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7100000002

第2章 慈父严母掌上明珠

辛西娅,真实姓名:艾米·索普,1910年11月22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斯堪的纳维亚与爱尔兰血统,母亲是法国与加拿大并掺有德国巴伐利亚血统,一个小丫头降生的大声啼哭,给全家带来“寒冬暖意”的欢乐。

明尼苏达,印第安语“乳蓝色的水”,是1858年5月1日加入美利坚合众国联邦的第32个州,地处美国最北端,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和安大略省接壤,美国大陆极北点北纬49度23分,就落在该州,因此它拥有一个别称“北星之州”。

当地人有一种传统思维,男孩子生在这寒带地区,使本该强硬的筋骨更加刚烈,而女孩子应是柔软之躯,让她们骨子里注入寒带严酷,令人心疼,至少老天让“寒女”穿裙子的日子要比别的地区同性少得多,所以女孩子成为家家备受关爱呵护的宝贝,似乎人们都有一种应替上帝对“生不逢地”的女孩子多给些补偿的心理。

辛西娅不仅生在寒区,且降在冬天雪日,哥哥姐姐都比她大十几岁,是个单独被甩在最后的“老疙瘩”。老索普夫妇十几年后又重温有婴儿的感觉,欢心异常,哥姐也都觉得家里像添了个“下一代”一样,对兄妹行列又多了个“小不点儿”欢喜得不得了。于是,这个姗姗来迟的小丫头命里注定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成为大哥大姐隔辈儿般喜爱的小幺妹。家里人都叫她乳名“贝蒂”。这个小名跟随了辛西娅一生,“贝蒂·索普”基本取代了大号“艾米·索普”。

贝蒂的父亲乔治·赛勒斯·索普少校,早年参加过19世纪西班牙与美国战争,是海军陆战队一名初级军官,被派赴世界各地作战,所以孩子的出生年龄差异很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老索普在古巴住过一段时间,刚几岁的小贝蒂在哈瓦那留下一段童年时光,并在那里学会了西班牙语。1921年索普少校又调往夏威夷,担任珍珠港海军陆战队中级指挥员,后来一家人搬到华盛顿,他先被派往国外使馆任武官,后出任美国海军高级职务。

贝蒂出生后,父亲非常喜欢这个比其他儿女小很多的小女儿,不管工作多忙,回到家里总要逗逗襁褓中的她。“来,贝蒂,让爹地抱抱!”他把头探得很低这样说,可两只手却不伸出来,习惯性地背在身后。偶尔妻子把孩子递给他,他又连忙躲闪,“不行不行,我怕把她抱坏了。”于是便会遭到妻子的白眼。

辛西娅的母亲早年留学法国,知书却不甚达理,是一个绝对依从常规的守旧女人。她十分喜爱小女儿,但与丈夫的爱法完全不同。丈夫常说:“你甭太管贝蒂,一个小孩子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嘛,上不了天的。”而作为母亲的她,则喜欢逼迫女儿像自己一样循规蹈矩,维持一种完全正统的生活模式,让女儿“将来做一个相夫教子安分过日子的女人”是她对女儿最大的爱。

父亲的爱还体现在一个特点上:经常送给女儿让她惊喜的各种各样小礼物。这些礼物不全是买来的,还有他自己亲手做的,有炮弹皮做的小水勺、小铲子,有子弹壳做的小玩具。有一次,父亲从院子里的树上折下一根树杈儿,用母亲不穿的裙子腰带的橡皮筋,做了一个精巧的小弹弓,刚两岁多的女儿本想跟母亲显摆显摆爸爸的杰作,可没想到,被母亲一把抢了过去,紧接着她听到的是妈对爸的一阵数落。

父亲常赴外地出差,在小女儿出生前,他就有个习惯:每到新地方总带样东西做纪念。家里偌大的住房空间,到处摆放着他从国内外带回的物品,琳琅满目,好不壮观,成为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会的观赏内容和谈论话题。父亲尤喜欢收藏石头,理念是“人无石不寿,家无石不安,国无石不泰”;信念是“与石相伴,为之坦然,以石为友,和其筋骨”。

