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6000000002

第2章 博弈是一种游戏策略,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

破悉对方心理,采取有效的策略,实现某种利益

因为受到某种利益追求的驱动,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才会参与博弈。事实上,所有的博弈都起源于利益的争夺,利益的争夺是形成博弈的基础。

博弈的各方参与者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对抗的关系,以争得利益的多少来决定胜负,一定的外部条件又决定了竞争和对抗的具体形式,如围棋对局的双方是在争夺棋盘上的空间,战争的目的经常是为了争夺领土,古罗马竞技场中角斗士是为了争夺两人中仅有的一个生存权,武林中人的决斗常常是为了争夺名誉,而股市中人们所争的更实在,就是金钱。

人们既然要生活,就需要消耗资源,而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谁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这时就会产生竞争。竞争需要有一个具体形式把大家拉在一起,一旦找到了这种形式,竞争各方之间就会走到一起开始一场博弈。

而一场博弈的构成需要哪些要素呢?我们可以从一个日常生活的小例子来解释。

一对男女下班回到家中,吃了晚饭准备看电视。一个频道在播放男士喜爱的英超足球赛,而另一个频道在播放女士喜爱的韩国爱情剧。但是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机。这样,一场争夺遥控器的博弈就展开了。

从这个很平常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当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其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在博弈中存在一个必需的条件,即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毫无干扰的环境中作决策。博弈者的身边充斥着其他有主观能动性的决策者,他们的选择与其他博弈者的选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互动关系自然会对博弈各方的思维和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有时会直接影响博弈的结果。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只有一方回到家,那么博弈就不会产生。

其二,博弈要有参与各方争夺的资源或收益。这里的资源指的不仅仅是自然资源,如矿山、石油、土地、水资源等,还包括了各种社会资源,如人脉、信誉、学历、职位等。人们之所以参与博弈是受到利益的吸引,预期将来所获得利益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博弈的吸引力和参与者的关注程度。因此,也可以说凡是自己主观需要的就是资源,主观不需要的就不能对自己构成资源。在上面的案例中,资源或收益并不是电视机的所有权,而是在某一段时间里的使用权。如果夫妻双方对于足球和爱情剧都没有特别偏好的话,那么哪一个节目都不会成为其争夺的资源。

其三,参与者有自己能够选择的策略。所谓策略,指的是直接、实用地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方式,通常也称之为计策,它是博弈参与者所选择的手段方法。博弈论中的策略,是对局势和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局势特征,找出其中关键因素,为达到最重要的目标而进行的手段选择。博弈论中的策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以直接对整个局势造成重大的影响。在上面的例子中,夫妻双方都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来解决眼前的困局,那就是他们各自的策略。

其四,参与者拥有一定量的信息。信息是博弈论中的重要内容。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夫妻俩都没有从电视预报中获得信息;如果丈夫不知道有一个频道有足球赛,或是妻子不知道有一个频道会播放自己喜爱的爱情剧,那么,他们之间的博弈也不会产生。

博弈就是个人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与既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选择策略并实施,从而得到某种结果的过程。一场男女伴侣博弈过后,所出现的情况不外乎以下3种:一是两人争执不下,于是干脆关掉电视机,谁都别看;二是男士看足球赛,妻子到其他地方去看爱情剧,或是女士看爱情剧,男士到其他地方看足球赛;三是其中一方说服另一方,两人同看足球赛或同看爱情剧。

从“男女伴侣博弈”的模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博弈归根结底就是利益之争;一场博弈的过程简而化之就是,利用各种讯息破获对方的心思,也就是要先吃透对手,然后权衡利弊智慧地出招,获得收益。

博弈论要点:

人既处于一个社会团体之中,各自的利益诉求肯定会有差异,博弈应运而生。简单地说,一场博弈就是参与者利用各种讯息破获对方的心思,也就是要先吃透对手,然后权衡利弊智慧地出招,获得收益。

