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3800000002

第2章 回到冰川

马温

到冈仁波齐转山

一直想去冈仁波齐转山。想了几年了,终于成行。我们从新疆进入西藏,这条路叫新藏线,号称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起点是叶城,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在此拍过外景。叶城海拔不足两千,这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新藏线不过尔尔。车子出了叶城就爬山,一座座地爬,越爬越高。刚开始,四千多米的山口都让人惊讶,后来,五千多米的山口一个接一个,已经没什么感觉了。路是柏油路,很漂亮,路两边却是荒沙大漠,死气沉沉,偶尔看到几匹藏野驴,才意识到这儿还有生命。车子开过三十里营房,开过班公湖、狮泉河,开过扎达土林,就看到冈仁波齐了。

怎样形容这座雪山的都有,而我首先想到的比喻是一张脸,一张巨大的男人的脸,过目不能忘。

这个男人的脸上,横一刀,竖一刀,不知何故,被砍出两条深长的疤痕。这个男人是刀客么?他搏斗过,厮杀过,曾经有过九死一生的蒙难?那天下午,在一片湿地旁,我们停车。冈仁波齐的倒影填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黑颈鹤在水中寻觅,长脖子一伸一缩,很像是在饮雪啄冰。冈仁波齐就在眼前。如此的近距离,我们当然是在仰望它。刀疤能让一个人变得凶悍,可冈仁波齐的刀疤因为横平竖直,俨然一尊十字架,这个符号让冈仁波齐变得深沉安详,这样的男人可以放心交往。你倾诉,他倾听;你默然,他倾听;你离去,他还在倾听。他永远是不发一言。

会不会有例外?以人性来揣摩这座山,好像会。在雪虐风号沙飞石跑的天籁之后,冈仁波齐也许会说话。一切被他倾听过的人,理应用倾听来回报这位倾听者。于是,许多人来了。来转山。

塔尔钦是转山的起点,也是终点。它是冈仁波齐山脚下的一个村子。一群群的人来,一群群的人去,可是村子一点不吵闹。与转山有关的商品,手套、护膝、拐杖、墨镜、矿泉水……放在路边等待顾客,这里没有叫卖声。所有人都是缓慢地走着路。不能急,这里的海拔已经接近五千米。转山人拥进塔尔钦,坐汽车,开摩托,骑马,蹬自行车,徒步,什么方式都有,各种国籍、口音,彩色背包像村口的格桑花,拉杆箱在碎石路上蹦蹦跳跳。奇怪的是,没一会儿,这么多人就消失了。他们钻进路边一家家简陋的客栈,和衣躺在床上,积攒力量,待到明天凌晨,这些人会重新出现,组成一支散漫而坚定的转山队伍,向黑黢黢的冈仁波齐出发。如无意外,这个人群中也应有我。

来转山的人,各个不同。有的有信仰,有的无信仰,有的信这个教,有的又信那个教;转山的方向,有的顺时针,有的逆时针;转山的形式,有的步行,有的骑马,有的磕长头;转山的动机或目的更是一言难表,净化心灵,赎罪还愿,教义规定,村落习俗,从众心理……我要说说我自己,我来转山,和宗教无关。在那条转山路上,我的脚印若与信徒重叠,也不代表彼此情投意合。到冈仁波齐转山,对我而言,就是一次较高难度的徒步旅行,我要的是这段经历,此外都是浮云。

冈仁波齐号称神山。神是什么,神就是开放性,包容性,广泛性,会交五湖四海的朋友。神其实就是开茶馆的阿庆嫂,来的都是客,人家不来,你怎么感化他、引渡他?所以冈仁波齐一点不挑剔,什么人来转山,他都欢迎,你是走是飞,他也不问,真正的不设门槛,来去自由,不歧视,不偏爱,一视同仁。冈仁波齐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一条转山路,就和这些原则有关。

向同样一座山表示敬意,有人是顺时针转,有人相反,是逆着时针,这么冲突的现象在冈仁波齐却正常得很。你怎么样转,冈仁波齐都无所谓。想想吧,如果转山只有一个方向,其实是很无聊的,我们看到的始终只是人的背部,背部缺少表情,我们无法有效地和背部进行交流。现在,多出一个方向,我们就能看到迎面走来的转山人。那个人是我们的镜像,他的苦累和欣喜,也是我们内心的挣扎与祈盼,他眉尖的尘额上的土,也是我们起意要拂去的,他瞳中的光芒让我们嫉妒,我们也想有一簇光让自己昏花的老眼明亮。