父亲认真对贝蒂说过:石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只不过在野外是一种活法,默默无闻;被人带回家后,又有了新的活法。从此与人朝夕相处,只要人不抛弃它,它会永远存在,做人的忠实伙伴,不离不弃。

父亲的藏石不追求体大壮观,以小巧玲珑适于股掌把玩为主,数量不在多少,品种丰富为佳,有巴西虫化石、哥伦比亚煤石、俄罗斯陨石和木化石、蒙古恐龙蛋化石、中国寿山石和灵璧石;还有非洲钟乳石、澳洲熔岩石、英吉利海峡礁石,阿尔卑斯山滑坡石、波罗的海鹅卵石、东南亚热带雨林石、沙漠骨化石、北极飞流石及美国各地矿物石、晶体石等。他说:藏石玩石,只要喜爱,哪怕一块就够一辈子。

他藏石还有一大特点是不以贵贱为准,而以“象形石”为主,偏爱大自然巧夺天工生成的、未经人工动手的原石原形,于是,有的看上去像个小乌龟、小兔子、啄木鸟、蝙蝠、老虎、小猴小狗,有的呈现“云海荡舟”“雄鹰展翅”“情侣依偎”“淑女倩影”之类画像景观。他常对来客自吹自擂:自然生成的“象形石”不会像人为雕琢的那么逼真,要靠“三分相像、七分想象”来感悟那种“似像非像、不像又像、貌非神似、越想越像”的微妙品相,这才有一搭眼就拔不出来的看头,有百看不厌的兴头,有妙不可言的品头,有日思夜想的嚼头。本来,小贝蒂原先只当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摆着好玩,经爸爸一说,还真悄悄用心体会过,确实感到是那么回事!所以,她从小养成了爱听爸爸话的习惯。

索普夫人不懂石趣,老叨叨“左一块右一块把家里摆得好乱,连打扫卫生都好难”,可男人爱好这一口,只能爱屋及乌。她去埃及旅游大老远带回一小块“狮身人面”象形玛瑙石,赢得丈夫一个异乎寻常的大吻,其实她“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地摊儿上一堆原石堆里随意挑选,便宜买到的。摊主若发现其中奥妙,会心疼得肝儿掉,这便是“黄金有价石无价”的道理。

小贝蒂从父亲那认识了石头的妙趣横生,又从石头认识了父亲的博大精深,父亲也通过石头让“仰着头扑闪水灵灵大眼睛急欲想知道一切”的小女儿了解世界、社会和人生的许多。父亲对小女儿郑重地说:家乡土地最早居住的奥吉布瓦人、达科地人和印第安人,主要以游猎和采集为生,欧洲人来开采资源后,原始生活发生变化,落后而没有记载条件,年过久远,唯一能证明这里原住民历史的只有当地出土刻有古代欧洲文字的一块石头。

自家的“纪念品石藏馆”是贝蒂孩提时代对父亲和对家庭最完整、最完美的记忆,也是她从小拥有的、他人鲜有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贝蒂出生后,父亲把为自己买纪念品的嗜好转向给她买礼物,有时把二者结合起来,比如,买一对自己喜欢的犀牛角,回来高兴地说送给女儿。可那不是玩的呀!当然,他心里想的是以后留给孩子的“财产”,但在女儿心里,从看见的第一眼,就记住了这是爸爸给自己的礼物,每当来客欣赏和赞美时,她会自豪地声明:“那是我的!”哥哥姐姐都让着这个小妹妹,更使她感到自己可以得到一切。或许,这也是她当间谍后对情报获取的心理基因。