从妥协中建立规则,实现利益分享的公正

博弈既然源于对利益的追求,也许你会想,这不是在教人耍心计吗?是不是谈博弈过于功利了点?其实不然,博弈未必不能取得好的结果。参照过去所有的经验来看,真正的公平来自于博弈。公平公正的社会契约不是圣贤的功劳,而是经过充分的博弈,博弈的各方经过利益权衡,最终妥协签订的。

在社会的很多领域上,没有博弈,就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效率均衡,就没有利益增进。美国著名的思想家约翰·杰伊有句名言:“历史表明,将正义运送到每个人的家门口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如何以一种有益的方式做到这一点,就远不是那么清楚的了。”是的,如何把正义、公平、财富等利益运送到每个人的家门口,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依然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先看经济领域。我们今天享受的丰富的物质生活,都是来源于自由市场的竞争,同样也是博弈的结果。亚当·斯密在1776年所发表的经典之作《原富》,其中关于自私行为与市场运作的两段,是经济学上被引用得最多的名言:

“很多时候,一个人会需要兄弟朋友的帮助,但假如他真的要依靠他们的仁慈之心,他将会失望。倘若在需求中他能引起对方的利己之心,从而证明帮助他人是对自己有益的事,那么这个人的成功机会较大。任何人向他人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建议,都是这样想:给我所需要的,我就会给你所需要的——这是每一个交易建议的含义,而我们从这种互利的办法中,所获的会比我们所需的更多。我们的晚餐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有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做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做出的大。”

再来看政治领域,西方政治所谓的民主也是博弈的结果。尽管美国的民主政治并非像某些人鼓吹的那么完美,但立国几百年的实践,还是可以说明这个体制有很多可取之处。美国的民主制度最为关键的基础是1787年的制宪会议。参与该会议的55位代表都是当时的有识之士,但是他们并不是圣人,这是一个集体博弈的例子。一方面,他们富有远见,希望创造新的政府形态以避免两件事的发生,一是独裁,他们早就受够了英国王室的专制;二是混乱,大伙儿一致认为这比独裁还要糟。他们建立复杂的制衡制,目的就是试图在两个极端中寻找平衡点,消弭大小州之间的差异。但同时每个人又代表着各自的集团利益,在政治、经济利益分配方面各有立场,争吵不休。最终形成的美国宪法可说是“远见”和“妥协”的综合成果。事实上,很难说究竟是前者的远见卓识,还是后者的争权夺利对美国的政治体制贡献更大。

既然是游戏,就会有自己的规则。生活这个博弈游戏自然也是如此,这就是法律、道德和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和惯例,等等。当然,这些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况的改变和人们的要求不断修修补补,但是只要规则存在,你就必须遵循它,否则就要大吃苦头。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不仅老实遵守规则的人拥护着公平,那些企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人对于公平同样做出了贡献。有些人会想,如果我能一下子弄到一大笔钱,为什么还要一分一分地挣?应该说,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是普遍的,可是为什么贪污没有成为社会的普遍行为呢?因为贪污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与其冒险捞到一大笔钱,最后却蹲监狱,还不如谨慎地获取够用的钱享受在位的风光。这个警醒——违背规则将被严惩不贷——也从反面强化着社会公平。

好莱坞大片看的多了,你可能会羡慕那些银行大盗,他们经常表现出超常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可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社会学家告诉我们:抢劫银行可能是最不划算的人类行为之一。其成功率之低、风险之大、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之多,简直令人怀疑还要做这事的人是否具备正常人的理智。

根据一项统计表明,每1000起这类案件中,真正得手的只有110起,而且抢到的钱也少得可怜。正因为如此,一位犯罪学专家甚至说,银行大盗们不该被送进监狱,而是该被送进疯人院。

