在我一介白衣,只手空拳,连忠君报国的门还没有迈入,就大谈忠君报国,才是自欺欺人。”夏祥言语恳切,他并非是想说服幔陀,而是想借机抒发心中所想。

也不知何故,夏祥对幔陀一见如故,虽不是男子对女子的两情相悦,却也有一种红颜知己的知音之感,是以他不想幔陀误解他。幔陀既有一般女子的柔美,又有江湖女子的敢爱敢恨,还有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礼,难得的是,几种风格聚于一身,并无违和和做作,着实是一名奇女子。

“听你这么一说,你还是要走中庸之道了?”幔陀余怒未消,不过心意稍微松动几分。

“老子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夏祥朝幔陀拱手一礼,“感谢幔陀娘子传话之谊和送信之情,我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还说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幔陀飞身上前,从夏祥手中抢回书信,“男子汉大丈夫,如此胆小怕事,你不敢为天下先,我敢!”

说完,转身离去,没再回头。

夏祥摊开双手,一脸苦笑:“这,这,这是什么道理?明明是我的书信,怎么又被拿回去了?幔陀娘子,你到底是谁?不过你说的也对,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并不以为道德是了不起的好事,道德只是他的日常行为,正是无所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而如果一个人被人看出是很有道德,就是故意为之,境界上就落了下乘。不过话又说回来,孔子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傻瓜么?幔陀娘子,你这是不讲道理……”

“谁不讲道理了,先生?”萧五从客栈外面回来,手中拿着一杯冷饮,正吃得津津有味,“幔陀娘子真是好人,送我一杯冰饮,还说要收我为徒,先生,以后你教我读书,幔陀娘子教我习武,我便是文武双全的奇才了。”

是不是奇才先不说,只说一杯冰饮就被幔陀收买了,萧五也真有出息,夏祥不满地瞪了萧五一眼:“不是罚你面壁思过三天,谁让你出来了?”

“幔陀娘子说先生改变了主意,不再罚我了,我就出来了。”萧五理直气壮地说道,又用力吸了一口冰饮,嘻嘻一笑,“先生,冰饮真好吃,幔陀娘子本来也为你买了一碗,不知何故,她失手摔了。”

夏祥哭笑不得,只好挥了挥手:“好了,好了,你先下去,我去读书了。”

“嗯。”萧五一屁股坐在院中的一块石头上,继续和碗中的冰饮较量,“先生且放心读书,我来守门,不管谁来捣乱,一律乱棍打走。除了……除了幔陀娘子之外。”

真是咄咄怪事,萧五只和幔陀才见一面,怎会对幔陀印象如此之好?夏祥好奇心大起,不由问道:“若是曹小娘子前来,你也不让她进来?”

“曹小娘子嘛……”萧五颇为踌躇了一会儿,终于有了决定,“也不让,只让幔陀娘子一人进来。先生,莫要怪我多嘴,若是曹小娘子和幔陀娘子相比,我还是喜欢幔陀娘子。”

“为什么?”夏祥更加奇怪了,按说幔陀冷冰冰的样子,并没有曹姝璃更惹人怜爱。

萧五的理由直接而简单,他仰起头,认真而坚定地说道:“幔陀娘子会武功,比萧五强,可以保护先生。”

夏祥心中一暖,在萧五质朴的观念中,凡是对他有利友善之人,他都喜欢,反之,他都不喜甚至厌恶。如此纯真善良的萧五,为何会被兄嫂不喜?夏祥心中暗下决心,他一定要善待萧五,不要让他再受到委屈。若要善待天下人,先从善待身边人和家人始。

夏去此去南海,但愿会有一番作为。既然夏去无事,相信夏来也会平安。夏祥回到房间,提笔写信,才写了几个字就又放下手中笔,还是等高中之后再写信回家,向母亲报平安的同时,再报喜讯。临行之前母亲也再三叮嘱,让他不必牵挂家中,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养成了凡事依靠自己的习惯,也深知母亲的坚韧和独立。若他无事写信向家里报平安,少不得会被母亲责怪没有出息。

收回心思,夏祥开始安心读书。对每一名学子而言,应试是人生头等大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是天下百姓之福,从此寒门学子便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也让无数出身贫寒却有才华的士子,多了跻身上层社会之路。虽是千军万马一起涌入一座独木桥,总比无路可走好了许多。

却说幔陀出了全有客栈,告别萧五之后,一人独自行走在上京繁华的大街之上,忽然感觉到了无边的孤独和无助。她方才冲夏祥发了一通火,只是心中郁积久了,无处释放,恰好夏祥的话激起她的积蓄已久的不满。现在她才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点,就算她武功再高强再是无人可及,也不可能提剑杀进三王爷王府。