我们投宿的这家客栈,进来两个藏人,他们是老板的朋友,刚刚转山回来。老板招呼我们一起喝茶。他们说山里下雪了,雪很大,他们又说路不好走,你们有拐杖么。他们的脸黑黑的,这种肤色,掩盖了许多外露的表情。转山对许多人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可他们一点不兴奋,说过了雪,说过了拐杖,就埋头喝起酥油茶。我们说什么,他们就啊一声,头也不抬。山里的景色美么,我们这么问时,他们突然站起来,掏出手机请我们看照片,他们用生硬的汉话说:“很美,很美的!”那张照片上,中间是雪山,左边挂着月亮,右边挂着太阳,日月同辉,真的很美。

第二天,我们很迟才起床。我们没去转山。我们的嘴唇发紫,气不够用,山里又下着雪,我和同伴相互望望,决定放弃这次转山。

放弃很难么?有点难,因为转山前的铺垫太夸张了,几年的设想,外加上万里的奔波,好像只是为了与冈仁波齐擦肩而过。可是一旦决定,心里又是轻松的。唇仍然紫色,可是心脏跳得不那么慌了。我们回避了一次极限挑战。

继续开车前往拉萨。还是四五千米的山口,还是雪山,但路旁渐渐有了庄稼地。地里种着青稞,一大片一大片的,有绿有黄。下了一阵暴雨,雨刚歇,太阳就出来了,一条彩虹横跨公路。那是在萨迦境内。我们下车拍彩虹,就遇到了藏族小伙子普布扎西。他们一家正在田里收青稞。这儿离冈仁波齐快有一千公里了,他们这一生是否注定要到冈仁波齐去转山?没有问,我们谈的话题主要是牲口。他们家有四百只羊,扎西指着远远的山说,他哥哥正在那里放羊。他又指着路这边的山,说这是他们的冬季牧场,那儿有狼,会吃羊。扎西没有手机,但他会写汉字,他将地址给了我。现在,我有了一个新计划,就是跟着扎西去放羊。

沿着怒江

怒江边上,几排木屋或者几顶帐篷就是一个村子了。木屋冒着炊烟,帐篷外拴着一匹马,炊烟无声,马也无声,这就是村子的晨曲。静。静得像四周的大山。那些山,从下往上,能长树的地方都被树占领了,不长树的地方长满野草,野草不能占领的地方露出冷青色的山壁,再往上,就是冰雪覆盖的山头,山头上吐着白气。男人抱着马鞍走向那匹白马,女人弯腰挤着牛奶,两个小孩并肩坐在石头上:那天清早,我们开车路过日诺村,村边这户人家的一天已经开始。马鞍一点也不温柔地扣上马背,女人吩咐小孩吃早饭,而他们却跳下石头追跑起来,这样的早晨怎么会是宁静的呢?可是我们真的什么声音都没有听到,好像看的是默片。宁静并不是真的无声,是那些声音单纯朴素,没有太多含意,含意复杂了,声音就混浊扰人,纯朴的声音接近自然,传到耳中才会有“鸟鸣山更幽”的错觉。

其实,这一带最伟大的自然之声应当是怒江的咆哮,可是日诺人听不到。日诺虽是怒江边上的村寨,离着怒江却还有点距离。怒江在哪儿,怒江陷在深深的谷底,而日诺建在山上,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一座山的高度。涛声向上传,传啊传的就细了,碎了,哑了。日诺人靠什么证明他们是怒江儿女呢?就是村里村外飘浮着的山雾,它们来自怒江,它们是怒江的水汽,它们放弃了吼叫(因为吼叫很沉重)才能轻盈地升到山上,每天每天,陪着日诺人度过黄昏和早晨。

记不清到底是在哪儿遇到了怒江,“遥远”是我的第一印象。瘦瘦的一条河,躺在深不可测的峡谷中。用“躺”来形容,是因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当然,更感觉不到它的宽阔与野性。阳光照耀着它,透过树丛能够看到水面银光闪烁,可是风来了,枝摇叶颤树点头,你就再也找不到它了。这样的怒江简直就是可以忽略的存在。