不遵循规则甚至犯罪为什么不是好买卖?风险太大算一个,不利于财富积累算一个,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也算一个。这些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一点:作为个人,试图挑战规则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今世界,是一个利益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纷争。在每个涉及利益的领域,需要博弈的陀螺转动起来。在利益纷争面前,公平博弈,最终达成妥协的利益是最大利益;大处如是,小处如斯,概莫例外。社会公平来自于博弈,而不公平依然存在,源自博弈的不充分。

博弈论要点:

每一个公平正义结果的获得,都需要利益双方或多方的妥协与博弈。人们之所以遵守象征着公平的某种规则,是因为这符合共同利益;人们不敢打破这个规则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代价太大。

博弈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要有理性而非感情用事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假定,即所有的博弈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这个“理性的参与者”也就是经济学术语所谓“理性经济人”。博弈论中的“理性经济人”,是指博弈的参与者都是绝对理性的,其参与博弈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理性的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在环境已知的条件下,采取一定的行为,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

社会竞争激烈,对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要做一个理性人才能生存下去。人要生存,必须要同周围的人交际。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要想让自己不受损失,就需要充分运用博弈论,对事情进行周详考虑,做出恰当的选择。

在人生、事业不顺的时候,如何能够快速突破困境呢?找到合理的策略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这个策略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点上,而这个基点又必须是建立在对前途及周围所处环境等多方考虑基础上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博弈论认为在存在利益冲突的竞争中,竞争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人的抉择,每个参与人都企图预测其他人的可能抉择,以确定自己的最佳对策。如果你不够理性,喜欢感情用事,你就不可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如今,博弈论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能够正确使用博弈论必能达到所要的效果。博弈论是一种工具,它与经济学中的其他理论一样,并没有为你的某个具体问题提供一个你可以操作的具体答案或做法,仅仅是为你提供一种分析方法,摆明一个思路。它可以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决不是给你一个现成的决策。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重要的是运用博弈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理性地运用博弈论呢?

在运用博弈论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维,如果是我会怎么办,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对方有哪几种可能的策略,采用哪一种策略的可能性最大,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二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即首先确定自己希望最后达到什么目标,然后从这个结果倒后研究,找出自己现在应该做出哪种选择,才能以最低的代价达到既定的目标。

关于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我们以山羊博弈来说明。山羊博弈说的是,有两只山羊从对面走上了只能过一只山羊的独木桥,谁也过不去。结果有四种可能性:两只山羊谁也不让谁,对峙在那里,或者两者相斗,这两种可能性的结局一样——两败俱伤,这是谁也不愿意的。有两种可能是一退一进,但退者有损失(丢面子或消耗体力),谁退谁进呢?双方都不愿退,也知道对方不愿退。但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如何愿意退呢?如果进的一方给退的一方以补偿(比如给若干捆干草),只要这种补偿可以与损失相当,就会有愿意退者。如果双方都换位思考,它们可以就补偿进行谈判,最后造成以补偿换通让的协议,问题就解决了。要达成协议,双方必须都换位思考。考虑自己得到多少补偿才愿意退,并用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对方。博弈中经常有妥协,双方能换位思考就可以较容易地达成协议。只从自己立场出发考虑问题,不愿退,又不想给对方一定的补偿,僵局就难以打破。

关于“向前展望,倒后推理”,我们继续用恋爱博弈来说明。比如相爱的两个人,爱好并不同,男的爱看足球,他愿意女的陪他看足球,女的爱看芭蕾舞,她愿意男的陪她看芭蕾舞。恰好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和一场同样精彩的芭蕾舞同时进行。如果他们分别去看足球赛和芭蕾舞双方都会索然无味。这时双方博弈就是要使对方服从自己。这是双方的最终目标。有了目标,再去看如何实现。较为现实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可信的威胁,告诉对方如不跟去就另找朋友;第二种是领先策略,即先买下票再告对方,使对方不得不从;第三种也可以通过谈判给予补偿,答应给对方什么礼品,或下次一定跟对方,等等。在这三种策略中哪一种最好呢?这就取决于自身的条件。如果一方的条件明显优于另一方,可信的威胁就是成本最小的方法。如果双方条件相等,就可以在第二、三中选一种。对各方来说,领先策略成本最小(无须补偿),如不行再谈补偿之事。这种从目标出发,找出可能的策略,然后再确定某一种策略的做法,是在运用博弈论分析各种问题时常采用的,体现了以最低成本实现既定目标的经济学精神。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博弈最终要达成一个理想的结果,依赖双方的理性思考。很多人误以为做一个理性人就是要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千方百计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管他人死活。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没有错,但是不考虑对手的情况则不足以取。博弈始终是多方的事情,不是你一个人的游戏。“理性”不代表置他人于死地,换位思考对方的想法,这也是理性的表现。