于是,小贝蒂收到父亲的礼物往往不是专为女孩子玩的一类东西,常是又奇特、又贵重的新鲜玩意儿,什么军刀、炮弹壳、各国硬币邮票、高尔夫球具等等,而这又恰是她很喜欢很珍惜的,因为别的小朋友没有嘛!所以,她从小在心里就形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欣赏感和高追求欲。后来她又跟爸爸学会桥牌,很懂“胜值最大化”道理和意义。当然,父亲也有送小女儿专属的玩具——周岁时的生日礼物布娃娃,后来辛西娅一直保留在身边。

从姗姗学步起,父亲的石藏品、纪念品天地便成了“老疙瘩”女儿的自由王国。

小时候的辛西娅非常爱与父亲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念品为伴,与形态各异的石头为伍,在石头群里钻来钻去,蹦蹦跳跳,享受最无忧无虑的自在和快乐。每每父亲兴致勃勃讲解时,小小的她虽然理解有限,但想象很多,无数的梦游浮想对大千世界的朦胧感觉,脑海里一次次留下深深烙印。

后来辛西娅曾回忆父亲说:“我不太记得爹地多么亲热地抱过我,可又总觉得从没离开过他温暖的怀抱。”

贝蒂刚记事起,母亲就灌输传统的贞洁烈女思想,生怕她将来不自重、不自爱、不小心被男人占了便宜。那时候,母亲给女儿贝蒂讲过一则寓言故事《珍珠白兔》,故事的梗概是:小白兔妈妈出门前,交给小白兔一颗亮晶晶的珍珠,说这是上帝恩赐的,如果小白兔听妈妈的话,珍珠就可以按小白兔的心愿变两样东西,一样是火,一样是水。小白兔问妈妈:什么时候变火呀?妈妈说:狼来的时候,变火。小白兔问:为什么呢?妈妈答:狼想吃你,变火,就能把狼吓跑。小白兔又问:什么时候变水呢?妈妈答:山火来的时候,变水,这样就烧不到你了。

于是母亲就问女儿:知道怎么变火吗?她摇摇头,母亲就给她做示范:脸色一变、眉毛一竖、眼睛一瞪、嘴巴一歪,显出一副火气冲天的样子。哦,贝蒂明白了,原来是发火的“火”。母亲又问女儿,知道怎么变水吗?贝蒂想了想,往地上仰面一躺,两腿一伸,双臂一摊,说就这样。母亲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贝蒂答:这不是像一汪不动的水嘛!母亲急了,赶紧把女儿从地板上拉起来,认认真真地告诉她:山火来了,意味着危险,而水是流动的,象征着跑,千万可不能当死水不动啊!那样山火会把一潭死水烧干的……

后来,贝蒂问母亲:要是反过来,狼来了,变水;山火来了,变火,又怎么样呢?母亲严肃地告诉女儿:狼来了,必须火起来,只顾像水一样溜,要想不被狼追上,不可能!山火来了,还是躲远点好,想用小火吞过山火,不可能!

母亲连续用了两个“不可能”,做出寓言故事结论,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诫孩子“防范歹人和规避风险”的道理。其实,母亲的结论本身无可厚非,但她想不到的是,自己惯用的表达方式和说一不二口吻,却在无意中刺激了女儿潜意识中积压已久的逆反心理,无形中使女儿幼小心灵里隐约形成的不大不小“心结”又锁紧一扣,“不可能?哼!”小女儿心里立刻出现一种反弹。“怎么就不可能?试试看嘛!”打那时起,小贝蒂这种执拗的心理感觉成为长大后的辛西娅一个常有心态。

贝蒂是个混血儿,有着与生俱来的美貌丽质,是一个自然催发的早熟女孩。她十三四岁时,身体就已早早发育,一头棕红色的头发,一双深绿色大眼睛,丰润而坚实的嘴唇,加上窈窕的身段,虽不是动不动就“咯咯笑”类型的女孩,却给人一笑千金的感觉,若不知她实际年龄,看上去则像待嫁姑娘的年龄段,走到哪里都会引来男人们垂青的目光。

母亲见小女儿一转眼出落成大姑娘,又喜又怕,怕大于喜。于是,贝蒂耳朵里常传来母亲的唠叨声——“别跟男孩子单独在一块儿”“绝不要让男的碰你身子”“穿裙子坐着要把两腿合上”“上衣不要穿得紧箍身”“裤子不要穿得紧勾屁股”“走路稳当点,不要把胸脯荡来荡去”“不要接受男人任何礼物”“遇到看你不顺眼的男人,要像《珍珠白兔》那样,变火、变火!”

