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4500000003

第3章

雪子的婚事不顺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井谷所说的“登报事件”。

事情发生在五六年前。当时只有二十岁的小妹妙子,和船场的一个世家——经营贵金属的奥畑家的公子陷入热恋,竟至一起私奔。据说是两个年轻人觉得想要在雪子前面结婚,一般的办法恐怕行不通,二人一合计,就采取了这一非常手段。其动机貌似正当,但此等行为是双方家庭都不能允许的,没过多久,这对情侣便被各自家里找了回去。这件事原本不大,可偏偏被大阪的一家小报披露了出来,更倒霉的是,还把妙子写成了雪子,年龄也写成了雪子的年龄。当时,莳冈家为雪子着想,打算要求报馆取消那条新闻,可又担心这样做等于是证实妙子确有其事,觉得这个办法不太明智。于是,辰雄想,要不然索性对这条新闻不予理睬?

辰雄作为当时的户主,为此伤透了脑筋,经过反复斟酌,他还是觉得无论犯错误的人将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也不该让无辜的人背黑锅,最终还是要求报馆取消了那则报道。岂料小报上刊登出来的并不是取消那个报道的声明,而是一条更正启事,于是乎,妙子的名字也见了报。

事前,辰雄本想征求雪子的意见,但转念一想,即使征求她的意见,轻易不和他说话的雪子,也绝不会给个明确态度的。而且和小姨子们商量,弄不好反而会在利害攸关的雪子与妙子之间造成纠纷。于是,他只和妻子商议之后,自己做主刊登了那个启事。说实在话,在他的潜意识里,不排除为了博取雪子的好感,宁肯牺牲妙子,也要为雪子洗刷不白之冤的念头。因为在辰雄心里,这位看似温顺的小姨子一直对自己心存芥蒂,心思又最难捉摸,让他很发怵,想趁此机会讨好一下她。遗憾的是,他的指望又落了空,无论是妙子还是雪子,都因为此事对他深感不满。

雪子说:“报纸搞错了名字,只能怪自己倒霉。那种更正启事什么的,往往登在报纸的边边角角上,没有多大效果。对我们姐妹来说,无论更正还是不更正,都不想再上报纸了,多见报一次就多受一次刺激,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姐夫想为我挽回名誉,我十分感谢,但是你这样做,想过会给妹妹造成什么后果吗?妹妹做的事固然不对,但他们俩毕竟还小,做事不顾后果,应该追究责任的,不正是管教不严的双方家庭吗?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不仅姐夫有责任,我也不能说毫无责任。况且我相信清者自清,了解我的人自然心中有数,自认为那么一条报道,对我不见得有多大伤害。问题倒是如果妹妹因此而破罐子破摔的话,姐夫又当如何?姐夫做事,一向只知讲道理,不顾念亲情。这么大的一件事,都不和我这个当事人商量一下,就自行其是,未免太独断专横了吧?”

而妙子也有妙子的不满,她认为,姐夫为雪姐洗刷污名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就没有别的方法吗?不过是一张小报,完全可以使点手段摆平,姐夫不过是吝惜花几个钱罢了——那个时候,她说话就已经这么老成了。

由于这个登报事件,辰雄觉得颜面丢尽,以至于提出了辞呈。但上司表示“不至于此”,才没有辞职。可是,雪子所遭受的损害却是无法弥补的。因为能有几个人会留意这则启事,了解她的冤屈呢?尽管她自身白璧无瑕,但由于妹妹的事被广为人知,无论雪子多么自信,她的婚事也会因此愈加困难了。只是,雪子心里怎样想姑且不说,表面上她仍认定“那件事不会伤害我”,并没有因此与妙子闹别扭,反而在姐夫面前庇护妙子。她们姐妹二人,以往经常在上本町九丁目的本家和阪急芦屋川的幸子家轮换着居住。从那件事以后,姐妹俩去幸子家更频繁了,常常不约而同地一起去,有时候一住就是半个月。

幸子的丈夫贞之助是个会计师,每天去大阪的事务所上班,除了薪金以外,靠着从岳父那里分得的一部分遗产补贴家用。和一味严厉的大姐夫辰雄不同,贞之助不像个商业大学的毕业生,酷爱文学,平常还喜欢写写和歌,而且在两个小姨子面前从不摆家长的架子,又不像辰雄那样执掌监督大权,无论从哪方面讲,雪子姐妹都不畏惧他。只是她们住得太久时,贞之助顾虑到本家那边,会提醒幸子说:“该让她们回去几天了吧?”每次幸子都说:“大姐一定会谅解她们的,你就不必为她们担心了。现在,本家那边孩子多,房子窄,妹妹们不在那里住,大姐也能休息得好些。她们自己也喜欢住在这儿,爱住多久就让她们住多久,没有关系。”因此,大家不知不觉对这种状态习以为常了。