这只是我一时一地的短暂感想,当不了真。忽略怒江?怎么可能呢!它是怒汉,它是野人,它是崇山峻岭中巨大的发声体。所有的河流,起初都远离视线;所有的河流,起初都默不作声;所有的河流,起初都被忽略。这也是怒江的遭遇。好多河流都被这种遭遇击倒,而怒江继续向前,越来越汹涌,越来越蛮横,喊叫声震谷撼山。没有更恰当的名字了,只能叫它怒江:怒不可遏,怒气冲天,一怒而不可收拾。它开始逼近视线,逼近村庄,逼近一切动物和人类行走的大道小径。应当是先有山脉,然后才有了这条河,可是这条河踢开伦常,简单粗暴,直接就用它的私人名号将那片山川定义为怒江流域。怒江就是这么牛,不管这儿的山多么崇高,峡多么幽峭,峰顶是多少年的积雪,峭壁有多少丈的飞瀑,凡是这条河的水汽笼覆之处,它的名字就叫怒江流域。

怒江来了,村庄躲向高处,怒江继续逼近,村庄只好背起娃儿牵着马,躲进更深更远的大山过日子。我们在怒江边的公路上开车,有时,突然间,一队马帮就从公路边的山坡上冲下来。马帮很小,只有四五匹骡马,三两个人。他们沿着一条隐秘的小路,从大山背面走来。那条路在我眼前一晃就消失了,但我要承认,直到今天我也怀念着它。这条路也许就是茶马古道,路的另一端,群山的哪个撇折处必有一个村落,马帮从山外捎来日用品,又将这里的山货带走,如果我在场,就能见证一桩古已有之古风盎然的商贸交易。可是我做不到,我不可能是这笔生意的在场人。公路旅行的局限与缺陷就是线性化,顺着公路跑,而富有意味的东西大多藏匿于公路两侧,并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你不可能扔下汽车和那个马帮结伴而行。假如有一天我能勇敢地甩掉汽车的挽留,手拽缰绳成为一个马帮的临时队员,或者和一个叫普布扎西的藏族小伙子共同去放羊,那是四百只的大羊群啊,漫山遍野都是咩咩的欢叫,假如真有这一天,我会将这样的旅行定义为销魂。

我们踩了刹车让马帮先行,马匹驮着重物跌跌撞撞从山上冲下来,身子站稳后就不想挪步,赶马人不打算迁就,拍着马肚子大声吆喝。由马和人组成的这支马帮充满了神秘感,他们的路线有时会和一条公路重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公开了自己的秘密。我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你说,我有多么沮丧?

怒江上有许多铁索桥。铁索很粗,桥面很宽,铺的是钢板。那种简陋的溜索,我没有看到。铁索桥给游人提供了一个和怒江对视的机会。对视就是他望着你,你也望着他,死死地瞪着对方,谁也不闪躲,人格平等,勇气也平等。我向桥中央走去,我走得不好看,没有抬头挺胸,因为桥还是晃悠悠的。这儿大概就是桥中央,也就是河中央了,我停下,扶着铁索向下看。满视野都是混浊的江水、翻滚的漩涡,没有一根顺滑的曲线,更休说一根直线、一处平静。这是我和怒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没有平等感,就是觉得一个狂暴的男人要扑过来将我吞没。我事前设定的对视桥段实在有点矫情和自恋。在我探头向下看的那个片刻,怒江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全部声音就是怒江的怒吼。和怒江相比,我是个渺小的男人。

桥那边是个小村子,建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村子的历史只有两三年,村民都是怒族,他们原来居住在更高的山头上,政府在这儿盖了新房,鼓励他们搬迁,他们就下山了。铁索桥是这个新村的配套设施。从前,他们是坐着溜索过江。和溜索相比,这座铁索桥就是他们的省道国道,村中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在桥上飞驰,只需几分钟就到了对岸,在小超市买几瓶啤酒,呼一下就又过江回了村子。我去村子看了看,还在建着新房。两只小猪娃睡在桥口——那儿也是村口——晒太阳,我蹲下身,碰碰小猪的大鼻头,它们闭着眼睡得很沉。怒江的水声,小猪听习惯了。

回到冰川

这条冰川以数字命名,越过去就是异邦,所以它也是国境线。国境线应当一成不变,但这一段会变,冬天冰川高大,夏天再来看,滴滴答答融化着,冰川变矮了。这样的季节变化让生硬的国境线有了亲和性。