且不说她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爹爹是被三王爷迫害致死,就算爹爹被贬至海南是三王爷授意,也只是再平常不过的朝堂之争。三王爷并非是亲手杀害爹爹的凶手,即使是,她凭借一己之力杀进王府,不出半个时辰,就会被王府亲兵乱刀砍死。

朝堂之争,本来就有胜有负,既入朝堂,就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

道理幔陀想得明白,却还是难以咽下心头恶气。只是一时四顾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她信马由缰,不多时来了一家茶肆,抬头一看,旌旗招展,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好景常在。

又是好景常在?一路上幔陀见到最多的客栈就是好景常在各分号客栈和全有客栈,全有商行还好,只有客栈,好景常在却是除了客栈之外,酒楼、茶肆、商队应有尽有,生意遍布各行各业,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不让人记住都难。

也罢,正好口渴了,先上去喝杯茶再说。幔陀打定主意,要等夏祥安心应试过后,再将宋定娘的书信交与夏祥,以免夏祥会因宋定娘之死而心烦意乱影响了考试,然后她再做打算。

幔陀系好马,茶肆上有牌匾,牌匾之上左上角是“好景常在”四个小字,中间又有三个大字——安之居,字迹婉转婉约,似乎出自女子手笔,下面却是没有落款。

“客官里面请。”

热情俊朗的店小二露出一口好看的白牙,迎了过来,抱拳行了一礼:“客官是要一楼还是二楼三楼,一楼是散铺,二三楼是阁子。”

“三楼。”幔陀随意答了一句,随店小二进入茶肆。

说是茶肆,应叫茶楼更为贴切,入门之后,主廊约有百余步长,南北天井两廊皆是散客,三五人一桌,有瓜果零食配茶,也有弹琴的女子婉转歌喉,吟唱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沿楼梯上了二楼,二楼依然是百余步的主廊,两侧不再是散客,而是一个又一个阁子。吊窗之外,花竹掩映,垂帘下幕,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流光溢彩,煞是好看。幔陀也算出身官宦之家的大家闺秀,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布置如此奢华的茶肆,不由心中暗暗赞叹,好景常在果然了得,也不知好景常在的主人是何许人也,先不说财力如何雄厚,只说茶肆的氛围和品味,便知此人非凡。

“就这里了。”幔陀见一间阁子名叫水龙吟,便停下脚步。

店小二应了一声,推开了房门,阁子不大,桌椅一应俱全之外,还有可以休息的软榻。桌子之上,摆有插花,四面墙上,三面墙壁挂有字画,另有一面粉墙,墙上有人题诗。

幔陀无心欣赏墙上之诗,坐下之后,店小二说道:“客官请了,七宝擂茶、馓子、葱茶、盐鼓汤、雪泡梅花酒……”

幔陀挥了挥手:“双井茶。”

店小二喝了个喏,转身出去,很快回来上茶,又送了一盘瓜子,才小心掩门而去。自始至终,态度恭敬而细致,并无半分不耐之色。

幔陀喝了几口茶,推开窗户,窗外正是安定河。想起一路上的奔波和劳累,她俯身窗前,觉得有些倦意袭来,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忽被门外两个女子说话的声音惊醒。幔陀才一起身,门一响,两个女子竟然闯了进来。

二人并未意识到房间有人,边走边说。走在前面的女子鬓鸦凝翠,鬟凤涵青,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一抹纤腰,苗条可爱,一双长腿,瘦窄宜人,容貌无双,堪称绝代风华。

其身后女子,虽不如她有如此惊艳之容,却也一颦一笑也别具风情,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带笑,皮肤润泽如温玉,樱桃小口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平添几分诱人而妩媚的风情。

若说前面女子端庄之中隐隐透露出一丝高贵和清冷,那么后面女子则是在美艳之余又多了几分妩媚之姿,二女可以说各有千秋。

前面的女子来到粉墙之前站定,她并未发现幔陀的存在,只因幔陀人在窗前,正好被一面屏风遮住身影。

同类推荐
  • 咸的人

    咸的人

    《咸的人》是一部讲述传统制盐的特殊劳动人民生活的小说,包含对传统制盐工艺的介绍,以及陕北风土人情和当下农村存在的问题等等。
  • 当爱已超越

    当爱已超越

    她生在农村,年轻时心高气傲,一心想嫁出去,嫁到有宽宽马路的镇子上去,但终没有如愿,依旧嫁在了村里。男人是个独子,家里条件还算不错。但是独子也有独子的不好。第二年,她生了个女儿。在当时的农村,尤其是在这种只有独子的家庭里,她的身份一下子掉下来,不得不开始低眉顺眼地做人……所以,她对这个女儿,并不是十分疼爱。从女儿呱呱坠地开始,她就觉得,自己的所有不顺利都是女儿带来的。
  • 解放了(电影《解放·终局营救》原著)