博弈论要点:

博弈的参与者应该是绝对理性的,其参与博弈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理性的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在环境已知的条件下,采取一定的行为,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

可以改变的博弈结局,完全取决于参与者的策略

博弈是一场游戏,既然是游戏,总有结局,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有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者得-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在博弈论中,这种情形被称为“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强调博弈中甲方的收益,必然是乙方的损失,各博弈方得益之和恰好为零。有一则关于狐狸与狼的寓言可以形象地解释零和博弈的原理了。

一天晚上,狐狸踱步来到了水井旁,低头俯身看至井底水面上月亮的影子,它认为那是一块大奶酪。这只饿得发昏的狐狸跨进一只吊桶下到了井底,把与之相连的另一只吊桶升到了井面。下得井来,它才明白这“奶酪”是吃不得的,自己已铸成大错,处境十分不利,长期下去就只有等死了。如果没有另一个饥饿的替死鬼来打这月亮的主意,以同样的方式,落得同样悲惨的下场,而把它从眼下窘迫的境地换出来,它怎能指望再活着回到地面上去呢?

两天两夜过去了,没有一只动物光顾水井。时间一分一秒地不断流逝,银色的上弦月出现了。沮丧的狐狸正无计可施时,刚好一只口渴的狼途经此地,狐狸不禁喜上眉梢,它对狼打招呼道:“喂,伙计,我免费招待你一顿美餐,你看怎么样?”看到被吸引住了,狐狸于是指着井底的月亮对狼说:“你看到这个了吗?这可是块十分好吃的奶酪,这是家畜森林之神福纳用奶牛伊娥的奶做出来的。假如神王朱庇特病了,只要尝到这美味可口的食物都会胃口顿开。我已吃掉了这奶酪的那一半,剩下这一半也够你吃一顿的了。就请委屈你钻到我特意为你准备好的桶里下到井里来吧。”狐狸尽量把故事编得天衣无缝,这只狼果然中了它的奸计。狼下到井里,它的重量使狐狸升到了井口,这只被困两天的狐狸终于得救了。

以上故事中狐狸和狼所进行的博弈就是零和博弈。狐狸和狼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下面的这一只想上去,就得想办法让上面的一只下来,狐狸的生意味着狼的死。零和博弈原理揭示的实质是这种博弈的输赢双方的博弈总成绩永远是零。

在社会生活中有太多的情况与零和博弈有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喜悦常常建立在失败者的痛苦之上,胜利者的光荣背后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与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

大多数体育运动都属于一方胜一方负的情形,如乒乓球、羽毛球、百米跑等,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项目中做到在自己不失利的情况下帮助对方获胜。

股票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人们投资股市,是渴望在炒买炒卖中赚取差额以获得投资回报,这样,当一个人在股市上赚到钱时,意味着别人因此受了损失。也就是说,在股市中输钱者所输钱的总和等于赢钱者所赢钱的总和,总负数与总盈数相加的结果为零。