那个异邦有许多好看的山间城堡与街心佛塔,我们要是有翅膀,飞过这条冰川就能看到,可是我们没有。谁有一双翅膀能够自由飞翔呢?在冰川的上空,此刻有一只鹰。

去冰川的路超级坏,车子吱吱呀呀爬到山顶时,我们看到了那只鹰。鹰也看着我们,眼神旷远而寒冷。追击野兔时,鹰就是这种眼神。它没有歧视我们,但也不准备给予我们优待。我们不适应这种眼神,空无一物又尖锐无比,是枣树的刺、板栗的果、铺满一地的铁蒺藜,我们不敢踩。我们的怯意让鹰很受用,它散开双翅,呼一声就飞向山谷。

山顶上只有我们,我们坐在越野车里,野越车看似霸道,胡子拉碴像强盗,其实外壳都是塑料。这就是我们的内涵。“不好玩!”鹰的内心一定会这样想。鹰飞进了山谷,山谷里内容多,好玩。

牦牛安静地嚼着草,嚼着嚼着,就将自己变成一尊雕塑。灰鼠从一个洞口窜进另一个洞口,草皮的下面建有它们的秘密通道。黄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突然间,毫无预兆,其中一只就会撒开四蹄,跳跃着,从路的一边跑到另一边。谁吓到它了?不知道。那边的草根比这边甜么?不知道。它闪电般越过公路,公路仿佛它的底线,来回穿越这根底线成为它的乐趣。

临近边境了,还是能看到放牧点。人住的房子低矮,石头垒起来的牛羊圈却很大。几个牧人,加上几十几百的牦牛绵羊,让那些微小的放牧点有了村庄的喧闹。清晨,繁星依然满天,可是星光正在发灰发涩。羊的肚子饿了,挤在圈门口叫唤,牦牛知道叫也是白叫,躺在地上静候。圈门一打开,牛羊就如潮水淌进了草甸子。太阳落山是它们归圈的时候。牧人还懒懒坐在石头上吸烟,牛羊已经沿着公路慢慢回家。草长得稀疏,又长得瘦小,可是吃了一天,牛肚羊腹都变得圆润,此时的归圈就是散步,不急也不慌。羊喜欢聚在一起,一团一团地,像白云,有时几头黑牦牛挤进羊的队伍,云就不白了。车子停下来让牛羊先行,牛羊却将车子围起来,好奇地嗅着鼻子。这个时候,牧人才站起来甩响小鞭子。那边的生活就是这样,缓慢,却又很到位。

一座碎石山成为阻挡我们视线的最后一道障碍。爬上去才能看到冰川。那就爬吧。山并不高,可是这儿的海拔高,五千多米,我们手持登山杖,爬几步就大喘气。

鹰在头顶盘旋,鹰没有高反,不会大喘气,鹰俯瞰着它的王国。牛羊吃草,牧人躺在干沟里睡觉,黄羊踢着前蹄扭头四顾,草甸子裂成碎片,露出满腹的砾石,还有昨夜残雪、动物残骸……日子天天如此,安详而艰难,艰难而安详。鹰所看到的,是不是有点单调、有点沉闷?不过,鹰因为飞得高,在我们还拄着登山杖努力爬山时,它已提前看到了冰川。

那条冰川是这片荒寒地带的亮色。

鹰先看到冰川。

接着是我们。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刹那是安静的。冰川那么美丽,它也没有大喊大叫,它就是安静地矗立在那儿,我们作为旅行者,凭什么大喊大叫?美的东西都不会喧哗,绝美的东西更是沉默如金。当一种美排山倒海、让人窒息地压迫过来,我们除了闭上眼睛感受,还能做什么?

可是,不好意思,我们终于还是忍不住喊叫起来:竟然有一对新人正在冰川拍婚纱照。我们将赞美送给了他们。婚纱照都是花好月圆,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可他们执意要找一个非凡背景,他们要请冰川见证他们生命的结合。这就要吃苦。女生穿着大红婚纱,鞋上套着防滑冰爪,在男友的搀扶下,一步步向上走。如果是在草坪上,男孩轻易就能抱起女孩,可是在冰面上,男孩再呵护女孩,他也无力完成这个浪漫动作了。在这儿,向前的路要他们一起走完,可以相帮,不能替代。这是婚姻的本质,而这个本质在通常的婚纱摄影中被平庸的童话曲解了。我们钦佩这对来自深圳的新人,他们千里迢迢奔向冰川,好像回到家乡聆听一场教诲。

当婚纱在晶莹的冰坡上铺展,真的像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盛放,还有相机、外拍灯、反光板,航拍飞行器嗡嗡地响着,化妆师为新娘补妆,这些确实分散了我们对冰川的注意。可是我们不认为这是损失,我们把这次邂逅当作一则回家的寓言。

“回到冰川”,我这样说,是否用词准确呢?我们常常说回到家乡,“回到”就是重返、投奔,好像落叶归根,从此再不分离。可是,冰川不是我的家,昨天我没有弃它远行,今天我也不是浪子回头,既然如此,我为什么非要把今天的抵达定义为“回到冰川”呢?