母亲对小女儿从小就渗透个人意识,极力想把自己的所有一股脑儿传给孩子。小贝蒂刚几个月大时,母亲就把她抱到钢琴前表明决心:多看键盘!熟悉它、摆弄它!让它飘出动人旋律!后来她手把手教老闺女弹钢琴、拉小提琴,小女儿的手指柔软细长,大拇指和小拇指随意一展便可触及多位按键,小下巴与肩头一夹,就能把成人小提琴托住,孩子天生的优越令她喜不自禁。

不过,母亲教琴不觉难,让贝蒂练琴很费劲。每当丈夫建议不要勉强孩子、要顺其自然时,她立即表明:不可能!学琴练琴不是吃饭睡觉,怎么顺其自然?一个小不点孩子,能指望她主动学、主动练吗?不可能!根本不可能!老索普一脸无奈,小贝蒂自然觉得爹地向着自己说话真好,妈咪上句“不可能”、下句“不可能”真讨厌,不由得小嘴巴噘起来。

每当小贝蒂很想听爸爸讲石头、看新纪念品时,母亲常会横眉立目逼着练琴,使她觉得练琴总是自己自由自在的天敌。不过,贝蒂绝顶聪明,母亲一教,快速接受掌握,以便赶紧了事去玩,可母亲老是一环套一环,没完没了,唉……有时,她可怜巴巴问妈妈:“弹好这段儿能完吗?”得到的回答总是“不可能!想玩?不可能!”

老索普建议妻子少说为佳,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能力,要尊重女儿个人的自主权利。“这不可能!贝蒂她还不是个大人,不可能有什么判断力!她是一个女子,不可能有什么自主权!要不跟她勤说着点,她不可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可能知道怎么做个女人!不可能知道男人的鬼心!”母亲又是连续几个“不可能”,把女儿的逆反心理一步又一步推向深渊。

从此,贝蒂在幼小的心灵里对“不可能”表述,很敏感。

不知从哪一天起,小贝蒂开始既恨琴又爱琴,恨它总跟自己作对,总跟自己争夺玩的乐趣;爱它是在被母亲逼得最无奈时,琴又成了她最可爱、最亲近的伙伴和心灵寄托。不过,也正是这种一次次的“与伙伴心灵寄托”,使她带着一种“与高级琴师母亲较劲”的感觉,独自暗下决心“一定弹出个样来”,潜心对琴技深入揣摩、理解、练习……上小学时,贝蒂以一曲《献给爱丽丝》钢琴独奏,获得州政府为儿童综合人才颁发的特别奖。母亲亲自参加了那场演奏会,回家对丈夫平静地说了一句:“她超过了我。”

超过的何止如此!也许正是母亲那种严酷家教意识的反作用,辛西娅从小就形成了一种自有主见的反叛性格,在情商和智商上都远远超越了母亲,只遗传了她的美貌和本质的纯真。

谁都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出生长大的人,尤其是地区反差较大,如热带与寒带、内陆与滨海、山区与平原、单一民族与少数民族混居地区等,在原始性情特点和表现习惯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所以。人的秉性形成取决于三方面:血统基因、家庭环境、地区差异。