就这样过了几年,雪子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但妙子的境遇有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以至于对雪子的命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妙子自读女子学校时起就擅长制作偶人,一有空闲,就喜欢用碎布头胡乱做些偶人玩儿,不想做工日渐精巧,她的作品甚至摆进了百货店的橱窗里。她做的偶人多种多样,有法国风情的,也有纯日本式的歌舞伎偶人,各具特色,惟妙惟肖,闪烁着她的才华,是许多模仿者无法企及的。这也与她平素喜好看电影、听戏剧,具有工艺美术和文学等艺术素养分不开。总之,经她的手做出来的这些可爱的小艺术品,越来越吸引众多的爱好者。去年,幸子还出面帮她租借了心斋桥附近的一家画廊,举办了一次个人作品展。

最初,妙子嫌本家小孩多,太吵闹,便到幸子家来制作,随着业务的发展,她又想要一间像样些的工作室,就在夙川的松涛公寓里租了一间房子。从幸子家到那里,不到半小时的路程,而且正好在同一条电车线路上。辰雄很不赞成妙子成为职业女性,特别是一个女孩子在外面租房子,这让别人怎么看?这时也是幸子帮她说话:“妙子因为过去的那个污点,比雪子更难找到好人家,她要是有点儿事情干,对她或许比较有益。那间房子只是为了干活方便而租的,她并不住在那里。正好我有位朋友的遗孀经营一座公寓,我就拜托她租了间房。那个公寓就在咱家附近,我也可以经常去瞧瞧她。”幸子这么一表态,辰雄才认可了。

妙子性格开朗,和雪子完全不同,爱说俏皮话,爱开玩笑,但自从私奔事件之后,她就变得郁郁寡欢,总是心事重重的。现在,出现在她面前的这个崭新的世界,把她从苦闷中拯救出来,使她逐渐恢复了以前的开朗。这无疑是幸子的远见卓识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妙子每月从本家领到零用钱,加上她的偶人能卖出好价钱,手头上自然宽裕起来。她有时拎一个新奇的女士包,有时穿一双像是进口的漂亮皮鞋。对于这事,大姐和幸子颇为担心,劝她把挣的钱存起来,其实根本不用姐姐们操心,她早就机灵地把钱存进了邮局,她只给幸子看了存折,叫幸子不要告诉大姐。还说:“二姐,你要是零花钱不够用,我借给你好啦!”听见这话,连幸子也张口结舌。

有一次,有人告诉幸子:“我看见府上的小姐和奥畑家的启少爷在夙川的大堤上散步呢。”让幸子吃惊不小。此外,幸子还曾看见妙子从口袋里掏手帕时带出了一个打火机,觉察到她背着自己在吸烟。她已经二十五六岁,吸几支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当幸子问妙子是否有这回事时,她爽快地承认了。再追问传闻的事,她说:“从那件事发生以后,我和启哥一直音信不通。前些日子举办偶人展的时候,启哥来看过,还买了一个我最得意的大偶人,就这样又开始来往了。不过,我们只是清清白白地交际,见面的次数也很少。我已经长大成人,不像以前那样不懂事了,请二姐一定相信我。”

可是,幸子从此便对于让妙子继续在外面租公寓感到不安了,万一出了什么事,对本家也不好交代。妙子从事的这项工作,完全凭兴致,需要有创造的激情,加上她以艺术家自居,并不是每天按部就班地干活,有时一连休息好几天,来了兴致,就干个通宵,第二天早晨,浮肿着脸疲乏不堪地回家。本来不让她在公寓里过夜,后来渐渐地行不通了。而且,妙子什么时候去上本町的本家,什么时候回芦屋的分家或夙川的公寓,从来没有一一和自己联系过,无从把握她的行踪。一想到这些,幸子觉得自己未免太疏于监管了。

一天,幸子瞅准妙子出了门,便赶到公寓去会那位公寓老板娘,想不露痕迹地从她嘴里问个究竟。老板娘说:“近来令妹可了不得了,收了两三个徒弟跟她学手艺,看上去都是些太太、小姐。来找她的男人大多是前来定货或送原材料的包装箱工匠。令妹一工作起来就非常投入,常常干到凌晨三四点钟,每当这种时候,由于没有被褥,只能坐着抽烟等到天亮,然后坐头班电车回芦屋。”幸子听了,觉得时间、地点都对得上。老板娘还说:“原来她租的是六席大的日本式房间,最近换了宽敞的屋子。”幸子去看了看,是西式房间里附带一个高出一截的四铺半席大的日式房间,房间里摆满了参考书和杂志、缝纫机、布料等各种制作材料以及未完成的作品。虽然堪比艺术家的工作室一般杂乱,但毕竟是年轻姑娘的工作室,墙壁上用图钉钉着许多照片,装点得花花绿绿的。屋子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齐有序。烟灰缸里甚至没有一个烟头。幸子还打开抽屉,翻看了下,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物。