和“回到”有关的,还有一个更著名的说法“回到拉萨”。那是一首歌,沙哑而深情,其中还有疼痛,把我的心洗清,把我的魂唤醒,然后呢,是得救,是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这首歌普及了一个常识,那就是,我们去拉萨是“回到”。

去冰川的前一天上午,在拉萨八角街一根石头经幢下,我坐在长椅上,绕着大昭寺转经的人群顺时针向我逼近又离我远去。转经人最核心的奉献是时间,他们用滴答流淌的时间建造他的信仰,巩固他的信心。信仰其实就是交出,将小生命交给大生命,将小循环交给大循环,将小意义交给大意义。大昭寺有许多磕长头的人,当地面和他们的身体相击,你听:模糊的诵经,点亮酥油灯,镰刀割青稞,石锤杵泥,经幡飘忽,卷起唐卡,沼泽地中两只黑颈鹤踱步,天降大雪或冰雹,迷路的小羊,用牛粪烤火……藏区所有的声音,都在这儿汇聚。

我们有了生我养我的家,为什么还需要另一个精神家园?精神为什么要流浪,挡也挡不住,逼得我们要在无路之路上跋涉颠簸?为什么我们必须远避红尘,要在一个荒凉的背景下,才能死心塌地和自己对话?人与人相互环绕,可我们还是寂寞,非要去找一个不存在的夜晚、一个不存在的知己、一场不存在的彻夜长谈?我们要怎样,才能说完一腔的话,才能握住知己的手,才能共同站在旷野中说这个夜晚很真实?

冰川到了。在九月的阳光下,它正在融化。不用担心,它不会消失,寒冬正在到来,就是今天,凌晨,这儿又下了一场雪。那时,我们的越野车还未出发,而拍婚纱的那对新人,相拥着走出野营帐篷,站在漫天大雪中,已经摆好拍摄姿势。

责任编辑:鲍伯霞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6年1月上)

    故事会(2016年1月上)

    旅途无聊怎么办?看《故事会》。赋闲在家怎么办?看《故事会》。书价虚高,又想看故事,怎么办?看《故事会》。《故事会》汇集了我国时下最精彩故事,每个故事具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趣味的特点。
  • 李开复:一堂死亡课

    李开复:一堂死亡课

    李开复似乎天生有种调动舆论热情的能力。他一直以科学家的理性和精准设计着自己的人生程序。从科学家到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从网络大V到青年导师,他走马灯似的变换着形象。然而再精密的程序都会出Bug——他没算到自己会与死亡交手。如今从癌症中逐渐康复的李开复,在褪去包装后,重新反思人生。"
  • “保险”是怎么一回事(长投专刊026)

    “保险”是怎么一回事(长投专刊026)

    为什么要买保险?买保险贵不贵?一般投哪几类保险就够了?是每年都买还是就买一次?我不知道该买哪种,应该怎么规划?5岁、30岁、65岁应该怎么买保险?万一保险公司倒闭了,那之前交的保险费是不是就不承认了? 本期长投专刊,是根据“解释系主任”和“ISSAM老师”在长投学堂院生群中的保险课总结而成,为大家分享关于保险的点点滴滴,相信你的所有疑问在本期都能得到解答!这些内容能解答小白们大多数的不解和疑惑,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NO.05漫客·悬疑世界·诡变

    NO.05漫客·悬疑世界·诡变

    《漫客·悬疑世界》由蔡骏主编,知音动漫强势发行,网罗一线悬疑作家,打造最好看最惊悚最具悬念的悬疑杂志书。悬念阅读、惊悚体验——本刊贯穿始终的编辑方针。篇篇精彩,期期可读,带给读者绵绵不断的刺激感。蔡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悬疑作家领军人物。自2001年《病毒》横空出世,至今已出版《地狱的第19层》《荒村公寓》《天机》等小说十余部。“蔡骏心理悬疑小说”已申请商标保护。截至2008年,其作品在中国大陆累计发行近300万册,多年保持中国原创悬疑类小说畅销纪录。
热门推荐
  • 墨先生的第二春