辛西娅出生在素有“北星之州”的明尼苏达,由于这里地处美国本土最寒区域,是印第安人最早的居住地,因而明尼苏达州人在外界心目中是“抗寒耐力强、生存能力强、刚烈秉性强”的品质与形象化身,这“三强”的硬骨头特点,在贝蒂父亲和家族众亲友身上素有体现。越严寒越不惧户外活动的个性、越艰难越顽强而乐观的态度、越是面对强手强势越刚直不阿的性格,使贝蒂与代代繁衍生息的家乡人一样,天生就打骨子里被自然而然渗透了当地风土人情的传统基因。

明尼苏达人有一些典型特征:崇尚信义、好客、喜欢吃滚烫的热菜,说话富有悠扬的斯堪的纳维亚口音。这里土著文化奠定了当地社会文明基础,一些土著民族部落经营的赌场长盛不衰,至今仍是美国最盈利的赌场之一。后来最早到这里开发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法国人、德国人等大批欧洲探险创业者,在掠夺资源的同时,又给当地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成分,一些法国人等欧洲人种与土著人的混血儿相继诞生。贝蒂从小接触法语环境,使用程度相当于母语。

打猎和钓鱼等户外运动是许多明尼苏达人一生最重要的业余爱好。冰钓是当地一种特别钓鱼方式,在严寒中冒着刺骨冷风、顶着满天飘雪,长时间守在冰窟窿旁静静盯着渔漂等待上钩,被视为是一种享受乐趣和挑战意志的检验。早期的斯堪的纳维亚移民尤喜欢这种运动,并带动了当地其他居民,形成地区特有文化现象。

辛西娅家乡明尼苏达在美国几十个州中特色突出:“民众抱团、一呼百应”风气根深蒂固,“抗上不媚上、敢作敢当”氛围蔚然成风,“越是艰险越向前”作风和素质具普遍现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州男女老少,无论世代土生土长的,还是外来移民融入的,一拨拨不管在本国闯荡,还是远涉重洋,个个都到处散发故土特色的人文气息。

辛西娅从小形成的“反叛性格”除了母教严厉因素,难道与地区人种特色无关吗?

当然,如果从最初的影响和熏陶来看,贝蒂更多还是继承了父亲的军人性格,至少跟父亲在世界各地的随军生活,使一个女孩子从小就喜欢新奇、刺激、冒险,总是努力表明,别人不敢做的,她敢做,也能做。

在军人父亲眼里,小女儿是个“聪明好动”的小精灵;在传统型母亲眼里,“老疙瘩”闺女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刺儿头;在哥哥姐姐眼里,小妹妹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大人;在外人眼里,这个小丫头好像“做事不管后果”,是个敢想敢干、敢作敢当的“冒失鬼”。

母亲似乎早看出小女儿不是个“省油灯”,尽管她这当妈的对每个儿女都喋喋不休,以身作则,但在老闺女身上好像总难看到自己的规范影子,不由得越来越有提心吊胆感觉,生怕不多加约束,会惹出什么乱子,甚至招来丢脸的麻烦。于是她向丈夫提出,该把贝蒂送出去接受正规、严谨教育了!

同类推荐
  •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

    音乐大师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个性、价值取向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的音乐作品,贝多芬的壮丽宏伟,莫扎特的优雅流丽,斯特劳斯的优美流畅,迥异的风格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来加深理解。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基博、钱锺书、杨绛、钱媛……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专于治学又擅创作者,也不只一人……但钱锺书是独特的,他从儿时起便“锺”情于书;沦陷孤岛的战乱岁月,他将平日里积攒的种种不屑不满化为“忧世伤生”的诗话集《谈艺录》与长篇小说《围城》;历经十年浩劫、走过一个花甲后,他那些“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的批注,对世相种种的感悟,渐渐汇成历史、现实、人生的大江大海,积淀为浩瀚深沉的扛鼎之作《管锥编》。最终汇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
  • 仰望星空魏书生