幸子本来以为会发现点证据一类的东西,十分担忧,来此之前还有些踌躇。现在看到一切如常,才放下了心,觉得亲自来一趟就对了,反而比原先更加信任妙子了。可是过了一两个月,幸子已经把这事忘了,一天,妙子去夙川公寓后,奥畑突然来访,说是“我有事想跟太太谈一谈”。由于船场时代两家就离得不远,幸子并非没有见过他,只好让他进来。奥畑说:“突然造访,未免失礼。有件事特地来恳求您谅解。”说了这番客套话以后,他又说:“虽说前几年我们采取的方式太偏激了,但绝不是一时冲动的轻浮行为。那时候,我和小妹(‘小妹’就是‘小姑娘’的意思,这是大阪人称呼一家中最小的女儿的普通名词,那时奥畑不但称妙子为小妹,而且称幸子为‘姐姐’)约定,为了求得父兄的认可,等多少年都行。我的父兄最初还误解了小妹,以为她是个不良少女,现在终于认识到小妹是一个有艺术才能的正派姑娘,也认识到我们的恋爱是正当的,所以,现在他们不会反对我们结婚了。”他还说:“听小妹说,府上考虑到雪子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一旦有了眉目,也可能会准许我们结婚的,所以我们两个商量后,今天由我前来表明心迹:我们绝对不着急,会耐心等待适当的时间,只是希望至少姐姐能够体谅我们俩的婚约关系,并且能够信任我们。今后有机会还请您尽量说服本家的姐夫和姐姐,让我们如愿以偿,那样的话,就更是感激不尽了。我听小妹说姐姐是最能够理解我们,也是最同情小妹的,才斗胆提出这个请求的。”

幸子表示,大体上明白了他的来意,未加表态,打发他走了。不过,奥畑说的这些话并未超出幸子的预想,不感到多么意外。老实说,她认为他们两人的事情既然已经闹到上报的地步,让他们结合是最理想的,并且判断本家的姐夫和姐姐到头来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只是顾忌到此事对雪子心情的影响,她才想把这事尽可能往后拖一拖的。

那天,把奥畑送走以后,幸子觉得百无聊赖,独自在会客室里左一本右一本地翻出曲谱,弹起了钢琴,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正在这时,妙子若无其事地走了进来,想必她是估摸着奥畑已经走了,就从夙川回来了。幸子停止弹琴,对她说道:“小妹!……奥畑家的启少爷刚走。”

“是吗?”

“你们的事,虽说我能够理解,不过……眼下还不能承诺你们什么,就交给我看着办吧。”

“嗯。”

“要是现在提出来,雪子就太可怜了!”

“嗯。”

“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小妹?”

妙子很难为情似的,故作无所谓地“嗯”着。

同类推荐
  • 暗之血

    暗之血

    外面昏沉的日光从大牢天窗投射进来,洒在孙三肮脏不堪的脸颊上,孙三揉了揉眼皮,吐掉了嘴里含着的两根杂草,长长伸了个懒腰。这已经是他关入银霜城大牢的第四天了,或者是第五天,孙三自己也有点搞不清楚了,暗无天日的牢房总会让人遗忘许多东西。大牢独有的沉默缓慢的气氛令孙三窒息,旁边是同牢室的狱友,孙三记得他叫刀疤黄。刀疤黄哈欠连天,发现孙三在看他,刀疤黄靠近了些说:“这大牢快把人闷出鸟来了,孙三,再把你那个鬼故事说来听听。解解闷。”孙三身子一激灵,目光乍现惊惶不安的神情:“我再说一遍,不是鬼故事,那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幕……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恐怖场景!”
  • 月光下的门

    月光下的门

    《微阅读1+1工程:月光下的门》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侠女奇缘(下)

    侠女奇缘(下)

    侠义公案小说之所以在我国长期流传不衰,深受各界阶层人士欢迎,主要是因为侠义公案小说中塑造的名臣官吏多以正直廉洁的形象出现,他们刚正不阿,不畏权豪,体恤百姓,不少人还被作者予以神化,成了“超人”;而侠客义士形象贴近民众,他们劫富济贫,铲除贪官污吏,成了正义的化身,是广大民众心目中的救星,是社会安定太平的希望所在。作为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通俗文学样式,侠义公案小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余绪。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为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中篇小说卷

    吴义勤主编的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中篇小说卷》共收中篇小说九篇,包括铁凝的《对面》、陈建功的《前科》、王安忆的《“文革”轶事》、毕淑敏的《生生不已》、叶兆言的《人类的起源》、刘醒龙的《暮时课诵》等。每篇小说后都有精短点评。
  • 安魂者