赌场是“零和游戏”,因为赌来赌去,钱并没有增加,只是从一个人的兜里到了另一个人的兜里。在“零和博弈”之外还有“非零和博弈”。所谓非零和博弈,是既有对抗又有合作的博弈。在这种状况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连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即使伤害他人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博弈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进而合作。各参与者的目标不完全对立,对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候参与者只按本身的利害关系单方面做出决策,有时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其结局收益总和是可变的,参与者可以同时有所得或有所失。譬如,在恋爱中一方受伤的时候,对方并不是一定得到满足,也有可能双方一起获得精神的满足,也有可能双方一起受伤。通常,彼此精神的损益不是零和的。

具体来说,非零和博弈又分为正和博弈和负和博弈两种。在上述的寓言故事中,如果狐狸看到狼在井口,心想我在井里受罪,你也别想舒服,他不是欺骗狼坐在桶里下来,而是让狼跳下来,那么最终结局将是狼和狐狸都身陷井中不能自拔。这种两败俱伤的非零和博弈,我们称之为负和博弈。反之,如果狼明白狐狸掉到了井里,动了恻隐之心,搬来一块石头放到上面的桶中,完全可以利用石头的重量把狐狸拉上来。或者,如果狐狸担心狼没有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通过欺骗到达井口以后,再用石头把狼再拉上来。这两种方式的结局是两个参与者都到了井上面,那么双方进行的就是一种正和博弈。

由此可见,博弈的结局是可变的,是零和还是非零和完全取决于参与者的策略。也就是说,当我们与人博弈的时候,最终的结果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拥有博弈智慧的人,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决定事情最终的结果。

博弈论要点:

博弈的结局有3种:零和、负和与正和。最后究竟产生了何种结局,完全取决于参与者的策略。也就是说,当我们与人博弈的时候,最终的结果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拥有博弈智慧的人,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决定事情最终的结果。

同类推荐
  • 变态心理学:案例、成因、诊断、治疗

    变态心理学:案例、成因、诊断、治疗

    一本诊断、治疗变态心理的指南书。你“变态”吗?焦虑障碍、进食障碍、药物依赖是不是病?生活中有哪变态心理行为,其成因、判断的标准和治疗方法如何?翻开本书,心理学零基础照样读懂所有的答案。
  •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使您与他人的交往变得顺利。也许,还能由此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仅如此,您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从而进行自我启发。
  • 辣口味心理学

    辣口味心理学

    这本《辣口味心理学》以解读身体语言密码为主旨,教给我们破译身体语言背后隐藏的心灵秘密,通过细节中的各种身体语言洞察先机,看穿人心,了解人性。可以说,掌控了身体语言,就等于掌控了人生局面。书中对身体语言的丰富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读,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助你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另外,还包含极少数与众不同、意义独特的身体语言表现形式及其解读,使得本书全面细致而又深入浅出,口味麻辣而不失乐趣。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提高洞察力。
  • 开窍心理学

    开窍心理学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具有强大现实指导意义、让你脑洞大开的心理学定律、效应、法则,从人性、心态、情绪、思维、目标、挫折、学习、工作、效率、选择、竞争、人际、幸福等多个角度,结合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诠释了这些心理学定律、效应、法则的内涵及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引导读者扫除心理的盲区,破除思维的盲点,在关键时刻正确思考,做出精确的判断和选择,让自己的人生之旅充满智慧与思维之光。
  •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

    一部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使这个伴随我们一生却往往被忽视的神秘领域——“梦的世界”成为了焦点。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带着你和解梦大师一起揭开梦的神秘面纱,认识梦、了解梦、解释梦、利用梦,在梦的空间里自由徜徉,快乐飞翔。
热门推荐
  • The Professor at the Breakfast Table

    The Professor at the Breakfast Ta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回辽河