    仰望星空魏书生

    本书分为七大章,作者对魏书生丰富深刻,多姿多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以及他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进行全面地研究、总结、评论,对他的巨大贡献和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予以评价。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内容正如它的副标题——十四篇历史特写(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作者茨威格以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尊崇历史的真相,以其完全个人的独特视野创作而成。十四个故事,横跨不同时代和地域,虽然篇幅精短,但内容丰富完整,既保留了事件发生时的种种细节,也凭借茨威格深厚纯熟的笔力,展现了以旁观者视角面对这些关键时刻的复杂情绪:对悲剧英雄命运的关注、共情、怜惜,对造物主的敬畏,对人在有限生命中具备的神性,迸发的创造力的肯定以及对人间正义价值的遵照和捍卫。遥远如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在面对恺撒遇刺、局势混乱时的犹豫不决;又如极富戏剧性的瞬间,格鲁希墨守成规而造成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以致影响了之后的整个欧洲历史……十四个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故事,如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阳系危机

    太阳系危机

    在一次任务中,一支倒霉的雇佣军遭遇了一股极为强悍的敌人的伏击,全军覆没……杨炜在一股神秘的力量的帮助之下侥幸生还,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敌人仍在苦苦相逼,他别无选择,只能奋起反击,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就此展开。一次次险死还生的交锋中,对手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真相却是出人意料的恐怖————歌舞升平之下,毁灭的阴影已经蔓延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全人类的命运,命悬一线!
  • 纳兰词

    纳兰词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顺治十一年甲午农历腊月十二日生于京师,是日为公历1655年1月19日。同年三月,清朝圣祖玄烨出生,如果以旧历计,与成德同龄。二人日后的亲密关系,冥冥中似乎早已有了定数。
  • 校花的影子保镖

    校花的影子保镖

    候补校花聂晓冬,遭一伙流氓劫持,危险之际,被一个从时空穿越过来,拥有神秘能量的男子的分神当作了宿体,并且寄居下来,从此像影子一样,陪伴并保护她。校花毕业参加工作,意外的邂逅了某跨国集团营销部的一位高管。影子,高管,他是谁,他又是谁,或者,他们是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最倒霉的穿越:妃子不受宠

    最倒霉的穿越:妃子不受宠

    人家的皇后都雍容华贵,母仪天下。朕的皇后:把皇上卖到歌坊,小赚一笔,够买酒喝。勾王爷,没事敲诈下,再不听话,就杀了。再没事,整治后宫的美人们,逗逗太后,践踏践踏皇上。他迎进宫的是皇后,还是妖孽。后宫怨声载道,皇上好想逃。??
  • 石头里藏着一匹马

    石头里藏着一匹马

    本书为中考热点作家周海亮十年经典作品集。书中三分之二部分为散文,也收录了一些曾获过奖的小小说。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小见大,寓意深刻。作者不回避现实的残酷,却也惊叹生命的顽强。与其说他笔下的人物是被命运捉弄,不如说是被各种局限性——身外的和自身的局限性所困。作者善于架构情节,设置悬念,时而温情脉脉,时而深沉冷峻,每一个故事都动人心魄,引人入胜。
  • 我想靠近你一点点

    我想靠近你一点点

    “我想离你近一点点,再近一点点,哪怕你可能不知道我来了,可是只要我自己知道我离你近了一点点,我就很满意了
  •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自1941年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到1981年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做出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评价,与毛泽东直接渊源有40年。他最初是毛泽东的学徒,后成为其得力助手,并且是可以诗词唱和的文友。胡乔木也是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得力助手。在1975—1982年这个历史转折年代,胡乔木大力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工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Station Island

    Station Island

    The title poem from this collection is set on an island that has been a site of pilgrimage in Ireland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A narrative sequence, it is an autobiographical quest concerned with 'the growth of a poet's mind'. The long poem is preceded by a section of shorter lyrics and leads into a third group of poems in which the poet's voice is at one with the voice of the legendary mad King Sweeney. 'Surpasses even what one might reasonably expect from this magnificently gifted poet.' John Carey, Sunday Times