    墨先生的第二春

    年少时,赵婧说:“我希望以后的那个人一定要对我好一点!”于是她遇到了初恋李慕为,与他婚姻长跑了九年。年长后,赵婧又说:“我只希望以后的那个人能对我的儿子好一点就行了。”这次她碰到了龚墨,与他凑合过了一辈子。――一次失败婚姻让赵婧懂得,女人不但要学会爱自己,还要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不再依附男人而活。于是她剪掉长发,脱下围裙,穿上高跟鞋,涂上口红。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围着锅灶转的黄脸婆,凭着自己的努力,她也可以光芒四射,带着儿子过的更好。――据说墨先生新学了一套无脑宠妻大法。一:老婆说什么都是对的,不能有所反驳。二:若是不小心把老婆给惹哭了,必须连哄带抱,家务全部承包。三:还要时不时地给老婆制造小惊喜,博得美人一笑。为此,墨先生深谙此道,大有走火入魔倾向。某天,墨太太终于忍不了了,大吼了一声。“龚墨,麻烦不要再把你那套大法传授给我儿子听了!”
  • 快穿宿主总有搞事情

    快穿宿主总有搞事情

    余锦一直是个高冷的妖艳女神,因为长得太好看,总被人们认为是狐狸精,所以在过马路的时候,被车撞死了。然后一个神秘系统绑定了她,发生了一切啼笑非闻的故事。谁说男神都喜欢纯情的,这是妖艳女神的逆袭,别怂,加油干。【宠文,1v1】
  • 曹溪大师别传

    曹溪大师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 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像柳树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由于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每个孩子有着不同个性,能力也参差不齐。父母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个性发展的土壤,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作为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千万别将孩子的优势当成个性缺陷而磨蚀掉,那样,孩子就将失去原有的灵性。要学会正确区分孩子个性中的优势劣势,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使孩子有勇气、有力量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己的个性优势,改善个性中的劣势,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浓情百分百:陆少你甜齁了

    浓情百分百:陆少你甜齁了

    一场乌龙,让本想安安心心在海市混到毕业的沈清悠,遇到了雅尚总裁陆臻森,然而,高冷总裁根本就不是她的菜。怎知,高冷总裁居然这么毒舌?居然还会做饭?要不要这么强?一朝有事相求,一夕温柔醉语,饱受“情伤”的沈清悠沉沦了,可是,豪门哪里是她这个小透明想进就进的?斗情敌唬公公,还要跟总裁斗智斗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两个人的邮局

    两个人的邮局

    余奂和齐林守着一间邮局,每天的工作就是发送书信。这间邮局里没有任何电子设备,来了的人有的满意而归,有的害怕至极……每个人生命中最后的景象被记录。带着遗憾与感慨而来。等齐林醒来,才发现一起真实存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叶(短篇小说)

    红叶(短篇小说)

    雪域的乡村中,初夏,大山渐渐绿了,青稞也长高了,将贫瘠的大地装饰得格外美。村落稀疏分布在大地上,村民的房子都是独家独院的平顶藏式房,稀疏分布青稞地间,或匿在绿杨青柳里。卓玛牵着女儿拉姆站在院门口,呆呆地看着那远山、青稞地、杨柳树。初夏时节,天空还是那么蓝,看不到一丝白云,蓝蓝的天与远山相接。一阵风吹拂,青稞苗掀起层层麦浪,甚至有的像是形成一些小漩涡,一圈青稞各自朝着东南西北弯腰,也惹得远处的树摇曳着枝条。
  • 筑我相思城

    筑我相思城

    新文《在夏神怀里打个野》已经开更~王者荣耀电竞皮小言情,快快收藏起来吧!……——传说纪南总裁纪景淮油盐不进,我行我素,很难合作,只听他夫人一个人说话。纪景淮忍无可忍,警告众人:“谁再因为公事打扰我太太,就给我滚出深城。”有人偷偷问:“公事不行,私事呢?”纪景淮寒意压顶,拨动地球仪,转到另一面,冷声回答:“滚那儿去。”——“对了,少爷,那个魏部长公然追求少夫人这件事……”“辞了。”“哦,那……唐沁秘书跟少夫人作对这件事……”“留着,你们少夫人很享受别人看不惯她又干不掉她的样子。”————“纪景淮,你明知道我在看你,为什么不主动跟我说话?”“因为我好看,值得你多看会儿。”……楚禾觉得,下半辈子,她可能要在无尽的翻白眼动作里度日如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