    梦回辽河

    长篇小说《梦回辽河》主要写女人。无论东西方,历史有不同,过程有差异,但将女人与城堡土地与其他生物作为战利品,却是一曲共鸣乐章。书中的主人公,无论苏珊,叶子,还是上一代的孟哲,苏陈氏,都美貌绝伦,聪慧过人,但无论怎样,即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难逃婚姻或者说男人那道关,反被生活的磨难勒死,或者窒息。本书结构上采用“套层”,如同散文的隐喻,诗的意象,或繁或简,层出不穷。这样的笔法和故事,可以让你痛彻心扉地感悟文学的魅力。
  • 老子是秦始皇

    老子是秦始皇

    始皇终未死,他日地狱来!千古一帝,秦始皇重生归来!秦始皇:这一切,都是朕的江山!
  • 请叫我食神

    请叫我食神

    (新书发布,我的探险节目组,快来啊~)我是个厨师,在高速路边开餐馆,一碗面一百块,没有生意。什么?全球首款沉浸式美食游戏?不了不了,我是个厨师,我对游戏没兴趣。……嘿嘿嘿,真香。
  • 绝世废柴女

    绝世废柴女

    天啦,人家只是在新婚之夜去上了个茅房,怎么就迷迷糊糊地跑错了洞房,嫁错了新郎?没关系,杀人灭口之后,一切就都没发生过。。。。咦,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的帅哥型男搅局?人家可是很专一的……
  • 双界之缘

    双界之缘

    这是两个世界的故事。一代星神的陨落,打破了天星和地球间的壁障。北山崖边,四王一帝在审判他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线生机。肉身尽毁,化而为桥;灵魂出体,尚存一息。他,白风,已作为地球人而活,可天星依旧需要他。于是,他重返天星。且看他如何在两个世界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PS1:本书采取双位面流,先从地球上写起,之后会转入天星的位面PS2:书友群:1153173021,欢迎加入
  • 实习神仙转正记

    实习神仙转正记

    她来到了叫苍凉大陆的国土,成为了实习神仙,经历一系列的事情终于成长成为风神的故事
  • 郡主追夫

    郡主追夫

    南煌的娴雅郡主,容貌倾城,智谋无双。他是南煌的昭王,八岁入朝,十二岁入军营,战功赫赫,无敌战神。片段一:“看来小白发胖是郡主的杰作。”昭王随意的在就近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看着许瑾彤,语气不善的说。许瑾彤赶紧起身,往昭王处走了两步,福身道:“臣女惶恐,不知小白是王爷爱宠,擅自喂食,还请王爷责罚。”嘴上这么说,但却半点不见惶恐之色。“责罚?”昭王冷笑一记,接着说:“郡主是皇上和皇后心中的爱女,本王可不敢随意责罚。”许瑾彤可以很肯定昭王这是故意的,明明那日她已经表明了态度,昭王却故意提起,许瑾彤笑容更加灿烂,再次福身一礼,“娴雅给昭王叔请安。”随是请安,一双桃花眼却笑眯眯的看着昭王,挑衅的意味鲜明。
  • 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上)

    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上)

    本书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主要讲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后来含冤屈死的可歌可泣的一生。全书的主旨秉承自宋以来延续数百年的忠君爱国思想,热情讴歌岳飞及其岳家将的尽忠抗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痛斥秦桧等权奸投降卖国、残害忠良的无耻行径。岳飞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 他比武扬威初露头角,岳母刺字立誓报国,单身探敌营智勇救友,收服山贼水寇壮大抗金队伍,屡破敌阵连胜金贼,奸臣构陷命丧风波亭,大败金兀术岳氏一门沉冤得雪……一幕幕故事读来酣畅淋漓,让人击节叫好,又令人扼腕叹息。最后,岳飞遭秦桧诬陷入狱,在忠君思想的驱使下,不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同地也让岳云、张宪遭到残害。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牛皋,他刚直憨厚,勇猛鲁莽,是个李逵式的草莽英雄;而他又总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是个福将。这一独具特色的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作者吸取民间脍炙人口的故事写入书中,使本书更加吸睛,如“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高宠挑滑车”、“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王佐断臂”、“牛皋扯旨”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