    安魂者

    怀抱骨灰往返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高秉涵,终将成为现代中国的独特风景。肝肠寸断的骨肉别离,孤老终身的爱情坚守,一对对亲人在骨灰中相认,浓郁的菏泽乡情勾起百年风云的悲怆记忆,更蕴含对两岸骨肉亲情团聚的强烈期盼。伟大的老头、伟大的老太,这些平凡命运远比虚构更加震撼动人。没有一条回家的路,比这条更艰难:不仅要跨越地理意义上的海峡,还要跨越现实政治的鸿沟;不仅要缩短千山万水的时空,还要弥合心灵情感的裂痕;不仅要承受自然界的凄风苦雨,还要摆渡人性的激流险滩。
热门推荐
  • 华人旅行团

    华人旅行团

    我见到他本人之前,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他叫老曹,小人物,但很有意思。夏馨回国探亲,和我谈起这么个人物,还说等我去了新西兰,最好能见见这人。她接着说了许多有关他的琐事,比如,原先是个老板,来新西兰后,给人建过房子,卖过电脑,现在干导游,细心,温馨,会自备饼干,会根据不同的景区,选播与之相配的CD,诸如此类。在家里呆的那段时间,夏馨唠叨了很多次,特别是坐在卡座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望了外面的风景。我看得出,她在回味咀嚼一些美好的回忆。
  • 穴道按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穴道按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所介绍的穴道按摩疗法,正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人体布满各种各样的穴道,它们和人体的各种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穴道的多种处治手段,诸如针刺、按摩、挤压等,可以对相关器官起到明显的保健和治疗作用。这一神奇疗法目前已传遍全世界,人们对其显著的疗效啧啧称奇之余,竞相效法。
  • 面食世家

    面食世家

    就在董啸狂奔在网络文学作家路上时,突如其来的重大意外,让他不得不回归家乡,接掌家族传承千年的小面馆。素料,表面繁华的家族面馆,已然是危机四伏、四面楚歌。看面食世家第39代传人,如何破釜沉舟、绝地逢生、碾压对手,借势华夏大陆改革开放东风、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时代大背景大趋势,由一家面馆生意出发,打造出旗下包括面食、调味品、风电、太阳能、农业种值、食品调味品研发、机械制造、电影院、酒店、城市休闲广场、电影拍摄制作、日用消费品、出版发行、养殖等十四大业务的商业帝国,把传承千年的华夏面食推向世界,发扬光大。
  • City of God
  • 葬礼之后

    葬礼之后

    理查德·阿伯内西在死前留下了一大笔财产。在他的葬礼之后,他的妹妹、行为举止总是颇为奇怪的科拉小姐竟说了这样的话——“可他是被谋杀的,不是吗?”次日,科拉在家中的床上惨遭杀害。六个遗产受益人均有作案动机,每个人都恰巧没有不在场证明!这桩“有趣”的案件令波洛陷入窘境……他能否从和家族成员的对话中抽丝剥茧并发现蛛丝马迹?迷雾重重,真相直到故事最后才被揭开!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本书收集了戴琢璞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其中不乏在网上点击率数万、深受读者喜欢的作品。作者笔下虽大都是寻常人物、细微小事,且字里行间既饱含满满的正能量,但行文自然、情感率真,春雨润物一般,渗透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 大明海图志

    大明海图志

    安平四海,光明如故。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在残酷的明末,穿越者郑冲偶然机会下,取代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纨绔子弟,成为明末大海寇郑芝龙的私生子,国姓爷的兄长。他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否改变郑氏最后归降满清的悲惨命运,能否重振大明声威呢?身有惊人业艺,心有后世乾坤,背靠郑氏海军,执掌天下牛耳。看大明《坤舆万国全图》,以海图为志,郑冲誓要扭转乾坤,平定内乱,辟波万里,海图所指,无不可去,海图所有,皆为明土!
  • 无处传说

    无处传说

    师子闲常在津子围的嘴里听到朱强的名字,在海滨浴场聚会之前,师子闲一次也没见过朱强。师子闲是在开会的时候想起朱强的。学校人事处的人正在布置下一届职称聘任的事,这本是窗外有着小雨的下午,大礼堂里也比较凉爽,可师子闲还是觉得脑袋沉甸甸的,打不起精神。昨天晚上,方至贤难得不在家,他从楼下租回八盘录像带,一气儿看到今天早晨六点,入睡时窗外早已响起了人群和车辆混杂的尘世噪音,等他睁开眼睛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 末世神殒

    末世神殒

    再起的征途,血不再是红色,心不再只有善,背负了多少的肩膀上,刀刃上亦背负了多少了鲜血。神又如何,化身为魔,也必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