    解放了(电影《解放·终局营救》原著)

    钟汉良、周一围、钟楚曦主演电影《解放·终局营救》原著。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国民党50万军队围困于平津地区,总攻在即。是否能和平解放北平,取决于天津一战。为了总攻的发动扫平道路,解放军炮兵连长蔡兴福、侦察兵马宝树、廖枫,炮团实习参谋葛桂忱四人小组临危受命,乔装潜入天津城。此时,负责转移北平守军眷属的国军军需官姚喆在宪兵营长钱卓群的暗算下成为通缉犯,带女儿出逃时恰好与进城的蔡兴福一行人相遇,蔡兴福挟持姚喆欲完成任务。随着目标任务的逐步明晰,姚喆被暗算背后的秘密、钱卓群企图破坏北平和谈的阴谋、蔡兴福失踪儿子的下落都渐渐浮现出来……
  • 此生只为你

    此生只为你

    《此生只为你》描绘的是:一个渺小的凡俗的女人,怎样披荆斩棘,在尘世中淌出一条通向梦想和理想的淋漓血路;于是,我们知道了,梦想比强大的生活坚韧,因为,它拥有使一个女人再生的秘密,绽放的秘密。在小说中,作者还借主人公宋梅影的情人高扬之口,宣示出了这一人生的理想。
  • 我在这个城市里又过了一夜

    我在这个城市里又过了一夜

    来到上海已经三年了,三年中我没有回过老家。我出生在贵州,那里有我的父母,有我的姐姐,有我的弟弟。我在贵州的一个小城市里生活了十八年,离开那里我去读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上海,七年中我回去过三次。距离上一次回去至今已经有三年。这次我不能不回去了。上次我姐姐结婚我没有回去,我寄了三千元给我父母。我说一千元给你们,二千元给姐姐。这使我存折上的最高位数——第四位数由六成了三。这次我非要回去了,非回去不可了。半年前我妈妈得病,她在买菜回家的路上突然晕倒,我弟弟说,幸好问题不大,是一次很小很小的中风。
热门推荐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地球的二货保镖

    地球的二货保镖

    灵脉成矿,地球进入灵动力时代,灵气被作为新能源应用在各行各业。灵武修炼,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正在悄然崛起!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唐朝:玄宗之后无大唐

    唐朝:玄宗之后无大唐

    公元685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朝——大唐已走过了68年的光辉历程,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它不再光辉下去。一切看上去都是如此地生机勃勃——如果以两汉的存在年头来类比大唐的话,毫无疑问,公元685年的大唐那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芒万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李旦尤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因为这一年的九月初八,他的儿子李隆基出生了。李隆基的出生使大唐的江山永祚产生了又一个守护者——唐玄宗。唐玄宗作为大唐八九点钟时的太阳之子,不仅把大唐江山重新揽入怀中,还一举开辟了和贞观之治比肩而望的开元盛世。
  • 依存免疫变态

    依存免疫变态

    九岁时,她被绑架了。十二年后,她用枪对准了自己的弟弟。因为一桩案件彻底改变的人生轨迹,她失去了自己的家人变成孤儿苟且偷生,他结识了自己的家人并不断邂逅光明的未来。无限接近的平行线,两人又在同一天濒临死亡……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信使

    信使

    一伟大作家的作品往往广为流传,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被称作本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的斯科特·海斯勒也不例外。在任何书店——无论是厅堂宽阔的邦诺还是博德斯,或者是街边巷角狭小深幽的小小书屋,他的作品始终稳稳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他是如此不可思议,不只是因为从他发表处女作起,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名满天下,还因为他刻意低调的行事作风。虽然街头巷尾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但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旁人他究竟是谁。海斯勒的横空出世突如其来,就在三个月之前,我都不曾接触过这个名字。
  • 尘埃飞扬

    尘埃飞扬

    小说集全景收录阿来成名前后的21部小说,勾勒出阿来创作走向成熟的轨迹。不仅如此,小说集还将阿来的诗句、心情感悟以卡片形式夹在书中,全方位展现“智者阿来、诗意阿来”的魅力。
  • 君麻吕的挂逼大佬

    君麻吕的挂逼大佬

    没事怼系统,有事灌鸡汤,擅长通灵术,逃跑最在行……
  • 中年

    中年

    《中年》这本散文,是从俞平伯先生一生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名篇佳构,也是俞先生散文精华之所在。俞平伯先生兼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于一身,他的散文也兼有诗人、散文家和学者的长处,收在这本书中的作品,既有诗的韵致,又有散文的冲淡恬美,同时还兼有学者的理性与绵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就像一杯陈年佳酿,不宜可乐式地鲸吸牛饮,更适合夜阑人静时细细地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